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嘎瑪仁波切 言教 《何為佛教》


 

本周主題:何為佛教

嘎瑪仁波切

 

 

什麼是佛教?佛陀的教義非常深奧。簡單來講,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

 

什麼是惡?佛陀告訴我們,以 【十不善】為主,所有身體、言語、心靈,給自、他帶來傷害的內容,都是惡。身、口、意造作惡因,就會帶來惡果

 

惡,其實是你自己不喜歡、別人也不喜歡的部分。【十不善】包括:殺生、偷盜、邪淫、惡口、兩舌、綺語、妄語、貪、嗔、邪見。我們都要極力避免去造作。在家修行人,如果能發出真實無偽的出離心,強烈的大菩提心,所守持的居士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即屬大乘別解脫戒,會讓我們獲得永久的解脫

 

一、身三業

身體造作的惡業有三種:殺生、偷盜,邪淫。

1、不殺生

你一定不願意自己被別人殺害,那就要改掉殺雞、宰魚、蒸螃蟹等等這些習慣。你既然不喜歡醫生給你動手術,把你當魚割來割去,把你的肚子當成螃蟹一樣翻開剖解,就要趁著你還活著、還健康的時候,懂得尊重生命,不要再殺生。

 

生命,都一樣的貴重!誰給了我們這樣的權力,可以無情地傷害別的生命?如果沒有思考這個事情,我們看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死了那麼多的人,跟菜市場上動物被宰殺有什麼差別?!生命之間,彼此不尊重,就會殘忍。怎麼可以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這樣殺戮?怎麼可以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這樣無情?

 

藏傳佛教里,有個故事:有位藏民準備做晚飯,一時不知道該做什麼好。他家有位老娘,壽命已經盡了,當晚就會死去。所以,來了一個小鬼,正在拚命地吸她的陽氣。這位藏民突然想:晚上,該吃點肉。可是,沒有現成的肉。於是,他就把羊抓起來,拿刀直接對著羊脖子砍下去。血即刻噴了出來,小鬼一見,立馬就被嚇跑了。後來,便有了那句經典的老話:【說人怕鬼,其實,鬼才怕人。】原來,天底下最惡劣的鬼,是人

 

佛陀叫我們不殺生,是要我們尊重彼此的生命。如果有人惡意要殺我們,我們會極大的痛苦。而當我們砍殺別的生命時,為什麼就那麼高興?這是我們需要反省的。眾生平等,視所有生命都平等,你必須懂得這一點尊重生命是佛教的基礎

 

2、不偷盜

你一定不願意被人偷盜。強行拿走,叫盜。暗中拿走,叫偷。別人貪你的財,你會高興嗎?你不快樂。而你怎麼就老惦記著分享人家的財富呢?

 

很多人自以為是好人,不會偷與盜。但是,身處工商社會,人們都會對所出售的產品誇大其詞,一層一層進行包裝,幾十倍地去賺取利潤。這就叫偷盜!偷盜了,早晚是要還的

 

3、不邪淫

佛教要求:在家弟子,一夫一妻制。和配偶之外的人發生性關係,就是邪淫。所以,佛弟子的另一半都很放心。因為他們的配偶是佛教徒,不能邪淫。

 

東方人自古以來,以【淫】為恥。【萬惡淫為首】!這句話不是憑白講出來的。現在,中國並非只有一個東莞要掃黃,很多地方都有賣淫、嫖娼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性交易的產業鏈?因為錢!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下一代。

 

有位弟子家的女兒,才17歲,就被抓起來了。因為她跑去賣淫!她的媽媽痛不欲生啊。問她:為什麼要出賣自己的身體?孩子說:因為想買LV包。這是多麼可怕!她的媽媽還是位學佛之人,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孩子拜金的想法。如果孩子從小就有信仰,就不會走上這條路。因為她會了知:暇滿人身和向善的靈魂,是人生最昂貴的珍寶!不是任何世間的金錢可以交換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再提倡,讓孩子從小就去學佛的原因。嚴守戒律,就會有底線,這是對孩子極大的保護

       

我有很多小弟子。有些父母恨不得孩子還在肚子里時,就給孩子辦皈依;有的還是襁褓中的嬰兒,父母就抱著來求皈依了。不少小弟子,已經皈依十幾年了,是那些剛皈依的七八十歲老人弟子的師兄、師姐。他們雖然人不大,很多道理卻比大人還明白。孩子們很純潔,還沒有受到很多紅塵俗世不良因素的影響,從小學佛,讓他們受益良多。

       

有一次,我們幾位五、六歲的小弟子們看到有人在釣魚。於是,連忙跑過去,告訴人家不要釣魚,不要傷害小魚的生命。一群釣魚的大人卻毫不在乎地我行我素。我就想:正常來講,【尊重生命】這樣的道理,應該是大人教給孩子們的。現在,卻變成是小孩在教大人,而大人卻還滿不在乎。人越成長,要改變自己的習性,就越不容易。

       

這些孩子,從小就知道尊重生命,這是他們的福報啊!這福報從何而來?前生的願力!【當願出生即遇正妙法】!生下來就能遇到佛法,能夠回到上師三寶身邊,這是多大的福報!有多少人到了垂死暮年,才痛哭流涕,發現自己浪費了幾乎全部的人生,才有讓身心回家的因緣和福報。還有多少人到死都沒能皈依三寶,真正聞、思、修佛法。曾經具德的上師、殊勝三寶,就在他們的眼前啊!

       

二、口四業

說話最容易,兩個嘴皮一碰,業力就出來了。所以,妄語、惡口傷人、挑撥離間講是非、聊八卦、說謊話等等,都要避免。

1、不妄語

人們都不喜歡別人騙自己。但是,卻喜歡用謊言來遮掩很多東西。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太大的安全感,喜歡用誇大其詞,來遮掩我們懦弱的一面。所以,【包裝自己】。比如:對我們的產品沒有信心,就去包裝產品。廣告本身是好事,讓大家都知道一件東西的好。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功效而誇大其詞,就變成謊言了。

 

人的本性是很脆弱的。每天把報紙或網路打開,上面有人告訴你:你現在需要什麼東西,你應該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這個是最好的,你一定要有。於是,貪慾漸漸浸潤了我們。那種以自己真正所需而去尋找的快樂,徹底地失去了。用謊言包裝出來的誇大其詞的營銷用語,植入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吸收謊言,又傳播謊言。

 

2、不兩舌

現在,媒體越來越發達,比如:上網。你上去罵一個人,一大片人跟著去罵。那個被你罵的人,你一不做了解,二不做調查。這就是惡口挑撥是非。以前,是講東家長、西家短,還要上門跟人家訴說。現在,拿起電話或直接上網,更方便。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順眼,看彼此優點的能力都喪失了,全是看對方的缺點和毛病,再刻意放大、挑撥,能說得多惡劣,就說得多惡劣,好像這樣才解氣。只因為一點小事,就反目成仇。這樣,就會給社會帶來很多亂相。

 

愛講是非者,必定是是非傳播者。一個人跟你講是非,你千萬要注意:他本身就是創造是非的人。你只要一響應,他馬上就把你變成又一個是非的源頭。講是非,是語言的一個業力。我們言語里,經常夾雜著對人不禮貌的下三爛的話,這都需要我們承受業力、承受果報

 

3、不惡口

有的人經常口無遮攔。語言不帶刀,卻可以把人心碎成萬段。嘴裡面吐出來的火,能燒死最親的親人。惡口傷人,別人罵你,你肯定不喜歡。所以,佛陀要我們把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給他人。就這麼簡單。

 

你罵別人,你覺得快樂。實際上,這個快樂只會是一小會兒。接下來的痛苦,還是要你自己承擔得更久——不只是傷心,還會傷身。所以,要控制住脾氣,這對心靈健康很重要,是對自己道德底線進行約束的方法

 

4、不綺語

我們現在上網聊天,常常聊一些無聊的話題。每天,都把時間消耗在那兒,人人愛聊八卦。更有甚者,把別人的痛苦當作娛樂消遣。比如:誰誰誰遇到不幸,誰誰誰又被抓了。。。。。。這些都是離我們幾萬公里之外的地方發生的事情,我們即不相識,也不了解。可是,卻在津津樂道,樂此不疲。其結果,就是自己造了一大堆的業力

 

三、意三業

語言和身體做多大的壞事,都可以用心懺悔。可是,對心本身,就需要更謹慎看待了。心有什麼呢?心有貪念,心會嗔恨,心會嫉妒,會傲慢,會懷疑。這是五毒。簡單來講,就是貪念、嗔恨和邪見,這是心的三個業力貪、嗔、邪見,全是負面的力量,當然要避免

 

1、不貪

佛教講:人不可貪。一切成功與否,都是前世因果已經註定。有些人為了獲得世上的名、利,而不惜傷害別人,更不惜傷害自己。而為此付出所有的一切,這就是貪。佛陀讓我們不要貪。但是,讓我們精進。這跟貪很接近——【菩薩欲成佛者,皆貪】。連菩薩有想成佛的念頭,都稱之為貪。但是,這是正面的貪,叫精進。   

 

要防止一種傾向:工作的時候,不努力,而是去念經。念經的時候,卻說我要去工作。老是給自己的懈怠找借口,借口就是:【我不能貪】。佛是讓一切眾生都脫離輪迴,都成佛,都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那裡沒有憂愁,沒有苦難,人人都平等,享受著所有的資源。如果去極樂世界都不叫貪,那把什麼叫貪呢?

 

佛教徒從不否認要去極樂世界。為此,念經、修行。所以,說【不貪】,並不是說,你不能夠爭取財富、權利、名聲、壽命,擁有健康的心靈,擁有健康的身體。為了生存,為了爭取財富,人們應該付出非常多的努力。觀音菩薩為了眾生,頭都碎成11塊,身體碎成1000塊,才有了【千手觀音】這樣的稱號。她這樣的付出,這樣的努力,比凡人多太多了。

 

因果業力造就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投胎到什麼樣的地方、什麼樣的家庭、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這不是你能選擇的這就像一顆好種子,沒有陽光和水分,就沒有用。陽光、水分是別的力量,不是種子的力量;種子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改變的,而周邊的環境可以改變它,讓它茁壯成長。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生長在哪裡,智商有多高,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經過周邊共業的扶持,把他們的聰明灌輸給我們,我們也就學會了。計算機不是我們發明的,而現在每個人都會利用軟體上網。模仿,讓人變得聰明了。所以,共業的力量可以改變你,這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種子不能改變,不代表長出來的青苗不能改變,不代表長出來的果實不能改變。比如:長出來的果實,可能只有幾個。多一點肥料,就可能豐收。所以,就看你後天對它怎麼付出。因此,我們應該這樣:

 

來到這個世界,很多人埋怨:【為什麼我父母這麼窮?讓我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從小有個富裕的家,可以學鋼琴。】,這是由不得你埋怨的,你的業力就是這樣。你要努力,現在,雖然來不及。但是,後面可以改變

 

我們知道,心的貪婪有正面的一面,叫【精進】。精進就是精打細算,有選擇、有挑剔。然後,在沒有任何傷害的情形下,你努力往前沖。 而貪婪是會給別人造成傷害,給自己帶來痛苦。很多人為了得到點錢財,得到點名利,甚至不顧家人的痛苦和親朋間的情誼。很多人事業做成功後,家庭都散掉了。所以,貪婪帶給他的,就是失敗。所謂成功的那一天,也就是他妻離子散的一天。為自己,不顧別人的感受,這是貪念

 

2、不嗔

嗔恨,實際上,是做人最痛苦的一部分。一旦有些事讓我們不順心,內火一直滾動著,燃燒著。比如:兩個人吵架。吵完後,各回各家。本應了了,可是,由於嗔恨心,那把火還在繼續燃燒著:【剛才他是這樣說的。這樣說的動機是什麼?他對我有多惡毒啊!】

 

人的嗔恨心,像皮球裡面的氣,氣一直鼓著,你就會很難受;把氣放一下,就沒有了,就空了。所以,有嗔恨心,最受傷的就是我們自己。造業本身,對自己也是懲罰與折磨

       

3、不邪見

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負責。這叫因果。你不去承擔,總會有人讓你承擔。你傷害了別人,早晚有人會傷害你。對因果,我們不要把它想得太複雜,只要知道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就行了

 

佛陀講,人造了業,死後見閻羅王,閻羅王旁邊站了牛頭與馬面,牛頭講:你做了多少好事。馬面說:你幹了多少壞事。然後,閻羅王綜合情況,給你判刑。讓你該到哪兒,就去哪兒。該幹什麼,就去幹什麼。

 

邪見,就是不信因果。從前,父母講的話,一言九鼎。人們不敢反駁父母的話,永遠把父母放在第一位,沒有不孝順父母的孩子。在藏區,一個人對父母言語稍有不敬,整個山谷的人很快就傳遍了,把他當作惡人看。

 

現在,很多人對父母不孝順。我們經常開玩笑說:【孝順】這個中國傳統美德,到現在,仍被【傳承】著。只是,倒過來了。是孝順兒子、孫子和寵物。很多人不孝順自己的父母,把父母當野狗、野貓來踢。把寵物當父母來孝,顛倒了。所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畸形,極不正常。

 

慈悲、善良,當然好。但是,應該是全方位的。你要先從孝道、感恩開始。人沒有感恩之心,社會不會發展對國家不懂得感恩,會傷害國家;對家人不懂得感恩,會傷害家人。現在的人們最欠缺的,就是感恩之心

 

你們認為父母的付出,理所當然。反過來,這樣對自己小孩付出,小孩也不會感恩,當成理所當然。等他長大了,也不會孝順你。他會繼續孝順他的兒女,因為這是你做的表率。

 

計劃生育後,中國小孩越來越少了,父母把小孩伺候成小皇帝,老人就更得準備當野狗、野貓了。記得有一次法會結束,我問一個人:【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說:【我希望所有眾生都成佛。】我說:【你有沒有特別的願望?】他說:【有。希望我女兒以後,不要把我丟到養老院,我會受不了,感情上受不了……】這就是悲哀!這就是沒有道德觀念,沒有因果觀念,是邪見。

 

不喝酒是遮戒,喝了酒把持不住自己的人,太多了。不喝酒,身體會變得健康,不僅不會影響人際關係,反而會越來越被眾人所尊重。誰願意尊重一個酒鬼呢?身邊一群酒肉朋友,當你真正有需要的時候,都會迅速離你而去。你不信?就裝一下窮困潦倒,向他們去借一借錢。人格魅力,不是靠喝酒喝來的,而是從約束自己的言行中獲得的。

       

十不善,是讓你生生世世受苦的源頭。諸惡莫作,約束自己。今生來世,才有解脫的機會

 

 

眾善奉行

 

利他的實質,就是眾善奉行

 

我們都喜歡人家尊重自己,我們也要尊重別人。我們喜歡聽好話,佛教里叫【美語】。很多時候,別人對我們的讚美,哪怕明知道他在說謊,聽起來也很高興。比如:你在街上叫一聲「靚仔」、「靚女」,好看的、不好看的,都回頭了,都以為是在叫自己。這表明每個人都有喜歡謊言的本能。既然這樣,我們就該用美好的語言跟人家溝通講話、處理人際關係。佛陀說美語很重要,每個人都喜歡聽。而這種美語不是花言巧語,是發自內心的真正讚美

 

大家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習慣,聚在一起,要學會尊重彼此。最主要是有個良好的心態,時時刻刻都想著:【我能為你做什麼】,不要老是像我們對佛菩薩那樣,天天問:【你能為我做什麼。】一開始我們拜佛就是這樣:很多信徒到佛陀前面,在點香、點燈的時候,就在想:【我等會兒,要說什麼。】有時,香還沒有燒,就說,你要給我平安、發財。

 

佛告訴我們:你要多想為別人能付出什麼。你為別人誠心誠意付出,人家一定幫你的忙。好朋友都是這樣的:你為我付出,我也為你付出。人的能力有限,你一個人對兩三個人幫助,傳出去,大家知道你是個願意幫助人的人。當你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又都來幫你。不要總想別人為自己做什麼。那樣,我們的心會越來越狹隘。心狹隘了,菩提心就很難起來了

 

人緣好,是一種財富,也是一種成功。有個弟子告訴我:【師父啊,我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沒有朋友。】我就跟他講:【那就表示,你什麼都不好。因為如果你心地善良,願意去幫助別人,你周邊的人也一定願意幫助你,你的朋友應該會越來越多。】

 

人緣好,好援人:要想人緣好,你得喜好援助別人

      

你願意為別人付出,別人才會願意為你付出。今天,你請別人喝一杯茶。明天,人家可能請你喝杯咖啡。後天,也許有人請你吃大餐。這樣,你也付出,我也付出,一來二去,不都成為朋友了嗎?

 

如果你發現周圍的朋友慢慢離你遠去,一定是你做人的方式、方法有問題。沒有播種就沒有收穫,好人緣也要去播種啊人們經常說:廣結善緣,就是這個意思。交朋友是雙方交互的情感與行動,如果你自己不綻放笑容、伸出雙手,力所能及去幫助別人,就不會收穫他人的關懷與愛。

      

很多人只想著收穫,包括在佛菩薩面前燃香、供燈,都是有所求的。希望事業成功,希望財源廣進,早生貴子等等。如果做事情只求結果,不管過程,甚至不願意播種,如何收穫呢?播下善種,還要在等待中,守護因緣成熟,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好收成

      

當我們心情不好、煩悶的時候,有朋友願意傾聽,也是我們的福報。正是因為我們曾用身心關懷他人,當我們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有人陪伴在身邊。每個人都要珍惜這樣的朋友,他願意聽你訴苦,用那金不換的生命為你排解心中的苦悶,這是無法用世間的錢財去衡量的價值,要用靈魂去感恩

      

懂得感恩之後,就會知恩、念恩、報恩。報恩的方式不僅僅是上供,也可以下施。比如:老上師對我們恩德深厚,從小教育培養我們,不僅僅教給我們博大精深的佛法,也告訴我們入世為人處事的道理與方法。當想要供養報答師父的恩德,他老人家卻說:【什麼都不需要。】還將功德不斷地迴向給我們。當然,我們一定會按照老上師教我們的佛法去奉獻眾生,以此報答師父的恩德。而老上師要的就是這個。

      

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對眾生的奉獻就是佛教徒的【家風】和傳統。一代代高僧大德傳承著佛教寶藏,歷代傳承上師告訴我們:要知恩、念恩、報恩。怎麼報恩呢?上報三寶恩、國家恩、父母恩、眾生恩,用佛陀傳下來的妙法,用我們的身、口、意,無私利益眾生

 

世界是生命的共同體,我們彼此相互依存,沒有人能不依靠別人的幫助而獨立生存。我們要依靠親人與朋友、依靠社會和國家,要依靠這個星球和整個宇宙。既然我們需要不停接受別人的幫助,就要學會不斷播種與付出。這是一種平衡,是自然的規律

 

人類大部分的痛苦是從【想不通】得來的,想不通的原因是太自私了。「我會怎麼樣?」,「這樣做,我會得不到,我會失去。這樣,牽涉到了我的利益!」。。。。。。都是以我為中心,你就沒辦法釋懷!痛苦是從「我」、「自私的我」產生出來,你想讓自己解放,想讓自己過得越來越快樂、心情舒暢,那你要從「無我」開始。「無我」不代表沒有「我」了,是要先放下「我」。一個人不要老想著自己的利益,多想人家的利益就是「無我」。佛陀講「無我」,就是告訴我們做一個無私的人,為力所能及的事做貢獻。這就是「眾善奉行」,對別人有益的事要盡量去做。

 

 

自凈其意

 

再說【自凈其意】。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善良的人。但你仔細觀察自己,不是用你認為的好壞標準,而是用「十善」、「十不善」的道德標準。

 

佛陀講,最難修的是忍辱。我認識一位老和尚,修了一輩子「忍辱」,大家對他尊敬得不得了,每個人都去拜他,讚美他,他對任何人都沒有脾氣,每天樂呵呵的。

 

但是,他有一位師兄,修得比他更好。有一天,他這位師兄去看老和尚。正趕上老和尚在閉關,就問:「師弟,你在修什麼?」他答:「我在修忍辱」。這個「辱」字還沒有講出口,就挨了一耳光。他來不及想,又一個耳光打了過來。他急了:「師兄,你今天到底想幹什麼?」氣得臉都紅了。師兄說:「我沒有想幹什麼。你不是忍辱修得最好嗎?怎麼也生氣?」後來,這個師兄告訴老和尚:「修忍辱,要兩個人修。一個人,怎麼修?所謂修得好不好,打一個耳光,能快速把火滅了,才叫修得好。」

 

我們不可能不生氣,我們不可能不騙人。有時,自己都不自知。你要儘快知道自己的缺點、毛病。然後,解脫,快速消滅掉。

 

所以,我經常開玩笑說:「脾氣不是很好的人,以前生氣會很久。比如:以前生一個月的氣,現在,十天左右應該算很好了;以前生氣生一天,現在生一兩個小時,就泄氣了。」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犯錯,但要知錯能改。了解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犯的錯誤,知道怎麼去改變,明白了這些,就好了。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省一下自己的身體、語言、心靈,把修行當成和刷牙、洗臉、吃飯一樣。為了出去好見人,我們會刷牙、洗臉。嘴不臭,臉不臟,別人就不會討厭我。為什麼我們就不喜歡洗心呢?茶壺嘴髒了,茶壺殼髒了,茶壺裡的水乾乾淨淨的,喝這個水對身體沒有什麼壞處;茶壺嘴洗乾淨了,茶壺殼洗乾淨了,而茶壺裡煮的是已經被污染的髒水。這能喝嗎?人往往習慣於洗外面,表面乾淨。卻不大在意裡面。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一早起來,最起碼要把今天的心情洗一洗,希望今天能夠陽光地面對自己的生命。人活著就是福報!多少人睡下去,就沒有醒過來。我們還能醒來,就是福報。醒著,就是希望希望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為眾生而做。我們活著每一秒,都變得有價值,要用這個快樂的心境去面對生活

 

中午吃飯時,再看:我有沒有做對不起別人的事、傷害別人的事?有沒有傷害自己?如果有,我下午就不再做了晚上睡覺之前,我們洗身體,刷牙,把一天髒的地方洗掉,髒的嘴、髒的身體洗乾淨了,為什麼不洗一下心呢?反觀一下內心,今天從早到晚,到底想了一些什麼?是正面、積極、陽光的那一面?還是齷齪、負面、悲傷、悲觀的那一面?如果是後者,那我們對自己肯定有傷害,像一個垃圾筒,裡面垃圾多了,心會燃燒。

 

發現我們做錯的、講錯的,要用心去懺悔凡夫俗子不可能不犯錯,我們能做的就是懺悔,懺悔完了,心洗乾淨了,做正面的部分,才有功德。這樣一天一天過,就像我們每天上班,單位會把我們薪水一點一點累計下來,到日子給你,你把它存到銀行。我們每天為眾生辛勤努力付出,你不用自己算。到最後,一定會存在我們的福報銀行里。你需要時,你可以提取這些福報如果你沒有存過,你再怎麼求佛菩薩都沒有用的。水庫里根本沒有水,怎麼出水呢?如果根本沒有播種,拿什麼給你如果期望燒了高香,就會有效,答案就是這樣——你沒有積德行善,不可能給你憑空創造出福報

 

如果你覺得自己信佛,對佛菩薩的信心一定要從心裡去播種。一首藏族民歌唱得好:【不是菩薩不顯靈,只怕半信半疑人。】這句話回答了所有信佛人的疑問:佛菩薩到底用何種方式保佑著我們?我要如何做,佛菩薩才能保佑我?

       

佛菩薩保佑,不僅僅是佛菩薩一方面的事情,太陽燦爛輝煌,永遠溫暖照耀大地,正如佛菩薩對眾生永恆的慈悲。但是,我們經常聽說:【佛度有緣人】——因為若你因緣福報不具足,自己不願被度化,佛菩薩實則無法度你。就好像你已經迷路了,我告訴你往這邊走,你偏偏認為自己走得對,不聽我的勸說、執迷不悟。問題不在我這兒,問題在你那兒。

       

這又像太陽出來了,如果你不願意走出屋子,不願意曬太陽,那不是太陽的問題,是你的問題。有些人願意曬太陽,但是,戴著大大的太陽帽,戴著墨鏡,戴著圍巾遮住嘴,太陽照不到被你有意遮擋的部分,這不是太陽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佛菩薩的加持力一直都在。但你要徹徹底底敞開心扉,袒露身心,讓佛菩薩的加持力透過你的虔誠照到你的心裡。打開心窗吧,不要當一個半信半疑的人,要做一個全心全意、誠心誠意的人

       

藏傳佛教白教的第二代祖師密勒日巴大師,年輕的時候,殺過很多人,還經常使用巫術作惡。但他晚年之時,證悟空性,成為一代大成就者。有些弟子心存疑問:大師曾作惡甚多,為何還能成就?弟子日瓊巴是從印度留學回來的佛學博士,他就經常與密勒日巴大師辯論。大師是苦行出身,多不以言語辯之,而是以神通力讓弟子信服。

 

他問日瓊巴:【虛空是否真實存在?】日瓊巴說:【虛空自然為空。】大師就開始如敲鑼一般敲打天空,讓日瓊巴目瞪口呆。

 

密勒日巴又問:【石頭是真是假?】日瓊巴說:【實實在在堅硬石,當然是真。】密勒日巴就鑽進堅硬的石頭裡,又從頑石另一端鑽出來。

 

大師還在牆壁與牛角中穿梭,用這樣的方式調伏能言善辯的日瓊巴,滅掉了博士弟子的囂張。最後,日瓊巴成為他最有名的大弟子之一,如師一般獲得成就。

       

密勒日巴大師在覺悟後辯才無礙、口若懸河,著名的《密勒日巴道歌》唱出來的,都是實修的甚深境界。弟子們對上師的崇拜日益增長,有弟子殷切請問:【您是如此偉大,雖曾示現傷害過很多眾生,但就如表演幻術一般,讓我們信服。您是真正的佛菩薩轉世對不對?】密勒日巴大師卻說,【你們是在讚美我,但卻在毀謗佛法,因為你們不信佛法。】弟子們大驚,都覺得自己是信佛之人,不知為何師父會這麼說?於是紛紛跪地靜聽師言。

       

【你們信佛,只是半信半疑,並沒有像我一樣對因果深信不疑。造作惡業後,以最虔誠的心去懺悔;你們自以為,沒有造作如我一般多的惡業。所以,也不覺得會遭受多大的惡報;你們對因果不能深信,如何獲得成就?虔誠心最為重要!】此番語重心長地教授,讓弟子們醍醐灌頂,均得大利益。

       

有不少人問我:【嘎瑪仁波切,你那幾十萬弟子中,誰修得好?】對於在家居士而言,並非會背誦我寫的書,就是修得好;並非把五十萬加行修了兩、三遍,就叫修得好,這些只是一個方面。看一個弟子是否修得好,要看他的貪念、嗔恨心、妒忌心、傲慢心、疑心病等等有沒有減少。以前,只有自私的愛。現在,能擴大到無私的愛;以前,是個愛耍小聰明的人。現在,能擁有更高層的智慧;自己的身、口、意越來越調柔與清凈,才是修得好

       

修得好,是指從內心修得好,不是光看外相,就算你的身體和言語做了很多,也要看你的心有沒有改善。持咒幾百萬、幾千萬,當然很好。但是,如果你的脾氣、毛病沒改,會不會有功德?會有功德,但這些功德卻經常因為你的壞脾氣而燒得乾乾淨淨。而你卻一無所知或毫不在意,這不可惜嗎?修得好,必須要【自凈其意】。為什麼要學那麼多佛法?就是為了自凈其意

       

佛陀在律藏中,講授了【諸惡莫作】;在經藏中,講授了【眾善奉行】;在論藏中,講授了【自凈其意】;經、律、論三藏,可稱:【是諸佛教】

只要是傷害性的惡因,都要避免;如果是行善的善因,就盡量去做。重點是要能【自凈其意】,也就是調伏自己的心——這也是最難的部分

 

後記:

諸惡莫作,是保護自己。眾善奉行,是利益他人。自凈其意,是調伏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洗得乾乾淨淨。因為萬法由心造,我們都活在因果中

 

如果這篇嘎瑪上師的開示對您有幫助,請踐行在生活日用中。並請分享給更多的人。

 

 

隨喜您學習並傳播佛法的功德。

願吉祥。

昌列寺義工敬上

 

 

所修功德成遍知

調伏罪業眾敵怨

生老病死波濤海

願諸有情得解脫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推薦閱讀:

正念 無念 妄念的區別?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3)
醜陋的「放生」其實是「殺生」
晚上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做了極惡的夢,深夜驚醒,內心生出恐怖,請問各位老師該如何是好?
王路:一場很猛的佛教撕架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