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史記》的成語典故

源於《史記》的成語典故 

近來,突然信而好古,利用閑暇翻閱舊版《史記》,閱讀時發現不少成語典故是太史公司馬遷已經用過的,或從太史公文章中提煉出來的,不管是否是太史公「發明的」或者是太史公「引用的」,反正我是從《史記》里「發現的」,所以在這裡暫都歸結為「源於《史記》的成語典故」。現將一部分整理如下,與朋友分享,有不妥之處,萬望指正。

【饕餮】《史記·五帝本紀》:「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

【網開一面】《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

【靡靡之音】《史記·殷本紀》:「(紂王)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酒池肉林】《史記·殷本紀》:「(紂王)大勣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縣(同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史記·周本紀》:「縱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虛;偃干戈,振兵釋旅:示天下不復用也。」

【烽火戲諸侯】《史記·周本紀》:「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問鼎】《史記·周本紀》:「定王元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次洛,使人問九鼎。王使王孫滿應設以辭,楚兵乃去。」《史記·楚世家》:「(楚莊王)八年,伐陸渾戎,遂至洛,觀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

【百發百中】(【百步穿楊】)《史記·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

【一日千里】《史記?秦本紀》:「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

【皇帝】《史記·秦始皇本紀》:「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

【太上皇】《史記·秦始皇本紀》:「追尊庄襄王為太上皇。」《史記·高祖本紀》:「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禮。……太公曰:"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亂天下法!』於是 高祖乃尊太公為太上皇。」

【指鹿為馬】《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三秦】《史記?秦始皇本紀》:「滅秦之後,各分其地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號曰三秦。」

【取而代之】《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破釜沉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壁上觀】《史記·項羽本紀》:「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庄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沐猴而冠】《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分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漢王劉邦的父親)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

【決一雌雄】《史記·項羽本紀》:「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原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楚河漢界】《史記·項羽本紀》:「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漢王復使侯公往說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史記·高祖本紀》:「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養虎為患】《史記·項羽本紀》:漢欲西歸,張良、陳平說曰:「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各自為戰】《史記·項羽本紀》:「(張良)對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漢王曰:"善。』」

【四面楚歌】《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

【羞見江東父老】《史記·項羽本紀》:「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約法三章】《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單挑】《史記·高祖本紀》: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饟。漢王項羽相與臨廣武之間而語。項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

【高屋建瓴】《史記·高祖本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 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運籌帷帳,決勝千里】《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撥亂反正】《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崩)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

【泱泱大國】《史記·吳太伯世家》:歌齊。(季札)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乎?國未可量也。』」

【退避三舍】《史記·晉世家》:(楚)王曰:「雖然,何以報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與君王以兵車會平原廣澤,請辟王三舍。」

【一鳴驚人】《史記·楚世家》:「(武舉)曰:"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

【篳路襤褸】《史記·楚世家》:「析父對曰:"其予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襤褸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卧薪嘗膽】《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兔死狗烹】《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史記·淮陰侯列傳》:上令武士縛信,載後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路不拾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招搖過市】《史記·孔子世家》:「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巿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喪家之犬】《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斐然成章】《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曰:「歸乎歸乎!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

【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庸者笑而應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揭竿而起】《史記·陳涉世家》:(引賈誼<過秦論>)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會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知

【彈丸之地】《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趙郝曰:「虞卿誠能盡秦力之所至乎?誠知秦力之所不能進,此彈丸之地弗予,令秦來年復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

【康庄大道】《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是齊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集解爾雅曰:「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庄。」

 

《史記·高祖本紀》:「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禮。……太公曰:"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亂天下法!』於是 高祖乃尊太公為太上皇。」

一鳴驚人】1、《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不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史記·楚世家》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

【杯盤狼藉】《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曰:)「……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

【倒行逆施】《史記·伍子胥列傳》:「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哭秦庭】《史記·伍子胥列傳》:「吳王入郢……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於秦。秦不許。包胥立於秦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憐之,曰:"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乃遣車五百乘救楚擊吳。六月,敗吳兵於稷。」

【助桀為虐】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原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天府之國】《史記·留侯世家》:留侯曰:「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史記·蘇秦列傳》:「(蘇秦)說惠王曰:"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

【三寸舌】《史記·留侯世家》:「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

【白駒過隙】《史記·留侯世家》:「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揮汗如雨】【趾高氣揚】《史記·蘇秦列傳》:「臨菑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奇貨可居】《史記·呂不韋列傳》:「子楚(秦始皇的父親),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一字千金】《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萬里長城】《史記·蒙恬列傳》:「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延袤萬餘里。」

【塹山堙谷】《史記·蒙恬列傳》:「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

【胯下之辱】《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信至國,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

【背水一戰】《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諸將效首虜,畢賀,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竟以勝,此何術也?」信曰: 「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諸將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逐鹿(中原)】【捷足先登】《史記·淮陰侯列傳》:(蒯通)對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亨之邪?」

【一飯千金】《史記·淮陰侯列傳》:「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韓)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多多益善】《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土崩瓦解】:《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載:徐樂上書曰:「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鄉曲之譽,非有孔、曾、墨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修。此三者,陳涉之所以為資也,此之謂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擁彗先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騶子)如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宮,身親往師之。」

【博聞彊記】《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淳于髡,齊人也。博聞彊記,學無所主。

【改過自新】《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少女緹縈)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

【毛遂自薦】《史記·平原君列傳》:「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原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脫穎而出】《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

【歃血為盟】【因人成事】《史記·平原君列傳》:毛遂奉銅槃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主

【一言九鼎】《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萬之師。」

【不遺餘力】《史記·平原君列傳》:秦趙戰於長平,趙不勝,亡一都尉。……(趙)王曰:「秦不遺餘力矣,必且欲破趙軍。」

【翩翩公子】【利令智昏】《史記·平原君列傳》: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鄙語曰「利令智昏」。

【價值連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無地自容】《史記·魏公子列傳》:客有說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於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於人,原公子忘之也。且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於趙則有功矣,於魏則未為忠臣也。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於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

【天下無雙】《史記·魏公子列傳》:「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

【威振天下】《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春申君列傳》:太史公曰: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說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歸,何其智之明也!後制於李園,旄矣。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春申君失硃英之謂邪?

【完璧歸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曰:「王必無人,臣原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怒髮衝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沖冠。

【負荊請罪】【刎頸之交】《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

【膠柱鼓瑟】【紙上談兵】《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因以(趙)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勢不兩立】《史記·張儀列傳》:(張儀)乃說楚王曰:「凡天下彊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交爭,其勢不兩立。」

【睚眥必報】《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范雎於是散家財物,盡以報所嘗困戹者。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太史公曰:鄙語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

【士為知己者死】《史記·刺客列傳·聶政》:(聶)政姊榮曰:「士固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絕從,妾其柰何畏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大驚韓市人。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政之旁。主

【圖窮匕首見】《史記·刺客列傳·荊軻》:「(荊)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死灰復燃】《史記·韓長儒列傳》:「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燃乎?』」 

【一諾千金】《史記·季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悲歌慷慨】《史記·貨殖列傳》:「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

 


 

《史記》也有幽默的時候 1、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守。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不是因為忙,而是給嚇得。多一個「敢」字,差別可是很大的喲!

2、大將軍青侍中,上踞廁而視之。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黯見,上不冠不見也。

大將軍衛青長得很帥,漢武帝對他很中意,曾當面拉屎。

3、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包含,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

中國人起綽號的習慣絕對是歷史悠久,混沌、窮奇、榆木疙瘩、饕餮……後來的人就沒那麼講究了,將這些二逼統稱為「王八犢子」。

4、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晏子的司機借著宴子的勢很能裝,他老婆就要跟他離婚。司機問你這是幹啥?老婆說:你一司機,裝什麼裝啊,人宴子五短身材做到了相國,你呢,看著人高馬大就一繡花枕頭,不僅不以為恥還整天瞎BB,沒法跟你過了。

5、二十年,晉文公召襄王,襄王會之河陽、踐土,諸侯畢朝,書諱曰「天王狩於河陽」。

晉文公翅膀硬了,在河陽召見周天子,周天子來聽晉文公訓話。訓完話,跟周天子說:「去玩兒吧!」,周天子就去打獵了。史書上為尊者諱,將這件事稱之為「天王狩於河陽」,嗯,周天子的確是去河陽打獵了。

6、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盪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蔡亦怒,嫁其女。桓公聞而怒,興師往伐。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

夫妻倆鬧矛盾,丈夫一怒之下把媳婦兒趕回娘家。老丈人忍不了這口氣,把女兒改嫁了。事兒還沒完呢....丈夫一怒之下興兵殺到了老丈人家。我就想問一句:嗯,還有誰? 擱今天你們敢么?不讓老婆玩水?趕老婆走?去老丈人家興師問罪? 哼~ 對,我單身汪,我不怕~!

7、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願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衛國夫人南子貌美絕倫。聲稱是孔子的粉絲,想見見孔子。

孔子就去拜見南子,進門後行禮,南子款款回拜,回拜時,她戴的環佩玉器,發出叮噹撞擊的清響,令孔子心中怦然。顯然聖人也是人,沒做到非禮勿視。

孔子感覺沒臉回去見徒弟,但還是回去了。

弟子問:為什麼見她!

子曰:我本來不想見她,她非要見我,我能不回禮么?

子路急了:師傅你說這話我就不愛聽了!

孔子也急了:我要是有半句謊話,天打雷劈!

8、冬十月,商臣以宮衛兵圍成王。成王請食熊蹯而死,不聽。丁未,成王自絞殺。

楚成王想要廢太子。太子商臣聽說了以後先發制人,舉兵圍了爹地成王。

成王說:兒子,老爸臨死前想吃個熊掌再死。

商臣說:爸,熊掌膽固醇高,對您老身體不好(杜撰~),別吃的好。

然後....誰知道丫斷頭飯吃的什麼...
9、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族孟說。

秦武王到洛陽視察,非要跟孟說比舉大鼎,孟說說我不行,武王說,來,我演示給你看。結果大鼎砸斷了膝蓋,死了。所以說伴君如伴虎不是沒有道理的。秦武王有神力不假,但跟君主玩舉鼎這種危險遊戲,一不小心玩脫了,可不是你拍拍肚子說老子贏了這麼簡單。你得付出繩命的代價,還得連帶著親戚族人。

2017年高考語文必掌握的100個文學典故!為孩子收藏,有用

一年一次的高考馬上就要來臨了,很多家長都在微信裡面問我關於孩子學習成績方法面的問題。有家長說孩子的語文成績下滑厲害,而且總是不知道怎麼去幫孩子抓!

其實歷年考試,就像我在課上給學生們強調的,語文考試不會要求很大的技巧,掌握基礎部分就是重點。除了課內的,課外的很重要。所以今天在這裡我給大家整理了這些100個文學典故,建議家長收藏起來給孩子,複習的時候肯定能用到!

礙於篇幅問題我先分享這些,我每天都會在朋友圈裡分享一些關於記憶力訓練方法、親子教育、學習方法的文章,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看我的其他文章。


推薦閱讀:

盲人摸象
成語帶虎生威儀
你知道有哪些形容夫妻恩愛的成語?
孟母三遷(給孩子講成語)

TAG:史記 | 典故 | 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