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第五輯)03 如本法師著

佛學問答(第五輯)03  如本法師著

 

 

 

56、出家修行有什麼功德?意義何在?

 

 

 

出家(梵語pravrajyaj)修行若站在自度自利的立場並沒有什麼功德可言,因為出家修行出離三界是自己本份之事,那來功德可言呢?若是自己不修行而寧願沉淪生死而自食其果,另當別論。要知道啊!不發心修行必得隨造業而感召生死輪迴的,生死輪迴受苦是不好玩的,修行是發自內心自由意志的喜悅,是立足於斷生死、出六道、證菩提、成佛道的大前題為動機,秉持這宗旨而自發性。

 

 

 

不出家修行是沒有罪過的,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接受一件事實,就是在三界內造業受苦無量,如車輪般周旋而不得出,你要納受而不可逃避生死的酸甜苦辣,歷盡風霜,吃盡一切苦楚,不得叫苦,怨天尤人,不可不滿現狀才可以。

 

 

 

出家若論功德(梵語guna)的話,應該立足於度人利他的動機理趣,若如然,即所謂出家功德矣!何以故?因為出家自度自利之外,自己還發此大心而度人利他,這若非菩薩精神與慈悲心之流露,誰肯發此大願心作兼善天下利益大眾之先驅呢?所以實際發心度生,足以堪稱出家功德。何謂功德?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見性,念念平等待人接物,亦助人明心見性,利濟大眾是名功德。

 

 

 

出家能做到度人無我(梵語anatman),利人不圖報,念念助人成佛,這稱之出家有無量功德有何不可!

 

 

 

出家發心修行,也發心念念眾生苦,心懷悲度有情,身口意全然專志度生,愍念芸芸大千界之六道四生(梵語catasro-yonayan)之輪迴徹底度離苦海,轉凡入聖,念茲在茲,如此即不負出家之動機與宗旨。

 

 

 

出家若能內外一致,悲智雙運,大轉法輪(梵語dharma-cakra-pravartana),弘宗演教,作獅子吼,廣度無量有情,功德實乃難思難議!非言語筆墨所能描述與讚歎的。

 

 

 

出家功德經云:「有人殺三千世界眾生,有人救之得脫;有人挑三千世界眾生眼,有人治之得瘥;其出家福,多彼救治。」

 

 

 

出家若自度度人,自利利人而兼善天下,其功德之大是不可思議的。

 

 

 

出家功德經云:「有一位毗羅羨那國王,因為出家一日一夜,受持戒律莊嚴清凈(梵語suddha),以此出家一日一夜功德,百歲命終,感召六欲天往返享盡一切天人微妙天樂,二十劫皆在人間天上受盡福報,從來未曾墮落三惡道,最後一世在人間出世,做富貴家之子弟,中年過後,承蒙二十劫前曾經出家一日一夜的善根因緣再度流露,因而出家修行,持戒清凈,勇猛參禪悟道,當世即證悟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而成就辟支佛的道果,永超三界,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世間又少了一位凡夫,增添一尊聖者。」

 

 

 

由此可見,修道若有恆心,有毅力,衝破種種難關,勇猛精進,欲證得果位,實乃不難。

 

 

 

57、何謂有功用行?何謂無功用行?

 

 

 

有功用行(梵語sabhoga),指假藉身口意之動作,而修習無相觀。也就是不能任運修習無相觀,尚須藉方便加行者。

 

 

 

若不假藉身口意三者而修行,於自然而然之狀態下,任運自如者,則稱為無功用行(梵語an-abhoga)。

 

 

 

於菩薩十地中,七地以前之菩薩,未能自然而然地修習無相觀,必須藉努力加行方可修習,故稱為有功用地。

 

 

 

此外,天台宗以別教之初地以前,及圓教之初住以前為有功用,稱為初地初住證道同圓。

 

 

 

58、何謂一心十法界?

 

 

 

指迷與悟之世界,然而迷與悟之世界不離一心(梵語eka-citta),一心具足十法界。

 

 

 

何等為十法界:一、地獄法界。二、餓鬼法界。三、畜生法界。四、阿修羅法界。五、人間法界。六、天上法界。七、聲聞法界。八、緣覺法界。九、菩薩法界。十、佛法界等。

 

 

 

此中前六法界為凡夫之迷界,也就是六道輪迴之世界,後四法界乃聖者之悟界,此即是六凡四聖。前九法界為因,後一法界為果,稱之九因一果。

 

 

 

地獄(梵語naraka)為受業報之苦而處牢獄,為受苦最重者。畜生(梵語tiryagyoni)是互相餌食,生存之苦亦重。餓鬼(梵語preta)即是不得飲食,苦無休止者。阿修羅(梵語asura)住須彌山山腰或住海中,嫉妒心強者。至於人道(梵語manusya-gati),系苦樂參半者。天界(梵語deva)則享勝樂,但樂盡仍難受業報得苦。聲聞(梵語sravaka)即是聽佛說四聖諦之理而證悟者。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乃聽佛說十二因緣而證悟者,或觀因緣生滅無我而悟道者(又作獨覺)。菩薩(梵語bodhi-sattva)為願他人成佛而修行者。佛(梵語buddha)是三覺圓滿者。一心十法界者,即是上自佛法界下至地獄法界,皆為吾人一心所作所具,是故其平等,無有差別。換句話說十法界中的任何一法界皆不離吾人一心中所具有,十法界一心能作能為。因此,離心無十法界,離十法界無心,心即是十法界,十法界即是心,心與十法界不一不異故。

 

 

 

59、體與用如何區別?

 

 

 

世間一切萬法不出體用的關係,體即是本體、理體。用即是作用、相用。離體無用,離用無體,體用是一體兩面之說而已!當作用之時,體在用中;當不作用之時,作用歸體。

 

 

 

譬如心性而言,性是體,心(梵語citta)是用,然而心是由性起用,性是心之體;若離性之體,則心之作用即不可得;若無心之作用,則性之體無從彰顯。

 

 

 

又如水與波之關係,波是由水所起之漣漪,漣漪之波不離水,水不離波,水即是波,波即是水,水波不二,那麼體與用之關係,亦復如是!

 

 

 

60、大乘佛法有三身之說,何謂三身?

 

 

 

三身(梵語trayah kaya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

 

 

 

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稱為法身(梵語dharma-kaya)智法之聚集稱為報身(梵語sambhoga-kaya)功德法之聚集稱為應身(梵語nirmana-kaya)。

 

 

 

又作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法佛報佛應佛,法身報身應化身,真身報身應身,自性身滿資用身化身,自性身應身化身,法身應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應化佛,佛所見身菩薩所見身二身凡夫所見身。

 

 

 

佛之身縱有三身之變化應世之作用,然而三身即一身,一身即三身;離一身則三身不可得,離三身則一身亦不可得;一即三,三即一,一與三不二也。

 

 

 

61、為何說『是人弘道,非道能弘』,意義何在?

 

 

 

道(梵語marga,巴利語magga),音譯作末伽,即是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依據俱舍論第二十五卷,道即通往涅槃之路,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乃意謂達成佛教終極目的之修行法則。廣義而言,亦指趣向證果之通路。依據大智度論第八十四卷,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四種道。人、天以十善、布施(梵語dana)為道,而求世間之福樂。二乘以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為道,而求涅槃之果。菩薩以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為道,而求佛果。

 

 

 

此外,惑、業、苦,稱為三道;惑為業之通路,業為苦之通路,苦為惑之通路,三者如輪,循環不止。

 

 

 

又有所謂三惡道、五道、六道,即是依善惡業通入天、人、地獄等果,而產生個別之果報,循環而輪迴,指迷界而言,皆稱之為道。二乘道、三乘道、一乘道,指悟界而言,亦稱之為道。

 

 

 

總而言之,道是不動的,若沒有發心的人來推動法輪,普施大道,大道又如何能運行而達到度化眾生(梵語bahu-jana)的功用呢?縱然佛出現於世間,而無意轉法輪度眾生,那佛道焉能有今日之普遍與興盛,佛來人間亦等於無來一般,佛道二字之名詞也不能傳到人人耳里與受用了。

 

 

 

是故,道即須人人宣揚,人人方能普遍得聞受用,畢竟道不會說話,不會自己運行而自轉法輪,故說:是人弘道,非道能弘。

 

 

 

62、『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意義何在?

 

 

 

供養(梵語pujana),又作供、供施、供給、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卧具、醫藥等予佛法僧三寶、師長、父母、亡者等。

 

 

 

供養初以身體行為為主,後亦包含純粹的精神供養,故有身分供養、心分供養之分。據遺教經論載,飲食、衣服、湯藥、屬身分供養;不共心供養,無厭足心供養,等分心供養等,屬心分供養。

 

 

 

依據十住毗婆沙論第一卷所載,有二種供養:一、法供養,指善於聽聞大乘(梵語maha-yana)正法。二、財供養,指飲食、醫藥、卧具、衣服等四事供養。

 

 

 

縱然供養種類與方式之多,不外乎有物質界的供養,三界內一切有為生滅供養,與究竟了義出世正法供養等之不同,然而為何諸供養中,以法之供養為最呢?諸君要明白!物質界之供養,三界內身口意有為生滅之供養,皆是有漏硬體之供養,是生滅無常(梵語anitya)之供養,不能成就出三界之供養;法供養者,乃正法之供養,真理軟體之供養,出三界證無上菩提之供養。

 

 

 

前者與後者之較量,是有輕重前後之別,若站在出世解脫而言,則法供養為最殊勝莊嚴,而且是出世證菩提之供養,這也就是為什麼三藏教典中,處處點破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之深深奧義也。

 

 

 

63、世界上風行所謂複製人的說法,以佛教的看法如何?

 

 

 

科學再如何進步,縱然所複製而成的人,也絕對無法與被複制之對象百分之百的圓滿成功,在某些基因上、因素上、條件上、關係上是可以複製而成,換句話說,在四大軀體上或許可完成複製順利。

 

 

 

但是在精神界就甚難複製而成,何以見得?因為精神界是無形無相,無有色質,不可捉摸之意境,焉能無中生有?精神界(神識)是無始劫來人人本具,非創造所能得也,若落入因創造可得精神界而得逞的話,這與外道的創造論、一神論又有何別?上帝耶和華七千年前創造人類與天地,那你就是上帝第二,或是上帝化身的了,簡單而言,精神界(神識)是無法創造出來的,不可由無而有,除非由虛空中冒出來一位不可知的神仙鬼怪之類而附身於複製所成之人身上,而勉強充當之,不然的話,便成天方夜譚、封神榜、水滸傳、紅樓夢之夢幻結構。

 

 

 

縱然軀體創造得逞,但精神界絕對無法創造出來的,假設由虛空中冒出一位不可知的神仙鬼怪(幽靈)充當依附在複製所成的人身上,這一下子更慘了,因為每個人也包含神仙鬼怪幽靈在內,其思想行為是相當頑固,我執(梵語atma-graha),個性剛強,叛逆抗拒,難調難伏,實難掌控,心在他身上,由不得你支配,這種無形的精神界(神識)又如何降伏其心,縱得能降伏一陣子,不久老毛病又發作了,這種起伏不定的複製人,沒有也罷,免得製造這麼多的複製人,有朝一日不聽使喚,成群結黨,為非作歹,作*犯科,殘殺擄掠,其智慧若比人類高強的話,因此,敗壞世界人民百姓,世界上又增添一群可怕的恐怖份子,讓人心惶惶不安,到時候欲除害但又難除掉,這真是多此一舉。

 

 

 

總之!複製人之論說,是難以達成人類的欲求,雖以好的動機說要複製人,來為人類多作貢獻與服務,這是樂見其成的,但理想與事實尚有一段設想的鴻溝,欲成就此艱難的幻想工程,實乃空中樓閣。

 

 

 

64、地藏菩薩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准此而言,那麼地藏菩薩是否尚屬菩薩身份?是否未成佛?

 

 

 

地藏菩薩之大願實在真偉大,的確非一般泛泛之輩所能發得出之弘願,若依了義佛法而論,非但是地藏菩薩有這種廣大度生的胸懷,乃至所有發大心之大乘菩薩個個都具足此願,苦不具足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梵語bodhi);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弘誓,不足堪稱菩薩也,這只是弘傳地藏法門的行者,將地藏大願一再宣揚提倡而已!其實大乘菩薩每尊無不深具此一弘誓,譬如:

 

 

 

文殊菩薩云:「所有無量世界濕生(梵語samsvedaja-yoni)、胎生(梵語jarayuja-yoni)、化生(梵語upapaduka-yoni)、卵生(梵語andaja-yoni)之類,乃至六道三界諸有情,無不皆令入無餘涅槃,而始自得成涅槃。」

 

 

 

這就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崇高之大願力。又如:大行普賢菩薩云:「虛空界盡,十方世界盡,眾生界盡,乃至所有十方世界眾生煩惱業盡,同證無上菩提,我始入無餘涅槃。」

 

 

 

阿難尊者云:「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涅槃)。」

 

 

 

由此可見,大乘菩薩(梵語bodhi-sattua)各個深具弘誓,皆建立在令六道四生完全成佛後,自己才隨後而成佛,如此願心,實乃非等閑之輩。

 

 

 

諸君大德應明白,這不是意謂全數的六道四生非成佛後而自己才成佛不可,而是象徵諸大菩薩度化眾生的弘願是無止盡,不休不息,直到永遠的未來,其度生之心實乃不變的意思,並非這些大菩薩就永遠沒有成佛的可能性,不管度得完、度不完,只要大菩薩們的般若德、法身德、解脫德圓滿成就,到時候,佛道無有不成之有!何況這些大菩薩們的身份、果位、立場,很多都是倒駕慈航而來的諸佛,以示現菩薩大士而度生,我輩眾生,不具慧眼,當然就不得而知。地藏菩薩所教導的弟子皆成佛者即有無量無數之多,如今地藏菩薩之果德焉有不成佛之理,況且地藏菩薩乃倒駕慈航之過來人(佛),焉得以一般菩薩身份平起平坐而論之。

 

 

 

65、古德云:『來時空空,去時也空空』,這句話正確否?

 

 

 

佛陀時常在經典里有談到,眾生業不重不生娑婆(梵語saha),愛不斷不生凈土。眾生之所以眾生就是隨業漂流,導致六道生死輪迴,若三業(梵語trini-karman)已凈化,何來生而復死,死而復生之有!

 

 

 

世人不明生死輪迴的真相,只要說得出口就好,不必負起邪說的責任,以訛傳訛,的確一一誤導人類思想觀念。

 

 

 

來時空空,去時也空空,就這麼單純與便宜就沒事了嗎?若來時空空,去也空空的話,為何你這輩子歷盡滄桑,吃過無盡的苦頭,這些都是空空嗎?夫妻吵架明爭暗鬥,與同事之間冷戰熱戰,能說一切空空嗎?為經濟煩惱,為兒女操心,事業起伏不定勞心勞力,也是一切空空嗎?這不但不空,而且是大有特有,焉可蒙上眼睛說瞎話呢?應該老老實實的說:來時隨業來,去時隨業去。這就對了。

 

 

 

業是無形無相,捉不到摸不著,但它是存在的,業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行為動作,思想觀念,起心動念,這顆活跳跳的心,當下就是業。

 

 

 

人之活動運行,是這股無形的力量在操控的,為善為惡不離心(梵語citta),語默動靜不離心,施為動作,搬柴運水,走路吃飯,睡覺穿衣等都是業力的運行,也就是心的作用。

 

 

 

當心作用之際,所造的善惡之業必定隱藏在八識田中,保存得堅固不壞,百歲命終即隨此善惡之業行投胎轉世到有緣的六道中。

 

 

 

世人沒有學佛,沒有探討生死(梵語samsara)大業之真相,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不知不覺也脫口而說:來空空,去空空。乍聽之下似乎有道理,但明眼人一聽即知邪見話柄,乃值得憐愍與同情!正信佛子應以真相大白之語而言之:來時隨業來,去時隨業去。

 

 

 

66、人的嫉妒心、不隨喜心,時而流露,有心改過,以佛教之法門,不知如何修證?

 

 

 

別人有能力、有才華,比你強,諸事勝過自己,無形中內心生起不平衡的心態,被境所轉,因此嫉妒心就現前了。別人的成功,別人所作所為光耀大眾,而自己的心情起了難過不隨喜的心,這不愧是凡夫,我執在作祟。

 

 

 

嫉妒心與不隨喜心,在凡夫(梵語prthag-jana)因地的我們,可說人人或多或少都有這些毛病,有些人表現的比較明顯,有些人表現得若隱若現(似乎有點不當的藝術),有些人一概隱藏在心裡不肯展現出,雖然如此,嫉妒心與不隨喜亦然存在內心,假使不將之凈化,隨時隨地都有爆發的來臨,如同一顆未定時炸彈,何時何地皆有引爆的可能性。

 

 

 

每個人的心境自己比別人更清楚,倘若你面對一件讓你嫉妒心很敏感而強烈的時候,你可以先深呼吸一大口,然後再慢慢的吐氣,如是反覆三回,接著反問自己:如本啊!如本!你要知道,對方今天有這麼大的成就,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所付出的心血、歲月、勞心勞力、青春,乃至歷盡滄桑,可謂鞠躬盡瘁,這些點點滴滴的前因,別人的種種苦難與付出,你看到了沒有!你所見都是別人今天開花結果的時候,你的嫉妒心能成立嗎?嫉妒心就是自己不爭氣,進進退退,不肯精進(梵語virya)努力,始終停留在別人之後;別人高你一籌,你矮他一截,樣樣條件比你強,你不但不隨喜,反而不高興又生煩惱,難怪如本你心生嫉妒,嫉妒心就是這樣衍生而來的,你要嫉妒別人的才華、能力、富貴、成功,倒不如從今天開始一心一意好好有所作為,於佛道勇猛精進,鑽研三藏,弘法度生,最後出三界證菩提,有朝一日,也可與佛菩薩一般,最後具足三明(梵語tri-vidya)六通(梵語sad abhijnah),四無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這豈不是兩全其美,一來能理性凈化自己嫉妒心,二來不與別人結惡緣,最後的成功者,實在非你莫屬。若能常如是思考反省,嫉妒心、不隨喜心,即可日益凈化。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已。」

 

 

 

67、欲出家修行,要如何選擇道場?

 

 

 

出家(梵語pravrajya),音譯作波吠儼耶。即出離家庭生活,專心修沙門之凈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與沙門、比丘同義。為在家之對稱。又以出家乃遠離世俗(梵語samvrti)之塵,故又稱出塵。出家須剃落鬚髮,拋棄服飾,並穿著壞色之衣,故出家又稱落飾、剃髮、落髮染衣、剃染、落染。

 

 

 

比丘(梵語bhiksu)、比丘尼(梵語bhiksuni)、式*摩那(梵語siksamana)、沙彌(梵語sramaneva)、沙彌尼(梵語sramanerika)等五眾皆為出家眾,稱為出家五眾。

 

 

 

出家的動機在於了生脫死出三界,自度度人,以證悟無上菩提為志向。

 

 

 

的確有無數之人,一心向道,有心出家修行,欲精進佛道,但是選擇道場來出家修行的問題,讓他頭痛不知如何抉擇才是,因為出家修行是辦生死大事,輪迴與不輪迴之關鍵所在,所以應該特別關心自己以後出家了道的通路。基於這點,今將提出七點項目,作為有心出家修行選擇道場的準則。

 

 

 

一、佛寺應人人遵守如來(梵語tathagata)戒律:道場若無戒律,寺眾必亂倫次,人我是非紛雲,明爭暗鬥,上下不能和諧,挑撥離間,住眾則不得安寧,三業無能清凈。正法因此分崩離析,敗壞如來家業,所以佛寺要有戒律的遵守。

 

 

 

四分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毗尼若亡,佛法亦亡。」

 

 

 

二、佛寺要有正法可聞:道場莊嚴、環境幽雅、人事適中,但若無正法可聞,智慧不能開拓,煩惱難以降伏,心則不安,妄想紛飛,得過且過,浪費青春,虛度歲月,道業焉能成就!豈不是有負當初出家道念!所以道場應有正法可聞,日日聽經聞法,日日法喜充滿,以滋潤法身(梵語dharma-kaya)慧命故。

 

 

 

三、佛寺應駐錫有善知識(明師):剛出家之人,有些人確實道心尚未堅固,佛法知見未得入道,在佛寺里沒有善知識的教導與啟發,往往會出了種種狀況,智慧未成熟無能疏解,最後四處奔走流浪,甚至有些人走投無路因而還俗,當初有善根出家修行,因找不到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可依止與教導,又走回頭路,進退兩難,甚可遺憾。因為善知識深入三藏法義,猶如一盞明燈,可照亮陰暗而得光明,眾生無明煩惱心重,善知識能啟發智慧,破諸無明煩惱,安住道業,使令行者繼續精進佛道,共登正覺彼岸,因此,選擇善知識是相當重要的。

 

 

 

四、佛寺應以六和敬共處:(1)身和同住,是身體的和平共處。(2)口和無靜,是言語不起爭論。(3)意相同悅,是心意的共同欣悅。(4)戒(梵語Sila)和同遵,是戒律的共同遵守。(5)見和同解,是見解的完全一致。(6)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體均沾。

 

 

 

若大眾共同遵守六和敬,佛寺則充滿一片祥和,修行進道必得可成,因此,選擇道場而出家的確要慎重。

 

 

 

五、佛寺環境是否能適應:道心堅固是理所當然,但遇到環境種種困擾時,往往也會心生煩惱的時候,何況學佛剛初發心者,毅力搖晃不定,容易被外境惑動或干擾,情緒亦難穩定,是故選擇道場的環境亦應深入考量。

 

 

 

六、佛寺法會太多影響道心:許多剛發心出家修行的行者,事先毫無留意道場的性質與狀況,勇猛心一發,心存只要能出家順利即可,果真一旦露出僧相,頻頻苦惱之事即接踵而來了,法會(經懺、度亡、消災、引魂,乃至其他佛事頻繁)雜務多,寺務多得讓他喘不過氣,進不是退不是,苦惱懊悔不知向誰細訴心中的苦衷,正所謂:出家前閑事多,出了家事轉多。是最好的寫照,因此選擇道場有必要過濾篩檢的程序。

 

 

 

七、佛寺應有修行的風氣:道場林立,佛寺琳琅滿目,但卻莫衷一是,不知如何選擇有修行風氣的道場,這也是傷腦筋的一面,自己修行的法門略知一、二,當然出家選擇適合自己法門的道場是必要的,若道場沒有修行的風氣,入其道場又有何意義?唯有徒增煩惱,遲遲不得入道,生命一日復一日而消失,道業荒廢,生死未了,心則有不安之時,因此,道場沒有修行的宗風,去亦如同無去,枉然虛度歲月,可不慎哉!

 

 

 

以上七點項目,欲出家者能牢記五內,因而以智慧觀察適合自己所修行之道場,才不致於有事後遺憾而懊悔,也因為選擇正確的道場而減少諸多困擾與不必要的煩惱,若正見這七點項目,則易於入道行道證道,若如然,諸佛讚歎,菩薩隨喜,出家者亦能如願以償,究竟圓成無上菩提。

 

 

 

68、修行者要如何坦然面對『死亡』?

 

 

 

談到『死亡』兩個字,一般人皆避開不說,或者 因為不知死亡與他自己有關係,因此個個都沒有危機意識,大體上社會人士頂多只談到生老病三大問題,死的問題就跳過乾脆不談,反正離我們甚遠,何況談到死字似乎是一種忌諱,如此死字便成人們不關心、不思考的問題,也因此成了大問題。

 

 

 

諸君大德!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面對死後的去處一概無知(萬丈深淵,大黑洞一般),因無知生大恐懼感,若能正見(梵語samyag-drstui)死亡後的種種狀況與現世所作所為有密切的關係,此人即可心安理得,高枕無憂,樂觀其成。

 

 

 

要明白!人死亡後並不是代表一切的毀滅,而是隨其現世所造之業因(梵語karma-hetu)(善惡)而投胎轉世,改頭換面(六道中),而又開始展現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個人事物新的開始,彼人於彼世界又是須要經過生老病死的階段,如是輾轉於生而復死,死而復生之圈內而不得止息,佛門稱之六道輪迴。

 

 

 

有生必有死,除非不生即不死,這是人人平等要面對的事實,任何人都沒有享有特權或赦免,說他生而不死的理由,畢竟生與死是凡夫迷界,是無常(梵語anitya)有為生滅的業報;諸佛菩薩聖僧們因斷無明煩惱而凈化生死,是故無生死無輪迴,若來人間只是示現度眾生,遊戲人間一般而已!

 

 

 

修行者面對死亡應有的心態與認識,引用經典大意敘述四點供給同參大德:

 

 

 

一、無修行的凡夫心境:對死亡來龍去脈一概無知,心生恐慌,或不知而不懼,或半知半解,或知而故意避開不談,或認為談之是不吉祥大忌諱,或認為死亡與他甚遠,或真的不知死亡的確會來臨,或不關心死的問題,或只知生(梵語jati)的事實,而未曾聯想到死亡,這一連串的案子,凡夫對死亡的心態不外乎如此,佛門稱之迷惑。

 

 

 

二、善惡之業決定人的命運:人的命運不是佛菩薩在操控,不是神明上帝在掌握,更不是鬼怪魍魎作祟運籌,而是由自己現世所作之善惡之業來決定自己的命運,這是很公平、很平等、沒有特權的,沒有任何人在操控,一切自由意志在自己心中,為善為惡自己可以自作運行;換句話說,對於死亡之後的世界(梵語loka-dhatu),乃至投胎轉世於六道中的那一道,現世所作為的善惡業力,即可肯定來世的那一道了。

 

 

 

為善即得三善道,為惡即墮三惡道,這豈不是甚為公平而平等嗎?對死亡還有何等恐懼之有呢?

 

 

 

三、現世修行證得果位者對死亡的心境:修行證果者,其生死自在,無有害怕死亡的意念,因為證道者內心已徹底悟明生即是死,死即是生,離生無死,離死無生,生死(梵語samsara)不一不異的道理(真相),是故對死亡心無恐怖,無惑無動,遠離顛倒夢想,現世已證得涅槃,隨順世緣無掛礙,生死涅槃等空華,於世間隨緣度日,自在解脫,世間業緣一盡,即入大涅槃。

 

 

 

開悟祖師云:「一念不覺遠家鄉,狂心歇處見娘面;菩提涅槃(梵語mirvana)非外得,溪聲山色悉皆然。」

 

 

 

四、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求生凈土者對死亡的心境: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娑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有緣無緣不要緊,只要有心求生西方凈土,阿彌陀佛無不接引往生其國,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時,曾經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既明白有極樂凈土,何愁沉淪六道生死輪迴,對修凈土法門的行者,其心境念念不忘西方,憶持彌陀聖號,專志求生凈土,其心堅固不猶豫,終其一生與極樂正依報結法緣,世間業果受盡,自力與他力感應道交,彌陀接引,蓮花(學名Nelumbonucifera)化生,多生果劫之生死,一筆勾銷,從此入聖位。

 

 

 

引述四點法則,針對有關修行者如何坦然面對死亡的認知與心態,作一番簡略的闡述,仁者明白否!

 

 

 

69、何謂出了家忘了家?出家後是否能返俗家?

 

 

 

出家修行,其本意實乃殊勝莊嚴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諦之輩,往往對出家的動機與意義失去正面的共識,因而臆測錯誤,或道聽塗說,或受傳統邪說謬論而導歸成邪論,自始至終不得正解出家修行真實義,也因此思想中毒巨深,障礙自己對如來(梵語tathagata)正法的認知,想要踏入佛門求得正覺,實乃飄渺,甚可憐愍!

 

 

 

出家(梵語Pravraiyaj)真正的含義是在出離五欲六塵的因縛,不受其所沾染,正解其境本空,幻化不可得,得亦得不住,如是精進修證,漸破無明煩惱,明心見性,與實相(梵語dharmata)中道法相應,法身彰顯,自度度人,福慧圓滿,瓜熟蒂落,佛道自成。

 

 

 

簡單而言,出家就是出三界家,出輪迴家,出生死家,出煩惱家,出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束縛之家,以達到證成無上菩提的根本意趣,若稟持這種志向,即與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何以故?因為十方諸佛與如此出家本意正等無異故。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凈(梵語suddha),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里,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梵語marga)。」

 

 

 

出家修行由此可知,是何等的自尊莊嚴,是超凡入聖的大工程,豈非一般無知泛泛之輩所能及!所能熟悉。

 

 

 

出了家忘了家,是忘了五欲六塵之家,忘了三界家,忘了生死家,忘了輪迴家,忘了煩惱家才對,忘了一切束縛困住自己的塵埃,正解諸境本空,幻化了不可得,與寂滅性為住,若如然,方為出了家忘了家實際之義。

 

 

 

出了家忘了家,是實踐佛道的暫時過程,若不忘了家,因而念念俗家,回憶親朋眷屬,戀戀思親,則道業難成。若修行有得,禪定(梵語dhyana)堅固,願力勝過業力,其道心雄厚,猶如大樹可蔭護鳥只、猿猴、讓人乘涼,果能如此,出了家而後回家,即可度化親戚朋友眷屬來學佛,這樣回家有何不可!倘若出家修行有得,禪定、智慧(梵語jnana)、願力堅固之後,因而不回家,忘了家,不度家眷親朋好友,反而有無量過失的,有違佛法本意,失去菩薩道度生的精神。

 

 

 

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ni buddha)成道後,旋即回皇宮首開法筵,廣宣妙法,度化宮廷文武百官、其父王、諸多王子、與其俗妻耶輸陀羅、其子羅瞧羅等等,這是鐵證之實例。乃至歷代高僧大德度化家眷親朋公案,其數之多一一不勝枚舉。

 

 

 

出家後不是意味全然不可回家,而是為了道業之成就,暫時忘了俗家,先將世俗之習氣(梵語vasana),煩惱塵埃,無明妄惑努力精進凈化,所謂大死一番即是,不然法身慧命焉能復甦!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唐朝布袋和尚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70、請問明心見性,性要如何見?

 

 

 

見即是性,離見無性,離性無見,見即是性,性即是見,見性不二。

 

 

 

性無形無相,非青黃赤白黑,非長非短,非大非小,非凈非垢,非來非去,非增非減;性離言說相,離心緣相,言語道斷(梵語sara-vada-caryoccheda),心行處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性亦非斷滅,非頑空。

 

 

 

若問性在何處?答:性在作用,當作用之時,有其八處,何謂其八?在眼能見,在耳能聞,在鼻能嗅,在舌能嘗,在身知觸,在足能奔,在手能舉,在心能分辨,若識者謂之佛性,不識者謂之精魂。

 

 

 

學道之人若欲見自本性,但莫於心上著一物,猶若虛空—纖塵不染,無一法可得,當下見性,透脫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凡聖境界,始得名為出世佛。

 

 

 

明心見性者,不被法障,不落法塵;不作佛見,不落佛邊;不作眾生見,不落眾生邊;不作有見,不落有邊;不作聖見,不落聖邊;但無諸見,即是無邊身,法身(梵語dharma-kaya)偏大千;若有見處,即名外道;若不落法塵,分分秒秒見性,月月年年見性,性即是自己之心,自己之心即是性,纖塵不染,萬法不立,體自光明也。爾要與諸佛不別,但莫外求,爾一念心上清凈光,是爾屋裡法身佛。

 

 

 

如來一代聖教只明如今鑒覺自性,諸君仁者若問心在何處?汝問我的即是汝心,我答汝即是我心。我若無心,因何解答汝!汝若無心,因何解問我?問我即汝心。從無始劫來,乃至施為運動,一切時處,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開悟聖僧云:「迴光返照自觀自,歷歷分別原來是,識得自家大寶藏,從斯受用無窮盡。」

 

 

 

71、自修與人眾共修,兩者其意義有何差別?

 

 

 

自修與大眾共修都建立在修行佛法為出發點,目的在於明心見性,了悟生死(梵語samsara)大業,證成菩提,出三界為正宗。修道者若背離此意義,其自修與大眾共修便成多此一舉,虛度光陰,徒勞浪費青春與生命。

 

 

 

何謂自修?就是自己將心安住下來,獨自一人獨處一方而精進(梵語virya)佛道是也。自修應具備何等條件?

 

 

 

第一要正見為何要自修的動機與意義。

 

 

 

第二自修內容要符合了義解脫(焚語vimoksa)法門。

 

 

 

第三自修之人應具足有恆心毅力不拔之心,不達彼岸終不止休。

 

 

 

第四有深信不移之心,截斷無明(梵語avidya)三毒。

 

 

 

第五防止俱生我執懈怠心。

 

 

 

第六拒絕不必要之攀緣心。

 

 

 

第七生活嚴謹,精進菩提(梵語bodhi)。

 

 

 

第八低聲下氣多參訪善知識。

 

 

 

第九遭遇業障(梵語karmavarana)慎莫退心。

 

 

 

第十與不二法門,實相中道相契。

 

 

 

若修道者因而自修,日日與菩提相應,焉有不得道之有。

 

 

 

若人慾得自修,這是一件尊嚴殊勝之舉,往往能自行自修者,其身教與言教皆有一定的自修程度,在三藏教典亦有明確的正見(梵語samyag-drsti),行為方面也都上了軌道,一一皆能自動自發用功加行,這是值得讚歎與鼓勵的。若是自修者其心軟弱懈怠,不具恆心毅力,又無正見增上,不通如來聖法,貢高我慢,無明三毒叢生,如此弊病而自修者,不但與修行無助益,反而招禍惹身,感召墮落三塗之危機,乃至走火入魔,陰陽怪氣,非僧非俗,瘋顛狂妄,言行錯亂,所行外道法而攀附佛門中不能自覺,受世人譏嫌誹謗,的確這種亂象在當今社會不是頻頻層出不窮嗎?誹謗多於讚歎,歪曲如來(梵語tathagata)正法,誤導世人,猖狂不能自禁,罪愆無以論量!

 

 

 

自修是好事,但由於發心自修者,畢竟亦處於凡夫地,習氣(梵語vasana)滿天飛,又無善知識導引啟發,難怪有無數的人在自修,修到最後弊病叢生,言行怪異,不勝枚舉,浪費光陰,徒勞無功,又折騰自己青春生命,若欲挽回實乃晚矣!可不悲哉!今將自修弊病舉出八點,供諸仁者參研:

 

 

 

一、自修易蓄養無明而不自覺。

 

 

 

二、習氣難斷除,無善知識啟蒙故。

 

 

 

三、自修易昏沉與掉舉而不自覺,恍忽過日。

 

 

 

四、自修者因無同參道友互勉鞭策,易生懈怠墮落。

 

 

 

五、自修者無善知識指點迷津,憑自己自修易於思想偏邪而不自覺。

 

 

 

六、逢值業障現前,智慧(梵語jnana)乏術,禪定(梵語dhyana)不足,一敗塗地。

 

 

 

七、傲慢貢高心,有稜有角之個性存而隱藏未凈化不自知,佛味佛氣佛相突顯夠強,無形中襯托出自己唯我獨尊,藐視一切,自認修持清高至上,讓人普受壓力。

 

 

 

八、自修者未正見增上,行為孤僻,厭世極端,或說在空中行在有中,顯異惑眾,標新立異,彰顯自我,個性不穩定,朝令夕改,其難與大眾相處,實堪憐愍。

 

 

 

何謂大眾共修?就是集聚志同道合之修行者,共處鑽研教典或齊聚共同修行,以達修證解脫彼岸是也。剛初發心或道心軟弱者,或易懈怠,習氣重,聖教未明者,極須大眾共修之必要,何以故?略提十點,供諸善信大德(梵語bhadanta)研參:

 

 

 

一、共修可抖擻懈怠心,培養恆心,與耐心之處。

 

 

 

二、共修可遏止昏沉掉舉之通病。若以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而論,大眾佛號聲嘹亮,可得十種功德。業報差別經云:「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梵語deva-putra-mara)驚怖。三、聲偏十方。四、三塗息苦。五、外聲不入。六、勇猛精進。七、諸佛歡喜。八、念心不散。九、三昧現前。十、往生凈土。」

 

 

 

三、共修一股共業之力可修改吾人習染,凈化無明三毒。

 

 

 

四、共修可將有功用行入無功用行。

 

 

 

五、共修可互相勉勵,互相鞭策之功。

 

 

 

六、共修可培育修行之喜悅與正法風範。

 

 

 

七、共修可趨向無上菩提,正法熏習故。

 

 

 

八、共修可去除傲慢貢高心,佛味佛氣佛相日益消弭。

 

 

 

九、共修乃集共業莊嚴(梵語vyuha)而趨向修證之境,可塑造優秀人才(世出世法之聖賢)。

 

 

 

十、共修環境,處處是一面鏡,人事物頻繁,正是轉煩惱為菩提,轉九法界入佛法界之佳境。

 

 

 

佛法知見尚未成熟,慢心傲氣凌人,易懈怠放逸,俗緣繽紛,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熾盛者,一一皆不適宜自修,畢竟道心搖晃不堪,不得其門而入,心隨境轉,進一退三故,欲證成菩提,遙遙無期。因此,在大眾共修之莊嚴道場用功加行,專註一心(梵語eka-citta)而不放逸,是修行者必然的行徑,假藉大眾共修威德鼓舞自心邁向佛道是迫切所須的。

 

 

 

長阿含經云:「如來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

 

 

 

72、朝山的意義何在?

 

 

 

修行之法門頗多,但歸元無二路,朝山是學佛修行法門之一,其朝山真義有六,何等為六?

 

 

 

一、朝山可培養吾人低聲下氣,消除我慢貢高心。

 

 

 

二、朝山可接引初機學佛的行者,由淺入深之要階,以熏習善根(梵語kusala-mula)成熟故。

 

 

 

三、朝山可漸漸凈化無明習氣,智慧漸增。

 

 

 

四、朝山真正本意在於彼道場有大善知識(明師),可請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為朝山者開示解脫法要,以啟迪智慧,頓破無明,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同出三界為宗。

 

 

 

五、朝山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一拜一磕頭,步步由黑暗轉向光明佛道,心心由迷得悟。

 

 

 

六、朝山因步步禮佛,心地可得柔軟心、大悲心、大願心、大智慧心、懺悔心、究竟能滅剛強心、高傲心、殘酷心、獨善之心、無慚愧心、愚痴心轉化光明智慧,若能正解六點朝山本意,不偏不倚,如法奉行,法法通聖意,諸佛讚歎,是名朝山大意。

 

 

 

73、吃素食之人,為何還會聽到吃素雞、素魚、素排、素三層肉等等,若如此,是否心地不清凈之嫌?

 

 

 

當今的佛教界在台灣寶島最為盛行,遠勝過諸多宗教,這是大眾有目共睹無爭的事實。

 

 

 

諸君應明白,素雞、素魚、素排、素三層肉等等之素料,是做生意的老闆方便權宜,好讓素料花樣眾多,迎合大眾口味以求得利潤之方便法門罷了,對有心修行之人,沒有什麼好壞爭辯之有!

 

 

 

難道學佛之人不明白素鵝、素魚、素排…等一切素料是由植物性取得嗎?我相信行者明明白白;難道學佛者對一切假相的幻化不能自覺嗎?我相信行者是清清楚楚的,既是非葷的,而是植物性素料取得,又是一切假相,行道者內心何有貪著鵝肉、魚肉、排骨肉等染味之有!

 

 

 

畢竟修學佛道之行者,各個皆知殺生(梵語pranatipata)吃葷的因緣果報,內心正見無惑,動念殺生皆不可以了,遑論殺之食之,簡述佛陀制殺戒五點因緣:

 

 

 

一、殺生罪業深重,不能入佛門解脫正道。

 

 

 

二、殺生害命,違背大慈悲心。

 

 

 

三、眾生(梵語bahu-jana)皆為過去生中之父母、眷屬。

 

 

 

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

 

 

 

五、因果循環故。

 

 

 

若對有心學佛入道者而言,這是鑽牛角尖,豆腐中挑骨頭的質難者,不值與之論之!若是真的實有不知而發問,答案即此也,理應有勇氣接受正法洗禮,才是面對追求真理的好典範。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梵語pitr),一切女人是我母(梵語matr),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是殺我父母。」

 

 

 

74、為什麼人會生老病死?可以不死嗎?

 

 

 

凡夫(梵語prthag-jana)不明生老病死之因,故感召生老病死之果,因(梵語hetu)是什麼?就是無明,就是不明白為何會生死輪迴不休不止的原因,簡而言之,即是不明白人生宇宙真相,因而起迷惑,因迷惑而造業,因造業而受業束縛纏著身心,於是受業報沉淪三界受苦,如是惑業苦三輪周而復始。

 

 

 

大聖佛陀有詳細開示生死流轉概況於十二因緣中,即是:無明(梵語avidya)緣行,行(梵語samskara)緣識,識(梵語vijnana)緣名色,名色(梵語nama-rupa)緣六入,六入(梵語sad-ayatana)緣觸,觸(梵語sparsa)緣受,受(梵語vedana)緣愛,愛(梵語trsma)緣取,取(梵語upadana)緣有,有(梵語bhava)緣生,生(梵語jati)緣老死(梵語jara-marana),這是凡夫之所以會生死輪迴的十二種因緣,又稱十二因緣(梵語dvadasasangapratiya-samutpada),十二支緣起、十二因緣起、十二緣生、十二緣門、十二因生,即是構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條件,是凡夫生死流轉之因素,又名生死流轉門。

 

 

 

修行證悟生死也是從無明著手,將無明破除凈化,其餘十一種生死輪迴之因緣也隨之而滅除,即是: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是由凡入聖的修證法則,稱之十二因緣,亦名涅槃還滅門。

 

 

 

有生必有死,這是因緣(梵語hetu-pratyaya)果報法則,聖者亦無法改變的事實,除非不生,不生即不死,當下即入聖位。聖者看生死即涅槃,凡人看涅槃即生死,諸君應明白,生死性與涅槃性不一不異,何以故?性無二別,十方諸佛共證此一性也。

 

 

 

開悟聖僧云:「一念分別被雲遮,聖凡本來共一家;隨順眾緣無掛礙,涅槃生死等空花。」

 

 

 

75、請問度眾生優先呢?或者成佛優先?如何是好!

 

 

 

菩薩(梵語bodhi-sattva)在修行的過程中,每位行者其個性志向皆有不同,有偏獨善其身的,有偏兼善天下的,其心境不外乎三種性質:一、悲增菩薩。二、智增菩薩。三、悲智雙運菩薩。

 

 

 

何謂悲增菩薩?就是行者慈悲心重於智慧性,悲天愍人,往往把自己的生死大事置之度外,視六道眾生如己父母兄弟姊妹,度生之念熾盛。這種行為舉動是可敬可貴的,但有缺乏智慧之導引,為了救度六道四生沉淪於苦海,致使自己的修證有所耽誤,三毒煩惱(梵語klesa)未斷,生死未了,三界未出,菩提未證,因此仍然受生死之惑業所牽制,必然隨惑業投胎轉世,做個三界的苦命兒,六道的流浪漢,此輩之菩薩行者其動機志向,心行甘願,無怨無悔,是名悲增菩薩。

 

 

 

何謂智增菩薩?就是行者一發心修行,其智慧心遠勝過慈悲心,一股強而有力的出離心與厭離心,心心欲證得菩提,專註勇猛遠離三界束縛,其度生之念抱持隨緣態度,不易做到不請之友的關懷情,是名智增菩薩。

 

 

 

何謂悲智雙運菩薩?就是行者發心修行自始至終,畢生稟持慈悲心與智慧心同時運作發揮其功用,不偏慈悲心不偏智慧心,如鳥二翼,兩者互為滋潤,有相得益彰之微妙度生,如此行不二法門,處處中道(梵語madhyama-pratipad)妙行。約自己而言,可證成無上佛道,約眾生而言,可度化無盡六道四生,本著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中道妙行,名為悲智雙運菩薩。

 

 

 

前者慈悲心重於智慧性,其走嚮往往偏於先度化眾生為優先,但由於缺乏智慧導引,不能與中道法門相契,故易造成敗壞菩薩之危機,利弊於此也。

 

 

 

中者智慧心重於慈悲心之菩薩,其志嚮往往會偏向自度自利,獨善其身之途徑,缺乏慈悲心之滋潤,有傾向二乘人的習性,非佛出世度生本懷。

 

 

 

大智度論云:「悲願不足而空智生,必墮聲聞(梵語sravaka)。」

 

 

 

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梵語paramartha-satya)。」

 

 

 

節錄法華經這段經文,在印證如來示現世間度生,其根本動機意趣在於佛乘,而不在二乘或三乘,若能正見此一觀點,即不失佛法微妙大意。方不落於急證菩提,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之強烈對立。

 

 

 

此輩智增菩薩行者,其動機與志向就易於為成佛而優先了。

 

 

 

後者是慈悲(梵語maitrya)與智慧(梵語jnana)融合運籌,行不二法門,證中道妙行為本,不偏不倚,如此邊學邊證邊度生,所學是為了度生為了證菩提而學;為了要證菩提故須廣學正法,普遍度生;為了度生更須博學諸法,親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三種菩薩行門風範,顧名思義,各有其獨到的輕重緩急之異,若擇其法門而修證,理應選得悲智雙運菩薩為盡未來際受持之法門也。若如此,諸佛讚歎,菩薩歡喜,天龍八部護持。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梵語virya)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推薦閱讀:

黃鱔為什麼會自然變性?
火腿腸,煎餅果子里到底應不應該有你?
凈空法師佛學問答701~786問
為什麼太極拳勝不了泰拳,不是柔能克剛嗎?
十八問答附占驗(第12問) | 卜筮正宗 | 算命

TAG:佛學 | 學問 | 法師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