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現代整脊
中華現代整脊
中華現代整脊就是在中醫傳統正骨技術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一個新興療法。可謂之是傳統正骨的一個新突破,尤其是脊椎相關疾病的提出,更是彰顯了現代整脊技術的神奇色彩。為中醫學的辯證論治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依據,更為脊柱相關疾病的治療指導了方向。
中醫脊柱醫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本療法是以中醫的經絡學說,骨傷醫學,脊柱病因治療學為基礎。從人體脊柱生物力學角度出發,進行探索研究,以辯證的思維對各種人體疾病與脊柱的關係進行科學的認識,並加以正確的判斷。對人體的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及骶髂部位的各種錯位體征及臨床癥狀詳加辯證,掌握病情施以救治,根據不同的椎體,不同的錯位方式,施以不同的脊椎矯正手法,臨床上不但對頸椎病、腰椎病、胸椎病、骶髂關節病變具有很高的療效,而且還對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疾病都有很神奇的效果。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擎天拄地,上托頭顱,下提尾骨,掛載著五臟六腑。前有椎體後有椎弓,中間有一管腔,稱為椎管。起到保護脊髓中樞神經的作用,是人體脊髓貫穿軀體上下的通道。椎體間有椎間孔,通達全身各部的神經在此進出,起到聯絡上下表裡、五官諸竅、四肢百骸的作用。當人體的脊柱相應的椎體出現錯位或發生退行性病變時,就會直接地影響人體的神經傳導,繼而影響五臟六腑的功能,引發全身各部的脊柱相關的病症。現代醫學中的人體各部所謂的功能性病變都與脊柱有關,人體的「亞健康」及「內分泌失調」亦是因脊柱力學失衡而引起。通過脊柱調衡,可立見功效。
人體的脊柱是由七節頸椎、十二節胸椎、五節腰椎及一塊骶椎、一塊尾椎構成,整個脊柱由椎間盤椎間關節和椎旁各關節、韌帶及肌肉緊密連接而成。脊柱有支持、平衡和傳導頭軀幹及上肢的重量,吸收作用於脊柱的應力及震蕩,保護脊髓、神經根、胸腔及腹腔的臟腑。能進行屈伸旋轉側屈等運動的作用。除第一二頸椎、骶骨、尾骨以外,其他椎骨的解剖結構大同小異,均由椎體椎弓、橫突、棘突及左右上下關節突組成,每個椎體共有7個突起。臨床中都可做為診斷椎體錯位的標誌。脊柱的下端是由骶骨的耳狀面與髂骨的耳狀面相連接組成的骶髂關節、人體的脊柱就座落在骶髂關節上,以此為根基。所以當骶髂關節錯位時就會造成脊柱失穩,繼而形各種形式的多椎體錯位。椎體錯位的形式有前後滑脫式錯位、左右旋轉式錯位,側彎側擺式錯位,前傾後仰式錯位及各椎間盤的彭出、突出和脫出。頸1腰5還會出現側突的體征。骶髂關節錯位的形成有骶髂關節的前錯位、後錯位。髂骨的前旋及後旋,骶骨亦可出現前傾後仰式錯位。
脊椎病的基礎病因:引起脊椎病的病因有很多。首先是人體的退行性病變,椎間盤的退變老化使椎間隙變窄,椎周軟組織鬆弛,在一定的誘因作用下椎體易發生滑脫或錯位,使血管、神經根、脊髓等受到刺激而發病。人體的軟組織病變也會引起脊椎病,如相關韌帶的鈣化、肌肉的攣拘、血腫的淤積及椎體邊緣骨刺的形成等。人體脊柱相關組織的慢性勞損也是引起脊椎病的直接原因,如長期的不正當的工作姿勢,不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合時宜的鍛煉方式及不良的睡眠姿勢,如枕頭高低不當,床過於偏軟等。人之坐卧行走都要有一定的行為規範,否則就會生出病患。所謂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就是人身保持人體生物力學角度均衡的最佳方法。所以當人的工作姿勢不得法、生活習慣不好、不良的嗜好都可以導致椎體病變。另外交通意外、運動損傷、生活和工作中的扭轉閃挫、醫源性的損傷。如過度的牽拉、暴力扳頸旋腰、大力的推按踩蹺都可造成脊椎病。椎旁軟組織的炎性病變、五臟六腑的功能虛弱、內分泌失調、風寒濕的入侵亦可引發脊椎病。
脊椎病的臨床診斷:脊椎病的診斷有觸診檢查、特殊檢查、X線片檢查。觸診檢查是脊椎病診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醫生的手指對患者脊椎的棘突、橫突、關節突,髂嵴、髂後上棘、髂前上棘、恥骨聯合處,進行細緻的觸摸和比較,從中發現骨關節解剖位置的改變和錯位體征。再通過醫者手指的指腹或指端,對患者脊柱附近的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進行觸摸感知。進而了解肌肉的緊張度、軟硬度的變化,韌帶的剝離情況,相應筋膜的弛縱等,肌肉遠端附著點有無摩擦音、硬結、條索、壓痛等。來判斷是否存在脊椎或骨盆的內外平衡失調,而引起的各種形式的錯位,是否有刺激或壓迫神經、血管、脊髓而導致的脊椎相關病症。
人體 脊柱各椎體的錯位與相關病症及手法施治:
人體的頸椎有七節,胸椎十二節,腰椎五節,骶椎尾椎各一節。第一頸椎叫寰椎,第二頸椎叫樞椎,第七頸椎叫隆椎。臨床上當第一頸椎錯位時可引起眩暈、後頭痛、頸性高血壓、失眠、面癱、腦供血不足、記憶力減退等。錯位形式多有椎體前突、後突、側突、側擺側彎等,手法矯正多用:坐位搖正法、施轉複位法、蛟龍擺首法、仰頭還推法、坐佛三點頭等手法。
當頸椎的樞椎椎體錯位時,臨床可引起眩暈、打鼾、偏頭痛、耳鳴、胸悶、心律失常、頸性高血壓、失眠、面癱、視力下降等。錯位形式多有椎體前突、後突、施轉、側彎側擺,鉤椎關節錯位等。矯正手法:坐位搖正法、坐位旋轉複位法、仰頭還推法、坐佛三點頭等。
當頸3、4、5錯位時會引起頸痛、咽喉異物感(梅核氣)、打鼾、胸悶、三叉神經痛、神經衰弱、過敏性鼻炎等。椎體錯位形式多有側彎側擺、強直、旋轉式錯位、前突後突、椎間盤病變、軟組織病變等。矯正手法多用:坐位低頭搖正法、坐位旋轉複位法、仰頭還推法、坐佛三點頭等。
當頸6、7、胸1錯位時會引起肩臂痛、胸悶、免疫功能差、易感冒、心律失常、低血壓、頭暈、肩胛部酸沉疼痛、氣喘咳嗽、胸痛、心慌等。椎體錯位形式多有、側彎側擺、左右旋轉、後突等;矯正手法多用坐位旋轉複位法、矮凳旋轉複位法、俯卧衝壓法、左右逢緣法、搖肩推正法、懸崖勒馬法2等。
當胸椎2、3、4、5錯位時會引起氣喘咳嗽、肺氣不宣、胸悶氣短、胸壁痛、心慌、心悸、失眠、心絞痛、冠心病、支氣管炎等。椎體錯位形式多有左右旋轉、前突後突、側彎側擺、傾位仰位錯位等。矯正手法:坐位搖正法、懸崖勒馬法(2、3)跪姿膝頂複位法、俯卧提拉法、左右旋轉分壓法、拉肩衝壓法、俯卧雙向分壓法等。
當胸6、7、8、9、10錯位時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膈肌痙攣、胸膈不適、肝氣不舒、乳腺增生、上腹脹滿、膽石症、胃脘痛、糖尿病等。椎體錯位形式側彎側擺、後突前突、傾位仰位、左右旋轉等。矯正手法跪姿扳肩膝頂複位法、俯卧雙向分壓法、俯卧旋轉分壓法、坐位搖正法、俯卧提拉法等。
當胸11、12、腰1、2、3錯位時會引起胃脘痛、糖尿病、尿路結石、排尿異常、腹痛、胃腸道疾病、便秘腹瀉、腰痛、性功能障礙等。椎體錯位形式側彎側擺、左右旋轉、生理曲度改變、傾位仰位等。矯正手法坐位搖正法、坐位旋轉複位法、側卧斜扳法、反斜扳法、牽抖衝壓法、俯卧按腰扳腿法。
當腰4、5錯位時,會引起下肢後側麻痛、下腹痛、痛經、月經不調、婦科炎症、子宮肌瘤、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礙、尿頻尿急等。錯位形式有前後滑脫、側彎側擺、左右旋轉式錯位、傾位仰位錯位、腰間盤膨出突出、椎管狹窄等。矯正手法提腿推腰法、側卧斜扳法、牽抖衝壓法、反斜扳法、坐位旋轉複位法、椎間盤迴納法、腰部理筋法、拱手弓身拜觀音法、泥牛入海法、金鳳擺尾法、扳腿還珠法等。
當骶髂關節、髖關節錯位時會引起脊柱多椎體的失穩錯位,還可引發少腹痛、髖痛、婦科病、痛經、性功能障礙、腿腳涼麻、腰酸腰痛、腿軟無力、長短腳、陰陽腳、腹股溝壓痛、附件炎等。錯位形式骶髂關節前錯位(後錯位)、髖內旋(外旋)、髖關節的微小錯縫、骶骨前傾(後仰)等。矯正手法團身曲腿法、俯卧屈膝壓腿法、牽拉推髖法、牽腿推髖法、合掌壓膝法、4字歸合法、金蛙游水法、推腿壓髖法、曲腿抱膝壓腹法等。
推薦閱讀:
※中華茶藝概念詮釋
※中華傳統節日 民俗文化-2
※中華軍情
※中華傳統文化精粹集錦(一)
※細說中華五千年——從開天闢地到1997 史上最大的編年史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