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太極拳的內勁是傳遞性的力嗎?

 太極拳的內勁是傳遞性的力嗎?

作者 魏坤梁

 (一)必須依據科學來分析解釋太極拳令人疑惑不解的現象

要想正確地學練太極拳,必須明白太極拳不少使人感到匪夷所思的現象都是力學現象,同時這種力學現象與一般武術的力學現象又是不同的而具有特殊性。如果對待太極拳這些現象的分析解釋脫離了力學,這正是太極拳被神秘玄虛化,使得某些心術不正之人有弄虛作假、招搖撞騙條件的重要原因;而如果雖然認為太極拳的很多現象屬於力學問題,卻對於太極拳力學現象的特殊性熟視無睹,照搬套用對一般武術的力學分析方法來研究解釋太極拳,那麼這種分析研究就必然是僅僅注意到了太極拳的一個外殼,太極拳的整個內容物則都被過濾掉了,實質上就是將太極拳當作外家拳來研究分析,以這種研究的觀點來指導太極拳學練,所學練的太極拳就必然是外家拳。因此,探討太極拳的力學現象既盡量正確地依據力學知識,又不能沿用一般武術的力學分析方法,這不僅是認識太極拳真面目的需要,也是能夠正確學練太極拳的需要。在這樣目的與方法的基礎上,即使力學分析解釋不是十分正確,也是科學的。因為,科學發展史告訴我們:科學的進步是離不開錯誤的,科學是不斷由錯誤伴隨著進步的,科學史上每一個科學研究結論往往都是相對的正確,不可能是一步到位就完全正確的。被科學界普遍稱為科學之父的愛因斯坦在宇宙探索中也提出過不正確的理論,但他所提出後來又被他否定的不正確的理論仍然是宇宙探索過程中階段性的包含有正確成分的錯誤的科學理論。科學研究不爭的事實是科學結論的得出必須要依據既有的理論,但主要還是依據客觀事實。牛頓的三角函數曾經被廣泛認為是普遍適用於宇宙世界任何領域的,但隨著宇宙探索的深入,就被確認為是有條件的,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到了往往只能用神奇來形容,其實,無論對於自然界人類活動涉及很少的領域如海洋深處、地殼,還是人類活動能夠很方便觀察、觸摸而很熟悉的領域如人體本身,現代科學都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存在著許多未知數。所以,科學地研究分析任何現象,既不能脫離現有的科學定律等結論,又不能以為這些結論就是科學的頂峰與全部。研究分析太極拳特殊的力學現象就必須依據這樣的原則。對於太極拳特殊的力學現象,不爭的事實是現有的力學理論里是沒有現成針對性的明確解釋與結論的,那麼科學地研究分析解釋太極拳就要實事求是地緊緊依據實際,在太極拳古代經典理論的指導下,既依據既有的力學理論又有所突破地探索。這樣的探索不一定是完全百分之一百正確的,可能定律應用有錯誤,可能概念表述有錯誤,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完全正確的結論而言必定是越來越接近的起步。

太極拳所謂的「」與「」就是長期困惑現代許多人的問題。近代楊氏一系太極拳家一直以來將太極拳特點的用力稱為「勁」,將一般武術特點的用力稱為「力」,將「勁」與「力」視作如同水與火那樣不能相容而截然區分開來,有「勁非力,勁與力不同,太極拳求勁去力」的觀點。必須認識到這種觀點所謂的相互衝突的「氣」、「勁」與「力」都是狹義的、術語性的。這種觀點對於有真正太極拳經驗的人而言是完全符合事實的,是正確的。然而,無論「氣」、「勁」與「力」在太極拳經典拳譜、拳論里都是引起人體動作的原因,而就現代力學而言,引起人體發生動作直接有關的原因只能是力。尤其是所謂的「氣」,許多人都將「氣」與氣功的「氣」、氣體的「氣」相聯繫,沒有把太極拳的拳譜、拳論所謂的「氣」與力相聯繫,其實,太極拳的拳譜、拳論所謂的「氣」就是指引起人體動作原因的力。正如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的「第一勢」所說的:「打拳何嘗不用氣?不用氣則全體何由運動?」他就將「氣」視為力。因此,不論是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還是太極拳近代經典拳譜《楊氏老譜》里所說的引起人體動作的所謂「氣」、「勁」與「力」不論如何不同,在物理學裡無可辯駁地都是屬於力。這就像是槓桿力與風力是不同的兩種力,但在力學裡都是屬於力是同樣的道理。太極拳所謂的「氣」與「勁」雖然既與一般的「力」不同又有不同的特點,但與一般的「力」比較,也都是屬於實質相同的一種力。由此可見,現代許多人將太極拳所謂的「氣」當成是氣功概念里發生於丹田、回歸於丹田的煉內丹之葯的「氣」,這是十分錯誤的;而現代許多人認為太極拳所謂的「勁」與一般武術所謂的「勁」沒有什麼區別,這也是十分錯誤的。太極拳所謂的「勁」在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里多次出現。「勁」又被稱為「內勁」。「內勁」的稱謂最早出現於陳微明先生1925年出版的《太極拳術》一書所載的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術十要》中。

(二)近代與現代對於太極拳之「勁」的幾種說法

近代與現代,對於「勁」,有哪些說法呢?陳鑫先生有前無古人之說。他在約1930年出版的《陳氏太極拳圖說》的「人身纏絲正面圖」一節中說:「其勁,皆發於心內,入於骨縫,外達於肌膚,是一股,非有幾股,勁即氣之發於心者,得其正中則為中氣,養之則為浩然之氣」。在「著」一節中又說:「手中內勁由心發起,過右乳,越中府,逾青靈穴,沖少海,經靈道,渡列缺,至中沖、少沖、少商諸穴止。足是先落仆參,過湧泉,至大敦、隱白諸穴上。且其內勁必由於骨之中以充於肌膚之上,運至五指上而後止。」這段話涉及到一些針灸穴位。現將這些穴位介紹於下:

①中府——乳頭直上、第一、二肋間,屬手太陰肺經。

②青靈——腋窩正中至肘彎少海的連線的2∕3點中,肱二頭肌尺側溝中,屬手少陰心經。

③少海——肘橫紋尺側頭,屬手少陰心經。

④靈道——少海與五指與四指縫連線上,手腕內側橫紋至肘橫紋尺側頭的1.5∕12點中,屬手少陰心經。

⑤列缺——手腕橈側略上的橈骨莖突上緣,屬手太陰肺經。

⑥中沖——手中指尖端,屬手厥陰心包經。

⑦少沖——手小指甲根部橈側角旁,屬手少陰心經。

⑧少商——手大指甲根部橈側角旁,屬手太陰肺經。

⑨仆參——腳外踝後側緣直下跟骨凹陷的赤白肉間,屬足太陽膀胱經。

⑩湧泉——腳底第二、三跖骨間,屬足少陰腎經。

大敦——腳拇趾甲根部外側角旁,屬足厥陰肝經。

隱白——腳拇趾甲根部內側角旁,屬足太陰脾經。

由這些穴位的介紹可見:陳鑫先生所說的內勁在肢體傳遞無論往上還是往下都是經過了不同經脈的穴位。沿經脈流動當然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而且由於每個穴位僅僅幾毫米的直徑,如果內勁沿經脈流動,這內勁就成為毛線那樣的細流了,這當然是不符合人體對於肌力的感覺特點的。所以陳鑫先生僅僅是將這些穴位作為人體部位的標記而已,與經脈是沒有絲毫關係的。

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對於「勁」也就是「氣」的論述可以歸納為這麼四點:①勁是一種傳遞性的人體力量;②勁由心臟發生往人體的四肢傳遞;③勁的傳遞是單向的,手指尖與腳趾尖都是勁的止點。④傳遞至上肢的勁是由心臟發出經過肩內側、手臂內後側、手腕橈側,最後同時到各手指為止;傳遞至下肢的勁是由心臟發出往下經過腳跟後外側、腳底,最後同時到各腳趾為止。陳鑫先生將「氣」明白地說明就是「勁」這是十分正確的;他所認為的「勁」是傳遞性之力也是符合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的;他認為勁的傳遞是有去無回的,這也是唯物與正確的。但是陳鑫先生這種勁由心臟發生分上下往人體四肢傳遞的說法,無論在醫學上還是力學上都是站不住腳的,也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這種體驗的。可能陳鑫先生是受到了太極拳古拳譜里的「以心行氣」、「心為令」等詞語的啟發。但是,太極拳古拳譜里的這些「心」指的都是精神之心,在現代醫學裡是屬於腦中樞神經,並不是心臟。所以這種勁由心臟發生往人體四肢傳遞是一種沒有任何根據的、脫離實際的、純屬臆想理論的錯誤說法,也是不符合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的。

顧留馨先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於全國太極拳活動有舉足輕重影響的著名人物,他的太極拳著作有關「勁」的論述對於現代太極拳界對「勁」的認識是有著十分廣泛與重大影響的。顧留馨先生在1964年出版的《太極拳研究》一書的第三章(太極拳整體動作中的要求)第五節(由內及外、動作弧形)的第九小節(內勁)里說:「內勁這一名稱,開始見於陳鑫的拳論」。在第五小節(內勁發源於丹田)里如此寫道:「內勁發源於腹部(丹田)。……丹田勁如假定以十分計算,用意識將六分勁上行分達兩肩,纏繞運轉至臂、肘、腕、掌;透達於兩手指尖。……另外四分勁往下運行,經胯分達兩腿纏繞運轉至膝、足,透達兩足尖,先小趾,依次至大趾。……內勁之上下行達到四稍者復由原路線纏繞退行至腹部(復歸丹田)」。他1982年出版的《太極拳術》一書的第五章(太極拳整體動作中的要求)第六節(弧形螺旋)中,這些話全部沒有改動地照錄。他在該書的第五章第九節(內勁、內氣與內動)第一小節(內勁)里還補充說:「練習日久……體內和手臂有一股渾厚沉重的力量,變換極為迅速、靈活,可以隨意轉換和集中到某一點。就是說:人體內能量的流動能聽從意識的指揮。這種力量的特點是:柔中寓剛、剛中有柔、似柔非柔、似剛非剛,它象水銀那樣沉甸甸的,但流動如行雲又極為快速。太極拳愛好者把它稱作『內勁』。

顧留馨先生對於「勁」的論述可以歸納為這麼五點:①內勁是一種傳遞性之力或者是能量流,②內勁是象水銀那樣流動的;③內勁發生於儲存於小腹的丹田;④內勁在意識的指揮下由丹田分為6∕10往上與4∕10往下兩股,各往上下流動,各纏繞流過上肢與下肢各至手指與腳趾;⑤內勁的傳遞是雙向的,由丹田發出分為兩股各至手指與腳趾後的內勁仍然能夠循原路線流回到丹田儲存起來。顯然,顧留馨先生認為太極拳的「勁」是一種傳遞性之力這是符合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的。然而從物理學裡可以知道在自然界,電、磁、熱、機械等物理能與化學能都可以轉化為力,如果沒有發生能量轉化,任何力都是無法儲存的,力如果發生了作用是不可能再保留的;對於人體而言,只有兩個原因會發生力,一個就是肌肉收縮造成骨槓桿活動使得肢體發生位移,另一個是身體各部位的反作用。腹部沒有大的位移也沒有反作用發生,是不可能發生傳遞向四肢之力的;人體中的力也是不可能依靠思維意識而在人體中流動的;人體中的力也是不可能由腹部分為往上往下分行的,也是不可能在臂、腿發生纏繞的;力更不可能使用了以後又回到原來的腹部;而且任何一位太極拳家也沒有說過內勁可以儲存。顧留馨先生的很多說法是套用了陳鑫先生的說法,但他這種勁源於腹部丹田往上下流動的說法是與陳鑫先生的說法相悖的。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的「第六勢」明確地說:「至於中氣歸丹田之說不必執泥。但使氣降於臍下小腹而已。若細研之,丹田非氣之源,何以獨言歸於此?」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的始終也是將丹田僅僅作為勁(氣)在體內傳遞的一個路過之點而已。所以,顧留馨先生的這些說法是沒有力學、醫學等科學根據的,是違反力學與醫學等科學的,也是不可能有事實根據的,也是不符合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的,是一種神秘玄虛化純屬臆想的錯誤理論。

約2000年後的《中華武術》雜誌某期曾刊載了某體育大學一位武術老師(現在是教授)的文章,文章認為太極拳的內勁就是地面的反作用力。我認為這位教授的這種說法要比顧留馨先生的說法科學,這一觀點認定太極拳內勁與人體有力作用於地面也就是腳蹬地有關,從而間接肯定了內勁與意識沒有直接的關係,內勁是一種物理現象,是不能儲存的,這些都是很正確的,符合實際的,也是符合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所闡述的。但這位教授說內勁就是地面反作用力,這是錯誤的。因為反作用力與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人的腳往下蹬,反作用力應該是作用於腳底,使腳離開地面將人體往上震;即使人的後腿向地面的作用力方向是45度向下的,反作用力就應該是45度反方向朝上的,反作用力怎麼會拐彎轉向傳遞到水平往前的手臂去呢?

(三)古近代太極拳經典拳譜與太極拳家對於太極拳之「勁」的說法

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里對於「勁」這一太極拳重大力學問題有兩條著名的論述。一條是這麼說的:「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氣」,另一條是這麼說的:「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另外還有「發勁如弓發矢」、「發勁如放箭」等等。如上所述,陳鑫先生是將「氣」與「力」通稱的;其實在古代,「氣」就是可以與「力」通用的,很多拳家也都是將「氣」與「力」通用的;就是現代,將人體的力稱為「力氣」與「氣力」也仍然是沿用著的;而所謂「力由腳起」這是許多太極拳老前輩的口頭禪,也是許多武術家的說法,許多人也都有這樣實際的體會,因此,這兩條論述里的「氣」都是非人體之力莫屬。這兩條論述是存在著古代漢語錯序與省略等修辭的,如果沿著原文的詞序理解,許多現代人弄不懂是什麼意思,因此,可以按照現代漢語的語序習慣作整理。語序整理後,那麼第一條就是「如練一氣,由腳而腿,由腿而身」,意思為:如同綢練波動的勁力是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傳遞的。另一條就是「完整一氣,總須主宰於腰,發於腿,其根在腳,由腳而腿而腰,形於手指」。意思為:連貫一體抽絲那樣的勁力,總是必須控制於腰,發生於腿的往下沉蹬,以腳為根底,由腳而腿而腰地傳遞,最遠可以作用到手指。這兩條都反映了太極拳先人認為太極拳所使用的力是傳遞性的。而「發勁如弓發矢」是指太極拳這種傳遞性的勁是轉瞬即逝沒有持續性的。《楊氏老譜》對於「勁」的沒有持續性也有論述「有力能執數百斤,是骨節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體之有勁似不能持幾斤……雖然若是,功成後猶有妙出於硬力者」。意思為:有力能夠持續提拿數百斤的東西,這是由於骨頭關節皮毛外形的作用,故而有硬綳綳的力;如以全身上下反應所引起的有勁,似乎不能持續提拿幾斤東西……雖然是這樣,勁的功夫練成後,卻有威力與奇妙超過硬力的作用。這種說法與古代經典拳譜關於「勁」的論述是具有補充性吻合的。因為一般人手臂用「力」這種力量作用於目標就像是木架子,可以持續承擔數百斤的東西,之所以能夠如此是由於手臂肌肉持續收縮,手臂骨骼關節形成骨槓桿所引起的。而勁這種力量既然是波動傳遞性的,作用於目標就像是鞭子稍擊打,力量是從鞭把經過軟體的鞭身傳遞過去的,不需要手臂肌肉持續收縮,不需要骨骼關節形成骨槓桿。然而鞭子稍是連幾斤的東西也是不能橫向持續承擔的,但鞭子的使用有很多木架子沒有的作用與威力。楊澄甫先生與他的弟子們對於「勁」的傳遞性雖然沒有明白說明,但很多闡述都包含了這種意思,尤其是李雅軒先生就明確指出要讓腳下的力傳送上來引起手臂的動作。

(四)我對勁的實際體會

太極拳古代與近代經典經典拳譜與近代太極拳家的拳論里關於「勁」的說法是真的呢還是屬於故弄玄虛糊弄人呢?我真切地、不斷地在實踐中體會到太極拳經典拳譜里的這些話除了表述的詞語與方法與現代不同,任何一句話都是由實踐而來的,是樸素、正確與科學的。就我自己的感受與實際效果通俗地說,太極拳所謂的勁確實如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所言是一種如同綢練在人體波形傳遞的力。我練拳最先真切體會到波形勁力傳遞的拳式是楊式太極拳套路的彎弓射虎。有一次放鬆地練到這一拳術將結束時,往前打的左拳居然驟然腕關節作響地發生了如同要往前飛射的顫抖震動,其實此時我整條左手臂根本沒有用力,但此瞬間我也確實是存在用力部位的,那就是整個身軀由於放鬆的往下壓沉與腰骶的後撐。這種現象使得我感覺到我腰腿往下往後沉撐的用力以綢練波動的形式傳遞到了左拳。我想不出還有其它科學的解釋。這種勁力強烈的傳遞顯然就是太極拳古代拳譜所謂的「發勁」。對於比較強烈的發勁,我首先體會於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的掩手肱捶,尤其深刻的經驗是確確實實如李雅軒先生所說發勁必須兩臂要放鬆得如同要掉下去那樣軟綿綿的。我確確實實地體會到肩臂與軀幹越是放鬆不用力,腰腿越是往下往後沉撐,會使得拳的衝擊力越大,大到肩、肘、腕關節要撕裂開往前飛脫那樣。這種力有多大呢?2002年我區武術協會安排我去參加台州黃岩舉辦的省老年武術大會,原來決定必須要有功夫扇參賽。於是臨時抱佛腳趕快學習功夫扇,有次鍛煉回家路過北安公園,遇到區武協秘書長帶了一班婦女,她想看看我功夫扇怎麼樣了,不想我練到推扇這一式,右手居然將新買來的塑料扇柄在齊虎口處推成了兩截。其實將扇柄推斷的瞬間我整條右肩臂是十分鬆弛沒有用力的。而當我又買了一把新的功夫扇,以肩臂局部猛烈用力去推,想試驗是不是也能夠推斷,結果雖然竭盡了吃奶的用力,不僅毫無作用,還感到手臂的力遠沒有手臂放鬆那樣大。由此我體會到這種傳遞性的用力既耗費體力小發出的勁比肩臂局部用了很大體力發出的勁還要大。之後,我能夠肩臂局部不用力地發勁的拳式就越來越多了。以較小的體力發出較大傳遞性力量的體驗也是百試不爽的,練劍尤其能夠體會到這種感覺。所以,我要求我的學生們練劍要追求能夠肩臂局部十分放鬆不用力地使得腰腿的力透達劍稍。比如,任何一個往前平刺,右肩臂越是放鬆不用力,胯腿一沉,整條劍身越是會劇烈顫抖;42式太極劍的提膝點劍,右肩臂越是放鬆不用力,右胯腿一沉,劍尖就會劇烈抖動。這種人體往地面作用而發生的由腳以波的形式傳遞到手的力,初學時可以明顯體會到在腰腿沉撐的作用下,軀幹發生由下而上波形的後撐,到了熟練後雖然外形可以達到幾乎觀察不到有波形,但感覺仍然是有的。我還體會到這種人體往地面作用發生的力由腳傳遞到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脈動式的,可以延時的,強度十分小,使得自己的手臂對於別人而言是不用力的、沒有主動的、被動的,因此這種傳遞性的力是可以持續的,這種傳遞性的力顯然就是太極拳古代拳譜所說的「氣」,太極拳所謂「不用力」的奧秘正在於此;另一種是脈衝式的、既可以稍微延時也可以沒有時間差的,強度是明顯甚至強烈的,使得自己的手臂對於別人而言是有力的、主動的,但這種傳遞性的力量是不能持續的。這種傳遞性的力顯然就是太極拳古代拳譜所說的「勁」,所謂「大松大軟」能夠發勁的奧秘正在於此。比如太極拳套路練習除了發勁引起手足動作的力就是「氣」,而彎弓射虎左拳的彈射就是勁。彎弓射虎的左拳發生彈射與腳沉蹬、腰骶後撐等就既可以是完全同時的也可以是不同時而稍微有點遲後發生的。所以「勁」這種傳遞性力的發生與傳遞雖然與地面的反作用力有關,但不是蹦床那樣的反作用力,而是人體自身的力。通過這些經驗,我形成了堅信不疑的六個概念:①勁確實如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所說是可以傳遞的。②勁確實如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所說是沒有持續性的。③勁確實如李雅軒先生所言,是全身越放鬆就有可能越能夠大。④發勁時間越短,發勁時手移動的距離越短,「支撐八面」越劇烈,勁力就越大。⑤同樣的腰腿用力,勁力遠比肩臂局部肌肉收縮引起骨槓桿變化使得肩臂發生的力要大得多。⑥對外同樣的作用力,用勁所消耗的體力要比用力所消耗的體力小得多。

(五)求證理論根據於力學

我確確實實體會到了人體以特殊的方法往地面蹬撐發生的力是可以由腳以波的形式往上傳遞到手的。那麼,這種認識在力學上有根據嗎?就是說物理學裡是否有力可傳遞性的公理。對此,幾年前網上是有爭論的。概括起來說,一種觀點認為牛頓第三定律明確定義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是沒有可傳遞性的,但這種觀點又認為當力的作用關係到第三個物體或多個物體的時候,會被誤認為有「傳遞」,而實際上還是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因此,就物理學而言,力是沒有可傳性的。然而,這種觀點是得不到物理學支持的。因為物理學有力可傳性的公理,那就是《理論力學》靜力學中的兩個基本定理:力的可傳性原理與力的平移定理。因此,認為力沒有可傳性的認識是錯誤的。其實,正如一位網名sszhyg與yongjiua的帖子所說「什麼是力的傳遞性,某物體受到一個力的作用,通過某種途徑後,對其它物體也產生了力的作用,就是力被傳遞到了其他物體上。當物體受力,它要保持平衡,可能對其他物體產生擠壓力,或者它要旋轉,要對其它物體產生力矩,這都會使力傳遞。通過繩索和滑輪也可以傳遞力。我們平時用槓桿撬重物就是力的傳遞。」物理學裡還有動量傳遞的概念。體育系通用教材《運動解剖學》的「運動力學基礎知識」對動量守恆定律是這樣表述的:「在一個力學系統內,內力可以改變系統內各物體間的動量,可將某一部分的動量傳遞給另一部分,但不能改變整個系統的總動量。」並以兩個小球發生碰撞為例來說明動量傳遞。這種例子就是打撞球能夠看到的現象。如果以打撞球為例,那就是球杆擊中一個撞球瞬間,球杆將動量傳遞給了這一個撞球,使得這一個得到動量的撞球往前滾動又碰撞到另一個撞球,這一個撞球就將自己的動量傳遞給了另一個撞球,使得另一個撞球在得到了動量後又發生了往前滾動。對於什麼叫動量,物理學定義:物體的質量m和速度ν的乘積mν叫做動量。而力F和力的作用時間t的乘積Ft叫做該力的衝量。衝量與動量的關係是Ft = mν。也就是說:力F = mν∕t。顯然,一定時間的動量就是力,這就是說動量傳遞就是力的傳遞。於是網上又有一種觀點認為力可以在剛體的物體間傳遞,但不能在非剛體的、軟體的物體間傳遞。這種說法明顯是不能成立的。因為無須質疑,鞭子是能夠將力量由鞭把傳遞至鞭子梢的、發生海嘯時的海水是能夠將巨大的力量傳遞一百多公里的、形成颶風的空氣是能夠將巨大的力量傳遞一萬多公里的。而鞭子是軟體的,是非剛體;海水與空氣顯然也是非剛體。這種非剛體的物體傳遞力的現象中,鞭子與海浪傳遞力是以波的形式。物理學指出:「波在傳播振動這種運動形式的同時,也將波源的能量傳遞出去。波是傳遞能量的一種形式。」而一個物體具有能量的物理學概念就是「能夠對外界做功」。而所謂「」的物理學概念就是「力的大小、物體位移的大小、力和物體位移的夾角的餘弦三者的乘積」。顯然所謂波的「傳遞能量」就是傳遞力。這種力的傳遞過程中明顯並沒有發生能量形式的轉換。因為鞭身在波動的任何一瞬間的任何一處、海浪在波動一百多公里的任何一瞬間的任何一處對外都是有力的作用效果的。顯然,無論剛體還是軟體都是能夠傳遞力的,只是傳遞的形式不同而已。對於剛體而言,傳遞力往往是以碰撞與各種槓桿等形式,對於軟體,傳遞力往往是以波與旋轉等形式。

對於人體傳遞力,物理學有什麼既有定理呢?《運動解剖學》指出:「一般把整個人體作為一個力學系統,體內的肌肉力量、骨、軟骨、關節、韌帶、肌腱及筋膜等組織力是人體的內力」,「如果肌拉力使身體的一部分發生運動,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身體另一部分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這兩部分身體環節將作『相向運動』:一個環節向下必然引起另一環節向上,一個環節向左必然引起另一環節向右,等等。……例如,跳遠落地時為了使兩腳落地點稍遠點,便利用相向運動,使上體下壓,兩腿上舉。……在體育工作中,還經常運用『動量傳遞』的原理來形成動作技術。例如,做雙杠前擺上……兩腿減少的動量就傳遞到上臂……體操中把這類動作技術歸納為『鞭打』技術,被廣泛應用。」當然,實際的體會,太極拳由腳往上傳遞力量,不是簡單「相向運動」的「鞭打」技術,而是多環節「相向運動」的「鞭打」技術,是「波動」技術。太極拳鍛煉一個舉足輕重的內容就是學習與不斷提高、掌握將發生於腳的力量往上傳遞。

(六)認識太極拳以波的形式傳遞力的特點對於太極拳鍛煉的重要

認識到了太極拳是以波的形式傳遞力,對於太極拳的所謂「不用力」就能夠豁然明白了,對於楊澄甫先生為什麼既說「不用力」、「 用勁不對」,又說「長力」、「不用力不對」、要「得真正內勁」就不會感到奇怪了。因為這「不用力」、「 用勁不對」所謂的「勁」與「力」都是指手臂局部以骨槓桿形式發生的、沒有發生多環節傳遞的作用於內外的力,而所謂的「長力」、「不用力不對」、要「得真正內勁」的「力」與「內勁」都是指由腳開始以波的形式發生多環節傳遞作用於內外的力。由此也可見,有的人一味絕對地說練太極拳要不用任何的力與勁,例如祝大彤先生,這是十分錯誤的。這樣的人是將局部用很小的力當作了「不用力」,其實是楊澄甫先生所批評的「為雙浮誤矣」,並不是太極拳所謂的「不用力」。因為太極拳的手臂能夠「不用力」的活動是必須以身體其它部位的用力來維持的。所以,凡是說太極拳不用任何勁與力的人從根本上說並沒有真正懂得太極拳,從這樣人的推手視頻中也可以知道這樣的推手根本沒有《打手歌》所反映的太極拳的特點與效果。雖然使用傳遞性的力量不是太極拳獨具的特點與根本,非太極拳武術也有使用傳遞性力量的,因此,能夠使用傳遞性力量的武術不一定就是太極拳,但太極拳的使用傳遞性力量與任何其它武術的使用傳遞性力量也是有根本不同的,那就是太極拳強調全身尤其的放鬆。而且全身十分放鬆地使用傳遞性力量是太極拳沾粘連隨這一根本能夠存在的基礎性因素。如果不懂得發生與使用傳遞性之力的「氣」或者「勁」,那麼,全身包括手臂是不可能既活動又不用力的。

認識到了太極拳是以波的形式傳遞力,還可以使人明白有的人所表演的太極拳功夫比如手臂不用力地抬起來能夠將別人壓著的手頂上去,還有比如閆芳大師讓別人排著隊與自己對頂比拼力氣,這些表演無一例外都是在比「力」的大小,即使真的能夠將別人頂翻,也是在比「拙力」、「僵勁」的大小,根本不是太極拳功夫,因為太極拳的「氣」或者「勁」都是以波的形式往上傳遞的,是沒有持續性的,凡是持續性的力必然就是「拙力」、「僵勁」。

以上這些概念對於正確學練太極拳、防止上當受騙都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太極拳使用傳遞性之力,還應該明白這不是一蹴而至聽了講解說明、看著示範立即就能夠模仿著學會的。應該說大多數人即使每天手把手地教,也是不可能在幾月內學會的,甚至幾年也難以學會的。這是因為掌握髮生與傳遞這種力量技能的關鍵是全身十分放鬆,在這前提下太極拳的沉與撐也是特殊的,是需要克服人與生俱來的一些本能、建立新的條件反射的。所以,也可以說,學習發生與使用這種傳遞性的力量是學習太極拳的一個瓶頸,如果沖不過這個瓶頸,太極拳是不可能真正學會的。只有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學會了這種技能,學習太極拳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太極拳學習必然能夠事半功倍,進步也必定能夠日新月異的。


推薦閱讀:

道醫臟腑圖點穴法-下篇【手法】3 轉載
[轉載]衣裳
[轉載]先天羅經十二支,後天再用干與維,
[轉載]金口決<五>
[轉載]民間斷八字訣

TAG:太極拳 | 轉載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