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識仁波切對網友錯誤知見的回復

有些魔道中人為反對藏傳佛教,使出了種種卑劣下流的手段,如用不堪入耳的惡言毒語,歪曲佛語,歪曲事實,顛倒黑白,以自己的無知妄想和邪惡之見,評說佛陀甚深大法,正如佛經上說的:眾生業力不同,所見各異,如一江清水,人見是水,餓鬼眼見是發臭的膿血。人說是「水」,鬼說是「膿血」,既然人鬼所見不同,沒有共識,沒有共同語言,也就沒有什麼可辯論的前提了。《維摩詰經》說:「心垢故眾生垢,心凈故眾生凈」。「不斷淫怒痴,亦不與俱」。「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入諸淫舍,示欲之過」。這種處污泥而不染的修行高層境界的行為顯示,以及於此相應的種種法門如禪悟和密法等,不但處於畜生階層的眾生不能理解,就是連那些心不清凈的二乘人也無法理解。這也是藏傳佛教提倡「先顯後密」的一個主要原因。有些靈魂世界極其骯髒醜惡的邪魔外道,侮蔑藏傳佛教「不知佛法」,「不知第八阿賴耶識」,自吹自己和自己的徒子徒孫「證悟」了阿賴耶識。但按承認阿賴耶識的唯識論觀點,不存在真實和獨立的外部物質世界,即識有境無。一切外部物質世界,善惡美醜都是阿賴耶識的外現,即阿賴耶識如電影拷貝,外部世界猶如銀幕上的光聲圖像。照阿賴耶說的理論解釋,每個人看到和認識到的是非和善惡美醜都是自己的阿賴耶識的外現,也就是說自己所見善惡美醜現象,都是自己心光的折射,即自己精神世界的反射。故說,「自心凈則一切凈,自心不凈則一切不凈」。照此理推,在那些邪魔外道眼中看到的「醜惡淫邪」的藏傳佛教,和藏傳佛教本身毫無關係,而只是邪魔外道自己的阿賴耶識中的醜惡淫邪本質的外現,是自我欣賞。口口聲聲不離阿賴耶識的阿賴耶外道,想扣在別人頭上的屎盆子,最終扣在自己的頭上,這真是千古一絕的笑料。說什麼「西藏喇嘛教是藉「掛羊頭賣狗肉」,而方便行不法之勾當」,這「羊頭」、「狗肉」都是自心所現,自賣自買,把「狗肉」當「羊肉」吃的也是自買自吃,和外在的「藏密信徒」掛不上鉤。誰是魔教XX,智慧的人類,自有公斷,億萬人的信仰,絕不是幾個小丑所能否定得了的。

有的人說什麼「以達賴喇嘛為首的密宗,這樣的宗教,不僅違背佛教的教理,而且違犯現有法律,帶給善良的西藏人民的是罪惡!不論從教理,還是從現實的結果上來看,不是XX是什麼呢?」這段話的用心極惡,把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藏傳佛教和現世的達賴喇嘛掛起鉤來,說「以達賴喇嘛為首的密宗」,意思是說「達賴喇嘛是分裂主義」,因此,以達賴為首的藏傳佛教也必然是「分裂性」宗教。「分裂性」宗教「不僅違背佛教的教理,而且違犯現有法律,給善良的西藏人民是罪惡」。這樣的宗教「不論從教理,還是從現實的結果上來看,不是XX是什麼呢?」可惜,這條絞盡腦汁瞎編的推論,首先其大前提不能成立。因為,「達賴喇嘛為首的密宗」,這個觀點是不成立的。

1.藏密佛教產生於一千三百多年前,教主是釋迦牟尼,而既不是只有三四百年歷史的歷代達賴喇嘛,更不是生於二十世紀的十四世達賴喇嘛。

2.藏傳佛教有過幾十個教派,至今尚有寧瑪、噶舉、薩迦、覺囊、格魯諸大教派,而達賴喇嘛只是格魯派領袖。

3.國內藏傳佛教和現世達賴喇嘛割斷關係已將近半個世紀,但紮根在藏民族心靈深處的藏傳佛教一如既往,與藏民族同在,同步發展,向世人展示著它的頑強的生命力。

因此,想把藏傳佛教和達賴喇嘛聯繫在一起,再給藏傳佛教加上這樣那樣的罪名,然後消滅之的險惡用心,在民主和法制化的國度里,這些理由不成立的小陰謀恐難得逞。藏傳佛教的教義與一般大乘佛教沒有兩樣,是教化慈悲利眾,以現存的千萬部經典為證,說藏傳佛教「教義邪惡」的理由是什麼?如果主張慈悲利眾的教義是「邪惡「的話,難道其反面主張暴力和禍害眾生的教義才是正善的嗎?日本人空海大師說:「整個佛教終極妙理在於密教」。英國佛學家約翰?布洛菲爾德說:「我把金剛乘視為人類思想發展最絢麗的花朵之一」。美國藏傳佛教知名學者羅波特?瑟滿稱藏傳佛教為「西藏的精神科學」。並說「學習佛法,改變了我的一生,我相信佛教文化涵蓋了一種內在科學」,「我從西藏人身上看到了人類未來的希望。」見瑟曼《內在革命》。漢傳佛教弘一大師說:「在大乘各宗中,密宗之教法最為高深,修持最為真切。常人未嘗窮研,輒輕肆誹謗,至甚痛嘆。余於十數年前,惟閱密宗儀軌,亦嘗輕致疑義。以後閱《大日經疏》乃知密宗教義之高深,因痛自懺悔」。

以上是重量級學者高僧的評語,再看看自稱只看過一本《土觀宗派源流》而變成「精通藏密」的「大學者」蕭平實說:藏傳佛教是「萬惡的XX」,「教義錯誤連篇」,人以群分,物以類居。其追隨者們也在叫囂「藏傳佛教是XX」。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除了用「一江水,人與餓鬼各見不同,人見是凈水,鬼見膿血」的阿賴耶識變論、業力論,還有更恰當的理論解釋嗎?還說什麼「從現實的結果上來看,不是XX是什麼呢?」難道藏傳佛教在締造雪域文明,保持淳樸的民風人情,保護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態方面所做出的偉大貢獻和歷史事實,就憑几句惡意的誹謗能抹殺得了嗎?又惡意地誣衊說:「藏傳佛教帶給善良的西藏人民的是罪惡」,藏傳佛教帶給藏族人的是「罪惡」還是福祉美德,世人自有公論。藏族也有選擇和維護自己的信仰的自由,而且,這種自由受到國家憲法和法律的保護,邪魔外道無資格評論。

不要認為講慈悲寬容的民族就可以任意踐踏,它們的信仰就可以任意侮蔑。「對強者不敢放屁,對弱者頭上拉屎」我想不會是東方人的普遍本性吧。

有些人說:「三乘本是一乘。小乘從屬於大乘,只是大乘佛法的一部分,一佛乘才是了義的佛說!世尊在哪裡又說出個密乘來呢?」

此話差矣,首先,將佛法看成一種固定的模式,如說「三乘」「一乘」,哪個是「了義」,哪個是「不了義」等等。如《般若部經》開三機、三乘、三道、三智、三果之說,根據《無盡智慧經》說:開顯勝義諦諸法性空義者為了義,開顯世諦之諸法者為不了義。據此教旨,以龍樹為祖的中觀宗實屬第二XX般若不諸經為了義,因此,出自般若的「三乘說」當然是「了義」。彌勒《般若現觀莊嚴論》主三乘了義說,建立了三乘修道次第。無著、世親,雖開唯識見,但三乘修道次第及五道十地說與中觀相同。如五種姓說就是三乘說的成立根據。一乘說為《法華》所開,從一切眾生俱佛性,終能成佛的角度講,一乘說是了義。但從二乘人的根器講,一乘說未必是了義。如《華嚴?賢首品》說:「隨諸眾生病不同,悉以法葯而對治。隨諸眾生心所樂,悉以方便而滿足。隨諸眾生行差別,悉以善巧而成就」。「菩薩種種方便門,隨順世法度眾生」。大乘分顯密二乘,顯乘為菩薩乘,密乘為金剛乘。佛經根據在密續部諸經中。若說「金剛乘」一名未見於顯乘經典,故不能算數的話,那麼,在小乘經典中也未見大乘佛法之名,故小乘佛徒曾否定大乘經為佛說。如果以顯乘經典中無金剛乘名為理由,可以否定金剛乘是佛說的話,那麼,以小乘經典中無大乘名為理由,也可以否定大乘法為佛說。 若後者的理由不能成立,同樣,前者的理由也不能成立。因為,這兩個邏輯理由完全相同。乘如車船,是度化的工具和方法。「八萬四千法」是言其多也,並非實數。世界無量,眾生無量,佛無量,化度之佛法也是無量, 何止三乘,四乘?可以說佛法有無量乘。如果一定要以佛語為準的話,佛還說:「我從成佛之日起至涅槃,未曾說過一句法」。這句話能從字面上理解嗎?讀佛經不能只死扣文句,要靠無礙智慧去領悟精神。

有些人說:「世尊在住世的時候,已經化度圓滿,世尊前後三轉 XX,已經將要說的成佛之道,都說了!而且,後學也不承認佛教有宗派之分的,所謂的宗派,只是根據世尊所說的部分經典為依據,來建立的,本質已經不是完整的佛法!完整的佛法需要分宗派嗎?」

這段話中「世尊在住世的時候,已經化度圓滿」。這句話是非常錯誤的,佛的「化度圓滿」是指一切眾生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未成佛,其佛化度就未圓滿。既然佛在世時已「化度圓滿」,「佛住世盡未來際」,又幹什麼呢?既然佛已「化度圓滿」佛陀度眾之事,當時就可以收場,傳法度化之事託付眾菩薩和伽葉等聲聞弟子又是為了什麼?既然,佛陀已「化度圓滿」為何我等無量眾生仍然在苦海漂流?若佛陀已「化度圓滿」未化度眾生為目的的佛教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收藏0 分享0

舉報 返回頂部

凈土蓮花

中級用戶

2#

發表於 2008/9/11 15:30 |只看該作者

所謂「不承認佛教有宗派之分」的說法,非常可笑 。佛教宗派,印度小乘有有部、經部,大乘有中觀、唯識。漢地有八宗,藏地五大派和十多個小派。這是歷史事實,和某個人承認不承認毫無關係。

宗派的形成有多種因素,所謂「部分經典為依據,來建立的,本質已經不是完整的佛法」,這句話也是經不起推敲的,是否一滴水不算完整的水,一江水才算完整的水呢?一滴水是水,一江水也是水,一滴水和一江水之間只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差別。懂得這個道理就會消除各教派教義完整與否的錯見。還有,法的完整與不完整是相對的,要確定不完整,首先要知道完整。那麼請問:什麼叫「完整的佛教」?是否你自己所看到的那些經典,所學到那點知識就是「完整的佛教」呢?那樣理解佛教,未免過於膚淺。

說什麼「世尊,講完顯教以後,又別處傳出理論體系、修證方法、證量、所證果位和顯教完全對立的密法來,這是在誹謗世尊是妄語,誹謗世尊以三乘佛法化度眾生並不圓滿」!

這見解幼稚得十分可笑。如果一個只見到小河,未見到大海的人,若說此河已足矣,何必另有大海?另外,如果一個佛教弟子說:信仰一個世尊不就得了嗎?為什麼還信仰阿彌陀佛?信仰觀音、文殊?你不覺得可笑嗎?

有人說:「佛教的標準,就是本師所說的經典,尤其是了義的經典,請問,密宗的經典哪些是本師親自說的呢?」

在藏文佛經《甘珠爾》部共有佛經七百多種,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密續》部經典,都是釋迦牟尼說的。如佛陀給烏丈焉國王恩扎菩提說的《密集本續》,佛陀成道的第二年在印度南海岸米堆前向香巴拉月賢王等說的《時輪本續》等等。如果說密續部經不是佛經的話,那麼《大涅槃經?如來性品》中說的「十二部」(佛經總稱十二部)以外的『秘密藏』指什麼呢?《涅槃經》原文如下:「比如比丘見大火聚便作是言:我寧願抱是熾然火聚,終不敢於『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及秘密藏』謗言,雲是波旬所說」。

有人說:「諸如男女雙修的『即身成佛』的法,將破戒當作修行的法等等這些方便是佛教所沒有的。」

此話差矣,佛教的教化對象是一切眾生(主要是人類),而不僅僅是修離欲行的出家男女,若讓一切眾生修離欲行,不但行不同,而且,將會危害人類的傳宗接代,導致人類滅絕。貪慾固然是主煩惱之一,但如果沒有貪生之慾望「愛」,就不能形成轉世因緣。以利眾為目的菩薩乘,要經過無數次轉世人身,去完成六度福慧雙行,因此,以破所知障為主,修帶欲行,戒欲並非修行重點。菩薩乘一切戒行要服從利益眾生的原則,若為度眾利眾,殺、盜、淫、妄均可開許,這就叫做隨世方便。禪宗有「煩惱即菩提」之說,密乘有「化煩惱為道」之法。眾生無量,根器千差萬別,只用一種固定僵化的度化模式、修行方法豈能完成度化一切眾生的菩薩大願?由於眾生根基不同,說法如對症下藥,不能學用「一味葯治百病」的江湖郎中。孔雀食毒,羽毛豐盛,烏鴉食毒,必定喪命。故,毒草對烏鴉來說是毒,但對孔雀來說是美食 。「五欲」也一樣,對小乘根器的眾生是五毒,對菩薩大器來說是菩提葯膳。如世俗小人,觸財色便生貪,如陷泥潭,不能自拔;大德雖身處財色包圍之中,心凈不貪,如泥塘中蓮花,處泥不染。如佛在《涅槃經》中說的那樣:「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淫女舍,然我實無貪淫之想。清凈不污,猶如蓮花。為諸貪淫嗜色眾生,於四衢道宣說妙法,然我實無欲穢之心,眾人謂我守護女人。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青衣舍,為教諸婢令住正法,然我實無如是惡業墮在青衣」。以欲為道的高層次密法,是孔雀食毒之法,絕非家雞、烏鴉可仿效者,法只有對機與不對機之分,沒有對錯之分。佛教境界廣如虛空,深似大海,以點滴知識,世俗眼光,量其廣袤,定其是非,說長道短實屬小兒戲論,無任何價值。

有人說:「密宗的上師,是最喜歡說大妄語的了,沒有真正佛法的證量,通過念咒,用血肉、酒、所謂的甘露、五肉供養邪鬼邪神,而得到一點鬼神通,就沾沾自喜,謂有『佛法』證量」。

不誠實,打妄語是人類邪惡本質的一種表現。不但佛法,任何一種教化行善的宗教沒有一個不反對的。但上至國王、總統,下至巫婆神漢、流氓騙子,都用打妄語的伎倆,可憐地苟活在這個人世上。在佛教戒律中嚴禁的四中罪之一是「大妄語」,所謂「大妄語」是指妄語「得人上法」。妄語「得人上法」就是沒有開悟自稱「開悟」,無證量自吹有證量,無神通偽裝有神通等等。此罪與殺、盜、淫同屬比丘重墮大獄罪,犯此類罪如斬斷菩提樹根,無再生的希望,故不能復戒。佛教無論大小顯密都屬於嚴禁之例。這種有欺詐行為的人渣不但密教徒中有,顯教徒中也有,不但佛教中有,其它三教九流、各行各業都有。但惡毒攻擊藏傳佛教的XX徒以偏概全,誇大其詞,把個別人的問題,誇大為全性問題,把個別教徒的行為問題,歪曲為教義問題。

說什麼:「密宗的上師,是最喜歡說大妄語」。請問「密宗上師,說大妄語」,這個全稱判斷的調查統計數據是什麼?藏傳佛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有幾十個教派,傳法上師累計何止百萬人,就現在而言,國內和遍布幾十個國家的藏傳佛教傳法上師,少則也有數萬人。現代社會是個崇尚科學的時代。說話重證據,重數據,這樣不負責任的亂說有違於人類的理性與良知。

有些人露出一幅青面獠牙的鬼卒相,咬牙切齒地地說:「欺騙與奴役,血腥與罪惡,一個宗教的整體都是這樣,這樣的宗教不是XX是什麼?」

這些話若有百萬分之一的真實性,就可以說這些話是「人嘴裡說出來的話」,但這完全是顛倒是非,誣陷攻擊。一個民族的神聖的宗教信仰,受到如此的污衊攻擊,是可忍,孰不可忍?

信仰藏傳佛教的不僅是藏族,還有蒙、漢、土、裕固等許多民族,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各地有研究機構和信徒,它的性質是善、是惡,是正、是邪,是行慈悲寬容,還是血腥與罪惡,憑譯為幾十種文字的經典資料和越過千年的歷史事實,世人自有公斷,烏鴉和貓頭鷹的幾聲叫囂,掩蓋不了世人的眼目。

駁圍繞佛身的井蛙之見 有人說:「多識不懂自性身和法身的關係,為了湊足自認為高明的『四身』之說,將自性身和法身,割裂為兩個。」還說:「佛的『四身』之說,全是類似多識這些密宗上師的邪見。」

如果井蛙不叫,別人怎能知道井中有蛙呢?有自知之明的井中之蛙,自知所見天空甚小,就伏在泥中,不聲不響。有些笨蛙,想向世人亮明自己的「井蛙身份」,卻晝夜不停地叫叫嚷嚷。和這類愚蠢的「井蛙」實在不值得一辯,但在井蛙的叫嚷中噴射出的「毒液」會污染環境,豈能聽之任之。讓我們先看看對方的這段表述:「世尊將佛身分為三身,是因為法身、報身、化身各有各的『身』——體」 「法身之體無形無相,報身之體莊嚴宏偉(他受用身菩薩能見),化身之體丈八高(凡夫能見)!三身之『身』之『體』不同,是以世尊以三身來劃分佛身!」。

佛法中雖然也有法、報、化「三身」之說,但其三身的含義並非此人所說的這樣。首先,說「法身之體無形無相」是錯誤的。要想知道什麼叫「法身」,首先要知道什麼叫「法」?「法」是梵文dharma (達摩)的意譯。「法」,是一個印度的哲學名詞,泛指一切事物。如有為法、無為法、有法、空法、色法、心法等等。大至宇宙,小至微塵,凡是存在,都是法。既然,一切存在都是法,那麼毫無疑問,每種法都應有各自的法身、法性、法相。「法為軌持義」。所謂「軌持」就是法身、法性、法相所形成的每種法有別於其它法的獨立存在形式。法身的「身」是梵文kayay一詞的意譯。原詞有:身、體、蘊、聚、集合、合成等義。「法身」的範疇中包括一切有形無形,常住和無常諸法。法身概念本身所代表的是一切法的抽象的共性,這種共性在佛教哲學中被視為空性,故佛經稱:法性本空。但「法身」不是單純的概念,它有所指的具體對象。這對象有空(如無為法),有有(如有為法),有有形(如色法),有無形(如心與心所)。所以說 「法身之體無形無相」,犯了概念不周遍的邏輯錯誤。因為有形的色法也是「法」,難道色法的法身也是「無形無相」嗎?「法身」與「佛的法身」不能混為一談。諸法皆有法身,因為諸法是「法」故。但「佛的法身」,唯佛獨有,非佛眾生皆無。因為佛的法身是成佛前所修福慧萬般功德的成果之聚。如果非佛凡聖都有佛的法身,那麼,佛和眾生還有什麼區別呢? 既然佛與眾生沒有區別,那麼,佛出世說法,無量眾生學法修行,不都成了毫無意義的愚人行為了嗎?不知萬物法身和佛的法身之間的區別,不知眾生位「佛性如來藏」與「佛的法身」之間的區別,將佛與眾生相混淆不清的愚痴者大有人在。廣義的「佛的法身」是佛果的總稱。如《般若疏現觀莊嚴論》以「法身」統括佛地諸功德名為「法身品」。若佛以一身論之,即法身也。佛俱色、法二身見諸經論,其色身包括報、化二身,法身包括斷、悟二身,「斷」指除障凈分,屬無為法;「悟」指遍知一切性相大智慧,屬有為法。分為法、報、化三身者,斷悟二證分合為一體,名「法身」。分為四身者,將除障凈分無為法為自性身,無漏智慧與大慈大悲品德為智法身,加上報、化二身共為四身。佛的「四身」說,並非我藏傳佛教杜撰,既有經證,也有充足的理證根據。只知佛有「三身」,不知佛有「一身」、「二身」、「四身」、「五身」之說,更不知「佛有無量身」之說和「佛本無身」之說,是孤陋寡聞的標誌,無知並不可恥,不懂裝懂,亂說一起,甚至顛倒是非,說別人不懂才是可恥。更可恥者將自己無知的罪名加在佛陀身上說什麼「世尊卻沒有說佛身有四種」,當別人舉出《楞伽經》四身說,《大乘義章》的四身說 等經論時,理屈詞窮地狡辯說:「在這些『四身』的條文中,只有兩種——方便說的『四身』,勉強可以算是不違佛意,但也是方便說,佛教正規的說法,是三身說。」請問:什麼叫做「方便說」?什麼叫做「勉強可以算是不違佛意」?什麼叫做佛教正規說法?真是胡說八道!是不是自己看過的佛經是「正規」的佛經,沒有看過的佛經就是「不正規的佛經」呢?是否符合自己心意的就是「正規」佛說,不合自己心意的佛說就是「勉強可以算是不違佛意」的方便之說呢?請問:「正規」與「不正規」說出自何經呢?說什麼「佛經上沒有明確的法身可分為自性身和智慧身的字眼,菩薩論典不可為據」;不知這位出語不遜者讀過幾部佛經,就敢絕對斷定佛經上「沒有自性身和智法身的字眼」呢?我就舉出佛經語,讓你看看——《金光明經》曰:「唯有如如與如如智,是名法身」。丁氏《佛學大詞典》「二法身」條目下解釋說:「金光明經所說:一,理法身,本覺之理性,諸佛眾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眾生,為無明隱沒,在諸佛為始覺之智顯現者名之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覺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覺之智究滿與本覺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說:大菩提二分,一,破除二障凈分,二,正遍智慧。《現觀莊嚴論》法身品分佛果為四身,即自性身、智法身、報身、應化身。更荒謬的是他們說什麼「菩薩說了不算」,如果是那樣的話,很多佛經就應該淘汰了,如觀自在菩薩說的《般若心經》,維摩詰居士說的《維摩詰經》,勝鬘夫人說的《勝鬘經》等等。《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向善財童子說法的五十三為法師中除了文殊、彌勒二大菩薩外,還有男女居士、葯叉、夜遊神等所說的法。如果「菩薩說了不算的」的話,這入法界品也應從《華嚴經》中剔除了。用「菩薩說了不算」的標準,可以將龍樹、彌勒、無著、世親等菩薩所著「中觀六論」和「唯識十一論」、三論宗的「三論」等作為中觀、唯識等宗立論根據的經論統統推翻,以達到徹底摧毀大乘中觀、唯識學理殿堂的目的。推翻歷時二千多年的佛教大乘學理論後,就可以讓那些XX外道自創的所謂「佛教」暢行無阻了。這才是他們極力反對菩薩經論的真正目的。他們又說:「佛說有的就有,佛說沒有的就沒有」,從這兩句話的邏輯上推,佛經上記載的人和事統統該有,不該消失而變成「無」,佛經上沒有的火車、飛機、原子彈也該沒有,不該在現實中成為「有」。佛經中說「龜無毛」,但在現實中卻有長毛的龜,如綠毛龜。佛經上「有無」可以作一切「有」和「無」的根據嗎?再者,菩薩論中的言論觀點,很多地方雖未說出經典出處,但定有經典出處,這是佛門學者著述立言的根本原則,若連這點都做不到,還有什麼菩薩戒德可言。

佛的法身分為理、智二身,不僅有佛經根據(《金光明經》),而且也有充分的理由。佛的破除二障的涅槃境界,屬於無作為,不變常住,常樂我凈的虛空無為法,是除障顯空理諦,也是佛的自性清凈狀態;但佛除了清凈無為的一面外,還有智性和利眾德行的一面,如無漏正遍知智二十一類共計147項(見於《現觀莊嚴論》)和不共佛德300項(見於《般若部經》)。這類無漏智慧是佛化度眾生,利樂有情的慈悲智慧能量活動狀態,是有作用的有為法,是即生即滅,剎那相續的無常法。佛的這兩類果德,雖然都是法身,但一是無為,一是有為,一是理諦常法,一是事諦無常法,二法雖非異,但也理事、體用有別,故非一。這就是自性身與智法身分立的邏輯理由。

佛的法身即非有相,也非無相。若說「有相」,理諦法身卻屬空理無相。若說「無相」,一,法身為佛位果德之聚,含藏佛地萬象,報、化二色身也在其內,佛的肉體稱「法體」,舍利稱「法體舍利」,佛經也稱「佛的法身」,塔也稱「法身塔」。如此種種,怎能籠統地說法身「無形無相」呢?二,佛的理諦法身也非無相。彌勒《寶心論》說:法身有「五相」:即「無量無數非思議,無可相比極清凈」。自性身有「五相」:即「無為無分離二邊,解脫三覆凈光明」。這幾條理由還不足以破除「法身無形無相,不可分」的無知偏見嗎?

這位反對佛陀「四身說」的人,不僅對佛的法身概念模糊,二且,對應化身的理解水平也未超出法盲的水平線。說什麼:「化身之體丈八高(凡夫能見)」。我倒要請教:「這化身之體丈八高」的「丈八高度」是用哪一種尺子量的?是中國尺、印度尺?還是英尺、米尺?這個尺寸又是誰量的?人間的佛陀化身和極樂世界的化身佛,身高相同,都是「丈八高」嗎?

所謂「應身」或「化身」是佛陀以大智大悲為度化無量眾生,隨類化現的種種身相,遍虛空界,盡未來際。此說,出於《般若部》和許多大乘經典疏論。諸佛化身中,除了「勝應身」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形,示現八相成佛,以佛陀面貌出現而外,其餘應化身皆隨類化現,無固定形象。所謂「隨類」,就是說佛和菩薩化身,若在人道中化現,就以人的各種形相化現,從事種種利樂眾生之事業,若在畜生道中化現,就以各種動物形象化現,如佛本生中的九色鹿,金毛猴本生等等。鬼道、天道、地獄道中也同樣是隨類化現。佛的化身除了眾生類,還有非眾生類物品。如雨水、食物、衣物、藥品、廳堂、樓閣、道路、橋樑等等。佛的化身凡夫肉眼雖然能見,卻不能識別,因為人眼所見者外相也,佛菩薩精神境界,只有佛智才能準確鑒別。——這些話也出自佛經,並非我等瞎編。如《華嚴經?賢首品》云:「或以相好莊嚴身,威儀具足度眾生,一切世間所好尚,色相顏容及衣裳,隨應普現愜其心」。

還有,將佛經語分為「正規說」和「方便說」也是無經論根據的瞎說。凡是佛說都是方便說,只是在方便說中有顯義隱義,了不了義。如阿賴耶識說,持八識說者,認為是究竟了義,而持六識說者,根據《楞加經》認定為方便不了義。如《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中說:「隨處,隨時,隨其根器為說法」。在《華嚴經?賢首品》中說:「隨諸眾生病不同,悉以法葯而對治,隨諸眾生心所樂,悉以方便而滿足,隨諸眾生行差別,悉以善巧而成就」。「隨其心樂為說法,八萬四千諸法門,諸佛以此度眾生」。「菩薩種種方便門,隨順世法度眾生」。

1.有人說「密宗和表象佛教一起,剛剛傳入西藏的時候,密宗就被許多藏人所反對,研究歷史的人往往籠統地歸結為"佛苯之諍",其實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反對密宗,而不是反對佛教的」。「研究西藏歷史的史學家往往將藏人反對印度傳來的密宗,籠統的歸結為"佛苯之諍",這是不科學不嚴謹的!」這些言論真是新奇而聳人聽聞!。

說什麼,「密宗和表象佛教一起,剛剛傳入西藏的時候,密宗就被許多藏人所反對,」請問:什麼叫「表象佛教」?所謂「許多藏人」當時信的是什麼教?說什麼「有一部分人是反對密宗,而不是反對佛教的」。請問:密宗佛教傳入之前,藏地還有顯宗佛教嗎?請舉出密宗傳入之前的西藏顯宗佛教教派、經典、寺廟以及相關歷史文獻資料。說什麼「藏人反對『印度』傳來的密宗」。難道也有非印度傳來的密宗?非印度傳來的佛教嗎?說「籠統的歸結為"佛苯之諍",這是不科學不嚴謹的!」看來這位想推翻一切歷史結論的先生,一定有稱得上「既科學又嚴謹」的觀點和新奇觀點得以成立的非想像的真實的充分的歷史事實。但從所發表的上述言論來看,並不怎麼『科學』和『嚴謹』,倒像浪漫主義小說。

2.有人說什麼「密宗的密法必依賴於上師的傳授,也因此,特彆強調上師的作用,往往尊崇上師超過佛者,所以才出現了所謂的「四皈依」的現象」。

照此人的說法,密法必依賴於上師的傳授,顯法就可以用經典自學,不需要依賴於上師的傳授。如果有經典教材就可以不依賴於上師的傳授,學生可以自己獲得知識學問了。如果是那樣,世界各國的小學、中學、大學都不需要教師、教授了。甚至,所有的學校都可以解散了。

照此人的說法,佛教歷來所重視的「法有法脈傳承,戒有戒脈傳承」的教義,離不開傳法的法師,傳戒的戒師,因此,皆有依賴上師的XX之嫌而因予以廢除。

如果尊師重教,強調上師的作用,尊崇上師超過佛者是錯誤的話,也是教主釋迦牟尼佛的過錯,藏傳佛教將尊師重教,視為入道之門,也只是忠實地履行了佛祖的教導。並沒有自創的成分。

在不懂佛教,無信仰的人們的眼中,藏傳佛教尊師顯得「過分」,但和記在佛經上的佛陀教導相比較,藏傳佛教在師道修養上遠遠不夠。

空口無憑,引證佛經,以證明藏傳佛教尊師的合法性。

在引證經文中,一不引用藏密經典之語,二不引用未譯成漢文的佛經語,而只從九部較流行的寶積、法華、涅槃、般若、華嚴等漢文佛經中摘錄有關師道的佛語四十六條和拜師求法的菩薩故事六則,名為《師道經證》,將附在此文後面。先不防在此處摘引幾條看看:

《華嚴經》入法界品三:「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回觀善財童子,作如是言:善男子,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欲親近諸善知識,問菩薩行,修菩薩道。善男子,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5)海雲比丘告善財言:「長白凈法,無有懈息;事善知識,不生疲厭,不顧生命,無所藏積。」(6)離世間品三:「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諸善知識,無異希求,無盜法心,唯生尊重未曾有意,一切所有,悉皆能舍。是為第四如山增上心。」

《道行般若經》(1)分別品十三:「當與善知識從事,當樂善知識,當善意隨般若波羅蜜教。」(2)善知識品:「彼當與善知識從事,恭敬承事。須菩提問佛:菩薩摩訶薩善知識當何以知之?佛言:若有說般若波羅蜜者,教人入是經者,是菩薩摩訶薩善知識。」(4)累教品:「若有受般若波羅蜜,若有學,若有持,若有解中事,若有隨,知是菩薩如面見佛無異」。

《妙法蓮華經》(1)序品:「復見菩薩,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無上道。又見菩薩,頭目身體,欣樂施與,求佛智慧。」 (2)法師品:「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法,應以天華香,及天寶衣服,天上妙寶聚,供養說法者。吾滅後惡世,能持是經者,當合掌禮敬,如供養世尊,上饌眾甘美,及種種衣服,供養是佛子,冀得須臾聞。若能於後世,守持是經者,我遣在人中,行於如來事。」(3)「若我滅度後,能說此經者,我遣化四眾,比丘比丘尼,及清凈士女,供養於法師。」 (4)「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恆沙佛。」

《圓覺經》(2)「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住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凈,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生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凈,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摶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知識不起惡念,即能成就正覺,心華髮明,照十方剎。」

《大般涅槃經》(1)「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而作博士,為教童蒙令住正法。」

佛經中拜師求法故事:

(一)妙色王為求法財,宣令「誰能有法於我說者,恣其所須,不敢違逆」。時毗沙門天欲試其誠,化作可怖夜叉相,來到王宮說:「誰欲聞法,我當為說」。王喜,設座求法。夜叉曰「若於大王可愛妻子,與我食者,乃與汝法」。王以所愛夫人及兒中勝者供養夜叉。——出自《賢愚因緣經?梵天請法六事品》。

(二)久遠時有一菩薩,受天人夢中指引,求索大法。因遍求不得而常悲傷啼哭,故得名薩陀波倫(常啼),後經天人指點,去乾陀越國,拜曇無竭(法上)菩薩求法。天人曰:「曇無竭乃汝多世之師,汝當舍其所有,供養於師,定當為汝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大法」。常啼自思,自己貧窮,無資供養。便想賣身求財作供養。途中沿街叫賣,無人顧盼。釋提桓因,欲試其誠,化形婆羅門,對常啼言:「今我作大祠,與我人血、人肉者,當付巨資」。常啼便持刀剜肉、放血,欲售與婆羅門。時有一富家女子上前制止其行,並說服其父母,慷慨解囊,捐助金銀財寶。富家女及其父母、眾侍女五百餘人一併隨從常啼,去向曇無竭求法。法師居住處乾旱缺水,為道場除塵,常啼與五百求法女子,作出了刺其身血,灑血壓塵的感天動地的壯舉。常啼依止法上菩薩求法的故事出自漢文《道行般若?薩陀波倫菩薩品》及藏文《般若八千頌?常啼品》。在藏傳佛教中常啼菩薩是拜師求法的榜樣,提倡「求法如常啼」的精神。漢傳佛教古賢聖也同樣重視師道,如:《慈恩寺傳?八》曰:「聞道必猶波倫之歸無羯」。

藏傳佛教的「四皈依」是佛教密法務實的一個特點。從嚴格的意義上講,上師是三寶之聚,上師代佛傳道故是佛寶,上師身上具備法脈戒脈故是法寶,上師是依教修行的佛教弟子故是僧寶。上師是「三寶之聚」的地位是佛陀規定的,見於續部佛經。說什麼「『四歸依』和『三昧耶戒』是密宗上師自創」。純屬法盲的信口開河。

藏傳佛教是務實性的宗教,從理上推,藏傳佛教「視師如佛」的理由是完全成立的。稱作三寶的「佛寶」是指傳法度眾的覺悟者,「法寶指」從佛一脈相承的智慧和善德,並非經典;「僧」是梵文「僧伽」一詞的省略,其意為「向善者」,即「善眾」,指佛門四眾弟子,並非專指「出家男女」。「僧寶」不是指一般僧人,需要具備開悟等八個條件,是見道以上聖僧。佛陀在世時,毫無疑問,「皈依佛」就是皈依佛陀本人。佛並非上帝式的抽象存在,也非神鬼式的無形存在,佛的法身存在於人們的精神世界,表現於人類的慈悲善行,《法華?法師品》云:「我遣在人中,行於如來事」。 《道行般若?累教品》云:「若有受般若波羅蜜,若有學,若有持,若有解中事,若有隨,知是菩薩如面見佛無異」。

佛滅度後掌教、傳法、授戒等都是通過具法脈戒脈的具體的活人實現的,漢傳佛教也不例外。這類佛的事業靠寺廟中的金佛泥菩薩是辦不成的。佛教的載體是人而不是金佛泥菩薩,法是通過活人傳承的精神道德文化,也不是保存在經文中的死知識。因此,藏傳佛教將傳法傳戒,自己直接受到教益的教師法師,視為現實的佛,敬如佛的傳統,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比那些輕人師而重金佛泥菩薩,將「佛」理解為無形的神鬼而皈依祈禱的某些教派高明千萬倍。「尊師求法,不惜生命」是佛陀的教導,前舉經文為證。如果這是「XX」的表現的話,毫無疑問,不但是藏傳佛教,整個佛教都成了「XX」, 而釋迦牟尼也難以逃脫創建「XX」的罪責。

3,有人又說什麼「密宗的上師為了控制弟子,自創了三昧耶戒。密宗的上師自創的戒律真的是控制弟子精神意志的絕佳手段」。這位欲貶低密法的無知狂徒卻違犯了一條最基本的事實,即凡是宗教都有自己的戒律法規和道德準則,否則就不是宗教。凡是戒律法規都有控制和規範信徒身體、言論、思想行為的作用。佛教是止惡揚善,凈化人心的宗教。它的止惡揚善,凈化人心的宗旨均體現在它的戒律和法規系統中。佛教以戒十惡揚十善為基礎制定了三戒,即別解脫戒、菩薩戒、密戒。在家男女居士受8戒,出家沙彌36戒,比丘253戒,比丘尼364戒,菩薩戒共56條,密乘戒33條,共計750條。戒律對具真信誠信的弟子來說具有強大的約束力,佛說:「生命可失,戒不可失」。不信則已,信則必須守持戒律。德行是做人的根本,同樣,持戒也是學佛的根本。如果用戒律法規約束人的思想行為的作用也是所謂「XX」的特徵的話,不但,可以把世界上的一切宗教劃為「XX」,而且,可以把世界上的一切政黨都可以劃為「XX」,因為,每一個政黨都有黨綱、黨章和黨員的行為準則,要求該黨成員必須遵守,不允許背叛。國家也有憲法和法律,約束公民的社會行為。

4,所謂「披著正統宗教外衣,修法秘密,信眾,常常遭到虐待或性侵犯」。在藏傳佛教中沒有規定修密法者可以胡作非為,虐待婦女或進行性侵犯。如果在社會上發現有披著宗教外衣,打著修法秘密旗幟,進行此類違法活動的應付諸法律的手段,堅決予以制裁。藏傳佛教本身無力制止形形色色的違法活動。

5,所謂「斂收錢財」的罪名也安不到藏傳佛教身上。因為,出於自願的供養,如給孤獨長者以金磚鋪地的代價購得的園林獻給佛陀及波斯尼王將價值五千金幣的袈裟獻給佛陀的故事,凡略知佛教歷史的人都應知曉。《涅槃經》中有懸賞半壁江山招請灌頂師的故事,《般若經》有常啼菩薩賣身求法的故事,《賢愚經》有妙色王供養妻子兒女的故事,「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供養諸佛」之語在佛經中到處可見,故藏傳佛教接受正當的供養,並沒有違背佛陀教義,而是完成施主植福田的善願,非正常的巧取豪奪和詐騙錢財行為屬違戒違法行為,不能怪罪於藏傳佛教。

6, 所謂「借司法訴訟打擊批評者」。

7 ,所謂「力圖滲透公共權力架構,以擴大其影響力」等所謂「XX條件」。更適合於世界上的哪些宗教,哪些政黨,請XX鑒定家們自己考慮。

8, 有人又說什麼「西藏密宗的上師雖然好說『苦、空、無我』,可是,其傳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世間的利益」。

此人,竟然連佛教基本教義都不懂,還敢談論佛教,真夠勇敢!

所謂「無常、苦、空、無我」是佛陀初次說法時所說的苦、集、滅、道「四諦」法中的「苦諦四相」並非西藏密宗上師的杜撰之法。佛教上師講「無常、苦、空、無我」也有錯嗎?至於動機目的,也許有各種各樣,但我不知道說這話的人如何斷然確定「傳此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取世間利益」的呢?那麼,請問說此話的主要動機目的又是什麼呢?

9,有人說「中國佛教中所謂『凈土宗』是波斯太陽崇拜的產物,而『禪宗』則是以『迦旃延佛』為歸依對象的印度外道的支流,並且其教義揉雜了婆羅門教、勝論派等外道的教理,再用佛教名相包裹起來的」。這種觀點和「密宗佛教來源於印度教」的觀點同樣荒謬絕倫。漢傳佛教「凈土宗」有「凈土三經」等無可置疑的佛經根據,怎能說是「波斯太陽崇拜的產物」呢?「禪宗」的「禪」是「禪定」之意。戒、定、慧是三乘佛教的根本教義。佛教的最高目標是覺悟(佛)真理,而覺慧源於禪定。如果「禪」也成為「外道的教理」的話,佛教還有什麼自己的東西呢?這種歪曲事實的言論,出自沒有信仰或者反佛教的那些人的口中話該當別論。如果出自佛教信眾口,那是毀滅善根之謗法罪,佛戒所不容。

漢傳佛教僧俗信徒中有個別缺乏經教和戒德的人中卻有詆毀他宗——如藏傳佛教等的言論。儘管這樣,但藏傳佛教界一貫遵守佛陀的教訓,在佛教內部無論南傳漢傳,無論顯乘密乘都一視同仁,恭敬隨許,從不作魔喜佛悲之事,在教內製造矛盾糾紛。藏傳佛教內部新舊教派之間,雖在思想正見方面有分歧,有時也有激烈的爭論。但均屬正常的學術見解範圍內的爭論,並未形成教派之間的不和和矛盾鬥爭。而且,各教派之間從來和睦相處,法脈相互交流,關係十分融洽。並不像其它宗教那樣,教派之間,搞得勢不兩立。藏傳佛教對待佛教內部不僅如此,對待其它宗教,如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等也同樣抱著互相尊敬,友好相處的態度。一個奉行和平宗旨,與世無爭的宗教,如果內部爭論不休,也和別的宗教不能和平相處的話,不是顯得自相矛盾嗎?

有人說「密宗黃教考格西,所學的所謂的五部大論,都沒有佛經,其中《釋量論》是講因明學的,《入中論》是印度自續派邪師月稱的著作,《俱舍論》是講小乘佛法的,《律論》是講戒律的,真正講佛法的是《現觀莊嚴論》。」這純屬不懂佛教的外行觀點。這種觀點和有些人所提倡的「學佛先要讀經,看不懂,可以查字典」的觀點如出一轍。經學沒有傳承,只靠查字典自學,所學得的只有字面上的僵死的點滴知識,沒有活的法脈思想續流。世俗武功雜技尚須師傳,改變人生的佛法真髓,豈能無傳承,憑自己的瞎摸索就能得到嗎?禪宗的慧柯斷臂求法,慧能密室受法,難道得到的只是寫在紙上的經典秘籍或一領破袈裟嗎?如果,經可以自學,戒也可以無師自受嗎?根據弘一法師的說法,唐宋以下,漢地比丘戒脈已斷,至今雖在傳戒,但無戒脈。《五部大論》是什麼?是佛經義理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大智菩薩對佛理研究的結果。佛典由「經」和「疏」兩部分組成的,五部大論屬於解釋佛經的疏論。

「佛經」和「佛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佛經只指「佛陀語錄」,佛法的「法」有:存在、事物、規律、道、知識、教義、學說等多種含義。什麼叫佛法?凡是符合三藏教義的言行都是佛法,佛法不是單指佛經佛語。彌勒《寶心論》說「以正知依教解說,符合解脫道義者,其說等同於佛語」。佛教「四依」「四不依」原則的第一條是「依法不依人」。意思是:言說正確與否依法理為準,不依言說者為準,即其言若合法義道理,無論誰說都應信受,若不合法義道理,雖佛說也不應盲從。這也是佛教和XX的分水嶺。

外行以為「學佛讀佛經便可,何必學疏論」。殊不知,佛經浩如煙海,僅《大般若經》漢譯文就有六百卷。而且,《般若》只是開示空慧一個方面的,佛教義理廣如大海,還有十萬頌《華嚴》等存在於許多文種的很多佛經,只從一兩部經典,理解佛教,就難免犯盲人摸象之過,何況一經也畢生難以窮究。其二,佛陀應機說法,隨緣解答,各種經典,各個時期所說的法都不一樣,如有時說有,有時說空,有時說三乘,有時說一乘,有時說眾生俱五性,有時說眾生只有一性,即佛性,等等。即使是再聰明的人,碰到此類問題,若不靠龍樹、無著等地上菩薩的疏論和歷代善知識的解說,就會一籌莫展。如有些人以唯識八識說為「正宗」,侮蔑持六識說的大小乘為「外道」,以小乘戒律為標準,攻擊密宗為「XX」等等。犯了瞎驢吃草,只見一面的毛病。因此,重經輕論是純屬外行之見。

所謂「所學的五部大論,都沒有佛經」的說法,也是十分可笑的。「五部大論」中的法稱《因明釋量論》不僅介紹了世間通用因明知識,而且,批判了諸外道錯誤知見,從邏輯的角度對四諦義、生法二空、遍知佛慧等進行了詳細的論證。故稱「論中論」,「打開佛教理門的鑰匙」。因此,格魯諸大學院,將《因明論》定為五論中的「第一論」。由於藏傳佛教中幾個被稱作學術性教派的格魯巴等使用因明認識論,使佛教脫離隨意解釋的玄學弊端,進入用嚴格推理論證的高度理性化軌道起到了重要作用。彌勒《般若現觀莊嚴論》將浩如煙海的般若諸部經義概括為八品七十義,故是般若疏論。

「經疏」雖非「佛經」,但於佛經等效,如前引彌勒《寶心論》所說。龍樹《中觀論》是般若深意空理的解說,月稱《入中觀論》是中觀和十地經義的疏論,是學中觀必修之課。故說「不學中觀,不知空義」。世親《俱舍論》是佛教知識庫,其中見解雖屬小乘經部,但其蘊、處、界、四諦、五法、六道等知識是三乘佛教通用知識,故說,「不學俱舍,不知佛教的博大」。只有不懂佛法的外行,才將《俱舍》視為「小乘論」而輕視之。若說「小乘」,《四分律》才是真正的小乘律,但別解脫戒是佛戒基礎,大乘弟子的皈依、十善戒、僧戒都依四分律。難道將僧戒視為「小乘律儀」而可以不受嗎?五部中的律學論是功德光的《律經本頌》,是四分律的概論。上述五論雖是「論」,也是解說經典的「疏論」,怎能說五部中「無經」?看來這位企圖貶低「五部大論」的人,不但沒有讀過「五部大論」,而且連其內容簡介都沒有見過。

又說什麼:「黃教所謂的辯經,在辯論的最後依據,都不是依佛經所說為最終評判正邪的標準,而是以宗客巴所寫的邪見論著為最究竟的根據,一切法義不得違背宗客巴的觀點」。這純屬不了解辯經情況的瞎說。既然「黃教辯經,不是依佛經所說為最終評判正邪的標準」,那黃教肯定不是佛教了,如果是佛教,無論藏傳、漢傳,無論南傳、北傳都以三藏佛經為分辨是非正邪的唯一標準,難道黃教是「依人不依法」的盲目迷信的低級宗教嗎?既然「黃教以宗客巴所寫的邪見論著為最究竟的根據」的話,絕對遵守就得了,還有辯論的必要嗎?

請問:在主張教主言論具有絕對權威的宗教中,或者主張領袖言論具有絕對權威的國家和政黨中有進行辯論的自由嗎?佛陀主張「依法不依人」,龍樹,彌勒,無著等佛教龍象主張「依理不依言」,這是藏傳佛教學院建立辯經制度的宗旨。這就是說若不合了義法理,雖是佛陀之言,也要辯明是非,絕不盲從;若是合理合法,雖是乞丐之言,也要聽從。這就是佛陀提倡的理性信仰原則。故,宗喀巴師徒在經疏中多處提出「理重於經」的思想。在重經輕理的佛教和XX中絕對不敢提倡開展辯論,講道理,以理服人的學術民主。

在宗大師的著作中若有違背佛經之處,具體指出何經?何處?何事?何種文本?我們會做出回答。若宗大師說的契經合理,聽宗大師的話就等於聽佛陀的話,我黃教弟子哪點做的不對?

是不是「邪見」,邪魔外道說了不算,要拿出充分的經論根據和合理的論證。沒有論證、論據的侮蔑之詞,其價值等同狗屁!何必稱為辯經?

「請教多識先生,涅磐經說三轉XX如來藏是了義的,二轉XX空,無我是不了義的,為何您敢膽大包天地誣之為不了義,這是神棍宗喀巴黃教派的一貫傳統,顛倒佛說,誹謗佛法」。

首先,要糾正一下這位問難者所犯的張冠李戴的錯誤,說第三法論是了義的佛經不是《涅槃經》,而是《解深密經》。說『第二XX為了義』若是違背經典的話,也是違背《解深密經》,和《涅槃經》無關,故所謂誹謗《涅槃經》純屬無稽之談。

這裡還應該指出的是《涅槃經》所說的「了義」、「不了義」和說第一義諦為了義的《不盡智慧經》的說法完全一致,和《解深密經》的說法相抵觸。請看涅槃經原文:「於如來隨宜方便所說法中不生執著,是名了義,若有能住如是等中,當知是人則為已得住第一義,是故名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者如經中說,一切燒燃,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何以故?不能了如是義故。所以者何?以取著故,於義不了。」

在看開示第二XX為了義的《無盡智慧經》中是如何說的:「若有安立顯示世俗,此等即名不了義經,若有安立顯示勝義,此等即名了義經;若有顯示種種字句,此等即名不了義,若有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此等是名了義經;若有其種種名言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種種言說者、無主宰中顯示似主宰者,此等名為不了義經,若有顯示空性、無相、無願、無作、無生、不生、無有情、無命、無補特伽羅、無主宰等諸解脫門,此等是名了義。」

這和前面所引涅槃經義完全相同,而與分別三性有無的解深密經義相反。

但藏傳佛教認為佛陀是智慧無礙者,絕不會說話自相矛盾,有時說第三XX所說為了義,有時說第二XX所說為究竟了義,完全是根據不同根器對象的隨宜方便之說。

正如《華嚴經?賢首品一》中所說那樣:「隨諸眾生病不同,悉以法葯而對治。隨諸眾生心所樂,悉以方便而滿足。」故依據不同經典所產生的不同說法不能看作『謗法』,難道佛陀會自己誹謗自己說的法嗎?

一切出自佛經的說法都是佛說、正說,故與某經某論不同的說法,不能誣衊為外道邪說。如果那樣做才是惡意的謗法行為。說什麼「把二轉XX說成了義,三轉XX說成不了義,這種誹謗涅磐經,顛倒佛說的邪派,只要稍通佛經,就知其謬」。說此話的人也真可謂大言不慚!別說「稍通佛經」,就是只讀過一遍《解深密經》和《涅槃經》的也不會演出此二經相混的無知鬧劇。

說「黃教教義錯誤連篇」純屬無知瞎說。

推薦閱讀:

《增刪卜易》中的錯誤的斷卦
卧室風水不得不防,床桌這些日常擺法很多是錯誤的,改過來能旺運
摩登 | 女士跳摩登舞易犯的錯誤
90%人都會犯的床上性錯誤
橫拍練習者正手攻球常見錯誤及其改正方法

TAG:網友 | 錯誤 | 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