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曙:反思與超越:中國語境下網路民主的變革邏輯
05-29
摘 要: 伴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不斷推進,作為媒介與民主相結合的政治新形式———網路民主逐漸登上了歷史舞台,網路民主被很多學者視為傳統民主政治的一次革命,它打破了傳統民主形式的時空隔閡,實現了公民政治參與的直接性,動搖了政府對話語權的絕對控制地位,逐漸改變著大政府、小社會的權力格局。然而,在中國的政治生態下,網民在表達政治訴求進行政治互動的過程中常常表現出一種對外狹隘民族主義對內現實批判主義的情懷。我們不禁要反思,身處中國語境下的網路民主能否成為參與式民主的新要素、新形式,能否打破傳統精英話語壟斷格局實現權力橫向多元傳遞,能否培育公民慎思明辨的理性思維杜絕歇斯底里式的情緒發泄,這些疑問不僅值得反思更需要我們立足現實、深悉現實、突破實現的藩籬探尋行之有效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網路民主 媒介 中國語境 作者:童曙,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博士 ( 武漢 430000) 。 伴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不斷深入,作為媒介與民主相結合的政治新形式———網路民主逐漸走向政治前台,網路為傳統民主形式注入了新的元素、拓展了民主空間、帶來了民主革命、激發了壓抑許久的民主熱情。如同馬丁·哈根指出的那樣:「網路民主作為電子民主發展的最新階段,是對遠程民主形式的修正與完善。藉助電視、廣播、電纜光纖等技術手段,催生了電視民主和廣播民主的興起,推動了民主的發展。網路媒介拓展了民主的空間,打破了傳統民主形式的時空隔閡,帶來了民主的一場革命。」網路民主這個精靈以其獨特的形式遊走於廟堂與草根之間,日益成為政府與民眾溝通的重要橋樑,因此,網路民主被很多學者視為重振代議民主、改革傳統官僚體制的有力武器。 然而,在中國特有的政治生態下,網民表達政治訴求進行政治互動的過程中常常表現出一種對外狹隘民族主義對內現實批判主義的情懷。網路民主能否成為參與式民主的新要素、新形式,能否打破傳統精英話語壟斷格局實現權力橫向多元傳遞,能否培育公民慎思明辨的理性思維杜絕歇斯底里式的情緒發泄,這些疑問不僅值得反思更需要我們立足現實、深悉現實、突破現實的藩籬探尋行之有效的解決途徑。 一、價值意蘊: 代議民主通向參與民主的橋樑 民主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政治話題,民主政治被人類譽為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民族安定團結的有效利器,然而圍繞著如何實現民主以及選擇什麼樣的民主形式一直見仁見智、眾說紛紜。縱觀人類歷史,民主政治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城邦國家,典型的是雅典的直接民主形式,這種民主模式能夠很好地體現主權在民的民主理念與民主精神,然而,直接民主的形式只適合於小國寡民的政治土壤,隨著地域疆界的不斷擴張與人口規模的日益膨脹,人們直接參与社會管理的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工業革命後,直接民主逐漸被代議制民主所取代,正如薩托利所言:「如果說古代民主是城邦的對應物,那也就是說它是直接民主,而我們如今不可能親身體驗那種希臘式直接民主了。我們所有的民主都是間接民主,即代議制民主。」在現實生活中,現代民主國家無一例外的都是實行代議制民主形式,代議制民主雖然克服了直接民主自身無法克服的缺陷,但是它卻面臨著對主權在民這個核心價值的偏離,因為在代議制下,「人們不親自統治,而是選擇統治他們的代表。」人民只是用選票選出代表來管理國家事務,在選舉期間,選民是自由的,是政治上的主人,代表一旦被選出後,他們卻常常成為了政治上的奴隸,喪失了直接參与與自己切身利益緊密相關事務的決策與執行的權利,隨著權力易於擴張的本性日益顯現,大眾群體往往成為了權力侵犯的對象,鑒於權力監督的滯後性,對權力的監督作用也常常收效甚微。 針對代議制民主的不足,很多學者提出了參與民主的概念,提倡公民直接參与到社會事務的決策與管理中來,政治參與被很多學者視為政治運作的核心與基礎。正如巴柏所言:「惟有直接的政治參與 ( 即指公民參與),才是民主制相當成功的公民教育教材,只有公民直接參与才能體會民主真諦。」囿於傳統媒介的不發達,直接參与的理念似乎只是民主的烏托邦幻想,很難在現實生活中得以實施。正是伴隨著信息革命的不斷深入,公民直接參与社會管理的願景不僅得以可能,而且表現出巨大的生命力與影響力,使傳統的政治參與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由於網路的便捷性與交互性,普羅大眾可以通過網站、論壇、微博、電子郵件等媒介平台直接與政府官員進行對話與交流,就某項重大的政治議題進行討論,就具體的政府執行進行評議,網路逐漸成為了政府聽取民意、公眾表達訴求的交互平台,正如布蘭茨指出的那樣:「資訊技術的發展能夠改善目前的代議民主制度,增加民主參與的廣度與深度。在政策的制定過程中,透過民意的參與表達可以改善決策的過程與品質,是公民的公共責任感增強的過程。」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我國政府也越發重視網路平台對提高公民政治參與的功能,很多地方政府建立了相關網站如政府信箱、部門在線、百姓評說等欄目,為公民表達利益訴求進行政治參與提供了平台,從2008 年 6 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 「強國論壇」與網民面對面交流到 2009 年 2月溫家寶總理在兩會期間與網民就住房、醫療、教育、反腐等熱點議題進行討論,此後的每年兩會期間,網路都成為了政府官員與普通民眾溝通的橋樑,網路民主正逐漸成為我國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新生力量,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提高了公民民主參與意識。 二、解構與重建: 對傳統行政集權體制的變革 改革開放 30多年來,我國一直採用中央集權型的行政管理模式,政治體制的調整大多是基於服務於經濟以及適應社會的深刻變革從而維護政治系統的穩定這樣一個功能,正如美國學者馬丁·雅克所評價的那樣:「中國的政治改革採取的是緩慢、漸進的方式。和經濟改革不同,中國的政治改革從來就不是以深度的、系統化的改革為目標,也不是為了建立民主制度,而是為了給經濟改革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同時保持政治上的穩定。」這種說法雖有失偏頗,但也不無道理,其實早在80 年代初期,我黨就政治體制改革提出過很多富有建設性的主張,其核心在於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鄧小平同志在《黨與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中提出建立有效的權力制約與監督機制、改革幹部人事管理制度等重要思想對於保持黨的活力,推進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但自從89學潮風波後,黨中央開始強化輿論的統一管理,政治權力衍生到了社會建設的各個角落,權力結構也是遵循上級發布指令下級被動執行的模式,政治的功能逐步變成了維繫經濟的發展與為改革創造穩定團結的政治環境,就像鄧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樣:「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這種集權模式在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能夠有效地動員各種社會資源,正是這種強有力的行政控制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穩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在這種金字塔式的政治結構中,行政權力具有高度集權的特點,對社會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公民的理性訴求需要層層遞增的方式向上傳遞,政府官員與公民的聯繫不是橫向、直接、交互的,而是縱向、間接、隔離的。少數權力階層形成了對話語權的絕對控制,大政府,小社會的模式也逐漸形成。高度集中的行政權力形成了對社會交往與輿論的控制,整個政治系統輸出與灌輸有餘但輸入與反饋明顯不足,由於媒介的不發達、信息的不對稱,信息缺失者常常處於社會的邊緣,其訴求與表達很難博得公眾的眼球,從而無法得到伸張。在這種行政體制下,媒體輿論成了趨炎附勢的喉舌,很難做到客觀與公正。就像英國學者約翰·基恩指出的那樣:「官僚制下的公共媒介製作節目,並不注重質量,只是對節目以及節目的時間安排不厭其煩地反覆審查。一旦有不合意之處,便硬性撕毀契約。同時,對消費者的選擇進行了系統的審查,威脅著表達自由。」行政權力的高度集中不僅成為了信息相互傳遞的障礙,而且會引發官僚主義盛行、政府規模無限膨脹等系列問題。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藝海拾珍】中國治玉工藝簡史(十) 清代治玉變革
※在大變革時代尋找慈禧
※鄭志剛與劉強東的聯手,「藝術x科技」這是一場怎樣的商業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