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千年酒文化 DM

 中國千年酒文化 

2011年8月1日上午,五糧液的形象宣傳片正式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1-12/14/c_122419317.htm五糧液酒文化博物館   在被譽為「中國酒文化博物館之最」的五糧液酒文化博物館裡,以浩瀚的史料、大量的實物為證,圖文並茂,展示了我國5000年悠久的酒發展歷史。

從果酒、露酒、藥酒到醬香、濃香、兼香、清香型酒,從發酵酒到蒸溜酒技術的進步,酒與人類、酒與經濟、酒與政治、酒與戰爭、酒與友誼、酒與詩畫、酒與愛情、酒與宗教等酒文化知識,都有詳盡的呈現。歷史上數不盡的文人墨客,詩詞歌賦,都在這美酒的濃香中流傳千古。   古人最為推崇的7個文化領域「琴棋書畫詩酒花」中,唯有酒是和其他6種文化相輔相成,滲透結合最為緊密的。酒從最先被用於祭祀天地神靈和巫師治病,

到後來變成王公貴族享用的一種奢侈的飲料,再到走入重大活動和慶典中,已演化成一種不可缺少的禮儀習俗,最終逐步走向民間,以至於無酒不成節,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席。

宜賓五糧液[34.71 1.85% 股吧 研報]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橋

  唐詩宋詞——中國詩酒文化中的瓊漿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639281_p_1.html   

    唐代是我國封建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也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詩人輩出,群星璀璨。唐代的釀酒業非常發達,酒品名目繁多,各方名酒爭奇鬥豔。

李白詩中「蘭陵美酒鬱金香」,贊的是「清香遠達,色復金黃,飲之至醉,不頭痛、不口乾,不作瀉」的「東陽酒」。杜甫詩中有「重碧拈春酒」之句,

指的是戎州(今宜賓)名酒「重碧酒」。據考評,五糧液就是在古香碧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時廣泛流行的還有杏花村的「汾酒」、四川的「錦江春」、

「綿竹酒」,蘇州的「小瓶酒」,山東的「秋露白」、江西的「麻姑酒」,淮南的「綠豆酒」以及李賀詩中,「清蘇和碎蟻,紫膩卷浮杯」所指的長安

名酒「清蘇」和「紫膩」等等。真是名酒如雲,不勝枚舉

 

唐代詩人幾乎無不喜酒,唐詩中有大量歌酒、贊酒、借酒抒暢心志的傳世名篇。在這個壯麗的時代,詩人們飲酒,並非單純地飲,而是藉助酒力所迸發的激情和

靈感來作詩。有酒則詩興大發,酒酣則文思泉湧,詩句如美酒瓊漿,濃烈而遒勁。醇厚而芬芳。正如唐時韓愈所說,詩人飲酒實為「文字飲」,詩與酒,此時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李白既是「詩仙」,也是「酒仙」。王安石說,李白的詩,「十句九句言婦人、酒耳」。實際上李白言婦人詩並不多,言酒者卻比比皆是,例如:「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春日醉起言志》)。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里」(《把酒問月》),「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將進酒》)……其中《將進酒》可說是中國飲酒詩中的巔峰之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lè),斗酒十千恣歡謔(xuè)。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在這首詩里表現出一種鄙視世俗、蔑視權貴的狂放不羈的精神,同時也流露出「浮生如夢,得意盡歡」的思緒。《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

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緒悲憤而作狂放,語言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係,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

(「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

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湧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回應篇首,

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李白的飲酒詩酒豪邁洒脫、氣勢磅礴,余光中先生《尋李白》中說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

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李白的《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

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仙風道骨,超凡脫俗。而李白也在《襄陽歌》中說自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此話雖是藝術誇張,但他好飲,善飲、豪飲,終生與酒為伴,飲酒作詩卻是實在的。李白的狂歌痛飲固然是一種消極行為,但這是他的傲世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所使然,是無法改變的。你看他的《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杜甫在結識他之初就看出了這一點,曾試圖說服他,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贈李白》)杜甫這個批評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可忽視李白的飲酒詩中仍包含著積極的內容。民間流傳著李白晚年寄居當塗,飲酒大醉,於採石礬江邊見水中月以為天上月,仲臂攬之而淹死。郭沫若先生曾感嘆:「李白真可以說生於酒而死於酒」,此言不虛。

杜甫現1400多首詩中,與酒有關的有300多首,首首不同凡響。他在著名的《飲中八仙歌》中這樣寫道:「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洒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在這首詩中杜甫以他的傳神之筆描繪了詩人賀知章酒後騎馬的朦朦醉態,汝陽王李琎喝酒三斗後才上朝叩拜天子的狂妄之態,左丞相李適之及座上客的豪飲之態,帥哥崔宗之玉樹臨風的瀟洒之態,佛門弟子蘇晉不理清規戒律,私下逃禪的醉酒直態,詩仙李白藐視天子,斗酒詩百篇的豪放之態,草聖張旭以酒助興,不拘小節,揮毫落紙如雲煙的狂狷之態,布衣焦遂飲酒五斗,高談闊論,妙語連珠的卓然之態。這篇絕妙詩文,勾畫出一栩栩如生的酒客群態圖,被歷代詩家推崇為酒客絕唱。

李杜以外,唐代詩人都與酒有不解之緣。酒伴隨他們吟詠詩文,抒唱心曲,酒助詩興,詩傳酒情,為後人留下無數精深華妙、蕩氣迴腸的酒的樂章。唐詩中與酒相關的詞語同樣蔚為壯觀,根據《唐詩宋詞全集》唐詩部分統計,有「酒力、酒醒、酒酣、酒興、篩酒、酹酒;酒旗、酒花、酒具、酒瓶、酒瓮、酒舫、酒樓、酒肆;酒徒、酒債、賒酒、沽酒、溫酒、讓酒、致酒(勸酒)、酌酒;獨酌、對飲、淺酌、痛飲、狂飲、縱酒、微醉、稀醉、半醉、醉醺醺、共醉、醉塌、酩酊、沉醉、盡醉、積醉;醉歌、醉舞、醉眠、醉卧;酒癖、酒病等等。

如此多的辭彙,從另一個側面也襯托出唐代酒文化底蘊的深厚。清楚了上述與酒相關的辭彙後,我們詳細地來分析一下唐詩中描寫的飲酒的一般順序。先是「飲」:如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元稹《三泉驛》「勸君滿盞君莫辭,別後無人共君醉」 ,李白《將進酒》「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杜甫《醉時歌》「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其次是「醺」(微醉):如韋承慶《江樓》「獨酌芳春酒,登樓已半醺」,李群玉《醴陵道中》「別酒離亭十里強,半醒半醉引愁長」。再次是「酣」(酒喝得暢快淋漓):如孟浩然《聽鄭五愔彈琴》「半酣下衫袖,拂拭龍唇琴。一杯彈一曲,不覺夕陽沉。」,王建《泛水曲》「子酌我復飲,子飲我還歌」,蘇晉《過賈六》「一酌復一笑,不知日將夕」, 第四是「眠」(盡興後濃睡狀),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李白《山中與人對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第五一般是「醒」:如元稹《酒醒》「飲醉日將盡,醒時夜已闌。……呼兒問狼籍,疑是夢中歡。」,許渾《謝亭送客》「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李商隱《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第六是「酲」(酒醒後氣困意乏如病態):如孟浩然《晚春》「酒伴來相命,開樽共解酲」,韓偓《寄湖南從事》「索寞襟懷酒半醒,無人一為解餘酲」,姚合《閑居遣興》「客怪身名晚,妻嫌酒病深」。第七是「酗酒」:如顧況《公子行》「紅肌拂拂酒光獰,當街背拉金吾行」,元稹《狂醉》「峴亭今日顛狂醉,舞引紅娘亂打人」。第八是「醉」(過度飲酒,神志不清):如王績《過酒家》「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李白《襄陽歌》「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

在唐朝詩人們的「飲、醺、酣、眠、醒、酲、酗、醉」中,我們能看到怎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飲酒場景呢?

無獨有偶,李賀也有《將進酒》傳世。「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珍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緯綉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由於詩人稱引精美名物,運用華艷詞藻,同時又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詩歌具有了色彩、線條等繪畫形式美。想像與聯想活躍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正是李賀形象思維的一個最大特色,此詩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時行樂情景,作者似乎不遺餘力地搬出華艷詞藻、精美名物。前五句寫筵宴之華貴豐盛:杯是「琉璃鍾」,酒是「琥珀濃」、「珍珠紅」,廚中肴饌是「烹龍炮鳳」,宴庭陳設為「羅幃綉幕」。其物象之華美,色澤之瑰麗,令人心醉,無以復加(李賀是個用顏色的高手啊!)。此外李賀還有《致酒行》「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人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孟浩然《過故人庄》、王維《少年行》「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渭城曲》、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王昌齡《送魏二》「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這些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詩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呤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身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的《烏衣巷》詩云:「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是劉禹錫組詩《金陵五題》之一,其以即小見大的手法描寫貴族的盛衰變化,而後兩句,千載傳誦,膾炙人口。「沉身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將前兩句的沉鬱轉而為豪放,這一句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意指雖然我一人被貶遠遷,但後繼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意志消沉,而是以樂觀豁達的心態泰然處之。全詩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他是一個樂觀豁達而倔強不屈的人,《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劉禹錫此詩,通過人們在長安一座道士廟──玄都觀中看花這樣一件生活瑣事,諷刺了當時的朝廷新貴。幾度貶官,看到滿朝新貴僅是攀龍附鳳之輩,心中憤憤不平,於是寫了前一首詩,借桃花矛以嘲諷:「你們這些都是什麼東西,都是我走後才來的小輩——「儘是劉郎去後栽!」為此劉再度被貶。十四年後,劉再次復出,重遊玄都觀,感慨萬千,寫下《再游玄都觀》,表現了劉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白居易《琵琶行》里有「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的描寫。他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是一張妙不可言的請柬。劉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時的朋友,作者另有《劉十九同宿》詩,說他是嵩陽處士。全詩描寫詩人在一個風雪飄飛的傍晚邀請朋友前來喝酒,共敘衷腸的情景。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託,沒有華麗辭藻,字裡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詩句的巧妙,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選擇和巧妙安排。全詩表情達意主要靠三個意象(新酒、火爐、暮雪)的組合來完成。「綠蟻新醅酒」,開門見山點出新酒,由於酒是新近釀好的,未經過濾,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顏色微綠,細小如蟻,故稱「綠蟻」。詩歌首句描繪家酒的新熟淡綠和渾濁粗糙,極易引發讀者的聯想,讓讀者猶如已經看到了那芳香撲鼻,甘甜可口的米酒。次句「紅泥小火爐」,粗拙小巧的火爐樸素溫馨,爐火正燒得通紅,詩人圍爐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臨的屋子,照亮了浮動著綠色泡沫的家酒。「紅泥小火爐」對飲酒環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氣氛的作用。酒已經很誘人了,而爐火又增添了溫暖的情調。詩歌一、二兩句選用「家酒」和「小火爐」兩個極具生髮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喚起讀者對質樸地道的農村生活的情境聯想。後面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這樣一個風寒雪飛的冬天裡,在這樣一個暮色蒼茫的空閑時刻,邀請老朋友來飲酒敘舊,更體現出詩人那種濃濃的情誼。「雪」這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暢飲的闊大背景,寒風瑟瑟,大雪飄飄,讓人感到冷徹肌膚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襯出火爐的熾熱和友情的珍貴。寒冬臘月,暮色蒼茫,風雪大作,家酒新熟、爐火已生,只待朋友早點到來,三個意象連綴起來構成一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態、有情有意的圖畫,其間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陣陣芳香。通覽全詩,語淺情深,言短味長。白居易善於在生活中發現詩情,用心去提煉生活中的詩意,用詩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暉,這正是此詩令讀者動情之處

 

文學史上有「小李杜」之稱,「小李杜」指唐代詩人李商隱和杜牧。「小李杜」之於晚唐詩壇的作用,我們總是不禁要拿來與大「李杜」在盛唐的作用相類比,如果說李白、杜甫共同創造了盛唐詩歌的一個幾乎無可企及的巔峰,那麼李商隱和杜牧則在晚唐業已沒落的詩風中添上瑰麗的一頁。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前幾年,我曾於晚春雨中游蘇州寒山寺,心裡自然而然的想起這首詩來,可見美好的文字總是讓人觸景生情。李商隱是古典朦朧詩的傑出代表,其《無題》詩:「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這是一首戀情詩。詩人追憶昨夜參與的一次貴家後堂之宴,表達了與意中人席間相遇、旋成間阻的懷想和惆悵。在這個星光閃爍、和風習習的春夜裡,空氣中瀰漫著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與昨晚在貴家後堂宴飲時的景況相同,而席間與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卻只能成為難以重現的回憶了。詩人藉助於星辰好風、畫樓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襯,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環境氣氛,語句華美流轉,富於唱嘆的情致,將讀者帶入溫馨浪漫的回憶中。頷聯抒寫今夕對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雖然沒有彩鳳般的雙翅,得以飛越重重阻礙與意中人相會,但相信彼此的眷戀之心當如靈異的犀角暗中相通。「身無」、「心有」,一退一進,相互映照,是間隔中的契合與溝通,悵惘中的喜悅與慰藉,表現了詩人對這段美好情緣的珍視和自信。兩句比喻新奇貼切,剖劃深刻細緻,展示了詩人抒寫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詩中回想昨晚宴席之間,燈紅酒暖,觥籌交錯,藏鉤射覆,笑語喧闐,場面是何等熱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蠟燈紅」,不但傳神地刻畫出宴會間熱烈融洽的歡樂氣氛,也使讀者聯想到燭光掩映下女子的紅暈面頰,彼此的目成心會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昨夕的歡宴徹夜到曉,樓內笙歌未歇,樓外鼓聲已響,詩人自嘆像隨風飄轉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書省應差,開始了又一天寂寞無聊的校書生涯,而與席上的意中人則後會難期了。豈獨相思苦,長嘆業未成。戀情阻隔的悵惘與身世沉淪的感嘆交匯於詩人胸中,使此詩的內涵和意蘊得到了擴大和深化,在綺麗流動的風格中有著沉鬱悲慨的自傷意味。全詩感情深摯纏綿,鍊句設色,流麗圓美。詩人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艷情,以華艷詞章反襯困頓失意情懷,營造出情采並茂、婉曲幽約的藝術境界。詩中意象的錯綜跳躍,又使其主旨帶有多義性和歧義性,詩人對心靈世界開掘的深度和廣度,確實是遠邁前人的,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決於這類無題詩所產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響。

 

繼唐詩以後,在中國古典詩歌的浩瀚銀河中,又出現了一顆光芒萬丈的明星——宋詞。宋詞中,涉及到酒的不勝枚舉。南唐如李煜《浣溪沙》「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描寫佳人微醉後的動人形象,那借酒撒嬌的媚態,欲蓋彌彰的窘態,我見猶憐的神態,充滿美的誘惑,為歷代詞人所艷稱的入神之句。當然,李後主被稱為「詞中之帝」,靠的還是亡國後身世故國之感那些作品,《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後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他對詞的貢獻以及在詞壇上的地位由此奠定。北宋如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酒醒人散得愁多」、「酒筵歌席莫辭頻」、「酒紅初上臉邊霞」;歐陽修《採桑子》「畫船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浮平波任醉眠。」《玉樓春》「酒入香腮紅一抹,水面風來酒而醒。」;范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王安石《千秋歲引》「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桂枝香》「背西風酒旗斜矗」;司馬光《西江月》「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黃庭堅《水調歌頭》「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秦觀《滿庭芳》「飲罷不妨醉卧,塵勞事、有耳誰聽?」、《虞美人》「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張先《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柳永《蝶戀花》「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鶴衝天》「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周邦彥《漁家傲》「拂拂面紅如著酒」;南宋如張元干《漁家傲》「醉眼冷看城市鬧」、《瑞鷓鴣》「醉里贏取自由身。」;姜夔《浣溪沙》「著酒行行滿袂風」、《月下曲》「與客攜壺,梅花過了,夜來風雨。」;元好問《小重山》「酒冷燈青夜不眠」等,在他們的詞作中,描寫飲酒場面和借酒助興、借酒抒情、借酒消愁的很多。

兩宋代表人物莫若蘇軾和陸遊。東坡《水調歌頭》那是千古絕唱,對於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認為是寫中秋的詞里最好的一首,這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洒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其他如《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江城子》(密州出塞)《行香子》(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陸遊《釵頭鳳》。這裡面有個凄婉的愛情故事: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遊和表妹唐琬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遊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加之唐琬不孕,以至最後發展到陸母強迫陸遊和她離婚。陸遊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陸遊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琬忍痛分離。後來,陸遊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琬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31歲的陸遊滿懷憂鬱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琬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

  儘管這時他已與唐琬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琬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琬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裡,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琬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遊看到唐琬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凄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琬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你柔軟光滑細膩的手,捧出黃封的酒,滿城蕩漾著春天的景色,你卻早已像宮牆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春風多麼可惡,歡情被吹得那樣稀薄,滿杯酒像是一懷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遙想當初,只能感嘆錯!錯!錯!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得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紅,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滿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靜空曠的池塘樓閣上,永遠相愛的誓言雖在,可是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遙想當初,只能感嘆莫,莫,莫!唐琬見到這首詞,悲痛欲絕,也作了一首詞「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不久唐婉就鬱鬱而終。詩人七十五歲時,住在沈園的附近,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重遊故園,揮筆和淚作《沈園》詩:「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煙雨沈園中,恍恍惚惚間,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詩人,正緩步踱過傷心橋,徘徊在滿地落葉中。已無蟬聲,也無畫角,只有一個默然凝望斷牆柳絮的老人。詩人八十四歲,離逝世只一年,再次重遊沈園,懷念唐琬,此情至死難忘。《春遊》詩云:「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自知不久於人世,仍然念念不忘當日眷侶,這一夢長達五十年——半個世紀,雖然仍自感匆匆,卻贏得了天長地久。從那首膾炙人口的《釵頭鳳》詞、傳說中唐琬的唱和開始,加上他幾十年後陸續以沈園為題悼念唐琬的幾首詩,陸遊用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愛情悲劇。

 

李清照《聲聲慢》、《醉花蔭》以及膾炙人口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辛棄疾《西江月》遣興:「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寒外聲,沙場秋點兵。」都是酒詞精品。

 

宋南渡以後,統治者編安於半壁江山。「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有識之士面對山河破碎,報國無門,內心十分痛苦,往往借酒消愁,持酒縱放,但所謂借酒澆愁愁更愁,這種破國亡家之恨又「怎一個愁字了得」!由於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儘管詩人們空有「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卻無法挽回宋朝亡國的厄運。詩人們嘶啞的吶喊最終淹沒在蒙古大軍席捲歐亞的錚錚鐵蹄聲中。

 


推薦閱讀:

梁山好漢大排行,為何關勝會排到林沖之上?
不要把憤怒和暴力當成良知
如何評價日本作家的自殺傾向?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可以穿越,你會選擇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為什麼?
別人在學番茄炒蛋,而我卻在融入外國文化

TAG:中國 | 文化 | 酒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