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五十七集)-凈空老法師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十七集)  2010/6/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5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十五面最後的一行: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門,咸明廣狹無礙,一多相容之義。今此第六門,更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一切諸法,同時湧現,如一鏡中映現萬象。」我們就看到此地。這一門是講微細相容安立,前面我們所學的五門,都是給我們說明世出世間一切法,任何一法都沒有例外的,都有廣狹無礙、相容相即這種現象。現在大師給我們講第六門,第六門講得更微細,指出無論如何微細之中,這句話意思很深很廣。隨著先進的科學,我們看到,看到的是科學家的報告,他們在實驗室裡面看到宇宙的來源,宇宙的起源,給我們這世間人做出報告,就是現代的量子科學。在報告裡面說,它說世界的一切其實都是由於相同的物質,這個相同的物質是非常微小的光(光速),科學名詞叫量子群,它們的速度,振動的速度並不相等,也就是說有快有慢。其實我們就說是慢吧,也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它的快,快到什麼程度,慢,慢到什麼程度,都不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他說有些光振動得慢的變成固體,我們看到泥沙、石塊山石,這是振動頻率慢的,稍微快一點就變成動植物,更快的就變成現在所講的電磁波,這是近代人發現的。

  還有科學家給我們提出更詳細的報告,為我們解釋事實真相。這是一位德國的科學家,他是專門研究量子力學的,他說世間所有物質的起源與存在,都是由於一股力量能夠使原子、分子振動。在佛法裡面說自性是清凈的、是光明的、是永恆的、是不動的。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言語很簡單,把事實真相說出來。原子、電子,量子學家講的光子,都是物質,物質沒有離開振動。也有科學家把它叫做波動,都是一個意思,我們都能理解,振頻,振動的頻率,波動是一個意思。如果沒有這個波動,現象就沒有了,這跟我們佛法里所說的宇宙源起非常相似。佛告訴我們,佛也是親證的境界,他怎麼證得的?甚深禪定當中見到的。禪定是什麼?禪定是清凈心、是平等心,清凈心生智慧,平等心那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古人做功夫都在定中學習,講功夫都是講禪定,禪定就是清凈心,你的心清凈到什麼程度。佛告訴我們,這個清凈心我們統統都有,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現在呢?現在還是這個樣子。我們為什麼會變成六道凡夫?大乘經裡面說得清楚,我們忘了,忘了就迷了,我們沒有用真心,真心在,沒用它。我們用的什麼心?用的妄心。什麼是妄心?大乘教裡面講的,阿賴耶就是妄心。

  我們學法相唯識,我們不是專修這門課,我們學一點常識,像《百法明門論》、《三十頌》,我們學過這些,知道一念不覺,這一念不覺就叫做無始無明。為什麼叫無明?因為真心是光明的,極其微細的波動才起,這光明就失掉,光明就變成黑暗,所以黑暗叫無明,無明就是黑暗,這妄心。很不幸的妄心當家做主,真心擺在旁邊不起作用,六道如是,四聖法界亦如是。什麼時候覺悟不用妄心?諸位要知道,我們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想的什麼?我。無論你有意無意,肯定第一個念頭是我,你沒有把我忘記。佛說六道眾生,我這個念頭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在教學當中常常給我們講無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學佛的人,尤其初學要聽到無我這就害怕,無我還得了嗎?不敢進佛門。所以世尊有善巧方便,前面講隱顯,對初學的,佛不講無我,佛講有我,大家就興奮起來有我,有常樂我凈,佛不打妄語,真有我,真有常樂我凈。我是什麼意思?我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佛給它加個定義。我們想想,現在我們這個我,有沒有主宰的意思在裡頭?有沒有自在?自在實在講就是十玄門講的無礙,事事無礙。我們沒有覺得我能主宰,如果我能主宰,我希望我榮華富貴、健康長壽,我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做不到那你沒我,真做到那才是我。

  什麼時候你把我找到?宗門裡有一句話頭叫「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是什麼?那是自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把我找回來,有我。有常,常是什麼?不生不滅。有樂,樂是什麼?樂是永遠沒有苦,叫做樂;樂不是狂歡,不是很喜歡,不是這個意思。喜怒哀樂愛惡欲這叫七情,七情五欲都是苦。所以佛法的樂它不是相對的,不是跟苦對立的,有個樂,你歡樂,他痛苦,不是的。佛家裡講歡樂也是苦,歡樂是什麼?叫壞苦,它不能永遠保持,是很短暫的一剎那,讓你興奮一下。就像我們現在講的,吸毒、打嗎啡興奮一下,那個樂不能算是樂,那是苦,哪是樂?那一陣興奮後面苦不堪言。佛給我們說的這些話,我們細心去思惟、去觀察,一點都不錯,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佛家講的樂,離苦就是樂;七情五欲是苦,生老病死是苦,迷惑顛倒是苦。佛說的這些意思我們要細細去體會,我們才在裡面能得真實的受用。末後有個凈,清凈,清凈是樂。《楞嚴》上佛說「凈極光通達」,凈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豁然大悟!大悟是什麼?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在講席里常常用的六個字,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全都明白了,這個真明了是樂。所以佛家講的法喜充滿,孔子也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喜悅不是從外來的,這個喜悅是明了,對於一切法的真相明白了,產生的樂,這是從內向外發的,是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這真樂!

  凡夫的樂都是受外面刺激,所以那個樂不是真的。從自性裡面發出來的,這是性德,性德的流露,真的、永恆的,而且是源源不斷的,叫常生歡喜心,所以這有我。現在我們迷在六道裡頭,真我沒有了,把這個身當作我,假的,身我們做不了主,一年一年衰老,時間過得太快。我記得我到香港來講經的那年一九七七年,好像那年我是五十歲。老同修在一塊有時候談起來,三十多年前,許多同參道友都不在了,轉眼之間,一彈指,人就老了,這就是什麼?這就是做不了主,這就是不自在。依照佛的定義來說這無我,所以這是個假的。佛門裡面祖師大德常講「借假修真」,這句話的意思深,這個話講得太好了。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怎麼來的?業報來的。以前造了些善業,善業遇緣果報就現前,到人道裡面來投胎,這是經教裡面講得很清楚,造的是什麼業?中品十善。說五戒或者說中國儒家的五常都行,都講得通,五常是仁義禮智信,過去生當中很認真的學習,做得還不錯,這就是六道里得人身的業因。我們每個人得人身,過去業因相同。照理說應該是一世比一世要向上提升才對,這才是個正理。這也就是古人所講的,這中國人,「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是善惡的善,你過去曾經修的善因,你這一生得人身。你這一生再繼續修善不難,不是難事,從人道提升到天道,到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有可能,總在遇緣不同。

  我們今天講「人之初,性本善」,不是善惡的善,是自性大圓滿的,那是什麼?這是用佛法來解釋。正是湯恩比博士所說的,佛教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是這個意思。我們用佛法來解釋這個善,就提升跟大乘佛一樣的境界。可是一般世間人看這「人之初,性本善」,的確是善惡之善,過去生中修十善得人身。人現在為什麼把過去的德行忘掉?這就是古人所講「近朱則赤,近墨則黑」,現在社會是個大染缸,問題非常嚴重。我們看這個地球,無論在哪個地區,世世代代都講求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只有現在不講,現在不講就亂,是非沒有了,邪正沒有了,他標準沒有了,這就造成整個社會的動亂。在動亂當中,每個人他造惡業,他不造善業,什麼是惡業?自私自利,起心動念與我有沒有利益,不考慮別人。從前的人會替別人著想,現在沒有了。西方人過去幾千年來接受的是宗教教育,宗教是好的,裡面都有因果、都有道德、都有倫理。《新舊約》裡面講的十誡,跟佛法裡面講的十善很相似、很接近。其他許多宗教我們接觸的時候,戒律規條非常好,它有標準,它有善惡、它有邪正,它有標準。能夠親近聖賢,「泛愛眾,而親仁」,親近仁慈的人、聖賢人,那就提升。你看從他中品十善得人身到人間來,繼續再行善的時候,他上品十善來生生天,一直向上提升,這是正確的。現在我們墮落,墮落是什麼?我們遠離了聖賢教育,嚴重的染上邪惡的,這個麻煩大了。自私自利是邪惡,名聞利養是邪惡,貪圖五欲六塵是邪惡,貪瞋痴慢是邪惡。要是歸到倫理上來講,不忠不孝是邪惡,不仁不義是邪惡,不知道尊師重道是邪惡。

  中國自古以來,講到恩典,兩個人恩最大,是對自己,一個是父母,養育之恩;第二個是老師,教導之恩。古人把老師,看得跟自己父母沒有兩樣,從古人的稱名,你就能很明顯的體會到。中國自古以來有名有字,名是父母為你命的,命名,你在沒有成年叫童子,每個人都稱你名,都叫你名字。你成年了,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冠禮就是戴帽子,戴帽子就表示你成年,你是大人不是小孩;女子十六歲梳頭了,表示成年。同輩的人送一個字給你,以後就稱字不稱名,名只有你父母稱,你父母是一生稱你名。你家裡面叔叔伯伯、你的祖父母都稱你字,都不稱你名,為什麼?對你尊重。所以只有父母稱名。你在朝廷裡面做官跟皇帝見面,皇帝也稱你字不稱你名,對你尊重,尊重別人。可是自己稱一定稱名,這是什麼?謙虛,所以這要懂,自己一定稱名。除了父母之外還有一個人稱你名,就是老師,老師的地位跟父母是平等的,這就是恩德最大。再看喪禮裡面也能看出來,父母過世,做兒女的守孝三年,穿孝服;老師過世心喪三年,就是沒有孝服,對老師的尊重。

  我們凈宗同學修學所依的最高指導原則,是《觀無量壽佛經》上的凈業三福,這是我們修凈土最高指導原則,必須要遵守。三福三條總共十一句,第一條四句,你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所謂背師叛道,跟不孝父母那個罪過是同等的。不要以為好像我們自己做了,這個無所謂,不是的,你影響社會,社會看到你這個人不孝父母,他也學會,你要不要負責任?所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那是積大功德。我要做個好榜樣給別人看,讓別人學我;我不能做壞榜樣,你把社會大眾帶壞了,這個罪重。所以我們從整個宇宙的源起、人生的源起,然後才真正能體會到什麼叫隨順性德,隨順性德是最善的、是最好的。中國古聖先賢所講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立的,不是,那是性德,人自性它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叫善,這叫性本善,它本來就是這樣的。聖人、聰明人發現了,發現自然他就遵守,起心動念、待人接物絕對不違犯性德,隨順性德,這就稱為聖人、賢人、君子。世世代代的承傳,從小就教,看到社會大眾都是這樣做。可是在今天這個社會不是的,我自己就從香港來說,我第一次到香港來一九七七年,跟現在在香港住,香港的風氣跟過去完全不一樣,想想那個時候香港很可愛。古人所講的世風日下,不但在香港,在整個世界我們都看到,所以災難為什麼會興起?為什麼會那麼多?其來有自。

  佛法教導主要教破迷開悟,教人覺悟,教人認識宇宙人生真相。所以科學家發現,他說世間這些物質起源跟它的存在,都是有一種力量在叫它在振動,它要不振動就沒有。這股力量在佛法叫業力,業力不可思議,這業力是什麼?講宇宙的源起的話,阿賴耶的業力。但講三細相的時候,不是講業力,講業相,三種現象,阿賴耶的業相、轉相、境界相,這是佛學的名詞。那個業相,就是科學家所說的有一股力量,他也不曉得力量從哪來的,沒說清楚,他說宇宙之間有一種力量。這就是佛家所講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在自性裡面就現出一個幻相,這叫阿賴耶,阿賴耶現的幻相,唯識學家常講它是一半真一半妄,為什麼?體是自性,現的相跟它起的作用是個幻相。它沒有離開體,離開體它就沒辦法發生這個幻相,所以這是哲學裡的名詞叫本體。體沒有形狀,它不是物質現象,它也不是精神現象,但是精神、物質現象都從它生起,生起那個源就叫業相,就是這一股力量。從這一股力量振動,就產生轉相跟境界相,轉相就是精神現象,境界相就是物質現象。唯識裡面講四分,自證分、見分、相分,見分是精神現象,相分是物質現象,自證分是本體,就是自性,那是真的,自證分是真的,見分跟相分是假的不是真的。什麼叫真?什麼叫妄?在佛法的定義上,有生有滅是妄,不生不滅是真。自證分沒有生滅,見分跟相分都有生滅,這我們就好懂。唯識家有的時候講四分,證自證分,證自證分是覺性,就是你明白了,你為什麼會明白?有證自證分。所以證自證分是自證分裡面的能緣。世尊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證自證分是智慧,智慧現前,明白了!所以智慧是真的不是假的,智慧不是知識,知識不是真的,智慧是真的。佛法講這個講得清楚。

  科學家也說得很好,他說我們必須相信,在這股力量的背後存在著有一個心智,這個心靈、心智才是物質跟精神的源頭,也就是本體。這就是從理論上判斷,它應該有這麼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佛法講的自性。從這些經文跟科學家的講法,我們得到一個結論,這個結論是什麼?整個宇宙一切萬法是一體的,這佛法在三千年前就說清楚、說明白。自性能現能生,阿賴耶能變,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阿賴耶,阿賴耶是什麼?阿賴耶就是波動。自性不動,惠能大師說得很好,「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也是大乘經上常講的自性本定。因為自性本定,所以定就非常重要,你不能不修定。定功愈深,先說吧,你的健康程度就愈好,對你自己的身心健康。為什麼?因為我們身體,整個身體每個細胞都在動,它不動,不動就沒有了,它都在那裡產生波動的現象。波動有規律,正常的就是健康的。如果波動或者是速度慢了,或者是速度快了,這細胞就產生變化,這個變化就叫帶著有病毒,為什麼?它不正常。所以人在定的時候正常的,整個身體都恢復正常,宇宙一切萬象也正常。我們的思想波能夠影響整個宇宙,能夠影響山河大地,影響花草樹木,影響一切眾生,大乘佛法跟科學合起來看非常有趣味。所以本經的經題後半段,給我們提出修行的總綱領,我們修什麼?修清凈、修平等、修覺。你修這三樣,這三樣完全隨順性德,果報是什麼?果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佛家認為無量壽是第一德,德當然很多,德目很多,第一德就是壽命,你要沒有壽命其他都沒有了,你都得不到,所以壽命是第一德,莊嚴是美好,修因證果都在經題上。

  我們再看今天講的第六門,「極其微細之中」,今天我們用科學來講,量子力學來叫量子群,微細是量子群,量子群裡面的小光子,這微細。在佛法裡面用一塵代表它,微塵,塵是代表物質,一個物質現象。我們曉得,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是永遠分不開的,它是同時生起的。所以量子學家他們也說任何一個物質都有信息在其中,這信息就是精神;在佛法裡面講受想行識,任何物質都有受想行識。這些奧秘,近代科學家慢慢的他都發現,他都知道、都能說得出來。這是被一些先進科學發現,雖發現,他沒有得到殊勝的作用。佛法發現是從禪定裡面發現,真得到殊勝受用,從個人來講身心健康、清凈自在,這是個人得的受用。利益別人的受用呢?你不知不覺發射你的光芒,佛法講光,現在科學裡面講波動,你的波動都是善的,都是跟自性完全相應的。現在社會一般人的波動是亂的,與性德完全相違背的,好像是大風大浪。你是個很平靜的,平靜的波動跟大風大浪一對著起來,那邊風浪會減輕,你這邊也會起來一點,它會減輕,這就是什麼?緩和了災難,那個大風大浪是災難,你能夠緩和。他那邊的浪大,你這邊的小,能起作用嗎?能起作用,我們中國古人常講的邪不勝正,也就是說正的力量比邪要大得多。

  我在最近看了一本書,外國人寫的,中文的翻譯本,它裡面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少數人的祈禱,可以能化解多數人造的業障。現在全世界眾生都造業,都造作不善。他說世界上人口大概六十多億,要多少人真正回頭,真正斷惡修善、轉迷為悟多少人?八千人就夠了,這個世界可以維持現狀,不至於毀滅。他們提出來講八千人應該不難,在全世界。如果我們利用網路、利用衛星電視,我相信我們要在此地號召一下、提倡一下,誰真正能發心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轉惡為善、轉染為凈、轉迷為悟,就能幫助這個世界化解災難,有沒有人干?有。我相信決定不止八千人,可能八萬人都有,人愈多力量愈大,不是做不到,真做得到。所以到這個世間來應該要覺悟,覺悟了之後要做救世主,不要在這個世間遭難。這一回頭,你看看,所有這些災難的預言,科學家提出災難的數據統統都會改觀。所以預言家們自己也講得很好,預言不是一種結果,有很多可能不同的結果,就看我們怎麼想、我們怎麼做,決定它的結果。如果我們不能回頭、不能改過,還一昧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個預言就很準確,這災難就像他們所說,那一點不差。如果我們今天覺悟,這個念頭的力量有這麼大,這個正念可以化解邪念,我們可以這樣說,化解邪念產生的惡果,它真有這個力量。這在佛法裡面講得通,科學也給我們做了證明。

  這一門就是極其微細當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這個一切諸法,是遍法界虛空界裡面一切諸法,不是一個地球。科學家裡面講的宇宙,整個宇宙裡面的一切法,在極其微細當中能夠包容。下面說出來,「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一切諸法,同時湧現。」一毛是我們的汗毛,這是正報裡面最小的,佛常常用毛端,這個汗毛的尖端,更小了。一塵是微塵,一粒微塵,這一塵都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在經典裡面佛常說,經上講的微塵,六道凡夫見不到,二十八層天的天人,天人有天眼也見不到。誰能見到?證得阿羅漢果能夠見到微塵,你說微塵多小。現在在高倍顯微鏡之下,我們所看到的量子群,是不是佛經上講的微塵,就不得而知。不過微塵還有小的,叫色聚極微,還有更小的叫極微之微,在佛經上說的。佛經上最小的是極微之微,佛說這不能再小,再小就沒有了。可能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那就是微塵,每個念就是一個微塵;「形皆有識」,每一粒微塵都有受想行識。科學家告訴我們,他說這小光子,就是量子,物質從哪來的?物質就是這光子累積連續的現象,小光子累積連續的現象。我們看物質形形色色的,那都是它們的波動頻率不一樣,有快慢的差別,除這之外沒有物質的東西。那我們知道,我們肉眼看的一粒微塵很大,那是多少量子聚集在一起,頻率比較慢,讓我們能夠觸摸到這一粒微塵。可是佛告訴我們,這一粒微塵裡面有整個宇宙的信息在裡頭,含容一切諸法。「無邊剎海,一切諸法,同時湧現」,在哪裡?就在這一微塵裡頭,我們現在用科學的名詞,就在量子群裡頭這一個小光子,無邊剎海、一切諸法都在裡頭,這佛法講的。量子科學家沒發現,只發現一種小的東西,不知道這小的東西裡頭還有玩意,不知道。這真叫不可思議,這才把事實真相給你說出來。

  下面一個比喻,「如一鏡中映現萬象」,這是個比喻,好像我們用一個小鏡子,現在用照相機是最好的比喻。你看照相機的鏡頭很小,外面再大的境界相,我們都能夠把它收攝到鏡頭裡面去,我們在底片上看得很清楚。它是把這個小鏡頭比喻作什麼?比喻作微塵,一塵,外面的境界相統統在裡面。比喻,古人說得很好,只能比喻一個彷佛,沒有辦法比喻得恰到好處,做不到的。所以從比喻當中,我們細心去觀察、去思惟,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什麼?現在我們科學還做不到,科學只講到一毛一塵,一毛一塵裡面還有東西沒發現。佛怎麼發現的?這點我們要知道,如果不知道,那對佛法就懷疑了。佛法在禪定當中發現的,最極清凈心照見。大乘教裡面佛常說,這個境界誰見到?就是見到阿賴耶,八地菩薩。七地之前他們知道是聽佛說的,知道有這個事情,自己慢慢一步一步接近把它證實,到第八地就見到,親眼看到事實真相。我們知道八地很高,上面九地、十地、等覺、妙覺,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最高的五個階級,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最高的這五個階級對這些事情看得很清楚,親證的境界,他不是在推想,不是的,他是親證的。所以佛法你能說它不是科學嗎?

  佛所說的你要相信,不是說相信就完了,相信還是佛的,不是你自己的,你得不到受用。怎樣才得受用?佛叫你親證,你證得跟他相同的境界,你得受用,你的學習才算是圓滿,你沒有入這境界不算,不是你的,道聽塗說,一定要叫你下功夫。這甚深禪定怎麼得到的?沒有別的,放下,什麼都得放下。為什麼?自性裡頭什麼都沒有,你有一樣不放下那就是障礙。根性利的,他有本事一時頓舍,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表演的,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念頓舍。這個念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裡頭的一念,只要這一念頓舍,斷掉,自性圓滿的現前,你叫一念頓證。凡夫成佛就在這一念之間,這一念要是斷掉,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里說的一句話,「覺後空空無大千」。在我們凈宗所說的境界,回歸常寂光,大千世界沒有了。給諸位說,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也沒有了,圓滿的回歸自性,自性是什麼?大光明藏。佛用這些來形容它,你回歸到常寂光。才有一念動,阿賴耶就出現,阿賴耶雖出現還沒起作用,這時候是什麼?這就是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阿賴耶的三細相現前,因為他還沒有分別執著,他沒有起這個作用。如果一念分別心起來,實報土就沒有了,真快!念頭主宰一切。你看有了分別,四聖法界出現;有了執著,六道出現。六道里有善念善行,三善道出現;惡念惡行,三惡道出現。全是念頭在主宰著,所以念力不可思議。真正懂得這個道理,我們要想自己身心健康,能不能做到?能,跟諸佛如來一樣金剛不壞身。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都沒有了,純凈純善,那不是就叫佛身嗎?就這麼個道理。

  科學家告訴我們,我也常常想這樁事情,科學家說我們人的身體,身體是細胞組成的,這個細胞每一天都在新陳代謝,身上細胞天天有消失的、有新的增加的,這個我們懂。七年一個周期,七年就是你身體舊的細胞一個都沒有了,全部都換新的,七年一次、七年一次,七十歲的人就換了十次。那我想他為什麼不換新的?如果換新的多好,為什麼換一些舊的?就好像一輛車一樣,常常換零件,為什麼不換全新的,換些舊的,換舊的就錯了,換舊的你還是箇舊車、老車。可是人很奇怪,愈換愈差,換到最後簡直不能用,那隻好換個身體,這身體死亡了,換個身體。所以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如果我們要換新的,什麼叫換新的?新的概念。為什麼?所形成的細胞新陳代謝,完全是念頭在做主。我們把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統統拋棄,我們要好的念頭,不要有自私自利、不要有名聞利養、不要有貪瞋痴慢、不要有是非人我,你這身體多好!身心健康,歲數年年增加,可是年年年輕,不老。根據這個原理,我們想到佛菩薩做到了,四聖法界裡面阿羅漢、辟支佛都做到,都很像個樣子。六道凡夫,諸天不錯,諸天是什麼?有煩惱,煩惱輕;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所以他成就金剛不壞身。法身、般若,阿羅漢沒有證得,無礙解脫他有了幾分,不圓滿,有幾分,那個幾分的受用,我們看到就非常羨慕。

  所以我們在佛經裡面得到的信息,確實是像宗教裡面讚美上帝全知全能。在佛法裡面我們得到信息,一切眾生每個人都是全知全能,一點都不假。為什麼我們變成現在這個狀況?這就是迷跟悟的問題,我們迷得很深,我們悟得還不夠,剛剛開始有那麼一點小小的覺悟。這小小覺悟是什麼?我們選擇親近聖賢,我們不選擇親近現在社會的世法,我們不親近它,這是覺悟。我們現在至少覺悟到,我們不接受染污,社會是個大染缸,我在這個染缸裡面,我不受染缸的干擾,這就算不錯了。還不夠,我們要繼續努力,因為我們還有許許多多錯誤的觀念還沒捨棄,真正捨棄了,我們就有能力改變它。現在我們只能說保守在目前狀況,它不能改變我,我也對它無可奈何,現在是這麼個狀態,拉鋸的狀態。我們要努力,努力的方法是講經教學,這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為什麼?你要給別人講經,那你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你要不好好學習你講不出來。用這個方法來督促自己、來勉勵自己,自己不能不學,不能不天天靠近佛菩薩,天天親近善知識。清涼是善知識,蓮池是善知識,經典是善知識,會集這部經的夏蓮居老居士,註解這部經的黃念祖老居士,真善知識,我們天天在讀誦,天天在親近。我們只有這個方法才能保護自己,不被習俗所染污,這是真正叫學佛,我們對經典上所說的深信不疑。

  下面黃老居士引用《普賢行願品》的一段話來說,「《普賢行願品》云: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這個科學家沒有法子,量子力學家跟《華嚴經》一比,相差的距離太遠了,天壤之別。這個事情要等我們去證明,能不能證明?肯定。因為《華嚴經》上說過,一塵當中有微塵數的佛剎,你無法想像,這個宇宙之間微塵多少?這是一塵裡面,每一個佛剎有沒有法子想像的那麼多佛,我們只能說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這些諸佛如來都在那裡。佛有沒有離開我們?沒有。你說我們身上有多少塵,每一粒塵裡面有塵數的佛剎,這個佛剎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我們講三千大千世界。這個剎是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一個地球,不是一個太陽系,也不是一個銀河系,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佛經上所講的宇宙,一個單位世界,在我們過去都誤會,以為單位世界是太陽系,老居士說不是的。他講得有道理,單位世界的核心是須彌山,我們這個太陽系是繞著單位世界轉的,我們現在曉得,太陽系確實是繞著銀河系轉的。所以他說單位世界是銀河系,銀河系的中心是黑洞,佛經上講的須彌山就是講這個黑洞。一千個單位世界是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千個銀河系這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就是一佛剎。那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佛剎,塵數剎。在哪裡?在一微塵裡面。我們用量子力學講,在那一個小光子裡頭。

  每一個佛剎裡面有難思佛,無量無邊的佛,真有那麼多嗎?真有。為什麼?《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真的就太多了。你看看一個佛剎,一個佛剎是十億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裡多少眾生?不說無情眾生,說有情眾生。這裡面就講到什麼?講到不同維次空間,這真的不是假的。佛給我們講這一個大千世界裡頭有二十八層天,有六道輪迴,二十八層天就是二十八種不同維次空間,這裡頭有多少?在佛法講統統是諸佛。六道裡頭是迷惑顛倒,還有不迷惑顛倒的,那是什麼?四聖法界。這個一佛剎裡頭有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有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就是四聖法界,六道是凡聖同居土,你說這裡頭有多少佛?為什麼不說眾生說佛?佛是說真的,眾生是會變的,他會變成佛,成佛他就不變。所以說真的不說假的,所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早晚都要成佛,就是遲早的問題。那個人作惡墮阿鼻地獄,他將來還會成佛,不是他永遠墮阿鼻地獄。他罪受完之後,他出來之後,以後慢慢修行還會成佛。所以跟你講佛是講真的,講眾生是講假的。

  這一塵、一毛端裡頭,有這樣玄妙的事,不是佛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怎麼會知道?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有沒有人到微塵現的剎土裡面去參觀?有,不但去參觀,還去學習。誰去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普賢菩薩去了。我們相信普賢菩薩有智慧,普賢菩薩有神通他能去,不但能去,他能在一念當中周遍所有塵剎,他一念當中能做到。為什麼?稱性,哪有做不到的!我們這個大世界沒縮小,這一微塵沒放大,大小不二。這些事情,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慢慢就明白,這是帶給我們無比殊勝的信息。這個事實真相,佛親證的,我們得到了,我們嚮往。不要想這世間亂七八糟的事情,就想這個,哪一天我也像普賢菩薩一樣,能夠參禮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這不是夢想,這個願望一定會兌現。我們自己要想快速兌現,不要等到來生後世,等到我們真修成普賢菩薩那個地位,這當位普賢是等覺普賢,我們才有能力。現在我們有個很巧妙的方法,咱們先到極樂世界,為什麼?極樂世界成就快。所以《華嚴經》到最後,文殊、普賢都發願求生凈土,我們在經典上看到的。他們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我們可不能錯過這機會,為什麼?真正明了、肯定、相信了,我們在一生當中成就。要真想成就,那你就要知道,這個世間的世緣要徹底放下,如果不放下那你只是夢想,你要放下你就非常可能。想想看,好好算算這個帳,是不是划得來?真算明白,我相信你會跟惠能大師一樣,這個世出世間、十法界,你看頓舍!別說這個地球人間,色界天請你做天王你也不幹,這真的。

  底下這兩句,還是《行願品》裡面的話,「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三世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剎土在哪裡?在我們毛端。一毛端,一毛端如是,身上全身每一個毛端都如是。佛菩薩什麼時候離開你,從來沒有離開過,而是我們自己粗心大意從來沒有想到。我們起心動念想什麼?全在打妄想。學《華嚴經》、學佛要怎麼個學法?入佛境界。佛境界在哪裡?佛境界在我們意念裡面,在我們的心念裡面。你要曉得,佛的境界,菩薩境界,聲聞、緣覺境界,諸天境界,餓鬼、地獄境界,都在我們念頭裡頭。我們就好好的反省反省,我這一天起這些什麼念頭?果然常常想到,微塵、毛端裡面有微塵數的佛剎,一一佛剎裡面有微塵數的諸佛如來,這是什麼?這是華嚴境界,這是普賢境界。一個佛剎就莊嚴無比,無量無盡的佛剎,你想那是什麼境界?沒有法子形容。記住《金剛經》上佛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如語者」,真是決定沒有說假話,如是事實真相是什麼就說什麼,沒有加一點也沒有減一點,如實的把信息傳遞給我們,我們應該相信。我們起心動念去想不要想別的,想這些,把這些經句常常念著,這真正叫念經,心裡常常有。把外面這些境界慢慢把它忘掉,用佛境界取而代之,我們跟佛菩薩就親近。那我們看到全身的細胞,細胞是一粒一粒微塵組成的,毛端,我們這身體是小宇宙,這是事實真相。

  我們放眼看世界,世界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是量子群聚集的,量子群就是微塵聚集成的,佛在那裡。我們自自然然就會想到,普賢菩薩教導我們修行的原則十大願王,「禮敬諸佛」。中國古人所寫的《禮記》,那個時候佛法還沒傳到中國,我們能看到老祖宗的智慧,《禮記》我們翻開第一篇,「曲禮」第一句,「曲禮曰,毋不敬」。我們想想這句,跟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是不是不謀而合?沒有一樣不恭敬。這個恭敬心是什麼?是性德,自然流露。表現在外面,對一切人的恭敬,不是虛偽的,從真誠裡面流出來的恭敬,禮敬諸佛。對一切動物的恭敬,對蚊蟲螞蟻的恭敬,你要曉得,那個蚊蟲是多少微塵聚集現的現象。你要是想到「一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中有難思佛」,你還敢一巴掌把蚊子打死嗎?你毀滅了多少佛剎,你殺了多少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從這些地方才真正體會到十大願王,所以對所有的動物恭敬。我們對它恭敬,它對我們也恭敬;我們不會傷害它,它絕對不會傷害我們。不要以為這傳染病,這些東西帶著有病毒,我一定要把它消滅掉,錯了,它沒有帶病毒。帶病毒是什麼?我們的念頭上有毒。我們心念沒有毒,外面所有物質世界都沒毒,都是從念頭產生的變化。我們為什麼不用正念來化解問題,要用意識去化解問題錯了,意識不行,要用正念,離心意識就是正念。心,我們今天講的記憶,意識是分別,末那是執著。只要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自性起用,不要落在心意識裡頭。

  交光大師注《楞嚴經》主張「舍識用根」,這是佛陀在楞嚴會上提倡的。但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我們做不到,要知道這個事情,認真努力去學習,不要害怕。害怕是什麼?了解得不夠徹底。真徹底明了,你的心就定,你不再懷疑;了解不夠透徹,有懷疑,有懷疑就有恐懼,就不敢做。這些現象我們不難理解,從我們自己認真努力,那就是決定不能離開大乘經典。我們是凡夫,我們要依靠大乘經典的教誨認真努力去奉行,肯定經典教誨全是性德的流露;諸佛如來的性德跟我們自己性德是一不是二,換句話說,是自性的流露。我是不是跟著釋迦牟尼佛走?不是,是跟著我自己自性走,生佛不二,你得有這種概念,有這個認知。我敬佛是敬自己的自性,我愛佛是愛自己的自性,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沒有別的,全是自性流露。清凈、莊嚴、圓滿,這是我們應該要修習的,我們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不是的,我們肯定是自他不二,一切諸佛如來是自己自性變現的,離開自性沒有佛菩薩。我們這樣看經典,心態完全不一樣,經典上寫的是什麼?寫的是自己,字字句句全是自己,你才能夠跟經典融合成一體,跟諸佛菩薩融合成一體,才把恭敬心流露出來。這是前面清涼大師舉的這些例子,正顯此義。

  下面「今本經《積功累德品》」,第八品,「謂法藏比丘於因地中,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旃檀、優缽羅華,其香普薰無量世界,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樂有情。」這是本經上說的,跟《華嚴經》上講的,一個意思。前面是說《華嚴經》上說的,再看看《無量壽經》有,也有這些意思,也有這些經文,說明「微細相容安立」。今天時間到了,沒想到時間這麼快,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這一段明天我們繼續來學習。 文字檔下載地址【http://www.amtb.tw/02/02-039-0057.xml】;

凈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http://ft.hwadzan.tw/)輸入本文檔案名「02-039-0057」,回車,即進入本文的網頁;

凈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http://ft.amtb.tw/)輸入本文檔案名「02-039-0057」,回車,即進入本文的網頁。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五
妙建法師: 塑像捐瓦皆平等 正知正念見修行
凈空老法師:同學們要辨別邪正,學了經教不能落實,那是白修了
仁炟法師開示:初入佛門的人如何修行

TAG:法師 | 老法師 | 凈土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