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每天學一句《論語》《為政篇》(4)

每天學一句《論語》《為政篇》(4)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注釋】

(1)有:同「又」。「十有五」即「十五」。

(2)志,在心之謂也。立志的意思。

(3)學,大人之學。

(4)立,所學經業成立也。

(5)惑,疑惑、迷惑。

(6)踰,逾越、超越。

(7)矩,規矩、規則。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大人之學,三十歲學有所成,四十歲對這些學問已經沒有什麼疑惑了。五十歲開始明白「天命」的概念,到了六十歲達到「耳順」的層次,到了七十歲就可以到達「從心所欲」的境界了。任何一個人學道的經歷,都不會超越這個規則。

【解讀】

本章是孔子自述其一生求學的過程,和人生達到的境界。孔子作為聖人,其表現和凡人沒什麼區別。孔子作為求學者,自述其經歷並示現給我們看,使得我們和孔子一樣達到他的人生境界。前三章談「為政」,孔子何以在此將話題一轉,談起了自己呢?讓我們先看看孔子的自述吧。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十五歲,《黃帝內經》記載:女孩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男孩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意思是,女孩子14歲「天癸至」性成熟,男孩子16歲「天癸至」性成熟。因此,女孩子13歲為豆蔻年華,男孩子15歲可「志於學」。在周朝時,小孩是八歲入小學。學習基礎文化和武藝等等。十五歲入大學,大學也稱「太學」。在那裡學習處世為人、治國安邦等等。

何謂「志於學」?志,心中所嚮往的意思。這裡的「學」,就是《大學》中「大學之道」的「學」。只有心中念念不忘並且做事不厭倦,才能會「志於學」。15歲以前,性格還不穩定,很難做到「志於學」。《學記》云:「士先志。」意思是準備學道的士子先要心中嚮往並立志學道。孔子說,我15歲立志學習大人之學。大人之學,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學就是15年,一直到「三十而立」。也有說法,古人三年明一經,從十五至三十,故通五經之業,故15歲開始志於學。其間,20歲被稱為「弱冠」。《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冠禮要在宗廟中行加冠的禮數,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為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別代表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後人多理解為到了30歲要成家立業,顯然俗人之見。立,《里仁》有: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因「立」有「位」,這個位是為政具體實施的位置。那麼,求的這個位置靠什麼呢?當然和前15年的「志於學」有關。《皇疏》:「立,為所學經業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經,從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經之業,所以成立也。」也有懷疑,為什麼「志於學」中沒有《易》,後人以孔子五十歲學《易》,大人之學中沒有《易》。以南師說法,孔子五十歲知天命是學習形而上的東西,《易》當然不在其中。

四十而不惑。

從四十不惑開始,後人的理解出現了爭議。惑,多解釋為疑惑、迷惑。意思是,孔子到了四十歲對人生沒有什麼疑惑了。既然如此,孔子沒有什麼疑惑了,還「知」得哪門子「天命」,後面的「耳順」和「從心所欲」更沒這個必要了。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這十年按著孔子的人生經驗,這裡的不惑應該是所學經業沒有什麼疑惑了。

按我們常人的理解,不惑之人,看透了世間的官場浮沉和人情冷暖,看透了上至國君下至平民的不仁之心。我們所說的看透人心,也就是「知人」。對於決定這一切學問和人事的天命,是無法知道的。不惑之年,不僅是孔子,包括每一個有生活經歷的人,浸透了多少人生的心酸呀!在《論語》中,連孔子的弟子們都無法知道的是什麼呢?

《公冶長第五》: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顯而易見,四十不惑,只能是對可得而聞的夫子文章,性與天道是不可得而聞的。

那麼,什麼人可以稱為「不惑之人。」 《子罕第九》: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智慧的人是沒有疑惑的。也可從《道德經》中可以得到答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與《學而第一》的總結之語「患不知人也」不謀而合,君子做學問最擔憂的是不知人。知人者是智慧的,即是智者。智者是不惑的,到了四十歲達到了不惑才算把學問學到家了。

孔子在四十歲之前,學習的是形而下的人生學問,即處世之道。按佛教用語可以勉強理解為世間法,接下來應該講更高的境界出世間法。不過,佛教的出世間法是解脫生死的,儒學解決不了。按孔子的說法,更高深的學問在《易》。《述而第七》: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五十而知天命。

後人對於天命的解釋,長篇大論,相當複雜。了解孔子「天命」的真正含義,從《論語》、《周易·繫辭》或者其弟子的著述中去尋找,方為正確。

《論語》中多處談到「天」和「命」。直接談到「天命」有兩處,還有《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有註解稱《論語》中多處的「命」指的就是天命。稍後的《中庸》,開篇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無論是《論語》還是《中庸》,都沒有對天命給一個直接而通透的解釋。孔子的另一套學問系統《周易·繫辭》對「天命」有更深一點的說法。「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南師認為,中國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一個原則有四個字,就是「樂天知命」。樂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則,合於自然;知命就是也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諦,乃至自己生命的價值。這些都清楚了,「故不憂」,沒有什麼煩惱了。這裡的「樂天知命」,是對「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的深度解讀,也就是對《易》,天地之準是宇宙間最高標準、最高邏輯的解讀。

結合「五十以學易」和「樂天知命」,孔子的「知天命」已經不是單純的處世學問了,已由「知人」上升到「知天」的境界。知人有三個階段:志於學、立、不惑。知天也有三個階段:不惑、耳順、從心所欲。《周易·繫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可以說,四十歲之前是形而下的學問,五十歲以後是形而上的智慧。

天命是什麼?天命就是影響小到每一個人,大到世間一切事包括自然的、社會的、歷史的等一切事物的法則,就是道。因為孔子的學問有兩大系統,一是儒學《論語》,一是易學《周易·繫辭》。孔子五十歲後所學是「道」,知天命,也就是學道階段的「至於學」。

六十而耳順。

對於「耳順」的解釋,有很多種版本。多數認為,對別人說的一切話都可以聽進去,或者是聽到的一切道理都能明白。果真如此的話,四十歲之前的學問之道不就是白學了嗎?我認為,用耳朵聽別人的話或者道理,顯然是有問題的。

對古人諸家說法中,我以為王充之認識最為確當。《論衡·知實》:「從知天命至耳順,學就知明,成聖之驗也。未五十、六十之時,未能知天命、至耳順也,則謂之『且』矣。」無論是學道,還是學佛,不同層次的人有著不同的境界。比如佛教之「開悟得道」,沒有開悟得道的人,只能說一個概念而已。開悟的解釋為「看到爹娘未生我之前本來面目」,不是開悟的人何以能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凡夫就是凡夫,聖人就是聖人,根機陋劣的我們,怎麼能體會到超凡入聖的「耳順」和「從心所欲」的境界呢?

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到了六十歲能夠聽聞並順應「道」。

七十而從心所欲。

從,在這裡應該與「耳順」的「順」同一個意思。七十而從心所欲,意思是到了七十歲,對外物的慾望,與「心」是相順應的,即無欲的境界。心不執著於外物,這與「老年戒得」一個道理。的確,貪慾是影響我們內心的最大障礙。心中已經接近「道」了,讓所欲順從自己心中追求的「道」,此境界只能言談,我們連會意的資格也沒有的。

不踰矩。

歷來注家,把這一句劃歸到「七十而從心所欲」去,顯然是錯誤的。孔子談一生的治學經歷,到了最後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我這一輩子,從十五「志於學」到七十「從心所欲」,都不會越過這個準則。孔子告訴我們,在他老人家的學問體系中,無論是誰都不會越過這個次第、規則。
天山國學苑品讀經典 升華人生公共微信號:tshgxy版主微信號:yizhihua505

推薦閱讀:

懶爸爸逐句讀《論語》之五十四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八 論語二十 
【經】《論語》為政篇·第二十三章
《論語》半部可治天下,讀懂這12句則受益終身
《論語》共讀,一以貫之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