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伏天針灸有什麼作用

百家號08-07 15:55

1、三伏天針灸有什麼作用

解暑,祛濕,祛寒,降火。因為艾灸補充的的是元陽之氣。到了夏季,許多人怕熱,這是因為體內寒、濕氣重的緣故。中醫講:「虛火、邪火之根是寒濕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發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婦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

在中醫里治療各類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濕,才是有效治療,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針灸的純陽與天時的陽氣最旺之時,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將寒濕邪排出後,人在炎熱的環境里是不悶熱,不煩躁的。

?

2、三伏天針灸適用哪些疾病

2.1、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各種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

2.2、過敏性鼻炎,四肢寒涼怕冷,免疫低下,反覆感冒;

2.3、虛寒頭痛、慢性虛寒、胃腸炎、潰瘍病、腹瀉、消化不良、厭食、胃痛;

2.4、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骨關節問題及頸肩腰腿痛等癥狀;

2.5、痛經等虛寒性的疾病及其他婦科問題。

3、三伏天針灸怎麼做

三伏灸的具體做法是:選取麻黃、法半夏、白芥子、細辛、麝香等藥物按比例研末,用時以薑汁調成膏狀,用膠布將塊狀藥膏貼於穴位上。在貼膏藥前,用拔罐器先拔相應穴位3分鐘左右讓穴位出現潮紅更佳,每伏各貼葯一次,貼於雙側對應穴位,初伏、中伏、末伏各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貼葯時間為午時最好,因為此時陽氣最旺,成人一般貼6-12小時,兒童貼1-2小時,貼葯後皮膚有發熱感,灼痛感,各人皮膚耐受情況不一樣,但以能耐受為度。貼葯後如皮膚出現水皰,應注意保護好創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療的同時應戒食易化膿食物,如牛肉、鴨、鵝、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

三伏灸的由來

三伏灸是三伏天中的一種中醫特色療法,這種療法的目的是冬病夏治,但是很多朋友不懂三伏灸要多久灸一次,其實三伏灸的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是一年最熱的時間,也是中醫所說的「陽氣最旺盛」時。

這時人體皮膚鬆弛,毛孔大張,在特定穴位敷貼藥物,更容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幫助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將體內的頑疾、寒氣驅除出來,達到「冬病夏治」效果。

?

三伏灸要注意什麼

慢性支氣管炎、胃部的消化性潰瘍、骨關節疾病、風濕類風濕等都屬於「冬病」的範圍。不過,嚴重皮膚過敏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體質者、嚴重皮膚過敏者、貼敷部位表皮破損者等要慎用。陰虛火旺體質、感冒發燒期間,以及女性經期也不適合貼敷。

去貼敷時最好身穿寬鬆透氣、舒適吸汗的純棉衣物。為了防止藥膏染臟衣服,當天穿深顏色衣服最好。如有過敏癥狀在貼敷前一定要告訴醫生,改用防過敏膠布。貼敷後會出現發熱等感覺,可以待在涼快的地方,但切不可貪涼。不要馬上進到溫度很低的空調房裡,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更不要將電扇、空調直接對著貼敷部位吹。

平時身體沒有病痛的話,每隔3-5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25分鐘左右。如果身體寒症較重,或者其它需要治療的病症,那麼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每天必灸!無病痛的情況下,不要每天艾灸,易上火(口乾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本文系作者授權百家號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三伏灸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早在清朝初期張璐的《張氏醫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防止哮喘複發的記載。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具體做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
推薦閱讀:

納音五行在八字算命上的作用
干支作用細解
【每日一卦】八字深剖藏干作用關係
三般卦的作用
八字大運與命局的作用關係(上)

TAG:針灸 | 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