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讓你看懂中國經濟(深度)!
05-29
一篇文章讓你看懂中國經濟(深度)!
的確,自漢唐以來,我國GDP一直佔據世界頭把交椅,且總量佔世界比重相當大。按照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說法: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在經濟上的表現相當出色。1700年至1820年,中國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上所佔的比例也從22.3%上升到32.9%。1890年,清朝GDP還是日本的5倍,世界第一。直到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後,才被美國超越,退居第二。(1894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整個戰爭損失約1億兩白銀,加上政府因戰敗賠款2.3億兩白銀給日本那一年清政府虧損至少3.3億兩白銀。2.3億相當於清政府那時一年的財政收入)而緊接著隨著外強入侵、軍閥混戰、社會凋敝,中國的GDP也不斷下降,在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日本GDP歷史性地超過中國,改變了數千年來GDP弱於中國的局面。但是日本GDP領先中國的現實僅僅持續了十幾年時間就由於美國的戰略轟炸而終結。由於美軍日益不休的空襲和打擊,日本共損失50%的城市建築、70%的工礦業、85%的軍工業、90%的重工業、艦船和生產資料,共損失653億美元,相當於1940年日本國家預算的十倍,導致經濟倒退25年。 1949年新中國建國初期,飽經戰亂的中國的GDP竟然相當於日本的兩倍。新中國成立後的十年間,雖然中國人生活水平很低,但基本上安居樂業,比日本強出許多。 大躍進時代,「超英趕美」的口號激動了一個時代的中國人,可最後率先「超英趕美」的是置之死地而後快的日本而不是中國。隨著日本逐漸崛起,1960年GDP與中國持平。此後幾年接連上竄,連續三年超過傳統老牌歐洲強國,1966年超過法國,1967年超過英國,1968年超過德國,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成為現代化的發達國家。在日本經濟鼎盛時期,中國經濟規模只有日本的11.7%。我國的經濟開始迅速發展的起點應該眾所周知,那就是由鄧小平發起的改革開放。但改革開放具體開始標誌是什麼呢?估計也有不少人知道,那就是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個農民頂著巨大的政治於輿論壓力和村裡簽訂了「包產到人」的協議。後來全國陸續學習並開展,再後來政府的這种放開蔓延到城市,最後全面實行了以國家為主導的中國特色市場經濟模式。
推薦閱讀:
現在這年頭,凡是想有點作為的人,不懂點經濟是不行的。
恰好偽磚家周末整理資料,重新回顧這些年我國的經濟發展,寫下一些思考與大家分享。1、我國經濟史回顧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經濟方面在世界上一直處於龍頭老大的位置。我們的先人一直以「世界中央之國」自居,稱四方為蠻夷之地,曰:「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一直到乾隆年間,外國使臣來訪。乾隆爺還對馬嘎爾尼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斤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得日用有資,並沾余潤。」其實就是中國從農業化國家變為工業化為主的國家,只不過中國的工業化相較於歐美日來得較晚而已。
這其中有幾件事要提一下。一是1993年國家稅務機制改革,中央財政拿小頭地方財政拿大頭變為相反,地方拿小頭中央拿大頭。二是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三是2008年當時贏得世界一片叫好的四萬億刺激政策。2008年過後,經濟發展速度變的相對緩慢。各種問題也開始日益突出,實體經濟出現下滑嚴重趨勢。自1978年以來到現在,一直被世界看好的中國經濟開始出現各種負面評價。各種情況也表明,經濟沒有了過去那種增長的兇猛氣勢。中國經濟該何去何從?2、其實並沒有什麼中國奇蹟在連續高增長近四十年後,中國GDP在2010年重新超越日本變成世界老二。很多人把這叫做中國經濟的世界奇蹟。但偽磚家認為,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奇蹟,屬正常現象。縱觀世界經濟史,類似中國的例子其實蠻多。英國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及金本位的確立,從默默無聞到稱霸世界。德國通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通過工業改革和普法戰爭的50億法郎戰爭賠款,於一戰前夕也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千年老二。日本在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的明治維新,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和甲午戰爭的賠款,也在二戰前夕成為了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的世界老二。他們其實都是工業革命的結果。所以中國取得這些成就其實不足為怪,這是工業革命後產生的紅利罷了,也是經濟規律運行的結果罷了。並不是什麼中國經濟奇蹟。
3、兩個人和中國經濟為什麼我們國家會出現增長勢頭在迅猛增長後突然變緩,前景不容樂觀的情況呢?四萬億又意味著什麼?要回答這些問題,偽磚家先要來聊兩個人,以及他們提出的一些觀點。為什麼要說他們呢?因為只有搞清楚出這兩個人,才能比較好的介紹,解釋中國經濟。他們就是經濟學界兩位巨人:亞當·斯密,凱恩斯。亞當·斯密。斯密不得了啊,他被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在《影響世界100位名人》排行里,僅次於莎士比亞和毛爺爺,但偽磚家認為就對現在世界人類實際貢獻來說,莎士比亞和毛爺爺都比不過他,因為現在是畢竟是經濟社會。1776年世界上有兩件大事,一是美國起草《獨立宣言》宣布獨立,再一個就是斯密的《國富論》發表,其實《國富論》1773年就寫好了,斯密用了三年去修整、優化,到1776年才付梓。《國富論》是現代經濟學科的開山之作,也是鼻祖,所有的經濟學的原理,解釋,宏觀調控,金融產品都是從這裡出來的。如果你要了解現代經濟那麼最應該先讀的肯定是《國富論》了。那《國富論》在講什麼呢?主要講兩個原理。第一,經濟因為分工而使得總量提高。意思就是優化各個產業內部的資源、人員的配置,使之有一個好的、科學的分工,最終實現經濟總量的提高。第二,就是講人的自私和貪婪特性在不違反法律和經濟運行規律的情況下的活動,而使得經濟總量增加。斯密還主張去「重商經濟」和「重地經濟」以及減少政府干預的市場自由調節的「自由經濟」,他認為市場看似複雜無章,實則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進行調節。所以政府應該是「小政府」,不能過多干預,任由經濟市場自由,自行調節。凱恩斯。凱恩斯也是牛人啊,他創立了「宏觀經濟學」,被稱為「宏觀經濟學之父」。他的「宏觀經濟學」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起被稱為二十世紀人類之世界的三大革命。他著名的著作是《就業、貨幣和利息通論》一般簡稱《通論》。他也有自己的觀點,與斯密不同的是,他認為要使經濟發展,必須提高投資,擴大貿易順差,否則經濟就下滑。他主張「重商主義」並提出了著名的經濟學原理:「資本邊際收益遞減」效應。1978年政府開始改革,逐漸放開後,到1993年,我國的經濟模式其實是走的斯密的思路:優化,分工、整合現有環境和資源,激發民間活力,從而使經濟總量得到提高。同時政府採取一些列改革和措施為發展經濟讓路和配套。1978年那個時代,中國政府沒什麼錢,不能像1997年和2008年那樣,動不動就可以拿出上萬億來投資拉動經濟。所以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靠的不是政府的投資推動,而是民間活力的發揮和和市場機制的生效。這段時間裡,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經濟效率的提升。當然,政府做的對經濟有益之事也為數不少,比如廢除人民公社,使私營企業合法化。從這段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出政府在經濟領域應扮演何種角色。它要做的不是去取代市場主導經濟活動,而是破除陳舊體制對經濟的束縛,調整政策,修改法律,使其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縮小管制空間,讓民間創造力得以自由發揮,最終讓市場起到效率之母的作用。也就是斯密主張的「小政府」少干預,讓市場的「看不見的手」來調整經濟。
最終中國經濟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但到了1993年,這一情況發生了變化。1993年出現了比較大的通貨膨脹,中央財政更加捉襟見肘,因此中央提出改革稅收分收制度,由以前的地方財政收取百分之七十變為現在的三十,而中央財政由以前的百分之三十變為七十。並且在隨後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為了穩住增長,第一次大規模發揮國家干預機制,政府出錢進行投資刺激經濟增長進行救市,當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世界經融危機,政府有了經驗,果斷再次出擊,且動作更大,這就是著名的「四萬億」由來。四萬億的投入,很大的刺激了經濟,當時取得了「定海神針」的效果,穩住了增長,國際當時一片叫好。因此,1993年以前,中國的經濟運行模式是利用優化自由資源,減少政府干預來獲得增長的,其原理其實與斯密相近。1993年後,政府加大政府為主導的投資力度,並且實施強有力的國家干預,其原理與凱恩斯相近。4、凱恩斯的弊端凱恩斯經濟原理是有弊端的。經過93年後到現在,它的弊端慢慢顯現出來。第一,凱恩斯原理要求要想增長經濟,必須加大投資。中國的投資是政府。而政府不可能永遠會用那麼多錢去投入。再說在強大的政府也有投資終止的一天。第二,凱恩斯告訴我們,投資存在「資本邊際收益遞減」效應,再多的投資,它的收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結構的擴大逐步減小,最後枯竭。這就像聲波的傳遞一樣,距離越遠波動、能將就會越小,最後會寂滅。第三,強大的投資會導致很多行業的產能過剩。產能的過剩會加劇競爭,從而使得終端產品價格降低,由於企業的「剛性成本」不能降低,(比如城市的最低工資是硬性規定,比如用電價格是硬性規定等等)最終可能會使得企業利潤逐漸減少甚至倒閉。第四,四萬億這麼大一筆錢,其實政府也一下拿不出那麼多資金,很多是借貸而已,加上其他環節以及利息,可能遠不止四萬億,可能要七萬億或者更多。政府借債突然增多,償還的途徑就只有賣地,通過低價從公民手裡收購土地,變為商業、工業用地高價賣出,但問題是土地是有限的,總有賣完的時候,到時地方政府就可能破產,擊鼓傳花,輪到哪屆政府,就有關門歇業的危險。
所以,政府早就提出經濟轉型,然後又提創新,萬眾創業,新經濟,其實就是為了破解凱恩斯模式帶來的弊端。關於創業,創新,現在互聯網創業仍然十分火爆。偽磚家覺得不是一件好事,眾所周知,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是生產力的提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一百年發明、創造的物質比過去幾千年還多的原因,因為我們的生產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生產力水平的空前提高又是因為科技的原因,所以經濟的發展還是得靠科技,互聯網其實不是科技,對生產力水平沒什麼很大的提高,還是得靠科技和發明,現在美國都不玩互聯網了,他們在玩人工智慧、3D列印、水平火箭、電動汽車、無人駕駛、虛擬空間等等。物極必反,互聯網太火熱不是好事,實體經濟上不去都是白扯。5、三大危機第一,政府為了投資金,不斷加碼賣地收入,財政越來越依靠房地產業。2017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約為5.2萬億,同比去年增長了40.7%,可以說,房地產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騎虎難下,很多後續政策可能就會被地產左右。第二,政府找銀行借貸過多,加上實體經濟整體下滑,各種中小企業倒閉,導致債務糾紛,銀行壞賬增多,銀行可能到時會撐不住倒閉。這是第二個經濟危險點。第三,賣地的增加,導致房地產過度開發,各個中小城市遍地開花,使得產能過剩,實際上供大於求。到時房地產泡沫破滅,是中國經濟的第三個危險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分析其根本原因,偽磚家認為導致弊端的就是政府改變了我國的經濟模式。由1993年以前的斯密模式變為後來一投資為主、政府強力干預的凱恩斯模式。治病治本,既然這是本,找到了本那麼就好對症下藥。我們在以前能從斯密模式變為凱恩斯模式,那麼也可以再轉回去。盡量減少「看得見的手」的干預,交給「看不見的手」來調節。偽磚家相信國人的智慧,在不樂觀的形式面前,終究會思考出路,並作出努力。推薦閱讀:
※大敗局
※2017年中國十件經濟大事,哪些改變了你我生活?
※思秋經濟將催生養老產業的S2B模式
※厲害了我的國: 全球掀起學中文熱, 美國中文學校引家長搭帳篷排隊搶名額
※[另一面]中國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