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當老闆能睡地板" 溫州人在紐約創造經濟奇蹟
熟悉情況的溫州人說,這裡以前是猶太人的天下,韓國人進來後,猶太人就走了。十多年前中國人和印度人進來後,韓國人逐步遷出。目前,溫州人佔據這個批發市場的一半,印度人有十分之三的市場,其餘才是韓國人的。「只要有空房出租,溫州人就會接下。」
知情者稱,1995年這裡僅有兩三家溫州籍批發商,此後前來開店的溫州人迅速增加。目前,溫州籍批發商已達兩百家,在此工作的溫州人超過一千人。美國江浙工商總會榮譽會長章愛龍認為,溫州籍批發商對中美貿易的影響不可小覷。這位溫州大學的客座教授說,大型溫州籍批發商每周從中國大陸進口貨櫃是五個,小型的每兩周一個,如果平均以每個批發商每周進口一個貨櫃計算,該市場每周至少從中國大陸進口兩百個貨櫃。 出國闖蕩 青田歷史較早 章愛龍祖籍浙江青田。他說,青田縣過去是溫州府下的一個縣,離溫州有半個小時的車程。早在一百多年前,青田人就開始出國闖世界。那時,青田人都是去歐洲做生意。 青田人出國掙下第一桶金後,就回到家鄉討老婆。因為溫州是當地的大城市,漂亮姑娘多,因此青田人多去溫州找對象。結婚後,青田人再把新娘帶出國。在這些過埠新娘的帶動下,溫州人也開始大批出國謀生。 章愛龍的外公很早就去歐洲做生意,屬於青田當地出國較早的一批人。後來,他又把章愛龍的父母帶到義大利,因此,他在義大利出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躲避戰火,他和家人才回到上海。 雖然他和太太目前定居美國,但是兩個兒子和孫子都在義大利生活。他說,溫州人目前在歐洲的勢力很大。但是歐洲對外國人限制較多。他舉例說,他的出生地米蘭市不準華人掛燈籠,說是為了「保證當地傳統的歐洲風格」。因此,許多在歐洲的溫州人開始向美國轉移。 他說,在曼哈坦小商品批發市場的溫州人中,就有部分是從歐洲轉道而來的溫州人。從歐洲來美的溫州人章正莆稱,美國比歐洲自由,而且生意也比較好做。採訪中,記者還遇到一位從法國來美國的溫州籍青年,他準備考察後再決定是否要轉來美國。 發現機會就大膽跟進 陳明華出國前是溫州市一家中學的體育教師。按照陳太太的說法,「他就喜歡到處逛逛」。陳明華解釋說,他不是閑逛,而是考察市場。「我去其它溫州人的批發店,他們都很歡迎我。」1994年,他在曼哈坦開設一家生產帽子的工廠,經常去位於第26街至第30街之間的批發商處推銷帽子。他說,當時批發這類商品的都是韓國人。該地僅有一家上海人開設的批發商,卻從韓國人批發商處進貨。
後來,韓國人開始從越南進口帽子,把設計好的帽子樣品拿到越南加工,因為越南商品進口美國沒有配額限制。「進口帽子一來我的生意就不行了。」他的帽子每個成本是一元,而越南來的帽子成本是一角。 為了找出路,他決定進入這個批發市場。當時,溫州人很少,但是,他眼看著溫州的皮帶開始紅火。這家批發商賺錢了,很快,一個個溫州人都來了。「後來,只要有房子空出來,溫州人就會頂上去。」溫州人在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發展很快。 陳明華認為溫州人興盛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產品的質量和價格。他舉例說,溫州人的皮帶只要五塊錢,而美國人商店裡的價格是19.99元,中國產品具有絕對的優勢。「只要中國產品質量好、價格低,溫州人在曼哈坦就能站穩腳跟。」 自創品牌建立商譽 瞿建國現在是美國江浙工商總會常務副會長。他於1992年來到美國,一開始在中餐館打工,但「做了一個多月就做不下去了」。後來,他又在衣廠幹了一段時間。多次折騰後,他想還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好。於是,他於1997年進入這個小商品批發市場。 在他進入這個市場時,韓國人佔主導地位。他記得當時的溫州人很少,僅有幾家華人的公司。10 年過去了,韓國人走得差不多了,現在溫州人佔據主導地位。他是早期做皮帶批發生意的溫州人之一,佔市場一定的份額。 他的貨物全部來自中國大陸,主要來自浙江,也有一部分產自上海和廣州。他在美國的僱員有一、二十人,主要的僱員在中國大陸。「我在浙江有個皮帶廠,雇了三、四百人。 」他主要銷售自己的牌子。因為瞿姓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為Q,他的批發市場取名 「瞿市場」(Q Mart),所有的產品取名為 Quirinus,含有「瞿」的意思。 他認為批發生意對溫州新移民很合適。「語言是做好生意的關鍵,但也是溫州人感到頭痛的問題。」如果批發店面在一樓,別人就容易找上門來做生意,語言差點沒關係。而猶太人就沒有語言問題,因此他們就在樓上做生意。 溫州方式籌集資金做生意就要本金。記者了解到,在這個批發市場的初創資金10年前差不多要10萬,現在起碼在20萬以上。溫州人如何籌得這筆錢呢?陳明華說,溫州人的資金來源大致有三:自籌資金、向親友借款和參加「互助會」(標會)。
1996年,他投資近10萬元來做這個批發生意。當時,他在該區看中一個店面,店面的老闆是猶太人。猶太人要求他先拿出近五萬元。這個費用包括:一個月的房租1萬2000元,押金為三個月的房租。這樣,光房租和押金就要4萬8000元。 為了使店面符合需要,他還對該店面進行裝修,裝修花了一萬元。開張前,店面四周牆上貨架擺滿商品,需要三五萬元。因為是批發,他還要準備一個倉庫,儲存一些備貨。這樣,倉庫的貨物就要兩、三萬。「因此,一開始就要10萬。」 章正莆在此處開設一家眼鏡批發店。這位從法國來的溫州人說,溫州人的辦法就是幾個人捧一個,一個人發了,再借錢給其它人。溫州人借錢不要寫借條,借錢也沒有利息。他說:「如果你要寫條子,人家就不會借給你了。如果人家讓你寫條子,你也不會借了。」這位原籍青田的溫州人說,青田地方小,大家非親即故,「連上幾輩的人都知道」。 他的資金一部分是自籌,一部分是標會的會費。他認為溫州人標會很少賴帳。「如果自己不還,小孩子會還。」他拒絕透露起始資金是多少,說是「生意人不會說的,有時連老婆也不知道」。 在此處開批發店的管錦國也是從法國轉過來的溫州人。他認為標會是溫州人成功的因素之一。「其它地方的中國人來得少,不易聚錢。」但是,溫州人不同。「一個人過來,就會帶來許多溫州人。」 參加互助會籌集資金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大多數溫州批發商都透過標會籌集部分創業資金。由此可見,溫州人把標會這種中國的民間集資手段帶到美國,並確實解決了溫州人資金籌集上的困難。 陳明華認為,現在溫州人的標會相當普遍。參加標會的目的是籌集做生意的初創資金和購買房產的頭期款,因為「在美國一般不好向別人借錢」。每個會有一個會頭,會頭透過親戚和朋友尋找那些「做生意」、「信用好」的會員。會員的信用很重要,因為會員每個月都要出錢,如果某會員不出,會頭就要代出。 目前,溫州人互助會的規模一般為60人,也有70至80人的「大會 」。會頭交給每位會員一張全體人員的名單。第一個月,每個會員拿出一千元交給會頭。如果會員有60人,會頭一次可得六萬元。如果是80個的大會,會頭一次可拿八萬元。從第二個月開始,會頭每個月要拿出一千元,其它會員各出五百元。但是,如果某個會員想用這次會費,就會提出讓其它會員少出錢,以取得這筆會費。如果幾個人爭著標會,誰讓利最多,誰就拿這個月的會費。
例如,第一個人提出50元標會,其意思是除了會頭仍然出一千元外,其它會員每人只出450 元,即500元減去50元。但是,如果第二個人用60元標會,這第二個人就會成功,因為後者只讓其它會員出440元。如果該會有80個會員,該中標者一下子從會內拿到3萬5320元現金。 他說,溫州人組會一般都是找溫州人,因為同鄉的人比較了解,不會有人賴帳。他說,參加標會需要溫州籍會員推薦,有的標會曾經邀請外地人參加。誰知,這個外地人拿到兩三萬元會費後,去大西洋賭城猛賭了一把,賭輸後就跑掉了。 家族經營同鄉聯姻 記者採訪中看到,溫州人批發店幾乎都是家族企業。有的是夫妻店,丈夫進貨,妻子批發。有的是父子店,兒子和老子輪流值班。許多員工沾親帶故。記者在一家批發店內見到一個小夥計很像老闆,一問才知道這位員工是老闆的外甥。 在第27街開帽子批發店的溫州人陳定虎說,溫州人的企業都是家族式的。他和姐姐共同經營這家批發店。他指著一位正在搬貨的年輕人說「這是我表弟」,那邊一位整理貨物的人是他的岳父。他認為這種家族式的企業比較穩定。老闆什麼都干,如果沒有生意,開銷就不大,這樣企業就能生存得久。 陳定虎說,他也不是不想用外地人和外國人。但是,他們都受不了這個苦。他舉例說,他曾經僱用過一個北京人。但是,這個北京人「不能搬東西 」。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在這裡干過,「但是幹不了,回去了 」。 章正莆原來是青田縣人,後來搬到溫州生活,出國前在《溫州日報》做排版工作。他於1980年離開溫州,前往歐洲投親。他的伯父當時在荷蘭,而岳父在法國開餐館。他帶著家人投奔在荷蘭的伯父。後來,報紙上講法國將在1981年實行大赦,於是他們一家又趕到法國,拿到法國綠卡。 1994年,兒子和媳婦來到美國。2003年,他們一家在這個批發市場落了腳,主要銷售眼鏡。他有一個兒子和五個女兒,媳婦和女婿全是溫州人。他說自己僅會說溫州話,「一句法語不會,也不會說英語 」。 林玉慈也是溫州人,其皮包店位於百老匯大道上。這是一個家族企業,其父母和姐姐都在店內工作。母親負責去中國大陸採購,每三、四個月要去一次大陸,每周進口兩個貨櫃。其它人就在店內負責日常的批發銷售。陳明華說,溫州人一般和溫州人聯姻,因為大家生活習慣相同。但是,家族生意的好壞也會影響到子女的婚姻。溫州人愛面子,如果生意做得好,就會買好車,住大房子,兒女婚事也好解決。「如何生意不好,也許對方不和你家結親了。」
耐苦耐勤大膽敢幹 瞿建國說,溫州人的成功的關鍵不外乎幾條:肯吃苦,有眼光,膽子大,講誠信。他說: 「這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管錦國認為溫州人成功的秘訣就是既能當老闆,也能睡地板。「我們膽子大,有機會就爭。」有百分之四十的機會,溫州人就可能做了。有錢就請人,沒錢就自己做。除了夫妻兩人外,他的公司僅請四、五個員工。他說,當時創業時,只是想找個工作做,並未想到要賺多少錢。 陳明華說,溫州人賺的是辛苦錢。韓國人每周工作五天,而溫州人一周工作七天,一年僅休息四個半天的假期。這四個半天是:國慶節、復活節、聖誕節和元旦。其它時間都在工作。 陳定虎認為,溫州人都是先從小生意做起。他們沒有假期,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每周工作七天,外地人沒法做。溫州人的成功主要靠兩點:一是「耐苦耐勤」,能幹就行。二是敢於嘗試。這裡創業要「幾十萬」,要敢於投資。 章正莆的商店每天早上七點半開門,一直到晚上六點。他解釋說,因為早上八點以後汽車不能進來,因此進貨的人都在八點以前把貨裝好。他們每周七天開門。他認為這裡生意現在不容易做了。 主要手段殺價競爭 管錦國說,目前競爭主要是溫州人之間的競爭,競爭的方式是價格,因為溫州人批發店開得太多了。他坦言不怕競爭,有競爭才有發展。他說,老客戶會說起別家價格下降了。「如果你不想讓客人走,你就只能降價。」 管錦國於1989年去法國,四年後來到美國,一開始也是在餐館打工。1998年,他先在第六大道上開設批發店,五年後把店面搬到第28街靠近百老匯大道上。他主要經營皮帶、手套、帽子和圍巾。他的貨物90%來自浙江義烏小商品批發中心,自己的工廠生產真皮皮帶。他每年進口約兩百個貨櫃。他說,在1993年時,這裡只有兩家溫州人批發店,溫州人見不到。現在至少一百多家,二樓以上還有很多。他說,以前賺錢很輕鬆,現在競爭大了。「本錢要大,利潤更薄。」他現在房租每月1 萬8000元,同時在布碌侖有個五萬平方英尺的倉庫,每月租金兩萬元。
陳明華說,過去韓國人在教會裡開會,保持統一價格。但韓國人在價格上無法與溫州人競爭。因此,韓國人不得不離開。這種價格競爭現在形成惡性競爭。他說,溫州人見機行事,客人壓價就賣,「現金轉轉手也好」。因此,現在的利潤很低。 瞿建國認為,溫州人的一個通病是:殺價殺得太離譜。「一條皮帶開始是四、五元,現在降到九毛錢。」因此,質量很低,但東西進來了又不能不賣。他說,溫州人的批發生意屬於中低檔產品,中高檔的市場還在猶太人手裡。 章正莆認為溫州人競爭是競爭,團結還是團結。溫州人的特點是團結、信任和互助。現在,許多溫州人做同樣的生意。他說,僅有一個人做就不行了,因為一個人形成不了市場,人家不會來。 緊跟時尚才能生存 瞿建國認為,男款商品變化不大,一種樣式可以銷售很久。但是,女款半年一變,有時甚至一季一變。因此,他要「注意流行 」。他的任務之一就是了解市場變化。他從客戶那裡收集反饋,閱讀時裝雜誌,注意有關的廣告。一旦發現好的樣品,他就會買下來,寄回中國供設計人員參考。 章正莆說,眼鏡的式樣很重要,「好看就好賣,賣得很快。」他媳婦的哥哥在家鄉有一個一千名員工的大型眼鏡廠,生產的眼鏡銷售到全世界。他說:「我們廠有自己的設計人員,專門設計流行的產品。」 林玉慈說,現在女式皮包的樣式更新太快,「每周都要六、七個新的品種 」。他們家自己沒有皮包工廠,所有的產品都是從廣東省花都市一家皮包廠進口。這些人造革的皮包在進口成本七、八十元人民幣,在美國能批十幾元一個,一個皮包賺一兩塊錢。他的經驗是,對顧客要熱情,才有回頭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溫州籍打火機批發商也有同感。他說,打火機是溫州人的強項,因為溫州當地生產打火機。但許多客人老是要求新的式樣,甚至一周一個新式樣。為了滿足這些客人的要求,他的店面里有兩、三百個式樣。 他說,生意一開始很好做,高峰時有七、八個僱員。現在因為到處禁煙,生意變難了。開始時僅有三、四家公司,現在五、六十家不止。他在中國大陸沒有工廠,都是進口別人的產品。一開始,他都是自己進貨,一年要回國許多次,現在大陸請的有代理。如果發現新的產品,代理就給他寄電子郵件。「我如果覺得好,就進貨。」提高檔次需要努力
自稱半個溫州人的章愛龍認為,溫州人經商確有自己的特點:他們剛來時沒有錢,但是吃苦耐勞,敢為他人先,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一年到頭幾乎沒有休息。他們終於在曼哈坦的批發市場上站穩腳跟。 但是,苦幹要加巧幹。他認為溫州商人應把經營的產品由低層提高至中高層。「要像主流社會一樣,周五下午提早打烊,周六關門,周日也早打烊。」進口中國大陸的產品也要向節約型和環保型的靠攏。他舉例說,九毛九商店從中國進口來的商品都是資源消耗型產品。「萬里運輸這樣低級產品,既浪費中國的資源,也浪費華人的資金和精力,太不划算了。」他以中國大陸雨傘為例說,因為質量太差,「如果風大,一打開就會被吹翻 」。大雨過後,垃圾箱里都是中國大陸雨傘。「這要浪費多少資源呀。」因此,他建議要提高進口產品的質量,不要光圖便宜。 他說,批發市場上的溫州商人應成立一個組織,研究如果提高進口商品的質量和檔次,同時還要研究如何做大做強,開展合理競爭,避免內部惡性競爭。「他們最好是形成大型的進口批發商,利用規模優勢擴大市場。」 現在,瞿建國開始考慮這個批發市場未來10年的走向。他說,溫州人要有危機意識。在曼哈坦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停車非常困難,「幾乎是一停車就罰款」。這對批發市場很不利,因此,他計劃把市場轉移至布碌侖的倉庫區。推薦閱讀:
※【小枕逛紐約】第七章:四家意菜評測+名不虛傳的Sleep No More
※食記:紐約,美食還有異鄉人(1):Sake Bar Hagi
※紐約佳士得:宋瓷局部清晰大圖 細品慢賞
※紐約使用的租房全攻略(地域、價位、環境、交通)
※最省錢的紐約遊玩攻略,吃好、喝好、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