學佛第一要事

學佛第一要事

進入佛門,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立誓!而且要立成佛的大誓。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藏菩薩品第八之四】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諸佛 行處 不可思議,菩薩所應 行法;亦復無量,

是故此行 不可以 少誓莊嚴,不可以 少言說,不可以 小乘道 而得成就,

快哉世尊!唯願說 諸菩薩 大誓莊嚴 及 道莊嚴,菩薩以 大誓莊嚴 及 道莊嚴故,能乘大乘;行 真實;最上 出世間道,為當得 出世 無上大乘,成就一切自然大智,雖未成 一切智,能作佛事 利益一切。

佛告虛空藏菩薩言:

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 分別解說 諸 菩薩 大誓莊嚴乘;莊嚴道 莊嚴。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釋義:

此時;虛空藏菩薩對世尊說:

世尊啊!諸佛的作為太不可思議了,菩薩們都應該小法,可是感覺還是學不完呢!

這樣看起來,似乎不可以缺少立誓,不可以缺少言教,不可以只顧著自己,只想得到人天福報。拜託了,世尊,您就幫我們菩薩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到達您這樣的境界。讓我們在世間能行在佛的中道,而出世間時,很能獲得圓滿即大智慧。雖然我們還沒有像您一樣有智慧,但是我們也都想利益眾生呀!

佛陀就對虛空藏菩薩說:可以啊!我就來為你們可是吧!你們逐一聽了!

虛空藏說:好的!世尊,請!

佛言:

善男子,菩薩有二十莊嚴法 以自莊嚴,自莊嚴已,能乘大乘。何等為二十?

善男子,若有菩薩 畢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一切眾生;生 最勝大悲,生 利益眾生 心,利益眾生心已,便能 莊嚴無上大誓。

何謂大誓莊嚴?

為度 未度者 大誓莊嚴,乘大船舫 故。

為解 未解者 大誓莊嚴,脫 虛妄顛倒 故,

為安 未安者 大誓莊嚴,安止無畏道 故,

為 未得涅槃 者;令得 涅槃 大誓莊嚴,舍五陰重擔 故,

為 常勤給足 眾生 大誓莊嚴,精進不懈怠 故,

為 不舍 無量生死 大誓莊嚴,不疲厭 故,

為 悅可 一切諸佛 大誓莊嚴,現前 供養;恭敬 故,

為 受持 一切佛法 大誓莊嚴,不斷 三寶種 故,

為 受持一切;所聞不忘 大誓莊嚴,得陀羅尼故,

為 善說法;悅可一切眾生 大誓莊嚴,得辯才 故,

為 集 無量功德資糧 大誓莊嚴,成就 相好 故,

為 悅可 一切善知識 大誓莊嚴,堅固所行 故,

為 遮馳散心 大誓莊嚴,生諸禪 解脫三昧 故,

為 在阿練若處;舍離身命 大誓莊嚴,得 六通 故,

為 欲大獅子吼;無所畏懼 大誓莊嚴,現前 得無我法 故,

為 欲至 一切世界 大誓莊嚴,欲知 一切諸法 如幻;如夢;如影 故,

為 普照嚴飾 一切世界 大誓莊嚴,凈戒眾 受持 成就力 故,

為 成就 如來十力 大誓莊嚴,滿足 諸波羅蜜 故,

為 得四無所畏 大誓莊嚴,如所說行 故,

為 盡得 十八不共法 大誓莊嚴,如所聞 菩薩地 法;不戲論故。

善男子,是為諸菩薩二十大誓莊嚴。

釋義:

菩薩有20種方式可以加強自己的能力,然後就能想如來一樣普度眾生了:哪20個呢?

首先;菩薩得發利益眾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了這樣的心,才能繼續下去:

接著來了解下:什麼是大誓莊嚴呢?

為度眾生,自己要撐起大法船。

為解脫眾生,要明白眾生哪裡虛妄;顛倒,

為安求道者之心,需要學習排除自己內心的恐懼,

為得到真正的清凈,要捨棄自己五陰(即五官)所帶來的影響,

為了要能教導眾生,需要精進不懈怠,

為了讓眾生徹底明白輪迴的可怕,要不厭其煩的說明因果,

為了能夠得到佛陀的幫助,要能供養;恭敬佛,

為了能夠讓佛法延續,應該持續的護持三寶,

為了能夠快速理解經文,並在理解之後不會遺忘,需要學習思考的方法(陀羅尼),

為了能夠讓各種眾生都能得度,需要廣博經文,

為了成就佛道,要能夠持續積善布施,

為了能夠持續在佛的中道上,需要不斷積累善知識,

為了要獲得徹底的解脫,不能三心二意(不要退轉),

為了能降伏山林間的魑魅魍魎;甚至捨棄生命,所以需要學習六通,

為了讓自己無所畏懼,需要學習無我(即捨去我執),

為了不讓眾生迷惑,要知道一切有為法,皆如幻;如夢;如影,

為了要稱為表率,需要持戒清凈,

為滿足諸波羅蜜,需要學習如來的十力,

為了成就四無所畏懼心,自己需要言行一致,

為成就如來,需要嚴肅對待那十八不共法(菩薩與如來的不同)。

善男子,以上就是諸菩薩需要成就的20個方法。

複次;乘者:

以 正住 四攝法 為 輪,以 真凈 十善業 為 輻,

以 凈功德資糧 為 轂,以 堅固 淳至畢竟 為 輨轄釘鑷,

以 善成就 諸禪解脫三昧 為 轅,以 四無量心 為 善調,

以 善知識 為 御,以 知時;非時 為 發動,

以 無常;苦;空;無我 之音 為 驅策,

以 七覺寶繩 為 鞦紖,以 凈五根 為 索帶,

以 弘普 端直大悲 為 旒幢, 以 四正勤 為 網,

以 四念處 為 安詳,以 四神足 為 速進,以 勝五力 為 鑒陣,

以 八聖道 為 直進,於 一切眾生 無障礙慧明 以為 軒,

以 無住六波羅蜜 迴向 薩婆若,以 無等四諦 度到彼岸,是為大乘。

此乘;諸佛所受,聲聞;辟支佛 所觀,一切菩薩 所乘,

釋;梵 護世 所應敬禮,一切眾生 所應供養,一切智者 所應讚歎,

一切世間 所應歸趣,一切怨憎 不能輕毀,一切諸魔 不能破壞,

一切外道 不能測量,一切世智 不能與競。

釋義:

接著;什麼是【乘】呢?

以 正住 四攝法 為 輪,以 真凈 十善業 為 輻,

以 凈功德資糧 為 轂,以 堅固 淳至畢竟 為 輨轄釘鑷,

以 善成就 諸禪解脫三昧 為 轅,以 四無量心 為 善調,

以 善知識 為 御,以 知時;非時 為 發動,

以 無常;苦;空;無我 之音 為 驅策,

以 七覺寶繩 為 鞦紖,以 凈五根 為 索帶,

以 弘普 端直大悲 為 旒幢, 以 四正勤 為 網,

以 四念處 為 安詳,以 四神足 為 速進,以 勝五力 為 鑒陣,

以 八聖道 為 直進,於 一切眾生 無障礙慧明 以為 軒,

以 無住六波羅蜜 迴向 薩婆若,以 無等四諦 度到彼岸,是為大乘。

這樣的【乘】,是諸佛的行為,聲聞眾及辟支佛眾可以感覺到,而菩薩眾則應該要學習。

而天上的諸護法神仙所應禮敬,一切眾生所應供養,一切智者所應讚歎。

一切世間的志向,一切邪僧無法輕易詆毀,任何諸魔也無法破壞。

一切外道無法比較,一切的世間智慧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以上就是佛陀對於什麼是【乘】的解釋,於是;就有很多專有名詞,在此;一一做解釋:

有學;無學:

無學:指阿羅漢。

有學:指未修證到阿羅漢果地的修行人。

人非人:

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變作人形 來聽說法,故云人非人也。

三福業:指施福業,平等福業,思惟福業:

  1. 施福業:須食與食;須衣與衣。乃至卧具;醫藥。隨其所欲。皆悉施與。因施獲福。
  2. 平等福業:謂修行之人。能持戒律。不興惡想。梵行端嚴。語言和雅。以平等慈悲愛護之心。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隱。以平等心而能致福。
  3. 思惟福業:謂修行之人。以智慧觀察。了知出要之法。遠離世間塵緣雜想。以此思惟。為出世善福之業。是為思惟福業也。

三學:戒;定;慧

三解脫門:

  1. 空門︰謂觀我所見,我見皆空,一切諸行不真實、不常、恆空。
  2. 無相門︰又作無想。謂觀因空故,不起著於相。
  3. 無願門︰又作無作或無欲。謂觀無相故,於未來死生相續,無所愛染願求。

四禪

  1. 初禪:覺;觀;喜;樂;一心;
  2. 二禪:凈;喜;樂;一心;
  3. 三禪:舍;念;慧;樂;一心;
  4. 四禪:不苦不樂;舍;念;一心;

四無量心:慈;悲;喜;舍

四空定

  1. 空處定:若滅三種色緣空而入定者。名空處定。行者厭患;色如牢獄。心欲出離。即修觀智。破於色故,過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種種相。入無邊虛空處。心與虛空之法相應。是為虛空處定
  2. 識處定:若舍空緣識而入定者。名識處定。行者厭患虛空。虛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舍虛空。轉心緣識。心與識法相應。名為識處定
  3. 無所有處定:若舍識處心。依無所有法 而入定者。名無所有處定。行者厭患於識三世之識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故舍緣識。轉心依無所有法。心與無所有法相應。名為無所有處定。有人解雲。舍多識取少識。緣之入定。名無所有處定也
  4. 非有想非無想定:若舍二邊之想而入定者。名非有想非無想定。行者厭患無所有處想如痴。有想處如癰如瘡。更有定名非有想非無想處。即舍無所有處。緣念非有非無想之法。心與非有非無想法相應。是為非有想非無想處定。亦云。凡夫外道得此定。謂證涅槃。斷一切想。故言非有想。佛弟子如實知有細想。依四眾而住。故云非無想得失。合而立名。故云非有想非無想處定。

四攝法

  1. 布施攝:謂菩薩以財、法二種布施攝眾生也。若眾生樂財,即以財施攝之;若眾生樂法,即以法施攝之。眾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攝。
  2. 愛語攝:謂菩薩隨順眾生根性,善言撫慰,則一切眾生 樂聞善言,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愛語攝。
  3. 利行攝:謂菩薩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眾生,因是眾人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攝。
  4. 同事攝:謂菩薩以法眼 明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即分形示現,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 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攝。

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四念處的觀想方式:

四正勤:

  1. 為除斷已生之惡,而勤精進。
  2. 為使未生之惡不生,而勤精進。
  3. 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進。
  4. 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長,而勤精進。以一心精進

四神足:

  1. 欲三摩地:又稱【欲増上力】:就是有個意願、期待、希望,想要如何才能得定。首先,就要對治種種不善的煩惱心,看看這個煩惱是真的有嗎?它的本性又是什麼?如果知道它只是一種虛妄的妄念,不是實在的,那為什麼還要有煩惱呢?執著自己的煩惱心,反而變成了麻煩,只有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心,知道所有一切的妄念,無非煩惱。
  2. 勤三摩地:又稱【精進増上力】: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再去管它;未來的還沒有來,讓它不要產生;現在有的妄念,不執著它,趕快停止。這個名為能調順所有惡不善法,也是能隨順所有煩惱纏縛。這個時候的心,只有清凈的一念境,必須不斷地觀察現在這一念,停在現在這一念上。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夠這樣不斷地練習,即使還沒有達到《金剛經》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程度,但是方向相同。從有間歇的一念,成為持續的一念,便是「心一境性」的三摩地,住此「心一境性」,便能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不過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3. 心三摩地:又稱【心増上力】:即是持心不昏、不散、不掉舉,名為奢摩他。要時時省察自己的心,念念不斷觀察自己的心,是否有掉舉等的現象,發現了馬上要舍。此即是隨順一切惡法及善法,如理審察其自性因緣,或為過患、或為功德,或對治、或出離,便能得三摩地而住於「一境念」,而發起「一境性」。此三摩地,雖能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亦尚未能永除「煩惱隨眠」。
  4. 觀三摩地:又稱【觀増上力】:觀察自己是否正在用功,隨順一切惡法,為不如理,隨順一切善法,為如理。遠離諸纏,對治諸纏,皆由如理思惟,如是反覆遍審觀察,便能得三摩地,便是能「住一境念」,而「觸證心一境性」,「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增上慢」心。故其自知,唯於現行諸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隨眠」,心得解脫,尚須修習,對治一切隨眠之法。

四無畏:

佛的四無畏:

  1. 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
  2. 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
  3. 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
  4. 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

菩薩的四無畏:

  1. 得陀羅尼故,一切所聞能持故,常不忘念故,於大眾中說法無所畏;
  2. 隨一切眾所信解,而為說法如隨病合葯,知見一切眾生諸根,隨應說法,於大眾中而無所畏;
  3. 是菩薩眾中說法無所疑難,無有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有來問我我不能答,乃至無有微畏之相,恣於眾生之所問難,隨問為答而無所畏;
  4. 善能斷疑故,於大眾中說法無所畏。

五蓋:

貪;瞋;睡眠;掉悔;疑

世人受五蓋的影響是容易起疑心。

五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五力:

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五神通:

  1. 天眼通:又名天眼智證通或天眼智通,謂超越肉眼的所有障礙,可見常人所不能見者。
  2. 天耳通:又名天耳智證通或天耳智通,謂超越肉耳的所有障礙,可聽聞常人所不能聽到的音聲。
  3. 他心通:又名他心智證通、他心智通或知他心通,謂可洞悉他人之心念。
  4. 宿命通:又名宿住隨念智證通、宿住智通或識宿命通,謂能知曉自他過去之事。
  5. 身如意通:又名神境智證通、神境通、神足通、如意通、神通或身通,謂可點石成金、變火成水、飛行自在、變現自在的能力。

此五通加上漏盡通則成六通

五無間:

一種說法:

  1. 時無間,指歷劫受罪,無時間歇。
  2. 形無間,指此地獄 縱廣八萬由旬(限量),一切有情 於中受苦,其身形亦廣八萬由旬,遍滿此獄。一人亦滿,多人亦滿,無有間隙。
  3. 受苦無間,諸有情於劍樹刀山、罪器叉棒、碓磨鋸鑿及銼斫鑊湯等,備受諸苦,無有休歇。
  4. 趣果無間:不問男子;女人;老幼;貴賤及天龍;神鬼,罪業所感,悉同受之。
  5. 命無間,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萬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

另一種說法:

即: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逆罪。此五種罪業能招感無間地獄之苦果,故又稱五無間業。

五蘊:

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里的精神現象。

五蘊理論。五蘊實際上是佛教關於人體和其身心現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理論。五蘊的「蘊」是梵文的音譯,意義是:積聚或者和合。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個體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

六應敬:又稱六合敬

  1. 見和同解:見即是意見、見地或見解。見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觀念上保持高度的統一。在認識事情的方法上,尋求同樣的見解;對一套思想、理念,尋求一致的解答方式。
  2. 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規約,在共同組織框架、共同的行為規範和準則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行為、形體行為和精神行為。
  3. 身和同住:原則地要求僧團內的每一個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責(崗位和職責)。也只有如此,寺院管理的運作才能順利無礙。
  4. 口和無諍:所謂【口和無諍】不是講不要爭論,而是說不要做無益的辯論。有嗔名諍,無嗔名辯,法不應機不如不說!
  5. 意和同悅:大家同住一起,必須要做到精神和心理的清凈,要用意善良、胸懷坦白,一致行為和認識。
  6. 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獲得的利益,包括財利和法利。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者是知識上、宗教實踐上的佛法之利,必須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識,決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則,就會使寺院內部發生利害衝突,更會因營私肥己的惡習而導致爭權奪利的糾紛,最終會影響到僧團的根本利益。

六念: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七覺分:

  1. 擇法覺支:擇即揀擇,謂用智慧觀察諸法之時,善能揀別真偽,而不謬取虛偽之法,故名擇法覺支。
  2. 精進覺支:【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修諸道法之時,善能覺了,不行無益苦行,而於真正法中,常能用心專一,無有間歇,故名精進覺分,又名精進覺支。以勇猛心離邪行、行真法,故名精進覺支。
  3. 喜覺支:喜即歡喜,謂心契悟真法,得歡喜時,善能覺了。此喜不從顛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覺分;又名善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
  4. 除覺支 :除覺支也可以稱為【輕安覺支】,【除】是除去煩惱,煩惱去除之後,就能得到身心輕安。謂斷身心粗重煩惱,使身心輕利安通,故名輕安。
  5. 舍覺支:舍離所見念著之境,善能覺了,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故名舍覺分。
  6. 定覺支:發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是名定覺分。又名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
  7. 念覺支:念即思念,謂修諸道法之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覺分。

八聖道分:

  1. 正見。
  2. 正思惟。
  3. 正語。
  4. 正業。
  5. 正命。
  6. 正精進。
  7. 正念。
  8. 正定。

十善業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

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

十力:

佛;如來的十力:

  1. 處、非處智力:就是了解這個處所適不適合說什麼話、說什麼法、做什麼事。
  2. 業異熟智力:就是了解一切善惡業;造了以後 會得到什麼樣的異熟果報;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什麼地點、什麼樣的世界會成熟果報。
  3. 靜慮解脫等至…等等智力,就是說四禪;八定該怎麼修?解脫道怎麼修?等至與等持的差別是什麼?也懂得解脫道法義而有解脫慧的智力,以及佛菩提道的一切種智的智力等等,這都是佛法上的智力。
  4. 根上下的智力,能觀察眾生的上根、中根、下根等根性,諸佛都有這種觀察的智力。
  5. 種種勝解的智力,就是不管人家說什麼法,諸佛都能勝解;乃至外道說他的法多麼勝妙,諸佛都能勝解,所以能用外道法 去破 外道法。
  6. 種種界智力,這就是種種法;功能差別的智力,都能如實了知。
  7. 遍趣行的智力,就是普遍的了知眾生會往生到哪裡去,他們的心性與趣向又如何?
  8. 宿住隨念智力,就是一切過去世所經歷的一切事、一切身口意行,沒有一件事情會忘失掉;這是只有佛地才具足念心所的功德,等覺菩薩有時也會有忘掉的事情,但是諸佛對過去世所造所說一切身口意行,沒有一件會忘掉,這就是五別境的念心所已具足圓滿了。
  9. 死生智力,包括自己及諸佛,包括一切眾生,死後會到哪裡去?又生到哪裡去?過去世在哪裡死掉?現在生到這裡來!過去無量劫的每一世都知道,未來世的每一世也通通知道,這叫做死生智力。
  10. 漏盡智力,也就是漏盡通,但是不象阿羅漢還有八萬大劫的局限而無法具足了知一切眾生的根性;也因為斷盡煩惱障中的習氣種子隨眠,斷盡無始無明隨眠,所以諸佛的漏盡智力不同於阿羅漢們,這就是佛的十力。

菩薩的十力:

  1. 發深堅心力,為薩婆若故;
  2. 不舍一切眾生力,具慈心故;
  3. 具大悲心,不求一切利養故,舍一切世界飾好故;
  4. 具大進力,信一切佛法故,能成是法故,心不退沒故;
  5. 住不動定力,行念安慧故,不壞儀法故;
  6. 具般若波羅蜜力,離二邊故,順緣 生法故,斷一切見;不別戲論故;
  7. 於生死中;無疲倦力,成眾生故,受無量生死故,習善德;無厭足故,信解有為法;如夢故;
  8. 無生法忍力,觀諸法相故,無我無人無眾生故,信解不生不起法故,信樂無生法論故;
  9. 得脫門力,入空無相無作法故,觀諸脫門故,得聲聞辟支佛乘解知見故;
  10. 具無礙智力,於深法中不隨他智故,觀一切眾生心所行故。

十八不共法:

佛的十八不共法:只限於佛所有的十八種功德法,因為只限於佛,不與三乘共有,故名【不共法】。

  1. 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和慈悲以修其身,由於功德圓滿,一切煩惱皆盡;
  2. 口無失,佛具無量智慧辯才,從佛金口所說的話,字字句句,契合真理;
  3. 念無失,佛具無上深妙禪定,心不散亂,常在定中,對一切法,心無所住;
  4. 無異想,佛對眾生,平等普度,心無分別;
  5. 無不定心,佛於行住坐卧,不離甚深禪定;
  6. 無不知己舍,佛說法度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未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
  7. 欲無減,佛悲愍眾生,欲度眾生,心無厭足;
  8. 精進無減,佛以救度眾生為己任,故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
  9. 念無減,佛於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圓滿,無有退轉;
  10. 慧無減,佛具一切智慧,無量無際不可盡;
  11. 解脫無減,佛遠離一切執著,具二種解脫,一者有為解脫(即與無漏智慧相應之解脫),二者無為解脫(即一切煩惱凈盡而無餘);
  12. 解脫知見無減,佛於一切解脫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
  13. 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身之所作,皆以智慧為前導,故無不充滿智慧;
  14. 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佛口之所言,亦皆以智慧前導,故無不充滿智慧;
  15. 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心之所思,亦皆以智慧先行,故無不充滿智慧;
  16. 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以智慧照見過去世一切法,悉能遍知而無障礙;
  17. 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以智慧照見未來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障礙;
  18. 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以智慧照見現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障礙。

菩薩的十八不共法

  1. 菩薩從生已來,自能行施無有教言,汝當行施樂行舍心,若魔作佛形來語之言,汝行於施當墮地獄,菩薩若生慳悔之心無有是處,樂舍一切分布施與,以是行施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求果報利益眾生故,是為菩薩初不共法;
  2. 菩薩自能持戒無有教者,雖不值佛亦不從他人受戒,善能護持一切諸戒常樂持戒,謂雖在家如戒所說盡能受持,若其出家戒經所說,不須教導皆能履行,乃至不為壽命諸緣而舍於戒,所持諸戒皆順菩提,為斷眾生破戒法故,是為菩薩二不共法;
  3. 若貧窮下賤及旃陀羅工巧之人,瞋恚加惡苦言罵辱節節支解,菩薩爾時其心不動,於此眾生慈心普潤,有力能報而不加害,但依於法,我以佛法緣故忍受此苦,亦願是人心得善淨髮大莊嚴,是為菩薩三不共法;
  4. 菩薩雖遭急難猶故進行,不懈不息而終不生退沒之心,若見聲聞入於涅盤,見世苦惱而於聲聞滅度法中心不貪樂,若見辟支佛滅度,又見生死苦惱,於辟支佛涅盤法中心不貪樂,若見諸佛已成大利,佛法具足入於涅盤,自見其身未得具足六波羅蜜及諸佛法,於此法中心亦不沒而勤行進,我當於此大乘涅盤而取滅度,是為菩薩四不共法;
  5. 菩薩若作轉輪聖王,若作帝釋,若作魔王,百千侍女作天伎樂,具受欲樂,而於禪定及無量心,皆現在前,常樂舍離憒鬧之處,於生死中生大恐畏想,於五欲中生大不凈想,於五陰中生怨讎想,於四大中生毒蛇想,於諸入中生空聚想,於己眷屬生怨賊想,於宮殿侍女中如在死ㄕ間想,但求行法,但求見佛,但念欲度一切眾生,於伎樂之聲出禪定法音,或時魔障其聲,先世善根力故而於空中,得聞佛音法音僧音,聞此音已棄捨世界自在之樂,出家入林,是為菩薩五不共法;
  6. 菩薩於世禪定之中不生堅想,以智分別離於諸見,依法依義,此不共法乃至夢中不生我見不生法見,菩薩不為諸結見纏所使,離諸疑悔,乃至諸魔不能障蔽令其疑悔離於正法,菩薩為成眾生故,或破儀法而於其中無有疑悔,是為菩薩六不共法;
  7. 菩薩從生已來自得身凈,離於殺生不以手足刀杖瓦石有所惱害,常舍刀杖,資生豐足無所乏少,一把之草不與不取,珍寶滿地不生貪心,飢窮死困不以邪命而自活也,常修梵行至於心想,不念五欲離諸欲惱,不以五欲之緣而行非法,以智為首而成善身業,是為菩薩七不共法;
  8. 菩薩凈於口業真語實語,言行相應不自欺身,不誑諸佛諸天龍神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人非人等,菩薩不行兩舌,眷屬親愛終使不離,菩薩不行惡口,常行愛語軟語和柔語,不惡語不麤語,有理語安樂語,先意語和悅語,菩薩於諸惡口麤言侵克苦語,人不喜聞,自惱惱他,如是諸語終不出口,菩薩不為無義語,有則言有,無則言無,深心凈故口業皆凈,菩薩得此不共法故,世世所生,常得如是隨法語口,能以是語,不凈之人令其得凈,已凈人者令啟禮敬供奉之心,以是深心不共法故,得實語口,諸有所說皆實無虛,是為菩薩八不共法;
  9. 菩薩已心自在得自在行,不貪他物,不恚惱眾生行於正見,於菩薩心行無等等心終不忘失,菩薩常離一切諂曲不直之心,晝夜常行善凈慈心,是為菩薩九不共法;
  10. 菩薩所生之處,一切經書咒術醫方算數,為最為上,不須師教自能知之皆悉了達,亦於世法出世法中,得不隨他慧,又不承望聽采他語,常為諸天世人之所瞻仰,有所言說皆悉隨學,是為菩薩十不共法;
  11. 菩薩或為眾生療治諸病,不求利養以大悲為首,療治病時發心愿言,當令眾生得出世法滅諸苦惱令至涅盤,是為菩薩十一不共法;
  12. 菩薩不求不願轉輪王位釋梵天王之處,而自得之,何以故?菩薩不為色身端嚴故行道,不為世界眷屬榮位名聞稱讚故行道,如是之福不求而得,是為菩薩十二不共法;
  13. 菩薩住尊貴處長壽諸天,曾見佛者常來擁護,如是勸發應作是行,行是業者能至菩提,是則退法是則進法,如是行者,諸根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天神常以如是隨宜勸發,令不違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菩薩十三不共法;
  14. 若有凶暴瞋恚惡人,見此菩薩身口心業,不能加噁心得善凈,若或有人惱此菩薩忍受不報,令其心凈得住於法,若有眾生侵害菩薩,不令以此墮於惡道,何以故?菩薩本來已得具足不共善凈之願,若有眾生以身口意親害惱我,令不以此墮於惡道,菩薩凈持戒故隨順皆得,是為菩薩十四不共法;
  15. 或有眾生慳貪不信,不見業行不依果報,不識佛法僧,於諸沙門婆羅門,心不善凈不能敬禮,聽受其語心不尊重,不生希有之想,是諸眾生見此菩薩身口意行儀法語論,心即得凈禮敬隨順,便生尊重希有之心,何以故?菩薩得不共法故,是為菩薩十五不共法;
  16. 若一切諸天龍神夜叉干闥婆諸仙大人婆羅門等世界之師,見此菩薩生師尊想,於此諸人名稱最勝,又諸天龍神夜叉干闥婆仙人婆羅門等世界之師,詣此菩薩曲躬禮敬供給使令,諸師弟子亦皆禮敬尊重迎送心念知勝,得是信心,是為菩薩十六不共法;
  17. 菩薩所在國界聚落城邑,能修善法離不善法,能化眾生護正法者,而生其中得正見,父母所生之處,常為師長禮敬尊重,國界之中眾生命中無墮惡道,何以故?菩薩以善法攝眾生令行福故,命終之後皆生人天,是為菩薩十七不共法;
  18. 菩薩隨順一切助道之法,諸明神通皆具足故,一切諸魔不能得便,是為菩薩十八不共法。

推薦閱讀:

根宋佛教音樂:有事念佛沒事逍遙
走路修行法
根宋上師:放飛自己 生活中,哪裡不是修行的道場呢
學佛之後 生活好了不少 心理問題也解開了不少 佛菩薩的慈悲也有所感觸 現在卻有些迷茫?

TAG:佛法 | 修行 | 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