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幸福的婚姻長什麼樣兒?

幸福的婚姻長什麼樣兒?

 

策劃人小語

 

幸福的婚姻是什麼樣的?有人說,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婚姻卻有著相似的樣子。不久前,女性給這種相似的幸福做出了回答。在關於幸福感的網路調查中,有七成女性表示,婚姻的幸福在於找到一個可以依賴的人。

 

這樣的觀點引起不小的震動。有人痛心疾首地說: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有人冷笑一聲:看,女人總是主動把自己放到塵埃中;有人五味俱全地感慨:只因這世上可依賴的男人太少了??

 

這樣的言論都在意料之中。我們一直認為,依賴是不好的,是無能的表現。實際上,我們的確需要依賴。沒有依賴的人生,就像一座孤島,在茫茫大海之中絕望沉淪;沒有依賴的伴侶,婚姻就少了親密和「與你同在」的溫暖。

 

依賴——用這個詞語詮釋婚姻的幸福,結果會如人所願嗎?在婚姻中,如何相互依賴,才不至於讓愛變成負擔?

 

菟絲花一樣的女人

 

阿沁下定決心嫁給大她8歲的舜子,是因為舜子身上那副「天塌下來有我扛著」的氣魄。結婚後,阿沁覺得自己真是嫁對了人,舜子從來沒有讓她生氣過,也從來沒有讓她為家裡的事煩心過。

 

阿沁有多依賴舜子呢?看看舜子每天的日程表就知道了:早上7點,舜子準時起床做早飯,然後叫阿沁起床,送她上班;中午休息時,舜子去超市買菜;晚上回家給阿沁做晚飯;吃完飯,舜子把所有家務活兒做好,然後去書房看書。有時看書看到太晚,舜子會在沙發上睡覺——他怕自己上床會吵著阿沁。

 

很好的老公對不對?阿沁也這麼覺得。「我什麼也不懂,家裡全靠舜子。」這是阿沁的口頭禪。有一次,鄰居來敲門:「阿沁,你們家的物業費是怎麼交的?」還沒等阿沁回答,鄰居忽然笑了:「算了,你肯定不懂,我還是回頭問你老公吧。」阿沁有些不好意思,卻又覺得很幸福:有個老公依賴,真好。在阿沁心裡,舜子就是一棵結實的松樹,自己就是纏繞在樹上的菟絲花,他是她所有的依賴。

 

阿沁依賴自己,舜子十分清楚。所以他輕易不出差,遇上阿沁生病,他會推掉所有重要的事情,專心陪著阿沁。有這樣的老公,阿沁直到40歲,還嬌滴滴的像個小姑娘。

 

只是,幸福太短暫。一天早上,舜子突然對阿沁說自己心臟有點兒不舒服。阿沁沒有在意,反正舜子每次生病都是自己去醫院。等阿沁慢悠悠地從床上爬起來時,卻發現舜子躺在沙發上,已經停止了呼吸。

 

阿沁的幸福飛走了。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內疚和恐懼。她內疚,因為自己從來沒有照顧過這個男人;她恐懼,因為自己連老公的葬禮都安排不好。她甚至不知道如何交水電費。她還不知道,今後的路該怎麼走??

 

點評

 

阿沁是典型的「過度依賴」。這類人大多在成長過程中被家長過度保護,心理不成熟,拒絕成長,希望他人對自己負責。所幸的是,丈夫接納阿沁對他的依賴,彼此相處和諧。而不幸也恰恰在此。丈夫的包容進一步強化了阿沁的小孩心態,導致她在思想和行動能力上更加退化,甚至不懂得關心照顧丈夫,回饋這份愛。如果阿沁的丈夫能夠明確夫妻界限,讓阿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那麼阿沁很可能從婚姻中得到成長,儘管這個過程會比較艱難。 

裹著「保鮮膜」的妻子

 

崔偉去外地出差。晚上,觥籌交錯間,同事的手機相繼響起:「累嗎?在幹嗎?和誰在一起?」同事羨慕地對崔偉說:「還是你老婆好,從來不查崗。」崔偉苦笑,他多希望自己能被老婆查。

 

崔偉的這個願望基本很難實現。老婆何麗是博士,又是企業高管,才不會做這麼無聊的事。每次崔偉出差,她總是一個簡訊解決問題:「到了嗎?安心工作,家裡不用操心。」是,她的確不用人操心。崔偉不在家,她一樣能過得好好的:上班、做家務、健身、學習。和他在家時一模一樣,一絲寂寞的味道都沒有聞到。

 

何麗實在太獨立了,似乎永遠不需要崔偉的陪伴。大冬天,她要出去買菜,崔偉叫住她:「等等我,我們一起去。」「不用,外面那麼冷,你在家好好待著。」說完獨自出門;家裡的電腦壞了,崔偉還沒來得及動手,她自己已經鼓搗好了;逢年過節給雙方父母郵寄禮物,還沒等崔偉開口,她已經辦得妥妥噹噹??何麗好像沒有需要崔偉的時候。崔偉提出和她一起做什麼時,十有八九,她會笑著說:「不用,我自己來就行。」

 

這句話簡直成了崔偉的死穴,讓他覺得自己真沒用。更讓崔偉難過的是,在情感上,何麗也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她很少像別的女人那樣撒嬌,或者說「你陪陪我」,也不會主動要求崔偉對她好。

 

崔偉覺得,妻子就像裹了一層保鮮膜,不需要陪伴,從來不暴露自己的內心,不和他過於親近。如果可以,崔偉寧願冒著寒風陪她去菜場買菜;寧願她把電腦往他身邊一扔,說道:「老公,你幫我搞定它」;寧願她在自己出差時,痴纏著說:「你快點兒回來,我想你了」;寧願她又哭又鬧,然後逼自己講幾個笑話??「我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我也想為你分擔,想讓你依靠。親愛的老婆,你能懂嗎?」

 

點評

 

何麗和丈夫的關係屬於過度疏離。這類人大多在成長過程中,有個嚴格的父親或者溺愛的母親。嚴格的父親讓她認為流露情感是不好的,並學會更早地獨立,認為「只能靠自己」;溺愛的母親使她覺得自己被情感吞沒,沒有自我。於是在婚姻中,她十分在意自己的空間,對於伴侶的依賴和親密會本能地抗拒,害怕再次經歷被情感吞沒的窒息感。崔偉要理解何麗對於自我空間的需求,在建立親密聯繫時,不妨慢一些,給她時間適應。

永無止境的討好

 

回到家,錢斌直接走進書房,沒有跟在客廳看電視的朱莉打招呼。這樣的舉動讓朱莉很不安,莫非是自己得罪了他?想想看,昨天她對閨蜜說了幾句婆婆的壞話,但錢斌不可能聽到;接女兒回家時,經不住她的糾纏,買了一個漢堡(錢斌反對女兒吃垃圾食品),但女兒已經吃完了啊!難道他以為自己在看電視,偷懶沒做飯?朱莉趕緊到廚房端出飯菜,一臉堆笑地招呼老公吃飯。飯桌上,朱莉小心看著錢斌的臉色,挖空心思講了幾件趣事。看見錢斌笑了,朱莉的心這才回到肚子里,也眉飛色舞地吃了起來。

 

朱莉害怕錢斌生氣,每次他一生氣,朱莉就惶恐不安,生怕是自己做得不好。其實,很多時候根本和朱莉沒關係。因為害怕,朱莉處處討好老公:錢斌不喜歡吃辣,朱莉做菜從來不放辣椒,雖然她自己無辣不歡;錢斌不喜歡女人燙頭髮,朱莉就清湯掛麵地過了6年;錢斌喜歡戶外運動,一向賴床的朱莉會在周末早早起床,累得半死不活還假裝高興??

 

朱莉也會和錢斌吵架,大多是為了錢斌不陪她、不帶她出去。錢斌很喜歡交際,朱莉總是要求他帶上自己,可錢斌不願意:「我們大老爺們兒在一起,你去不合適。」朱莉十分難過,她問錢斌,是不是嫌自己不夠好,或者有別的女人?錢斌哭笑不得。頭幾次,他還好好地哄朱莉,可後來他也不耐煩了,和朱莉吵了起來。一看見老公發火,朱莉嚇壞了,又是道歉又是賠小心,有時甚至連「上床」的招數都使上了。朱莉覺得自己就像個孩子,平日里看大人的臉色好,就可以撒個歡兒鬧鬧;可大人要是真生氣,立刻慌了神,只能低頭認錯。

 

這樣的生活讓朱莉感到很累,而且覺得自己很委屈。為什麼自己付出這麼多,一切都遷就他,他還是老出去,一點兒都不懂得感恩。朱莉不知道,錢斌一樣過得很累。看著朱莉小心翼翼的樣子,好像是自己欺負了她似的,他沒讓她這樣做啊!

 

點評

 

朱莉對丈夫的討好,本質上還是過度依賴。因為依賴丈夫,害怕丈夫拋棄自己,所以她處處討他歡心,最終失去自我。這類討好型的人,大多在成長過程中有個冷漠的家長,或者有過「被拋棄」的情感體驗。她們認為,只有讓別人高興了,他才會喜歡自己,才不會離開自己。這種深層次的依賴還隱藏著控制的心理:我為你做了這麼多,如果你再對我不好,那麼一切都是你的錯,你要對我的情緒和人生負責。這就是為什麼朱莉的丈夫會感到不舒服,她的好對丈夫而言成了負擔。 

宮學萍(心理諮詢師):學會健康地依賴

 

過度依賴會讓伴侶感到窒息,讓自己變成一個不懂得愛和回饋的孩子,把婚姻過成童話;不依賴又會讓伴侶覺得你不需要他,把婚姻過成了銅牆鐵壁??那麼究竟我們要怎麼掌握這個度呢?

 

提到「依賴」這一話題,很多人常常誤認為過度依賴的問題核心是當事人「生活能力低下」,例如沒有經濟來源,或者不會洗衣做飯。但事實並非如此。「依賴」,換句話說即「不要對方離開」,本質上是內心對於獨立、責任以及「成為一個成年人」的深層恐懼。

 

觀察身邊的那些「依賴者」,我們不難發現,雖然他們依賴他人的形式五花八門,但共同點都是「需要有個人為他/她負責」。他們夢想永遠活得像個孩子,希望童年式的生活可以無限期地延長,伴侶可以做自己一輩子的家長。他們不斷製造各種糟糕的假象,逃避自主的生活,讓大家(包括他們自己在內)相信他們是真的「不能」—而不是「不願」走向獨立。

 

所以,幾乎所有關於「依賴」的故事,自然也只能發生在婚戀和家庭生活之中(職場中可沒那麼多喜歡哄孩子的閑人)。極端的例子比如芮蓮。在工作場合中叱吒風雲的她,和男朋友在一起時,卻感到在飯店點一桌可口的飯菜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婚後的芮蓮辭掉了工作,她的家庭主婦式的「依賴症」也愈演愈烈,不久連原本開了6年的汽車也「不能」駕駛了,每周都要坐老公的汽車去超市採購食物—可等到兩年後這段婚姻不幸解體,重回單身的她又「奇蹟」般地把那輛福特車開得風馳電掣。

 

十分有意思的是,那些特別喜歡「賴上」他人的人,通常也很容易吸引到執迷於「被依賴」的那一類人。後者對於「照顧他人、指導他人、替人負責」同樣充滿熱情且欲罷不能。如果不能經常「痛並快樂」地為對方解決麻煩,他們的生活似乎會變得暗淡無光。慧慧就是這樣的人。在家裡,從買菜做飯到裝修新房,從孩子的教育到老公的交際,一切的一切,慧慧全部包攬下來,從來不和老公商量,也不準老公插手,而且做得有條不紊、無可挑剔。老公但凡要拒絕,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見,慧慧就特別生氣,還罵老公「不知好歹」。慧慧無法容忍自己沒有事做,無法容忍對方拒絕自己的「關心」,巴不得孩子和老公都變成「廢物」,她的成就感才能光芒萬丈。

 

不管是過度依賴他人,還是過度需要被人依賴,都是在試圖模糊兩個人之間的界限。前者是甘心喪失自我,後者是試圖吞沒對方,這樣的依賴與被依賴,都將給自己和婚姻帶來麻煩。

 

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相互的依賴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健康的依賴關係,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雙方可以隨時說「不」。妻子願意每天為丈夫洗衣做飯,卻也相信她不在家時,丈夫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丈夫甘心給妻子提供好的生活環境,卻也相信,假如自己的事業遭遇不順,妻子一樣可以撐起這個家。其次,彼此都是愉悅的。你依賴他時,他是樂於接受的,願意為你服務的,而不是煩躁的,甚至想要逃。同樣,在依賴他的時候,你依然覺得自己是能幹的、自信的、充滿安全感的。

 

在婚姻中,依賴是一種方式,而不是目的。他可以幫你解決問題,幫你遮風擋雨,但是,他沒有義務對你的人生負責。彼此互相依賴,卻不喪失自我,不強求對方。這樣的依賴,才是婚姻中健康的狀態。

 

鏈接

 

我們為什麼需要依賴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城裡人和一個農村人生病住院了,兩人的情況都不太樂觀。城裡人的家人、同事紛紛來看望他,對他說:「你安心養病,家裡一切都好,不用操心;單位上的活兒已經交代別人做了,你不用著急。」看望鄉下人的親屬並不多,只有他太太時不時出現,還對他絮絮叨叨:「要種麥苗了,我一個人忙不過來;家裡的豬要賣了,你說賣多少錢比較好??」不久,放心的城裡人去世了,操心的鄉下人卻好了起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依賴,有時是生命得以延續的支撐。在婚姻中,因為有依賴,因為被人依賴,我們能夠得到價值感,覺得自己是被人需要的。

 

婚姻中的依賴,還在於它滿足了我們對於「重新做回孩子」的需求。在理想的婚姻中,你不願離開我,我也捨不得拋下你,管它什麼天災人禍、天打雷劈,反正不論何時我回頭看看你,你都要一如既往地為我張開懷抱。誰都會有想偷懶的時候,誰都會有累的時候,這時,允許自己和對方時不時地「賴一賴」、使使小性子,無非就是給我們內心的孩子放放風,滿足童年時尋找媽媽庇佑的溫暖和輕鬆。

 

依賴,還源自對於安全感的需求。依賴最開始發生在孩子和媽媽之間。孩子是無助的,媽媽是強大的,她的保護讓孩子覺得安全。孩子長大成人後,與媽媽的依賴關係會複製到伴侶之間,讓安全感得以延續。

 

依賴還意味著「在一起」。夫妻在相互依賴中獲得共同的情感體驗,有過共同的生活回憶。我看過你最無助的樣子,你給過我最有力的支撐,這一切都將給婚姻帶來「連理枝式」的親密感,使夫妻間的情感藤蔓越纏越緊。

 

我們都需要依賴,因為我們都需要價值感、安全感、放鬆感和親密感。愛需要距離,愛也需要融合。讓依賴成為問題的,不在於這個行為本身,而是它背後的心理需求過於強大,或者過於壓抑。了解了這些,你和伴侶之間才能更健康地相互依賴。 

關於依賴,她們有話要說

 

「依賴」這個詞,先天不足地帶有貶低的味道,彷彿是女性「技不如人」的有力佐證。好在,我們在前面重新認識了「依賴」,知道有一種依賴能讓我們更幸福。其實,對於依賴,聰明的女人早就有了清醒的認識。

 

王悅(公務員):被他依賴又何妨?

 

太多閨蜜曾在我耳邊說,男人靠得住,母豬會上樹。說這話時,閨蜜的眼神充滿了過來人的智慧,語氣十分之苦口婆心。

話是沒錯。但她們都忘了,男人靠不住,只因女人的依賴過了頭,不懂得迂迴有度的戰略戰術。我從來不掄著這些女權主義的大棒,把男人踩在腳下,把自己搞得苦哈哈的,還要笑著對鏡頭說:「女人,就是要對自己好一點兒。」真是累死活該。

 

依賴從來都是存在的。兩個人結婚,如果不互相依賴,還過什麼日子?問題是,依賴不應該是單方的,而要互相對等。讓男人對你死心塌地的法則之一,就是時常讓他小小地依賴你,偶爾讓他大大地依賴你。

 

我有個女友非常有趣,每次跟她老公吵架,硝煙四起又互不相讓時,她會暴怒地扔下一句話:「今晚不給你做飯!」說完她都恨不得掐死自己,難道唯一可以威脅他的招數,就只有不做飯而已?

 

有威脅的招數,總比沒有的好,至少說明他在某些方面還依賴你,沒有了你他不能過得這麼舒坦。比如說我,每天給老公系領帶、熱豆漿。這樣做的好處是,我出差時,他會鬼哭狼嚎般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回來。其實,他單身時系領帶系了好幾年,比我強多了。只不過,他享受依賴我、被我照顧的感覺,而我也在照顧他的時候得到滿足,因為被自己所愛的人需要,是一種幸福。

 

當然,這都是比較低端的戰術,偶爾還需要搞一些高端的戰略。某天他為工作煩惱,壓力大到極點。晚上,他蜷縮在被窩裡對我說:「老婆,你抱抱我。」這時,我會把他當成孩子,輕輕摟在懷裡拍著,讓他放鬆,陪他說話。

 

有些女人認為,有這樣舉動的男人太沒用了。你們錯了。當一個男人願意在你面前表現出脆弱,願意無所顧忌地依賴你時,恰恰證明他愛你、信任你。試想一下,當你的男人找別的女人撫慰,或者告訴你,沒有你他一樣過得很好時,你是否會有找棵樹撞死的衝動?

 

依賴,不僅意味著依賴對方,也意味著被對方依賴。當你成為他生命中不可缺失的力量時,還有什麼能把你們分開呢?

 

二三石(銀行職員):依賴是給他機會表現

 

靜芸是個在精神上很彪悍的女人,打從結婚起就給老公制定了許多家規,密密麻麻看下來,著實嚇人。其實靜芸這人是精神上的王者,行動上的奴隸。家規都是面兒上擺的,誰也沒當回事,不過是在關鍵的時刻,可以拿來威脅和震懾老公。但有一條家規,靜芸要求老公堅決地執行:那就是每天洗碗。

 

這都是被現實給逼的。剛結婚時,靜芸這個貪財好色的女人十分滿足,老公不僅長得帥,而且工資全部上交。靜芸打著小算盤:自己每個月掙3000塊,全歸自己花;老公每個月掙6000塊,還是歸自己花,一個人花兩個人的錢,真是賺大發了。可越到後來,靜芸越發現不對勁兒:要做兩個人的飯、洗兩個人的衣服,後來還得管兩個人生出來的小孩??而那個賺6000塊錢的男人呢?似乎除了給錢,基本上不疼老婆不管娃。於是,在夜晚的燈下,靜芸又細細算了一筆賬,覺得自己真是虧大發了。人家都說,嫁個男人好有個依靠,可自己啥也沒撈著。對,錢是多了,可既然組成了一個家,那個男人總不能啥也不上心吧?於是,靜芸在家規上加了一條:每天晚飯後,老公必須洗碗。

 

靜芸一旦下了決心,老公知道九頭牛也拉不回她,於是乖乖地執行。有時,老公晚上應酬到很晚,回到家,依然發現一堆碗等著自己洗。他憤怒:「王靜芸你搞什麼鬼?洗個碗而已,你一定要靠我嗎?」靜芸冷笑一聲:「笑話,一頓飯都難不倒我,別提洗幾個碗。我就是要讓你洗,讓你知道,你還有個家,有老婆孩子指著你疼!」老公被震得無話可說,屁顛屁顛地進廚房了。這碗洗著洗著,就洗出了成就感,老公開始向靜芸邀功:「瞧瞧,要是沒有我洗碗,你拿什麼洗菜做飯?」靜芸也會很狗腿地拍馬屁:「當然了,我和孩子都離不開你呢!」

 

其實婚姻就是這麼回事。女人讓男人接孩子、拖地板,不是她幹不了,而是要讓這個男人明白,他是這個家的一分子,要對妻子孩子負責。當然,段數更高的女人不在這些小事上下工夫,她們會在某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嬌滴滴地對老公說:「親愛的,最近我遇到了麻煩,你能幫我解決嗎?」只要這樣的次數不太多,那個男人必定如打了雞血般摩拳擦掌。其實,女人心裡在竊笑:「小樣兒,不讓你費點兒心,你哪裡知道老婆孩子熱炕頭是怎麼來的。」

 

本刊觀點

 

談起依賴,我們很容易想到瓊瑤小說中菟絲花一般的女主人。所以我們反對依賴,反對將自己完全地交給他人。但是,請不要忘記,還有一種木棉般的女人,她站在橡樹身旁,彼此的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里,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樣的女人,和伴侶有著平等的人格,既獨立面對自己的成長,又在和伴侶的相互依賴中,獲得親密和力量。

 

如果你認為,幸福就是找到一個可以依賴的人,那麼,請不要做那依附的菟絲花,而要做一株木棉。對於木棉一般的女人,可以放心地彼此依賴。因為,依賴也是愛的表達,是信任的力量,是幸福的縮影。


推薦閱讀:

八字合婚註定你一生婚姻幸福
何謂幸福?
最終會幸福的女人,只有這一種
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人變的向錢看了?
520思考:你覺得世界上哪裡最光明最溫暖?

TAG:婚姻 | 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