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這玩意兒·杭州日報

名片這玩意兒
2013-10-31

  閑談

  周新華

  名片這東西時下很流行。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見面,寒暄幾句之後便都掏出「片子」來交換一下。不認識的可以從此認識,認識的則可以知道彼此近況,在哪裡發財,「進步」得如何。

  其實從考古發現看,名片也不是什麼時髦物事,早就有了。只不過當時不叫「名片」而已。

  在一些漢晉時期墓葬,經常發現一類木簡,長18-25厘米不等,寬3厘米,上墨書文字。南昌市東湖西晉墓出土的一枚,上書「弟子吳應再拜問起居 南昌字子遠」字樣,這其實就是最早的名片。

  在漢晉時期,這種類似名片的東西叫名刺,在史籍中又叫「謁」。漢劉熙《釋名·釋書契》載:「謁,詣告也。書其姓名於上以告所至詣者也。」通常來說,這往往指的是下級或晚輩謁見上級或長輩,我們現在還常用「拜謁」一詞,其意一脈相承。

  東漢時,名刺已很流行,在名刺上一般還要寫明姓名爵里,故又稱「爵里刺」。《釋名》中解釋說爵里刺就是「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里也」。這就有點意思了,時下通行的名片,一般都是印有本人姓名、單位、地址、職務(職稱)、聯繫方式等,聯繫方式除了座機、傳真、手機(有的還印有好幾個號碼),還有單位網址、電子信箱,甚至還有把QQ號、微博賬號也印上的,但古人的名片要簡單得多,一般就只書寫求訪者姓名和官爵,但有一樣卻是現代人不會寫上的:「郡縣鄉里」,就是個人籍貫。大約古人比較看重家鄉觀念,一看來訪者是同鄉同里,還會比較重「鄉黨」情誼的吧。

  更有意思的是,漢代人在遞送「謁」或「名刺」時,如果同時還準備送禮,則還會在「謁」或「名刺」上加書所送錢物的數量。這很耐人尋味。這一是說明請客送禮、行賄受賄也是「古已有之」,只不過「於茲為烈」而已;二來,我覺得在做派上,古人要直爽得多。他們是光明正大地來,白板(其時紙還未發明,是寫在木簡上)黑字寫得一清二楚,坦坦蕩蕩。這讓我們欽佩。前幾年看過一個報道,有人送錢給某領導,不好意思明送,就把百元大鈔捲成一支支香煙模樣,塞進一條中華香煙的煙盒裡送給領導。不想因為沒有明說,領導夫人就把這條煙送到「回收名煙名酒、冬蟲夏草」的小店裡去了。你說冤不冤啊?

  扯遠了,還是回過頭來說名刺。說到漢時人送「謁」或「名刺」還要加書所送錢數內容,這令人想起《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的漢高祖劉邦青年時一段耍無賴的故事來了。

  一位有名望的呂公,初遷到沛縣時,縣令為之請客,並規定送禮不滿一千的客人,坐在堂下。當時劉邦是個小亭長(泗水亭長,相當於現在的社區治保主任),人微名輕,哪裡拿得出那麼多的禮錢?於是他故意在「謁」上寫「賀萬錢」,實際上一個錢也沒送。「謁」送進去之後,「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劉邦原為詐酒食,不料反受呂公賞識,並因此得到了一位妻子,即被後人斥為篡權的那位呂后。

  看到《史記》中關於高祖劉邦的這段記載,在令人莞爾的同時,也讓人對漢時這位呂公心生敬佩。看來這位呂公還是器重人才的,不然的話,劉邦敢開這樣的玩笑,不被人打出去才有鬼了。

  到唐代時,木簡名刺改為名紙。唐代長安新科進士以紅箋名紙互換,以便交流。晚唐又喚作門狀、門啟,都是自報家門的一種聯絡方式。宋代的名紙還留有主人的手跡,據南宋張世南在《遊宦紀聞》中記述,他藏有黃庭堅書寫的名紙,而秦觀送他的名紙,類似今天的賀年片。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藏有北宋書法家蔡襄的《門屏帖》,據陸遊在《老學庵筆記》考證,類似「名刺」。

  這樣看來,名片改為紙質,也有一千多年歷史了。但近年來似乎又有一種「復古」之風。前年我到「中國竹鄉」安吉調研,當地縣長送了一枚竹簡名片,頗感清雅。這竹名片也算是一件別緻的風物,既有地方特色,要追溯起來,倒也可以說是古風宛然了。調研結束,當地還為我們每人各定製了一匣竹名片,並配以精美的竹製匣盒,到現在我還放在辦公桌上,不捨得用。

推薦閱讀:

VC奇葩秀之30:出軌是找死,出櫃是展示
在網上請設計師設計的名片太爛,接下來該怎麼讓她修改?
名片上的營銷秘密:頭銜越多社會地位越低
名片製作經驗分享

TAG:名片 | 杭州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