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苦得樂,苦樂已是分別。為何寂滅為樂?
如果說是不同層次(不準確,方便形容)
這麼理解?離苦得樂是凡夫見,痛苦和快樂都只是短暫的,其中真實無我。 真實無苦亦無樂,不落兩邊。靜妙為何是樂?菩薩為何要度眾生?實無眾生,無眾生得滅度,本來就沒有生死輪迴,因為眾生不知道真像?為何隨順善性,善惡本無分別。什麼是善?
自性 沒有真實與虛假,苦與樂,為何寂滅為樂? 只是名為樂? 為何不說名為苦? 本就無有生死,苦樂。 真實無 常樂我凈,苦集滅道, 為什麼說寂滅為 「樂」
只要是個有情生命,就不可能「無分別」。因為「分別」的本質是內六處和外六處聚集、摩擦時產生的想,或者說是相。你看一個蘋果,知道它是紅色的,這就是色想。然而這裡的關鍵在於,你需要知道這「分別」是如何產生的。比如你看紅綠燈,有紅綠想;而一個紅綠色盲看紅綠燈就不會有紅綠想。所以想的產生以及狀態,取決於十二處,只是一個觀察結果而已。
在一些漢傳的派系裡,關於這種「無分別」的說法,往往會先假設一個脫離觀察者的絕對客觀的「實相」,比如你看一個蘋果是紅色的,然而並非所有人看蘋果都是紅色的,甚至某些有情看這個蘋果根本不是蘋果形狀,甚至連固體都不是,更可能完全看不到這個蘋果。所以,這個蘋果的「實相」是什麼樣,那是不可知的;所有關於蘋果的描述,都是主觀的觀察結果,都是想。而所謂的」無分別「,則是能夠意識到這個」實相無相「的事實的一種方便說法。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並沒有建立過」實相「、」本來面目「這種概念,而是通過緣起法來描述在無明的籠罩下,由行開始的一整個作意流程。修行者通過如理作意佛陀教法,在實踐中如實智見這個作意流程,最終會了解到這一整個作意流程都是無常、苦、無我的。當修行者完成了這個階段,自然會搞清楚想的來龍去脈和特性,最終不執取任何相和細相而解脫。
關於寂滅,實際上是這樣的:
當修行者徹底的搞清楚了這種分別產生的根源後,自然就會不執取,即不會對六處所生想而貪愛或者疑惑。這就好比是當你小時候看到別人變魔術,你會覺得很厲害,很神奇;後來你知道了這是魔術,然而你並不能夠看透所有魔術的原理,所以你不會覺得很神奇,但是你會有疑惑;最後你知道了所有魔術背後的原理和手法,你會感到看魔術是個索然無味的事情。
「沒有貪愛,不執取」,這個事實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寂滅。如果把輪迴看作是蹬自行車,「執取」就是你一直在蹬車;如果某一個時間,你徹底的停止了蹬車,那麼在車停下來後,就不會再繼續前行了。其實如果你修行到一定程度,你會非常明確清晰的知道,你從來沒停止過執取,執取佔據了你絕大多數的行為。而所有的佛、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不執取相的,也就是你所說的「不分別」。所以佛、辟支佛、阿羅漢不會再生。
所以,不執取於苦、樂,並不是感受不到苦、樂,而是隨順苦、樂,而並不會貪愛、執取苦、樂。
什麼是苦?一種感受、體驗,你不願意接觸到,就是苦。苦的定義決定了除非你完全沒有受蘊,否則你必然是時刻都在離苦的。
佛、辟支佛、阿羅漢依然有苦、樂的感受,然而並不會對苦、樂的存在而執取,而是隨順著離苦得樂的特性存在著,直到身體壞滅或者自行舍壽,無餘涅槃。
個人認為「寂滅」可能是翻譯的問題,「寂滅」的翻譯偏向於斷滅見。請看坦尼沙羅尊者在《呼吸禪定步驟》的描述:
因此當你以同樣方式看待你的一切經驗,看見製造它們時付出的那一切努力,問自己是否值得時:那個時候你就真正開始看穿幻相、開始覺醒,那個時候你就真的能放下了。你放下的不僅是來來去去的辨知與感覺,而且放下了製造它們的行為。你看見這種製造行為無處不在,包括了你的一切經驗。你無論善巧還是缺乏技巧,總是在製造什麼。心智每升起一個願望、每作一次選擇,就是在不斷地製造。這樣看,就有了壓迫感;這也在最後促使你捨棄。
你捨棄了製造、捨棄了創造。捨棄之後豁然開朗。心智面向了一個全新的維度,非創造、無升起、無消逝。儘管那一刻沒有呼吸感、沒有身體感、沒有心智的操作與創造、作為體驗者與製造者的感覺,但也是直接與當下相接觸。佛陀談到這裡時,他的所有言辭都是比喻,所有的比喻都有關於自由。你試圖描述那個狀態,也只能說到這裡,但是怎樣達到那個狀態,卻可以說很多。那就是為什麼佛陀的教導如此詳細。他列出了所有的步驟, 詳細解說怎樣到達那裡。但是假如你想知道終點究竟如何,不要去尋找它的詳細描述。只要跟隨那些步驟,你在當下就會有親身的了解。
苦樂分別在人。同一件事,有人覺苦,有人覺樂,如是分別。何以故。是人有我執乃至我知我見,自取知見而作分別。事還是那件事,事情有何分別?事情皆因緣而起,緣起則性空,又有何分別?凡夫在緣起性空之無分別事件中妄起分別想,取三毒自入苦海。寂滅者,究竟離分別心也。離有分別心,離無分別心,離非分別離非不離分別心。此不可以用思維了之,唯智慧能知。佛說:止,止,止,我法妙難思。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鬚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凈至無餘
......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 六祖壇經
這個問題是很有深度的,寂滅為樂是佛陀的分別之心,你必須認同他的這種思想才能成為佛教的聖人,所以佛教中無分別只是相對而言的,在終極問題上,佛陀依然體現出了他自己的分別心,就是輪迴是苦,寂滅為樂。
如果你問為什麼,我個人猜測,這是因為普遍的宗教中都追求永恆的存在,並且所追求的永恆的事物往往都被認為是美好的,而佛陀認為,只有寂滅可以永恆,所以就形成了「寂滅為樂」的思想。來看佛說:
護法居士:正法:【涅槃】 有大樂故名大涅槃?zhuanlan.zhihu.com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凈土賞花人對藏比顯高的辯論?
※3000萬佛號,3000部無量壽經,這樣對嗎?
※如何理解 需要要點臉的 法嘉宗智說的 是我太矯情 少不得做賤人 ?
※不念文殊心咒,只誦聖號,可否?
※菩薩也做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