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紅樓夢》中的七夕節

  筆者曾經撰文論述過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不寫如何過清明(寒食)和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為他認為這兩個節日是不吉利的日子,甚至是忌日。近來發現,在《紅樓夢》中,不僅沒有描寫大觀園兒女們如何過七夕節,甚至還通過書中人物之口,明確說七夕節是一個「不好」的日子。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女兒節,具有女兒崇拜思想的曹雪芹,為什麼會認為這個與女兒具有特殊關係的節日是一個不好的日子呢?箇中原因,頗值得探討。下面筆者即依據七夕和牛郎織女故事的有關史料,結合《紅樓夢》中的具體描寫,對這一問題加以探討。不妥之處,還望方家不吝賜教。

  乞巧節起源於何時,眾說紛紜。但據現有史料可知,起碼在漢初就已經有了「七夕」這個節日。東晉葛洪在《西京雜記》中記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中時,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系,謂之『相連愛』。」《西京雜記》又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據此,我們可知七夕乞巧之俗自漢代便已開始,此後相沿成習。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愉石為針。」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由此得知,唐玄宗時,不僅仍然繼承了七夕乞巧之俗,而且還增加了祭祀牛郎、織女二星的內容。至宋代,作為節日的七夕節已相當隆重,京城中甚至還出現了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亦即世人所俗稱的「乞巧市」。據南宋羅燁在《醉翁談錄》中記載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由此可見當時人們歡度七夕節時的熱鬧場面。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清李振聲《百戲竹枝詞·乞巧針》云:「明水金針傍玉苔,夜分空盼彩雲開。支機最有經年恨,肯把閑情度巧來。」小序云:「七夕故事,以水一盂,曝日中,至夜分,乃擲針於上,觀其影之所類,以卜巧,閨人戲也。」

  由以上簡略縷述不難看出,七夕節的主要內容便是「乞巧」,亦即乞求技藝、智慧之巧。據百度百科可知,七夕節的乞巧風俗習慣在我國共有十六種,依次為: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晒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七姐誕、染指甲、婦女洗髮、結紮巧姑、拜七娘媽、乞巧果。從具體內涵來看,七姐誕、染指甲、婦女洗髮、結紮巧姑、拜七娘媽屬於地域色彩甚濃的民俗習慣,形成原因十分複雜,且不具有普遍性,本文姑置不論。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乃至乞巧果等都源於漢代的七夕節,屬於乞巧類。「為牛慶生」和「拜織女」則源於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這兩大類乃是本文的主題,筆者將在後文中詳細論證。拜魁星和曬書晒衣這類與文人有關的故事以及種生求子和供奉磨喝樂的求子類的這兩個民俗,此處暫且簡要論述一下。

  先說一下拜魁星和曬書晒衣這類民俗。拜魁星反映的是絕大多數讀書人的追求和理想。曬書晒衣則更多地帶有炫耀的成分,但在中國古代,只有極少數人能夠讀書做官,所以,這類風俗也不具有普遍性。

  下面再看一下供奉磨喝樂和種生求子的民俗。供奉磨喝樂這一風俗,源於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演化,使原來的佛教人物變成了天真童子的形象,並成為七夕節供奉牛郎織女的玩偶。其民俗功能是「乞巧」和「宜男」,有多子多福、祈佑吉祥安樂圓滿之意。種生求子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雖然活動內容不同,但動機與目的與供奉磨喝樂一樣,也有乞巧和乞求多子多福的寓意。

  通過對以上史料的縷述來看,除有關牛郎織女的故事之外,我們並沒有發現哪一條史料說七月七日是一個不吉祥的日子,更沒有像寒食(清明)和端午那樣被明確記載是一個凶日。豈止如此,古人甚至還把七月七日當成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汪玢玲先生在《織女傳說與中國情人節考釋》一文中說:

  據史料記載,從漢宮中七夕臨「百子池」奏樂慶祝看,有乞子之意,早已說明此日「為婦人宜子」之祥。而古習七月七日生人是無比吉祥的。此日生子必貴。故每屆七夕,求愛乞子乃是宮中舊俗。古昔帝王以七夕誕生嬰兒為吉兆。這有兩列可舉,首例也見於《漢武故事》所講漢武帝的誕生:「景帝夢高祖謂己曰:王美人生子,可名為彘。以己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武帝於猗蘭殿。」第二例,《魏書》所記載魏太祖之誕生:「太祖母獻明賀皇后寢息;夢日出於室內,寤而見光自牖屬天,歘然有感,以建興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太祖與參合坡北。其夜復有光明。」這兩例可以說明七夕在古時,乞愛乞巧的同時,是乞子的吉期,且以七夕生人為最貴。

  既然七月七日是一個「無比吉祥」的日子,那麼,曹雪芹為什麼不願意展開描寫紅樓兒女如何過七夕節,甚至還認為它是一個「不好」的日子呢?愚以為,這與七夕這個節日和牛郎、織女故事的交匯密切相關。

  嚴格說來,七夕與牛郎織女的故事原本毫無關係。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源頭,只是隨著時代的推移交匯到了一起,甚至出現了牛郎織女故事喧賓奪主的現象,以至今日的人們一提到七夕,便會馬上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這便恰如奪淮入海的黃河之水,淮河下游的人們看到的只有黃河之水,卻忘記了其真正的源流乃是淮河。

  據現有資料可知,牛郎·織女最早在《詩經·小雅·大東篇》中就有記載:「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此處雖只是顯示牽牛、織女這兩顆星和銀河的關係密切,但是,牛郎和織女這兩個名字卻已經為後世的人們將他們想像成夫妻關係而種下了因子。因為,郎代表了男性,織女的女則是女性,而在男耕女織的那個時代,男子以耕為業,且要配以耕牛,而女子則以紡織女紅為巧。據現有資料可知,最遲至東漢年間,人們已經將牛郎和織女這兩顆星星比擬為夫妻,並形成了以天河而分割兩岸的愛情婚姻故事。如東漢時期著名的《古詩十九首》之一:「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其後,更有大量的詩詞歌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較為著名者如曹丕的《燕歌行》、徐凝的《七夕》、杜甫的《牽牛織女》、羅隱的《七夕》、秦觀的《鵲橋仙》等,都可見出牛郎織女故事已經成型併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作為一個神話故事,晉代張華的《博物志》中有如下一條:

  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知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荊楚歲時記》引作「遙望宮中有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說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這一則神話故事,雖然尚未具備牛郎織女故事的雛形,但其中卻已出現「織婦」、「牽牛人」、「牽牛宿」、「天河」等關鍵詞語,並且張華是西晉人,晚於古詩十九首產生的東漢時代,這說明《古詩十九首》中「迢迢牽牛星」一詩所吟誦的牛郎織女的故事,當是另外一個更為完備的神話故事。

  明代馮應親《朎廣義》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紉。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牛郎織女的故事發展到此,就起了較大的變化。由於牛郎織女婚後貪圖享樂,「廢織衽」,因而激怒了天帝,受到懲罰。這便給故事帶來了悲劇色彩。除此之外,還有兩種傳說。前一種傳說中的基本情節和《荊楚歲時記》中的這則故事大致相同,只是增添了烏鴉傳話時錯將「七日一會」說成了「每年七月七日」一會的情節。後一種傳說則大大豐富、發展了原來的故事。它從星辰之間的神的愛情,轉化為人神之間的戀愛故事,再往後則增加了神牛的故事,牛郎織女這一故事便已基本定型。其故事梗概大致如下:

  織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在天上織雲彩。牛郎是人間的一個看牛郎,受兄嫂虐待。有一天,牛告訴他,織女要和別的仙女到銀河去洗澡,叫牛郎取一件仙衣,織女找衣服的時候,再還給她,並要求和她結婚,她一定會答應。牛郎就照樣做了。織女和牛郎結婚後,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織女捉回去。牛又告訴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等牛郎挑了兩個小孩,追到天上去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發簪,在織女後面一划,就形成了一道天河,把這一對恩愛夫妻隔開了。他們天天隔河相望啼泣,終於感動了王母娘娘,於是允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會時,由喜鵲為他們架橋。

  上述有關牛郎織女的故事梗概,便是牛郎織女故事與七夕這一節日交匯後而形成的一個具有廣泛影響的民間傳說,也是七夕這一傳統節日的主要內容。甚至深受人們喜愛的黃梅戲《天河配》,也基本遵循了這一傳說。與此同時,「為牛慶生」的習俗也產生於這一故事。由於老牛曾經為牛郎出主意,使牛郎得以娶到織女,在西王母派人把織女帶走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見到織女,還讓牛郎把它的皮剝下來,披著它飛到天上去追趕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因此,「為牛慶生」這一習俗,又叫「賀牛生日」。

  在這一傳說的基礎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又附會出各種各樣的說法。例如,在我的家鄉諸城,除流行著上述牛郎織女的傳說外,人們還說,在七月七日這一天是看不見喜鵲的,因為他們都為牛郎織女搭建鵲橋去了。另外,在七夕這一天的深夜,如果躲在葫蘆架下靜聽,還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總而言之,自從牛郎織女的傳說融匯到七夕節之後,七月七日也自然而然地變成了一個「不好」的日子。

  在《紅樓夢》中,涉及到乞巧節的故事情節有:第十八回、第三十一回、第四十回、第四十二回、第七十六回、第七十八回等。

  第十八回中寫到的「乞巧」,出自清代戲曲家洪昇的《長生殿》,據脂批可知,此處乃是借用楊貴妃的悲劇命運,暗「伏元妃之死」。也可以說,與乞巧節並無直接的關係。其他諸如第四十回,薛姨媽行酒令時所說:「織女牛郎會七夕」,第七十六回黛玉與湘雲在連句時所說:「犯斗邀牛女」和「乘槎待帝孫」以及第七十八回寶玉在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兒誄》中所說「樓空鳷鵲,徒懸七夕之針;帶斷鴛鴦,誰續五絲之縷」等,都是化用了乞巧節和牛郎織女故事的典故。由此我們可知,曹雪芹對乞巧節這個節日和牛郎織女的故事並不反感。然而,他為什麼會認為七月七日是一個「不好」的日子呢?試看,《紅樓夢》第四十二回中,王熙鳳與劉姥姥的一段對話:

  鳳姐兒笑道:「到底是你們有年紀的人經歷的多。我這大姐兒時常肯病,也不知是個什麼原故。」劉姥姥道:「這也有的事。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多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曲,再他小人兒家,過於尊貴了,也禁不起。以後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鳳姐兒道:「這也有理。我想起來,他還沒個名字,你就給他起個名字。一則借借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他。」劉姥姥聽說,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幾時生的?」鳳姐兒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劉姥姥忙笑道:「這個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這名字,他必長命百歲。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鳳姐兒聽了,自是歡喜,忙道謝,又笑道:「只保佑他應了你的話就好了。」

  對於這一段話,我們用不著多加解釋。這裡雖然是王熙鳳和劉姥姥的對話,但卻也明確反映了曹雪芹對乞巧節的看法。

  再一個明顯不過的例子,便是第三十一回的「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雙星」一詞,古指牽牛織女二星。雖然研究者們對「白首雙星」的具體內容尚未有統一的意見,但卻都認為這也預示著史湘雲後來的不幸命運,即:她不能與丈夫白頭偕老或者是夫妻兩地分居。

  通過以上縷述我們不難看出,《紅樓夢》中涉及到與七夕有關的故事情節及人物,如元妃、晴雯、巧姐、林黛玉、史湘雲等,個個都是命運坎坷的不幸女子。對於曹雪芹來說,七夕節雖是女性的節日,但對於織女這位悲劇性的「仙女」來說,不能與丈夫和兩個孩子在一起過溫暖的幸福生活,便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愛情婚姻悲劇。因此,在曹雪芹看來,對於夫妻來說,不能白頭偕老,這就是悲劇。兩地分居的,也是悲劇。牛郎和織女既然被迫兩地分居,那當然就是一種悲劇。甚至是親人離得很遠不能在一起團聚的,也算是悲劇,比如探春的遠嫁等等。可能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曹雪芹認為七月七日是一個「不好」的日子。細細研讀《紅樓夢》,我們就會發現,在《紅樓夢》中所涉及到的七夕部分,都隱喻著一種悲情,以至於曹雪芹根本就沒有展開描寫大觀園的少女們如何歡度七夕節,甚至更進一步認為,這是一個「不好」的日子。

  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融匯到七夕節以後,不僅逐漸成為了七夕節的主要內容,並且,隨著原來的「乞巧」主題逐漸變成向織女乞巧,也便給這個傳統節日帶來了濃重的悲劇色彩。現在,七夕節既是我國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5月20日,甘肅省西和縣申報的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湖北省鄖西縣申報的七夕節也入選了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然而,一些媒體和商家卻把七夕這個帶有濃郁悲劇色彩的節日稱作「中國的情人節」,這種比擬不僅是不倫不類的,而且也是對這個傳統節日的肆意歪曲。正如中國著名民俗學家烏丙安先生所說:「傳統的七夕節有特定的內涵和傳統,沒必要將其更名去和其他節日作類比。2006年,七夕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更說明全社會都應該把這個節日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七夕節並非『中國情人節』,中國也不存在『中國情人節』。七夕節,是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傳統節日,是國家的文化根基,不能輕易改變。」


推薦閱讀:

平民出身,兩次離婚,卻嫁入王室,幸福了35年——溫莎公爵與辛普森夫人
七夕是在什麼時候被大家普遍認為是情人節的?
如何找到一個不會出軌的另一半?
七夕節,女孩給了上聯,急求下聯?
今年七夕情人節,先看看這組文案

TAG:七夕 | 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