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特點及影響
儒家教育特點及影響
摘要: 儒家學派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流派,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儒家的教育思想是我國教育教學理論的寶貴財富,對中國傳統教育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通過探討儒家學派教育思想特點及影響,深入了解儒家思想,希望能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得到一些啟發
關鍵字: 儒家教育
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在戰國時期,以孔子為代表所創建的儒家學說,就成為天下之顯學,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特別是漢武帝主動採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學說基本上一直處於尊崇的地位。從漢唐到宋明,儒家思想的傳播雖然經歷過一些曲折,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基本上處於統治地位,成為歷代統治思想。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者都是以其教育實踐和學說在中國教育發展史上留下其巨大的影響足跡,尤其是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已成為世界上公認的中國最早的的教育家、思想家。中國古代的儒家學派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觀點,影響了其後幾千年的封建文明,支配著中國教育的發展進程。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是官學,還是私學,學校教育基本是以儒家教育為主線,都在進行儒家經典《四書》、《五經》的教學,都不同程度地承擔了傳播儒家學說的任務。儒家學者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他們的教育思想對中國傳統教育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儒家教育的特點
(一)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上,肯定教育在培養人才和治理國家中的重要作用
無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還是他的繼承人孟子和荀子,都非常重視教育在治理國家和培養人才中的作用。孔子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創始人,面對當時禮崩樂壞、名分顛倒、犯上作亂、天下無道的混亂世情,孔子想通過教育的方法來培養能治國安邦的賢才,以達到他實行德政的政治目的。孔子看到了教育在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秩序中重大的作用,並把教育放在治國治民的首要地位上加以認識,並把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提高道德水準看成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同時,他也重視教育對人發展的作用。他認為人的天賦素質並沒有多少差別,人之所以成為各種不同的人,是由後天的學習和環境造成的。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和荀子以及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也都從不同的方面論述了後天的教育和環境對人格培養的作用。
(二)在教育目標上,重視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
通過教育培養人的理想人格,達到「成仁」的境界,即知、情、意與真、善、美和諧統一的全面發展的人。「從政」是孔子的教育任務,即「學而優則士」,他創辦學校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安邦治國平天下」的人才,培養理想中「君子」,即具有完善人格的「成人」。作為教育家的孔子,他的理想是要讓學生成為智、仁、勇、藝、禮、樂兼備的人,於己是一個道德完善、學識廣博的人,於社會是一個有能力為臣事上、振國興邦的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首先對德育予以高度重視,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擺在重要的地位,認為一個人處理事情不能違背道義的原則。孔子提倡「仁政」,他把「仁」看作從政的最高準則。「仁者」就是要「仁愛」,就是要愛人。按照孔子的標準,「仁人」是超越人的本能,是具有高尚理想、濃厚道德修養的人。這樣的人,當他的理想和生命發生衝突,二者不能兼顧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犧牲個人生命,去殉他的道義原則。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講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這種生死觀在中國漫長的歷來演變中,逐漸熔鑄成中化民族志士仁人的共同信念,是中華民族得以不斷前進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同時,他也重視智育。孔子曰:「仁者必有勇,仁者必有智」。即治國之人,必須是通曉治國安邦之技能者,即所謂的「智者」。在《論語》、《里仁》一章中說「仁者安人,智者利仁」,認為只有具備知的素質,才有利「仁」的形成與實施。他還說「未知,焉為仁」?在他看來,沒有智,也就沒有真正「仁」,仁與智應是和諧統一的。儒家教育思想家孟子和荀子都非常讚美孔子的「仁智」教育思想,認為仁智統一是理想完善人格的主要特徵,稱之為「成人」、「君子」、「聖人」,並肯定教育過程是培養和完善個人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徑。朱熹也非常重視人的道德品質,他說:「君子者,才德出眾之名。德者體也,才者用也。」認為君子應當是道德和才智都出眾的人,而德是根本,是衡量人才的標準,是最為重要的。因此,他認為教育的中心任務是「明人論為主」,要教人「德行道藝之實」。儒家學派培養人才的目的在於「修己以敬」和「修己以安人」,即既要注重個人道德修養,處世待人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以要掌握治國安民的知識,使他得到安樂,社會達到安定。如《禮記·大學》中,提出的大學教育的三個綱領「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把「明明德」作為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其次是親民,最終目標要達到標準是「至善」,使他人得到安樂,社會達到安定;《大學》所列的八個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五個條目講的是個人身心修養,後三個條目講的是治國。既指出了修身的範圍,也指出了治人的道路。這三個綱領和八個條目,都是以儒家的「修己治人」的理論體系為依據,體現了儒家的「仁政」和「重民」思想。
(三)在教育內容上,重視品德教育與知識教育的統一,知識教育與能力訓練的統一
孔子為了實現他的教育目的,在教學上倡導倫理本位的課程論思想,非常注重德育。他幾乎花了畢生精力把自己所收集到的文獻典籍《詩》、《書》、《禮》、《樂》、《易》、《春秋》進行系統整理和修訂,編成教學用書,世稱「六經」。孔子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教授科目,「養國子以道」。孔子在實施教學時,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他的教學內容為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等「四教」。這是我國古代教育史首創的分科教學。孔子在弟子時,非常重視情感和意志在道德教育中作用,他認為詩和音樂與道德教育有密切的關係,在他教學中非常注重詩和音樂的教育。他在《論語》中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大學教育內容中,不僅有大量的道德教育內容,而且也有一定知識教育儒家學者在他們的教學中,注重教授有用的學問。學習內容主要以「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為主,也兼顧其他各派的書籍。事實上,儒家經書本身也包含了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如《詩經》中廣泛涉及到「鳥獸花草之名」,《春秋》中記載哈雷慧星的情況等,通過讀「六經」,也可了解一些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等多學科知識。儒家學者不僅重視學生知識教育,也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在論述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時,《學記》把學校教育分成小成與大成兩個階段,「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即在小階段,主要學習知識,應以認真讀書為基礎,注意「博習」,並認真領會所學的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把學與思、博與約結合起來,在學習過程中還應注意個人的道德修養,做到既能「樂群」又能「親師」和「取友」。在大成階段,主要是鍛煉能力,要求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而且在通達之後,能持之以恆,並付諸行動。
(四)在教育途徑上,講究客觀與主觀的結合
即培養「仁智」統一的完善人格,既要依靠師友與切磋的客觀環境,又要依靠個人意志、自省、力行的主觀努力,才能形成理想的人格,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師如何教和學生怎樣學,以及如何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等問題,儒家學派提出了許多教學原則和要求。他們既重視教師的作用,《學記》中十分強調尊師,提出了「師道尊嚴」的主張;同時,也強調學生的主觀努力。在孔子看來,要培養仁智統一的完善人格,以達到「成人」的境界,既要靠眾人的幫助,如師友切磋交流與共同「言志」;又要靠個人的主觀努力和追求。為此,孔子特彆強調立志。孔子提出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是:立志———力行———自省自克———改過遷善———樂道安仁。要「成人」,首先必須立志。荀子和唐代的思想家王夫之都非常重視意志、情感、知識等在「成人」中作用。唐代的思想家柳宗元,他認為「成人」要依賴師友的教育和幫助,「擇善從之」。他非常重視教師的言傳身教和友人的幫助,曾說「不師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柳河東集·報崔黯秀才論為文書》)。在他看來,沒有教師的教育點撥就難以掌握知識,沒有朋友的幫助就不能增加自己的美德。圍繞教學問題,《學記》提出了許多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鑒的教學原則,如教學相長、啟發誘導、循序漸進、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溫故知新等等。認為教與學既相互矛盾又是相互統一的,教、學雙方是相互促進的。
二儒家教育的影響
(一)
從秦始皇到溥儀,中國經歷了兩千四百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中國經過了許多朝代的更替,但是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儒家思想是最適合封建統治的。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代表奴隸主階級的孔子以及儒家思想會適合封建統治呢?因為兩種社會制度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奴役,只是方式和程度略微不同。封建統治與奴隸統治一樣,都是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有關名譽與責任的重大原則,這種原則明確與社會中君臣以及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用儒家思想中的一句話概括即 "名分大義"。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就是"克已復禮","禮"即"周禮","復禮"即周朝的樂禮制度,而這種制度與"名分大義"是密切相關的。有了"名分大義",就能夠實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守君禮,臣守臣禮,父守父禮,子守子禮),其中的禮就近似於道德,當然這種禮有它的特殊含義,在此就不作過多的分析。如果實現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麼大家就能夠各自遵守自己應盡的道德,這樣就能夠鞏固君主的統治。孔子將儒家思想中的這種道德進一步闡述為二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通常所說的三綱中"夫為妻綱"是孟子的補充)。即通常人們所說的忠孝。這樣也就確定了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以及平民對君主的絕對服從,這樣使得皇權更加鞏固。在儒家思想中另一個重要的思想食就強調"君子之道",即人們常說的廉恥感。大家都知道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沒有了廉恥感,社會就將頃刻間崩潰。孔子極力弘揚"君子之道",儘管他所謂的"君子"是能夠"復禮"服務的人,孔子想通過人們的廉恥感來"克已"--約束自己,克服個人的私慾。他告誡人們"犯上""作亂"是大逆不道,非君子。封建統治者也利用這一點來約束人民,以實現統治的持續。總的來說,封建統治者利用儒家思想,從一定程度上講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保證了國家的長治久安,這是肯定的。但是大家也應該注意到在近代,儒家思想同時也成了頑固封建統治者壓制進步、反對革命的反動工具,成了阻礙進步,瓦解革命陣營的思想毒素和腐蝕劑。
(二)
孔子一生大半時間都是從事教育工作,51歲才正式進入政界,在此之前,他是一位職業教育家。他為中國的教育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中國的教育學是從孔子開始的。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的基礎上,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思想,這也是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所處時代以及當時條件的不允許,他沒有也不可能創造出進步的教育思想體系,但其中一些思想卻是非常進步的,這些對中國教育學發展起到一些作用,值得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學習和借鑒。在教育觀點上,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以及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這兩點都是很有價值的。他也提出了許多進步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當仁不讓於師;告諸經而知來等等。這些都是他教學實踐經驗的反映,也是他善於思考的反映。可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始終是以其政治思想作為基礎,他從事教育,培養人才都是為政治目的服務的,是為恢復西周的倫理道德服務的,這使得他在教育思想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
這裡所說的中國人是舊式的典型的中國人。中國人給人感觸最深的是他們身上沒有絲毫的蠻橫、粗野或殘暴。幸鴻銘先生將此稱為"溫良",但需申明的是這種溫良絕不意味著懦弱或是軟弱地服從。這種溫良源於同情心,源於中國人過著一種心靈的生活,一種情感的生活,在此我就不加以舉例說明了,中國人最可貴的是在過著心靈生活的同時,卻具有思想和理智的力量,這使得孔子之後的兩千多年裡,中國文明中心靈與理智得到了和諧,正是這種東西的有機結合造就了中國人的"溫良"。可是在歐洲文明中卻無可避免地發生了這種衝突與混亂--存在於心靈與理智之間的衝突與混亂。具體地說就是宗教拯救了人的心卻忽視人的腦;哲學滿足了人的頭腦卻又忽視了人們心靈的渴望。而中國文明中為什麼沒有發生過這種混亂呢?因為人們擁有一套儒家思想既滿足了人們心靈的需要,同樣滿足了人們腦的需要。另外,我還想說一點,也是大家都承認的一個事實,即中國人的禮貌。中國一向被視為禮儀之邦。其實禮貌的本質就是體諒、照顧他人的感情,很容易將心比心,推已及人地為他人著想,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禮貌。這使得外國人與中國接觸時感到親切。有人會問它從何而來?答案是很明確的,中國人在小時候就被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孩子們所學的並非是謀生、賺錢的本領,而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做人的起碼應遵守的禮貌與道德規範。而儒家思想在這一方面的觀點既通俗易懂又十分實用,再加上歷代君主都極力推崇和弘揚儒家思想,使得儒學思想中的道德規範為人人所熟知,深入人心,逐漸形成了中國這種特質--有禮貌。
三、小結
儒家教育思想,是儒家教育學者在長期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並不斷發展的。儒家教育學者,從當時的歷史條件出發,從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不僅是適應當時時代和統治階級的需要,而且對我們今天的教學活動也有借鑒作用。當然,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時代的不斷更新,儒家思想影響下單一教育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已遠不適應現代科技社會發展和多文化發展的需要,有些教育思想和觀點,也包含了不少的唯心主義成分。如重知識鄙視技藝的教育思想,在學校課程中重視學習封建倫理的道德教育內容,輕視智育和體育等,對中國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產生了消極影響,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高等教育發展。雖然如此,但儒家的有些教育思想觀點對我們今天的教育還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值得我們學習
主要參考著作文獻
[1]《論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陳來 (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 100871)
[2]《論封建社會儒家教育思想和高等教育》
[3]中國教育史綱要
[4]《孔子批判》 古棣、戚文、周英合著
[5]蔡克勇.高等教育簡史[M].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2.
[6]張豈之.中國傳統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推理小說之間互相撞車?抄襲?借鑒?
※民辦幼兒園加盟,品牌很重要
※電鋸驚魂有什麼教育意義?
※一師一優課真的是作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