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行動懶惰更可怕的是思維懶惰!
05-29
比行動懶惰更可怕的是思維懶惰!
01
跟一個朋友聊天。她提起工作中的煩心事:她在一家企業做人事,前兩天因為一個流程疏忽,有一個應聘者入職沒有兩天就辭職了,但是單位已經給這位應聘者交了公積金的部分,他的突然辭職會給公司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上司平時對她就有些意見,這次藉機大題小做,給的處罰是:如果這部分錢應聘者要不回來的話她將承擔公司損失,記過一次,取消年終獎。頓時她覺得很委屈,乾的不開心想辭職。工作中總是會出現問題,當出現問題的時候關鍵是去解決,我幫她梳理,建議她就是通過法律途徑或者其它渠道挽回損失。對於跳槽,也問她一些問題:適合不適合工作?
如果不適合,為什麼,是缺少工作能力還是業務不熟悉,還是人際障礙?如果適合,你能在這份工作中收穫到什麼,會不會有長遠的提升?有沒有工作中的榜樣,他們成功的樣子是什麼樣?在相同的崗位上,你在這家單位的經驗積累能不能幫助你增值,如果你跳槽,拿著你的這份工作中項目經歷去到市場衡量一下,是否能幫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你只是為了換環境跳槽,那麼還是要去做類似工作,還是要面對同樣的問題。那種為跳槽而跳槽,那種讓自己得不到提升的工作,就相當於一個旋轉的陀螺,被工作鞭打著,但是還是在原地旋轉。不要因為逃避去換工作,而是因為成長去考慮跳槽。所以我建議她考慮好這些問題。02
上班好幾年了,剛上班的時候,工作憑著一些熱情,態度端正,但要不斷試錯。後來發現,工作和學習都有方法論的,完全可以避免無謂的試錯。最近換了工作,換了領導,現在的領導很優秀,學生時代是學霸,本科讀的中山大學,研究生讀的是武漢大學。工作能力也很強,年紀輕輕就被提拔成為處級幹部。我發現他有一個優點,就是會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梳理思路。接手一件工作不是忙著去做,而是給自己一段時間先去了解這份工作是什麼?職責是什麼?流程是什麼?關鍵事項是什麼?有沒有政策的要求?然後會梳理出一個工作指引——類似說明書的東西,這份工作指引就算是不懂的人也能迅速的上手。他就是這樣,工作前先梳理,看似浪費時間但是節省的是今後辦事中重複損耗的時間。其次,如果他沒有時間去梳理,會讓在這個崗位經驗豐富的人去梳理,直接看工作指引了解工作如何去做。做領導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工作如何做的。再次,他總是帶著問題去看工作,去思考進而去找資料去請教人。這有點像我們在看書,如果只是一味的翻書,那麼可能知識點記不住,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是我們帶著問題去翻書找答案的時候就會發現讀書的效率很高。所以,我現在要求自己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先有方法論。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去思考去找方法,比如把之前的案例找出來,請教別人工作指引,梳理出流程和需要準備的材料,嚴格按照方法論去做,雖然很笨但是不會出錯返工。有的時候「慢工出細活」,再進一步講這就是我們干工作中常說的「腦勤」,再干一件事情之前先清楚再干。很多時候我們盲幹,費時費力效果不好,其實比起行動懶惰的更可怕的是思維上的懶惰。03最近看到一個知乎博主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幾個問題,問題發人深省:「你現在的狀態,付出和收入是否成正比?」
「如果不是,你是否在損失眼前的收穫,押注於未來的時間價值(深造、長線式學習)?」「如果沒有,你是否正在做你喜歡的事情?」「如果不是,有沒有可以改變現狀的途徑?」作者說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思考會帶來一個非常痛苦的認知轉變過程,你試著每天這麼問自己幾次,時間長了,肯定三觀崩塌。現在生活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偷懶,逃避去思考現實的問題。比如股票、基金、理財產品一概不知,房價、地段、區位一竅不通,灰色區域充耳不聞也沒想著去了解過,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進行一種簡單的冬眠動物囤貨式「自我提升累積」。
很多人都在假裝努力,開始所謂的打卡,讀書、運動、學英語但是並沒有真正的提高。每天只是心理安慰:哎呀,我今天又做了好多事情!可是事實上呢,你並沒有任何的改變?所以有一句話這樣說「你只是假裝努力,但是生活不會陪你演戲」。你真的是勤奮,但是你的低水平勤奮毫無價值,你真的是在忙,每天加班,但是你依舊是工作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原地踏步?你一心想來大城市,可是過了三年、五年甚至更久,別人都已經成長了許多但是你還如剛來的狀態……可能你行動不懶惰,但是思維懶惰,思維沒有先於行動,憑著感覺做事,結果並無所成。04怎麼克服思維懶惰呢?有幾個方法分享給大家:1. 先去體驗 如果你想去做一件事情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做,不如讓做的好的人帶著你去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告訴你方法或者帶給你動力和思考。比如你英語不好,可能是你對英語不感興趣,可能沒有學習的方法,可能還沒有找到學習英語的動力,那麼你可以跟著英語好的朋友帶著你去一個英語沙龍,去認識一些外國朋友,體驗一下與外國友人交流的樂趣。
特別是當你覺得欣賞一個金髮美女,你想去認識,你肯定有動力去練習口語。或者當你想去考雅思,這個時候有一次遊學的體驗,當你發現留學可以看到很多外面美好的事物,留學之後的那些年輕人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認識很多優秀的志同道合的人,那麼你也會開始有動力去思考學習英語,繼而去學習。如果你真的還不知道怎麼學習,就報一個信得過的名師班,讓她帶著你去學習。2. 把目標進行分解我們思維的懶惰,因為有趨利避害的天性,對於複雜的事情,或者沒有那麼著急的事情都會選擇的性迴避。所以我們可以把事情進行分解,找到一個切入點。比如寫一篇論文,經歷過寫作的人都知道很痛苦,要反覆修改,但是你必須要思考如何去寫,怎麼去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文章,那麼首先就要對任務進行分解,先選題、再列出框架、再找素材、先給出一整塊的時間寫出第一部分,接著第二部分,直至結尾。沒事兒,先寫出初稿就好。然後自己先看一遍進行修改,拿去徵求意見,進行修改。如果你一開始思考出的主題、框架比較完善的話,那麼充實內容的工作就相對簡單一些了。做任何事情,我們畏難,都是正常的,那麼就先分解,找出切入點,先走出第一步就好。3.設計出思路
某知乎博主說,一件事情,能夠長久做下去,無非兩個方法:1)降低它的阻力;2)提高它的動力。這是一個簡單而又極其有效的分析方法,小到個人成長,大到行業趨勢、國家政策、經濟發展,都適用。比如你想知識變現?非得從年入百萬開始嗎?不一定,實際上達不到這種水平。但是我們先可以開始把它降低成可以實現的小目標,你讀一本書,讀三遍,然後抽出其中的要義,輸出成一個分享的PPT,那麼這樣你就具備了知識變現的一種能力,有知識輸出。接著你可以嘗試組建一個小群或者朋友進行分享,做100+的知識分享,錘鍊你的知識變現所要具備的表達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要有反饋,這幫助你打磨好分享,當你分享多了就更自信了,然後你可以再選擇一些平台輸出。等著你輸出多了,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後隨著個人品牌不斷打造,你會有更多的讀者、支持者,他們有可能成為你的粉絲,當粉絲達到一定量,比如5萬粉絲,10萬粉絲甚至百萬、千萬粉絲的流量時,就可以變現了。變現的方式,可以是課程分享,可以是出書,可以是自媒體廣告合作,可以是諮詢等等。你會發現,當你克服思維的懶惰,並擁有很強的行動力、執行力,那麼你再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切都變得輕巧、明亮、清晰、簡單了起來。
我們都想高效能,都想成功,都想付出有回報,所以需要克服思維懶惰,找到方法論,刻意練習,反覆打造的過程,堅持下去,會真的看到成長。加油!推薦閱讀:
※35個基於心理學的批判性思維策略(下)
※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決定了我們此生將如何度過
※思維小故事:兩個園丁在菜園裡幹活,他們在吵什麼?
※書單09: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必讀的6本書!
※【框思維】你的努力,有人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