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觀、止觀和內觀
05-29
空觀、止觀和內觀,三個概念里都個「觀」字。「觀」的意思就是看。看就是直接用眼看,不假借過度的思維、推理以及邏輯等。看,如果一直看天看地看別人,從不看自己,看事物的實際,這是普通的看,稱為凡夫觀。看,如果看自己的身心,這是內觀;如果在安靜的狀態下看,這是止觀;如果去看事物的總相,若能看見無常,就看見了空的跡;能看見無我,就看見了空,這就是空觀。
推薦閱讀:
空觀,是一種智者為破除人們對事物真實「有」的錯覺和執著,而教導的觀察路徑和方法。如果你能去實際地觀察無常,你踏上了空觀的路;如果你看見了諸法無我,你看見了空。作為修行方法和實踐方式,「空觀」這個概念可以理解為「觀空」;如果你觀察到了事物無常無我的實況,並將之內化為自己的一種觀念,「空觀」這個詞也可以理解為「空」的觀念、「空」的觀點。
止觀,止就是定,觀就是慧,「止觀」這個詞等同「定慧」,我們常說的「止觀雙運」和「定慧等持」表達的是一個意思;止就是靜,觀就是慮,「止觀」也與「靜慮」同義。靜慮通常被稱為禪,因此止觀也是禪的代名詞,是禪的具體內容和禪修的具體方法。在修觀之前往往要修定、要安靜、要心止,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觀察事物的實相,不被自己的虛妄之心所干擾。在一開始,定、靜或止的用功是準備工作,是加行,是達成正確觀察的助緣。一旦我們能不受任何干擾的正確觀察,我們就自然產生真正的智慧;當我們具備了這種觀智或智慧,這時我們又具備了一種新的定、靜或止。這種定靜止是心在心智各種運動狀態下的定靜止,靜定止揉進了各種心智的運動狀態中,不再是心單純定、靜、止的狀態。這樣,最終我們將體會到「定是體,慧是用」的簡單而智慧的存在狀態。內觀,以自己的身和心為觀察目標,直接觀察每時每刻在自己的身和心中發生了什麼,並去認識身和心的實相,為區別於我們所通常觀察的天、地、樹、小鳥、石頭、分子、原子等外在的事物,稱之為內觀。真實的內觀最終失去了內和外的概念。它由觀一己之身心,了解了宇宙萬法,到達了究竟解脫。三世諸佛皆走過這條路,皆是從這條路上出發的。以上三種觀,都是佛教內的名詞,為去除身心的苦而設立的。不管哪種觀,只要觀的正確,觀的如實,觀的到位,都能引領我們達到真相與解脫。數千年來,前有證者,後有行者,都到達了同一樣地方——快樂自在,究竟解脫。祝福天下的觀行者,皆得圓滿解脫。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推薦閱讀:
TAG: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