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顯密名相貫通

  乾乾居士 摘錄

  佛法體系完整,內容極為豐富,致使借用的名相也非常之多。為便於理解和把握,試將眾多名相擇要納入「信、解、行、證」這一學佛的過程,並結合顯教、密教進行簡單解讀,以供大家參考。

  一、信的過程

  1、:為佛陀之略稱,意為「覺者」。此覺者既能自覺,又能覺他,且覺行圓滿,乃名為佛。因自覺而異於凡夫,因覺他而異於二乘,因覺行圓滿而異於菩薩。

  佛又譯為「智者」。因覺行的本體與妙用是智慧故,佛之智慧稱「一切智智」或稱「無上正智」,梵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因佛有此智慧,我們便當信仰他、敬禮他,還要依止他的法,修學他的道,希求他的果。

  同時,這一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所共有,因此,我們便當敬禮所有佛。但因釋迦牟尼佛教化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我們因他的講述才明白這個道理,因此稱釋迦佛為本師。

  具有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者,豎窮三世,橫遍十方。所以,在顯教里從時間、空間上分別為十方三世諸佛,而在密教里,卻歸成一個佛的總體,稱摩訶毗盧遮那佛,音譯為大日如來。因此,一切諸佛實同為一尊,並不因時間、空間而起差異。而大日如來所具有的「一切智智」可分為五智,即大圓鏡智(由第八識轉成)、平等性智(由第七識轉成)、妙觀察智(由第六識轉成)、成所作智(由前五轉成)、法界體性智(前四智合成)。可見,佛的智慧由我們凡夫的八識轉成,迷則為識,覺則為智。這也說明,只要我們有八識,我們就可以轉成五智,也就是說,我們人人都有佛性。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佛就是我們的覺心。

  轉識成智是依顯教說。如就密教說,大日如來實為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所成,這個識還不過是六大之一。眾生亦為六大所成,因此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如那佛像亦為六大所成,從密教的眼光看,它便真是一尊佛,也應敬禮他。

  2、三寶:佛寶、法寶、僧寶。小乘三寶與大乘三寶的內涵有區別。

  3、三藏:經藏也稱修多羅、素怛纜;律藏也稱毗尼、毗奈耶;論藏也稱阿毗曇、阿毗達磨。

  二、解的過程

  1、我見:指各人所妄認的「我」,有兩類,即人我、法我,也稱我執、法執。要強調的是,這個我見是從真如上而起,非從外來。所以,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其中分別不過是一迷一悟而已。

  2、三科:指一切諸法的三種分類,為說法相者所重,是從「有」上說。

  (1)五蘊:即色、受、想、行、識。此科如來主要為迷心不迷色者說。

  (2)十二處:即六根加六塵。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為內六處(入),屬於主觀方面。六塵也稱六境,指色塵處、聲塵處、香塵處、味塵處、觸塵處、法塵處,為外六處(入),屬於客觀方面。此科如來主要為迷色不迷心者說。

  (3)十八界:內界六根、外界六塵加上中界六識(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即為十八界。此科如來主要為色心俱迷者說。

  可見,三科並立,不容廢一。

  上述為顯教的說法。在密教,此三科是為表三部之法而分:為迷於心法者說五蘊,表「金剛部」之智;為迷於色法者說十二處,乃表「蓮花部」之理;為色心雙迷者說十八界,乃表「佛部」之蓮金不二與理智不二。

  3、八不: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為說法性者所重,是從「空」上說。

  4、二諦:即俗諦與真諦,前者指世間之真理,後者指出世間之真理,以二諦之理可認清重重「空」、「有」而示得佛法上的最上正解。

  佛法的所有名相都是從圓滿上說的,雖然有許多名相表面上顯然說「空」說「有」,而他們真實的意義一定都是遠離四句、不落二邊,這是我們自應具有的一種佛學常識。

  三、行的過程

  1、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諦雖是聲聞乘人所專修,但也通於三乘佛法,因此大乘、密乘人也不可不知。

  2、十二因緣:亦稱十二緣起、十二有支等,是佛教對眾生「三世輪迴」流轉的緣起的一種具體描述,包括有十二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支的緣起關係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十二因緣與輪迴相配,故有「三世兩重因果」的說法。十二因緣雖是緣覺人所專修,但也通於三乘佛法,它與四諦均為大乘行門的原始基礎,因此大乘、密乘人也不可不知。

  3、六度:全稱「六波羅蜜多」,譯作「六度」、「六度無極」、「六到彼岸」,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的六種修行方法。其中,六度以般若為本,以精進為基,以布施為門。

  聲聞、緣覺乘分別依四諦、十二因緣了生死超三界,但是只為自度,只能「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未能度眾利他,佛陀斥為「焦芽敗種」,可見仍非究竟。唯有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發四弘誓願,修六度四攝法門,圓滿佛果的菩薩乘,才是佛法的究竟法門。

  4、三十七道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七科。

  (1)四念處:又名四念住、四念處觀,是防止雜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的四種法門,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破除我們執著的凈、樂、常、我四個顛倒。

  (2)四正勤:即已生惡不善法令斷、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四種。

  (3)四神足:也稱為「四如意足」,包括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四種。實際上就是指四種可以得到神通的禪定,用這四種定力攝心,能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

  (4)五根:就是五種生起善法的根本,即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5)五力:即五種力量,是修習信根等五根,而產生和增長的五種能夠維持修行,獲得解脫的力量。與五力相應,五根分別是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6)七覺支:七覺支又叫「七覺分」,「七等覺支」,「七覺意」,「七菩提分」等,是五根五力的增長所顯發的七種覺悟,具體是指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

  (7)八正道:八正道又叫八聖道分,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與三學相通,是三學的細化,可攝入戒、定、慧三學,修八正道就是修三學,修三學也是修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猶如到涅槃城的鐵路,而它的七科就是中間的七個大站,是必須要經過的七個階段,而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就是乘車的三種車票。

  5、三學:學佛者必須修持的三種基本學業,即戒、定、慧。三學概括了全部佛教教義,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門。

  (1):梵名屍羅,譯名清涼,又名毗尼、波羅提要叉。小乘以五戒為根本,大乘以菩提心為根本,即必須不退菩提心方為大乘行者。菩提心即具五戒,五戒也具菩提心,不過境界有廣狹之分,致使聖果也有小大之別。

  (2):即禪定,為三學的中心樞紐,分如來禪、祖師禪、秘密禪三類,前兩者是顯教的禪,後者是密教的禪,秘密禪高於顯教的禪。

密教之所以高於顯教,最顯明的一點便是「即身成佛」,再進一層說,顯教的最高地方只在空的「理」上,而密教則實有不空的「事」。因密教以六大為體,以四曼為相,以三密為用,這些都是不空的東西,以這不空的東西做密教的體相用,自然會有實有不空的事而能即身成佛。

  密教最重要的修法就在修供養。修供養時,護身、結界、莊嚴、勸請、獻供、禮讚等,實在就是修定的方便,不過不像顯教的默座無為而已。然而,他以三密為用,其身密與顯教的觀色相當,語密與顯教的觀息相當,意密與顯教的觀心相當,只是密教比顯教更注重充分發揮這色、息、心的不空的妙用。因此,在定的方便上有一個大大的差異。

  至於供養法所入的定,雖常常因本尊不同而有種種不同的名稱,但各本尊都只是大日如來的支分身,便都為大日如來內證三摩地所攝,因此可以說,密教所入的定正是大日如來的內證三摩地,此為如來的最上定。所以,顯教只是入因地的定,而密教卻徑入果地的定,因此,在定的境界上也有一個大大的差異。

密教的觀法以三密為用而為實現「生佛一致」的無上法門,而顯教的觀法卻以生佛相對而修,因此,在定的觀法上也有一個大大的差異。

因這種種的差異,於是密教便以即身成佛的神妙,高出於一切顯教之上,說禪定而到了這個秘密禪的境界,自然就當要嘆為觀止了。

  (3):又稱增上慧學,亦即智慧。慧就是有厭、無欲、見真,擯除一切慾望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緣,以窺見法,獲得智慧解脫,這是學佛的最終目的。

  在學佛的四個過程之中各有三學,當然就各有一種智慧。從信上持戒修定可證聞所成慧,簡稱聞慧,可見大日如來的等流身;從解上持戒修定可證思所成慧,簡稱思慧,可見大日如來的變化身;從行上持戒修定可證修所成慧,簡稱修慧,可見大日如來的受用身;從證上持戒修定可證無相慧,由此再進即得照寂慧與寂照慧,可見大日如來的自性身。

  四、證的過程 

  1、五十二位:大乘菩薩的階位,即始自發菩提心,終至成就佛果,其間可分成五十二個階位。茲列其階位名如次: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此五十二個階位實隨著教義而有高下,隨著根基而有遲速,對此不可不知。

  2、四涅槃:涅槃是梵語的音譯。舊譯泥亘﹑泥洹,意譯滅﹑滅度﹑寂滅﹑圓寂等,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四涅槃是指:一、自性清凈涅槃,指人人本具的佛性,恆常清凈而不染;二、有餘依涅槃,小乘聖者雖然已證入涅槃,不受後有,但仍有酬報過去世業因的身心存在,名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比有餘依涅槃更進一步,連酬報過去世業因的身心也沒有了,進入不生不滅之境界;四、無住處涅槃,大乘菩薩以智慧力斷除煩惱障、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因有大智,不住於生死,因有大悲,亦不住於涅槃,常於娑婆世界度眾生,名無住處涅槃。    

  3、三十六法

  十力: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儘力。

  四無所畏: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

  四無礙智: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佛的十八種功德法,惟佛獨有,不與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即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己舍、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大乘佛法以大悲為根本,以方便為究竟,所重在於利他,所急在於度生,所以他的最後證詣便是不住涅槃而住菩提,與小乘的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大有區別。這個三十六法正是對大乘菩薩所住菩提的一種分析,如來所得無上正等菩提,也就在這三十六法之中顯露出他的全體大用。還要強調的是,三十六法乃至其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是我們所本來具足的,不過現前被煩惱所掩蔽,不能顯發出來這種種妙用罷了。因此,只要我們一發菩提心,行菩提行,我們便可證菩提果,那時自知這種種妙用原是自家本有之物,便可隨意運用了。這也是「眾生即佛」、「生佛無二」的道理。

  最後要說明的是,各乘之佛果也有種種不同。用譬喻的說法:小乘的成佛只不過是利鐵開鑿,顯露寶玉而已;大乘的成佛是各法並用,寶玉更為顯露至完全顯露;真言密教的成佛是善於咒術,別以神力取之,使寶玉迅速顯露。而如來的三十六法即為寶玉的妙用:小乘的寶玉雖已顯露,但其妙用始終悶而不宣,而在其境界中也沒有發揮這種妙用的充分力量;直到大乘,寶玉的妙用才能發揮,不過他也只要有這個妙用便算已足,並沒有充分發揮;真言密教卻必須充分發揮這個妙用,普利有情方算究竟。這也是研究三十六法時就當說明的一點。

  註:本文摘自《佛學講要》(顧凈緣講述 吳信如等編著)。


推薦閱讀:

我奶奶家信佛,姥姥信耶穌,我都有點信怎麼辦?
《趙州錄》之「祖意與教意同別?才出家,未受戒?到處問人」
色受想行識是同時產生 還是各有順序?
學佛如何安排功課?
宗教界人士是怎麼看待釋永信的?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