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禪修手冊
二十一禪修手冊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
格桑嘉措格西 著
林白敬譯
師傳道次第閉關專修日程表
第一天:
第一座 依止善知識(1) 第二座 暇滿(2)
第三座 死無常(3) 第四座 惡趣(4)、皈依(5)、業果(6)。
第二天:
第一座 依前四苦(生老病死)修出離心(7)
第二座 依後四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修出離心(7)
第三座 依八苦修出離心(7)
第四座 依八苦修出離心(7)
第三天:
第一座 修平等舍(8) 第二座 知母(9)
第三座 念恩(10) 第四座 自他平等(11)
第四天:
第一座 我愛執過患(12) 第二座 他愛執功德(13)
第三座 自他相換(14) 第四座大悲(15)
第五天:
第一座 取(16) 第二座 慈(17)
第三座 舍(18) 第四座 菩提心(19)
第六天:
第一至四座以菩提心或余所緣修止(20)
第七天:
第一至四座修如所有性毗缽舍那(21)
閉關期限最好一周以上,每日四座,第一座清早,第二座上午(午飯前),第三座下午(晚些時候),第四座晚上,每座時間半小時至兩小時,自行設置,先修加行,次修諸正行所緣,最後迴向,座間具足正念,若閉關長於一周,則每周將內容循環一遍,如是每周串習全部所緣。
註:一共21個所緣,加行法指六加行。
第一部分——入門初基
導 言
初識禪修
禪修能令我們的心熟習善。心於善越熟習,則越發平和安詳。擁有安詳的心境,我們遠離憂慮不安而體驗真正的快樂。否則,縱然擁有最舒適的外境,我們也不會感到快樂。如果訓練心使之安詳,即使處於逆境,我們始終也會快樂。因此禪修訓練是十分重要的。
禪修分為兩種:分析修與安住修。當我們參思聽、閱佛法開示的涵義時,即作分析修。然後進一步思維,最後我們的內心得到定解,或者生起殊勝的覺受,此即為安住修的所緣境。我們憑藉分析修找出所緣境,然後專註在這上面越久越好,深入地熟習它。此種專註於一點的禪修方式就是安住修。通常,「禪修」術語專指安住修,而分析修則往往簡單地稱為「觀察修」。安住修有賴於觀察修,觀察修則依靠平日聽聞、閱讀佛法的教義。
所緣境
通常,任何清凈的對象均可作為禪修的所緣境。如果發覺:觀某一特別的所緣境時,我們的心變得越發平和歡愉,表明該所緣境是清凈的。反之即不清凈。此外,許多所緣境屬於中性,對我們的心並無特別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很多清凈的對象可以作為禪修的所緣境。本書詮釋了其中最富意義的部分,比如第十六頁的佛菩薩眾會觀想,以及二十一禪修的觀境,含蓋了從依止善知識乃至空性等內容,空性即諸法的究竟本體。
依止具格的善知識,我們開啟聖道之門。仰仗善知識的教授加持,我們才能生起誠敬與信心,甚至容易獲得菩提道次第的成就。基於此,我們必須參思依止善知識。
我們必須參思人身的寶貴,以便認識到,我們當下擁有修行佛法的良機。如果珍視人身的巨大潛能,我們就不會將生命浪費在那些毫無意義的俗務上;我們必須參思死無常,以對治懈怠,克服對世間的追逐、保證修行的清凈。如果我們清凈修行,得到成就亦不難。通過參思惡道苦、皈敬三寶、遮止不善法而修習善法,我們自保不墮惡道,且生生世世獲得圓具修行條件的寶貴人身。
我們必須參思人與天人的痛苦,以生起永久解脫達涅槃的願望,此願即「出離心」。它強而有力地推動我們完成菩提道次第的修行,而菩提道次第即是得到圓滿解脫的真正方法。
我們必須參思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以戰勝「我愛執」,生起並增長對眾生的善心。然後,我們必須參思「止」(梵文為舍摩他)和「觀」(梵文為毗婆舍那),以斷除無明,最終凈除煩惱、所知二障而成佛。
此外,還有很多以其它為所緣境的禪修。比如,如果修呼吸法,我們應當結合八十三頁和八十九頁的「受與施」,放到一起來修。這樣禪修非常有意義。如果把大量的時間用於一般的呼吸上,那麼我們可能發現道次第主修功課的時間就不夠了。
發起禪修的願望
如果審視我們的生活,可能發現,我們把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虛耗在無聊的俗務上,比如追求物質和精神上的安全感、享受官感的快樂、或者貪圖好名聲。這些雖能帶來稍縱即逝的快樂,卻不能給予我們所渴求的那種深廣持久的滿足感。我們遲早會不滿足,更加追逐世俗享樂。世俗享樂能夠誘發我們的貪慾、妒忌與沮喪,直接或間接地帶給我們身心痛苦。此外,填充慾望亦常使我們與他人發生衝突。
如果在世俗享樂中找不到真正的滿足,哪裡才能尋得到呢?快樂是一種心態,因此它源自內心而非外境。如果我們的心純凈安詳,那麼不管外境如何,我們都會快樂。否則,無論怎樣改變外境,我們都不會快樂。
修行佛法的目的是為了長養平和康樂的心態、消除負面的心態。這點唯有人類可以做到。動物會享受食色,安個窩,存點寶,征服敵人,保護家庭,但是它們不能完全消除痛苦而獲得永久的安樂。假如我們利用寶貴的人生僅做那些連動物都能做到的事情,我們豈不恥之!如果我們希望不再浪費人生,而要達到投生為人的真正目的,那就投身到道次第的修行中來吧。
禪修的目的
根據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我們可以依三種層次的發心(註:三士道)之任一種禪修。修持下士道是為了不墮惡道、生生世世獲得修法因緣的暇滿人身。修持中士道,是為逃離毫無自主的生死輪迴而獲解脫。修持上士道,則為利益一切有情而證無上菩提。三士道是漸進關係。通過下士道的禪修,我們為進入中士道打下基礎,而中士道的禪修則為進入上士道打下基礎。三士道的所有修行要點都包括在本書二十一禪修中。
禪修的背景知識
既然本書中的禪修信仰輪迴,那麼簡介死亡和投生的過程、將來可能投生到哪裡,會對我們有所助益。
我們的心既非物質亦非純粹的物質過程的副產品,而是獨立於肉體的一種無形的相續。臨終時肉體四大分離,心識卻不消失。雖然我們的粗顯心停止運作,但是它轉成十分微細的深層心識,此微細心識一直無始無終地相續。此心識在徹底離垢後即轉為佛陀的一切種智。
我們造作的每一個業在我們微細的心識里留下一顆心識種子,每一顆心識種子最終都會結果。我們的心好比一塊田,造業如同在田裡播種,善業播下未來快樂的種子,惡業則播下痛苦的種子。我們過去播下的種子,在遇到使之萌發的外緣前,一直處於休眠狀態。在某些情況下要經過多生,業才遇緣顯果。
那些在我們死時成熟的種子極為重要,因為它們決定我們將投生到哪一道。至於哪些相應的種子在臨終時成熟則依賴我們當時的心態。如果心態平和,就會引發善業的種子而投生善道。反之,比如起了嗔心,就會引發不善業的種子而投生惡道。這與心神不安睡下往往做噩夢的例子相仿。這種類推並非心血來潮,因為死亡與睡眠的過程十分類似。粗重的醒覺意識轉成微細意識,隨後是一段時間不做夢的無意識狀態。然後風大與微細意識結合,就做夢了。睡覺時,心識與粗重的肉體之間是有聯繫的,這就是為什麼夢結束了我們也醒了的道理。但在死後心識與肉體的聯繫就完全被破壞了。
死後至多四十九天,心識遊盪於夢境般的狀態,即我們所知道的中間狀態,藏語稱中陰。臨終時引發的業種子使我們經歷不同的幻境。如果引發的是惡業種子,就會是恐怖的幻境;如果是善業種子,則顯現舒適的幻景。無論何種情況,一旦業種子完全成熟,就會驅使人投生到六道輪迴中相應的某一道。
六道是我們可能投生的真實存在的地方,它們的產生源自我們的業力。並且,意業引發身業和語業,因此六道根本就是由我們的心識創造的。例如,地獄道是由諸如謀殺、邪見、暴力等最重惡業所感的果,而這些惡業依無明而造作。
為便於形象了解,我們用一座陳舊的大房子里的樓層比喻六道輪迴。以此類推,房子表示循環圈,梵語為輪迴,凡夫毫無自主地必須經歷生死輪轉。房子的地上、地下各有三層,無明眾生就象這房子的居民,他們不停地搬上搬下,時而住在上層,時而住在下層。
一層屬於人道;處於二層的阿修羅道,非天非人,不停地與天人爭鬥。他們的力量與福報比人道優越,但嫉妒心和暴力感很強,因此他們的生命無何修行價值。
頂層住的是天人。稍低的是欲界天人,他們過著舒適奢華的生活,將時間消磨在享樂和滿足慾望上,雖然他們處於天堂世界,壽命也很長,但不會永遠這樣,終有一天會墮到下幾層。既然他們整天沉湎享樂,讓他們發起修行佛法的心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從修行角度看,人身更有意義。
欲界上面住著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色界天人已離官感慾望,以禪悅為食,擁有由光構成的身體。無色界的天人超越這些微細的形式,擁有無垠廣大的心識而無色身。在六道眾生中,雖然無色界天人的心相對而言最為純凈與高尚,但是他們同樣沒有消除輪迴的根源——「我執」無明,因此在享盡無量劫的福報之後,他們必定壽終墮到下幾層。與其他的天人一樣,他們消耗過去生中所積聚的福德而幾乎不造福業,修行基本無何進取。
地上三層因造善業而相對安樂,故稱為善道;地下三層為惡道,因造身、語、意惡業而受報。三惡道中苦難最少的為畜生道眾生,以此類推,畜生道眾生處於地下一層。此類眾生包括除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鳥、魚、蟲等整個動物王國。它們的思想極其愚昧,無任何修行價值,整日生活在恐懼與暴力中。
地下的中間層是餓鬼道,因貪婪與慳吝的惡業而墮於該道,感得極度貧困的果報。餓鬼長期為饑渴所迫而不得飽足,他們的世界是大荒漠。如果偶得一滴水或一小片食物,則如海市蜃樓般地消失,或者顯現為作嘔的膿血或尿一樣的污物。他們是因為造作了惡業且缺善業而感得此報。
最底層的是地獄道,此類眾生備受慘烈的摧殘。有些地獄是火海,余則為寒冰覆蓋黑暗籠罩的荒蠻之地。地獄眾生的心識幻化出的鬼魅,將之強行施以痛苦的刑罰。他們的壽命無量,直到導致他們墮地獄的惡業報盡,才會死亡,然後投生到六道中的其它道中。
這是一副六道輪迴的大概圖。我們無始以來深陷輪迴,毫無意義、毫無自主地迷失流轉於最高天與最深的地獄之間。有時我們同天人逗留在上界;有時我們發現自己投生在地面的人道;但絕大多數,我們墮在惡道中的某一道,遭受恐怖的身心折磨。
輪迴如同一座監牢,然而有一扇可以逃脫的門。這扇門就是空性,梵語「shunyata」,即諸法的究竟本體。按照本書所描述的修行次第來訓練,我們終將到達這扇門,然後走出去,就會發現,房子只不過是由我們垢染的心識所創造的幻境。輪迴牢獄不在外部,而是為我們的心識所造,它永不會自己終結。只要精進地次第修持正法,我們終會消除我執等煩惱,脫離輪迴。一旦解脫,我們將展示他人通過斷除無明而摧毀他們各自的精神監獄。
通過修持本書所講之二十一禪修,我們將逐步消除禁錮我們在輪迴監獄中的無明,積聚成佛的一切資糧。前七種禪修,幫助我們發起脫離六道輪迴的出離心,接下來的十二種禪修,幫助我們培養對一切眾生的慈心與悲心,並令我們認識到:只有自己先成佛才能幫助其他的眾生解脫。主要障礙我們解脫和成佛的是我執,我執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事物的錯誤觀念。最後的止觀兩種禪修用來對治並最終消除此錯誤觀念。
如何禪修
二十一禪修的每一種均包含五部分:前行、觀察修、安住修、迴向、下座修。前行是為禪修順利所做的準備,包括凈除過往惡業的障礙、集聚功德資糧、祈請佛菩薩的加持。與後面章節的略軌結合修每座禪修的前行,是極為有用的。對於大家感興趣的儀軌開示、如何布置佛堂、禪修的正確坐姿,在隨後的章節中均有介紹。如果禪修似無進展,我們應把重點放在清凈虔誠地修前行上。
第二部分是觀察修,是令我們的心專註於安住修的所緣境,這要通過幾個方面來實現,比如思維各種邏輯關係、類比分析、並對經典所說生起覺受等,這麼做也有助於我們憶念起每一座禪修的內容,從而不用藉助書本來參思。本書所述之禪修僅是引導,我們應利用任何有助益的推理、例子來補充和豐富禪修。
當通過觀察修,所緣境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時,我們就拋開觀察修而專註於該點。這種專註一點的修行就是第三部分——真正的安住修。
我們起初安住修,精神很難集中,非常容易分散注意力離開所緣境。所以開始階段,我們在每座禪修期間就要多次串修觀察修和安住修。例如,修慈悲,我們要先參思眾生的種種苦,直至內心生起強烈慈悲的感情。當這種感情生起時,我們就進入安住修。如果感情減退,或者思想偏離到別處時,我們就要重新進行觀察修以再次生起慈悲的感情。慈悲的感情一旦恢復,我們再次離開觀察修而抓住這種感情進行安住修。
這兩種修法幫助我們熟習清凈的所緣境,對所緣境越熟習,我們的心越安詳。禪修同時開發我們的洞察力與處理事務的能力。通過禪修訓練,我們能夠擁有安詳的心態,乃至終身身。關於大體的觀察修和安住修的詳細開示,可參閱《功德樂道》、《同體大悲》,及其它道次第的書籍。
第四部分是迴向。迴向是將我們禪修的功德引向證得佛果。如果不迴向,那麼功德容易遭到嗔煩惱的破壞。每座禪修結束時,虔誠地念誦迴向文,從而保證禪修功德不被浪費而轉為成佛之因。
第五部分是下座後的修持。它指導我們將禪修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牢記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只有坐在禪修的坐墊上才是修持佛法,而要貫穿到我們全部的生活。並不是有一道溝壑將禪修和日常生活隔開,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禪修的成就依靠座上禪修以外的清凈操行。我們應隨時小心、謹慎、精進地防護自己的內心,並儘力屏棄過去一切的壞習氣。經過座上、座下的漫長修持,我們才能深刻地證悟佛法。不要急著看結果,我們要扎紮實實、安穩地修行。
概括說來,我們的心好比一塊田;前行如同種田前的準備,它凈除過去不善業的障礙;積聚功德資糧如同給田施肥;聖者的加持如同灌溉;觀察修和安住修如同播下好種子;迴向和座下修則是令我們豐收悟道碩果的良方。
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不只為了讓我們了解菩提道次第的知識,而是要我們付於實踐,並幫助我們的內心生起深刻覺受。通過每天的禪修訓練,我們終會獲得所有菩提道次第的圓滿證德。至此,我們都不應對聽聞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或者閱讀相關釋義有絲毫的厭倦,然後對這些教授進行觀察修和安住修。我們必需加強對這些重要章題的深廣理解,並將新的理解用來增長我們平日的修持。
如果我們真地希望獲得道次第的覺受,那就應當每天努力禪修。第一天,可以禪修依止善知識,第二天修寶貴的人身,就這樣二十一天完整地修一遍菩提道次第。然後重新再來。在每座禪修之間,我們應注意有關座下修持的教授。一旦有機會,我們就應當進行菩提道次第的閉關修持,附錄二有建議的日程周期安排。這樣,我們的整個生命在證悟菩提道次第的路上走地更遠。
前 行
禪修前行
我們完全有證悟此二十一禪修的潛能。潛能如同我們心田的種子,禪修則似勞作耕耘,但唯有作好前行,禪修才能成功。
如果我們種地的話,還須認真地做好準備。第一,除掉石子雜草之類的障礙物;第二,為土壤施肥,以提高其孕育莊稼的能力。第三,提供溫暖濕潤的環境促進種子的發芽與生長。同理,耕作「道田」亦須仔細地作好前行:首先凈心,以凈除我們過往所積之罪障,不然會妨礙我們證量的增長;其次積資,提升心力以支持證量的增長;再則祈請聖眾的加持,亦為了引發並持續證量的增長。
聖者的加持極為重要。仍以種田為例,儘管我們為莊稼除草施肥,如果缺乏溫暖濕潤的緣亦長不出糧食來。此緣可令種子發芽、促進莊稼的生長與成熟。同理,即使我們凈障積資,如果缺少聖眾的加持,禪修亦難有成就。聖者加持我們,開發我們清凈的潛能、增長乃至圓滿我們的證德,正是在聖眾的加持下,我們的內心才得以潛移默化地轉變。
從中可以看出,成功的禪修主要具備三種前行法:凈障、積資、祈請聖眾的加持。隨後的前行略軌攝了此三方面。
凈地
上座前,我們要確保禪修的環境整潔,這對禪修很有助益,同時可令我們的心變得清爽舒朗。此外我們祈請資糧田——諸佛菩薩及諸聖眾降臨。整潔的處所標示我們的恭敬。
布設佛壇
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應該布設能表佛陀身語意的佛壇。在佛壇中央,供一尊佛陀的塑像或畫像,表示佛身;佛像的右側供一本佛經,表示佛語;左則供一座佛塔或其圖片,表示佛意。切記:佛陀的一切種智真實地融入佛像、經書、佛塔中,所以我們亦應感覺佛陀真實親臨,然後虔誠頂禮獻供。
如果我們喜歡的話,可以敬奉實物供養,比如一排排的七杯水供。任何潔凈美好的供品都可以,鮮花、香、燈燭、蜂蜜、糕點、巧克力或水果等。關於布設佛壇及供養的開示,可參閱《功德樂道》中的
禪修坐姿
完成這些前行之後,我們就可以上座禪修。可能的話,我們應當結跏趺坐,如果對此坐法不熟習,也可採用任何舒適的坐姿。不會盤腿的話,也可以坐在椅子上。最重要的是保持後背筆直,這樣能令我們體內的微細能量流動順暢、心亦保持警覺。我們把手放在肚臍的下方,右手置於左手上,兩拇指相觸。
靜心
修前行儀軌之前,我們調整呼吸以平靜內心。自然地呼吸,盡量關注呼吸而不被分別心分散注意力。呼氣,我們觀想我們一切的惡業、違緣及散亂化為黑煙而呼出體外。吸氣,觀想諸佛聖眾的加持化成清凈的白色光明而吸入自己的體內。如此禪修片刻,直到內心平靜下來。
結合本章節後面的前行略軌,來修接下來的部分,其目的是引導我們的心轉到專修。現簡單釋義。
皈依
我們怖畏輪迴的總苦、尤其惡道的別苦,然後對有大雄力救護我們遠離痛苦的三寶,生起堅固的信心。故誦皈依文時,我們虔誠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寶。有關皈依實修的教授,在本書第二部分第五小節有相應的開示。
發菩提心
禪修時有兩件事很重要:前行的發心與結行的迴向。修前行時,我們要發起為救渡眾生而成佛的菩提心。在此發心的覺照下,我們誦發菩提心文。隨著修持二十一座禪修的深入,我們對皈依與菩提心日益熟習,同時自己的這兩種心亦自然增長。
發四無量心
此四種殊勝的發心增強我們的菩提心。四無量分別為:無量慈,願諸眾生皆安樂;無量悲,願諸眾生皆離苦;無量喜,願諸眾生皆獲永久的解脫之樂;無量舍,願諸眾生永離貪嗔住平等舍。之所以稱為「無量」是因為我們為一切有情眾生而發此心,而眾生的數目無量。
觀想資糧田
資糧田是指,諸佛菩薩及諸聖眾是我們的皈依境,我們虔誠地向其頂禮、供養與懺罪等。我們觀想在面前的虛空中,釋迦牟尼佛作為主要的觀境位於中央的位置,其他聖眾眾星捧月般地圍繞著他。之所以稱作資糧田是因為,我們向諸聖會敬獻七支供、曼達而積聚資糧。開始不需要觀想出整個的資糧田,只要相信他們真實在我們面前就足夠了。
七支供
七支供用來凈障積資,它們分別為:禮敬、供養、懺罪、隨喜、請聖者住世、請轉法輪及功德迴向。之所以稱為「支」是因為它們支撐我們主幹的禪修。禮敬支、供養支、隨喜支、請佛住世支、請轉法輪支,此五支屬於積資;懺悔支是凈障;迴向支則防護我們的功德遭到破壞。
禮敬支用來表達我們的恭敬心。我們頂禮或雙掌合十,表示身恭敬;誦禮讚文表示語恭敬;至於意恭敬,則以對聖眾的凈信來表示。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應該同時進行這三種禮敬。另外,除表恭敬外,禮敬支還能減弱我們的驕慢心。
前面曾提及,可以在佛壇上供七杯或以上的水,或者供花、香、水果等潔凈美好之物。我們也可以觀想,敬奉珠寶嚴飾的宮殿、花園、香浴池、甚至多個完整的宇宙,所有的供品都是清凈的。諸佛菩薩並不需要我們的供養,廣大的供養只會有益於我們的內心,既積聚廣大的資糧,又對治慳吝心。
懺罪支凈除我們過去生所造之惡業。如果我們實實在在地對業果進行觀察修與安住修,就會認識到,我們曾造作無量無邊的重罪。由於懼怕罪業顯果,我們心生凈除罪業的強烈意樂。為了凈除惡業,我們務必認識到這些業都是不對的,並深感後悔。後悔與愧疚不完全相同,前者是強烈希望凈化不善業的負面能量。對過往所有的不善業充滿了後悔,我們向聖眾懺悔。這樣我們得到佛菩薩的凈化與加持。帶著追悔和凈信之心,我們所造善業就成為懺罪修行。如果我們在每座修法的開始,虔誠地懺罪,那麼整座禪修就會幫助我們凈除以往所積的惡業。為了徹底地凈除罪業,我們必須承諾永不復作。如果並不打算遮止這些罪業的話,那麼懺罪則無任何意義。
隨喜是對自他的善行表示歡喜。隨喜功德能夠增長我們向善的習氣,並克服我們的嫉妒心和攀比心,也最容易積聚廣大的功德。即使只是躺在床上隨喜人家的善行,也是在進行強而有力的修行。
請佛住世,即祈請諸善知識及諸聖眾長久住世、教導策勵我們,此支幫助我們在今生來世親隨善知識。
請轉法輪,即請聖眾傳授佛法,從而積下佛法久住世間之因,並能使自己未來的生生世世得遇佛法。
迴向之所以極其重要是因為:它將我們禪修所積的功德引向成佛,並且防護嗔以及邪見等垢染心的破壞。我們迴向時,心生「願功德為義利有情故願大覺成的因」的強烈意樂。有興趣廣修七支供的行者,可參閱」meaningful to behold」第二、三章里的詳細教授。
供曼達
供曼達是觀想獻上整個宇宙。我們觀想整個宇宙變成佛陀的凈土,然後邊誦「願諸眾生清凈佛剎行」文,邊將其貢獻予資糧田。供曼達時,觀想在我們的手中有一巨大的圓形金地基,其中間矗立著須彌山,四大洲圍繞四周,日月位於上方的虛空中。所有純凈美好的供品全都供到曼達里。當誦至本支的第二段頌文時,觀想將引發我們煩惱的一切,包括我們貪著的一切人和物,以及增長我們嗔和痴的一切,全部轉為清凈的受用,供養予三寶。將貪、嗔、痴三毒的境轉凈後供養,這樣我們斷除令煩惱增廣的根基。有關詳細的教授請參閱《功德樂道》、〈空行凈土導修〉里的相關開示。
祈請加持和凈除障礙
供曼達之後,我們觀想釋迦牟尼佛與一切諸佛菩薩都非常歡喜,如慈父對愛子般地向我們微笑,光明與甘露從佛陀的心中散發出來,進入我們的頭頂並充溢全身,凈除一切障礙我們生起禪修覺受的違緣。我們的心變得非常明朗、積極而有力量。我們應該堅信這些真實地發生。
觀察修與安住修
凈心、積資及祈請加持之後,我們就可以對每一種禪修的不共教授,進行觀察修和安住修。
如果禪修中,我們的心變得陰霾晦暗,或者遇到其它困難,我們應當暫停而祈求三寶加持。我們作意他們已然默許,並將光明與甘露注入我們的身體且即刻驅除了障礙。然後我們繼續禪修。
這些前行對於順利禪修極為重要。如果我們願意在這上面下工夫的話,可以誦名為《樂道心要》「essence of good fortune」的稍廣儀軌。該儀軌已收錄在《功德樂道》、《同體大悲》(在這兩本書中稱為六加行)。當然,我們也可以著重修皈依,誦幾百遍皈依文;或者多修供曼達;或者重點修三十五佛懺而凈障。《菩薩誓言》一書中對專修凈障有
迴向
在每座結行時我們觀想諸佛聖眾化為光明,從頭頂融入我們的身體。我們感覺我們自己的身、語、意與佛陀的身、語、意融為一體。然後誦迴向文,將我們修前行、觀察修和安住修等功德迴向眾生安樂。
前行儀軌
皈依
誦三遍皈依文時,觀想自他一切眾生皆皈依三寶
諸佛正法眾中尊 直至菩提永皈依(3遍)
發菩提心
願以所行施等善 為利眾生願成佛(3遍)
發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
願諸眾生永離貪嗔住平等舍
觀想資糧田
在自己面前的虛空中,釋迦牟尼佛位於中央,諸佛菩薩如眾星捧月般地圍繞周圍。
七支供
以至誠身語意行頂禮 呈獻真實觀想如雲供
發露無始積聚諸惡業 隨喜凡聖所作諸功德
請佛久住直至輪迴盡 為諸眾生轉妙善法輪
迴向自他功德證菩提
供曼達
遍地香塗鮮妙雜花敷 須彌四洲日月頂莊嚴
依此所緣緣諸佛土獻 願普眾生清凈佛剎行
無一遺漏至誠敬奉獻 增長貪嗔痴等諸供物
怨親中庸吾身及受用 懇請納受佑我脫三毒
嗡 意當谷入日阿那 曼茶勒更勒雅達雅麥
祈請加持和凈障
從諸聖眾的心中湧出光明與甘露,給予我們加持和凈障。
此時作正行觀察修和安住修。
迴向文
以我所修朗忍諸功德 願諸眾生皆能修此法,
眾生普獲人天之安樂 速疾圓證菩提得解脫
第二部分——二十一禪修
下士道
1.依止善知識
虔誠地依止具格的善知識是獲得一切證德的根本。禪修依止善知識,就要思惟依止之諸多義利,這樣我們才能對依止善知識生起堅固的定解。
前 行
首先,由誦上節末尾的前行略軌,我們皈依、發殊勝的菩提心、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我們思考:「如果我敬依善知識,他將引導我走正法之路。這是唯一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賦予人生價值的道路,定帶給我種種的義利:近諸佛位;諸佛悅豫;不受人與非人之惱害;易斷一切煩惱惡業;增長覺受;不墮惡道;未來的生生世世常遇具格的善知識;世俗的順緣、解脫和成佛的一切善願均能實現。
安住修
我們參思上述之義利,直至對依止善知識生起定解,樹立虔誠而堅固的凈信心。然後我們安住在此定解上越久越好。
回 向
通過誦前行章節略軌中的迴向文,我們將所有的前行、觀察修和安住修的功德,迴向利益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之後,我們應儘力謹遵善知識的教導,依教奉行而取悅善知識;還應不斷地提升於善知識的凈信,尤其勿思善知識的任何過失。如果希望修法,但仍未遇善知識,那麼在依止定解的策勵下,我們發心一定要找到教授菩提道次第且引導我們成佛的具格善知識。
2.我們的寶貴人生
通過本禪修,我們逐漸認識到:由於人生提供我們殊勝的修法機會,因此人生極為寶貴。一旦認識此點,我們就會生起定解:切莫浪費人生而要善用它清凈地修行。
前 行
我們和以前一樣地皈依、發殊勝的菩提心和修其它的前行。
第一步觀察修
無數有情墮在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遭受無法想像的痛苦,且毫無喘息之機,因此根本沒有機會修持佛法。即使生為人類,其中的很多人並無機會聞修佛陀的教法。許許多多的人生在宗教信仰不自由的國家;有些人持否認輪迴、因果、佛陀等邪見;有些人的生理或精神有殘障,或中途遇事故而不能自理;其他的人中有些備受貧苦的煎熬,有些則遇戰爭或逢天災。這些人均無機會修法。認識到這些,我們應該思考:「慶幸!不象這些可憐的眾生,我現在沒有這些障礙;並有聽聞實修佛法的機會,且對這些教授有信心。我擁有健全的身心,還能容易獲得修法的一切其它的必要條件。」
第一步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至內心生起務必萬分珍惜此寶貴人生的覺受;領會到:它提供我們修法的一切必要條件;然後思惟:「我如此地幸運!」接下來我們就安住在這種覺受上。
第二步觀察修
如果很好地利用此人身修法的話,我就可以成辦現前一切究竟義利而不墮惡道。修中士道,就能脫離毫無自主的生死輪迴而獲得解脫;修上士道,就可以成佛而利益一切有情。人生是真正的如意寶,因為它能令我圓滿心愿——救度自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唯有擁有人身才能實現此願。
第二步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到我們生起定解:「我定利用出寶貴人生修法,哪怕半點時間亦不絲毫浪費。」然後安住在這種定解上。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把禪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儘力不失去珍惜寶貴人生的心念。如果隨時記得,那麼我們將總是保持愉快的心態,無論處在什麼外境,都不會氣餒。思考人生的寶貴性將策勵我們不浪費寶貴的時間,善用它修持菩提道次第。
3.死無常
我們有三種賦予此人生價值的方法:善用它保來世生為人或天人;善用它得解脫;善用它成佛。成辦這些要靠修持佛法,但是我們往往貪著世間俗務而缺乏修法的強烈願望。這是我們的主要障礙。為了克服這些障礙,我們必須念死。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我們思考:「我必定會死的。」無論如何都不能阻止身體的壞滅,我的生命一天天、剎那剎那地溜走。根本不知道自己何時死去,死期完全不定。很多黑髮人死在白髮人的前頭,有些則一降生就死掉了。這世上沒有什麼是確定的。進一步說,有太多的因緣導致非時死亡。身體強健之人會遭遇事故而送命,誰都無法保證今天我不會死。
安住修
參思這些方面後,我們再三警醒自己:「我今天可能會死呦,我今天可能會死呦。」並安住此覺受上,最後我們得出定解:「既然我不久就會離開這個世界,那麼根本沒道理貪著世間的享樂。相反,我要把整個的生命投入到修法中去。」然後我們儘力安住此定解越久越好。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把禪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該儘力修持佛法而不得懈怠。認識到:虛幻的世間享樂,只會擾亂我們的生命變得有價值,那麼我們就應該捨棄對它們的貪著。就這樣我們能夠消除清凈修行的主要障礙。
4.惡道苦
當我們死時,如果惡業成熟,我們就會墮到三惡道的其中一道。通過禪修墮惡道的危害,生起對惡道苦的強烈怖畏,這就是策勵我們皈依三寶的主因之一。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之所以油盡燈枯,是因為燈焰從油而生。由於心識非由身體所生,因此心識在身亡時並不會止息。臨終時,我們的心識不得不離開暫駐地——現前的身體,而尋找下一個棲處,如同鳥兒從一個巢遷到另一個。我們的心識毫無自主地相續,流落何方亦毫無選擇。任隨業力之風飄零到下一投生處。如果死時惡業成熟,我們就會被驅至惡道,重的惡業導致墮地獄,中者生為餓鬼,輕者則淪為畜生。
我們很容易造重的惡業——只不過帶著嗔心打死一隻蚊子,我們就造了墮地獄的因。今生乃至無量的過去生,我們造下了許許多多的重惡業,除非至誠懺罪凈除它們,否則,任一潛藏的惡業都有可能在死時成熟。牢記在心就該自問:「如果今天死了,明天我會在哪?!我極有可能會墮為畜生、餓鬼或者地獄。當別人罵我是蠢牛時,我都忍受不了。如果我真的變成牛、豬或者魚,我又怎麼辦呢?」
安住修
我們參思三惡道的痛苦、墮惡道的危害,直至內心生起強烈怖畏惡道的覺受。此怖畏即是我們安住修的所緣境。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把禪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不應忘記墮三惡道的危害。這有助於我們保持正知、精進地遮止不善業,同時策勵我們皈依真正救護我們離苦的三寶。
5.皈依
我們通過參思惡道的危害生起怖畏心,現在我們參思佛法僧三寶如何具圓滿能力救護我們。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及修其它的加行。
觀察修
我們對輪迴的怖畏與輪迴的危害,包括對惡道的怖畏與惡道的危害,都是起於我們的無明。能令我們斷除無明而悟道的法寶,才是正皈依處。例如,如果我們證悟死和無常,就會減少對此生俗務的貪著。如果我們強烈意識到必死與死期不定,我們就會自然地更重視戒行,而非貪著稍縱即逝的感官享受、財物與權利。我們不會受誘惑去造殺生、偷盜、邪淫等不善業,也就不用承受這些業所生的苦果。此即悟道如何令我們離苦。究竟皈依法寶是證得空性;永斷煩惱並令自他一切有情離苦。
法是真正的皈依處;佛陀是一切皈依之源,他是無上的精神導師,指引我們獲證佛法的真諦並加持我們修行;僧伽是我們修法的偉大助伴,為我們提供有利的條件,策勵我們修行,並為我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因此唯有三寶才有能力救護我們離苦。
安住修
通過如此的參思,我們生起堅固的信解:三寶是唯一真正的皈依處,並且增長對佛、法、僧深厚的信心,我們安住在這上面而不讓絲毫懷疑生起。
當我們安住修心的時候,比如修信心,不要只想一想信心而安住在這上面,好似信心與我們的心是分開的;而要把我們的心轉化成這種狀態,然後緊緊地抓住這一點,應該感覺我們的心象是與信心的海洋融為一體。
安住修凈信三寶一會兒,接下來,我們觀想釋迦牟尼佛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諸佛菩薩眾星捧月般地圍繞周圍。我們堅信聖會就在面前,並安住此皈依境一會兒。懷著對惡道的怖畏、對三寶深厚的凈信心,我們生起堅固的定解:只有依靠佛寶和僧寶的教化,才能在內心成就法寶的根基。帶著這些動機,我們做以下的祈求:
諸佛菩薩及聖眾 懇慈護我及有情
永離輪迴之怖畏 賜予身心之加持
懷著對三寶的深厚凈信心,我們反覆誦此皈依文。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把禪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當修持附錄1中詳細開示的「十二條皈依學處」。守住這十二條學處,我們就能夠增長我們的皈依心,並很快有收穫。
6.業和業果
皈依之後,就主要觀察業的因果規律,即遮止不善而修善。這是真正能夠自保不墮惡道的方法,並是證悟所有其它佛法的基礎。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投生惡道的主因是不善業,或稱惡業。我們今生受的一切苦,諸如疾病、貧窮、爭鬥、意外、人或非人的傷害等,都是我們過去的惡業所感的果。往往我們得不到最想要的,而很容易就遇到最不喜歡的人或事;我們找不到好朋友,即使找到了卻不得不分離。這些也是過去的惡業成熟所感的果。就連日常阻滯,這些微不足道的不愉快,也是由過去生積聚的不善業所感的果。相反,得此寶貴人生、人天福報、解脫乃至成佛則都是善業所感的果。
業因和業果是相互依存的關係。遍知一切的佛陀體悟了並教導我們:不善業帶來痛苦、善業帶來安樂。我們必須堅信這點,因為堅信因果是未來安樂的基礎。
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至內心生起對業之真理的信心,然後我們得到定解:「既然我希望遠離任何的不幸而只享受無間斷的快樂,就必須遮止不善業而只作善業。尤其必須遮止十不善業。」然後我們安住在此定解上。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並把禪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對於乃至最微小的不善業,我們都應精勤地遮止;對於任何善業,我們都要修習。這樣我們就能解決眼前的困境,並自保未來不受苦。清凈地持戒令我們的生命富有價值。這是唯一解決我們內心問題的可靠方法。
中士道
無始以來,我執的鎖鏈系縛著我們流轉於無量的生死之中,恆無間斷地輾轉於死亡、中陰及投生之間,此生死輪迴即梵語所稱的samsara。只要我們仍淪陷在可惡的輪迴網中,擁有的就只有痛苦。
皈依三寶與清凈的戒行,可令我們不墮惡道並來生獲得寶貴的人生。然而,即使生為人類亦逃避不了苦,根本沒有真正的安樂。我們觀察周遭、讀讀報、看看電視,便能體悟到人人都在遭受恐怖的痛苦。
不管我們投生到六道輪迴中的哪一道,即使是生到最高天界亦並未離開苦。如果我們幸運地投生善道,這也不過僅僅如同放點假期而已,然後我們不得不再次墮入惡道,經受不可思議漫長之極度苦痛。
我們之所以經受這些是因為我們身陷輪迴的網中。如果我們對此深入地思考,就會發現:我們唯有逃離輪迴,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與快樂;修持中士道,就能夠實現此目的,獲得真正的解脫——即涅槃,永離一切痛苦、怖畏及其因,內心永享安詳。
7. 生起出離心
我執是輪迴的根子,因此我們必須斷除心相續中的我執,挖掉根子從而逃離輪迴,成辦此則有賴於增上慧學;增上慧學有賴於增上定學;依次,增上定學有賴於增上戒學。之所以稱戒學、定學、慧學為增上三學,是因為它們基於出離心的動機。因此,解脫輪迴的第一步就要自發生起出離心的覺受。
我們參思輪迴的諸多過患,從而生起強烈的希求解脫之心。在接下來的幾種禪修中,我們參思人類的種種痛苦,當然我們要牢記:普遍地說,其他道眾生的痛苦遠比我們人類惡劣許多。
我們可能疑惑:反正我們既然已經歷了生,而且又不可能逃避老、病、死,那為什麼還有必要參思生老病死苦呢?原因在於,參思這些苦使我們認識到,輪迴的本質是苦。我們沒有解脫之前,不得不一生生地經受同樣的痛苦,從而激發我們要堅決地斷除輪迴的根子——我執,生起強烈的希求解脫之心,此即出離心。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以下七種是關於輪迴苦的禪修,每種各自獨立,目的是為生起出離心,然後以此出離心為禪修的所緣境。我們沒必要在每座上禪修全部各種內容,只需主要地禪修最能影響我們的內心而又有助於我們生起出離心的題目。一旦內心生起出離心,我們就拋開觀察修而進入安住修。
生
出生之前的九個月,我們不得不蜷曲在母親的腹中。開始時,肢體的生長速度非常快,我們感覺就象在鐵架上拉扯。孕期的後幾個月,我們則感覺如同被擠壓在骯髒的不凈坑中。我們對母親的任何舉動極為敏感。例如,當母親跑動時,我們脆弱的身軀隨之天旋地轉般地搖晃;如果母親喝熱水,我們感到好象沸水燙灼我們的肌膚。在此期間,只有我們孤零零的一個人。我們母親並不知道我們的恐懼與痛苦,縱然她知道,亦無法幫助我們。
當我們最後從子宮中生出時,如同被迫通過兩頑石之間狹窄的岩縫,進入到一個冷酷陌生的世界。我們忘記了前生的所有知識,對正在經歷的一切亦懵懂無知,好似又盲、又聾、又啞。即使最柔軟的衣服亦使我們嬌嫩的肌膚痛楚萬分;在我們餓時,我們無法表達:「我要吃啊!」在我們疼時,我們也無法表達:「我疼啊!」我們唯有淌著熱淚,激烈地比劃著。我們是如此完全的無助,無論什麼都不得不從頭學起——吃、坐、走、說。
老
隨著我們變老,青春的活力已一去不返;身軀佝僂,顏貌醜陋,病體纏身,視力下降,聽力模糊;過去的飲食、男女之樂變得不那麼興趣盎然了。羸弱的我們連遊戲也做不了,即使是娛樂消遣亦令我們精疲力竭。年輕的時候,我們能夠環遊全世界,但如今老了,幾乎走不到自家的前門口;我們衰弱地參加不了那麼多的社會活動;修法還沒開始就不得不停止:例如,我們不能很多次地磕頭頂禮、遠程朝聖。另外,因為我們的記憶力與專註力是如此之脆弱,很難保持警醒,所以如果我們禪修的話,亦很難有所成就;我們的智力遠比不上年輕時的犀利,因此往往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明白是怎麼回事。
我們不再勝任以往過去常做的工作或者幫助別人,漸漸感到自己是於社會無用的廢人,並開始失去自尊;孩子們常常忽視我們,我們就這樣無助地觀望著、眼看著自己的朋友和同代人一個個生病、死去;孤獨感無情地一日日加深。如果我們沒有趁年輕、有機會的時候修持佛法,那麼我們餘下不多的幾年,就會在越發怕死、越發追悔自己虛度一生的光陰中度過。
病
生為人就總免不了生病。我們病時,如同天空中飛翔的鳥兒突然中彈,好象鉛塊直落到地上,所有的風采與活力即刻遭到了毀滅。即使是小病亦能令我們無能為力。我們不能享受喜愛的美食或者參加朋友們的聚會。我們可能不準吃自己最喜愛的食物、喝酒,從事劇烈的運動。假如我們病重,不得不經歷痛苦而危險的手術,一旦手術失敗,我們被告知醫生已無法救治,只能回家等死。假使我們沒有利用我們的生命修持佛法,此時就會感到追悔與恐懼。
年輕人在他們年富力強的時候可能患上不治的退化症而被擊倒,即使可能苟活很多年,也不得不眼看著自己病情惡化。他們意識到永不會實現自己最美好的希望與夢想,可能希望早一點死去。當我們聽到或讀到別人惡疾纏身的時候,我們必須牢記:相同的一幕很可能在我們身上重現。只要我們仍滯留在輪迴,就會受到疾病的威脅。
死
如果一生中,我們辛勤地工作、積蓄財富,並對此貪著,那麼我們在臨終要與之分離的時候,就會經受極大的痛苦。現在別人要借用自己的貴重財物,更不用說要送給人家了,我們都會非常捨不得。當我們認識到已身處死亡的魔爪而必須捨棄一切的時候,我們變的如此之慳吝就不足為奇了。
當我們臨終時,不得不與最親密的朋友分離,哪怕一天也從未分開過、一起生活了許多年的丈夫或妻子,也不得不分開。如果我們眷戀朋友,死時會感到萬分的凄慘,然而能做的,唯有拉著他們的手。如果他們捨不得我們死,我們也不能停止死亡的進程。通常,當我們眷戀某人的時候,如果他(她)棄我們不顧而與別人在一起,我們往往妒忌滿胸;但是當我們死時,我們不得不永遠地留下朋友和別人在一起。如果我們有孩子,到時也會撇下他們;我們不得不告別善知識和所有此生幫助過我們的恩人們。
當我們死時,一直千方百計珍愛的身體也要留在身後,它將變得如同一塊石頭沒有知覺,然後被埋葬或火化。如果我們沒有修持佛法、造作清凈的善業,那麼死時相伴我們的,唯有恐懼、苦惱、以及不堪承受的肉體上的苦痛。
愛別離
在臨終永別以前,我們常常不得不惜別自己所喜愛的人和物;可能不得不離開與親戚朋友生活在一起的國度;或者可能不得不離開喜歡的工作;可能自己的名譽受到損害。此生的許許多多次,我們無奈地同自己摯愛的人凄慘地分離,捨棄令我們愜意、著迷的東西,但是當我們死時,卻不得不與此生所有的相伴、樂趣作別。
怨憎會
我們常常被迫與自己不喜歡的人工作生活在一起,比如有些人無端指責自己,或處處與我們作對。有時我們身處危險的境地,比如遭遇火災、地震或者受到無賴流氓的攻擊。如果我們的祖國捲入戰爭,我們可能被征入伍作戰,如果拒絕則受牢獄之苦。我們的家園可能遭到炮火轟炸,親人慘遭殺戮。除了這些極端的處境外,生活中還到處充滿惱人的境況,假期的時候老天下雨,但回到辦公室悶熱得使人窒息;我們的生意失敗,或者失業丟了飯碗,或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我們與配偶爭吵;孩子又帶給我們許多麻煩;老朋友突然背棄了自己。無論做什麼,總出點差錯。即使在修法時我們也總會遇到違緣:當坐下來禪修的話,外面的噪音往往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要麼電話鈴聲響起,要麼有客人來拜訪。有時看起來,自己儘管是多年的老修行,但是煩惱似乎比以往更盛;即使如此費心地替家人朋友設想,但是有時他們並不高興我們修行。我們好象生活在布滿荊棘的叢林中——當我們想去調整位置以令自己舒服一點時,刺反而會扎的更深。輪迴中,不爽與沮喪是我們的家常便飯。
求不得
我們胸懷無數的慾望;很多的慾望根本無法實現,即使有些慾望可以實現,但是並未帶給我們所期望的滿足感。許多的人們連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也沒有,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缺安身之處、無人相伴、找不到一份可忍受的工作、沒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不幸的是,即使這些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我們的慾望不會止步。不久我們需要代步的車子、豪華的房子、掙更多的票子。在以往,我們到海邊度個假就會心滿意足了,但隨著我們慾望的持續膨脹,現在我們卻想要到國外度個豪華假期。
野心和競爭是導致不滿足的普遍原因。雄心勃勃的學童直到拿到最高學位才會滿足;商人直到發了大財才會滿意。顯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頂峰;一個人勝利,勢必別人要面臨失敗。但是勝利者往往也不會長久的知足;野心驅使他們直到慘遭失敗、耗盡精力或者死去。
另一個使我們不滿足的原因在於,我們常常矛盾。例如,我們可能即想得到世間的成功又想過簡單的日子;即要出名又要隱私;即吃美食還要苗條;即要刺激又要安全;即想永遠任性,又想受大眾歡迎;我們可能既想證悟佛法,卻又同時貪婪美名和物質財富。
慾望常常使我們與他人攪在一起,情況變得十分複雜。因為不現實的期望與欲求,造成許多關係破裂。
我們尋求完美——完美的社會、完美的家庭、完美的伴侶——可是輪迴中根本找不到「完美」。輪迴賦予我們很多的希望,但永遠不能達到令我們渴求的滿足感。垢染而倏然即逝的事物不可能帶給我們尋找的那種持久的快樂。要想得到這種快樂,我們只有通過徹底凈化我們的心。雖然無明是輪迴的根子,但是世間的慾望則是點燃輪迴之火的不朽燃料,我們必須通過認識這些過患,令自己少欲知足。
安住修
參思此七種痛苦,我們會生起這樣的想法:「我過去已經反反覆復地經歷了這些痛苦,如果不解脫的話,將來世我不得不反反覆復地重歷這些痛苦。因此我必須從輪迴中解脫出來!」當想法清晰而明確地在心中生起時,我們進入安住修。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的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該保持希求解脫之心。當處於逆境時,我們應當用這些提醒自己輪迴的過患。當處於順境時,我們不應上當受騙而仍要憶念,輪迴的安樂是短暫的,如果我們貪著它們,就會被誘入陷阱而不能拔。
上士道
我們應當日夜保持希求解脫之心,因為它是我們獲得解脫的主道、更高證德的基礎。然而,無量眾生陷落在輪迴的牢獄中飽受無盡的痛苦,因此我們不應僅僅滿足於尋求個人的解脫,亦必須想及其它有情眾生的利益。相較於無量眾生來說,你我只不過是單獨的一個個體而已,因此他人的安樂遠比我們個人的安樂重要許多。基於此,我們必須修持殊勝的大乘法門,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
8.平等舍心
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通常是不平等的。每當我們見到自己的朋友、或者某位魅力四射之人,就會感到歡喜;每當碰到怨敵或者某位醜陋不堪之人,就自然不喜歡;每當遇到陌生人或某位相貌平平的平庸之輩,我們又會變得漠不關心。我們一旦持這些不平等的心態,自然會障礙生起不偏向的慈心、悲心和菩提心,而此三心是屬於大乘道的根本成就。只要我們持不平等的態度,我們的心就如同布滿硬石的土地,不會孕育出大乘的證德。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拋棄對一切眾生不平等的心,而生起真實的平等舍心。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我們應該這樣思考:今生的朋友在過去往往是我們的敵人;同理,現在的敵人則屢屢曾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即使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好朋友轉眼成冤家,敵人瞬間化為朋友。這根本無定啊!此外,那些過去常為我們親眷的人,現在卻與自己毫不相干;然而我們又有可能在未來把現在的親眷視為陌路人。我們對不同的人分別持不同的態度,要麼對某些人愛之欲其生、要麼對另些人厭之欲其死、要麼對其他的人漠不關心,這都是根本沒有道理的。這樣子參思,我們就能夠拋掉不平等的心,不會只愛自己的親眷、厭惡自己的怨敵、漠視跟自己表面毫無關係的陌路人,而培養出對一切眾生溫暖之情。
安住修
通過參思這些方面,我們得出三種決定:
1)我一定要拋掉對一切眾生分別的不平等心;
2)對於一切眾生,我不該感到貪愛、憎惡或者漠然;
3)我一定要生起並長養友愛溫暖的善心,平等地看待一切眾生。
我們盡量安住於此三種決定上越久越好。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我們應當日夜守護此三種決定,對遇到或想到的每個人都心存溫暖的感情。如此照辦的話,我們就能摧毀滋生貪嗔的溫床,同時我們的心亦會始終處於安詳之中。
9.知母
我們有了平等舍心之後,現在需要生起慈心、悲心和菩提心。最初的時候要生起對一切有情的悅意慈心。為了生起悅意慈心,我們開始參思為何一切眾生是我們的母親。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既然我們不可能找到心相續的源頭,可以斷言,我們曾度過無盡的前世歲月、經歷過不計其數的轉世投生。如果我們無數次地投生,就理當曾有過無數字母親。那麼母親們現今都在哪裡呢?他們就是今天活生生的一切有情眾生啊!
有人或許認為:只不過因為她們養育我們,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過去的母親不再是我們的母親了。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如果我們今生的母親今天死去了,難道她就不再是我們的母親了么?不!我們仍然把她當作母親,並祈禱她安樂。我們過去的母親們亦同樣如此啊——她們雖然死了,但是她們依然是我們的母親!只不過大家都因全變了樣子而認不出對方而已。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見到許許多多的各種各樣的有情眾生,比如人與非人。在我們看來,有些是我們的朋友,有些是怨敵,其餘大多數則為毫不相干的陌路人。正是由於我們的錯誤心識才有了如此的分別,況且並沒有經過因明量的驗證。
由於過去的種種業力作用,有些眾生看起來天生麗質,有些面目醜陋,其它的人即相貌平平。我們往往認為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好象真的似的,對此深信不疑。我們相信外表靚麗本來就會讓人愉悅;面貌醜陋則不討人喜歡。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我們寧可把有情眾生視為我們的母親也不要有如此錯誤之見。我們無論遇到誰,都應該想及:「這是我的母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會平等溫和地善待一切眾生。
如果我們把一切有情眾生真地當作我們的母親看待,就會發現很容易生起清凈的慈心和悲心。我們的日常關係變得清凈穩固,我們也自然不去造作殺生或者傷害有情等惡業。既然我們把一切有情眾生當作母親看會有這麼多的利益,就應當毫不猶豫地去做。
安住修
我們這樣參思直到得出定解:一切眾生俱是我們的母親。然後我們安住於此定解上,使之更堅定。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當把遇到的每個人看作我們的母親,不管是對敵人還是對動物與昆蟲,我們都同等對待。我們應當把他們都平等地當作我們的母親,不再分別誰是朋友,誰是敵人,誰又是陌路人,這樣做就會對治相應的貪愛、嗔恨與漠不關心。
10.念恩
我們在對「眾生皆是我們的母親」生出定解之後,現在就要參思眾生的恩德以生起悅意慈心。我們在本種禪修開始依次參思每一位有情眾生之於我們的無邊恩德:首先參思眾生身為我們母親時的恩德;其次參思他們不作我們的母親而擔當其它角色的時候對於我們的恩德。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當母親身懷著我們的時候,假如她不要我們的話可能早就墮胎了。一旦她這麼做,我們根本不可能擁有現在的這個人身。正因為母親非常仁慈,她允許我們安身在她的腹中,所以我們才能夠得享人生、得以受用人道眾生才能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我們在孩提的時候,如果沒有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疼愛,我們很有可能早就出事變成殘疾、跛子或者瞎子了。多麼的幸運啊,母親非但沒有一刻忽視過我們,反而日夜悉心照料我們,慈母的滿眼裡都是愛兒,我們遠比她自己重要許多!每天她都會小心地呵護懵懂無知的嬌兒,無數次地把我們從危險的邊緣拉回。為了照顧好我們,母親在夜裡屢屢從美夢中醒來從床上爬起;在白天,則往往犧牲自己最起碼的樂趣。為了我們,她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工作,每當朋友們外出消遣時,母親只能困在家裡。她把所有的錢都花在我們的身上,只要買得起,就會給我們吃最好的東西、穿最好的衣服。她教會我們從怎麼樣吃東西,怎麼樣走路,到怎麼樣開口說話。母親還為我們未來的福樂著想,盡全力讓我們享受最好的教育。拜母親的仁慈所賜,我們的身體健康沒有殘疾,並能學習我們想學的一切。我們之所以現在有機會修持佛法乃至最終成佛,正主要歸功於母親的浩蕩恩德啊!
在無始的過去,每一位有情都作過我們的母親。當我們是他們的愛兒時,他們待我們同現在的母親一樣的好。因此說一切有情眾生有大恩於我們一點都不為過。
眾生的恩德並不局限於身為我們母親的時候,即使我們的日常需求亦都來自別人的恩德。我們最初赤裸裸一無所有,然而我們一降生就擁有了衣食住行等等的一切,這些亦都是拜他人的恩德所賜;我們現在所享用的每一件東西哪怕一針一線,亦都來自別人今昔慷慨的恩賜。
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坐享這些受用。如果我們想及諸如道路、汽車、火車、飛機、輪船、飯店、賓館、圖書管、醫院、商店、金錢等等工具設施,我們可能根本沒出過力就享用著它們,但是很清楚,這都是許許多多的人們用辛勤的勞作換來的。這正表明別人賜予我們廣大無邊的恩德。我們的常規學校教育與修持佛法的訓練也是別人提供給我們的。我們所有的修持成就,從最初的入門乃至解脫和成佛,亦都是有賴別人的恩德才能取得的。
安住修
我們參思如母眾生的偉大恩德,直至內心生起深厚的感激之情。然後我們安住於此。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在任何活動中,我們應當保持「眾生有大恩於我們」的認識,此種觀有情的專修法,能有效地遮止我們同他人爭論、或者指責人家,並易於生起慈心、悲心和菩提心的覺受。
11.自他平等
這裡講的自他平等是指如珍愛自己般地珍愛他人。我們一直以來只珍視我們自己。本禪修的目的是通過共享珍愛的感受,生起如愛己般的愛他,這樣的平等心。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我們思考:有三種合理的理由說明我們為什麼要愛己般地珍愛別人:
1)一切眾生在今生前世都給予了我們無邊廣大的恩德。
2)正如我希望自己能夠離苦得樂,眾生亦然,在這一點上我與眾生沒有任何的不同,我們是平等的。
3)我僅僅是一個人,而他人卻是無量的,因此我怎麼能夠惟獨珍愛自己而棄捨眾生不顧呢?與眾生的苦樂相比,我個人的苦樂就變得蒼白毫無意義。
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三條,直到內心堅固地生起了這樣的定解:愛己般地珍愛他人。然後我們盡量安住於此越久越好。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我們無論何時遇到或想起誰,都應當憶起禪修時所得出的定解,並誠心誠意地珍愛他。我們應當對眾生存悅意慈心,並始終把他們的安樂與自在放在第一位。通過這樣的訓練,就會發現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麻煩漸漸不見了,因為大多數的問題在於我們往往把自己看得比別人更重要。
12.我愛執之過患
我們通常把自己看得尤為寶貴與重要,感覺只有自己的快樂才最要緊。這種心態即「我愛執」,它嚴重地障礙著我們生起大悲心與菩提心。我們在本禪修中通過參思「我愛執」的過患與損害,從而生起堅固的戰勝我愛執的定解。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由於我愛執的驅使,我們造作了許多身語意的惡業,亦飽經惡業帶來的痛苦與不幸。造作惡業讓我們嘗盡千般苦、受盡萬般的膽戰心驚、眼見著所有的希望化為泡影,而導致我們造惡業的罪魁禍首正是「我愛執」。
我們如果聽到別人對自己有絲毫的微詞,立刻就會感到難受,因為「我愛執」的心只願意聽那些讓我們舒服的好話。我們所有的不快樂、沮喪與不爽都來自於「我愛執」。
比如說現在有一隻又餓又可憐的如母有情——老鼠摸進我們的房間找些吃的,我們可能就不高興了,非但不悲愍它,反而氣不打一處來。這是由於「我愛執」作祟,認定只有我們自己才重要,並且沒有一點利他之心。
通常認為:我們為了生存,必須要有「我愛執」。畢竟我們要關照自己,所以才得珍愛自己。表面看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我們如果進一步地思維因果定律,就會認識到事實卻正好相反。實際上,我們念念不忘的「我愛執」對於我們所有的麻煩根本就脫不了干係,且常常損害我們的康樂,甚至威脅我們的生存。比如,有些人由於願望沒能實現而感到氣憤絕望,甚至自殺。氣憤與絕望只會來源於自己對安樂的強烈貪戀,因此「我愛執」對自殺應該間接地負有責任。沒有什麼比惡魔般的「我愛執」帶給我們更大傷害了,它是一切惡業與不幸的根源。
我們關照自己或者生存根本用不著「我愛執」這玩意兒。如果我們把自己的身體只不過當作為眾生服務的工具,那麼我們可以沒有「我愛執」地吃飯、洗澡、工作、休息等等。此外,那些真誠地熱愛他人、有著無私與不圖回報精神的人們,往往受到人們的擁戴並容易獲得別人的援助。
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到內心強烈地生起要拋棄「我愛執」的定解,然後我們安住於此。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我們通過反覆憶念禪修中所得出的定解,應該更加當心我愛執的過患,努力地逐漸拋棄它。無論何時我們遇到困境或者遭受痛苦,都不應指責別人或者抱怨外境,而應牢記我們所有的問題都是出自「我愛執」。因此,當事情變糟時,我們應該只譴責我愛執的心。通過這樣的修持,一切過患的根源——我愛執,就會慢慢地減少並最終消除。
13.愛他的義利
我們在前面生起了對一切如母有情的悅意慈心,現在我們要在此基礎上培養珍愛心:把一切有情看得最重,並感到他們尤為特別。在本禪修中,我們參思愛他的義利,從而生起堅固的相應定解。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他的前行。
觀察修
如果清晰地思考就會認識到,我們現在與未來的一切安樂皆建立在愛他之上。何故如此?因為往昔生中,我們珍愛他人,就會持不殺、不害、不盜等戒行;出於對他們的喜愛,我們就會修持布施與安忍,感得善果,得擁寶貴的人生。此外我們過去曾幫助、保護過別人,現在也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享受舒適的環境。
如果我們真誠地修持愛他,就會在今生及來世獲得由此而帶來的種種利益,比如許多由嗔恨、妒嫉等引起的麻煩不見了,我們的心也會變得平和安詳,顯而易見,效果是很迅速的。因為我們處事周到,所以就會取悅別人且不會捲入爭端是非中。我們珍愛他人的話,就會當心切莫傷害到他們,也就很自然地不造惡業;反而會行持諸如慈心、安忍、慷慨布施的善業,來生獲得寶貴的人生。
如果我們一向奉持愛他,就會逐步地生起極為殊勝的大悲心和菩提心,乃至最終成佛而得享究竟的大樂。
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到得此決定:「我必須一貫地珍愛眾生,因為這寶貴的慈愛之心會帶給自己和他人安樂。」然後我們抓住此念並盡量安住於此越久越好。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當繼續憶念愛他的義利,逐漸提高我們對他人的體諒、尊重和慈愛。
14.自他相換
自他相換的意思即轉換珍愛的對象,放棄我愛執而只珍愛他人。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他的前行。
觀察修
無始以來我們惟獨執愛著自己。我愛執是如此的強盛,即使在睡夢中我們亦片刻不曾忘記自己的利益;它一次次地誘惑我們造業而輪迴生死,經歷無盡的痛苦。
佛陀他自己以及許許多多的後繼者,明了我愛執的過患與愛他的義利。他們認識到,獲得究竟安樂佛位的主因是自他相換。因此他們捨棄了我愛執,理所當然地把一切眾生的安樂看得最為重要,將所有的事業貢獻予一切有情眾生。結果,他們證得了圓滿菩提,並具有大雄力救渡許多有情眾生脫離輪迴苦海。
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至內心深刻地理解它們,最後得出定解:「我必須捨棄我愛執、只珍愛他人,因為我愛執是一切痛苦之源和輪迴的根子,愛他則是一切安樂之源和解脫、成佛的根本」。當內心生起此種定解時,我們安住於此。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我們牢記禪修所得出的定解,盡量避免俱生的我愛執,而努力地愛他。西藏的朗日塘巴格西是一位偉大的行者,他能夠歡喜地承受諸如疾病、挫折、責難等痛苦和困難,並把功德和良好的受用布施別人。當我們非常熟習自他相換的時候,也會成為象格西一樣的人。
15.大悲
我們生起珍愛一切有情眾生的心之後,就要開始參思他們的痛苦,以生起大悲心。在本禪修中,我們觀想現在的父母分列自己的兩旁,然後一切六道眾生圍繞在他們的周圍。為了便於觀想,我們可以想像他們都是以人身出現的,但是我們應當牢記,他們實際分處六道的各道,經受各自不共的痛苦。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他的前行。
觀察修
圍繞自己的可憐眾生中沒有一位願意受苦。他們全都渴望自由自在,但是卻不知如何逃離獲得解脫。他們不知道痛苦的真正根源,亦找不到解脫痛苦的方法。無明驅使著他們不停地造作輪迴的業障,永沒有終結苦難的時候。
眾生一直在輪迴中轉世投生,經歷著無休無止的苦難。例如,人道眾生總是與各種難以承受的痛苦相伴:毫無自主地經歷生、老、病、死;一次次地飽嘗愛別離與怨憎會;總是感到慾壑難填,亦總是感到沮喪失望。
如果我們憶念前面禪修出離心的七種苦,現在把這七苦應用到別人身上,就會明白整個人類都在無休止地受苦。回憶曾經耳聞目睹的或者電視上看到的悲劇,我們就能夠深刻地理解人類的痛苦。
畜生道的痛苦與人道的痛苦相較,惡劣百倍;餓鬼道的情況就更糟;地獄道的痛苦則最為慘烈、漫長。
雖然天道和阿修羅道的眾生大體上會比人類擁有更好的物質條件,但是並未脫離心方面的苦,往往來世會再墮到惡道中經受無邊的痛苦。
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至內心生起強烈的悲愍一切眾生的覺受。然後發起大悲心:「如果一切有情全都不再受苦多好啊!」,然後盡量地安住於此心上越久越好。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當日夜儘力保持悲心。無論何時看到或聽說人家受苦,我們都應當努力加強我們的悲心,同時也必須儘力地提供實際幫助。比如,我們能夠救護處於危難中的動物,安慰焦慮中的人們,或者減輕患者的痛楚。
16.受
我們生起了「願諸眾生永離一切痛苦」的悲願之後,現在必須認識到,僅僅有悲願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親自承擔起救拔的重任。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他的前行。
觀察修
我們開始要生起增上意樂:「我自己要親自解救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在此增上意樂的推動下,我們祈求:「願每一位有情眾生的一切痛苦、恐懼和障礙在我身上成熟,願他們由此而遠離一切煩惱。」我們觀想:所有有情眾生的一切痛苦、恐懼和障礙轉為黑煙融入我們的心中,摧毀我們的我愛執,並把一切眾生從痛苦中救拔出來。
安住修
我們深信一切眾生真地脫離了他們的痛苦、我們的我愛執完全遭到了摧毀。我們具此深信,生起極大的歡喜心,此歡喜心即我們禪修的所緣境,我們牢牢地抓住該所緣境並盡量安住於此越久越好。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當將悲愍的意樂落實於實際行動中,任何時候只要我們能夠,就要減輕他人的痛苦。這樣修持,我們的悲心與功德得以增長。每當不幸降臨時,我們都應該欣然領納,並將自己的痛苦當成增長悲愍心的良機。通過這樣的修持,我們的我愛執逐漸減弱,我們實際上亦會增長承擔他人痛苦的勇氣。
17.慈
在本禪修中我們再次觀想自己的四周為一切有情所圍繞,現在的父母離我們最近。然後我們憶念上次禪修的內容「愛己般地珍愛他人」。擁有了愛他心,我們參思四周的有情眾生根本沒有真正的安樂,我們油然而生願諸有情永獲真正安樂之心,此願心即是慈。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他的前行。
觀察修
雖然諸有情眾生皆渴求真正的安樂,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獲得安樂。他們非但不去造能得善果的善業,反而因為發了嗔心、持邪見以及造作其它的惡業摧毀已有的功德。
沒有一位眾生能夠在輪迴中安享到真正的快樂。凡夫眾生的享樂只不過是世間樂,實際上卻是壞苦。輪迴中的一切享樂倏然短暫,終將變成苦。例如,平常大家彼此相伴相依亦並非是真正的安樂,只不過暫時減緩了孤獨感而已,關係遲早會出問題,甚至破裂。我們的安樂決不會持久。
我們通常假想富人一定擁有真正的快樂,他們畢竟擁有享受和奢華,而這些是我們夢寐以求卻得不到的。實際上這只不過暫時減少了點求不得苦罷了。
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到內心生起至誠的希願:「如果諸有情眾生都得到真正的安樂多好啊!」我們抓住這種慈心作為所緣境,並安住於此。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當日夜保持慈心,時常地提醒自己,我們珍愛著的一切有情眾生並沒有真正的安樂。當心裡充滿清凈慈愛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被嗔恨或者妒忌所攪擾。
18.施
我們在生起了「願諸眾生皆獲真正之安樂」的慈心之後,現在著手禪修如何真正地給予他們安樂。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並修其他的前行。
觀察修
我們開始發起這樣的意樂:「我既然願諸眾生永獲真正之快樂,就必須付諸實現。」帶著這種動機,我們觀想自己的身體轉為如意寶,散發出光與甘露照耀並融入到六道眾生的身心中,令人道眾生心想事成,畜生道眾生出離危難,餓鬼眾生吃喝飽足,寒地獄眾生和煦溫暖,熱地獄眾生則得習習清風之涼爽,阿修羅得到護佑,天人廣享無染的快樂。
安住修
我們生起堅固地信解:由於我們修施的功德,一切有情眾生皆得到無染的快樂並心滿意足。帶著此定解,我們生起殊勝的歡喜心,然後盡量安住於此歡喜心上越久越好。
我們一旦熟習這裡所講的受與施,可以配合呼吸法一起修。為此,我們必須具有慈悲一切眾生的正確動機。自然地呼吸,我們觀想,吸氣時,眾生所有的痛苦、煩惱及惡業等化為黑煙,從我們的鼻孔吸進並降至內心,完全摧毀了我們的我愛執。然後,我們的內心化為無染的喜樂,身體則變成佛陀的清凈身。接著我們呼出白色的光明,加持一切有情眾生的心續,並滿足他們的一切慾望和需求。我們用這種呼吸法反覆地作觀想來修。
如果我們對於受與施的基本修法還不熟習的話,要在短時間內觀想這麼多的內容,是不容易做到的。一旦掌握之後,這種修法對我們生起慈心、悲心與菩提心具有特別的作用。
呼吸和內心緊密相聯。如果我們的目的清凈,呼吸就會逐漸變得純凈。我們一直不停地呼吸,如果我們採用這種方法隨時純凈地呼吸,就容易隨時保持保持安詳清凈的心態。
關於受與施的更多教授詳見《同體大悲》。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當力所能及地進行財施、法施、無畏施。無論何時只要我們能夠,就應當儘力為別人服務。我們應當祈請三寶的加持並把迴向功德,一切有情眾生才能得到清凈的快樂。這樣,我們的慈心和功德就會增長。
19.菩提心
從禪修平等舍心到禪修施,這九種是生起菩提心的實修法。通常有兩種生起菩提心的方法:七因果法與自他相換法。本開示則綜合了這兩種傳承的教授。隨著禪修的體驗越發深入與提高,我們生起殊勝的菩提心。尤為特別地是,通過禪修受與施而生起增上心,再由增上心引生出極為殊勝強大的菩提心。這可詮釋為:通過禪修自他相換法生起殊勝的增上心,由修增上心而自發地生起為成辦一切有情眾生的義利而成佛的心。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並修其他的前行。
觀察修
我們憶念由禪修受與施而生起的增上心,進而參思:「我已經承擔起要把一切有情眾生從苦難中救拔出來的大任,但是我自己如果不先證得圓滿菩提的話,又如何做得到呢?惟有佛陀才有大雄力護佑眾生,賜予他們無染的喜樂,因此為了實現救拔眾生脫離苦海的宏願,我必須先成佛。」
安住修
我們通過如此的參思,得出決定:「我一定為義利一切有情眾生而成佛。」我們然後盡量安住於此念上越久越好。如果念頭減退了,我們就從觀察修開始重修。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我們應當日夜儘力保持菩提心。特別是,我們務必保證無論造何業,都要以菩提心為動機。通過如此地修持,我們所造的一切行為都會成為有力的成佛的因。
在獲得了一些菩提心的體驗之後,我們應當修持大乘的增上三學:修戒波羅蜜多以圓滿守護菩薩戒;修禪定波羅蜜多以圓滿定學;修般若波羅蜜多以圓滿慧學。
20.止(舍摩他)
我們的心要從根本煩惱的我執中解脫出來,我們必須證悟空性。這有賴於修止。如果我們不修止,我們的心總是不定的,猶如搖曳在風中的燭火,不能直接清晰地證悟諸如空性這樣微細的所緣境。並非只有直接修證空性的時候才依靠止,要想獲得無漏的天眼通、神通以及自發地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亦必須修止。
通常,無論何時我們清凈地安住於二十一種禪修中之任一所緣境,而我們的心安住於止的狀態下,就會遠離散亂。這是清凈安住的作用。真正的止是在修完九種層次的禪定之後,而獲得極為殊勝的禪定。這九種層次的禪定即九住心,能使行者身享輕安心得妙樂。
我們為了修止,首先必須找出一種所緣境,二十一禪修中的任一所緣境都是可以的。如果我們的所緣境是平等舍心、愛心、悲心、菩提心,那麼一開始就要通過相應的觀察修把我們的心轉到相應的狀態,然後我們抓住此心態進行安住修;如果我們的所緣境是空性、無常、或者寶貴的人生,那麼一開始就要通過相應的觀察修,找出所緣境清晰的形相,然後專註於此點上進行安住修。
我們修止的時候,必須對治五種主要的過失:懈怠、忘教授、沉沒與掉舉、不對治、在無必要時施以對治。我們要克服這五種過失就必須修八對治行:凈信心、希欲心、精進、正念、正知、對治、不對治。這些在《功德樂道》中有詳細的教授。
以下的開示解釋了如何以大悲心為所緣境來修止。如果選擇其它的所緣境,則做相應的調整。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並修其他的前行。
觀察修
我們回憶以前的禪修內容,首先是珍愛一切有情眾生之心,然後帶著這種心,深入地思考這些可憐眾生的痛苦。通過如此地參思,我們的內心生起強烈的悲愍感,這就找到了修止的所緣境。
安住修
我們在已經將心轉為悲心之後,現在就不用觀察修而高度集中安住於此悲心上。這是九住心的第一步。當該所緣境減退了,或者我們妄想別處時,我們就要重新觀察修找回所緣境,然後我們停止觀察修,再次安住於所緣境。在整座中,我們這樣子修,反覆在觀察修與安住修之間串修。
就這樣我們持續地提高安注能力,直到能在所緣境上保持五分鐘。這時,我們就進階到第二住心。我們持續修持而經歷九住心,逐步地提升安住能力,直至最終證悟止。這時雖然我們的身雖仍是人身,但我們的內心已是色界天人的心了。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的主要修持,則要依靠正念和不放逸,而謹慎清凈地持戒。我們遮止散亂心,因為它是我們修止的障礙。為了增強修法的熱情,我們應當反覆思考修止的功德;為了提高理解力,我們則應當閱讀諸如《功德樂道》和《入菩薩行要義》(英文為:」meaningful to behold」)等中有
一旦我們獲得第四住心,就可以嚴格地閉關來修止。有一些案例就是在這個階段,在短短的六個月內就很有可能成就止。為了順利地閉關修止,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具有所有必要條件的嫻靜處;我們亦必須少欲知足。閉關期間,我們應該脫離世間的一切俗務、清凈地持戒,這樣能夠減少令我們散亂的念頭。簡而言之,我們必須擁有有利的外部與內部條件,遠離一切影響生起禪定的障礙。
21.勝觀(毗婆舍那)
勝觀,乃指於經由參思所緣境的本質而生之輕安覺受的止,所證得之慧。由於勝觀主要以空性為所緣,因此我們把本部分的重點放在禪修空性上。
空性並非指什麼都不存在,而是自性空的意思。我執思想妄執現象為自性實有;顯現於心的一切現象看似有自性,我們認識不到其虛妄性,而俱生執其為自性、實有。此即是我們輪迴生死的根本原因。
認識空性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叫做「識別欲否定的對象」,即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心如何執現象為有自性,我們又為何堅信現象的真實性。如欲有效地禪修空性,我們一開始就要對欲否定的對象有著十分清楚的認識。第二階段為破斥欲否定的對象,即通過各種邏輯推理,證明欲否定的對象並非真實存在。最後我們禪修欲否定的對象之空。
因為我們最為執著自己和身體,因此最好開始即禪修此二境為空性。隨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他的前行。
第一步觀察修 我空
識別欲否定的對象
我們一直牢固地執著有一「我」,即使睡夢中亦未絲毫放鬆,然而識別我執如何顯現於內心卻並非易事。為了清楚地識別,在開始的時候,我們參思某些我執強烈地顯現出來的情景,比如說在我們感到難為情、慚愧、害怕或者發怒等的時候,「我」的感覺放大了。我們回憶或者想像一下,不加評價分析,在心中嘗試產生清晰的形相:在上述情形下,「我」是如何自然而然地鑽出來。在此階段一定要耐心,因為可能歷經很多座才能清楚地找到所緣境。我們最終懂得:「我」自己顯現,不依靠身或心,並且是那麼的真實堅固。活生生顯現的「我」就是我們一直如此珍愛著的「自性我」。正是這個「我」,別人批評自然狡辯;受到表揚則備感自豪。
當我們能見得在非常情形下冒出的「我」,我們就開始嘗試識別正常情況下的「我」又是如何自然顯現的。例如,我們能夠觀察到:我當下思考,我千方百計地尋找「我」如何從心上冒出來。我們終會明白,雖然沒有一個感覺膨脹了的「我」,然而「我」仍顯現為不依身或心而獨立存在、自性實有。
一旦我們在內心生起自性我的形相,即暫作安住修,之後再進行第二階段的禪修(即遮破欲否定的對象)。
遮破欲否定的對象
假如 「我」真實存在,那麼它必須存在於四種方式之任一種:身、心、身心合一或者脫離身心的某種形式,絕無四種之外的可能。我們用心參思直至得出「就是這麼回事」的定解,接下來我們分別檢驗這四種可能性:
1) 如果「我」就是身體,那麼說「我的身體」是不合理的。因為持有者與所持者相同。
如果「我」是身體,那麼當身體死時,「我」也就不存在了,根本不可能投生。
如果「我」和身體完全相同,那麼我們既然能夠樹立信心、做夢、解數學難題等等,那麼血、肉、骨頭也都能做這些事。
既然以上的都不成立,那麼「我」不是身體。
2) 如果「我」即是心,那麼說「我的心」是不合理的,因為持有者與所持者相同。但是我們通常在講到心的時候,往往說成「我的心」。這顯然表明:「我」不是心。
如果「我」是心,既然每個人有各種各樣的心,比如六識、分別心和無分別心等等,那麼每個人也就應該有很多個「我」。
既然以上這些說法荒謬,那麼「我」也就並不是心。
3) 既然身體不是「我」,心也不是「我」,那麼身心合一也不可能是「我」。身心合一隻是把一些不是「我」的東西聚合到一起,怎麼能說聚合到一起的東西是「我」呢?牛群里沒有一隻是羊,因此牛群也不可能是羊群。同樣地,既然身體不是「我」,而心也不是「我」,那麼其聚合體本身也就不可能是「我」。
這看起來不好理解,然而,如果你保持平靜積極的心態,花一段時間思考這個問題,並同經驗豐富的行者討論交流,就會越來越清楚。你也可參閱《般若心經》(註:格西解釋心經的開示,英文為」 Heart of Wisdom」)之類的書,這些書都是有依據的。
4) 如果「我」既非身體,亦非心,更非身心合一,則只剩下一個可能:「我」脫離身心而獨自存在。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肯定能在身體、心識以外捕捉到「我」。但是可以想像,在我們的身體和心識完全消失之後,根本沒什麼所謂的「我」剩下來了,因此「我」又絕非脫離身心而獨立存在。
我們想像身體逐漸消融在空氣中,心亦隨之消融,我們的念頭在風中消散,情感、願望和知覺都消融得無影無蹤,思想亦隨之消散。哪裡還剩下什麼「我」?沒有!很顯然,「我」並非脫離身心而獨存。
我們已分別檢驗了所有的四種可能性,根本找不到「我」。我們既然已經界定了沒有第五種可能性,就只能承認結論:那個活靈活現真實存在般的我,是根本不存在的!以前的「自性我」現在看起來卻是「我空」。空指空性,自性我空。
第一步安住修
我們如此參思直至內心生起自性我空的形相,此即所緣境。我們盡量安住於此,以便純熟該所緣境。
無始以來我們執著有一「自性我」,並視其為最親至愛,因此在禪修中經歷『找不到「我」』的時候,最初往往會嚇一跳。有人一想到自己完完全全不存在了,就備感恐懼;有人則感到萬分歡喜,好似所有問題的根源都隱滅了。這兩種反映都是吉兆,表明其禪修是正確的。安住一會兒之後,起初的反應會慢慢地減退,心境逐漸地趨於平靜,我們便能夠順利平和地禪修空性。根據前面的教授引導,我們的心應專註於虛空般的空性。務必記得我們的所緣境是空性,空性是指自性我空,而並非指什麼都沒有。有時我們需以正知觀察來檢驗禪修的正確性。如果我們的心游移到別處上;或者偏離了空性的真正含義,而讓注意力到了『什麼都沒有』上,在這些情況下,我們應當回到觀察修,以便重新清楚地帶出空性所緣境。
我們可能疑惑,「如果我根本不存在,那麼是誰在禪修呢?在別人叫自己的名字時,是誰從禪修中起來答話呢?」雖然在身體、心裡、或者脫離身心之外,都沒有一個(實有的)「我」,但這並不是我這個人根本不存在的意思。雖然(實有的)「我」不以上面談及的四種方式中的任一種存在,但(名言我)在世俗上卻是存在的,只不過是分別心安立五蘊身為「名言我」。僅僅承認有「名言我」的話,根本沒問題,我們可以想:「我是存在的」,「我要進城」等等。只有當我們在名言我之外還另外成立另一個「我」的時候,問題才產生。我執心執著有一個俱生存在的「我」,如同標籤後面藏著一個真實存在的「實我」。如果「我」是存在的,我們就一定能找得到它。但是已然很清楚,我們在先前的研究中未能找到「我」,其結論亦同樣是肯定的。「我」之不可得即為「我空」—— 這是「我」的本來面目。「名言我」則是世俗諦的我。
第二步觀察修
身 空
識別欲否定的對象
禪修身空的方法與禪修我空的方法相似。首先識別要去否定的對象。
在正常情況下,當我們想到「我的身體」的時候,心裡自然意會身體是不依各個組成部分而獨立存在的實體,此實體身即為否定的對象,它其實並不存在。「身體實有」、「身體有自性」和「身體獨立存在」是同一意思。
遮破欲否定的對象
假設現似的身體存在,那麼它只可能以兩種之任一方式存在:要麼以支分(即各個組成部分)的方式;要麼以脫離支分的方式;絕沒有第三種可能性。
如果身體由各個支分組成,那麼它是支分還是支分的集合?如果是支分,那麼手、臉、皮膚、骨頭、肉、或者內部各器官,究竟哪一部份是身體呢?然後仔細地逐一檢測「頭是身體?,肉是身體?。。。」等等,我們很容易地明白,支分並不等於身體。
如果身體不是支分,那它是支分集合么?集合不是身體。原因何在呢?手、足等等是身體的支分而已,並非身體本身。即使所有的支分組合在一起,此集合仍然是單純的支分;而不會神奇地轉為支分的持有者 —— 身體。
我們應當回憶一下,當受到表揚或者遭到侮辱的時候,身體是如何冒出來的?它自己主動顯現出來,看起來是一個獨特的整體單位。身體並非僅是特指的整體單位,事實上,它如同森林是由一棵棵的樹、牛群是由一頭頭牛組成的道理一樣。雖然表面上,現似的身體是不依靠頭、四肢、軀幹而獨立存在的單純實體,實際上,它僅是各特指支分的集合。身體支分集合是由很多各異的支分相互作用在一起,它可能被認為是一個整體單位,但是如果脫離了各支分,這個整體單位根本不可能存在。
如果身體不是支分,那麼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脫離各個支分。如果身體的所有支分消失了,也就找不到叫做身體的東西了。我們應當想像我們身體的各個支分融化到光明中然後消失。起初皮膚,接著肉、血、內部器官,最後骨架依次消融到光明中。我們的身體還剩下什麼呢?什麼也沒有。根本沒有能夠脫離支分而存在的身體。
我們現在已經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身體既非支分,亦非脫離支分。很顯然,我們找不到身體。以前顯現為有自性的身體,現在卻是空性,即身體是自性空。
第二步安住修
我們認識到此身體空是指其自性空之後,安住於該點上。我們再次應用正知觀察來檢測,以確保我們禪修的是空性而非「什麼都沒有」。如果我們丟掉了空性的意義,就應當回過來進行觀察修與安住修,重新找回空性。
與禪修「我」的道理一樣,實際上,透過參思(實有的)身體為不可得,並不意味著身體根本不存在。身體確實存在,但僅安立於世俗諦。同共許的世俗諦相符,我們可以把身體說成是四肢、軀幹、頭的集合;我們努力地尋找一個精確的身體,希望找到實質存在的現象,即「身體」辭彙的所指,但是我們根本找不到所謂的身體。身體不可得就是身體空,即身體的究竟本質。現似的身體僅安立於世俗諦。
斷言身體與四肢、軀幹、頭的集合這兩個是完全相同,此說法雖然不正確,但是「身體是依組合而安立」的說法卻沒有錯。我們應思考雖然身體的各個支分是多(即複數),身體是一(即單數),但是身體僅是由於心識的分別,從外境的角度來講,根本不存在什麼身體。把單一的外境說成是一組很多的東西,這是沒錯的。比如,我們可以把一片「森林」講為一片許多的樹,或者牛群是一群很多的牛。
一切外境在世俗諦上都是存在的,但(在勝義諦)無自性。這可以應用於內心、佛陀、甚至空性本身。每個事物都僅由於內心的分別而已。一切外境都有支分。物質現象有物質的支分,非物質現象有各種屬性,屬性則由思想來分別。採用上面同樣的推理方式,我們能夠認識到任何現象既非支分,亦非支分的組合體,更非支分的分離。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認識到一切現象的空性道理。這尤有助於我們禪修那些誘發強盛的貪嗔煩惱的所緣境是空性。通過正確地分析,我們認識到我們渴求的或不喜歡的外境,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外境的或美或丑,甚至它的所謂真實存在,都是心識分別的結果。通過如此的思考,我們就會發現沒有滋生貪嗔的基礎了。
回 向
我們誦迴向文,將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當盡量認識到內心所見到的一切,並非真實存在。對於做夢者來說夢境是栩栩如生,夢醒時分即刻發覺,夢中景物只是內心不實的幻境罷了。我們應以相似的方法去看待一切現象,雖然映現於內心的外境是如此得鮮明,但實則自性空。
結 論
在生起予眾生的善心之後,我們應在菩薩道上守護好菩薩戒並實修六度。尤其,我們應當訓練自己應用止觀雙運觀察空性。通過如此之修持,我們就會逐漸地從凡夫轉為菩薩,最終成為圓滿的覺者——佛陀。
推薦閱讀:
※靈魂伴侶真的有,只要方法對一定會呼喚到
※大理無為禪寺禪修常年招生法訊
※2015年2月1日宗薩欽哲仁波切香港《心經》開示與禪修(第二講)
※《一日禪》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清邁| 烏蒙寺三日閉關禪修
TAG: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