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載]上清派的歷史發展

 上清派的歷史發展

來源:網路

本文參閱書籍: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

鍾國發~茅山道教上清宗

張崇富~上清派修道思想研究

 

  上清派是道教的一個重要的派別:

  茅山道教~上清宗上清派形成於東晉,鼎盛於隋唐,影響幾乎縱貫整個道教史。早期上清派主要的活動中心主要以茅山主要活動中心,故上清派又稱「茅山宗」。隋唐時期上清派的影響已經遠播大江南北,《全唐文》云:「茅山為天下道學之所宗」,從跟皇權關係看,上清派道士多為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為王公貴族所欽崇,並往往充當帝師。正是長期與統治者的良好關係,使得上清派在漫長的歷史發過程中興盛不衰。「道門華陽」由於茅山為上清派本山,後「華陽」成為上清派的代稱。「道門華陽」和「儒門洙泗」並舉的作法,實際上已將上清派標舉為整個道教代表。當然這一個標舉有其深厚的之理論基礎:那就是上清派在其發展的過程之中,長期以來一直作為道教的主流道派而存在,其巨大的影響及其所受到的帝王的欽崇也是其他道派所罕能企及的。上清派自創教之日起,其代表人物或出生於士族大家,或為飽學之士,這樣的領袖人物從一開始便賦予了上清派與眾不同的貴族和人文氣質。東晉、南朝時期為上清派的開創和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傳承中上清派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

  楊曦為第二代玄師,

  許謐為第三代真師,

  許翽為第四代宗師,

  馬朗為第五代宗師,

  馬罕為第六代宗師,

  陸修靜為第七代宗師,

  孫游岳為第八代宗師,

  陶弘景為第九代宗師。

  上清派是一個以尊奉上清經為特色道派。因此,經書造作和勘定工作在上清運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陶弘景居茅山傳授上清法,苦心經營數十年,茅山逐漸形成上清派的活動中心,故此後的上清派又稱「茅山宗」。從此以後一直到北宋中,上清派一直是勢力較大的主流道派。被稱為「山中宰相」的茅山宗創始人的陶弘景,因其淵源的學識而備受帝王的恩寵和王公貴族欽崇。陶弘景對權貴的倚重也贏得了上清派的繁榮。陶弘景除了開創茅山宗,弘揚上清經,發展上清派的修道理論外,還建立了等級分明的神仙普系。總之,到了梁代,上清派的勢力已淩駕於天師道之上。隋唐時期,特別是唐,上清派達到鼎盛時期。如果說南北朝時期上清派的發展空間還主要限於南方的話,那隋唐時期上清經的傳習己遠播大江南北。隨著隋朝建立國家的統一,南方和北方道教的交流更加向深入。茅山宗在隋獲得了長足發展,上清派的勢力逐漸向北方滲透並佔據了北方。上清派勢力擴張與當時茅山宗領袖人物王遠知的活動有很大的關係。

  王遠知極強的政治活動能力人及在時代風雲的變幻中對皇權的倚重,使得茅山宗先後為隋唐的統治者所推崇。能使茅山宗在朝代更迭中依然保持興盛不衰,王遠知功不可沒。王遠知的弟子潘師正也是茅山宗在北方傳教的重要人物。正是在王遠知、潘師正也是茅山宗等人的努力下,上清派的影響得以遍布全國。雖然樓觀道團不肯承認茅山道團在教義思想上領導地位,但是它們將上清經法在北朝推廣,就等於使北朝道教接受了陸修靜創始判教體系,也就等於使南北兩方道教在教義思想和教團組織模式上融合為一個統一體了。著上清經法所體現的個人清修至上原則推廣,北朝道教組織體制也相應改,祭酒體制逐漸被道館(道苑)體制完全取代。茅山宗之所以能成為唐代道教的主流,以內在因素而言,主要是由於它能兼收並蓄,吸收三教之長,並融匯三洞經法,不持門戶之見,採取開放的態度;且有一個獨立而嚴密的傳承體系人才輩出。以外在因素而言,茅山宗的宗師大都具有較強的政治活動能力,經過他們的努力,使茅山宗在陳、隋、唐三個朝代的迭換中不僅均未遭受打擊,而且獲得了每朝統治者的扶持,使它具有相對穩定的發展條件,這也是它興盛發展的重要原因。唐代時茅山宗成為了道教的主流。這一個階段的茅山宗在教理上受到重玄思想的影響,並吸收了靈寶齋法。這顯示茅山宗在各道派之間教理教義的互融合時所做貢獻。陶弘景力主三教合一的思想在此時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王遠知(第十代宗師)、

  潘師正(第十一代宗師)、

  司馬承禎(第十二代宗師)、

  吳筠、李含光(第十三代宗師)、

  杜光庭等為在這一個階段名震四方的道士,也得到皇權的極大優寵。唐代時茅山宗已經遍布全國成為道教的主流,並建立了嵩山、王屋、茅山、天台、京畿、蜀中等幾個大的傳教據點。當時有「茅山為天下道學之宗」之眷。這也是茅山宗歷史上最輝煌時期。陸修靜締造新道教,採納和推廣了天師道的籙位與等級制度,更加強調籙文的意義。

  《洞玄靈寶道士課中法》說:「籙者戒籙情性,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入聖,自始及終,先從戒籙,然後登真。」這是把籙文作為幫助道徒自我約束和修鍊的一種法寶。

  《正一修真略儀》說得更具體而又為神奇:「籙以檢劾三界官屬,御運元元,統握群品,鑒騭罪福,考明過功,善惡輕重,紀於簡籍,校誡宣示之文。掌覺靈圖,推定陽九百六天元劫數。又當詔令天地萬靈,隨功役使,分別仙品,眾官吏兵,億乘萬騎,仙童玉女,列職主事,驅策給侍之數目。浩劫無窮,太上十方至真眾聖,皆互秉師資,結盟受授,從俗登真,永葆生道。」就是說,各種等級的籙文都和一定神靈相連繫,具有號令這些神靈的威力;還能鑒別和記錄神靈及持有籙文的修鍊者的功過,給予相應賞罰;還能替持有籙文的修鍊者推定「劫數」;不但一般道士,就是高級神仙,也都毫不例外地授受籙文。隋唐時,道教把這種法力無窮的籙文通稱為「法籙」,等級界限相當嚴格。上清法籙在唐代道教法籙中地位最高,據說這些法籙威力極大。例如屬於玉清部第一階品的「太上帝君金虎符籙」又名「太微天帝君金虎玉精真符」,據說是由太微天帝君傳授給金闕帝君,由小有王君抄出流傳世間,內容涉及天魔隱諱,萬神內名,主要是三鬼王(六天大鬼,北帝魔王、北酆鬼相),只要呼喚他們的隱名,或佩帶這件符籙,就可以差遣天仙神人,呵叱群靈,使百邪不得危害生靈。「符書」就是「符」,「符」和「籙」總稱「符籙」。符本是古代軍隊和官府中使用的一種憑證,是把刻寫有文字竹片、木板或其他物品,分成兩半,以檢驗兩半能不能相合,來判斷其中一方身份真偽。古代巫師和方士仿照這種形式,想像他們寫的神秘異文字的物件可以做為溝通神鬼的憑證。籙是指竹片之類的物件上用文字做記錄,符上文字就是籙;後來道士把符上記錄所謂天曹官署佐吏之名的文字特稱為籙,而把符上除了這種籙文之外的奇異符號和圖形特稱為符。五斗米道等鬼神道派以符籙術為主要手段。神仙道士一般都強調依靠自身的努力,不那麼重視鬼神威力,但通常也把符籙作為求仙輔助的手段,上清派、靈寶派都各具有特色。陶弘景緻力於道教形象的雅化,著住精神的修養,所以對金丹、符籙、章書、醮謝等企求立竿見影解決具體問題的方術,他都評價不高。

  他開創茅山道團成為道教最高層次的代表,除了擅長上清經法以外,在唐代又致力於重玄理論的建構,更加不願意被人看俗了。因此,他們一方面也宣傳上清法籙威力,以吸引民眾,另一方面又不願意人們過份的注意上清法的法籙,而忽略了它高雅。經陶弘景十年的努力之後,茅山成為上清經法的大本營。上清經法聲名大振,從而對維護新道教統一、完整和高雅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唐高宗請潘師正作符書,企圖藉助於高檔的上清派符書的神力為自己個人帶來好處。潘師正作為王遠知得意門生,當然不可能不解符書。他之所以拒絕皇帝作符書的要求,一方面就是希望皇帝不要貪求庸俗的個人福利,而應該注重高雅終極追求;另一方面也希望維護上清經法的高雅形象,不願意讓人把茅山高道看作一般江湖術士。李含光主持的茅山道教後,正逢一場翻天覆地的「安史之亂」,他除了遵奉唐肅宗之命在茅山「修功德」之外,也是一籌莫展。安史之亂後期即位的唐代宗,對茅山道再沒表現出什麼特別與趣。大曆四年(769)茅山教事務由76歲的韋景昭(第十四代宗師)繼續主持。從安史之亂打亂隋唐帝國的正常秩序以後作為道教貴族化標誌的三洞四輔判教體系也開始瓦解,上清經法作為道教最高經法等的地位逐漸不能維持。在傳授上清經法方面,茅山權威地位也已經不能保持,而由茅山道團分化出去的一支以南嶽衡山和天台山為主要地的道卻異軍突起。這一個道團是從司馬承禎在南嶽傳薛季昌開始的,薛季昌傳田虛應,田虛應於唐憲宗元(西元806~820)中遷居天台山,唐代後期江表傳三洞之法,幾乎都以田虛應為祖師。他們的門徒以馮惟良最著名;馮惟良傳應夷節,應夷節傳杜光庭。杜光庭在道教文化史上是對此前做總結,並對其後有啟發的大人物。《茅山志》卷十~十二〈上清品〉記載韋景昭、黃洞元、孫智清、吳法通列為第十四至十七代宗師。孫智清的徒弟吳法通推進了茅山道團與皇室的關係,唐僖宗李儇曾於干符二年(875)「遣使受大洞籙,遙尊稱為度師。」唐朝滅亡後,吳法通也在這一年「不知所往」,據說入是「潛入岩洞」。茅山道團確實因為唐朝滅亡而出現了相對衰落的局面。在動亂不休五代十國時代,茅山相繼處於吳、南唐兩國統治之下。在這一階段的宗師有

  劉得常(第十八代宗師)、

  王棲霞(第十九代宗師),

  成延昭(第二十代宗師)。

  劉得常為吳法通徒弟,他作為茅山道團領袖,「居紫陽觀二十年,不逾戶闔」。

  北宋時,茅山宗在三山(茅山、龍虎山、閣皂山)符籙派中勢力最大,仍為當時的主流道派,擁有為統治者授法籙、遙禮等許多特權。此間,茅山宗歷經八代宗師的傳承。

  第二十代宗師成延昭

  第二十一代宗師蔣元吉

  第二十二代宗師萬保沖

  第二十三代宗師朱自英

  第二十四代宗師毛奉柔

  第二十五代宗師劉混康

  第二十六代宗師笪凈之

  到第二十七代宗師徐希和

  宋代的宗師多得皇室所賜「先生」稱號。劉混康為眾宗師中最富盛名者。不同的傳法譜系是道教各派相互區別的標誌之一。道教各派的發展過程中,都逐漸規定了本派未來傳法世系的譜字,通常是把這些表示不同世系的字逐漸排列起來,做成一段韻語。新道土耳法名時從中取一個指定的字,作為三字姓名正中間的字,就是輩份標誌。茅山宗傳法譜系以劉混康為第一輩,原有四十八字,據茅山《真人法脈》碑為:

混靖希景 守汝玄志 宗道大天 得惟自尊

克崇祖德 光紹真應 師寶友嗣 永仁世昌

公存以敬 有子必承 能思繼本 端拱一成

 

  後又續四十八字,見於《續真人法脈》碑,

元復其始 精清純如 載啟先覺 欽敬淡文

灝演精信 神涵湛持 性定龍順 念受明特

懋嘉丙錫 福廣春禔 雲章緝葉 緒悉瑤芝

  茅山宗的傳法系,一直實行到「文革」以前。茅山三宮上清宗傳人,有幾位活到「文革」以後,都是依此輩份字來來命名。宋哲宗紹經四年(西元1097)敕正一、上清、靈寶三大符籙派的本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經籙三山」,三大符籙派逐漸打破門戶,互相文流習法,北宋中期以後,正一派日斬鼎盛,並成為三山符籙派的領袖;上清派與靈寶派漸呈頹勢。南宋時期,茅山宗歷經十三代宗師傳承,分別為:

  第二十八代宗師蔣景徹

  第二十九代宗師李景合

  第三十代宗師李景成

  三十一代宗師徐守經

  第三十二代宗師秦汝達

  第三十三代宗師刑汝嘉

  第三十四代宗師薛汝積

  第三十五代宗師任元阜

  第三十六代宗師鮑志真

  第三十七代宗師湯志道

  第三十八代宗師蔣宗瑛

  第三十九代宗師景元范

  第四十代宗師劉宗昶

  第四十一代宗師王志心

  這一階段的茅山宗高道不多,教理和教義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對內丹思想和雷法理論的吸收。元代茅山宗有五代宗師的傳承。

  第四十二代宗師翟志穎

  第四十三代宗師許道杞

  第四十四代宗師王孟道

  第四十五代宗師劉大彬

  據曾召南先生研究認為,在劉大彬之後還有一代宗師,即第四十六代宗師王天符

  元代茅山宗高道為杜道堅、張雨。名道士杜道堅入覲元世祖,奉璽書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陽宮,皇慶元年(1312)仁宗授號「隆道沖真崇正真人」,茅山道士張雨,以能詩善畫普享譽於元後期。據推測茅山宗被元朝統治之初,道眾懷著對抗情緒,故意藉口找不到傳法印劍,拒絕與元朝合作。但是拒絕合作就會付出代價,日漸衰落的茅山宗可能難以承受這樣的代價。杜道堅代表與元朝全面合作的路線,但是可能受到茅山道眾的抵制,所以他奉了廷的使命南下,卻不去茅山。許道杞代表中間路線,他在社會公益活動方面與官方合作,而卻不領受政治任務;他把傳法印劍拿出來,但又繼績藏著玉印。其含義是願意與元朝合作,又還要對元朝統治著留一手。到劉大彬任上,時過境遷,藏印再也沒有必要,反而有損宗壇威信,所以編個神話把玉印拿出來。元仁宗想必很高興,特地下旨把這印送還茅山上清宗壇。延佑六年,仁宗又把茅山總轄諸山的「崇禧觀」改「崇禧萬壽宮」。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室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總領三山符籙,茅山宗上清宗壇被歸併入正一教。明清時,茅山仍是朝奉者甚眾的道教聖地。明代「天下乞靈於名山者,東岱嶽、南武當、東茅峰,奔走士女,地無遠近,而歲無寧息。自明朝起,茅山宗的傳承製度發生了變化,己由原來的宗師制改製為靈官制。

  明朝朱元璋把天下所有道士只認定為全真和正一兩類,這樣茅山宗的獨立資格就基本喪失了。《茅山志》的記載至劉大彬為止。其實茅山宗宗師傳承仍然繼續進行,只是在宋元期,茅山宗師的任免一般都經過朝廷的認可,算得上國家大事;明清時期茅山宗的宗師傳承就純粹只是正一道派之下的一個小支派的內部事務,無須朝廷出面,茅山宗的宗師的權威也就不有官方背景可以憑藉,其意義就少多了。明朝規定華陽洞靈官對茅山宮觀道士有司法管轄權;若有事報朝廷,由道錄司轉達禮部,本處道紀司不得干預。據《明史 職官志》設在茅山的「靈官」是正八品,低於道錄司正一,更遠遠不能與龍虎山下一真人相比,但比一般地方首席道官都要高,府道紀司的長官「都」也只有從九器。起初規定道官「設官不給俸」洪武二十五年重定百官品階秩祿時,又規定道錄司各官依品支俸。按這一道理,三茅山的正八品靈官每月得俸米六石五斗。明朝政府乎曾收繳過茅山宗壇傳法印劍。據清《茅山志》卷三記載,洪武十二年,茅山宗師秦真隱奉率法師赴鐘山建壇祈雨,應驗以後,朱元璋大喜,「欽給原收本山印劍賜表裡銀兩,還山鎮守。」洪武十六,第一任「靈官」的命令下達,「欽選到茅山元符宮道士鄧自名除授華陽洞靈官,給降印信,前去開設衛門管領祖傳印劍,掌行符籙去訖;續選到崇禧宮道士王允恭除授華陽洞副靈官,如遇到任,一同署事去。」從此洪武十六年(1383),明太祖在茅山設立華陽洞靈官和副靈官。靈官例定在元符宮道士中選授,副靈官在崇禧宮道士中選授。靈官要管領祖傳印劍,顯然就是宗師了。所以清代康熙十年笪蟾光《茅山志》時,不記劉大彬之後的茅山宗師,而只記載靈官的名字。據清《茅山志》卷十四〈道秩考〉所記載兩份靈官表,自明初至清康熙十年歷任靈官曾任華陽洞靈官的茅山道士有:

  鄧自名(50代)、

  薛明道(51代)、

  陳德星(52代)、

  任自垣(53代)、

  王克玄(54代)、

  呂景陽(55代)、

  楊震清(56代)、

  支克常(57代)、

  朱崇潤(58代)、

  沈祖約(59代)、

  蔣德瑄(60代)、

  徐祖諫(61代)、

  戴紹資(62代)、

   紹績(63代)、

  史懷仙(64代)、

  張小峰(65代)、

  楊勺泉(66代)、

  王益泉(67代)、

  錢養悟(68代)、

  周繼華(69代)、

  朱振陽(70代)、

  許抱真(71代)、

  錢觀如(72代)、

  文棲雲(73代)、

  許華岑(74代)、

  陳及岩(75代)、

  欒奉齋(76代)、

  張玉壼(77代)、

  龔企岩(78代)、

  唐葵陽(79代)、

  張承鍾(80代)、

  楊昌靖(81代)、

  張允中(82代)、

  丁昌胤(83代)。

  西元1983年,在茅山元符宮九層台遺址發現了嘉靖丁丑年(1549)立的〈敕真人傳派碑〉,落款中有「上清六十二代宗師華陽洞靈官戴紹資立石」一句。從鄧自名算起至戴紹資正是明朝的第十三任靈官。如果一任靈就是一任宗師話,那麼可以推算鄧自名就是第五十代宗師。清《茅山志》陳鑒序說到:「大彬之後嗣宗師者又十人有三,自元天曆元戊至是,百四十有三年。」就是說從第四十五代宗師劉大彬尚在位的天曆元年(戊辰年西元1470年),又傳了十三代,那就該是第五十八代宗師上任了。查成化年間任職的靈官是朱崇潤,正好是第九任靈官,照順序推算下去,那第13任靈官戴紹資就正好是第六十二代宗師。這兩種推算互相吻合,可以證明,明清時代華陽洞靈官就是茅山上清宗宗師。這算推算,康熙十年在任的華陽洞靈官丁昌胤應該是茅山上清宗第八十三代宗師。可惜是元未明初的三位宗師(第47~49代)的姓名,還有二位沒查到。其只知道明初有一位秦真隱,還不能確定是第幾代。康熙十年以後的靈官名單,現已無從考查。唯有晚清重《茅山志》卷首有同治三年(1864)的〈庚申記略〉署名「三茅元符宮華陽洞正靈官眭菊人」,又光緒四年(1878)的〈跋〉署名「華陽洞宮靈官眭定生」。清朝結束以後,華陽洞靈官的職位自然隨之消失,於是茅山宗師的職位,大概也就沒有再傳了。據曾召南先生考證認為:明清時期在茅山符元萬寧宮所傳的是被稱做「靜一派」的道派是茅山宗嫡傳。茅山宗雖然經過千餘年的風風雨雨,但其基本教法仍得以保存。他說:「明清時期茅山元符萬寧宮和九霄萬福宮所傳的是尊祖劉混康的靜一派,是茅山宗之嫡傳。崇禧萬壽宮所傳的是清微派(本門所屬「上清清微宗」即是本脈),乃是宋元時期分衍出來新符籙派,與老茅山符籙派茅山宗同屬一脈。這就是我們目前所能瞭解的明清時期茅山三宮教的傳承情況。茅山三宮中上清宗人,有幾位活到「文革」以後,按照96字輩份,他們是第59輩眭先鳳,第60輩施覺義,第61輩陳欽賢,第65輩王灝俊,第75輩黎順吉(即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黎遇航)。明清以後至民國時,茅山上清宗道士仍然堅持按照本派96字傳法譜系取名。文化大革命之後,茅山道教歷史上有名的宮觀只有「九霄宮」和「元符宮」殘存。宋徽宗賜茅山的玉印和印劍,從前就保存在元符宮中,作為宗師傳法信物,所以元宮俗稱為「印宮」。目前陳列在茅山道教文物博物館的文物中,在飛升台出土的「理宗金籙投龍玉簡」,還有茅山傳統「鎮山四寶」:第一寶是玉印,長6.8厘米、寬6.4厘米,厚2厘米,再加瑞獸鈕3.8厘米;印面刻有六個篆體陽文字:「九老仙都君印」。民間對它有「夜食三兩朱朱,日蓋千張黃表。」的說法。第二寶是玉圭,長7.1厘米、寬3.4厘米,厚0.7厘米,上端尖,下端方形,這個玉圭顏色能隨季節而變化。第三寶是玉符,長9.6厘米、寬7.1厘米,厚0.6厘米,刻有六個篆體陰文字:「合明天地日敕」。茅山通稱為「鎮心符」。第四寶是玉硯,通稱「哈硯」或「呵硯」,長方形,長9厘米、寬4.44厘米,厚1厘米,面上有墨堂,長6.4厘米、寬3.2厘米,沒有墨他。向硯面哈,就會形成水珠,可以蘸筆寫字。據說硯左上角刻有兩條小魚,每到子午之時就會合於中間池內,稱為「子午歸槽」,後來因曾紀澤(曾國蕃之子)參觀時失手把它摔破了一點之後,它就再也沒有這個靈性了。

 

  上清派的特點:

  1.上清派許多宗師出身官宦高門,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使得茅山宗一開始便帶有貴族與知識分子氣質。同時也開啟了道教向上發展深化的路徑。

  2.上清派的許多宗師深暗政治,多有政治抱負,積极參与政治,並具有極強的政治活動能力。他們之中不少人充當帝王之師,對統治者極具影響力。反過來,上清派宗師們對皇權倚重也為茅山宗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3.由於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上清派高道對道教教理教義發展的著述極為豐富,為前期諸道派之冠。笪蟾統《茅山志真人著經懺道書》收有《上清大洞寶經篇目》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籙》一部,《上清大洞籙篇目》三十五部,《眾真所著經論篇目》六十二部,鄭樵《通志藝文略》著茅山道書目四十部。

  4.上清派在諸符籙派合併為正一道前,長期以來跟龍虎宗、閣皂宗並駕齊驅,鼎立為符籙三宗之一,合併入正一以後,仍然保持單獨傳承至近代。

  5.上清派的修道思想以存思存神及誦經為主要特徵,同時也對各種修行的方法兼包並蓄。總的來說,上清派歷史堪稱整個道教史的一個縮影。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洗冤錄?
敘利亞被轟炸,這張圖令億萬中國人唏噓:世界還是那個世界,還好中國已不是那個中國
隨筆一篇
慈禧太后鳳冠上9顆夜明珠下落何方?都被孫殿英搶走了嗎?
鍾無艷的故事是什麼?

TAG:歷史 | 發展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