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真的是仁義之君嗎?
來自專欄人民文學出版社
傅承洲教授
主題:仁君劉備的歷史真實與文學書寫
嘉賓:傅承洲(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時間:2018年5月19日14:00
地點:首都圖書館二層報告廳
仁君劉備的歷史真實與文學書寫
《三國演義》的全稱應該叫《三國志通俗演義》,它是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創作的一本歷史小說。雖然說是以《三國志》為基礎,但是它並不是照搬史書。小說家對史實進行了大量的改寫,劉備的形象也是如此。我們圍繞這一形象對小說中所敘述的重要情節做一點抽樣考察。我考察了這麼六個方面。
第一個是從「先主」到正統皇帝。
三國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時代。魏、蜀、吳三個政權同時並稱,《禮記》曾經有這麼一句話,叫作「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也就是說,在中國這個國土上只有一個皇帝,不能有幾個皇帝,就像天上不能有兩個太陽一樣。所以,歷史學家在寫中國歷史的時候,寫到三國這一歷史時期,就要選擇一個中國歷史譜系中的皇帝,誰才是正宗的皇帝?歷史學家有不同的處理。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他是尊曹魏為正統的,把曹操尊為「武帝」,把曹丕尊為「文帝」,把曹叡尊為「明帝」,排在《三國志》全書的開篇;而把劉備稱為「先主」,把劉禪稱為「後主」,排在劉焉、劉璋之後。這是《三國志》。後來司馬光撰著《資治通鑒》也沿襲了陳壽的先例。
另外有一位史學家叫作習鑿齒,他寫過一本書叫《漢晉春秋》,他在這本書中改蜀漢為正統,該書記載的是從東漢一直到西晉的歷史,起自東漢光武帝,直至西晉的愍帝。在漢獻帝之後寫的就是先主劉備、後主劉禪,再後來就是晉武帝和晉惠帝,剔除了曹操、曹丕、曹叡,晉直接接續漢,是這麼來敘述的。那就是尊蜀漢為正統。
所以明人《三國志傳序》這樣寫道:「《三國志》一書,創自陳壽,厥後司馬文正公修《通鑒》,以曹魏嗣漢為正統,以蜀、吳為僭國,是非頗謬。」他認為從陳壽的《三國志》到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尊曹魏為正統都是錯誤的。「迨紫陽朱夫子出,作《通鑒綱目》,繼《春秋》絕筆,始進蜀漢為正統,吳、魏為僭國,於人心正而大道明,則昭烈紹漢之意,始暴白於天下矣。」在這篇序言里,一方面他把歷史學家的關於誰是正統,誰是僭國做了一個梳理;另一方面,他認為尊蜀漢為正統是正確的,尊曹魏為正統是錯誤的。
尊蜀漢和尊曹魏,雖然歷史學家有自己的選擇,各自的觀點不太一樣,但是,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尋的。從實力和地盤來看,三國時期曹魏無疑是最強的,最大的,而且他佔據的是中原;而蜀漢的勢力是最弱的,佔據的是西南地區。所以,尊曹魏肯定有他的道理。
我們看一看這些史學家,他們選擇正統的依據。清代有一個史學家叫章學誠,他寫過一本書,叫《文史通義》。《文史通義》中就這麼說,歷代的史學家憑藉什麼選擇正統?說「陳氏生於西晉,司馬氏生於北宋」。陳氏就是指陳壽,司馬氏指司馬光。「苟黜曹魏之禪位,將置君父於何地?而習與朱子,則固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爭正統也。諸賢易地而皆然。」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你這個朝代是一個大一統的時代,而且你佔據的是中原地區,建都在中原地區,那麼往往會選擇曹魏作為正統,因為他和當朝的政治中心以及所佔據的地位有密切關係。如果是半壁江山,偏安江南,那麼往往會選擇蜀漢為正統,因為他們就生活在南方。這是一個帶有規律性的現象。這是章學誠總結出來的。
我們看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明顯是選擇劉備或者說蜀漢為正統的。小說開篇出場的第一個重要人物就是劉備,第一個精彩的情節就是桃園結義。而且,在曹丕廢漢獻帝之後,蜀漢大小官員紛紛上疏勸劉備繼皇帝位。劉備繼位,小說稱之為「正位續大統」。都可以看出來,《三國演義》選擇的正統,那就是蜀漢,是劉備。
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開篇有這麼一段文字,他說:「讀《三國志》者,當知有正統、閏運、僭國之別。正統者何?蜀漢是也。僭國者何?吳、魏是也。閏運者何?晉是也。魏之不得為正統者何也?論地則以中原為主,論理則以劉氏為主。論地不若論理。故以正統予魏者,司馬光《通鑒》之誤也;以正統予蜀者,紫陽(朱熹)《綱目》之所以為正也。」毛宗崗就認為,《三國演義》所選擇的正統就是蜀漢,是劉備。而且歷史上選擇蜀漢為正統的都被毛宗崗所肯定的,選擇曹魏為正統的則被毛宗崗所否定。這裡毛宗崗評點的是《三國演義》,不是《三國志》。他這個《讀法》中所說的情況就是對《三國演義》小說的一種解讀,認為《三國演義》的正統應該就是蜀漢集團,應該就是劉備。
這種解讀對《三國演義》的理解是非常準確的。小說為了證明劉備繼位的合法性,還為劉備編了一份詳盡的家譜。我們看小說家是怎麼給他編家譜的。
《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漢獻帝見到劉備,就問他的出身,劉備有這麼一段回答,說:「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漢獻帝取出宗族世譜來檢看,劉備的確實是皇帝的後裔,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是中山靖王劉勝。劉勝生陸城亭侯劉貞。劉貞生沛侯劉昂。劉昂生漳侯劉祿。劉祿生沂水侯劉戀。劉戀生欽陽侯劉英。劉英生安國侯劉建。劉建生廣陵侯劉哀。劉哀生膠水侯劉憲。劉憲生祖邑侯劉舒。劉舒生祁陽侯劉誼。劉誼生原澤侯劉必。劉必生潁川侯劉達。劉達生豐靈侯劉不疑。劉不疑生濟川侯劉惠。劉惠生東郡范令劉雄。劉雄再生劉弘。劉備就是劉弘的兒子。這個世系排出來之後,漢獻帝說,從這個家譜來看,劉備還是獻帝的叔叔輩。漢獻帝覺得有這麼一個叔叔,就有了靠山,於是乎,就拜劉備為左將軍、宜城亭侯。所以後來人們也稱劉備為「劉皇叔」,稱號就是這麼來的。
這完全是小說家言。《三國志·先主傳》是這樣記載劉備的:「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也就是說,陳壽的《三國志》記載的劉備的世系只知道有劉勝、劉貞、劉雄、劉弘,其他的世系,完全不可考,史書上沒有記載。也就是說,根本不存在《三國演義》中的這麼一個譜系,所謂的「皇叔」是編出來的,是不存在的。而且編得還不靠譜,不靠譜在什麼地方呢?
我們看漢獻帝的輩分,皇帝的譜系是很清楚的,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第17代孫;如果按照《三國演義》所編的這個譜系,劉備是漢景帝的第18代孫,漢景帝又是漢高祖的第四代孫,也就是說劉備是漢高祖的第22代孫,漢獻帝輩份應該比劉備要高出好幾輩。劉備怎麼還成了漢獻帝的叔叔呢?這是沒有的事。
作家為什麼要這麼編呢?第一,劉備是姓劉,是皇帝的同宗,還是漢獻帝的叔叔。所以他後來能夠繼位當皇帝,應該是天經地義的。第二,編的譜系中間,你看從劉貞一直到他的祖父,基本上代代封侯,出身非常高貴。當然實際上都是小說家編出來的。編這麼一個身份,也就意味著劉備佔領城池乃至繼皇帝位,都是名正言順的。我們看劉備佔領荊州,東吳魯肅來索還荊州的時候,諸葛亮曾經給了東吳這麼一番答覆:「子敬好不通理,直須待人開口!自我高皇帝斬蛇起義,開基立業,傳至於今;不幸奸雄並起,各據一方;少不得天道好還,復歸正統。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今皇上之叔,豈不可分茅裂土?況劉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業,有何不順?汝主乃錢塘小吏之子,素無功德於朝廷;今倚勢力,佔據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貪心不足,而欲并吞漢土。劉氏天下,我主姓劉倒無分,汝主姓孫反要強爭?……適來我主人不即答應者,以子敬乃高明之士,不待細說。何公不察之甚也!」
一席話,說得魯子敬緘口無言。諸葛亮之所以不還荊州,是因為荊州本來是劉家的土地,是漢朝的土地,劉備姓劉,而且是漢皇叔,東吳怎麼可以索還荊州呢?諸葛亮理直氣壯,說得魯肅啞口無言,為什麼?第一,劉備是皇室後裔;第二,他是劉皇叔。這樣他佔領荊州,就有充分的理由了。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三國演義》對劉備的出身、劉備家的世系、劉備的身份都是進行了改寫的,與史實是不一樣的。
我們再看看桃園結義的故事。
《三國演義》的開篇,第一個精彩的故事就是劉、關、張桃園結義。說劉備早年喪父,家境貧寒,「以販屨織席為業」,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關羽「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但是他有人命在身,逃難江湖。張飛「頗有莊田,賣酒屠豬」,比較富裕,家裡還有一個桃園。這三人在桃園宰牛吃酒,結拜為異姓兄弟。當時他們有這麼一個誓詞,說:「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他們結義的誓詞中心內容有二:一個是要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再一個是要誓同生死,絕不背叛。這是劉、關、張結義故事的主要內容。
我們看看它的根據是什麼呢?根據是陳壽《三國志》所寫的《關羽傳》。《關羽傳》只是說「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說他們關係非常親密,像親兄弟一樣。關羽還有這麼一句話:「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就是說劉備對我特別好,我不能背叛他,所以一定要去找劉備。這是所謂「桃園結義」最初的史實。這則史實既沒有結義,也沒有誓詞,這些都是後來的小說家言。
有了桃園結義,後面寫劉、關、張三人一直恪守諾言,重兄弟情誼,成為古今朋友相處的典範。
劉備把這個兄弟之義看得高於一切,第十五回寫張飛丟了徐州,劉備的兩位夫人都陷在城中。張飛見到劉備的時候惶恐不安,拔劍自刎,劉備一把抱住,說了這麼一番話:「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這段話問題很大,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這類的怪論。張飛丟了城池,劉備的夫人陷在城中,已經成為既定事實,原諒兄弟的過失,不去追究責任,劉備是對的,寬宏大量,重兄弟情誼;但是你要是說結拜兄弟的生命高於妻子,這就不對了,人的生命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寫是為了強調劉備重兄弟輕妻子,但是你強調到不恰當的程度,就會失真。
還有,劉備不僅認為兄弟高於他的妻子,而且高於西蜀的事業。劉備在諸葛亮和結拜兄弟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地盤,有了自己的軍隊,但是後來東吳為取荊州殺害了關羽。這件事東吳非常害怕,害怕劉備來報復,所以東吳把關羽的首級送到曹操那裡,想以此轉嫁災禍。當時東吳、曹魏的目的都非常清楚,因為魏、蜀、吳三足鼎立,任何兩方交戰都只能有利於第三方,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東吳希望西蜀去打曹魏,曹魏希望西蜀去打東吳。這一點西蜀的謀士們看得非常清楚,諸葛亮就這樣勸告劉備:「方今吳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吳:各懷譎計,伺隙而乘。主上只宜按兵不動,且與關公發喪。待吳、魏不和,乘時而伐之,可也。」諸葛亮一直主張蜀漢與東吳聯合來抵抗曹操,成就大業。為給兄弟關羽報仇,一向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劉備根本聽不進諸葛亮的忠言,決意要與東吳決一死戰,為關羽報仇。最後,被東吳的名將陸遜火燒七百里營地,他在失敗和悲憤中死去,也踐行了他的諾言。
這個決策本來應該是劉備的一次失誤,然而小說並沒有從他不顧西蜀利益的角度去譴責他,反而是歌頌他,認為劉備重兄弟情誼。
劉備最後染病去世,臨終之前,他還做了一個夢,夢見關羽和張飛找他,說他們又要相聚。就是說劉備、關羽、張飛既然是結拜兄弟,當初的誓詞,要同生共死,所以他們最終也會一起死,死後兄弟要再次聚首。桃園結義及其之後兄弟三人的關係,很多東西都是小說所虛構的,並非史實。這是我們對桃園結義這個問題的考察。
接下來,我們考察另外一個故事——從「(陶)謙死迎先主」到「三讓徐州」,這也是《三國演義》非常著名的情節。
劉備出身貧寒,雖然有成就霸王的雄心大志,但是沒有自己的地盤,沒有自己的實力,早年是遊走江湖,到處求謁,不是被拒之門外,就是依附於人,這種狀況與他的理想相去甚遠。可是,當有人把地盤拱手相讓的時候,劉備不是心安理得的接受,反而是從仁義的角度來考慮這個是否合適。三讓徐州的故事就是這樣。
我們先看看所謂陶謙讓徐州的事情。《三國志》是有記載的,陶謙生病了,病得很重,他就對他的副手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就想請劉備來接任徐州牧。「謙死,(麋)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當。下邳陳登謂先主曰:『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可以州與之。』登曰:『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北海相孔融謂先主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領徐州。」
史書中確實有陶謙臨死之前要請劉備做徐州牧的想法,而且陶謙死了之後,這些人都要劉備接任。但是劉備不從。不從的原因是什麼?他考慮到自己的實力有限,徐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戶口百萬,是一個大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呂布、袁術、曹操都覬覦已久,所以劉備不敢接。怕接了以後自己守不住,早晚會被別人攻陷。從後來的事實來看,劉備接了徐州,事實上也確實沒有守住,最後被呂布攻破,所以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
但《三國演義》不這麼寫,不是說劉備覺得自己能力有限,實力不濟,守不住徐州,而是說他不願意佔別人的地盤。太守陶謙老邁多病,曹操、呂布都想占徐州,結果陶謙看中了劉備是「帝室之胄,德廣才高」,願意讓位劉備。第一次他命他的副手把徐州的牌印交給劉備,劉備堅辭不受。第二次,陶謙又要劉備領徐州牧,劉備說:「今無端據而有之,天下將以備為不義之人矣。」——如果我這樣佔領徐州的話,那麼天下人肯定會把我看成是一個不講仁義的人。所以他堅決不接受,只是答應屯軍小沛來保衛徐州。後來陶謙在臨死之時,第三次讓徐州,當時劉備仍不接受。陶謙死了,劉備在大家的勸說之下「權領」徐州牧。從史實的記載來看,「三讓徐州」是沒有的事,只不過是陶謙死之前曾請劉備來接任,劉備曾經有過猶豫,但是最終還是接了徐州牧。
陶謙沒有三讓徐州,劉備的猶豫也與長厚仁慈沒有關係,所以說這些都是小說家虛構、加工的。
我們再看第四點——從「三往乃見」到「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里寫得非常精彩的故事,膾炙人口。當時是謀士徐庶因為曹操扣押其母親要離開劉備,離開之前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說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乃天下第一人。劉備要請諸葛亮出山。他帶著兄弟和人馬,三次去見諸葛亮。第一次見的時候,帶著禮物,到了隆中,不巧諸葛亮外出。劉備在回去的途中見到一個人,容貌軒昂,風姿俊爽,以為是諸葛亮,後來才知道是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過了幾天,劉備又帶著兄弟和人馬去見諸葛亮,諸葛亮又不在家,外出遊玩兒去了,見到了他的弟弟諸葛均,於是留下一封信告辭。第三次去見諸葛亮的時候,專門請人選黃道吉日,沐浴更衣,齋戒三日,像敬神一般去見諸葛亮。這次終於見到諸葛亮了。當時諸葛亮在家,正好在睡午覺,劉備不敢打攪,在外站了一個多時辰,一個多時辰就是兩三個小時,急得張飛在外面發脾氣,要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醒不醒。劉備這種誠意最終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終於出山了。我們看一看史書上怎麼記載。《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這裡有兩點是對的。
第一點,劉備知道諸葛亮,是徐庶推薦的,這個是有史實依據的。
第二點,劉備去見諸葛亮,去了三次才見到,這個也是事實。至於是前兩次為什麼沒見到,極有可能是諸葛亮不在家。三顧茅廬的故事,以及環境描寫,相關的其它的一些襯托,全都是小說家的虛構和加工。
為什麼這樣寫?小說家寫劉備求賢若渴,要請諸葛亮出山,一定要顯得非常真誠。
君臣關係是一種相互關係,孔子就說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說得更清楚,他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也就是你當皇帝的對老百姓不好的話,老百姓對你也不會好。你視老百姓如土芥,老百姓把你當仇敵。劉備之所以那麼對待諸葛亮,對諸葛亮非常敬重,顯然是希望諸葛亮也以相應的忠誠予以回報。諸葛亮一答應出山,就有隆中對,為劉備出謀劃策,制訂了聯吳抗曹的策略,這個策略是諸葛亮一直堅持的。而劉備只要聽諸葛亮,按照這個既定方略辦事的時候,劉備的勢力就會增長,一旦違背這一策略,劉備就會衰弱,這說明諸葛亮的隆中對策確確實實是非常高明的。劉備取得與東吳、曹魏鼎足而三的地位,與諸葛亮的策略是有密切關係的。這是我們所要講的三顧茅廬的故事。
第五,我們考察一下劉備破益州——從以怨報德到仁慈待人。我們剛才說了,諸葛亮早就為劉備定下了聯吳抗曹,奪取益州,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的長遠戰略方針,並且一直按照這種方略實施。最後,終於攻下益州,建立西蜀政權。攻破益州是一件大事,對劉備來說,是他成就霸業的重要舉措。當時的情況是如何呢?我們先看一個圖片。
這是當時的三國的割據形勢,北面是曹魏,東南的是東吳,西南的是劉備。在劉備和曹操之間,就是漢中,有一塊小的地盤,那就是張魯,在曹操和劉備之間。當時曹操要攻打張魯,劉璋是非常恐懼的,覺得太不安全了,於是乎,他就聽信謀士之建議,請劉備來討伐張魯,抵禦曹操。而劉備得到了劉璋的人馬、錢糧之後,他並沒有按劉璋的安排去打張魯,而是執意要去救孫權,實際上是為了救關羽。於是有人給劉備出主意,這個人叫張松,他說「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也就是說你現在很容易就能佔領益州,為什麼要走呢?張松有一個哥哥叫張肅,知道了這個事,怕張松的事情暴露之後危及自己的安全,於是就向劉璋告發了。劉璋就把張松給殺了。這一來,劉備和劉璋的關係就緊張了,兩人產生了矛盾。
劉璋對劉備有了戒備之心,擔心劉備佔領自己的地盤,所以劉備再要錢糧,再要人馬的時候劉璋就不那麼慷慨了,不那麼毫無保留地滿足他了。劉備先把劉璋的部下楊懷招來斬殺,然後派人攻佔劉璋的地盤。先後攻下了涪城、綿竹,又圍攻雒城,打了一年多,終於攻破,進而兵圍成都,劉璋沒有辦法,只得出城投降。這個事件劉備其實做得很不地道。劉璋給你錢,給你人馬,讓你去打漢中,你不去打,反過來對劉璋發難,攻下益州,自己取而代之。完全不講信用。
《三國演義》是怎麼來寫這個事情呢?這個事情是不可迴避的,不佔領益州,劉備就不可能成就他與東吳、曹魏的鼎足之勢。於是乎小說家進行了很多的加工,百般為劉備開脫。先在第六十一回寫龐統和法正勸劉備在宴會上就殺了劉璋,奪取西川。劉備不幹。龐統就擅自主張叫魏延登堂舞劍,要趁勢刺殺劉璋,而劉備呵斥他們,說:「吾弟兄相逢痛飲,並無疑忌。又非鴻門宴會,何用舞劍?」命令魏延帶著劍退場。這讓劉璋感激涕零,劉璋執劉備之手而泣曰:「吾兄之恩,誓不敢忘!」就是說他是絕不願意奪同宗之地,殺害劉璋的。劉備歸寨之後,還責備龐統說:「公等奈何陷備於不義耶?今後斷勿如此。」以後再也不能這樣,你這樣的話,就把我劉備陷於一種不義的境地。這是小說家所虛構的情節。
斬殺楊懷,是劉璋知道了劉備對他不利的計劃,於是就有了戒心,劉備對此大為不滿,就把楊懷招來斬殺了。這也是一件不講道理的事情。小說家怎麼編呢?他說楊懷認為劉備來者不善,是他向劉璋進讒言,而且還深藏利刃,準備行刺。被劉備發現,才把他給殺掉。與史書記載,完全不同。
還有劉備兵圍益州,劉璋已經無力回天,只得出城投降。劉備是出寨迎接,握手流涕,說「非吾不行仁義,奈勢不得已也」,說不是我不行仁義,是沒有辦法。取西川是早在劉備計劃之內的事情,為此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終於佔領了這一地盤,這個時候劉備應該是非常高興的,這個是他成就霸業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在小說中劉備好像是一個與世無爭的隱士一樣。這是不真實的,是小說家言。他是要把劉備寫成一個所謂的仁慈之人。
第六,我們再考察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故事,白帝城託孤——從詭偽之辭到心腹之言。
劉備在白帝城染病不起,自己知道時日不多,把諸葛亮招到病榻前託孤。他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這是劉備的託孤之辭。史書的記載,一是《先主傳》的說法:「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劉備病很重的時候,向諸葛亮託孤。另一個《諸葛亮傳》的記載:「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說,我死了之後,兒子劉禪就託付給你了,這個兒子如果你覺得可以輔佐就輔佐他,如果他不可以輔佐,你就可以取而代之。史書上的記載,前人有不同的解讀,裴松之注有這麼一段話,說「世或有謂備欲以固委付之誠,且以一蜀人之志」。認為劉備之所以說這麼一番話,就是表達自己託孤的真誠。你看我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你應該好好地輔佐我的兒子吧!並不是真心說,諸葛亮你可以取而代之。這條注釋說的應是有道理的。所謂的知子莫若父,劉禪有沒有能力,他是再清楚不過的。既然劉禪沒有這個能力,那你為什麼不直接說這個兒子沒有什麼可輔佐的,你自己取而代之吧?顯然還是要諸葛亮輔佐他的兒子。這才是他真實的意圖,裴松之注所述當時一些人的那種理解,應該是有道理的。
我再給大家提供一條材料。清初的王夫之,他寫過一部《讀通鑒論》。《資治通鑒》也記載了劉備託孤的事,王夫之說:「談君臣之交者,競曰先主之於諸葛。伐吳之舉,諸葛公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公之志能盡行於先主乎?悲哉!公之大節苦心,不見諒於當時,而徒以志決身殲遺恨終古,宗澤詠杜甫之詩而悲惋以死,有以也夫!公之心,必欲存漢者也,必欲滅曹者也。不交吳,則內掣於吳而北伐不振。此心也,獨子敬知之耳。孫權尚可相諒,而先主之誌異也。夫先主亦始欲自強終欲自王,雄心不戢,與關羽相得耳。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而且不如孫權之信子瑜也。疑公交吳之深,而並疑其與子瑜之合;使公果與子瑜合而有裨於漢之社稷,固可勿疑也,而況其用吳之深心,勿容妄揣也哉!」
王夫之怎麼說呢?大家都認為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應該是君臣之交的楷模,實際上在王夫之看來,劉備是不信任諸葛亮的,他為什麼不信任諸葛亮呢?例子就是關於東吳的事情。諸葛亮是一直不主張討伐東吳的,劉備是堅決不聽諸葛亮的。託孤的事情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劉備不信任諸葛亮的另外一條證據。
小說家是怎麼理解的?
《三國演義》並沒有說劉備對諸葛亮說這番話只不過是表達自己希望諸葛亮輔佐劉禪的這樣一種策略,而是他的肺腑之言,是真心話。而且還在劉備對諸葛亮說這句話之前有這麼一段鋪墊,說:「朕不讀書,粗知大略。聖人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也就是說劉備對諸葛亮說的這一番話是他的臨終之前的真誠之言。接著,「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最後要告訴諸葛亮的是什麼呢?就是「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自為成都之主」這句話,是劉備的心腹之言,是他的真心話。小說這樣寫顯然是說劉備對諸葛亮是以誠相待,是充分信任的。這是我們對《三國演義》中一些重要的情節,做的一些抽樣的考察。有一些情節是有一些歷史依據的,有一些情節完全與史實不符,根本就是小說家的另起爐灶,重新所虛構的故事。
小說為什麼要這麼寫?這是我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三國演義》為什麼這麼改寫?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史實基礎。第二,民間傳說。第三,作家思想。
首先,我們看史實的基礎,陳壽《三國志·先主傳》篇末對劉備有這麼一段評價:「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在這一段評價中間,一個方面對劉備有諸多的正面的肯定,說他弘毅寬厚,英雄之器,說他託孤諸葛亮心神無二等等。另外一個方面,說劉備的才能、謀略趕不上曹操,他根本打不過曹操。他為什麼要這麼跟曹操打呢?是因為他覺得曹操容不下他,他必須要跟他打,否則就會遭到曹操的屠殺。陳壽的評價,應該說對劉備有諸多讚美之詞。
史家對曹操的評價卻大不一樣,說:「太祖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在側,常以日達夕,被服輕綃,身自佩小磐囊以盛手巾細物。時或冠恰帽以見賓客,每與人談論戲弄,言誦盡無所隱,及歡悅大笑,至以頭沒杯案中,餚膳皆沾汙巾幘,其輕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諸將有計畫勝出己者,隨以法誅之,及故人舊怨,亦皆無餘。其所刑殺,輒對之垂涕嗟痛之,終無所活。」對於曹操評價,為人佻易,非常輕浮,極不穩重,還有持法峻苛,非常苛刻,心胸狹隘,濫殺無辜。從道德和品行來講,劉備顯然比曹操好。這是有史實基礎的,前人不止陳壽記載是這樣,其它史家記載也是如此。但是小說家寫小說,他不是做歷史的評價,更多是倫理、道德的評價。曹操的能力、曹操的功績肯定是高於劉備的。但是他的道德品質卻在劉備之下。所以小說家把劉備寫成仁慈之主,寫成明君,是有史實依據的。我們前面所介紹的情節,有一些雖然是作家的想像和虛構,但並非完全無中生有。比方說三顧茅廬,畢竟是三往乃見。桃園結義,他們畢竟恩若兄弟。這些基本的史實還是有的。
而且,還有一些故事是與史實基本相同的。比方說《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寫劉備引軍撤退,同行的軍民有十多萬人,有數千輛大小車輛,後面有曹操的大軍在追趕,情況非常危急。將領們紛紛給劉備提出建議,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保存實力。劉備說:「舉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百姓聞劉備此言,莫不傷感。老百姓都是擁護劉備的,老百姓認為劉備很仁慈,跟著他才放心。如果曹操打過來,如果是在曹操的統治之下,那是沒有好日子過的。這一情節,《三國志·先主傳》中就有幾乎相同的記載,說劉備他們「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小說里幾乎搬用了劉備的原話。像這種情節完全是來源於史實。
還有夷陵之戰,是劉備討伐東吳的一次大仗。這次大戰幾乎葬送了西蜀政權的主要兵力,劉備就是在這次大仗失敗之後,憂憤而死。關於這一仗,《三國演義》的記載基本與史實相同。「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孫權殺了關羽,劉備要為關羽報仇。「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孫權願意講和,劉備堅決不同意。當時也有人勸解,但是劉備執意要打。最後的結果東吳陸遜「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這個是史書的記載,跟《三國演義》中間寫的故事基本是相符的,打仗重要原因就是要為關羽報仇,戰事的結果是被陸遜打敗。
我們看一看夷陵之戰的戰事圖。西蜀在上游,劉備從上游東下攻打東吳,屯兵長江兩岸。東吳組織兵力進行抵抗。劉備被東吳打得大敗,往西逃走了。這一戰事,小說也是以史實為依據的。
上面的這些例子,說明小說家寫劉備的故事不少是有史料依據的。
第二個原因,民間傳說。從唐朝開始,民間就有大量的三國故事流傳,尤其是在宋元時期。宋代有一種說話藝術,說話藝人在瓦舍勾欄裡面表演,其中重要的題材就是「說三分」,「說三分」就是講三國故事。在北宋時期所講的三國故事就已經有一種尊劉貶曹的傾向。
北宋的大文豪蘇軾在他的筆記《東坡志林》中曾經記載這樣一件事:「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說小男孩在家裡調皮,大人就給點兒零花錢,讓他去聽藝人講故事。小孩兒聽藝人講三國故事,聽說劉備打敗仗,小孩就皺著眉頭哭起來,聽說曹操打敗仗就特別高興。為什麼小孩有這樣的情感反應呢?顯然是因為藝人所說的劉備是一個好人,是一個仁慈的人,好人吃了敗仗,小孩不高興,才哭。而曹操是一個壞人,壞人吃了敗仗,小孩非常高興。藝人講的故事中已經有了鮮明的傾向。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傾向,小孩才會有聽後的反應。所以通過這條材料,我們可以看出來民間講述的三國故事就已經有了尊劉貶曹的傾向。
宋元時期流傳的「說三分」的故事,到了元代有書坊把它整理、刊刻出來,就是《全相三國志平話》,是講史的話本,根據民間藝人講述故事所記錄整理的案頭讀物。《三國志》中間的很多零散的人物和事件,到了《三國志平話》中間,已經連綴成一個規模宏大的長篇講史了。
另外一點,《三國志平話》把相當多的史實進行了演繹,進行了虛構。已經不是史書記載的樣子。所以《三國志平話》對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雖然叫《三國志演義》,實際上對說話藝術,對講史話本也有很多的接受。
比方說桃園結義的故事,在《三國志平話》中間已經寫到了,說劉關張在一起喝酒談話,非常投機。於是,張飛就請這兩位到家裡,說:「此處不是咱坐處。二公不棄,就敝宅聊飲一杯。」「二公見飛言,便隨飛到宅中。後有一桃園,園內有一小亭。飛遂邀二公,亭上置酒,三人歡飲。飲間,三人各序年甲:德公最長,關公為次,飛最小。以此大者為兄,小者為弟。宰白馬祭天,殺烏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為兄弟。」桃園結義的故事在《三國志平話》中間基本成形,他們的誓詞,他們的斬牛殺馬來祭天地,他們結拜為兄弟。這和《三國演義》的故事已經大體相同,不只是說「恩若兄弟」,而是真正的結拜兄弟了。
還有三顧茅廬的故事,在《三國志平話》中間也已經基本形成了,也是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就引三千人馬同兩位兄弟到南陽卧龍崗請諸葛亮。不過不同的地方在於:劉備第一次去的時候,諸葛亮本來在家,但是不願意見劉備,而是叫他的書童對劉備說,說:「俺師父從昨日去江下,有八俊飲會也。」第二次去的時候,諸葛亮真的是遊山玩水去了,不在家。第三次去的時候,諸葛亮在家裡看書,劉備去拜見,而且還有張飛發怒的情節。這些故事應該說和《三國演義》所寫的情節已經非常接近。
而且,《三國志平話》作為講史話本,實際上比藝人在瓦肆勾欄里講的故事簡單,經過書坊主的修改,也就是說,它並不是完完整整把藝人講的故事全部記錄下來,如果考慮了這個因素的話,當時民間所講的故事要比《三國志平話》所記錄的故事更加豐富和細膩。
第三個原因就是作家的思想。《三國演義》明顯有尊劉貶曹的傾向,這種尊劉貶曹也可以從小說的結構安排上看出來。三個政治集團曹魏、東吳、西蜀,是把西蜀和曹魏作為對立面來安排的,而把東吳放在一個比較次要的位置。小說開篇就是寫劉、關、張的結義,蜀漢集團的重要人物,中心人物率先出場。
從篇幅安排也可以看得出來,小說從桃園結義寫到晉取代魏,按照史實考察應該是97年的歷史,小說寫劉關張結義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蜀漢集團的最重要的人物去世,一共是51年的時間跨度。這51年作家用了用了104回的篇幅,幾乎是全書的主體部分。後面的故事,就是諸葛亮死後的事,應該還有46年,和前面的時間跨度相差無幾,只用了16回就草草收場。也就是說,作家明顯是要以蜀漢集團的中心人物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作為他的主要描寫對象,其他人物都處於次要位置。蜀漢集團這些人物中間,劉備又是其中的領袖人物,他最後當了皇帝。
另外,我們從小說中對人物的評價也可以看得出來。第一回劉備出場的時候有一段介紹:「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說劉備算是一個英雄)。說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這個寬和也是一個正面評價),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這也是一個正面評價),專好結交天下豪傑。」再寫他的長相,寫他的出生,最後又介紹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說他是非常孝順。從劉備的出場可以看到,作家的讚美之詞比較多。
我們把它與曹操的評價進行比較就可以看得更清楚,曹操出場的時候說:「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這個肯定不是一個正面評價。還說曹操「遊盪無度」,而且從小又非常狡詐,還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曹操小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叔叔看到曹操調皮就會告訴曹操的父親,曹操的父親知道之後就要打曹操。曹操非常苦惱,於是乎他就用了一計,看到叔叔過來,他就裝病,倒在地上打滾。叔叔看到之後非常著急,趕緊去告訴曹操的父親,說你兒子病了。等他的父親來的時候,曹操已經起來,沒事人一般,其實本來就沒事,然後他父親問他:「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曹操說:「兒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什麼意思呢?他說我本來沒這個病,叔叔對我不好,經常告謊狀。他這樣說,目的是讓他叔叔以後不敢管他,讓他的父親不再相信他叔叔的告狀,他免受皮肉之苦。所以曹操從小就狡詐,狡詐一生,就是這麼評價曹操的。
還有這麼一個評價,許邵對曹操的評價:「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曹操聽說之後非常高興,「治世之能臣」應該是正面的;「亂世之奸雄」是負面的。曹操聽了之後不僅不責怪,反而高興。當時曹操正好是身處亂世,也就是說曹操就是一個奸雄。我們從作家對這兩個人的評價就可以看得出來,作家帶有明顯的尊劉貶曹的傾向。小說家用了大量的情節,通過小說中人物之口對劉備進行讚美。比方說諸葛亮到東吳這樣讚美劉備,說他大仁大義,是蓋世英才。
而且為了凸現劉備受百姓的愛戴,在小說中寫了這麼一個故事,劉備行小路到許都的時候,路中絕糧,沒有吃的,往村中求食。村裡的人紛紛給劉備吃飯,投宿到獵戶劉安家,劉安想去打一些野味給劉備吃。結果沒有打到,於是乎他幹了件駭人的事情,把自己的妻子殺了,把妻子胳膊上的肉割下來,燒了給劉備吃,還騙劉備說是狼肉。第二天劉備看劉安的妻子死了,而且胳膊上的肉被剔了,才知道吃的是人肉。
這個故事寫得非常噁心,但作家的用意就是表現百姓對劉備是何等的愛戴。這也可見出作家的一種傾向。
我們最後談一談《三國演義》改寫劉備的得失。
《三國演義》是在《三國志》、《三國志平話》、雜劇、傳說等大量前人作品基礎上把劉備寫成寬厚仁慈、愛民如子、思賢若渴、禮賢下士,有諸多很好品行的明君形象。這一形象實際上是反映了作家的一種政治理想,也能夠體現老百姓的美好願望。因為當時那種時代,不管文人也好,百姓也好,他們不可能超越歷史,他們就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皇帝,就像劉備那樣,那樣愛民,那樣仁慈,那樣重視賢能,把國家治理好,讓老百姓過上富足、安康的日子,這實際上就是老百姓的一個很樸素的願望。小說寫劉備達到了這樣的目的。
署名李贄所寫的《三國志敘》——這應該不是李贄本人寫的,可能是一個託名。他評價《三國演義》說:「外傳多矣,人獨愛《三國》者何?」歷史小說非常多,為什麼大家喜歡看《三國演義》呢?「意昭烈帝崛起孤窮,能以信義結民,延攬天下第一流,托以魚水,卒能維鼎西隅,少留炎漢之祚,殊足鬯快人意。」說老百姓喜歡讀《三國》,就是因為劉備在西南一隅,結信於民,舉賢授能,能夠延續漢祚,這非常暢快人意。大家看了覺得很高興。從他所分析的讀者的心理,說明作家的創作意圖,至少是部分實現了。
我們從文學形象角度來看,實際上有它的不足,這種不足,魯迅曾經說過,《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三國演義》為了寫劉備的仁慈寬厚,過分渲染,以至於寫的劉備不像是仁慈,而像是虛偽。不是說《三國演義》寫了劉備虛偽,而是說《三國演義》寫劉備仁慈寫得不真實。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這篇演講稿中說得更清楚,他說《三國演義》「描寫過實。寫好的人,簡直一點壞處都沒有;而寫不好的人,又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其實這在事實上是不對的,因為一個人不可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壞。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處;而劉備、關羽等,也不能說毫無可議,但是作者並不管它,只是任主觀方面寫去,往往成為出乎情理之外的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都是有缺點的,人都是有不足的。如果你把一個人寫得完美無缺,你把一個皇帝寫得樣樣都好,那就不真實了。魯迅就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劉備的,實際上包括諸葛亮,在寫法上都是存在問題的。這種寫法是中國早期章回小說的普遍的做法,《三國演義》又是最有代表性的,即把人物的善惡絕對化,惡人就壞透頂,好人就沒有一點壞處。
小說家、戲劇家李漁寫過一本《閑情偶寄》,他談到戲曲創作的經驗:「傳奇無實,大半皆寓言耳。欲勸人為孝,則舉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紀,則不必盡有其事。凡屬孝親所應有者,悉取而加之,亦猶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其餘表忠表節,與種種勸人為善之劇,率同於此。」就是說古代的戲劇家,古代的小說家寫人,不管是寫忠臣、寫孝子、寫義父、寫節婦,還是寫惡人、寫奸臣,你要把這個人寫好,寫得有代表性,那麼你就把這一類人所有的特點都集中在他身上,把他寫成這一類人中最突出、最典型的代表,那你就寫好了。這有李漁自己的創作經驗在裡面。《三國演義》的創作也是採取了這種方法,用文學理論界的說法就是所謂的扁平人物或者類型化的人物。
我們看,毛宗崗在評《三國演義》的時候說:「吾以為《三國》有三奇,可稱三絕,諸葛孔明一絕也,關雲長一絕也,曹操亦一絕也。」他認為《三國演義》寫得最成功的人物是諸葛亮、關羽、曹操,他稱作三奇或者三絕,毛宗崗也認為劉備不是一個刻畫得非常成功的形象。就從他所說的三奇來看,《三國演義》是怎麼寫的呢?寫賢相諸葛亮:「歷稽載籍,賢相林立,而名高萬古者莫如孔明。……比管、樂則過之,比伊、呂則兼之,是古今來賢相中第一奇人。」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作為一個賢相的典型來刻畫的,賢相的典型是集中古代眾多賢相的共同特點。包括伊尹,包括呂尚,也包括管仲、樂毅。諸葛亮就是這樣寫出來的。寫奸雄曹操也是:「歷稽載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攬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王敦不能用郭璞,而操之得士過之;桓溫不能識王猛,而操之知人過之。李林甫雖能制祿山,不如操之擊烏桓於塞外;韓侂胄雖能貶秦檜,不若操之討董卓於生前。竊國家之柄而姑存其號,異於王莽之顯然弒君;留改革之事以俟其兒,勝於劉裕之急欲篡晉:是古今來奸雄中第一奇人。」也就是說,曹操這麼一個奸雄,他集中了包括王敦、桓溫、李林甫、韓侂胄、王莽、劉裕等眾多奸雄的特點,使他成了這麼一個典型。小說這種絕對化的手法也在劉備的身上也有所體現,小說家也是把眾多的人物的特點集中在了劉備的身上。
那麼為什麼寫曹操,寫諸葛亮,寫關羽都能寫得比較成功,而寫劉備卻寫得不成功呢?夏曾佑曾經在《小說原理》中說過這麼一段話:「寫小人易,寫君子難。人之用意,必就己所住之本位以為推,人多中材,仰而測之,以度君子,未必即得君子之品行,俯而察之,以燭小人,未有不見小人之肺腑也。」也就是說,作家和讀者都是中材之人,你看小人,可以把小人的缺陷看得比較清楚,但是要看君子,你不一定把君子看得很清楚。所以寫君子不好寫,寫小人好寫,所以奸雄曹操好寫,劉備這種明君就不好寫。
都是寫正面人物,諸葛亮、關羽為什麼寫得比劉備好呢?歷史上賢相眾多、名將林立,但是明君很少,尤其是仁慈的明君,仁慈的開國皇帝更少,或者說幾乎沒有。我們看秦始皇、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歷史上都是精明能幹的開國皇帝,哪一個是道德完善的明君?秦始皇苛政虐民,焚書坑儒,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漢高祖慢而辱人、大殺功臣,在司馬遷的筆下近乎流氓無賴。還有唐高祖控制朝廷,廢帝自立,比曹操有過之而不及——曹操畢竟只是挾天子以令諸候,他是取而代之。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搶奪後周的政權。你要想當皇帝,你就不能仁慈,你要講仁義就當不了皇帝,這是封建專制制度下的必然產物。
歷史上沒有劉備這樣的明君,作家卻想寫出這麼一個明君出來。所以他很難寫成功。這恐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作家就是憑自己的想像,虛構出這麼一個劉備,對史實進行了大量的改寫,給人一種不真實的一種感覺。
*本文據傅承洲先生在首都圖書館的講稿整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