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術後,如何有效練習主動角度
來自專欄 前叉術後無痛苦康復
文字:健行者運動康復中心 段春宇
審核:浩指導
在帶前叉或者膝關節術後的患者時,總會發現一個普遍的問題,坐位勾腿主動能過90度,俯卧位勾腿過不了90度;又或者明明被動可以到120度乃至更大,自己勾的時候離被動最大還很遙遠。
雖然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在康復過程中要評估後針對性的解決,但總歸是有些共同的問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有效的練習主動角度(尤其是俯卧位下的角度)。
首先我們要清楚,膝關節術后角度受限,
簡單來說
- 有關節的問題,如髕骨活動度不足、脛骨滑動不足;
- 有肌肉的問題,如股直肌等膝關節周圍肌肉過緊;
- 有病理性變化的問題,如關節內粘連、傷疤粘連等。
舉個例子,某術後患者被動屈膝到120度,意味著在120度之前,關節和病理性變化的問題不再是主要限制因素了,
此時不能主動到120度,主要是肌肉的問題。
有兩個原因,
- 大腿前側肌肉過緊,屈膝時的阻力變大;
- 大腿後側肌肉過弱,屈膝時的動力不足。·
緊張或縮短的肌肉通常是髂腰肌、闊筋膜張肌、股直肌、股外側肌,可以用泡沫軸或者拉伸的方法放鬆。
1.
泡沫軸放鬆闊筋膜張肌闊筋膜張肌是位於大腿前外側的一小塊肌肉,別看它小,但很多人膝關節出了問題都跟它有關。在涉及到屈髖、外展的動作時,闊筋膜張肌很容易成為主要發力肌肉,也就是所謂的代償,闊筋膜張肌一緊張,髂脛束就會變緊,繼而出現膝外側疼、膝關節壓力增大等問題。
想放鬆髂脛束,要先放鬆闊筋膜張肌。闊筋膜張肌松下來以後,你會發現髂脛束自然而然的松下來了。
以放鬆右側為例,先找到闊筋膜張肌的具體位置,通常在大腿靠上的前外側、褲兜的區域,用手肘和左側腿支撐自己的身體,將右側大腿闊筋膜張肌的位置壓在泡沫軸上,進行小範圍的上下滾動。有酸痛僵硬感都是正常的,可以將腿上下左右的輕微移動,去找自己肌肉最痛的位置,放鬆1-2分鐘。
2. 拉伸髂腰肌、股直肌
膝關節術後患者由於角度等因素,不適用髂腰肌、股直肌的常用拉伸方法,但可以進行托馬斯試驗基礎上的拉伸,可以用一個方法拉伸到髂腰肌、股直肌。
以右側為例,仰卧位躺在床上,將骨盆以下的部分露出床沿,右側下肢自然下垂,然後用手抱住左膝,儘力將大腿靠近腹部。
拉伸髂腰肌時,輔助者一手用力讓左腿靠近腹部,另一隻手放在髕骨上方的位置用力下壓,此時被拉伸者會感覺大腿前側有牽扯感。
拉伸股直肌,在左膝儘可能靠近腹部的同時,將右側小腿緩慢向內推,即慢慢的屈曲右膝,以牽扯感為主,在較緊張的位置多加保持,注意不能產生疼痛。
每次拉伸時間30S左右。在仰卧位拉伸股直肌的體位下,配合手法放鬆大腿前側或前外側肌肉,效果會更好。因為肌肉在它緊張的體位下松解,才能起到效果。比如某患者股直肌或股外側肌在屈髖位屈膝110度時並未表現出緊張(長度縮短),但在伸髖100度時肌肉已經十分緊張(長度不足),只有在伸髖位下處理,才能有效解決限制角度進步的肌肉問題。
3. 腘繩肌力量練習
首先強調三個先後順序,
- 先放鬆大腿前側肌肉後練習大腿後側肌肉;
- 先激活大腿後側肌肉後練習力量;
- 先練習坐位屈膝的力量後練習俯卧位。
記住這三點,練習肯定會有進步。
可能有人會說,腘繩肌力量練習不就是屈膝嗎?加上阻力抗阻屈膝,有什麼難的?但到了膝關節術後患者具體去做時,確實有點難度,尤其對於取了半腱半膜肌腱的前叉患者。患膝往往在屈曲90度以內的範圍可以活動自如,角度再大就感覺使不上勁、勾不動腿。但肌肉在什麼角度下練習就獲得什麼角度下的力量,進行大角度下的力量練習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一個我在康復過程中經常用的方法,輔助保持、末端對抗、等長收縮。在俯卧位下,輔助者用手扶住患者的小腿,患者配合呼吸在呼氣時用力勾腿,吸氣時放鬆,由輔助者固定屈膝的位置。(必須是大腿後側肌肉發力,帶動屈膝,每次屈曲角度不大,注重發力即可。)休息過後再呼氣用力勾腿,重複5~15次,在自主用力的末端保持5S並對抗一定的阻力。這樣算一次完整的練習,充分休息過後再重複進行。
也可以在輔助的最大屈曲角度,借外力固定保持,做大腿後側肌肉的等長收縮(綳勁),這樣能激活失用的肌肉。如果有條件做理療,用功能性電刺激等儀器激活肌肉,效果也是極好的。
今天分享的方法適用於主被動角度相差過大的膝關節術後患者,以上這張照片就是練習前後的主動角度對比。希望各位看到這篇文章的膝關節術後患者依舊保持著康復的希望和樂觀的心態。
最近太忙了,很多內容目前只整理了文字稿,還沒來得及錄製視頻。
大家的點贊是我快速更新更詳細的教學視頻的最大動力。
大家加油!
推薦閱讀:
※花樣划船機的玩法都在這裡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譯】為什麼你怎麼練都沒有訓練痕迹?
※如何完成一次單腿深蹲?
※頓頓吃麥當勞也能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