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美文」澗西的老街坊,你還住在那裡嗎?
還記得老澗西的老街坊嗎?那些如潺潺流水般從街坊里遠去的童年、少年、青年的生活影像,如今是否還能從記憶里找尋回來?.
那個年代,你有幸住在澗西街坊里,無論是蘇式樓,還是筒子樓,或者是街坊中的排排平房。相信你一定是滿足的,甚至是自豪的。
因為,你能住在街坊里,那你一定是澗西國營大廠的職工、家屬、子弟。
因為, 你住在街坊里,意味著可以享受大廠的福利。住房是分配的。子弟可以在廠辦幼兒園,小學,中學學習。你家的寫著街坊樓棟門牌號的糧本,盡可在糧店買糧買油。憑你家的戶口本,按月領取各種緊俏物品的票證。
有了這些硬體,你就是讓無數人羨慕的城裡人。因為,你住在街坊里。
(一)
六十年前的澗河西部,雖然沒有梧桐樹,卻飛來了幾隻」金鳳凰"。把它們的羽翼舒展開來,從東邊的七里河到西頭的谷水,依次"壘巢築窩,落地安家。這就是當年國之瑰寶的幾大廠礦。
隨之橫空出世,讓人耳目一新,端莊典雅的幾百幢蘇式樓房,便從谷水起,被中州路、景華路雙向護衛,向東一直排列到長春路。
這些三層高的紅磚紅瓦坡頂的樓房,又被多條橫向的道路分割為一個個大四合院狀街坊。並從西部起,分別以0至34號街坊命名。後又在長春路周邊,建築了36、38、43等街坊。
這些外觀體貌形色相近的街坊,內涵各有千秋。有的街坊內,是一排排的平房。而其它街坊內,有蘇式建築,也有一些工廠的職工食堂,小學,幼兒園,電影院等。
那時的街坊,可不是現今有保安把門的全封閉的小區。而是全面開放,四通八達。你不必走大路,就可以從34號街坊很輕便的穿行到零號街坊。
雖說當年沒有電話聯繫,但找人很方便。只需記住對方住幾號街坊幾號樓便可。* `
有趣的是,代號既為約定俗成的街坊標籤。。
問,去哪裡?答,5號。.
問,家住哪兒?答,8號。0
如果是2字頭以上兩位數的街坊,乾脆把號字也省了。
你住哪兒?
34。
今天咱們去哪兒玩?
38。
外人聽來,雲里霧裡,不知所以。久居街坊之人,卻是意領神會,心照不宣。1
有時到了街坊內,忘記住哪個門了,就亮開嗓子高喊對方的名字。那聲音必百步穿楊,被叫者只要在家,定會應聲推開窗子,探頭招呼,上來呀!
& j* |6 ?" a5 R. S- X* b9 ~/ M4 s8 }
(二)!
追尋過往的時光,再從長春路的34號街坊起步,向西穿越一次澗西老街坊。
從東頭兩幢南北向的樓房間進入到34號街坊里,是一順排東西向的蘇式三層樓,共三幢。應頭第一幢是9號樓。9號樓很特殊,居住的大都是黃河冶煉廠的頭頭腦腦。家中裝有廠里的電話分機。孩子們也就佔了老爹老媽的光,互相電話聯絡。提前過上了當年憧憬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共產主義"生活。
9號樓順向的兩棟,住的是單身職工。對面挨著中州路的一排樓,也都是單身宿舍。中間空闊地帶,有兩個藍球場。中學時,我和小夥伴們經常在那裡打球。
9號樓南,是個大廣場。廣場西部,有一個同樣是蘇式建築的職工食堂。邊上還有菜站,糧店。柴米油鹽,雞鴨魚肉,不出街坊既可搞定。
廣場上,周末總會放電影。晚飯後,當寬大的白色幕布在兩根杆子上掛起,大人孩童就從街坊內外拿著板凳,說說笑笑彙集到這裡,很快廣場上便人聲鼎沸。當放映機白色光柱打在映幕上,人群馬上雅雀無聲。都伸長了脖子,目不轉睛地盯緊了住了影幕。-
而南向的9號樓,位置特佳,正對幾十米外的影幕。坐在家裡觀看堪稱近水樓台。我一個朋友住二樓,在他家裡靠著窗口看電影,享受著電影院的包廂待遇。
(三)
從西頭走出34,越過太原路,是17號街坊。靠北挨著中州路的一棟拐角樓,曾是洛軸技工學校。南邊是洛陽四中。我曾在四中待過五年。足跡揚揚洒洒散落在廣州市場、澗西醫院、中原電影院,各個街坊。一路向西,17、15、14、13,還有11號街坊的一部分,住得全是洛軸的職工。
17號西,隔著予北1路,是15號。它的南面坐落著澗西醫院,有一條河南路分隔。
15號只有靠中州路是蘇式樓。內里整齊排列青磚紅瓦的平房。與臨近的蘇式樓形成鮮明對比。,
平房之間,有公共廁所。有露天的公用水池。長長的水池有一排水龍頭。家庭主婦們洗衣洗菜刷鍋刷碗。嘩啦啦的水流聲里,街傳巷聞,在這裡彙集;家長里短,從此處擴散。
住平房,鄰里交往便利,關係融洽。誰家來了客,哪家買了魚,都不是秘密。房舍間,不時有幾隻雞慢悠悠地四處覓食。房子的山牆頭,幾個老奶奶愜意地曬著太陽,嘮著嗑。
平房家門口,工休的男人們,會擺開棋盤,楚河漢街,車馬兵炮,廝殺一番。1
(四)l
到了10號,感覺也在升華。10號,大慨是最經典的、頗具代表性的蘇式建築群之一。它四周有中州路、景華路、青島路、陝北二路的環抱。一幢幢紅磚紅瓦坡頂,嵌入中國民族風格的飛檐斗拱的三層樓房,圍建成方塊形狀。街坊內外,建築風彩高度統一。
從10號到4號都是拖拉機廠的家屬區。不是住在街坊里都有這樣好的居住條件。許許多多的人家雖說也是住在蘇式樓里,卻是兩家甚至於三家住一個單元。合用廚房,合用衛生間。也有很多平房或筒易筒子樓的住戶。住房有差別,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兒。都是街坊里的住戶,頭頂一塊同樣的天,這已經足夠了。5 ~
(五)
走過10號街坊,踏上了那條演繹了無盡傳奇的青島路。這條讓多少愛美之人趨之若鶩,留連忘返的曾經的香港服裝街,南邊連著繁華的上海市場,終日人聲鼎沸。如今遠去了,只有留戀。)
越過青島路,進入了9號。這個街坊,我不太熟悉。只記得裡邊有幾幢樓是拖拉機廠的單身宿舍。還有一個職工澡堂。
出了9號,是隴北一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8號市場。南北向的隴北一路和隴北二路之間,一條東西向的甘肅路,分隔出兩個街坊。北半區7號。南半區8號。
(六)
一拖,當年國子號工廠的「大哥大」,蘇式建築風格的大門正對長安路。長安路東西兩側分別是6號和5號街坊。、
拖拉機廠很大,職工數萬,廠區宏偉。它的生活區域也就寬廣,囊括了八、九個街坊,號稱拖城。但我年少時生活在澗西的東部七里河一帶,幾乎沒有接觸到這塊大區域,腦子裡毫無概念。
這算不得無知的懵懂,卻在下鄉後敞亮了。我們的知青大隊里,有一百多個來直拖中的同學。他們的家,就分布在5號到10號的各個街坊里。
返城後,就經常東跑西顛地去找他們玩兒。也大致熟悉了這些街坊。10號東邊的拖廠俱樂部。6號面西的紅星劇院。都沒少在裡邊看過電影。8
1972年的夏天,一個在部隊打球的知青好友,回洛探親。一身戎裝地到我所在的小廠找我去他家。我騎車帶著他這個1米9幾的大個子,好在是直梁加重的28型自行車,還可承受。從嵩山路起,順建設路吭吭呲呲地騎了好遠,才到了他家。記得是街坊內的大片平房。正是飯點兒,他媽媽擺好了小飯桌,端上了飯菜。我也不客氣,坐下就吃。
我的位置對著開著的房門,門上掛著竹帘子。透過竹帘子的縫隙,隱約可見公用水池邊刷碗洗菜 的,過來過去的人。
往事依稀,很久遠了。我不確定那片平房是在5號街坊內。因為那一帶的街坊在我眼中就如多胞胎,大體相似。如今記不清楚,也在情理之中。 但有兩個數字記得滾瓜爛熟。不錯,你猜到了。5號和8號。其實,5號,8號已脫離了街坊的本意,特指街坊旁的菜市場。
$ 特別是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後,個體經營如雨後春筍,在5號、6號之間的長安路地段破土而出。形成了5號熱鬧非凡的農貿市場。鐵皮房,簡易棚,布滿道路兩側。大大小小的飯店,形形色色的小吃美食挑逗著人們的味蕾。
那些年,5號市場紅紅火火,熙熙攘攘表象下,也有雜亂無章的隱憂。後來,長安路整治改造,道路拓寬。路通暢了,環境也好了。但5號仍不時掛在老澗西人的嘴邊。5號,它不僅僅是一個街坊的代號,一條街道的稱謂。而是澗西老街坊人記憶中五彩繽紛的畫冊;依依不捨的故鄉故土。
(七)2 P- V/ m- {# v* o3 r
老澗西街坊的最西頭,武漢路兩側,分別是2號和0號街坊。
2號屬於礦山廠的住宅區。 記得那時2號大院內,有洛礦的風雨球場。2號的南邊面對景華路,是洛礦俱樂部。說到0號,大致與體育娛樂相關。 0號街坊主要為407廠的生活區。街坊內有一個足球場,有職工食堂,有俱樂部。
(八)
1990年前後,洛銅,洛軸等企業,在老街坊以外購買地皮,建築了大量的集資房。個人拿出萬兒八千的就可以買下百分之七十的產權,獲得六十平方的兩室一廳住房。
這是對企業長期以來福利分房的突破。我的許多朋友都藉此搬離了老街坊,住進新居,初步改善了居住條件。其它企業也在跟進,更多的老街坊們搬了出去。後來,所有的公有住房都進行了房改,有職工住戶出一部分錢買了下來。個人有了支配權,一些在外買了商品房的,就把老街坊里的房子出租或轉賣。老街坊里人員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再不單純是企業的職工了。/ 當大片大片的高層建築,在澗西區的廣大地區如深林般密集。那些老街坊已失去了往昔的風光和驕傲。幾十年的風雨侵蝕,大多陳舊不堪,甚至淪為危房。
現今,這些老街坊的老舊房屋被冠以棚戶區。正在緊羅密鼓的進行改造。老街坊里也聳立起了一些高層建築。更多的住戶將通過棚戶區改造搬入新居。
當然,象10號,2號及洛陽飯店等蘇式建築群,將會保留下來。因為,它們是新中國工業建設的一個剪影。是老澗西的一個符號。是老澗西人心中永遠割捨不去的澗西情結。
- i9老澗西的老街坊,我們都曾在那裡生活過,曾在那裡從幼兒園,小學,上到初中,高中。也從那裡穿上了工裝,進入到了父輩建設起來的工廠。在那裡留下了情,留下了愛。也帶走了思念,留戀。 你也許仍住在那裡,但你一定是住進了老街坊原址上建起的新樓宇。歷經滄桑的老澗西老街坊,必將舊貌變新顔。
(本文節選自網友「大平洛陽」所著《[原創] 澗西的老街坊,你還住在哪裡嗎?》)
推薦閱讀:
※止筆為你寫下一生的眷戀【情感美文】
※【情感美文】 大S愛情向左,小S生活向右
※女子與文字[美文欣賞]
※【美文欣賞】以後的以後,許我靜默陪你
※那些年你看過的最美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