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偏執症者,該怎麼辦?
一、引起
諮商師圈內有一句打趣的描述:「偏執虐我千百遍,我卻待他如初戀」。
分析這句話的內涵,則是:
1.這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諮商師。
2.病患已經尋求醫療協助。
二、盲點
本文則想探討(意思是:尚無定論):
1.一般人,尚稱溫暖的一個普通人。
2.病患尚無病識,不知道自己是患者。
但對於一般人遇到尚不知自己是患者的情形,專業諮詢師提供的意見,只有這兩句:
「如果身邊有人有這些表現,切記不要給對方貼標籤,因為症狀並不能作為貼標籤的依據,尋求專業的診斷才能更好的幫到對方!」
雖然這是絕對正確的,但是一般人絕對會覺得不夠!
三、只能自求多福?
一定要溫和對待可能是患者的人,然後大家各自尋求自保之道。
這是目前即使是先進國家也無法兼顧周全的盲點,所以上述的建議,算是最積極有效的建議了。
不過多數西方國家可以依賴宗教團體的力量,透過信仰作一點點的補救。但東方人、中國人在這個部分比較缺乏。
那麼除了自求多福之外,至少不要讓自己(個人、公眾人物、社群、。。。)當「觸媒」!
四、提供大眾參與空間的社群,可以做些什麼?(實際案例)
日前觀察到知識性社群「知乎」設計了提出問題後可被修改的機制;而造成一場鏖戰了超過15小時的拉鋸:題主與欲修改者徹夜不眠的鏖戰。
先簡單分析製造長達十數小時拉鋸的社群設計:
此設計沒有規定同一個人修改的次數,等於若有人執意修改題目,一定會成功;基本上是個失衡的設計。
尤其這個設計,並沒有將「題主遇上的若是偏執症患者,除了放棄題目聽憑修改外,只能刪除題目;而其他想答題回應的人的權力,也被剝奪了」的可能性,列入規範該單元的遊戲規則裡!
換言之,此設計在某種極端情境下,必然會出現「題主、欲修改者、其他想回應者」三方面的權利義務完全不均等的結果!
舉這個案做為例子,是要表達:這個失衡的設計,若遇上雙方都毅力驚人的話,那麼對誘發「偏執症的發作」來說,確實是有助長力道的。
如果題主可以刪題卻不刪題,但也不允許修改,題主恐怕需要留意自己是否有偏執症的傾向;
而欲修改者絕對可以自己另外提出相關的題目,以達到發表自己主張的目的,卻捨此簡單途徑不做,一定要透過修改他人題目來安定自己潛藏的某種不安;這位欲修改者,已符合部分偏執症的初期症狀。
但觀察題主、修改者都還是具備說理能力的人,為何會陷入這種歇斯底里現象的窘境?
「知乎」提供可修改提問的設計,卻沒有配套措施,則是始作俑者。
那麼,提供並宰制著某一個大眾參與空間的社群管理者,可以做些什麼?
未發生不妥事件前,或許不能想像偌大的社群裡,可能出現什麼樣潛伏期的,尚無病識的患者;但若能隨時將特殊、不妥個案作為檢視設計的啟發,才算是真正盡了社會責任。
至少不應該讓所主導的社群,成為誘發病患潛伏症狀的觸媒!
因大眾媒體播報自殺新聞,誘發一波波自殺案例的事實俱在,千萬不能等閒視之!
「附註」
(為避免給任何人貼標籤,本文特別將偏執症的行為列入「附註」,希望在閱讀本文時能降低刻板的既定印象。
尤其,希望讀者一定要一邊看一邊提醒自己:
1.自己有沒有這個現象?
2.自己即使有其中幾個現象,也並非持續出現,但確實已經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了?
3.身邊的人即使有其中幾個現象,且還不是持續出現,自己可以不將之貼標籤?)
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稱為妄想型人格障礙,
特徵是極度敏感,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
思考、行為刻板固執,心胸狹窄;
愛嫉妒,對別人的成就感到緊張不安;
不能和家人和睦相處,與朋友、同事的關係也比較緊張,引來別人敬而遠之;
自命不凡,對自己的能力過於高估,同時又很自卑;
對別人要求過高,又不信任別人,是一種同時集自卑和自大於一身的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的關鍵在於「不信任」。
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懷疑、警惕、探求他人隱藏的動機,這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但偏執型人格的人經常如此,他們認為別人不可靠、不值得信任,
只有自己是正直、純潔、高貴而脆弱的。
因為擔心被別人操控、貶低、侮辱和傷害,他們總是處在警戒狀態,提防著別人,
對別人表現出敵意、憤怒或攻擊。
偏執型人格的人會用不切實際的理由貶低或者威脅別人,如果出現持久的幻覺、妄想等,有可能是偏執型精神病或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偏執型人格的人際關係非常糟糕,不能和朋友、同事、家人和睦相處,於是日漸孤僻,和現實隔離,生活在自我誇大的幻想中。
推薦閱讀:
※陷入情緒時心裡不停罵自己是垃圾廢物,覺得自己該死,是強迫症嗎?該如何擺脫?
※跟前男友分手後他自殘了,怎麼辦?
※習慣性失眠,長久的一個人生活。抑鬱,孤單。彷彿看透了一切。我想我活不了太久?
※表妹喜歡狗,後來她家裡人就趁我表妹不在把狗扔了我表妹知道之後就特別厭惡狗。?
※怎麼看待「死都不怕了還怕活著么」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