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忠臣:鄭成功(原創)
鄭成功
四鎮多異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這是一首說鄭成功的輓聯,作者是康熙皇帝,很諷刺吧,給鄭成功寫輓聯的竟然不是明朝皇帝,說明康熙皇帝的胸襟寬廣,也證明了鄭成功的人格魅力,可以打動敵人,鄭成功除了受漢人的崇拜和敬仰外,也受日本人的重視。人都是崇拜英雄的,不管是悲情英雄還是偉岸的英雄,只要他做出了俠之大者的事情利國利民的事情來就是英雄。否則即使官做的再大也被人鄙視甚至唾棄。比如洪承疇,吳三桂。
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比如被反間計冤殺的袁崇煥,死守揚州戰死的史可法等等。
鄭成功和他們一樣,還有很多不一樣的特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英雄的一生。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表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鄭成功原為中國南明政權的大將軍,因蒙南明隆武皇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鄭國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封延平王,稱「鄭延平」。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等。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今台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後,台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鄭成功之所以受日本人敬佩還有個原因他是中日混血兒,鄭成功的父親是海賊王鄭芝龍。當年他爸爸的勢力非常大,東南亞的商船都得給鄭老大交保護費掛上他的旗子才可以保無憂。甚至連荷蘭,西班牙這些西方的海上馬車夫都得給海賊王老鄭面子。鄭芝龍來往於中日等地販運貨物,來到日本認識了一個日本女子叫田川氏,當時的日本剛剛結束了戰亂,鄭芝龍因為經常來往,又是海賊王不敢待在一個地方。小鄭就留在了日本,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回國了。屬於海歸人士。
他剛剛回來的時候,國家已經陷入動亂,大明王朝形勢岌岌可危,
果然沒過幾年,明朝最後的皇帝就上吊了,當時的鄭成功還叫鄭森,他爸爸被國家招安了,因為手裡有兵將所以權勢很大,和幾個南明的大臣擁立了唐王朱聿健,成立了隆武政權。奈何老鄭當海盜當慣了,自己手裡又有兵權,並不把這個傀儡皇帝放在眼裡,覺得有擁立之功便得意忘形,這點小鄭森看在眼裡非常不開心,他在日本受了很多儒家教育,日本是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比較深的國家,回國又受了更好的教育,所以把忠君愛國放在心裡,對父親的做法不滿但又出於三綱五常不敢說什麼,知道清軍南下,鄭之龍一點沒抵抗,打開仙霞關投降了。南明隆武政權就這麼結束了。 鄭成功當時已經是青年了,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而且又受隆武帝重視,賜姓朱,名成功。希望抗清大業成功。所以有國姓爺的叫法。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鄭成功見父親投降沒有骨氣,和叔叔鄭鴻奎,鄭彩等人帶兵來到金門,廈門。也就是之前輓聯說的兩島屯師。老鄭以為清廷會向重視洪承疇。吳三桂那樣加官進爵,沒想到清廷覺得他沒什麼利用價值。就把他押往北京,後來又攻打他的家鄉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縣。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被戰亂逼自縊身亡。更加深了鄭成功的恨。
鄭成功拒絕了父親的勸降,鄭成功正式與清朝對抗,他收集了父親的舊部加以改編,又和自己的族叔和族兄弟一起成立了鄭家軍,尊永曆皇帝年號,後被永曆皇帝加封為延平王。
鄭成功覺得小小的島嶼養不了這麼多兵,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力一搏。當時多爾袞已死,多鐸也得天花而去。老一輩的王爺都退的退死的死,滿洲宗室新貴們又不擅長兵事,就帶兵一路搶關奪城,一直打到江寧城下(現在的南京城)。
奏報報到北京,順治皇帝驚慌失措,一會要會東北,一會要御駕親征。方寸大亂。孝庄太后兩個耳刮子把順治打醒了,讓他別亂。
讓前線的將士便宜行事,伺機而動。果然守城的是個漢人,他是原來明朝的降將,被派到南京守衛,因為弘光政權崩盤後,南京城不能沒有守備。這個降將很有心眼,知道打不過鄭成功但是如果只是躲著早晚會被殺,不是失守被鄭家軍殺,就是被清朝論罪。於是和鄭成功談條件。我們的鄭同學非常的年輕,而且性格直率單純。這個將領說:「國姓爺,清朝有規定,守城到百日後投降,家屬不會被論罪,這樣你再等我半個月,到了百日後,我就投降」鄭成功真就相信了。結果中計了,這個守將讓人飛鴿傳書,調來清朝其他軍隊里外夾攻把鄭成功打退了。眼看局勢不利於自己,這時下屬提議說台灣島現在還在荷蘭人手裡,咱們去收復了台灣,有土地可以駐守人馬與清廷對峙。
鄭成功覺得有道理自己的人馬一直缺糧餉,繼續在大陸盤桓容易被清軍包圍。於是帶人從金門島出發渡海到台灣。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台灣島本是中國的島嶼島上的百姓是高山族人,世代住在台灣。中國元朝時設澎湖巡檢司,歸福建管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福建省澎湖派出所。後來明朝也繼續管轄但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就沒有時間管理台灣。荷蘭等一些西方國家進行大航海時代,佔領了台灣。修築城堡奴役百姓。很像東北的局勢,東北也是被沙俄窺伺。犯我邊疆者雖遠必誅。
鄭成功打上了台灣,打敗了荷蘭人,拆毀了荷蘭人的城堡,建了中國式的殿閣,遙受永曆政權,用永曆年號。直到台灣被康熙收復。
鄭成功佔領了台灣不久後,因為父親被清廷在關外所殺,內地又遷界禁海,這個提法是一個叫黃梧的首先向鰲拜提出的。
《康熙王朝》中說是姚啟聖說的其實不對,姚啟聖頂多是重複了一下而已。電視劇就是喜歡張冠李戴把別人的成果都放在主要角色身上。
鄭成功的性格比較直率,和他父親有點像,脾氣不好,對手下的將領和自己親戚也都要求嚴格,按理說這沒錯但是卻犯了小人,加上自己不爭氣的兒子鄭經和鄭經自己的乳母勾搭成奸,一生氣就生病了,加上小人進毒藥。一代民族英雄鄭成功就這麼去世了,終年39歲。公元17世紀中葉,死了很多名人都是39歲。比如李自成,比如多爾袞,再比如就是鄭成功。
日本之所以重視鄭成功除了因為他是英雄外還有個原因就是他有日本血統,日本人為了奴役台灣殖民台灣便將鄭成功抬了出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現在的台灣島上還有鄭氏後裔,鄭成功一代梟雄就這麼憋屈的死去,實在讓人痛心不已。不過他的這種做法不值得讚揚,收復台灣很好,但是他的家族搞台獨就不好了,當時的政府已經不是大明朝而是大清朝了。鄭經和他的臣子陳永華(就是小說鹿鼎記里的陳近南)馮錫范,劉國軒一起經營台灣,曾經在三藩之亂時還上大陸攪合卻被靖南王耿精忠給打了回去。後來鄭經死後,台灣島開始內訌,鄭成功長孫鄭克臧與次孫鄭克漺競爭繼承人。最後鄭克臧和陳近南失敗了,但是台灣的民心和軍心都亂了。康熙派鄭成功的原來部下施琅率水師攻台,台灣和澎湖列島被收復,某些人喜歡叫淪陷。暫且不爭論。鄭克爽降清。
說到這,最後插一句嘴,鄭克爽當年還是個青少年,才15歲左右不會去和韋小寶搶阿珂的,所以金庸先生的小說有點醜化了這個英雄的後代。他本人沒責任,搶功勞的是他的岳父馮錫范。他在歷史上也是不找人待見。可謂富貴不過三代,鄭家的歷史又告訴我們這個例子。鄭成功的墓後來遷回了他的老家福建省南安縣。
一代英雄鄭成功的故事就說到這了,其實很值得大家深思,現今台灣島上某些人又蠢蠢欲動了。我們的國家不會讓某些人私慾駕馭了台灣民眾的心。台獨之路走不長。前有台灣鄭家,後有陳水扁。希望台灣早日回歸祖國。
推薦閱讀:
※成功社交7妙招
※成功學是個什麼玩意兒?
※一個識人的好方法
※你所見到過的學習最勤奮的人的故事是什麼?
※別讓急於成功毀了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