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定與智慧》

 禪定與智慧 1 煩惱的產生

    「六根對六塵,六識亂紛紛。

    心意要集中,數息守根門。」諸位同參!大家為什麼要來參加禪七?就是希望能夠使心意集中、修行有定力,進一步能夠參禪,明心見性。1-1念頭作用的過程每一個人都是靠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才能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加以分別。並且對可愛境界生起貪愛染著;又對厭惡、瞋恨這些外境生起排斥。這些貪慾或瞋恨一天到晚隨著六根門頭,攝取外面種種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不斷的分別,不斷的染著,或不斷的起瞋恨,所以心意沒有辦法靜止下來。除了六根對六塵引起六識的分別之外,就是自己內心一些習氣種子,隨時都會對於色、聲、香、味、觸……等等自然的生起一些心理現象。這些貪慾、瞋恨、掉舉、昏沉、疑、惡作等等,在修行禪定的過程中也都是我們的障礙。大家進入禪堂,六根門頭容易守得住,因為在這裡面容易都攝六根,不像世俗的社會有那麼多外境可攀緣。此外,對五蓋、五欲等煩惱都是修定參禪的大障礙,所以也應該要練習放下來呀!要徹底的遠離它,才有辦法修得定力,達到明心見性。修行禪定、參禪有很多方法,很多方便、技巧和理論,禪七之中班首師父都會隨時提醒、指導大家。大家難得有這樣的因緣進入禪堂,除了心生起歡喜、感恩的心之外,不必太緊張或太過要求自己達到某種層次。修行要逐步逐步的來,放鬆自己的身心,放下自己的憂慮,或許更能夠與定力相應。即今參禪、禪七、起七開始,說法一句又作么生道?「五蓋與五欲,徹底要遠離,一則能明心,見性生歡喜。」1-2念頭的起源我們都會有很多習慣性的動作。做事、講話是一種習慣,包括我們的念頭也是成為一種習慣性,而且無法剋制自己不去想它。一般凡夫沒有修定的境界,是不可能叫他不要想。但事實上的確有方法可以讓妄念逐漸減少,到達一念不起境界。我們的心念這麼多,無法知道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麼多?佛法講「無明」就是說:一開始即是這個樣子的。這些猶如虛空,不論是被白雲或烏雲覆蓋,宇宙是本來就有的。佛法所說的地、水、火、風,也是本來就存在的。虛空里的烏雲、白雲這一類東西不曉得是何時形成的;我們的心意、念頭很多,也不曉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只不過因為從有念頭以後,我們就把不真實的誤認為是真實的,從此繼續在見解上繁衍出身、口、意三方面的錯誤行為。從錯誤的身、口、意行為形成了見解上的一種執著;再由見解上的執著衍生了身、口、意的一些固定行為。這樣反覆輾轉的相依、相關,使得我們生生世世都不斷在增加一些錯誤或沒有意義的行為,最後這些身、口、意三業的痕迹就形成了我們的心意識。1-3存放念頭的地方——阿賴耶識(第八識)我們做每一件事情,不論好事、壞事,喜歡的、苦惱的,都會很自然地成為我們記憶力的一部份。例如我們講話時,不論好話、壞話、歡喜的、苦惱的,就很自然的成為我們記憶力的一部份。倘若我們在心裡頭想事情,這時不論清凈的、雜染的,也都很自然的成為我們記憶力的一部份。在唯識學裡頭,這就是我們身體、語言、心念的這些行為、動作,就是我們所謂的「有表業」。在變成了記憶力他就是現行的這些有表業回熏到我們第八意識成為第八意識裡頭的一部份,第八意識就像一個大倉庫,儲存起來後永遠不會消失。因為我們的任何動作,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心意的,這些都是質量化的狀態。一旦發動成質量化的動作以後,就立刻轉化成為「能量」的狀態。好比汽油揮發了以後,就成為一種能量化的狀態(成為氣體,而不再是液體),這種能量狀態雖然看不見,但確實是存在的。因此我們身體的任何一個動作、語言的任何一個動作、或者心念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變成質量化的狀態,稱為「現行」。而這個現行很自然而然的就轉變成能量化的記憶力。所以我們說由「現行」回熏到阿賴耶識以後成為習氣,這種習氣也可以說是一種能量。這個汽油揮發了以後所存在於虛空看不見但有存在。1-4阿賴耶識(第八識)的現代語——記憶力我們的阿賴耶識如果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記憶力」。我們的記憶力當中那一類最多,那一類的就會經常顯現出來,包括作夢的時候。所以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是記憶力較多時所產生出來的一種功能、作用。因此我們日常所說的話哪一模擬較多,所做的事哪一模擬較多,就稱為「印象加深」或「印象深刻」,其實這都是我們記憶力里比較強的部分在起作用。這比較強的部分如果是針對某一個人,他就會喜歡常常去找那個人;若是針對某一件事,就常常喜歡去做它。無論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喜歡吃的、喜歡穿的,他心裡就常常喜歡去吃那個東西或是去穿那件衣服。在我們的記憶力裡頭比較強的部分就是這樣子驅使我們。從這裡就可以想到,其實我們的心意識就是我們的行為所造成的。每一次的行為之後,就強化了我們心意識的某一部分。因此在我們的腦海里,生生世世(不管古代、現代)都會增加一些記憶。因此,我們所作的許多現行(顯現出來的行為)大部分都是我們曾經記憶過的心念所引發的。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記憶)里收藏了我們曾經做過的事,然後見到現前的外在境界時(佛教所謂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把它吸收進來,再回憶我們腦海裡頭有沒有曾經記憶過這些東西?如果曾經記憶過這些東西很相同、很類似的記憶,那就叫做「相應」。遇到相應的時候,心裡頭就會感到特別的喜歡。譬如見到某一個人,我們心裡就在想:「好象在哪裡見過面?喔,對了!原來是這樣,有這麼一段因緣!」所以對這個人就特別喜歡。對一件東西也是這樣子的。總之,我們的心意裡頭(阿賴耶識里)的記憶是無量無邊的,就像無數億的電子一樣(因為我們的記憶是能量化的)。我們不斷的透過六根,吸收六塵的境界回來,再跟原有的記憶作比對。相類似的就產生喜歡、染著、貪愛;不相同的,就排斥、打擊、破壞它。並且不斷透過六根來追逐六塵,製造身、口、意的一些貪、瞋、痴行為。這些行為馬上又變成記憶力,成為阿賴耶識的一部份。等到臨命終時,就是靠我們的記憶力中平時做得最多、最強的那一部份的力量,再引導我們去投胎轉世。1-5記憶力的特性當我們投胎轉世以後,就住進一個新的生命體里。在母親的肚子裡頭,這個胎兒的個性好壞、長得好不好看、健不健康,這些都不是母親給的,而是由胎兒本身的這股強烈記憶力的內涵來作為它的基因和標準。如果過去給人快樂、歡喜的成分比較多,那麼這個小孩的原料就很好,生出來的樣子就特別可愛、很好看、很有人緣。如果過去世的記憶力里常惹人生氣,帶給人家苦惱、痛苦,那麼這一輩子的長相就沒有人緣、很難看的樣子。過去世的記憶力除了構成一個人現在的身相、面貌、健康情況、以及錢財多寡之外,還含藏了許多習氣,跟著這個生命體一起繼續長大。內心裡頭曾經在過去世累積過某一模擬較強的記憶力時,長大以後就會依照這一類記憶力而選擇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或自己喜歡接觸的人……等。就這樣,我們一個人的心意識可以說都是把我們的身、口、意行為不斷從過去世累積到今生,又不斷的在今生當中繼續累積,然後再帶著我們去投胎,在來生中無止盡的累積下去,所以我們心裡頭會有許多特彆強的這一種力量。不管自己喜歡去做些什麼、喜歡去講些什麼、喜歡去想些什麼,都是有一股特彆強大的力量在內心裡推動我們去做。其它的力量並不會完全消失,能量是不可能消滅的,它只是生生世世都含藏在我們的心意識里。因為心意識裡頭的這些習氣種子的記憶力太多太多,所以當我們靜下來以後,這些念頭就一直往外竄。這就好比森林裡的樹木都搶著要爭取陽光,而一直往高處沖,所以森林的樹木一棵比一棵高。我們的妄念也是一樣的,急速的想展現為現行,因此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這樣就可以了解,我們的念頭就是由身、口、意行為回熏到阿賴耶識,也就是從質量的行為轉變成能量化的記憶力。1-6以戒定慧來斷除煩惱我們若要奉行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就要修持戒、定、慧。在生活裡頭要作到尊重別人、不侵犯別人,就必須持戒。我們不要讓心裡的不良念頭髮展成行為的話,那就必須要修定。這些念頭難以克服,所以必須以智慧來明白世間的真實相,使我們能夠放得下,讓念頭不會再繼續發展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引發出行為、動作。在修持過程中,一定要先修戒、定、慧,才能自利利他,福慧雙修,悲智雙運的這種。人間佛教更是不可缺少戒、定、慧,所以在六度波羅蜜,我們對眾生需要隨分隨力的做一些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為了利益眾生,不侵犯眾生,總是有很多苦惱。為了不再加重眾生的苦惱,所以要持戒,讓我們身體的部分、語言的部分都不侵犯到眾生。很多頑強的眾生,你對他好,他以為你是在利用他,所以有時候會反過來污辱你、毀謗你、打擊你,所以必須要忍辱。忍辱除了要持戒,要定力,更要智慧。知道一切法空性,才能夠安忍,那必須在這方面很精進的去用功當然還要禪定這叫忍辱波羅蜜。除此外還要禪定波羅蜜,最高層次就是般若波羅蜜,以智慧來引導。這裡頭的重點就是戒、定、慧不能免的。大家老老實實的,在禪七開頭先要花一些時間來調身,然後調息。進一步我們再來參參話頭,然後再學觀空,一步一步來修學。大家今天用數息觀來好好的調身、調息,來繼續用功。

 禪定與智慧 2 煩惱的製造過程

    前面曾經說過,只要我們的六根對著六塵產生了六識的分別作用,就會一直不斷地製造身、口、意三業。關於這方面,我要從十二因緣來分析我們修戒定慧我說過的只要是因為我們六根來分析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如何從過去世演變到現在世以及未來世的過程。從中讓大家體會到:修行必須從持戒、修定、觀慧下手,才有辦法斬斷生死的流轉。2-1煩惱的方程式——十二因緣在十二緣起裡頭,「無明」與「行」是過去世思想上與行為上的錯誤,今生的「識、名色、六入、觸」這幾種是今生的感「受」。從感「受」以後就繼續產生一些行為,所以「愛、取、有」是今生所造的,來生就有「生、老、死」。因此「無明、行」是過去世所種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今生所受的果。「愛、取、有」是今生所造的因;「生、老、死」是未來將要受的果。這裡面要用修行來對治的是「觸、受、愛、取」,只要能對治這些,就有辦法斷除煩惱。(1)觸當我們六根接觸到六塵境界的時候,就產生「觸」。這種「觸」有「可意觸」(合自己心意的感觸)及「不可意觸」(不合自己心意的感觸)兩種。這些接觸都是與「無明」相應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內心都潛在著一種自我的思想、一種自我的執著。只要心裡的念頭是在想:「我要怎麼樣子、我想怎麼樣子、我認為怎麼樣子」,都是在跟我執相應。(2)受一接觸以後,適合自己心意的就會產生一種「樂受」--快樂的感受。遇到樂受時會希望染著、擁有、佔有這個東西、這個人、或這個環境。相反的,遇到「苦受」時則希望排除、打擊、破壞、消滅對方。所以接觸以後就會產生一種感受,感受以後因為念頭加深、印象加深,使得心裡頭的思惟力量加強,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身體的行為和語言的行為。(3)愛、取心意再不斷增強的話:必然是這樣子對於所喜愛的境界(可愛境),就一直念念不忘,想了又想,這個階段我們就叫做「愛」。這時候是屬於意業,而且是很強的意業。內心裡對可愛境(人、事物、東西)產生了染著心,粘住了,不放了。整天想,一有空檔就想,事情做完了就想到這件事或這個人,這種狀態就叫做「愛」。有了「愛」的力量來不斷加強這個意念,讓意念產生強烈的染著,自然就會產生身業、口業行為出來(唯識學稱為「現行」),這時才叫做「取」。(4)有採取行動以後,就會留下一股投胎轉世的力量。這股力量在十二因緣里叫做「有」;在業力的理論里稱為「無表業」。如果以唯識學來說,就是熏習到阿賴耶識里成為「習氣」。用現代話來講,就是成為我們的「記憶力」。各種記憶力的強弱成分不同,會引導我們將來投胎轉世的方向,但總不出於欲界、色界、和無色界。這三界之內的「愛、取、有」屬於「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投胎到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力量)。所造的業,都是三界內的——或者是善的行為的業、或者是惡的行為的業,還有不動業。我們打坐修定到了入定以後就稱為「不動業」,因為身、口、意在禪定中不起念頭,沒有行為。這種不動業將來可以升到天上——或者欲界天,或者色界天,或無色界天,總之都是在凡夫的境界里打轉。與無明相應的這些「觸、受、愛、取」都超不出在三界之內輪迴生死,所以說「愛、取、有」以後,一定會有生、會有老死。來生再繼續一樣的從「識、名色、六入」產生「觸、受」,「觸、受」又產生「愛、取」,「愛、取」再產生一股強大的有表業,同時立刻構成無表業的力量。這些記憶力又再繼續的投胎轉世,引導我們形成另一個個體出來。人從過去到未來就是這樣子,一直不停的輪迴。2-2煩惱的種類「愛」、「取」裡頭的「取」又分為好幾種:(1)欲取對五欲的色、聲、香、味、觸,也就是大家一般常說的財、色、名、食、睡,這種慾望的貪念、染著、追取就叫作「欲取」。欲取當然會產生很大的力量,對家庭方面有感情的染著,對兄弟之間有財產的爭執,對於社會的名利、權力、地位,這些追求就更強了。

    整個社會對五欲的追取都會產生很大的力量,嚴重的或者謀財害命,或是情殺什麼的。像社會裡的議長、副議長、幫派老大被槍殺,這類事情目前台灣層出不窮。這種事情總不出於色、聲、香、味、觸,財、色、名、食、睡‥‥等對五欲、權力、男女的追取,可見它能構成那麼強大的力量。(2)見取另外在思想、見解方面,這方面包括人生觀、哲學的執著,這種叫做「見取」。這種見取有民進黨的、有國民黨的、有什麼黨的。哲學方面的有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的。總之,不同的哲學思想會產生極大的力量,造成宗教與宗教之間的衝突,比如基督教與回教幾百年的戰爭。民主集團和共產集團因為思想而引發世界大戰,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3)我語取對於個人自我的自體愛(喜愛自己)、境界愛(喜愛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也會產生強烈的染著,使得我們對這個「我」一直念念不忘,一直非常的愛護著。而且認定有自我,從過去延續到今生。今生一旦死了,一定會再繼續投胎轉世。這種見地是一種「我語取」,唯識稱它為「補特迦羅」我執(指有情對自己的執著)。對自我的強烈染著也能構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投胎轉世就是以這個力量為主。(4)戒禁取其它在修行方面,有的人認為這樣的修行可以解脫生死,有的人認為那種修行可以解脫生死。在一般人來看,可能認為那是毫無意義、浪費時間,可是他認為那個方法才是解脫的不二法門。這種自以為是的修持方法如果是錯誤的,就叫做「戒禁取」。戒禁取也會構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帶著我們去投胎轉世。所以對於「取」這方面,有很多種執取、追取。大概來說,可以分為這四部分:影響自我生死輪迴的「我語取」、間接思想哲學方面的「見取」、對於五欲方面的「欲取」、對於修行方式的「戒禁取」。而每一種都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帶領我們再去投胎轉世。

    這些都是經過自己的思想以後,認為對的就不斷去喜愛它,包括對自己的(自體愛)、自己所擁有的(境界愛),也包括思想方面的、見解方面的。所以從「愛」而後「取」,當這個「取」表現出行為來的話,我們就必須用「持戒」來控制。2-3降伏煩惱的方法「愛」和「取」這兩部分,一定要從持戒來克制。不管你的思想、修行方式正確與否?都要本著「慈悲、尊重別人、不侵犯別人」的精神。你要怎麼修是你自己的事,希望你不要影響到別人。但有一些主義、思想發揮出來以後,自然而然就會侵犯到別人。所以持戒的根本精神就是使我們身體的行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我們的語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語‥‥等等。這些原則能夠守得住的話,不管你的思想、你的見地如何,那就能避免製造惡業了。(1)持戒——控制語言、行為

    在修持的過程中,「愛」和「取」都是比較能發出行為,比較粗濁的煩惱,所以一定要從五戒、十善這方面來控制自己。「愛」是對人、對事、對物已經升起了喜歡的感受,覺得和自己的心意非常相應,所以構成了「愛」。既然相應,他會一直的想,想過了就增加心念的力量,使內心裡的記憶一直加深。當印象不斷加深,心念的力量不斷加強以後,他必然會採取行動。愛和取如果形成了心意的動作,就叫做「意業」;形成了身體的動作,叫作「身業」;形成了語言的動作稱為「語業」或「口業」,也就是身、口、意三業。一旦行為製造完成,變成了過去式,就是屬於「無明」和「行」的部分。如果這個「行」是今生所製造的,現前彼此都感受得到的,叫作「有表業」。如果存下來了成為記憶力,要等候來生才引發出「現行」的,那就是「無表業」,也就是「愛」、「取」以後的「有」。因此,今生的「有」就是前世的「無明」和「行」。這個「愛」和「取」是要透過接觸才有的,有了接觸才會有感受。我們持戒的用意,是在行為方面不讓「愛」起「現行」(變成行為)。因為行為要現起以前,都會在心中醞釀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我們必須在醞釀過程之中就能夠控制它,因此進一步就是要修禪定。(2)禪定--控制意念修禪定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防微杜漸」。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如果能在接觸當下有定力,心裡常常保持明明白白,那麼當下就能非常清楚地知道我這個念頭究竟是清凈的、還是雜染的。眼睛一看到就知道這可以看、這不可以看。這個不能再多看,多看下去會引起麻煩的。耳朵聽人家在那裡講話,你不聽則已,聽了可能會斷章取義,以為人家在說你的壞話。所以你不聽就沒事,多聽幾句以後從中切入下去,以為人家在背後毀謗你,反而引出你的苦惱。不聽不就都沒事?所以六根在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如果我們心裡頭能夠明明白白,當下就能剋制自己的衝動。而這種能力必須靠修禪定來培養。所以當我們的「愛」、「取」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如果能在「觸」與「受」這兩個階段以定力來降服它,那就不會再發展成「愛」和「取」。我們修行為什麼一定要修禪定﹖修禪定就是修心的意思--修我們這顆心。讓這顆心在接觸到種種境界的時候,不要迷糊。一迷糊就會染著境界、貪念境界,心裡放不下,所以必須平時下功夫。就數息觀來說,平常要老老實實的「數呼吸」。我們會妄念紛飛,就是因為對一些可愛境界或是可憎恨的境界一直不斷重複的在想像、分別,所以印象越來越深,心力越來越強,最後就產生行為、動作出來。現在我們必須老老實實的照顧呼吸。隨你的習慣,不論你喜歡數吸氣的部分,還是喜歡數呼氣的部分,只要保持不變就好。在一支香裡頭,從頭到尾數吸氣的話,就一直數吸氣的;數呼氣的話,從頭到尾都算呼氣的。如果你很投入、很專心的數呼吸,肯定不會有其它妄念的。一天、兩天下來,或是你用功一點,每天坐幾支香,訓練原本紛飛的妄念不再竄動個不停,不再現起。訓練久了,自然有功力。定力加深以後,因為你經常熏習、訓練你的心在所緣境上,所以當其它念頭起、其它境界一現起時,你就能立刻察覺,這個時候就已經達到修心的層次了。我們修心修到這個時候已經有定力,心裡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以任何境界一現起,就會明白我現在有什麼念頭,不會像以往那麼迷糊。對於任何一個行動,不管是穿衣、走路、吃飯、或是大小便,心裡隨時隨地都很清楚。所以修定就是讓我們在接觸到外境時,當下明明白白,不要讓念頭繼續發展下去。所以「觸」與「受」這兩個階段就是以定力來對付的。2-4斷除煩惱的關鍵--了解什麼是無明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是從過去世延續到今生,而今生有時候接觸到的境界很強烈,不管是外面境界的誘惑力很強,或是內心煩惱已經很強,使得我們身不由己的被習氣牽著走。有時也知道這種念頭不能再繼續想了,有時候也知道那種境界不能再染著了,但是「根」對著「塵」不肯放。應該放,但沒有辦法放。還是喜歡去看、喜歡去聽、喜歡去吃、喜歡去做。這一類根深蒂固的習氣非常難以控制。想到一個討厭的人,心裡越想越討厭,越憤憤不平。你明知道想下去也沒有意義,想下去只有傷害自己的身體,但還是氣憤不過。這些都是自己的一些瞋恨習氣。想到一個可愛的境界或可愛的人時,也是剋制不住的一直想下去。因此在修禪定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失敗在習氣、無明的衝動下,到最後還是爆發出來,破口大罵,或者作出粗魯的行為。

    所以我們必須進一步了解這些無明、習氣作祟的最主要因素,是自我的念頭太強了,我執太強了。因此「無明」是對治煩惱的第一個關鍵。由於過去的無明(思想、見解的錯誤),一直認為世間每一樣東西都是真實的,自我也是真實的,所以才會產生貪愛或瞋恨。身、口、意的錯誤行為就是「無明」和「行」製造出來的。這種強大的業力能構成一個生命體,也帶來了今生的「識」。這個識就需要依附在一個物質體(名色,意即精神與物質)上,所以緣「識」而有「名色」。同時緣「名色」的物質也必須有這個「識」才能繼續存在,所以「識」與「名色」共同構成了今生的生命體。接著為了發展未來的生命,所以產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六入」出離母胎以後就接觸到外境。有接「觸」就有感「受」,然而它的根源都在「無明」上。所謂的「無明」就是自我的執著--什麼事都覺得別人是不對的。我們這個世間比較可憐的一種人,就是自己的行為已經侵犯到別人了還不自知。他不了解這樣的動作就是侵犯到別人,這樣的言語就是侵犯到別人,因為他個人的習氣就是這樣子。過去世的習氣如果是這樣子,今生的習氣也常常還是這個樣子。在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所帶來的無明就已經夠嚴重了。再加上自己從過去世延續到今生的習氣,成為一種習慣性的行為,不明白這是錯誤的,所以無法控制。自己做了、講了,也認為這是很理所當然的。所以有一些人已經侵犯到別人了還自以為是,沒有辦法自我檢點,這些都叫做無明。思想上、見解上的錯誤會引發行為的錯誤,而行為的錯誤卻不知道、不能察覺。因此根源的「無明」必須花點時間再向大家說明。今天先告訴大家「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或許大家把它當作佛學名相、學術研究來認識,以為它就是說「過去世怎麼樣、現在世怎麼樣;現在世做了,來世怎麼樣子」的一個過程而已吧!但是做一個修行佛法、真正要解脫生死的人,就是要從十二因緣這裡正確的明白我們的錯誤行為,以及要用什麼來對治。

    今生所造的「愛」、「取」就是要「持戒」來對治它。對「愛」、「取」我們如果不讓它發展出真正的行為出來,就要在微細接觸的時候、感受的時候,當下就明明白白,所以一定要修定來對治「觸」、「受」。「觸」、「受」一旦解決掉就不會產生「愛」、「取」。所以緣無明而行,緣行而識,緣識而名色,緣名色而六入,緣六入而觸,緣觸而受,緣受而愛,這是一個流轉門。反過來說,我們這個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老死滅則一切純大苦聚皆滅,這就是還滅門。我們學佛最終目的是要進入涅盤、成佛,而涅盤就是解脫,就是佛陀告訴我們的「凡所有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這就是生活的佛教、人間的佛教。如果「觸、受、愛、取」這些不滅,你怎麼達到這些目標呢?大家好好的把定力修好,將來就容易持戒。定力要修得好,還要看破、還要能夠放下,這就需要智慧門了。我們以後再來談智慧門如何對治無明、怎樣幫助修定、修慧,達到明心見性、解脫生死的境界。現在大家繼續用功!

 禪定與智慧 3 禪定的入門-數息觀

    大家喝茶的喝茶,喝完的專心諦聽。在禪堂裡頭的作息非常緊張,初學的人不但腿、腰、腳覺得酸、麻、痛,有些還想辦法止痛,所以緊張的滋味也不好受。在禪七裡頭,就是要訓練大家把平時散亂慣了的心意識集中起來。每天從早到晚時時刻刻要提起正念,照顧所緣,這都是在訓練大家。除了禪堂以外,你沒有這樣的時間一天到晚打坐了!當然你如果是退休的話,自己可以安排時間,但是整個作息也不可能這麼緊密。我們平時六根面對六塵,接觸到境界時確實不容易專心一意的來修持。可是假如不來禪堂的話,縱然你自己在房間里也會整天想這個、想那個,安排什麼時候做些什麼事情。即使有了很妥善的安排,把這些事情想完了,還是避免不了散亂心。所以在禪堂里就是要訓練我們養成時時能夠照顧所緣,提起正念的習慣。3-1數息觀的優點我們凡夫有習慣性,就是眼睛、鼻子、耳朵、舌頭、身體、包括心意在內,老是喜歡看外面的境界,所以我們的心念一路來都是向外發展的。現在做數息觀,把注意力放在鼻端、或是丹田、或是呼吸的次數,這樣心就能向內收攝了。(1)情緒管理心向內收攝,才能找到本來面目,所以我們要把數息觀養成習慣。只要有空檔不再跟人講話,不再思惟。做企劃的時候,你就可以觀察你的嘴巴形狀--舌頭有沒有抵住上顎,有沒有注意呼吸的吸進呼出,注意力有沒有集中在丹田?這方面養成習慣的話,一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別人對我們有不好的態度、言詞、表情、行為時,因為對數息觀訓練有素,我們就知道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或是注意鼻子的吸進呼出。把氣壓伏在丹田的話,就比較能不動怒,這叫做「沉得住氣」。有的人會說「口頭禪」,意思就是一句話講習慣了就會脫口而出。同樣的,我們做什麼事情做成習慣了也會很自然的就去做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做錯事情時還不了解、不明白。有的人喜歡發脾氣,動不動就罵人,這種惡口也是養成了習慣,所以自己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現在我們動不動就數息,沒事就數息,儘管只是短短的時間,但是當你用心數息時,肯定的不會有妄念,久了也會養成習慣的。(2)提升涵養任何初學者只要你告訴他:「你數『吸氣』的部分:吸氣數『一』,呼氣不數;吸氣數『二』,呼氣不數…這樣從一數到十,一直重複這個方法」,即使是個初學者,照這樣作也能體驗到:「噯!對啊!剛才就沒有其它念頭。」所以只要你肯下工夫、老老實實的,同樣的動作這樣做下去就會養成一種習慣。如果沒有這種習慣,那麼動不動就很容易發脾氣。人家稍微對他不好,他習慣性的就會發脾氣,這個叫沉不住氣。沉不住氣的話,小不忍則亂大謀,將來是沒有辦法成就大事的。我們如果對數息觀訓練有素,把心念止住在丹田,氣就不會一直往上沖,就不會生氣啦!這很重要,要常常訓練自己。當你要生氣時,立刻把意念放在丹田,嘴巴形狀作好(參見下文),照顧呼吸的進出,這樣子就可以保護自己,可以不犯戒、不侵犯別人;可以行慈悲、不給人家苦惱。能夠忍得住氣、脾氣好,給人的印象就很不錯。(3)促進健康曾經有一個年輕人上班時,看到同事騎著摩托車載女朋友出去兜風,心裡很羨慕,後來由羨慕而慢慢生起嫉妒心。有一次還沒有下班,他就先跑到地下室,把朋友的摩托車輪胎放氣,然後躲在遠遠的地方,看他今天怎麼載女朋友?不一會兒同事牽著女朋友下來,看到摩托車被放氣了,氣得直跺腳罵。他看了心裡很得意。經過一段期間以後,他自己也有女朋友,也用摩托車載著女朋友,自己覺得很神氣了。有一次帶著女朋友到地下室,他的視力很好,遠遠的就看到兩個輪胎扁了。走近一看,不是被放氣,而是被刀子割破了。女朋友氣得直罵,男的心裡卻涼了半截。他知道這是因果報應,所以連氣都不敢吭一聲。後來女朋友逢人就說她的男朋友脾氣實在太好了,個性實在是太好了,輪胎被刮破都不發脾氣。遇到問題時如果能夠沉得住氣--不管你是用那一種方式來沉得住氣--都會令人欣賞的。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培養數息的習慣,不只能夠沉得住氣,而且能使身體比較健康,常常能夠保得住氣(亦即能量)。不要因為喜、怒、哀、樂而使氣不順暢。不要因為貪、嗔、痴而消耗我們的氣。常常閉著嘴巴,舌頭抵上顎,訓練有素以後,對自己的修養、涵養就會有很大的幫助。(4)減輕壓力我們現在先從我們的身體調起。大家要知道,我們身、口、意的任何一個行為通通都會轉化成我們的心、意、識。我們念頭會這麼紛亂,這麼多,原因就是我們整天透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塵,才不斷地製造更多的念頭、更多的言語和行為。大家平時在社會的各個工作崗位中,眼睛接觸到各種形形色色的物質,耳朵聽到種種混雜的聲音,再加上身體接觸的、舌頭嘗的、鼻子嗅的,以及心意自己在分別的,實在太多太多,所以沒有辦法一下子就把我們的念頭停止下來。如果要在外面下工夫也很困難,整天這些外在的因緣太多、太複雜,因此我們心裡頭很難靜下來。有時候你的工作太多、項目太多,叫你的心要靜也靜不得。一下子擔心這個沒有做好,一下子擔心那裡還有一些事情沒有完成。這種人工作量太多,所以念頭就有那麼多。念頭多到無法排除、無法解決時,就會一直積壓在內心裡。內心一次又一次的積壓的結果,就好象做化學實驗時,試管「叩隆、叩隆」的聲音越來越強,快要爆炸,產生結晶體一樣。所以我們生活在這種時代里,經常會感受到一股壓力,覺得過得很緊張。身體的循環系統和內分泌受到這些力量的壓迫就無法順暢,人就沒有辦法好好的睡覺,有時連吃東西時胃口都會受影響。由於這些無形的壓力、緊張影響到生理的運作,所以身體就慢慢的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身和心大概是這樣子循環的互相影響,使我們的心很難安靜下來。

    現在有這樣的機會進到禪堂來,你就要完全放下,不要再想世俗的事情。通通不要再去想!3-2數息觀的基本方法大家要怎麼數息?基本上有兩種:數吸氣的話只有數吸進去的部分(呼氣不數),數呼氣的話只有數呼出來的部分(吸氣不數),這兩種方法隨你們自己喜歡去選擇。嘴巴的部分,可以把舌尖抵住上顎,就好象念英文的「L」,發音時舌尖自然的頂在上顎。數吸氣時,一口氣吸進來數「一」,呼出去不數;吸進來數「二」,呼出去不要數;吸進來數「三」,呼出去不要數;吸進來數「四」,呼出去不要數…,一直數到「十」。要有耐心的數,不要覺得無聊。從一數到十以後,再回過頭來,從一數到十。這樣子一支香的時間裡,看看你能有幾次沒有中斷?能有幾次不起妄念?老老實實的數。這些方法看來很簡單,但卻是最實用的。我剛才說過,我們妄念紛飛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六根一直貪戀著外境,所以不斷的從質量化的身、口、意轉成能量化的記憶力。阿賴耶識的習氣種子會那麼多,就是這樣子來的。我們每天已經養成了妄念紛飛的習慣,現在要用調身、調息的方法,讓意念接受數息的訓練。現在我們坐下來,身體沒有其它的動作,所以我們的心意比較容易照顧鼻子的吸氣或呼氣。這種方法很單純,所以不容易有其它的念頭。有時間的話,訓練一個月、半年、一年、或者兩年下來,我們的妄念就會逐漸減少。慢慢的心念會乖乖的注意這個呼吸的動作--吸進來、呼出去、吸進來、呼出去——就很自然的不會再起其它妄念啦!你好好用心的話,不管花幾個月、幾年的時間,等到數息觀修到成就,能夠入定,也就是所謂「明心」的階段。將來再由智慧門的幫忙而達到「見性」的階段,那就有解脫的可能了。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數息觀,最起碼你這樣老老實實的數,就不會再妄念紛飛。你如果習慣數呼氣的也可以,同樣是舌頭抵上顎,嘴巴閉起來,不必介意自己的氣到底有多長、多短。這樣子因為數得很順利,心裡頭自然的又容易起妄念了,所以要數單行道的--只數吸進來的,或只數呼出去的。這時因為你要擔心呼吸的另一部份是不數的,所以會使我們的心念更加用心的數息,這樣比較不會起妄念。當然也可以吸進去時數「一」,呼出來時數「二」,但前面這種方法有它的用處。不過順利了以後,就好象手裡拿著念珠念佛,念得很熟、很習慣時,嘴巴雖然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眼睛自然的會朝這裡看看、往那裡瞧瞧。等到回過神來,想到自己在念佛,才又繼續的念。數息也是一樣,數得順利了以後,自然容易起妄念。3-3其它數息觀數息觀還有好幾種方法,可以提供大家參考。當你們慢慢的對數息比較熟練,能夠從一到十都沒有數錯,中間也不起妄念時,不妨再把注意力放在丹田或肚臍。也就是數吸氣的時候,一方面要數氣息,另一方面還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或肚臍的位置,這樣氣息自然會加強。這是一種讓注意力更加集中的方法。另外,假如氣息有時候不是很順暢,覺得有困難時,那麼不妨換個方式。暫時不要數吸氣或呼氣;而是在吸氣的時候注意鼻端,呼氣的時候注意丹田或是肚臍。用這種方法訓練,讓氣息比較順暢以後,再重新回過頭來數呼吸。數息觀會經過一些調適的過程。如果覺得「吸氣時注意鼻端,呼氣時注意丹田」還有一些困難,不妨心裡頭默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彌吽」,或者念佛也可以,持咒也可以。這時仍然要注意你的氣息進出,只要心念專註,氣息自然會加強力量。譬如說: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吸氣時心裏面念「唵嘛呢叭彌吽」,「唵嘛呢叭彌吽」…。這樣子會使氣息加深、加強而變得很有力,這方法也可以試看看。但它只是短暫的權巧方法,讓你的氣息變得順暢而已,不是一直都用這個方式。等到氣息較輕鬆時,還是要回過頭來按照數息觀的次第來數這個氣息,不論數吸氣的或數呼氣的,從一到十,數得很清楚。過了一段相當的時間,從一數到十都很順暢,自己知道絕對不會數錯,那時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氣或在呼氣。心意跟隨著氣息的吸進呼出,而不再數數目字。數息觀的入門大概就是這兩個階段。如果心念釘著「吸氣、呼氣,吸氣、呼氣‥‥」直到完全進入狀況,能夠一念不生、念頭不起,那就是進入禪定的階段了。所以「六妙門」裡頭,最先的「數」就是從算數目字開始。第二階段「隨」,是指心意跟隨著氣息的吸進呼出。第三階段「止」,是第二階段「隨」的成果。也就是在第二個階段里,心意跟著氣息的吸進呼出、吸進呼出‥‥,到了修行成就達到入定階段時,就叫做「止」。「止」就是「定」的意思,也就是心意完全靜止下來,沒有任何念頭。所以六妙門的第三個階段並不是有什麼特別的修法,而是第二階段已經修行成就的意思。後面第四到第六階段的「觀、還、凈」則是屬於「智慧門」。它是配合數息觀的「十六特勝」來觀察「無常、無我」或是「緣起」的法則,所以是可以解脫生死的「智慧門」(參見第七至第十一章)。3-4數息觀的階段「六妙門」最先的數息階段時,氣息會有「風、喘、氣、息」等不同現象。(1)風第一階段是「風」,特別是在吸氣的時候氣息會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深長,有時吸氣的聲音甚至會大得像風一樣。這是因為心意集中以後,專註力變得很強,這時把注意力安放在丹田時,氣息的需要量很大,這一吸就產生很大的聲音。這跟有些人睡覺時會打鼾的狀況很類似,因為它同樣是身、心完全鬆懈以後,氣息越來越順暢的現象。數息觀進入狀況以後,特別在吸氣時會有聲音。(2)喘第二階段會有「喘」的現象。這就像小孩子哭得很傷心,看到母親來了,一面講話一面倒著抽氣的樣子。吸氣吸得中間會一頓、一頓的,像劈竹子的聲音「ㄉㄡ、ㄉㄡ、ㄉㄡ」的現象。倒抽氣、喘氣的現象雖不一定人人會有,但是數息觀的說法有這個階段,也許就會使一般人所謂的穴道、經脈能夠打通也不一定。(3)氣第三個階段稱為「氣」。它很像練氣功時的氣,沒有第一個階段的「風」那麼強烈。最先那個「風」的階段,數吸氣時聲音很大,好象風在吹一樣,所以叫做「風」。這個階段的「氣」並沒有那麼大的聲音,可是對自己來說,雖然吸氣很深長,自己還是有聽到聲音,所以是屬於氣的階段。(4)息第四個階段是「息」,這時呼吸的動作幾乎都集中在丹田,感覺氣息悠悠揚揚的,似有若無。也許道家所說的「龜息法」或「胎息法」大概就是到達這類狀況了。一般人比較少能夠揣摩到第四個階段,只要隨息能夠隨得很順暢,可以進入定境就好了。或許體質的關係,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經歷第三、第四的階段。總結以上所說,數息觀重在於慢慢地專註於鼻端,觀察呼吸究竟是吸進來還是呼出去?是呼氣長,吸氣短;還是吸氣長,呼氣短;或者吸氣短,呼氣短;還是吸氣長,呼氣長?自己可以專心的照顧呼吸,不論吸氣的長或短都能明明白白。心意與肉體是不相離的,念頭一動氣脈就動,氣脈一動身體就動。能夠以心意扣住氣脈,是很容易消除其它妄念的。專心氣息的長短,把氣息照顧好了就很容易進入禪定。以後要觀察「不凈觀」、「白骨觀」、「空觀」或「念佛觀」等各類觀法,才有辦法牢固的扣住這些概念。釋迦牟尼佛在《雜阿含經》中教導的數息觀,並沒有要大家從數一到十,只是把心意集中在觀察氣息的長短而已。所以希望大家今天還是以「數息觀」來做為修行的方法。大家開始用功吧!

 禪定與智慧 4 禪定的次第-九住心

    4-1修禪定與參禪的不同中國佛教的禪宗不管是禪堂的設備、每天作息時段的安排、或者運作方式都有其獨到之處,但是它的修持方法(參禪)與佛陀所教的修習禪定的方法,在層次上是不太一樣的。佛陀所教的是按部就班修入禪定的方法;中國佛教的禪宗則是要當下就認識本來面目,當下就能知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禪宗所教的參禪方法比較高超。禪宗要求不管是初學或老參,都是同一個目標:就是「當下」。對初學者來說,當下就要知道本來的面目就在「不思善、不思惡」的那個時候,實在不容易,嚴格來說是不可能的。就算要修到入定,修到能夠「不思善、不思惡」,也是有次第的。佛陀的意思則是要我們修行時,必須同時「持戒、修定、觀慧」,三者相輔相成,原則上以持戒為先。能夠不侵犯別人,心裡頭就不會有後悔、慚愧、內疚、懊惱、熱惱的心情,所以就容易入定。這就是為什麼修禪定要先持戒的原因。相反的,如果用心的修持禪定,也會使我們的心裡頭不會激動,不容易衝動,所以行為上自然如法,合乎戒律。而且有了定力就能剋制內心的煩惱,所以行為上可以很清凈。言行舉止有了定力以後,起心動念時心裡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善或惡,是清凈或雜染,更可以對煩惱防微杜漸。所以今天先讓大家明白「九住心」,以免以後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參禪還是在修定,也不明白自己修禪定的進度。4-2禪定的種類1.世間禪一般來說,禪定的修持是屬於修福報的部份,因為禪定修到最後如果沒有修四念處,沒有配合著三法印的思考,一般人修禪定也許可以讓定力更深,但所入的定不能稱為正定。這種禪定叫做「世間禪」,它的好處如下:(1)可以生天--未入根本定(指初禪)的人可以生到欲界天。入根本定以後,要看定力的深淺來決定生到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或四禪天。這都是享受福報的部分,屬於福德門。(2)可修神通--入第四禪的根本定以後可以修神通。但如果不配合三法印、四念處、觀照般若…等的正念來修,那麼所修的禪定也都是屬於福德門。2.出世間禪如果配合「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來修禪定,則有兩個好處:一方面可以快速的入定;二方面因為平時觀「無常」,所以容易去除五欲。五欲就是我們身體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對外界(色、聲、香、味、觸)的種種貪戀、染著,也就是俗稱的「財、色、名、食、睡」。如果先以「無常觀」做為所緣,看淡世間而無所求,心情自然能夠平靜下來,自然容易入定。進一步再配合「無我觀」來修,對五欲(包括男女之間的情慾)就更容易降伏、剋制了。以這種正念入定以後,平時的行為差不多都很清凈,能夠持戒不犯,煩惱也幾乎不再現起,能夠把習氣逐漸消除。這樣的入定才是屬於「正定」。得到正定以後,再不斷的運用觀照的智慧。「止」與「觀」就是在靜「止」的禪定之中「觀」緣起、觀涅盤寂靜、觀法空性,再一次的入定以後就稱為「證果」。所以八正道的第一個「正見」,就是依照「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道理來觀察世間,知道它有生滅的現象(又名「有為法」)。了解世間現象的無常性、無我性以後,更深一層的發現世間的一切現象(萬法)總是不斷地生生滅滅、虛妄不實,因而體悟出世間相的本質(法性)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以這種智慧來得到正定,即屬於「觀慧門」。從開始修禪定到入定為止,這是屬於「修止」、「修定」。依定力來觀察緣起法,則是屬於「修慧」、「修觀」。兩個相互配合,內心裡時常保任「無常、無我」的思想,修定的時候心就容易安靜下來。以慧來幫助修定,以定來引發「涅盤寂靜」這種空寂性的無漏智慧。這樣相輔相成,就叫作「定慧等持」、「止觀雙修」。佛陀告訴我們持戒、修定、觀慧。修定時如果追求世間的慾望(想要修神通、或者想要生天)都是屬於福報門;若與「三法印、四念處、般若智慧」相應就成為智慧門。大家要明白:修禪定與修福報是有差別的。4-3修禪定的下手處——所緣境我們修禪定必須要有「所緣境」。所謂「所緣境」就是在心裡模擬、想像一樣東西,然後用心釘住這個影像,不讓它晃動、消失,這個影像就叫作「所緣境」。所緣境當中,對治散亂心最有力量的就是「數息觀」;「不凈觀」則對治五欲、情慾最有力。佛陀稱這兩種法門為兩種不死的甘露葯,或者「兩種甘露門」。大家以後修定要選擇所緣境時,要看你自己那一方面的煩惱比較強,就用那一方面的所緣境去對治、降伏煩惱。修禪定的所緣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要能降伏煩惱比如說覺得自己的男女情慾比較不容易降伏、妄念比較多的,佛陀就教我們修「不凈觀」。觀想一個屍體死了以後開始腫脹、腐爛、生蟲、流出血水,或是想像一根骨頭的模樣。依你所看過的,不論是圖片或是動物的骨頭,你就在腦海裡頭模擬想像那一節骨頭,或者不凈觀的那個屍體。想像以後扣住它、釘住它,不再想其它念頭,這就是我們修不凈觀的所緣境。修「慈悲觀」時,先在你的心裡模擬想像自己母親的臉相,不使它忽大忽小、忽上忽下。把這個影像想得很清晰,然後觀想給她歡喜,她有病痛時要給她醫療。用這種觀想力量來加持,使她病痛消除,為她拔苦與樂。你心中模擬想像的這種母親的影像,就是修慈悲觀的所緣境。如果你要減輕罪障,可以觀想阿彌陀佛。把你曾經看過的(不管是雕塑的、或是繪畫的)彌陀佛像模擬想像出來。然後扣住它,一直到影像清晰明顯為止,那麼這尊佛像就是所緣境。2.要能契入真理不管是緣起觀、我空觀、或者法空觀,這些都是順入佛法的正理。若要以「觀察空性」來作所緣境,必須先得到正見,也就是說先對「聞所成慧」這方面有深刻的理解(叫做勝解)。然後從義理來分析緣起、法空性,而得到了「空」的概念。對這個概念來加以觀察、思考,緊扣不放,那麼這個「空」就是所緣境。對宇宙一切萬法的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現象能夠有殊勝的理解,肯定一切是無常的,諸法是無我的,它的實際是涅盤寂靜的,勉強可說是聞所成慧的成就,這就是得到了正見。一旦觀想成就,也就差不多要證悟真如實相的涅盤寂靜性,這對一般初學者來說是比較不容易的。總之,要告訴大家「照顧所緣,提起正念」。「所緣」就是所緣境;「提起正念」就是一心一意在所緣境上,這時候的心念叫做「正念」。就像用一條繩子把東西綁在一根樁上一樣,用所緣境把心綁住,讓心不再飛馳出去、散亂掉了。一旦離開所緣境,想東想西,過了一陣子知道自己心不在焉、心散亂了、心飛出去了,這時「警覺」到自己在修禪定,重新把心拉回所緣境上,這種心理功能就稱為「正知」。大家要修禪定,首先要清楚認識這些名相的意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修行人(不論在家或出家)如果沒有好好利用「正知」這種高度的警覺性的話,可以說沒有一個人可以修到入定的。對於「解脫生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4-4修禪定的階位生活要依正知而住,安住在正知裡頭。正知就是對每個起心動念都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知道這個念頭是善、是惡;是是、是非;是清凈、是雜染。當下明白了自己的心念,行為上就能剋制自己該做或不該做、該說或不該說。因此要特別跟大家強調正知的重要。1.入以前的階位--九住心我們平時心思這麼散亂,是因為眼、耳、鼻、舌、身、意與第七意識的內含「我痴、我見、我愛、我慢」相應,因此六根一直向外追求,心才開始散亂起來,一直向外貪求所看到的、嗅到的、聽到的、嘗到的。一接觸到外境,內心立刻生起一種合心意、或不合心意的感受。遇到合心意的感受,馬上生起「能不能再給我一點」的念頭?所以就有貪慾;得不到所需要的,就開始瞋恨。在日常生活裡頭,六根受第七意識的影響而貪求外界,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日日追求成了習慣,因此內心動不動就現起妄念。要能夠降伏這種妄念,最根本、最徹底的方法就是用「我空觀」--透過「照見五蘊皆空」來破除第七意識。但是在理性上的空性智慧還未成就前,不得已只好先從現象界、事相上來用功。也就是先用種種方法來收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這種持戒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少看、少聽、少講、少做,煩惱自然就少。有空就盤起腿、閉起眼睛來,把心意集中在所緣境上,少起分別,少生煩惱,這樣子禪定才容易修習成就。(1)內住現在要修定,首先要依你自己的需要來選擇以什麼做為所緣境?選定以後開始修行,攝心守意,定住在所緣境上。這是修定的第一步,稱為「內住」。我們的心過去都是向外攀緣,稍不注意就看得入神、聽得忘記任何事情,一心沉迷在某一件事裡頭。心向外追求,向外賓士,就叫做「放心」。修行者是不可以「放心」的,應該要「安心」,要把心收回來,這叫做「收心」。將心定在所緣境上,讓念頭扣住所緣境這一點,在這個點上開始修習正念,這就是「內住」。「住」的意思就是安定、固定在一個位置的意思。過去心都是向外,現在把心向內,鎖定內心的所緣境,這是修定的第一個階段。(2)續住修禪定的心路歷程很像搬家以後調適內心的過程。過去的生活環境習以為常,現在突然搬到新的環境去,面對不同的人事、不同的文化背景,心裡自然會常常想念過去的種種。其實以前的環境不一定會比現在好,但是因為六根與第七識相應,覺得那是你的老家,總是比較適應,換到別的地方就覺得不自在了。同樣的,我們過去已習慣放縱自己的心去向外貪求,現在要把心向內安住時,就會發現念頭紛飛。一下子想到廚櫃裡面好吃的東西,一下子想到朋友、政治、股票…,種種念頭不斷浮現出來。有些是合你意的、你所關心的,就會一直想下去。想了一陣子又想到:「我在修禪定,怎麼會想這些呢?」勉強再把心拉回來。沒有多久內心的習氣又開始作祟,所以念頭又跟著散亂起來。這是因為第八意識里的東西那麼多,順應第七意識的我執力量又那麼強,沒法說靜就靜。接著又發現心念跑掉了,勉強自己再扣住所緣。一次又一次的把散亂的心再拉回到正念上,繼續想盡辦法使心停留在所緣境上。這種陸陸續續的使心安住的過程,就稱為「續住」。(3)安住搬家了,卻又時常想回到過去的地方。人生的因緣很複雜,有時即使想回去,但是受到諸多因緣的牽絆,心裡縱然再怎麼想念,總是無法成行。慢慢的,終於對現前的環境適應下來了,想念的次數減少了,周圍的人事漸漸熟悉了,談話的對象也多了。逐漸覺得這裡也是你的家,比較少再思念過去的環境和人事了。內心逐漸適應這樣的環境,即稱為「安住」。沒有修禪定的人,心念一向是向外攀求的。股票稍微一起落,整個心都要跳出來。現在看破了這個世間的虛假不實,慢慢的適應在這樣的修道環境裡頭。對於外面那些五欲,以及障礙禪定的五蓋(貪慾、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注1)惡作(注2)、疑)等能夠逐漸降伏,心能安住在所緣境上,即稱為「安住」。(4)近住慢慢的,心意常在所緣境上,頂多是在所緣境的附近打轉。比起第三階段的「安住」(常常想家、想股票、想外面所喜愛的)更加進一步,心念不會再向外馳散。頂多念頭起來以後,大概很快就可以把它拉回來,甚至同步進行--心思一方面在所緣境上,另一方面還在想以前的事情,但仍然離所緣境不遠,所以稱為「近住」。修行禪定時,內住、續住、安住、近住這四個步驟就是讓我們從「攝心守意」開始,一直到整個心意時時刻刻都能保任在所緣境上的四個階段。(5)調順從第五階段開始,就能做到原始佛教所說的四正勤(注3)。四正勤的內容包括:(a)已生善令增長--心裡所起的善念或已經做的善行,持續的令它增長,加強它的功效。(b)未生善令生起--應該有這樣的發心、這樣的善念,但老是不發,所以要使它生起來。(c)已生惡令斷除--已生的惡業要立即斬斷,不能讓它繼續生長、膨脹。(d)未生惡令不起--未生的惡業不能讓它發展起來。惡的念頭一動就不能任它滋生下去,要立刻消滅它。四正勤的修行方法要能真正派上用場,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斷除我們煩惱習氣的,就是在第五調順的這個階段。過去看到外界色、聲、香、味、觸這些無法抗拒的誘惑力,例如異性…等等可愛的境界,立刻就強烈地生起想要佔有的念頭,這是內心貪、瞋、痴的展現。這些誘惑境界的現前很容易讓我們心動,讓我們的第六意識一直起分別,妄念紛飛,進一步採取手段去追取。而現在禪定修到了第四住、第五住的階段,發覺心理已經有一些變化。比起以前來,脾氣比較不衝動、不激動,感覺很安詳、很寧靜。生理方面也有一些改善,覺得安住在所緣境時身心比較能放鬆。這時已經嘗到修禪定時那一份微妙的快樂,能夠體會外面種種的五欲、六塵雖然偶爾也能給人快樂,但畢竟是一種相對的快樂。境界過去以後快樂就消失了,而且還會樂極生悲。快樂、興奮到最後,就是累得要死。不像禪定那樣從內心生起安祥、寂靜的快樂,再怎麼樣也不會有副作用。深深體會到禪定的功德是那麼的好,那麼的微妙,所以寧可放棄外面的誘惑--色、聲、香、味、觸、男女相、貪、瞋、痴等,願意回歸到自己內心所扣住的所緣境。所以外境的強烈誘惑力一旦現起,就可以用對禪定快樂的向往來克服五欲,不再妄求。能夠「調」御自己的身心,使它隨「順」所緣境,所以稱為調順。大家在學佛的過程之中,慢慢會有這種進步的體驗,知道修禪定能使自己更加清楚自己的心念所在。所以這個階段的心念比起以前來,還要敏銳、清晰、明顯,這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當中的「明心」階段。「明心」就是心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明顯顯的。念頭究竟是清凈抑或雜染,馬上能作分別!(6)寂靜前面第五調順是指內心能夠調伏外境的誘惑力,順入所緣境。到了第六住即是心念寂靜的階段,這時已經開始有定力,完全可以扣住所緣境。所以不相應的雜念、妄念一現起,當然能夠明白的分別,並且清晰地斬斷它。因此這個階段專門在分別內心的起心動念究竟是好是壞、是清凈是雜染、是正是邪?大家要注意的是,三法印當中的「涅盤寂靜」是形容聖者進入禪定以後,斷除煩惱時所體證的涅盤境界。這裡的寂靜則是指還沒進入禪定之前,只要我們內心第八意識的這些過去種子一冒出來,就能夠立刻發現。所以已生的善才能令增長,未生的惡令不起,已生的惡能當下斬斷它。(7)最極寂靜第六「寂靜」是念頭一起時,內心還在模擬兩可的階段,還在分別它究竟是不是雜染的、是否合心意的?還在戲論「要或不要」?無法用智慧來當下斬斷這些妄念。到了第七「最極寂靜」的階段,警覺性更高,念頭一動時,馬上能夠停止、降伏妄念,不讓它繼續的醞釀下去。修到這個階段時,心念幾乎都在所緣境上。(8)專註一趣「趣」是指「定點」,意即心念完全專註在一個定點(所緣境)上。(9)等持一般沒有修禪定的人心裡頭會有一些上下起伏。碰到喜愛的就一直想,心思不斷地「上揚」;累了就迷迷糊糊,沒有智慧,一直要打瞌睡,「昏沉」下去,所以說內心「不平等」。而修習禪定到第九住這個階段,能使心念保持平靜、平等的狀態,既沒有微細的上揚、掉舉、亂紛紛,也沒有微細的昏沉、黯昧,所以是一個平等的狀態。能夠照這樣持續下去,即稱為「等持」。2.入定以後的階位(1)未到地定平常我們慾望、貪求心太強,常常弄得身體好象頭重腳輕,整個腦筋昏昏沉沉。到了即將入定之前,整個身心會起很大的變化,覺得身體走起來輕飄飄的,心裡覺得輕鬆自在,甚至有了一種衝動的感覺。這種衝動是往頭頂上沖的,過後會有一種身、心輕安的感覺(注4)。這種輕安的感受是發生在即將入定,但尚未達到的階段,所以叫做「未到地定」或「近分定」。再繼續修下去就可以進入根本定(注5),也就是初禪。(2)初禪與中間定初禪的根本定仍然有一些粗、細的念頭。由於內心對這些念頭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所以必須再進修。修到將要進入第二根本定(二禪)的時候,粗的念頭不再現起,但細的念頭還有。這時雖然一心一意在所緣境上,但是偶而仍然會現起自己覺得可愛或瞋恨的念頭。這些「有粗、有細」的思惟分別,是位於初禪與二禪中間,所以稱為「中間定」。(3)二禪至四禪進入二禪根本定後,細的分別也不起了。所以初禪稱為「有尋有伺三摩地」,中間禪稱為「無尋有伺三摩地」,二禪為「無尋無伺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梵語「正定」的意思。繼續進修到三禪、四禪,以第四禪的定力再來觀「十遍處」(觀想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光明等任何一種能遍滿宇宙),修練成熟以後就可以得到神通。如果以這種定力來觀緣起法,就可以證悟而得到解脫。今天為大家介紹入定以前的修習次第「九住心」,方法上可隨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所緣境。剛才談到不凈觀和數息觀是佛陀所開示的二種甘露門,事實上數息觀是所有禪定方法中最基礎的,而且是最得力的。就是要做「不凈觀」來觀屍體,也要想像得起來。心裡頭妄念紛紛,那幾乎是所有禪定都修不起來的。大家繼續用功!批註:(注1)掉舉--心思散亂,東想西想。(注2)惡作--後悔曾經作過的事,不論是好事或壞事。(注3)原始佛教把追求智慧而進入涅盤境界為止,其中必需修行的階位分成三十七項,稱為三十七道品,四正勤即是其中一項。三十七道品的內容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注4)輕安--身心輕利安適,對所緣之境優遊自適之精神作用。(注5)根本定--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色界定及無色界的四種定。

 禪定與智慧 5 其它禪定法門

    只要是學佛的人,不論在家、出家,禪定都是必修的。只是在修禪定的環境上,出家的身份比在家的身份更方便,更容易修成功。理論上雖然有人說「慧解脫阿羅漢」不一定要修定也可以開悟,但是慧解脫阿羅漢在開悟後勢必還是要繼續修禪定。日常生活中,從過去到現在的貪慾、怨恨、嫉妒、不滿的心態必需完全去除以後才能夠入定。進入了根本定,已經可以降伏內心這些心態了,這樣才能稱為「俱解脫阿羅漢」。所以「慧解脫阿羅漢」是以智慧為主,「俱解脫阿羅漢」則非修禪定不可。當然到了慧解脫阿羅漢的階段是很容易入定的,因為他知道世間一切是無常、無我,都是假相的,所以沒有任何貪戀。事實上修禪定的根本條件即是要對世間不貪戀、不染著、不執著,才容易成功。尤其是現代佛教受了凈土宗、禪宗、與密宗的影響很大,大家更要有這種觀念。其實密宗是很重視修定的,像宗喀吧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後面幾乎全部都是在講「止觀」(禪定與智慧)這個法門,跟凈土宗偏重在「持名念佛」不同。我們是比較鼓勵修禪定的,如果禪宗與凈土宗都能夠依照這幾位祖師法門來修的話,可能佛教不是目前這個樣子。當然凈土宗可能是為了普遍性才提倡持名念佛,但是在禪定的落實方面就比較差一點了。我們如果要真正的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上,除非以往在定力上已經有相當的功夫,在佛法義理上也有一定的勝解(完成了聞所成慧的初步階段),知道怎樣思惟緣起性空的概念,肯定世間是無常、無我的,這樣遇到境界現起時才能馬上知道眼前這段因緣是無常的,心裡才能放下執著。例如拍桌子,這時手是主因、桌子是緣,碰在一起產生的聲音是果。所以「因+緣à果」的原則是必然的,凡事需靠因、緣才能成立的,這原則肯定是虛假不實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常常這樣修止觀,當然就不一定要天天住在禪堂了。否則勢必是要在禪堂的環境中從早到晚接受訓練。佛陀所教的禪定方法主要是「五停心觀」,但是中國佛教很重視念佛、參話頭,所以我們今天要詳細的講解各種念佛的層次,以及參話頭的方法。5-1障礙禪定的心念

    在外頭的環境里,五欲--色、聲、香、味、觸,或者財、色、名、食、睡--這些都是很容易讓我們心動、生起煩惱的境界。在禪堂就比較能遠離這些境界,所以在環境上就殊勝多了。修禪定所說的「去五蓋」--貪慾、瞋恨、昏沉、掉舉、惡作、疑,這和色、聲、香、味、觸的「離五欲」是相同的。1.貪慾與瞋恨貪慾心與瞋恨心是分不開的。瞋恨心就是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或是自己擁有的被人家搶去、或是被人破壞掉,心裡才生起瞋恨。貪慾心越強,瞋恨心也跟著越強。只要能夠離五欲,瞋恨心就沒有了。離五欲的最好辦法就是養成知足的習慣,知足的人內心很滿足,沒有貪慾,所以不會生起瞋恨。因此修道者在生活環境裡頭必須要知足。身體雖與大家共住,和社會上雖有來往,但內心對於社會上的一些世俗事,例如:股票、政治等這些對修道沒有幫助的要遠離。身不能離開團體,但心要遠離。在禪堂這種環境里,每個人都是一心一意要把禪定修好,沒有什麼爭執、瞋恨,比較容易感恩、知足,這種修道環境比起外面要來得殊勝。2.嫉妒與傲慢在外面人事問題多、意見多,這是很平常的。人情上最常見的煩惱就是嫉妒跟傲慢。這兩個煩惱其實是一樣的,只是作用相反。傲慢心就是覺得我比別人好,所以看到別人比我們好、比較受歡迎時,心裡就不高興,就會嫉妒,在佛法里簡單的說就是「不耐他榮」。傲慢和嫉妒是一起的,在佛門的修道過程中也是很普遍的,所以我們要自我檢討。

    佛法為什麼常講隨喜功德?最主要是要對治嫉妒。煩惱生起的第一步驟是嫉妒,第二步驟是處罰他、破壞他。嫉妒心越強,煩惱就往上發展得越快,到最後就會殺人了。嫉妒心是隨時會展現的,所以要離五蓋,才能去除嫉妒心。3.掉舉惡作與昏沉、疑我們平時只要遇到喜歡的人、事、物,內心就會非常衝動、激動。修禪定的過程中,這種合心意的可愛境界一旦在心裡現起,就會一直想個不停。想得很深、很久而無法回到所緣境上,使禪定修不下去,在佛法里就稱它為「掉舉」。一樣東西如果沒有因緣,沒有外境的推動,或是風的吹動,自然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同樣的,我們的生理、心理如果用適當的方式來控制它,則一切動蕩終歸於寂靜。心念從想個不停的掉舉狀態修到什麼都不想的禪定狀態,必需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訓練。我們如果心裡頭猶豫不決,懷疑:「修這法門對不對?好不好?如不如法?」這也是很障礙修禪定的,猶豫可以用信心來對治的。你要肯定禪定是所有法門中又快、又行、又最有辦法的。「惡作」和「掉舉」是連在一起的。跟掉舉相反的心念狀態稱為「昏沉」。一般初學者盤起腿來很容易就打瞌睡,這種叫「睡覺」,不叫做「昏沉」,一上坐就打瞌睡是還沒有上路的。心已經能注意所緣境,也能扣住所緣境,才可說是上路了。但是上路以後所緣境一直變成「無」,還不能夠清晰、明顯,或是心沒有力量,對所緣境提不起力,這才稱為「昏沉」。「無」就是所緣境沒有辦法清晰、固定,這是修禪定很大的障礙。為什麼所緣境不能清晰?這是心裡被無明覆蓋,被粗、細煩惱所影響,因此內心的所緣境不能清晰、明白。若不處理,努力讓所緣境清晰,將會一直昏沉下去,甚至無法入根本定。4.散亂心的壞處修禪定有很多功德,對在家人來說是對治散亂心和貪慾心。在家人為了照顧家庭而追求金錢、名利,這是必然的,但是貪求過份就會產生很大的痛苦,所以要修禪定來對治這種貪求無厭的心理。知足的人內心才會真正的安住,常常感到很快樂、很自在。對在家人來說,散亂心是很痛苦的。心散亂時,有些事情就不敢做、不敢說、不敢講。累積到相當程度以後,情感太強,加上定力不足,就會去做、去講,事後很懊惱、苦惱,後悔莫及。對心散亂的人來說,這種苦惱常常發生,使他很痛苦。做事業時,心也安不下來。成天忙得一蹋胡塗,卻不知道每一件事的輕、重、緩、急。因為沒有辦法下定論,決定那一個先做,所以到最後一事無成。因此在家人修禪定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去除散亂心。對於學生還在讀書的階段,時間不是那麼的充裕,要多利用早、晚的時間來修禪定。除此以外,禪堂是離五欲、去五蓋最好的環境。5.對治方式--五停心觀每一種煩惱都有相應的對治方式,讓我們能夠修得入定。一般最常用的五種對治煩惱的方法稱為「五停心觀」。對於散亂心較重的,佛陀教我們以「數息觀」來對治。除此以外,像貪慾心重的,五欲、情慾心重的,就用「不凈觀」來對治。像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指四種正念的意思。但這裡的「觀身不凈」是觀察自己的身體內、外都不清凈、很污穢,而五停心觀所說的不凈觀是要觀察屍體的腐爛過程─流血水、腐爛、蟲咬,而產生一種害怕、厭惡的心裡。這是對治男女情慾最有力量的方式。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經有弟子修不凈觀以後很厭惡自己的身體,於是就自殺或叫人把他殺掉。所以後來產生兩種學派,一種修數息觀,一種修不凈觀。從觀「腐爛的身體」改成觀「骨頭的雪白」,等到觀想的形狀慢慢穩定以後再觀想它放光。這種方法也有克制情慾的功能。不過在對治煩惱方面,還是以五停心觀的不凈觀用來對治男女情慾的力量最強,所以不凈觀也是我們可以運用的。愚痴的眾生就用「緣起觀」來對治。傲慢心重的,就用「界分別觀」來對治,觀想身體是分別由骨頭、肌肉、血液、體溫、呼吸等地水火風所組成。業障多的眾生就用「念佛觀」來對治。一般說來,念佛可以消業障,持咒可以治病。不過有時候念觀世音菩薩也是一樣可以治病,一樣可以消業障。當你數吸氣、或是數呼氣數得很順暢以後,不妨以念佛來配合數息。你可以在吸氣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直到吸完氣為止;呼氣時也一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也可以念幾聲再吸氣,跟著這個氣息念佛,也很容易達到念佛三昧。5-2持名念佛佛教分成空宗和有宗。像般若思想主要是在分析世間萬物的本質,說它是空性的、不真實的、無自性的,所以稱為空宗。而唯識學的思想認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外境都是由自己的內心所顯現的,再由自己執著這些景像是真實存在的,確實是有的,所以稱為有宗。這兩個宗派一個是分析事物的本質,另一個是分析事物的現象,所以相輔相成,並不衝突。1.何謂帶業往生

    有一些同參聽到空宗說每一件事都是「無自性,無自性」(都是因緣和合的,不是自己本來就存在的),就開始懷疑:「那麼誰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對這個問題要稍為說明一下。

    凈土宗這個宗派之所以能三根普被,最主要是因為它針對下品的眾生,教導他們持名念佛,目的是要達到一心不亂,甚至能進入念佛三昧。因此它的念佛方式只是稱佛名號,外加身體的禮佛。持名是屬於口業和意業,禮佛是屬於身業,這身口意三業都是屬於有為法(不是開悟了,證悟了空性這種無為法),都是憑著念佛的力量而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念佛是在製造身、口、意的清凈善業。往生時清凈業雖然去了,一些雜染的業仍然跟著一起去;並不是清凈業去了,雜染業就不去。所以下品根性都是屬於帶業往生。中等根性的呢?是用修禪定的方式來念佛(參見下文)。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事先看清楚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正報),然後在心裡模擬想像這尊佛像的慈容,一直觀想到整個全身,觀想成就時佛像會現身在眼前,這時才算達到了念佛三昧的定力,這種方法稱為「觀像念佛」。另一種是沒有實際的景像可以看,只是依照〈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在心中觀想阿彌陀佛的依報--極樂世界的景像,稱為「觀想念佛」。我們修禪定的果報就是升天,因為它能對治散亂心。只要修到稍為有一點定力以後,再加上持戒、做好事,就可能升到欲界天。如果進入到根本定(初禪至四禪),那就會離五欲、去五蓋,沒有男、女情慾了。看你是進入初禪還是二禪、三禪、四禪的根本定,來決定未來是生到色界天的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還是四禪天。因為觀想觀到一心不亂的境界,身體、語言、念頭都寂靜不動,所以這種業叫做不動業。以這不動業的成就,再加上一心發願往生西方,那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過這只是定力的成就,並沒有修到智慧這部分。因此到了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以後再來修八正道、修三十七道品,也就是修智慧門。〈阿彌陀經〉里所說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就是修這些法門。等到花開見佛,悟到「無生法忍」,也就是空宗所說的「無自性」、「空性」,那個時候才算是解脫。所以中等根性是以修定為主,特別是觀想念佛,依照〈觀無量壽經〉來做十六種觀想。其它當然還得加上「發菩提心,慈心不殺、三皈五戒…」等等這些眾善奉行。上等根性則是後面要講的實相念佛。初學的人還是要從持名念佛作起,等到有一點定力以後,再改變念佛的方法。2.一句佛號的力量我們講一句話會有一股力量。一句話活活把人氣死的也有,一句話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也有。像密宗有一個黃財神,這黃財神都有一隻老鼠。在顯教里的這一隻老鼠是鼓勵人家要向上、要精進、要努力的,不像密宗黃財神是給人求的、拜的,意義不同。有一個年青人自從父親死後,好吃懶做,把父親留下的遺產花的一乾二凈,只好伸手向叔父要錢。叔父慈悲侄兒,所以也就幫忙他。一次、兩次他還可以忍受。次數多了叔父不是不給,而是覺得這樣好吃懶做不是辦法。所以有一次就打算教訓侄兒,當他伸手要錢時,叔父就說:「一個人假如有所作為,那怕是一隻死老鼠都可以發財的。」外面剛好有一個落魄的年輕人聽到裡面有人教訓年輕人這句話,他心裡想:「有道理」。剛好庭院有了一隻死老鼠,他就把它撿回去,洗一洗,毛拔掉,切成小片。煮熟了就裝起來,去賣給比較有錢的人家喂貓吃,得到幾文錢就去買一些冰糖,來泡一些糖水。

    糖水又賣了幾文錢,就買幾隻小雞,小雞養一養變成母雞。母雞生蛋孵小雞,小雞愈來愈多,賣了不少錢。他再回去買羊,同樣的又是成群的羊。再去買牛,母牛既能生小牛,又能產牛奶來賺錢。他很勤勞,又繼續經營雜貨店,結果因為勤勞、信用好,所以生意也很好。乾脆開起銀樓,買賣金銀器,賺了很多錢。他想到今天能夠成就這個事業,就是因為某個人的一句話而來的:「假如有所作為,那怕是一隻死老鼠都可以發財的。」為了感恩,他就用黃金打造一隻老鼠,肚子裡面裝了一些珍珠、瑪瑙、珠寶,再拿去獻給當時講這句話的人,表示一句話能使他的事業有這麼高的成就。這個人看到他「汝子可教也!」就把女兒許配給他做太太。所以老鼠在顯教裡頭是要人家精進、勤勞,跟密宗黃財神那一隻老鼠給人家求的方法不同。這個故事就是說一句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會有一股力量。每天念佛也好,拜佛也好,誦「阿彌陀經」也好,這股力量會讓我們腦海的潛意識裡頭逐漸充滿了凈土。我們投胎轉世時,就是依照腦海裡頭最強的那一股力量做標準,去六道投胎轉世。所以一輩子念佛、拜佛,這些力量強大,死了自然可以往生凈土。5-3觀想念佛一般在家人比較喜歡念佛,念佛也要達到念佛三昧才算有成就。凈土宗祖師原本是以修禪定的方式來念佛,像初祖慧遠大師就是提倡觀想念佛,在心裡念佛、憶佛、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而不是晚期的持名念佛。凈土三經之一的《觀無量壽經》更是全部都在講觀想、觀照,不是講持名,所以身為出家人更是非修定不可。1.修習的條件觀想念佛必須對五欲、五蓋去除完畢,才能專心一意的修。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密護於根門--時時保護六根,不讓它過度貪戀、追逐外面的環境。.飲食知節量--吃飯時知道自己的食量,不起貪慾、不起瞋恨。.勤修寤瑜伽--睡覺時作「光明」想。.依正知而住--修禪定以後慢慢會具有這樣的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隨時隨地保持高度的警覺性,能夠觀察自己的心裡有什麼貪慾、瞋恨的心念?當外境要現起時,你馬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內心這些貪、瞋的念頭,然後從心裡控制它,不讓這些煩惱現起。這種「警覺」到內心已離開所緣境的心理功能就是「正知」。依佛法的名相來講,這種警覺、判斷的功能稱為「作意」。心能夠住在所緣境,才能稱為「正念」。心裡起的任何心念、說過的任何話、做過的任何事都會成為記憶力。記憶力就是行為的痕迹。每個人的第八意識都有這種記憶的功能和作意的功能,能夠判斷那些事該看不該看、該講不該講、該做不該做、該聽不該聽?所以對於是、非、善、惡、正、邪、難、易,當下就能清楚明白,並且控制自己的心念。我們聽過佛法以後要「如理思惟」(依照佛法的義理來思考),遇到境界時,當下要看清楚那是什麼人,什麼事,好或不好?要馬上回光反照自己的內心。當外境的吸引力很強時,一般沒有禪定的人心很散亂,內心就會跟著境界走。修禪定目的就是要幫助我們慢慢養成敏銳的反應,警覺自己該不該看、該不該聽、該不該吃、該不該做、可不可以去?在生活裡頭有這樣的警覺性,修禪定就能達到第五住(調順)的階段。在禪宗來說是「明心」的階段,也就是對自己的起心動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以日常生活中能夠把握得住,不讓貪慾、瞋恨隨意發展。否則可愛、好奇的境界一現起,內心就會投注下去,忘了身在何處?2.觀想的對象觀想念佛的影像是想像出來的。修「觀想念佛」要先選定一個固定的對象作為所緣境。你可以根據平常看過的佛相,認為哪一尊是你見過最喜歡的,先把它仔細觀看、審視非常清楚之後,再閉起眼睛,在內心模擬想像出這個佛相的樣子,這個影像就是我們的所緣境。所緣境因為是心裡想像出來的,是從心裡現出那個影子,所以名詞上也叫做影像。這種影像有些是具體的,像不凈觀的影像是肉體的,念佛的影像是佛像,數息觀的影像是鼻子、丹田、氣息,及觀像念佛的所緣境,這些都有具體的影像。在選擇所緣境時,你要認定是釋迦佛還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你要肯定究竟是那一尊?不能在修定的過程中換來換去,一下子觀彌陀、一下子觀釋迦佛、一下子觀觀音菩薩。這是不可以的。不能談交情,不能談跟誰有緣。觀站立的就是站相,觀在座位上的就是坐相。你要從一開始就決定好。其次,你觀想的佛像原本是雕塑的、紙畫的,但是當你想像到腦海裡頭時,要當成是真的,是會講話的、會放光的、會為你灌頂的。當你觀想成就時,佛像自然會為你開示佛法、會為你放光、灌頂的,所以要把他當成是真的。修禪定時,因果要一致。你的因是觀什麼佛像,果就會現出什麼佛像。從開始到成就,一定是觀同一尊。3.觀想的步驟開始觀想的時候可以只有觀局部,例如先觀眼睛的部分。若要一下子就觀想全身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觀無量壽經》第一觀要作「日想觀」。這是我個人的淺見:太陽圓圓的,佛的臉也是圓圓的,所謂「佛面猶如凈滿月」,因此習慣「日想觀」以後再觀整個臉相,就比較容易一點,比較有基礎。第一階段必須看環境的好、壞而決定修習時間的長短。要能修到心中的所緣境看得很清楚、很穩定,才算成就。當你在想像佛相的時候,眼睛可以半閉,也可以全閉。只要能想像出一個具體實物的影像,這時眼睛就可以微微的張開一點點,這樣可能會想像得比較清楚。各人的習慣性不同,有的是把眼睛全部閉起來,能夠想像到這個影像;有的是微微的張開一點點比較容易想出影像。也可以事先加以揣摩,看你適合眼睛全閉,還是微閉、張開一點點的去觀想、模擬、想像比較好。第一關最困難,你必須花很長的時間學習第一步驟。這在我們外面的工作環境裡頭實在很難。大師慈悲設立禪堂,有機會進入禪堂來,就要好好做這樣的功夫。你如果能夠把整個輪廓觀想起來,那當然很好。若沒有,就算只能觀想到局部的鼻子、耳朵、或眼睛,只要你能夠想像出一個部分,就扣住這個影像,把它釘住不放。初學者最初觀想太陽時,內心的影像會忽大、忽小、忽上、忽下、忽然又消失,然後再想盡辦法把它想起來。所以第一個關卡是最難的,但要有信心、耐心、恆心的去修。當然外在的環境必須是離五欲、去五蓋。除此外,信心和勤勞是修禪定必備的條件。第一關卡在佛書裡頭形容說好象劈竹子一樣,竹子一節一節的,只要劈開第一節後面就好劈了。修念佛的若能把一個局部觀想得很穩定,那麼以後就容易了。慧遠大師能修到閉起眼睛時內心的佛像很明顯,張開眼睛以後內心的佛像還是很明顯。所以最要緊的就是不要求速成,愈快愈糟糕。快快修,慢慢到;慢慢修,快快到。你愈快,心裡就愈急。心裡一急,呼吸的氣也跟著急促。氣急、心急,影像就會搖晃、就會模糊。所以要放下,慢慢的、很安詳的隨因緣而修,功夫到家了自然成就,不能操之過急。你心裡一急,影像一定散亂、不清楚的,所以要慢慢來。如果是觀一個局部,能夠觀想成就時你就要感到很歡喜。第一個階段成就以後,往後其它部分,包括整個身體,就能夠一一完成。之後再觀一些「水觀」、「琉璃觀」做為修定的基礎,然後再觀「正報」、「依報」就容易了。「正報」是觀佛、菩薩的身相;「依報」是觀山河大地,世間的種種清凈莊嚴。觀佛像是要用心裡觀的,凡是修禪定都是屬於第六意識的作用,不是前五識的作用。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功能是在分別外境。透過眼根看到佛像的莊嚴,由第六意識把它熟記在心裡頭。打坐的時候就按照佛像的模式,在第六意識(心裡)模擬想像出來,所以第六意識才是修禪定的。不能把佛像放在眼睛前面看,因為前五識是永遠不能夠入定的。但事先要熟記它的樣子,這是必要的。在維那說「照顧所緣」的時候,就是要你把所緣境想像出來以後,內心就一直照顧著它、釘住它,這叫照顧所緣。最初不要要求影像太明顯,這是做不來的。你能有個局部輪廓就要感到非常歡喜、難得。如果你對數息觀訓練有素,也許一下子就可以把阿彌陀佛全部的慈容想像出來,那就是因為你已經有了定力。4.何謂即心即佛有一些信徒儘管來參加禪七,回去以後還是以持名念佛為主。不過持名念佛若能夠再進一步達到觀想念佛或觀照念佛,這對消業障的速度是比持名念佛更快的。而且觀想成就以後,你就能體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慢慢的可以與禪宗銜接在一起。因為你完成佛像的觀想以後,慢慢會發現你既沒有去其它世界,佛像也沒有從其它世界過來,而是從你心中顯現出來的。這時逐漸體會到佛經所說的:「一切唯心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心就是彌陀,彌陀就是我心。凈土即此方、此方即凈土。」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現出自性清凈心時,這顆心就是佛。自己有佛性,所以自己能夠成佛」,逐漸的在這方面增長信心。所以〈華嚴經〉才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些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那之後慢慢要進入參話頭、觀空的練習。有時間再為大家敘述說明,現在繼續用功。5-4實相念佛上等根性的人是實相念佛,他的條件是要能對緣起法有所認識。1.佛陀的三身阿彌陀佛本身是正報,極樂世界是他的依報。正報的莊嚴和依報的莊嚴都是因緣而起的,都不是無緣無故本來就這樣子的。阿彌陀佛過去世曾經當國王,後來出家了,成為法藏比丘。他的願心是要莊嚴凈土,成就極樂世界。當時與他有志一同的一些太子,像觀世音菩薩等等,都響應他、支持他。憑著他們共同的慈心悲願來莊嚴極樂世界,所以才要努力成熟、度化眾生。依此可知阿彌陀佛由於無限的慈悲、無限的願力,不斷努力的莊嚴凈土,使得他的身相也跟著高大、莊嚴、圓滿起來。這種高如須彌山的報身有自受用的,也有他受用的,但一定都是要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才能夠親眼看到,凡夫只能見到應化身而已。凈土的莊嚴也是靠阿彌陀佛的悲願逐漸、逐漸地莊嚴起來的。從緣起法的立場來觀察,既然極樂世界是靠悲願、靠度化眾生醞釀而成的,那麼不論是正報的報身、或者是依報的凈土莊嚴,都是緣起的。所以「所謂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所謂的大身是靠各種因緣而修行成就的,並不是本來就這樣子的。所以並非一開始就存在一個固定不變的巨大身體(佛法稱之為「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本性」,簡稱為「無自性」)。既然並非本來就有,所以把這個修行成果假名為「大身」。同樣的,所謂莊嚴,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所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剛經〉說每個世界都是「一合相」(各種因緣組和成一種相狀),所以無有自性(不是本來就存在、固定不變的)。身相是緣起的,無有自性。凈土也是緣起的,無有自性。不管是持名念佛也好,觀想念佛也好,觀想成就時心裡頭所顯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佛也好,或者是阿彌陀佛真正的報身佛也好,通通是靠因緣而成立的,所以通通無有自性。像須菩提尊者看到的就是佛陀的法身。佛陀曾經到忉利天為他的生母講說〈地藏經〉,從天上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去迎接。唯有須菩提尊者想起佛曾說過:「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可見觀緣起法才能真正見到佛。因此他就盤坐觀緣起,結果見到了法空性,真正見到佛的全體法身。所以能夠對於佛的報身,或是佛的應化身來觀察緣起法,才能夠契入實相,這個叫做實相念佛。2.實相念佛的境界如果真能夠做到實相念佛,那麼當下就是凈土,當下就是見到佛陀的法身。體悟到沒有來去、沒有生滅(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就是實相念佛的修習成就。上品根性能夠有這樣的智慧,這就不必一定要到極樂世界去等著「花開見佛」才來「悟無生」。不是不必要,當下就是!如果你能了解諸法因緣生,緣生無自性,對這無自性的概念能有一些了解,那麼你就能抓住它不放,整個腦海里充滿無自性的概念。一切法(亦即世間一切事物)無自性,這個無自性是個很抽象的概念,但也是從不斷思惟緣起法而得到的一種概念,所以也是一種影像。具體的佛相、肉體、屍體,是屬於假想觀的影像;對於緣起、空性、我空、法空這些有了概念以後的影像,則是屬於「勝義諦」的影像,也可以說是一種體會、一種開悟的智慧。繼續修持下去,到最後體悟出全法界一切都是在無自性、空性的狀態。這時就證得慧眼,見一切都無所見。因為已經完全泯滅了假相,見到諸法的實相(空性的義理)。3.九品往生的差別因此,誰去往生極樂世界呢?這就是下品根性還沒有緣起空性的智慧時,憑著身、口、意三業的清凈業力,以及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加上阿彌陀佛的悲願接引,才能夠往生。這是屬於帶業往生的。中等根性觀想、觀像念佛修得很有定力了,已經有不動業了,但因為還沒開悟,所以還是屬於帶業往生。就像修禪定修到初禪天、二禪天了,還是在色界裡面,還有身體的形相,還沒有開悟、見到法性身一樣。等到去極樂世界以後修三十七道品,特別是八正道的正見、正思惟、三法印,然後才見到法空性,這叫「花開見佛悟無生」,這時才算開悟,成就道業。所以誰去往生呢?上品根性的人,當下就是。不必來來去去,當體就是。「生死即涅盤,煩惱即菩提。」當下觀察煩惱的體性是空性的,所以煩惱無自性。生死、來去無有來去相,無有真實的生死相,所以生死即涅盤。這種都是上等根性的智慧境界,沒有什麼來去的必要。再談真正的菩薩。他呢?遍十方一切世界,到處度化眾生。真正的菩薩能照見五蘊皆空。我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無有不空,所以處處皆是空性,這就是所謂的「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無一法不空,所以沒有任何障礙。處處逍遙,處處自在,度化眾生時沒有什麼樣的躊躇。沒有名利的慾望,沒有那種狹窄的心量,想要佔有那些信徒,擁有那幾個道場。只要有眾生就有他的道場,只要有世界就是他的道場,因此菩薩不會只想到一個特定的凈土。講了這麼多,就是讓大家知道一切法都是緣生的,無有自性。下品根性或是中品根性還沒有達到這種智慧,只能憑著凈業或不動業而到極樂世界,因此都是帶業往生的。他們都還有自性見,我見未除。所以必須要在極樂世界繼續修持,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的時候破除我見,在那裡成就他的道業。一般初學者對於佛相的具體影像比較容易上手。剛才說到勝義諦的空性影像,並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得到的。那麼,只有從話頭慢慢的熏習,有時間再跟大家說明。5-5參話頭談到參話頭,提疑情,不論是那一種方法,你只要專心守住這個話頭,扣住這個疑情,到了相當時候所有妄念、雜念全部脫落,那時就會現出自己的本來面目。參話頭的原理跟因果理論很有關係:(1)參話頭的理論--三種因果在因果的理論當中有講到異熟因果,等流因果,和增上因果。異熟因果就是因與果的質料不同類。例如救人幾條命,死後升天,天的樣子與人的樣子不一樣,質料也不一樣。如果害人幾條命,死後到地獄去,地獄的樣子也與人不一樣。所以不同類的因,成熟了不同類的眾生,稱為異熟因果。等流因果就是因與果的習氣是同一類的,例如貪慾的等流習氣是無慚(為了追求自己的慾望而不惜作出可恥的事)、慳吝、或掉舉。所以一旦養成了一種習氣,這種習氣就會繼續保持下去。譬如喜愛乾淨成了潔癖,就一直喜歡清潔。增上因果就是這個「因」能夠不障礙「果」的產生,或是能增強「果」的能力。例如喜歡做善事的人,愈做愈喜歡做善事。習慣做好事,布施金錢、財物的人,將來更加的富貴。喜歡賭博的人愈賭愈凶。喜歡喝酒的人如果不戒除,就愈喝愈厲害。同樣一件事情常常做了就會養成習慣,參話頭也是這樣子。我們本來妄念紛紛,在禪堂里作數息觀、參話頭來控制這些雜念以後,慢慢的愈來愈習慣,不再起妄念,心念就愈來愈寂靜了。(2)參禪的弊病--口頭禪在唐朝開悟的禪師很多,他們把開悟的方法、過程告訴徒弟,大家就照這樣學習,稱為禪宗公案,記錄下來以後就是禪宗語錄了。這些祖師大德所說的話也好,公案、語錄也好,如果能夠按照這些開悟的方法老老實實地去練習,那麼不管祖師禪或是如來禪,都會獲益不淺。有些文人學士也喜歡談禪,但他們只是耍耍文字三昧,嘴巴談一談修行的方法而已,並沒有真實的在下工夫,所以這種禪叫做口頭禪。像宋朝蘇東坡興緻一起,就信手拈來:「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然後遣人送給佛印禪師。禪師看了,也順手提起筆來批了兩個字:「放屁。」他經不起侮辱,就要立刻坐船去質問佛印禪師。禪師哈哈一笑:「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演變到後來,同樣一句話一直講、一直講,講成習慣了,動不動開口、閉口都是同樣那幾句話時,也叫做口頭禪。其實,老婆禪也好、口頭禪也好,大概都不是真實的在下功夫。不過同樣的話講久了會變成習慣,倒是對修行有一點激發作用。下面講個故事,說明口頭禪是怎樣的積習難改。老張喜歡說:「那有此事」,老李喜歡說:「豈有此理」。後來親戚朋友看到老張來了,不再稱呼他的姓,反而說:「那有此事來了」,看到老李也說:「豈有此理來了。」這兩人覺得不好意思:「常常這樣講,變成口頭禪了」。兩個人相約,從此不再講。老張說:「咱們打個睹,以後誰再講要受罰。」老李說:「怎麼罰法?」「誰先開口再講,要罰十兩銀子。」老李說:「好,行!從此不講。」經過幾天,老張找不到人聊天,就到老李家去。沒看到老李,隱隱約約聽到他在呻吟叫苦,就問李大嫂:「老李去那裡啊?」「生病。」「生什麼病?」「腳骨頭折了。」「唉喲!怎麼發生的?」李太太說:「昨天上茅坑,被鴨子踩到腳,骨頭折了。」老張不加思索就說:「那有此事!」老李就很高興的從裡面出來說:「老張!你欠我十兩銀子。」老張想:「唉啊!上當了!上當了!」於是說:「今天沒帶錢,改天給了」,這一回去好幾天都不再出面。老李心裡想:「豈有此理,欠人錢不還,找到他家去!」一到老張家,看到張大嫂就問:「老張去哪裡?在不在?」她說:「去派出所報案了。」「喔!發生什麼案件?」「竊盜案。」「什麼東西被偷呢?」「庭院那口古井,昨晚被小偷搬走了。」老李衝口就說:「豈有此理!」這時老張出來說:「咱們扯平了,互不相欠。」(3)話頭的選擇我們參話頭參久了,慢慢的也會像口頭禪一樣,天天想:「念佛的是誰?念佛的是誰?」或是隨著念佛時提起疑情,思考:「念佛的是誰?」這些話頭也好,疑情也好,養成習慣了,心意就會常常在這一方面用功,釘住這句話不放。因此數息也好,參話頭也好,提疑情也好,只要慢慢養成習慣性,妄念、雜念就不起了。至於如果要破除一些煩惱,或是要訓練我們在生活中比較容易放下,那麼不管〈心經〉也好,〈金剛經〉也好,裡面的內容都可以拿來當話頭的。譬如當你看到不如意的事情讓你很生氣,這時就想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或者當你遇到有些事情覺得很喜歡,但是又得不到,趕快再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實在!」這一想:「唉!既然如夢幻泡影,就算得到了也不過幾十年光景」,心裡就比較釋懷了。你只要能夠這樣子做,動不動就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雖然這是散亂心的空性智慧,還沒有真正達到入定時引發的無漏智慧,但是對於破除煩惱,降伏現前的行為習氣也是蠻有幫助,有很大力量的。5-6何謂明心見性我們參話頭也好,觀所緣境也好,時間久了自然會達到「明心」的階段,也就是「非常明白自己的起心動念」。雖然有些所緣境不容易消除煩惱,也不容易見到法空性,像觀水也好,觀地也好,觀空也好,觀青、黃、赤、白也好,這一類的假想觀本來就不太能強而有力的消除煩惱,降伏習氣的。不過隨便你觀的是那一種所緣境,只要你專心一意定住一個所緣,日子久了一定有功力,一定能夠使你專心一意,達到某一種明心的階段。念佛一樣可以得到念佛三昧;參話頭,你一句話頭死叩住它,當然不起其它妄念。慢慢的心裡頭清凈了,沒有妄念生起,心地就明顯地開展出來了。等到入定階段時,身心都輕鬆了,就能夠幫助你降伏一些習氣。過去會發生的一些衝動行為,到了明心階段時整天都在定力當中,一遇到境界現前時就能剋制這些衝動,當下判斷這是對、這是錯,這可以看、這不可以看,這可以做、這不可以做,心裡頭是清凈、還是雜染,就能夠正確地處理自己的身、口、意行為。有些禪者會認為這就是開悟了,其實這只是以定力來降伏自己的習氣而已,修到明心階段時就是過著這種日子。不管參話頭也罷,扣住所緣境也罷,提疑情也罷,都會達到這樣的功力。在禪堂之內隨你們的喜愛,願意參話頭也好,願意提疑情也好。但我總是希望大家能配合般若空性的思惟,或者能夠與三法印相應,從散亂心時就慢慢訓練自己思惟「無常、無我」,在你的生活中才會逐漸產生看破、放下的力量。我鼓勵大家還是把「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當作話頭隨時掛在嘴裡,掛習慣了就等於口頭禪,「啪!」的一聲就會講出來。心裡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念久了,扣住久了,境界現前時馬上會想到這句話。雖然你沒有證悟到空性,但是對緣起空性有了一些概念,再加上這種話頭、這樣的口頭禪,會幫助你處理浮現在眼前的煩惱。慢慢的有定力相應,再加上慧力增強,就能逐漸、逐漸的契入真正的緣起空寂性里。要怎麼樣真看破,怎麼樣子真放下,找時間再把緣起性空的道理跟大家說一說。現在,大家在禪定方面繼續用功。

 禪定與智慧 6 菩提心的發起

    各位同參,專心諦聽!佛教因為所談的都是有關人生的問題,如「人為什麼會有痛苦?」「痛苦的原因出在那裡?」「怎麼樣來對治它,才會沒有痛苦,只有快樂」等。所以,佛法講的完全是人生的問題,怎麼樣得到圓滿的人生。佛法本來就是人生的佛法,人生的佛教。6-1人間佛教的本意至於說人間的佛教,它的用意可以分為兩種。大乘佛教所講的菩薩道,例如六度波羅蜜、四攝法,是在說人與人之間如何能互相尊重與包容、融和歡喜,怎麼樣達到和樂相處,自利利他。自利利他能夠圓滿,萬德莊嚴,就是人間的佛教。但人間佛教的本意,是說唯有在人間修行佛法,才有辦法成佛。佛出生在人間,修行成道也在人間。人與天、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這幾類的差別,在於人能剋制自己。為了達到道德的真善美,他可以克服一切的困難。人可以修梵行,可以修清凈心,可以剋制任何慾望,達到人格的完美。人不同於其它眾生,是因為有慚愧心、有羞恥心,所以有一股強大的力量,要向上追求。人有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有了歷史作借鏡,可以對不好的方面加以改善,好的加以保存、繼續發揚。人間因為還有苦、樂,所以知道離苦而得樂,追求這些目標。所以在人間裡頭,有比天上更好的條件。「人定勝天」表示有堅強的毅力,所以唯有在人間才能夠成佛。在人間修行成就佛道,這是人間佛教最重要的說法。至於說我們怎麼樣在人間行慈悲、行忍辱、行持戒,這當然都是人間佛教重要的部分。但最重要就是要好好「珍惜人身」,出生為人,在人間能夠有這樣的思考、辨別、剋制、堅毅的力量,所以說最為難得。對於人間的佛教有了這些理念上的認識,更要好好愛惜人身。6-2大乘佛法的特色——菩提心我們如果通達了佛法,必定會發願普度眾生,希望大家一定要發菩提心。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現各種身相,行菩薩道,普度一切眾生。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都是生生世世廣結善緣、廣作善事所得到的福報相。每個人作的善事多寡不同,所以相貌也不同。我們肯定要福慧雙修,就必需廣行菩薩道,才能夠莊嚴無上佛菩提,得到萬德莊嚴。

    在中國的佛教徒,有些是急急忙忙的,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有些則是急急忙忙的,希望當下明心見性,趕快成佛。參禪的要求明心見性,觀空的要求體證法性,念佛的要求往生凈土,這些都很好,但是一定要先發菩提心、大悲心。一定要發「生生世世廣度眾生」的願心,天天發願,天天發願,這才合乎大乘佛法的精神。有些人可能不敢發這種長遠心。大家要明白,解脫生死並不是遠離世間;解脫生死是在生死的當體,就知道它的空寂性。所以「生死即涅盤,煩惱即菩提」,所有的煩惱當下都是無自性的。而煩惱如何現起的?它一定是六根對六塵,產生了分別、計較、執著,才引起苦惱的。所以煩惱是緣起的,煩惱不是自生的。既然是緣起的,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性。所以說煩惱的當體即是空性,它的當體即是菩提。生死只不過是假相,一切眾生本來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有來有去都是假相的生滅,都不是真實相,所以生死當下即是涅盤。並不是說開悟了、解脫生死了,我的罪業就統統沒有了。不可能!縱使解脫生死,過去所造的罪業仍然是存在的。那麼生死怎麼解脫呢?解脫生死只不過是因為我們了解「無明」是虛假不實的,所以不再造業而已。過去以為一切事物是實在的,所以產生分別、貪愛、染著,生起一股強大的追求力。這股追求的力量會引導我們做出種種的行為,使我們的習氣種子再度現前。現在明白「無明」的體性也是空性,明白世間一切都是假相,透過這些空性的認識,對於世間的假相沒有妄求、染著的心意識,就產生不了那股強大的吸引力。舊業依然存在,但是因為已經破除了這種我執、染著,所以沒有那股吸引力的帶動,就沒有潤業的力量。好比稻穀沒有水分、沒有泥土,它就沒有因緣來發芽。因此解脫並不是把無始以來的業統統拿出來甩掉,甩不掉的。只是已經破除了貪愛、染著這種錯誤的見解,所以發不起引動的力量而已。既然沒有發業帶動的力量,所以現前當下就是解脫。眾生需要我們的關懷,需要我們發菩提心。當我們開悟了以後,在日常生活之中,能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知道「無眼、耳、鼻、舌、身、意的自性」,「無色、聲、香、味、觸、法的自性」,見到一切境界都知道是虛妄不實的。這樣子消滅我們貪、嗔、痴的習氣,這樣子廣度眾生,最後就能圓滿自己的福德、智慧,來莊嚴無上的菩提。所以希望大家在參學過程之中,要發大菩提心。6-3認識緣起法而發起菩提心當我們從時間來推論緣起法,就可以發現一個人上面有父母,父母又各有他們的父母。往上推算一千年、兩千年,這樣加倍的算下去,那麼不知道有多少眾生跟我們有這些血緣關係。光是這些眾生就已經無量無邊,何況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我們不知跟多少眾生有過因緣。現在的自我有極度高興的時候、有極度憤怒的時候。有時候有因緣就造下極大的善事,有時候有其它因緣就造下極大的惡事。有些人是因為自己福德深厚,所以沒有那種製造罪惡的因緣現起,並不是沒有那種瞋恨心。以往的眾生跟我們一樣有貪、嗔、痴。以此推論,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姊妹、親人,幾乎都有可能造了極重的罪惡,也可能造了極大的善事。以現前的社會型態來說,親兄弟為了爭財產而打官司,死去的父親或是母親不把他埋葬,等官司打過了再說。這些都是親人變成仇人的例子。所以生生世世以來,不見得現前親愛的人,過去都是我們親愛的人。也許過去都是仇恨的人,現前聚在一起。現前仇恨的人,過去都是親愛的人。恩愛、仇恨,都是在某種因緣之下形成的。利益相同就是朋友,利益衝突就是仇敵。人與人之間,無始以來就是這樣子。國家也是如此,大陸、台灣海峽兩岸都是從親人到仇人,等到利益關係改變以後,又從仇人變成親人。人際間的關係都是這樣,所以搞不清楚是親愛還是仇恨?權力、名位、財富、感情‥‥等等,都是製造這些仇恨或親愛的外在因緣。總之,以此來推論生生世世以來的親人,有些在天堂、有些在人間、有些在地獄、惡鬼、畜生。所以從緣起法來觀察,一切眾生都是我們每一個人生生世世以來的父母、兄弟、姊妹、親人。因此菩薩以這種觀察緣起的智慧,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當然眾生也有頑強的,這時菩薩總會生起悲憫心,等到因緣成熟時絕不放棄度他,像勝鬘夫人一樣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只要因緣夠,只要他語言辯才夠,甚至他權力夠,總是要度化他,攝受他。菩薩就是透過智慧來觀察緣起法,才生起無緣大慈的大慈悲心。由於眾生都是五蘊和合而成的,所以眾生當體是空性的。個人是空性的,別人也是空性的。現象界一個個的個體雖然是有間隔、有差別的,空性裡頭卻沒有間隔的、沒有差別,所以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諸法空相裡頭,一切都是空性的,這實相裡頭不生不滅,全體都是法性。如同燈光,每一盞燈的燈光可能有些差別,但是它的光明照耀出來以後,互相融攝,沒有間隔,沒有距離了。光光相照,燈燈相應。同樣的,在空性里眾生都是一體的。所以觀察緣起的空寂性,才知道眾生的體性原本是相同的。菩薩因此覺得眾生的體性與我相同,而在現象界裡頭他還是照樣執著、染著、頑強,所以處處都有障礙,處處都是痛苦。既然是同體(同一體性),他的個體不得解脫,就是菩薩自身還沒有圓滿。所以菩薩發起同體的大悲心,一定要度盡一切眾生,自己才成就佛道。因此菩薩的同體大悲心,是去成就別人,來完成自己。圓滿了眾生,自己才算完成。從緣起法來觀察,一切眾生與自己都有緣份;從空性來觀察,一切眾生都是平等,都是同體的。所以菩薩就能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提心。唯有觀察緣起性空,得到體悟的人,才能夠真正的奉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今晚對大家的鼓勵,希望大家繼續用功。

 禪定與智慧 7 智慧的種類

    今天談一談我們的修行,到底是在修福還是在修慧?或者到底是修定還是在修慧?提供給大家參考、參考。在我們佛教徒里,修福的比較多,修定的也比較多,修慧的反而比較少。你一定會想:「我會講經、會看佛書,怎麼說修慧比較少?」因為修慧是要不斷的思惟,才算在修慧。看佛書只是看到會上台演講、講經結結緣,這個沒有培養到正見成就,都不算有什麼智慧。智慧是要不斷的思惟才能產生,所以真正能成就正見的,在八正道裡頭是「正思惟」,在三種般若裡頭是「觀照般若」。這兩種在我們中國佛教徒里,包括出家眾在內,很少去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所以解脫生死的人也就比較少了。7-1禪定與智慧的差別解脫生死如果以阿羅漢為目標,一定要從正思惟開始,正思惟就是八正道的正念。佛陀說「四念處」非常重要,正念當然也屬於禪定門,但它所念的境界是順入法性的所緣境,跟正思惟是相應的,所以能夠解脫生死。觀照般若都以「中道」作觀察,觀察一切法的假相當體就是空性。色跟空沒有差別,色是緣起法,緣起法的體性是空的。所以色法是一種假法(暫時存在的假相,終歸無常變化),它的體性是空性,這就是「中道」。不撇開物質來說空性,是在物質當體證悟它的空性,觀察到它的空性,這些才是真實佛教所說的智慧。平時把緣起法、十二緣起、般若,講得頭頭是道,自己如果沒有用上觀照般若的功夫,都是「說時數寶」,還是別人的。中國的修行方法講到密宗這一類時,叩大頭、修什麼法、持什麼咒幾萬遍?這是肯定能消業障,肯定能增福報的。除非作完四加行,到了修定過程以後,才能作「止觀雙修」,才有一點進入修慧門。否則前半段都是修福德,連修禪定也不容易談得上。因為他一心一意的想趕快修到幾萬遍,「唵嘛呢叭彌吽」、「唵嘛呢叭彌吽」…,修到趕快成就。這心很急,要求多、求功。凈土念佛達到一心不亂,這當然也是禪定門。念佛三昧當然是禪定門,消業障是肯定的,增福報也是肯定的;所以這是修福報,修禪定。禪宗也是比較屬於修禪定門,多過於修智慧門。有些人心裡聽得很不能接受。有的人以為參話頭、提疑情是在修智慧,其實參話頭是在追蹤我們的心意,看看話頭未起之前是怎麼個樣子,然後提起疑情,思惟這是誰?是誰?這一類跟思惟「緣起法」的智慧,跟思惟「緣起性空」的智慧是不一樣的方法。方法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當然,修禪定到了明心的階段,沒有妄念,心性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起心動念都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念頭清凈或不清凈都明明白白。可以說不起妄念,不造諸惡業。行、住、坐、卧之間很安祥,得到輕安。妄念幾乎在定力之下不現起,在這方面就會常常把「定、慧」混淆不清,以為這就是證到幾果,第幾果位了。其實從方法論來說,佛陀告訴我們要照見五蘊皆空,要看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的如是觀。「照見」就是智慧的修持方式,「觀察」就是在作智慧的抉擇。禪定是「制心一處」,心住於一處謂之定;智慧則是「抉擇、思惟」。所以大家從智慧跟禪定的定義上,應該明白自己一路來的修行方式,是偏重在禪定門、還是偏重在智慧門?自己可以作一個比較看看。7-2聞所成慧學佛法若要開悟,必然要思惟的,不可能不思善、不思惡的,初學者也沒有這種本事。所以初學者一定要先開悟,對世間、人生、宇宙的真實相,經過了聽聞,得到「聞慧成就」。這種聽聞還得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思惟。舍利弗聽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為什麼會有震撼?他當然也有經過一些思考,把這句話跟自己平時對宇宙、人生的認識作一番比較,然後才肯定佛陀的理論是正確的,所以才那麼興高彩烈的找目犍連尊者一起去拜師。所以聽到佛法以後,都是要經過思考的。講一句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不是從禪定門得到的,這是要理解的,是智慧門的。所以我們在聽聞佛法時,有時候一天持好幾遍《金剛經》,有時候一天持好幾遍《心經》,但是派不上用場,因為都是把這種最高的智慧當作福報門來修。當然一輩子熏習了「所謂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所謂莊嚴,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所謂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這些熏習當然可以帶給你來生有這麼個般若的概念也不錯。但是沒有依照經典裡頭說的去思考:為什麼「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樣地行六度波羅蜜,叫做「應無所住」?「應無所住」又是如何住?幾個人會去思惟?聽《般若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有幾個照見的?所以就是誦般若經典,也是偏重在消業障、增福報,難得幾個在智慧門下功夫。所以不容易解脫,不容易證悟,做了這麼多,卻談不上聞所成慧的成就。所以說「戒定慧」,大乘除了持戒、禪定,還有般若。六度裡頭有「戒、定、慧」這三度,八正道里也有戒定慧三無漏學。佛陀告訴我們,修智慧就要聞、思、修。所以我們中國的佛教徒,勉強可以說有「聽聞」,但因為沒有得到勝解,雖然有很多聽聞、知識,不能說有「正見」。「正見」是要從觀察緣起法來的。對「因果的定律」逐步、逐步的思考,一層一層的思惟,才能得到了正見。這種思惟緣起法,所得到的結論是,看到世間都是緣生緣滅,所以諸行是無常的。觀察到諸法是因緣和合的,所以肯定是無我的。觀察諸法都是因緣的假相,所以能夠思考到一切本是「不生不滅」。這樣子得來的結論,就是「三法印」。一般學佛的,都把三法印當作名相來看,你講這道理,如果合乎三法印,這就是佛法。殊不知道三法印是從正確的認識、不斷的觀察因果的定律以後,逐漸、逐漸養成的正見。培養正見的智慧以後,就得到三法印。這種對三法印的肯定,自然就能運用在生活上。遇到任何不愉快的境界現前時,當下能夠現起三法印的智慧,才是正見的智慧。「諸行無常」,算了,放下了!「諸法無我」,算了,看破了!一切都是無我的,有什麼好貪的?唯有從「聞所成慧」得到這樣的勝解,才能勉勉強強叫做聞所成慧的「成就」啊!7-3思所成慧沒有得到佛法義理的勝解,也就是「殊勝的見解」,思所成慧更談不上。思所成慧就是「正思惟」。不斷思惟無常,不斷思惟無我,也就是在思惟《金剛經》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達到這一個階段,才勉勉強強算是在修「思所成慧」。大家都知道,你如果想酸的,就會流口水;想貪慾的,內分泌就會起不同的變化。唯有思惟,才有力量來對治我們的貪慾、憎恨、嫉妒、怨恨這些壞脾氣。你唯有不斷的思惟「世間一切是假相」,才有辦法降伏你那個衝動、舉動。真正要降伏煩惱,要在日常生活上派得上用場的,必然要思惟佛法。用正思惟,用觀照般若才行。所謂貪慾,就是見到境界以後,升起喜愛的感受,才不斷的懷念、回憶、思考,才會促使你的身體、語言去採取行動。同樣的,用不凈觀來對治這些貪慾,就是要讓你升起厭惡的感受。想到身體死了,臭了,爛了,生蟲了,剩下白骨了,久了自然升起厭惡感,不起貪戀。斷除煩惱,不是用一般定力的力量可以做到的。無可否認,定力是絕對可以降伏煩惱的。但是真的斷煩惱,必然是要透過智慧門的,否則戒定慧的「戒」要作什麼用?無明是屬於思想方面的問題,所以一定要從智慧方面作正確的思考,用正確的見解去破除。禪定、持戒之外,能夠有力完全斷除習氣的,就是智慧。所以思所成慧就是要不斷的思惟、不斷的思惟。如果是能夠解脫的阿羅漢,就是能夠思惟世間的無常法,才能夠真正的顯出出離心。所以思所成慧就是在降伏煩惱,斷除煩惱。它跟觀照般若一樣,要正思惟三法印,才有可能解脫生死,證悟阿羅漢。7-4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必須要禪定、智慧達到相當的程度,特別是在入定的階段以後才能做到的。我們平常要不斷的思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只要是緣起的,體性一定是空的。因為體性是空的,所以必定要靠很多緣來帶動升起。不斷的思惟:「緣起性空,性空緣起,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又不斷的修禪定。那麼還沒入定以前,這些思惟都是屬於散亂心的觀慧。不過,這種散亂心的觀慧仍然有降伏煩惱的力量,只是無漏智慧不容易現前而已。大家也能夠明白,「因」是主要的因素,「緣」是幾個次要的因素,靠著「因」和「緣」的幫助,才能生出一個「結果」。不管是房子,或是人,或是花,或是器具,都是這樣以「因」配合「緣」來成立的,所以他就沒有「我」的自性,它確實是無自性的。(註:佛學上講「我」或是「自性」,是指一件事情「能夠獨立的存在,能夠永久不變,也能夠自己生出自己,不需依靠外緣的幫忙」的特性,不是指平常講話時講「你、我、他」的「我」。所以「無我」或是「無自性」就是指「沒有上述這些特性」的意思)。這個無自性就是空寂性,空寂性到底像什麼樣子呢?在散亂心的時候,它是不容易現起的,不容易體會空性那種狀態的,所以不容易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的思惟四念處,思惟三法印,或是觀照一切法無自性,總觀一切法空。這樣子慢慢入定以後,產生出來的那種禪定的定境跟無漏的智慧,就是跟空性相應。所以以這種智慧入定以後,引發出來的無漏智慧,再觀察無漏的境界,知道一切法都是緣生、無自性。所以這種境界叫「無分別的境界」,能體會的這種智慧就是「無分別的智慧」。以「無分別的智慧」觀察「無分別的境界」,這樣子到了入定的階段,整個意念都處在那種「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諸法空相的境界裡頭了。從「觀照般若」進入到「實相般若」的階段是這樣修的,這就是修所成慧的「成就」。你說我們有那幾個佛教徒是經過這樣的聞、思、修過程呢?希望大家在學佛過程裡頭,要貫通八正道、十二緣起、《般若心經》、《金剛經》這些大乘經論。融貫了以後,不要忽略八正道,惟有八正道才是解脫生死的不二法門,惟有六度的菩薩道才是成佛的資糧,這些不能夠分開。唯有八正道才能讓我們照見五蘊皆空、無我相、無人相,才能夠行菩薩道。通達佛法以後,才能夠知道應該在日常生活裡頭用功夫,也才知道自己的修行方法到底是在修智慧還是修福報?是修禪定還是修智慧?要明白這些才不會浪費時間,大家繼續用功。

 禪定與智慧 8 修習智慧的步驟

    每一位修學佛法的人都希望早一點開悟,進到禪堂來都希望明心見性。這都很好,但我們必須了解到我們無始以來的這些習氣,不是一個禪七可以消除凈盡的,所以一定要悟後而修。在禪堂培養你打坐,或者參話頭的這些方法、要領,乃至在這裡了解諸法的實相,就是開悟了。「開悟」,簡單的說,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實相。8-1什麼是開悟?舍利弗尊者還沒有見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原本跟目犍連尊者都是當時宗教界的佼佼者,對宇宙人生的認識也都是自認為最高的。沒有想到聽佛陀的弟子阿說示比丘(五比丘中的其中一位)說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兩句話,他就得到那麼大的震撼,當下豁然大悟。原來世間都是因緣生,世間的一切就是因緣滅,這就是佛法的真理。我們很多學佛的人,都希望看大經大論,也希望發心遍閱大藏經,這都很好。但如果有智慧的人能夠像舍利弗尊者一樣,聽了這麼一句因緣法,他就開悟了。所以並不是說看遍三藏十二部的大部頭經典,就叫作「多聞」,這只是看了很多而已。只要你沒有得到緣起法、生滅法的正見,看再多也是沒有用。「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知」。對於生滅法,究竟是怎麼樣生、怎麼樣滅?一旦通達了這種「因緣法」的理論,就可以叫「多聞」。所以了解緣起法、般若空性,體會緣起法、般若空性,以此作為修持,以此來證悟,才是真正的「多聞」。所以我們要從這個緣起法當中,了解世間都是假相,進一步來參究緣起法的平等性、空寂性。證悟到這種空寂性,也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以後,就能找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對緣起法已經有了概念,這叫做開悟。像舍利弗尊者聽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以後,他馬上開悟,知道世間一切事物都不是自己生,不是自己有,不是自己成就,世間祇不過是假相而已,所以從假相當中找到它的真實相。真實相就是觀察這些假相,體會到它是緣生緣滅的,沒有真實,而開悟的。8-2悟後而修修行佛法,特別是修學所謂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都是要開悟以後再用功修行。這叫「悟後而修」,佛法應該要這樣子學的。所以「開悟」也有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三種。這是在參究話頭、提疑情方面得到的一種悟境,這些相信班首師父們會給大家一點提示。我所謂的「悟後而修」,只是要大家先認識「因緣所生法」,也就是緣起法,了解世間的真實相,改變對世間的看法以後再來修行。現在知道一切是因緣生的,靠因緣而現起的,明白世間一切都是假相,所以不再執著、不再染著,從此就慢慢的來修行。我們一向以為世間是真實的,所以那些貪念、染著,包括對意見的執著,在日常的生活裡頭都要用「持戒」來克服自己。自己習慣性的一些口頭禪,講那一類的話,動不動就說出來了,動不動就做了,這些都叫做習慣。習慣是怎麼來的呢?都是從過去的無明,不知道世間的真實相時,不斷地追求世間的一切享受,才成為習慣性。現在我們既然明白了,對於這些衝動性的行為,就要從持戒來克制自己,避免侵犯別人。所以在生活里要正語、正業、正命。合法的身體行為、語言行為,就叫正語、正業;合理的經濟生活叫做正命。日常生活里要盡量的剋制自己,不侵犯別人、尊重別人。在行為上雖然能剋制得了,可是習氣太重,不容易克服。縱然行為、動作、表情勉強可以剋制,內心的念頭還是放不下,一直在這可愛的境界上或是憎恨的境界上一直起妄念、起分別,妄念紛飛,所以必須修禪定,才會有正念、正定。8-3培養正念與正定什麼叫正念?正念是指所念的內容都必須與「正見、正思惟、般若空性智慧」相應,也就是要能夠念一些可以降伏煩惱,可以契入真理的所緣境。像「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些可以降伏煩惱,也可以契入真理法性的所緣境,就屬於正念。(註:「所緣境」是指心念所思考或專註的對象。不論修習禪定或智慧,都必須選擇一個「所緣境」來使心念專註或加以思惟,才能修習成就。)一定要把跟「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等真理相應的義理,作為我們修禪定的所緣境。這種念頭合乎中道、合乎緣起,所以叫做正念。什麼叫正定?在修行的過程中,因為日常生活里都這樣子繫念,在這種正念裡頭,已經慢慢地對世間的權力、五欲逐漸地淡泊。所以一旦達到入定,或是即將入定時,在習氣上、習慣上已經不容易現起這些行為,因此就與道相應。生活方面,個性已經很溫和,念頭已經不再妄念紛飛,行為也沒有那麼貪求、染著、堅持己見,就能逐漸與道相應。因為是「觀無常、無我、不凈、觀受是苦」等等而入定,所以定境的內涵里就有一種出離世間的心態。展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無漏的定境,它是清凈的、與道相應、與法空性相應的,這種根本定就屬於正定。唯有正念,也就是「四念處、三法印」,才能夠引生出離心,才能夠引發無漏智慧,這種定就叫做正定。有這種正定再來思惟正見、思惟三法印,就能夠契入真實、契入法空性,得到解脫生死。所以學佛先要有正見、正思惟,才能以般若空性來照見五蘊皆空。這樣子體悟、證悟、開悟,然後在日常生活裡頭時時觀無常、觀無我等等,對世間淡泊、放下、看破,就能得到現生的解脫。8-4菩薩的修持基礎——我空觀所以《金剛經》里,釋迦牟尼佛明明白白的告訴所有的大菩薩都要作如是觀。《金剛經》都是對大乘菩薩所說的,不要以為講這些「無常、無我」都是阿羅漢的作為,這是大錯特錯。沒有一個不修行「我空觀」的人可以成佛,可以成為菩薩的。觀自在也是觀「我空」,照見「五蘊皆空」,才這樣得自在的。《金剛經》的最上乘菩薩所講的道理也是我空觀。要無我相、無人相,這樣觀察「我空」以後,來作一切善事。所以離我相以後所作的善事,不住於色、不住於聲、香、味、觸、法,這才合乎菩提。菩提是一種覺性、一種空性。能夠離我相、離一切相來作一切善事,那麼就合乎空性,能夠三輪體空地行六度波羅蜜。這樣所得到的功德,並沒有功德性。所以合乎空性,與空性相應,這才是成佛的資糧。若有我執,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持戒、忍辱,那就會住於這些名、聞、利、養。這種心態頂多來生時出生到人間大富大貴的人家,或者生到天堂享受天上的無比福樂。便與成佛不相應,所以大菩薩的作為還是要從我空觀修起的。《般若心經》不是天天念嗎?它也是照見五蘊皆空,並沒有非常特殊的法門。「我空觀」是阿羅漢、菩薩成就道業的不二法門,這是肯定的。《法華經》說「唯有一乘道,無二亦無三」,這一乘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的正見就是要觀察諸法無我。所以不管大乘、小乘的體系都是一樣的,大家一定要深深去體會,去肯定。《般若心經》告訴我們要「我空觀」,才有辦法度一切苦厄。「照見五蘊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佛祖不會騙你的。所以《金剛經》教大乘菩薩的根本修行法門,就是叫我們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這是在教我們怎麼樣正當的、正確的去觀想。一切事物靠因和緣而成的話,叫作「有為法」。不必靠因和緣而成,原本就有的那種空性,叫作「無為法」。一切靠因緣變化的有為法,一定是變化無常的,所以他的速度是很快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地不實在,時間的變化是如露亦如電。要這樣的觀才能與道相應,才能與空性相應。8-5靜中養成,動中磨練我們學佛一定要這樣子,先認識世間的真實相。開悟以後,在日常生活不斷的以修禪定或是持戒,配合智慧一起下手,來慢慢消除自己經常有的一些緊張、衝動的舉動、習氣。例如對於自己所喜愛的可愛境界,那種不斷的思惟,不斷的染著,愛戀的一股衝動的力量;或者對憎恨、厭惡的境界也是不斷再想起,引發內心生恨的那種習氣,然後境界現前時,「啪!」的一聲,打、罵的不好行為就表現出來了。班首師父經常教導我們「靜中養成,動中磨練」。在禪堂裡頭,安靜的養成持戒修定的習慣,能夠明心見性。先把這個修持養成一種習慣,然後出去面對大眾,人與人相處時再來磨練,接受考驗。自己心裡有沒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起心動念,舉手投足,有沒有侵犯到別人?有沒有明白當下自己的心是怎麼樣子?這要動中磨練。所以說「悟後而修」,是指開悟了以後,在日常生活裡頭一步一步的修。與人相處,你才知道你的習氣、脾氣大到怎麼樣的程度?你的習氣別人容易忍受,還是很難忍受?越難忍受就表示你的習氣越重。人家不尊重你,你就大發雷霆,說人家傷害你的自尊。自尊心就是我執的代名詞。人與人相處才好修行,熱鬧場中作道場,所以要在動中磨練。在禪堂里大家要好好地養成一種隨時觀照,隨時明心的功力,這非常要緊。時間不多,大家要更加用心,好好的養成修定的習慣,才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出去以後,隨時隨地能夠派上用場,能夠用上功夫。大家繼續用功。

 禪定與智慧 9 智慧的內容─《中論》四句偈

    各位同參,專心諦聽!今天要講的般若內容,主要是引用大乘佛教龍樹菩薩的《中論頌》裡面一句很著名的話來解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句話也是中國天台宗用來成立的教理--「一心三觀」的依據。9-1「因緣所生法」首先來看因緣法,它是佛陀觀察世間以後所體證的真理,並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一種哲理。世間上任何一件事物,不管是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有心意識的、沒有心意識的,都是由兩種以上的元素、材料或關係條件組合的。不同材料或者不同的關係構成不同的結果,佛法把它叫做「一合相」。我們世間的人就把「兩種以上的材料、元素、關係、條件」組合成的每一樣東西認為是實實在在的,所以產生一種盲目的染著、執著,想要貪愛、追取,因此造出種種的善業、種種的惡業。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穿世間的假相。一旦看穿了,那個層次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所謂的實相。例如一本書是經過作者思考,還有筆、計算機、打字機等種種的因緣寫出稿子,再經過印刷廠製造成一本書。這一本書的「近因緣」是作者的學問、知識和文筆的技巧;「遠因緣」則是這個作者靠什麼因緣來到世間,他憑什麼因緣得到知識學問。一本書的成立要經過那麼多的因緣、關係、條件組合而成的,所以這一本書是因緣和合的。既然是靠因緣和合的,就很容易知道它不是自己有的,它是靠因緣有的。它不是自己生的,它是靠因緣生的。它不是自己成立的,它是靠因緣組合而成立的。所以只要你能講出一樣東西,世間上的任何一樣東西必然是要兩個元素、關係、或者條件、材料的組合吧!有生命的個體也是這樣子,總是要靠母體在某種過程中生下來的。

    所以佛法說「諸法因緣生」。「因」是形成這個結果的主要部分,「緣」是所有能夠幫助形成現在這個結果的那些關係條件。「因」跟「緣」和合起來,就是一個「果」。所以每樣東西都叫作「果」。例如這個禪堂就是個果。禪堂之所以成為禪堂,必然有它的因,基本上有「土地」為因,「材料、設計圖、人工」為緣,才能構成這個禪堂。又比如大師三十年前賣掉房子來買這塊土地,那麼大師就是「因」,信徒的需要為「緣」,買下這個山頭、蓋這個道場為「果」。世間的一切就是這樣子,主要的「因」加上次要配合的條件為「緣」,產生了「結果」。不管是「同時的因果」或是「相續的因果」,必然通通包含了兩種以上的因素、條件、關係,所以叫「諸法因緣生」。9-2「我說即是空」因緣所生的果,我說即是空。佛法說這種狀況叫做「空」,所以「空」是靠一切因緣的假施設、假合而成的。沒有真實的獨立體,沒有真實的永恆體,沒有真實的實在體,所以不是獨一的,不是永恆的,也不是實在的。只要一個因和一個緣構成一個結果以後,它會影響左右前後的關係,它本身也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它自己。例如這個房間的周圍圓圈本來沒有地毯,由於走路時有聲音,會干擾靜坐的氣氛,有這種「需要」為緣,所以鋪上了地毯。可見種種的需要都是成為後面結果的因緣。每一個果能夠影響前後的因果,也受前後因果的影響。一般人都會講:「目前自然生態的環境保護是一種因果循環」,其實一點兒也不錯。我們既然了解一切都是靠因和緣而生的,所以一切都沒有自己的體性,都是靠因緣而成為這個樣子,或者靠因緣而成為那個樣子。例如塑料原料由於模子的大小不同,而成為家庭用具,或成為工業用品,或是成為建築材料。「緣」的不同,就好比工廠里的設備、管理人員的素質不同,所以作為產品的「果」就不一樣了。可見每一樣東西都是隨因緣而成立的,沒有自己的體性。成立以後又受外圍的影響,使它的質量不斷地改變,終於破壞、消失。消失並不是真的消失,能量的歸於能量,質量的歸於質量。或者不同的質量分散開來,又去和能夠跟它相應的一些材料結合起來,構成另外一樣東西。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在因緣的變化之下,成為這個樣子或成為那個樣子,沒有一樣東西有自己的體性。因此佛法說世間一切只要是靠因緣生的,都是「無自性」(沒有自己獨立不變的體性),無自性的本意就是「空性」的意思。中國佛教因為一、兩千年來已經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大部分的人平常都能談得出一點佛法來,只是不明白世間的真實相而已。所以我們學習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認識宇宙世間的真實相。要認識這些真實,那就唯有透過緣起法才能解釋世間的一切,才能點破世間的假相,才能讓我們透視假相而得到證悟:它的真實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生滅。9-3「亦為是假名」我們正確的認識世間既然都是因緣生的,都是一種假相,就能得到一些結論:(1)沒有一樣東西是固定的所以一旦因緣成立以後,它又會去影響別人,也會受別人影響,然後不斷的變化,所以沒有固定的、永恆的「果」。這種「諸行無常」的道理,我們雖然也能講給別人聽,安慰別人世間是無常的,事實上真的有一件重大事情發生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是放不下的。為什麼?因為「諸行無常」是你得來的知識,不是你的正見。你只不過是耳朵聽一聽,或是自己觀察世間,體會到「無常」,並沒有從緣起法去深刻的思惟,再加以深入的觀察,然後對這種見地做一種肯定:肯定世間在緣起法、因果定律之下,從有到無,從生到滅,從生到死,必然是無常的。我們學佛不要學別的,先能夠把這種正見培養起來,你才有可能解脫。平時偶而講一講「世間無常」,怎麼能構成你的人生觀呢?必須時時刻刻去思惟「諸行無常」。為什麼?一切都是緣起的。靠因緣帶動而現起,依因托緣而生起,叫做「緣起」。既然是靠因緣而現起,就不是自己現起,就不是自己生,就不是自己有,就不是自己成的。肯定這一切都是假相,都是無常的。在無常之下,我們為什麼要執著權力、地位呢?你有執著、有貪求,有求則苦,無求乃樂。有求就害怕「求不得」的痛苦,有求是一種顛倒的虛狂妄取。世間是不真實的,你為什麼一定要追求?這叫盲目的追求。得到權力,你又能夠怎麼樣?過幾年不是還要換人嗎?學佛能夠正確的觀察緣起法,就能夠正確的認識世間的無常相,才能真正放下權力、名位、和慾望。能放下,你就沒有患得患失的心態。沒有患得患失的心態,就是「自在」。能夠對緣起法做如是觀而得到自在,這個人就叫做「觀自在」。各位想要自在嗎?唯有觀察緣起法!緣起法是解脫生死、當下自在的不二法門,這是佛陀證悟的。(2)每一樣東西都沒有獨立的個體每樣東西那裡有一個獨立體?「我」的定義是「能夠主宰,能夠獨立」的。以人來說,包含了物質與精神兩部分。物質又分為「地、水、火、風」;精神又分為「受、想、行、識」。以眾多的精神體和物質體結合而生,簡單的說,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眾的和合,叫作「眾生」。所以「人」並沒有實在的個體。一旦死了,「地、水、火、風」各歸各的,「受、想、行、識」回歸到這個識,繼續附著在下一個名色(註:精神與物質),成為另外一個個體,繼續再投胎轉世。「識」只不過是我們身、口、意的行為從「質量」轉換成「能量」的無量無邊的記憶力,所以它是緣起法,是不真實的。能夠觀「諸法無我」,對世間的欲樂--色、聲、香、味、觸,或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及男女情慾,就能慢慢轉淡、慢慢放下,現生就能在五欲、情慾方面得到解脫自在。9-4「亦是中道義」在經典裡頭,像《般若心經》最先告訴我們的是觀照的方法,觀照一切是緣生的,它體性是空的。地、水、火、風沒有真實,所以組成的「色」就沒有真實。它的體性是空的、是無自性的。觀察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它的當體沒有自性,無自性就是空。所以「空」是從物質當體去觀察出來的,這就是「中道」思想。現代物理學說是電子、質子和中子構成了原子,不同數量的原子構成不同型態的東西,產生不同的功能,所以它的名稱也不同。一切隨因緣成為這樣,成為那樣,而有不同的形狀、大小、體積、功能、作用。所以世間一切都是緣生緣滅的假相,都是虛妄不實的。「緣生的」就是物質的現象,「體性是空的」就是它的真實相。所以色和空是相同的,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能夠透視它的虛妄不實,當下就能認識它的無自性(註:沒有獨立不變的體性)。因此知道假相的「現起、存在、變化、消失」不是真實的,並沒有永久不變的生滅現象,所以《心經》把它叫作「不生、不滅」。就好象虛空一樣,不管烏雲、白雲怎麼現起、怎麼消失,對虛空並沒什麼影響。這個沒有變動的「虛空」可以勉強譬喻成我們的「真實相」或「空性」。虛空並沒有動搖,虛空並沒有生滅,虛空並沒有垢凈。所以一切法的真實相里,是不生不滅、是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種體悟就是「涅盤」的境界。只是用「寂靜」來形容「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等種種變化的不真實而已。透過緣起法來認識世間的假相,就能夠進入到世間的真實相。觀一切法即是緣生而無自性,就是見到一切法的法性,所以「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這個「見性成佛」也就是我們參禪、明心見性的最終目標,也是皈依三寶里的「皈依法」、「皈依涅盤」的最終目標。學佛的最高層次就是皈依法,皈依涅盤。涅盤是一切法的真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要先不斷從緣起法來觀察世間,培養「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樣的見地。慢慢的一方面得到解脫自在,一方面對世間毫無貪戀,而逐漸與涅盤的真實相相契合,進入「涅盤寂靜」的境界。有了這種心意識的見地,就是正見的「成就」。這對解脫生死來說,是真正的「出離心」,出離三界、出離五欲、出離世間法而進入「出世間法」。9-5斷除生死的過程從緣起法來觀察,解脫生死是有可能的。前面跟大家講過,由於六根接觸六塵,緣「觸」而有感「受」,緣「受」而生起「愛」著,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生」,緣「生」而「老死」,緣起法的「流轉門」就是這樣下來的。現在回觀「還滅門」,六根接觸六塵時起了「出離心」,不貪戀世間,所以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老死滅盡則一切痛苦皆除,因此得大解脫,得大涅盤。大家要有這樣的知見,這就是正見。從大乘佛法來說,這叫「般若的空性智慧」,能夠觀一切法空。為什麼?觀察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的,都是緣生無自性的。語言是透過思惟才有的。心不平則鳴,有意見一定是有「接觸,感受」以後,才會想像、分析,得到概念而成為語言。因此語言是緣起法,是無自性的。心念的思惟一定也要透過六根的接觸,才會有思惟分別,所以思惟也是緣起法,也是無自性。身體的任何動作也是一定都跟外境有因緣,才會有動作。所以,所有的語言相、文字相、心念相、世間一切相,凡所有相都是虛妄,都是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認識它的實在體性,就知道一切是假相,一切的本來是不生不滅,就不會加以虛狂妄取,不採取行動就不會繼續造業。沒有造業,再加上定力的培養,業的這股潛在力量就不會形成一種衝動力來引導我們投胎轉世。所以認識世間的真實相,叫作「般若智慧」,又叫作「明」。原本我們認為世間是實實在在的,叫作「無明」。以空性慧的「明」來對治虛狂、妄取、顛倒的「無明」,這樣子我們自然有解脫生死的可能。大家對世間的一切要作如是觀察。為了要培養這樣的一個觀念,就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作你的話頭,作為你的疑情也可以。常常參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緣生無自性。就是這樣子。你能夠經常地思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種不實在相,經常作為你參究的話頭,甚至成為你的口頭禪,一樣能構成對外境的一種自在、解脫的力量。這樣子成為你的口頭禪、或是思想的一部份。而當禪定的力量慢慢地達到「近分定」、「未到地定」,或是能夠達到「根本定」更好,自然會引發空性的無漏智慧。以這樣空性的無漏智慧,來觀察世間無自性的一切假相,就是以「無分別智」觀察世間的「無分別境界」。最後契入時,全體脫落,得到內在的超越,這就是達到「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證悟境界。因為能觀的智慧是無自性的,所觀的境界也是無自性,契入成為一體,所以叫作「無智亦無得」。大家今天開始,了解緣起法以後,你就要懂得徹底的放下。人生最後是一無所有的,「千間房屋一張床,家財萬貫三餐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間一切亂紛紛,最後是不了了之。你能夠帶走什麼呢?放下吧!真能放下,才能真得解脫。大家參話頭也可以,觀空也好,繼續用功。

 禪定與智慧 10 解脫的生活─《心經》與人生

    《般若心經》在中國是最普遍的經典。在所有經典裡頭,可以說《般若心經》所講的智慧最為精要。因為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兩百多個字,但是裡面所告訴我們的修行方法的確已經是很完備了。我們中國佛教徒在做早晚課誦時,都會誦一誦《般若心經》。遇到法會要超度亡靈時,也會念一卷《般若心經》,然後迴向給他們往生西方凈土。但是極少人知道這《般若心經》是我們每一個人日常生活中的無價之寶。它的目的是要解除我們心靈的苦悶,去除一些罣礙、擔心,使我們每天能過著自在的生活。《般若心經》和《金剛經》都是教我們要看破、放下的,因此「空」的思想就很濃厚。當然,為大人菩薩所講的《八大人覺經》裡面,無常的思想就更加濃厚了。這部經的字數也許沒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多吧,但裡頭提到「生死」這個詞就有六、七次!其它如「無常」啦、「國土危脆」啦,都是告訴我們:菩薩在日常生活裡頭要時時觀無常、無我、苦、空。我們要學習人間的佛教,就要特別重視這種智慧的修習。當然我們都說大乘的菩薩是講究福慧雙修的,但是要做到福慧雙修,得先在智慧上培養一個正確的理念才行。10-1般若心經的宗旨這部《心經》的宗旨就是要我們離苦得樂。所謂「離苦」即是經文的「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得樂」即是「觀自在」。修行的關鍵在於破除我執,也就是經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1)為何要照見五蘊皆空這個世間本來是很苦、很苦的一個世間,有各種各種的苦--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等。這些痛苦就是因為我們在思想上有了一個錯誤的執著,以為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的存在。所以要離苦得樂,就必須先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夠消除我們人生的種種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和怨憎會苦。而且以般若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才能遠離顛倒夢想,也才能真正沒有恐怖。(2)何謂顛倒、夢想、恐怖為什麼遠離顛倒夢想以後,就沒有恐怖?首先我們必須清楚自己平常都有些什麼恐怖、害怕?一般人不管是已經在工作,或者還在求學,常常都會罣礙未來的事情,害怕自己的前途不樂觀,害怕自己受到傷害,害怕自己想要的得不到…等等。《金剛經》為什麼講「未來心不可得」?因為世間的因緣很難講、很難解釋。未來的事情隨時都會變的,沒有一件事絕對是這樣子的。既然還沒有到的事情沒有辦法預料,我們不要動不動就為自己的未來在那裡打算、計算。眼前我們只要注意自己,把握當下就好了。但是一般人不能理解「未來心不可得」,所以這些害怕每天都存在我們的心裡頭,讓我們一直在擔心、罣礙。如果分析這些擔心、罣礙的來源,不外是從「我執」產生的。所以必須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能夠遠離這些擔心、罣礙,才會沒有恐怖。那麼,什麼叫做顛倒、夢想呢?顛倒、夢想就是一種「戲論」相--本來是不真實的,我們卻都認為是真實的!譬如你心裡頭常常會出現一些妄念,不管是懷念以前的事情,或是偶而想起好朋友、女朋友,乃至一些你很喜愛的境界。只要一想起來,就會隨著心裡那個境界一直深入地幻想下去。這些幻想不但不真實,而且也幾乎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才說那是一種「顛倒」,或是一種「夢想」。可是我們每個人確實常常在心中浮現的那個幻境裡頭不斷地妄想,所以才把它叫作「戲論」。我們會繼續幻想的原因,就是由於內心裡存在著一個「我」的概念,覺得有一個實實在在的一個「我」,所以才會生起一些顛倒夢想。如果以般若智慧來破除我執,就能遠離這些顛倒夢想。(3)離苦得樂的境界--觀自在無有恐怖的心境就是般若心經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我們有時候得不到自己所喜愛的人、事、物、種種狀況,心裡就會很苦惱,很害怕,這是因為「我」很想要得到那個東西的關係。如果你想要沒有恐怖的話,你一定要觀想,觀想般若。而且這個不是泛泛之談,是要很深刻的去思考,思考世間的一切確實都是因緣和合的,沒有真實的,一切都是假相的。這樣不斷的觀察,直到破除了一切法執(對世間萬物的執著),破了自我的我執,才能夠在日常生活裡頭不為外境所迷惑,這種思考就叫作「觀照般若」。現在有了這個觀照的智慧,日常的生活就要經常深深的思考「世間一切都是假相」,凡是遇到境界就是這樣子處理,這種修行方式就叫做「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果你能夠在日常生活裡頭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那麼當你遇到喜愛的、厭惡的、擔心的、罣礙的境界現前時,你就會利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處理它,放下這個煩惱。要體會「世間一切都是假相」,首先得思考「我」這個概念到底實不實在?這個「我」其實是一個假相,它是五蘊(身體、感受、概念、行為、意識)和合而成的。只要其中一項因素改變了,現在的「我」就跟前一刻的「我」不一樣了。因為這個「我」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都在受環境影響的,眼前的「我」只是一個暫時的假相,所以說它是空的。我們因為以前覺得五蘊都不空,覺得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完全不變的「我」,所以一直擔心「我」想要的都得不到。就算「我」已經得到的,更擔心會失去這些好因緣。因此我們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關鍵就在於「照見五蘊皆空」。10-2何謂般若佛法裡頭講的般若,又分為「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個階段。你們有沒有聽過:「對世間的慾望淡薄一分,道念就增長一分」?這句話你能夠了解,對世間就能夠看透、看開了。要做到這樣,你起碼要達到「聞所成慧」的階段,也就是對緣起法、三法印先有正確的認識才行。「思所成慧」我們中國人比較少用到,所以比較不容易自在。你想要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一定要用到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在八正道里叫做「正思惟」,也就是依照我們所學的佛法理念,去思考世間的真實樣子。在日常的生活裡頭,對於現象界所發生的一切,我們都這樣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它確實是無常的、無我的、是符合因果定律的。這樣子逐漸構成我們的人生觀,就叫做正見。等到禪定能夠修到入定,在定中體悟三法印的道理,那時才叫作「修所成慧」。大家以後出去弘法,教到八正道時,不要那麼單的說:「八正道啊!正見就是人生正確的觀念,正思惟就是人生正確的思想。」那麼簡單哦?佛法有那麼簡單嗎?八正道是可以解脫生死的耶!如果你是那樣教信徒,三大阿僧祗劫都不會開悟的。(1)緣起的定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這個「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你若明白的話,這個智慧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見。大乘菩薩的智慧比較高,看到每樣東西的時候,能夠直接觀察到它的空性,知道它是關係、因緣和合的,沒有固定不變的體性,當體就是空的,所以菩薩的正見是空性。菩薩跟阿羅漢相比,阿羅漢的正見是從深刻地認識緣起法而開悟的,所以阿羅漢的正見是緣起法。緣起的定義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這個「生」是「現起、冒出來」的意思,所以「此生故彼生」的意思就是「因」和「緣」現起來時(此生),這個「結果」就會生出來了(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意思是「因和緣」已經存在了(此有),那麼「果」就會跟著存在(故彼有)。前一句是強調「果」生出來的那一瞬間;後一句則強調「果」生出來以後的存在狀態。每一樣事情都有它的因和緣;每一個因和緣,它的前面一定又有它的因和緣。往後,即便是壞掉,它裡頭的零件各自壞掉,它還會繼續往後發展。不管是構成空氣污染、環境污染,或者其它情況,反正都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發展下去。觀察緣起法以後,我們會發現世間是無常的,一切是無我的,每一樣的東西當下是涅盤寂靜的。用這種智慧來觀察世間,就叫做「空觀」。譬如桌上這個鬧鐘是一個結果(故彼有),裡面的這些乾電池、螺絲、塑料盒子等等,所有零件都是因和緣(此有)。再從每個零件來看,它本身又是一個果,有它自己的形成原因。譬如這個塑料盒子是怎麼來的?是因為有塑料的原料和模子(此有)。有那些條件,所以這些殼子就有了(故彼有)。塑料材料也是一個果(故彼有),因為它是從化學工廠、煉油工廠被煉出來的(此有)。繼續追溯上去,每個材料一定是要「此有故彼有」的。例如有了石油,才能提煉出塑料製品、顏料、或柏油路的材料。所以每一樣產品都是在生產過程不斷變遷之下形成的。有了現在這個「果」以後,跟周邊的其它成分合在一起,又成為一個新的產品。這個新產品再跟周邊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又成為下一個新產品。這樣子持續不斷,就是依照「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在演變。以我們人來說,由於父母的結合,再加上我們的前生—「阿賴耶識」的投胎,而形成了一個新生命。母親和父親只是提供一個物質(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還要我們的神識去跟這個物質結合才行。從此呢,母親要喝水、吃東西、呼吸、供應養份(此有),受精卵才會慢慢長大成形(故彼有),一直到誕生為止。嬰兒出生後,還是依著「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例如吃奶、換尿布、…才能繼續生存。從出生到死為止,身體都不斷在變化。等到死時,我們就說「此無故彼無」。沒有呼吸,沒有溫度,身體就會開始爛掉。所以我們仔細思考世間一切事情,就會發現它們都是按照因果的定律在變化。(2)諸行無常了解因果的定律以後,大家有沒有比較清楚的發現--世間沒有一件事是固定的?因為它都是不斷地向前推進,一直在變遷,所以是一種過程。佛法就把這種狀況叫做「諸行」,也就是「流行」的意思。我們一般都會說:「現在流行什麼衣服、什麼髮型」?其實政治、經濟、乃至整個宇宙、包括地球的運轉在內,都是一種流行。有了智慧之後,一聽到「諸行」,你就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處在變化的過程里。在這變遷當中,沒有什麼事是固定的。所以我們對於世間的一切,特別是權力、慾望,就能夠慢慢的看淡,放下。因為就算你很熱衷地追求權力,等你追求到了,沒多久又有變化,又換上別人來做了。可惜我們凡夫就是這樣愚痴,以為:「就算是一任,那怕只有三年、四年,我也甘願!」凡夫只知道執著,他沒有想到時間是很快速的,頂多給你做個六年、做個十年、做個幾年,權力必定要消失的。慈惠法師常常講危機意識。你若明白的話,真正的危機意識就是佛教裡頭的無常觀,它還包括「無我」的思想。要跟大家強調的是,中國佛教徒大部份都會認為這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太消極了,這是很大的錯誤。(3)諸法無我剛才說緣起法的定義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在「此生」跟「此有」中,就含有「因」跟「緣」的作用,也就是含有兩個以上的關係條件。縱然材料和成果是一樣的,不同的運作過程也會改變這個結果。譬如純金可以打造成一個戒指,或一個耳環。縱然純金與戒指、耳環的質料是一樣的,但是還有提煉它的火,使它軟化的溫度。不同的技術過程,打造出來的戒指、耳環就不一樣,所以說每一樣事物都是兩個以上的關係條件所形成。「諸法無我」的「我」在這裡不是指「你我他」的我,而是指「獨立性」的意思,但是獨立才不會受人牽制。我們一個人受人牽制時,就會感到不自由。要你哭、要你笑、要你怎樣你都要服從,因為你是受他牽制的!那麼獨立的就可以不受牽制、不受影響,本來就這樣,永遠都是這樣。所以「獨立的」可以說就是「自在」的意思,沒有獨立的就不能自在。能夠獨立,又能夠支配別人,我們一般就把他稱為國王。國王的權力可大了,不但能夠作主,生殺大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而且要怎樣就怎麼樣。像秦始皇,他雖然派人去尋找長生不死的葯,但是另一方面卻又開始建造墳墓。他那個墳墓不是死後才造的,而是在生前就開始打造。你看他又要找長生不老的葯,又要建墳墓!可見就算是國王,在面臨生死大事時也是沒有辦法自主的。從這樣「此有故彼有」的因果定律下,大家思考一下,沒有一樣事情可以獨立的。就連我們的身、心也是互相牽絆,不能單獨作用。所以當我們精神萎糜的時候,縱然很健康也是很懶得動;就算我們的身體有時候很不好,縱然情緒很高昂,也是走不了。這就是精神跟物質互相牽制的結果,做不了主的。到了生病時,特別是癌症那一類的絕症,雖然還沒死,但肉體不肯聽話啊!這要怎麼辦呢?所以人生在面對這兩種關係時,是無我的,不能自主的。在之前我為什麼要說:「不要把無常跟無我看得太消極、太悲觀」?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透過緣起法則來觀察世間的種種相,不管是有生命、沒有生命的,有心意識、沒有心意識的,都是在這樣輾轉相依相靠的關係下一直在向前推進,在起變化,在告訴我們世間是沒有固定樣子的。他的目的就是要指出世間的真相「因緣法、緣起法」--任何一樣東西都沒有固定的。他是要我們正確的認識世間,所以這並不是積極或消極的理論,而是世間的真實相。所以我們不要說:「哎喲!一天到晚說無常、無我實在太消極」!這世間本來就是無我的、沒有獨立體的,唯有這樣子觀察,你才會隨緣自在啊!不這樣子觀察,你怎麼能自在呢?這種是很自然、很直接的思考。我們要把觀念改變成這樣子。在生活裡頭,當你看到任何一樣東西,覺得確實好看時,在世間法來說,你不能否定每樣東西有好壞之分。一一比較下,確實有些比較精緻,有些比較粗糙;有些比較好看,有些比較不好看。這種世俗的假相,我們不能否認它。只是當你被那種「好看、精緻、功能殊勝」的外表所吸引時,要馬上返觀內照,在心中觀察:「那是假的、那是不真實的。因緣一變,就不再那麼好看,那麼好用了!」否則等你離開現場,心裡就會進一步懷念,想了又想,那種情況就叫做「愛」。什麼是「愛」?就是當你接觸了某一個東西,某一個境界,某一個人以後,心裡就深深的染著它,無法自拔。從此以後走路、吃飯、睡覺,老是想著它,眼睛張開來就想,一有空閑就想,這一種心裡狀況就叫做「愛」。心裡有愛染,基本上是因為有「我」(五蘊)這個觀念才衍伸的,所以在生活裡頭必須經常觀察諸行是無常的、諸法是無我(無法獨立、自主)的。這樣子觀察,你才不會被外境所迷惑。你以為是真實的,其實並不是對象真實,而是從我們內心裡自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五蘊),然後才接著有一個「外境」可得!我們不是常常聽到禪宗一些祖師講的話嗎?「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這些是要具有般若智慧才能有這樣的心境。(4)涅盤寂靜要培養正見,就要依照緣起法則、因果法則來解釋、分析這個世間。分析以後讓我們確實感受到一切都是在變遷的過程當中,確實是如此地無常。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讓它慢慢成為你的觀念。這樣子深刻地理解緣起法所得到的智慧,以及慢慢培養出來的人生觀,最後就有辦法從「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觀察中肯定一切事物是沒有實體的,是空的。所以「無常」的當下就是空性的,「無我」的當下也是空性的,因此這世間是空性的。就算是地球本身雖然是長久的存在著,但是它仍然不斷在運轉,從無限的時空來看,它還是有毀壞、消失的一天,所以它還是一種假相。所以在緣起法的觀察中,讓我們透視出一切事物本身就是個假相。在這種虛幻的假相之下,透視到它的體性是空的。當我們能透視出世間一切並沒有真實的生滅、來去、垢凈、增減時,就用「涅盤寂靜」來形容世間的真實相。從事相上來看,世間法都是無常的、變異的、緣起的,所以又叫做「有為法」。從體性、本質來看,世間法是空性的、無我的、沒有真實的生滅、來去,所以又叫作「無為法」。因此空性是不離世間而成立的。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這三個結論,我們一般都叫做「三法印」。大部份的人都會這樣說:「哦!三法印呀!你講的內容如果符合三法印,那就是佛法了。」這樣講雖然沒有錯,但是這種說法太簡單了,怎麼能夠解脫呢?10-3經文的意義(1)觀自在菩薩我們任何一個人如果能夠以般若的智慧來處理事情,那你心中就不會緊張、不會擔心、罣礙,也就沒有恐怖,也沒有那種顛倒夢想。這樣的生活就叫做自在,所以《般若心經》是要我們得到一個自在的人生。它的第一句話「觀自在」的意思,並不是說另外有一個人叫做觀自在菩薩,而是要我們每一個人做到觀自在。這個「觀」就是思考、觀察。外面的境界、東西如果是你很喜愛的,你要馬上返觀內照:「它是真實的嗎?」要用佛法來思考、觀察:「它是因緣和合才成為這樣子的,再過一段時間就會起變化,會消失的」,所以你不必太貪戀它。心裡既然存著「不必貪戀」的念頭,那麼人家願意給你當然很好,不給你也無所謂,你也不用太在意。「無所謂」就是一種自在,這種生活態度就叫做「隨緣」。但是要隨緣,你就必須要「觀自在」,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可以先檢查一下,你想要追求的那樣東西,關係條件夠嗎?因緣具足嗎?不具足那就算了,不必勉強追求那個「果」了。因緣具足時就隨順這個好因緣吧,但也不用太貪愛,因為它還會消失的!所以《般若心經》里光只是這幾句話,你就知道跟我們人生的關係是多麼密切啊!(2)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那麼,菩薩是很直截了當地,依照緣起法來深刻觀察世間,而體會出它的空性,這叫做「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緣起的字面意思是「依因托緣而起」--依主要的「因」,加上次要的「緣」(此有),而生起這個果(故彼有)。所以世間的人、事、物都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緣才能形成。依照這樣的因果定律來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聞到的,有光靠自己就能獨立存在的個體嗎?沒有嘛!都是依因托緣而成立的,沒有實在、不變的體性,佛法把它叫做「無自性」,又叫做「空」。「自性」就是能夠自己生自己,可以自己單獨成立,自己單獨存在,所以可以永遠不變。符合了「自生、自成、自有、永遠不變、永久有、實在有」的條件,我們才叫做「有自性」。那我們現在說世間的一切都是「無自性」,都叫「有為法」,是因為都需要依因托緣,靠關係條件才能成立的。不需要靠關係條件而成立,永遠不變的叫做「無為法」,所以「空性」和「涅盤」都是無為法。這樣子介紹到這裡,不曉得你們是否能清楚了解到:「凡是世間的東西都是假的,都不是自己生的,沒有真實的,沒有固定的」?世間的真實相就是這樣。這跟態度消極或積極是不相干的,這是釋迦牟尼佛把世間的真理告訴我們。「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就是說:從此以後就用這樣的理念來看世間:「凡是所看到的都是假的」。(3)照見五蘊皆空「中道」就是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換句話說,不偏於物質,也不偏於精神。「空性」就是在物質的當體去了解它的「無實在性、無獨立性、無永存性」。你開悟了這個,就能明白「色」(身體)的當體就是「空」,色跟空並沒有差別。所以《心經》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來表示它的中道立場。「受、想、行、識」也是這樣,隨因緣而生的。「受」一定是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時,同時產生的一種感覺。所以它是緣起的,不是自己本來就有這樣的感受。隨著情緒的好壞不同,同樣接觸到一樣東西,所產生的歡喜與痛苦感受也會不同。所以感受沒有一定,它會隨心情的變化而有不同。「想」也是緣起的。由於接觸而有感受,有感受以後再分析、歸納、綜合,所以「想」也是無自性。「行」是一種決定性,根據前面的「想」,然後決定要採取什麼行動。所以這種「行」也是無自性的,緣起的。而「識」就是身、口、意這些行為變成能量化的記憶力的累積,成為我們的心意識,所以記憶力也是無自性的。「受、想、行、識」都是無自性,所以不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還有「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簡單的把它歸納成「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子的)」,所以五蘊(身與心)都是空的。(4)度一切苦厄外面的人會說:「你們學佛的人很沒有競爭力!這樣的想法完全沒有競爭力!」我要告訴各位,如果你具備了這樣的觀念,才能有辦法,因為這個才是真正的佛法。為什麼?因為唯有這樣,你才不容易被打倒,一切的人我是非,榮辱毀譽都不為所動,不受影響。如果你是平平庸庸的,別人不會嫉妒你。如果你非常有才華、有能力,跟你有緣的人就會覺得你很了不起;跟你無緣的人,就會很討厭你、想辦法處處打擊你、毀謗你。這個世間本來就是這樣子。所以,要嘛就做一個庸碌之才,絕對是沒有人會嫉妒你、打壓你的。如果你想努力、想要有成就,那麼只要有佛法,你就可以不怕種種批評、打擊、侮辱、毀謗、傷害,因為這些都是緣起的,都是無自性的,都是空的,本來就沒有實體的。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了解這個道理,你絕對是可以站得住,可以繼續做下去,不怕別人的種種傷害,「有佛法就有辦法」就是這樣來的。各位,《般若心經》與人生是多麼的密切啊!你如果說:「那樣子太消極,太沒有競爭力!」好啊!你積極,你要有競爭力,那麼他罵你一句,你就罵他三句,然後他再找兩個人來修理你,讓你很苦惱。這樣子你還能夠自在嗎?如果你以般若智慧來面對問題,就會覺得無所謂了。所以佛法是教我們用正確的人生觀來引導我們的生活行為,這就叫修行。你說這樣的人間佛教怎會沒有競爭力?怎麼會消極?(5)色不異空我們眾生在迷的時候,都是希望追求一種永遠不變的境界。「我」的定義是可以主宰的、可以自由自在的。但是世間從來沒有固定過,一切事物都是關係條件的組合,不是人的意志力可以自由操縱。譬如嬰兒只要呱呱墜地,就會每天逐漸長大、老化,沒有一刻停止過。任何人都無法用意志力來讓自己青春永駐、永遠健康、聰明、行動敏捷,或是永遠好運當頭。因為我們無法永遠留住青春、美好、幸福的那一刻,所以才會感受到世間是苦的。因此時常觀「緣起」,慢慢的就會發現世間是無常的。既然是無常的,就必然是苦的。既然是苦的,就一定是無我的,不是自由自在、快樂的。聲聞的阿羅漢就是就是這樣觀緣起、觀無常,逐步分析、觀察,才知道是苦、是無我的,進而得到解脫。如經典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這裡的「見法」就是見到一切法的空性。菩薩智慧比較高一點,講到緣起,就知道是空的。緣起法是物質(色)形成的原理,任何物質都是依因托緣而生的,因緣散掉時物質也跟著壞滅,因此色的當體就是空的。「色不異空」就是「物質與它的空性沒有差別」的意思。菩薩在每個境界當下,就能直接觀察到物質的空性。釋迦牟尼佛能夠證入涅盤,也是觀察一切法(人、事、物)都是因緣生、因緣滅,體悟它是不真實的,所以見到一切法的空性。智慧所到之處,就可以透視一切事物的假相(外在的形相),認識整個宇宙是無自性(沒有獨立、永存、不變的特性)。所以佛以智慧為身,他的智慧叫做「法身」,他所觀察的宇宙稱為「法界」。(6)空不異色色(身體)的物質體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所以它有穩定性、有凝聚性、有牽動性、有熟變性。地是固定性、穩定性的;水是組合性、凝聚性的;風會使身體動的,具有牽動性的;火是熟變性,能夠使食物、水果轉化成熱能。宇宙萬物也都具備這四種基本原素,所以地水火風不是獨立的,都要互相依存,才能形成一個物質。物質分開了以後,就不成為一個個體,不成一個特性,不成一個功能了,所以我們把物質(身體或宇宙萬物)叫做「四大皆空」。佛陀擔心有些人害怕宇宙一切全都是空的,那怎麼證悟?怎麼解脫生死呢?這是外道所理解的「斷滅空」,以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誤解了「空」的本意。所以釋迦牟尼佛再度強調:「你不要懷疑--色就是空;反過來說,空就是色。」前面跟你們說「色就是空」,這是透過緣起法的觀察,知道物質的當體就是假相,所以是空的。雖然體性是空的,但是因緣存在的期間內,物質仍然是存在的,並沒有消失。所以說「空就是色」,也就是空與物質的假相是沒有差別的。對於物質的部份,佛陀就簡單地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來說明。我們凡夫在心理上習慣放不下對物質的一切分別,例如好看、難看、精緻、粗糙,很不容易看到物質的空性,但這卻是宇宙的真理,所以佛陀再肯定一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7)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凡是緣起的,本質就是空的,必需靠關係條件才能成立的。你照這樣子來思惟,就知道「受、想、行、識」這些精神體也是空的。我們精神體所有的感受,包括「喜受、樂受、苦受、憂受、舍受」,這種種的感受需不需要因緣啊?譬如你能夠看到眼前這樣東西,需要幾個因緣?好多的因緣啊!首先你跟東西彼此之間要有距離,要有光線,而且東西還要在你的前面呢!接著我們的眼睛接觸到東西以後,還要透過視覺神經(眼識)輸送到我們的第六意識,讓第六意識來判斷這個東西好不好看?那麼這個「好看」的感受,你說是不是要經過好幾個因緣?既然是要靠因緣才產生的,因緣一轉變它就不存在了,所以說「受」是不實在的,受跟空是沒有差別的,這叫「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現在也在「想」,「想」要不要因緣呢?你或許會說:「我們沒有看,我們沒有聽,我們只是心裡頭在想」,以為這樣就不需要因緣了。眼睛雖然沒有看,但是心裡為什麼會想呢?因為我們的第八意識儲存著多生多世以來的符號,不只是前生的,所以我們才有辦法「想」。譬如你現在想:「我人雖然沒有在拉達克,但是那裡很美,我明年還想要再去!」你眼前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拉達克的景象,但因為你曾經去過,所以心裡頭就留下了這些符號、印象。這些符號可以自己一想再想,成為後面念頭的「因」。所以這個「想」一定要靠因緣的。既然是靠因緣才能產生,所以就沒有自性。這叫「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的意思是「決定」。你心裡要採取一個決定「要去或是不要去」之前,一定先想了一些概念。所以「行」也是因緣法,隨時會再改變的。例如我說:「你們兩個都要去拉達克,那我也要去!」你說:「我給你十萬元,你不要去,好嗎?」「好!那我就不去。」所以這個「行」是很無常的,隨時都會改變的。所以「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8)識的來源--十二因緣的「無明、愛、取」五蘊的「識」包含了第六、第七、第八意識,也就是我們精神體的主要作用。大家記不記得在「十二緣起」里有個「無明、行、識」,或者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十二緣起」里的「行」是指過去世的身、口、意行為;「識」則是指阿賴耶識,我們前生前世的身、口、意行為的符號通通儲存在這個第八意識里。「名色」的意思是「物質與精神」,也就是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它和第八「識」是同時存在、同時作用的,所以「識」與「名色」並不是前後的關係。名色的主要功能就是對外界一直不斷地「(接)觸、(感)受」,所以接下來就有「愛、取、有」。這個「愛」就是意業--內心中一直不斷在想,想可愛的境界,或者想你所喜愛的人、事、物…等等。這個「取」就是身體的行為--不管是肢體的動作(身業),或者是講話的聲音(口業)。身業、口業都會留下符號,這些符號會自動儲存起來,形成了我們的第八意識,叫做「有」。如果今生我們死了,就是留下這個「有」,也就是未來的「識」。其實「十二緣起」不必講得太麻煩,非要十二個通通都解釋。單單講這兩個「愛、取」就夠了,因為整個人類生命的主要作用就是愛、取。這些愛、取的行為所留下的符號都會揉合成一個「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第八意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倉庫。我們每天造作的行為消失後,就留下這個大倉庫,當我們投胎轉世時,它就是下一個生命體的開始。「愛、取」的成份用一個形容詞來說,就叫做「無明」。基本上這「愛跟取」內在里有一種錯誤的執著,叫做「我痴」,也就是自以為有「我」這個實體;還有慢慢的肯定一種「實實在在有我」的「我見」。由於肯定有一個自我,所以深深的愛著,稱為「我愛」。覺得自己總有強過他人的地方,所以事事都想要別人對我好一點,這就是「我慢」。這幾個「我痴、我見、我愛、我慢」都是從思想上的錯誤而來,它的總名稱叫做「無明」。所以生死輪迴就是由這個「無明」作為主導因素。「無明」是思想上的錯誤,「愛、取」是行為上的錯誤。這些錯誤做下來了就成為「有」,所以這個「有」就綜合了過去世的「無明」和「行」,全部都揉和在來生的「識」(大倉庫)裡頭。以前的身口意行為就叫做「行」,現在的身口意行為就叫做「愛、取」。這樣子大家了解嗎?所以我們的「愛」裡頭,全部都是無明,形成了一些衝動的、追取的、活躍的力量。那股衝動力量就是「情愛」,所以我們眾生又叫做「有情」。經典里常常形容眾生是「無明所覆,愛結所系」。前者是說受到一種錯誤的思想所蒙蓋,所以真正的清凈智慧無法展現;後者是說這個愛像「打結」一樣,只要愛上一個東西,即使告訴你那個不能夠去拿,那個不能夠去吃,但是你愛的力量太強,無法抗拒這個吸引力。沒有辦法,只好做了再說,結果苦惱、後悔都來不及了。所以說我們像被「結」綁住一樣,因此就展現出今生這種身體。生死就是這樣子來的。這裡要讓大家了解:「五蘊」的「受想行識」當中的識包含了前六識,也包含了我們生生世世所有的行為、起心動念所留下來的痕迹。我們佛教心理學把後者叫做「第八意識」,釋迦牟尼佛把它籠統的叫做「心、意、識」。那麼你們就可以看出這個第八意識不是獨立的,它都是由我們每天不斷的累積念頭、累積行為、累積談話以後所形成的一個大倉庫,所以它是靠因緣所生的。我們的心、意、識沒有實體,這叫「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阿賴耶識的情形很難令人理解,所以我再舉一個比喻讓你們更明白。你們說,以現在的物理學來看,這個電燈能夠一直亮著,是什麼原因?因為發電廠一直不斷地供電!這個電是由無數億的電子組成,這些電子一個接著一個,你們說它們是不是粘在一起?以現在高科技的電子顯微鏡來看,可以看得出電子之間還是分離的。科學家很早以前就發現原子了,原子裡面有電子、質子、中子。從他們所畫出的原子圖,可以看出正電、負電彼此相吸,這個圖不曉得是把原子放大了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才看到的。所以眼前這個電是從發電廠一直不斷的供應而來的。它是由無數億的電子一粒一粒地緊密接著,所以看起來好象並沒有間斷。但縱使是接得那麼緊密,仍然還是有間斷的,你們相信不相信?要不然的話,電燈一打開就可以永遠亮著,光線就可以永遠固定在那邊了。電錶為什麼會走?就是因為電子是有間斷的,所以需要不斷地供電。因緣的理論裡頭有一種叫做「等無間緣」,意思是這種緣「幾乎等於沒有間隔」。發電廠輸送電子時,每一粒電子之間幾乎等於沒有間隔。我們的阿賴耶識也是像這樣,裡面的念頭多到幾乎等於沒有間隔,前面的念頭在將滅未滅之中,後面的念頭緊跟著就現起來了,所以幾乎等於沒有間隔。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識」也是空的。它是靠緣起產生的,是每一生每一世行為累積下來的符號所組成的,所以「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經文里簡單的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也是如此。物質體是空,精神體也是空的,這樣子兩者皆空,所以叫做「五蘊皆空」。這樣子大家了解嗎?(9)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金剛經》中說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運用般若智慧來觀照世間,知道這一切都是空性,都是緣起的這種智慧,叫做「慧眼」。如果按照這樣的理論來修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要「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意思是不斷地照這樣來思惟。大乘菩薩這樣子深深思惟的結果,能夠「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就是使現象界的這些假相消失在我們心中。譬如你們現在在聽課,忽然間想到自己的家鄉:「不知道現在媽媽在做什麼?不知道那邊現在是什麼情況?以前那個小孩現在不曉得有多大?…」人雖然坐在這裡,心裡卻一股勁兒的在回想、懷念,所以眼前的整個景像就消失掉了,只剩下腦海裡頭的境界。我也常舉例說:「當你正在看書時,忽然想到家鄉。眼睛直直地盯著書本不動,心裡卻想到家裡那些人啊、事的。對你來說,現前的書本在那個時候等於消失了一樣,整個腦海裡頭就只有『家裡』這個概念存在著。」同樣的,我們用觀照般若來觀察世間的一切相狀,特別是在打坐的時候做如是觀,觀、觀、觀,整個腦筋進入那種「涅盤寂靜」的空性當中,外境就消失了,真正的空性顯現出來了,這叫做「泯相顯性」。顯現出來的是什麼樣子?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世間一切人、事、物的形成、生起、消失、好壞、善惡、多寡…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的,不是永遠一成不變的,所以是不真實的,是假相的,是虛妄的,是空的)。所以佛陀告訴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一切法的空性叫做「諸法空相」,修行人用觀照般若不斷的觀察,在禪定中你的整個腦海會慢慢地進入那種空性的智慧境界--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樣子就可以進入涅盤了。「涅盤」的意思就是沒有生滅、沒有垢凈、沒有增減,沒有來去。(10)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在這個時候因為外相消失了,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在空性裡頭不執著現象界的種種差別,所以菩薩「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經典里有時候形容「般若如大火聚,萬物攖之則燎,觸之則傷」。為什麼叫做大火聚?火聚是比喻智慧的意思。猛焰的大火能燒掉一切物質;甚深的智慧也能消滅一切煩惱。所有物質體、所有有為法在遇到般若智慧時,整個世間的森羅萬象在菩薩心中全部都消失掉,只剩下空性的原理而已。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或者說菩薩的慧眼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見一切都是無所見。所以在空性裡頭看世間一切都是假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都是虛妄」。我們有了這種認識以後,就這樣來修止、修觀成為一種習慣,慢慢地變成我們的人生觀,那麼在日常生活裡頭就有慧眼了。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把「身心」再作一個細分。我們的身體為了了解外境是什麼情況,所以又有眼根、耳根、鼻根、和舌根,而身體本身就是身根,再加上意念的思惟,總稱「六根」(「根」是生長的意思,六根能對外界起分別,而生出煩惱)。眼耳鼻舌是附帶在身根裡頭的,可是又各自負責特殊的功能。眼睛對形形色色,耳朵對種種聲音,鼻子對不同的香,舌頭對各種酸甜苦辣的味道,所以才要作這樣的細分。在日常生活裡頭,大家都應該知道什麼地方最會引起妄念?你們可能聽過日本東照宮有著名的三隻猴子的雕像:一隻是掩住耳朵的,一隻是遮住眼睛的,一隻是封住嘴巴的。這就是在暗示我們不要亂說,不可亂聽,不能亂看,因為眼睛、耳朵、嘴巴最容昜引起我們的妄想。了解「空中無色」以後,當我們接觸外境時就要懂得迴光返照,觀察「眼睛沒有眼睛的自性,耳朵沒有耳朵的自性,鼻子沒有鼻子的自性」。一切都是隨因緣假施設而變現出來,因緣滅時又消失無形。生的時候,並沒有真實的眼睛、鼻子來;死了一切歸於無形,也沒有真的眼睛、耳朵、鼻子會跑到那裡去。因此才說「無眼、無耳、無鼻、無色、無身、無意」。這個「無」是「無有自性」的意思。(11)無色聲香味觸法前面這一段「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是告訴我們思考的方法,後面這一段「是故空中無色…」是告訴我們日常生活裡頭要照這樣子去觀察。想到自己了,就知道無「色、受、想、行、識」的自性,無「眼、耳、鼻、舌、身、意」的自性,看到外境就知道無「色、聲、香、味、觸、法」的自性。無這個,無那個,都是在說身心和外境的體性是空的。「色、聲、香、味、觸」是根據「眼、耳、鼻、舌、身」對外境的認識功能,而對外境再作一個細分。我們對外境會有「五欲」,就是因為不知道這些色聲香味觸都是緣起的,無自性的,才會對它產生一種盲目的貪染、追求。譬如兩物相擊才能產生聲音,當你聽到聲音時,這個聲音已經隨著音波的消散而消失無蹤了,所以聲音是緣起的,沒有自性。味道也是透過舌頭來分辨食物才能知道的,等舌頭吞下食物以後,剛才的味覺就已經消失了,所以味道也是緣起的,沒有自性。一切形形色色的物質雖然它的無常變化沒有那麼快,不是肉眼可以立刻察覺的,但它也是一直在磨損、老舊,逐漸失去昔日的光采。以此類推,外境的色聲香味觸都是隨因緣而一直不斷變化,都是沒有自性的。我們要避免對外境起妄想、起貪慾,日常修行中就要「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知足心遠離」。「密護於根門」的意思就是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讓六根不要亂看、亂聽、亂說,所以在生活上必須要持戒。八正道裡頭的「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持戒的意思。其次是對於自己沒有的東西要能知足。看到人家有好的東西,像VCD、DVD之類的,你也不要羨慕,沒有的話煩惱比較少啊!一切現成的設備,像圖書館裡的書籍就已經夠你用不完了,所以不要貪。所謂「心遠離」就是不要羨慕別人的好運氣、好福報。譬如看到幾位同學們明天就要到香港了,自己不能去,你要想:「待在佛學院比較好啊!在佛學院比較踏實一點,東奔西跑很累的」。所以我們的心要遠離,對外境才不容易起貪慾。並且要進一步修禪定,禪定有成就的話,還要依正知而住。「正知」就是一發現自己的心離開所緣境了,就立刻把它拉回來。「勤修寤瑜伽」也是修禪定的一種方法,這是在睡覺之前練習「光明想」,觀想眼前都是一片光明,讓自己的心慢慢能夠在睡覺時也保持清清楚楚。修禪定修到有定力以後,只要一起心動念自己就能馬上察覺。所以當下就能判斷這個念頭是清凈的、還是雜染的?這些想法是善的、還是惡的?這些事當做、不當做?那種話可不可以講?那種場所可不可以去?對自己的起心動念都很清楚明白時,才有辦法修「四正勤」。四正勤就是「已生惡令斷除,未生惡令不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它的意思就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頭好好的斷惡修善。平常我們遇到外境的誘惑力太強時,自然而然會生起惡的、不道德的心念。這時不能任由它生起,也不能任它滋長。譬如你心裡明明知道那個東西其實是不可以看的,如果還一直想要偷偷地去看,那就是你的定力不夠。沒有定力的話,對自己的意念是沒有辦法自主的。你若是有定力的話,看到不該看的東西,發現那是錯誤時,馬上就能斬斷這個想看的慾望,就不會繼續製造錯誤的行為,將來也不會受到惡的果報。所以如果沒有禪定力量的話,四正勤是修不起來的。我們除了持戒之外,就是要好好的修禪定、修四正勤,日常生活中才有辦法這樣如法的觀察,做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12)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六根(身體)、六塵(外境)、再加上六識(心理),就成了「十八界」。「界」是「範疇、類別」的意思。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念的功用各各不同,所接觸的外境,所產生的六識也都各自形成一類,所以佛法把它總稱為「十八界」。眼睛負責分別物質(色)的青黃赤白、長短方圓、大小等等,而產生眼識。耳朵負責分別各種順耳、逆耳的音聲(聲),而產生耳識。鼻子負責分別各種香臭的氣味(香),而產生鼻識。舌頭負責分別酸甜苦辣的滋味(味),而產生舌識。身體負責分別冷熱、硬軟、粗細、澀滑…的感覺(觸),而產生身識。意根(思考、分別的功能)就分別前一念(法)的內容,而產生意識。從上面可知:六根必須接觸六塵,才能有六識。這三者是同時產生的,沒有先後的區別,所以六識不能單獨存在。它是因緣所生的,沒有自性,所以說「無眼(識)界乃至無意識界」。能夠了解這六識是空的,就能對治我們的傲慢心(佛法稱為「我慢」)。我們每一個人常常會因為自己長得比別人莊嚴、比別人健康,或是比較有錢、比較聰明,內心就會生起一股傲慢心。對凡夫來說,只要自己有一點比別人殊勝的、優越的地方,傲慢之相就現出來了。譬如你們以前原本是同事,現在因為職務調動的關係,他變成部門的主管,而你是他的屬下。呀!過去當同事時還不錯,怎麼現在講起話來口氣就不一樣了呢?「我慢」是很容易生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裡頭必須要觀察「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才能對治。《般若心經》也是講人生的,不是專為超渡亡者用的。你們每次誦完經後,到靈前把功德迴向給亡者時,都會先唱「南無清涼地菩薩」,然後就念一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再來就是「願生西方凈土中」。如果一個主法和尚能夠照前面說的來觀想,用《心經》的內容勸導亡者放下執著,趕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能「生亡兩利」啊!所以我們大家要天天誦《般若心經》,自己要天天照見五蘊皆空,才能遠離顛倒夢想、無有恐怖。你作如是觀,就可以得到觀自在。(13)無無明,亦無以這個「十二因緣」來說,對這個世間的真實相不了解,就叫做「無明」。由無明引發的貪瞋痴覆蓋了我們的真實智慧,使我們一直無法解脫。佛陀不知吃過多少苦頭?修過多少苦行?經過千辛萬苦才開悟的。但是他證悟以後,卻這麼簡單地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世間沒無明盡有一樣東西能獨立的生出來,都是要靠因緣才能生起、才能滅去,所以都是假相。這樣的宇宙真理在我們聽來很容易理解,好象不覺得有什麼珍貴。但是你要知道,舍利弗尊者才一聽到這兩句話,當下就證到初果了。你看看!佛陀這麼方便、這麼善巧的教我們,我們反而有點懷疑。「開悟這麼簡單哦?是這樣簡單嗎?」是真的這樣簡單!所以當你悟了以後,你對佛陀會有無限的恭敬、無限的崇敬。我們常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無始以來我們腦筋裡頭總是想到一個實實在在的「我」,所以這個無明要用觀照般若、八正道的正見、或者三法印來對治。觀察、思惟以後,肯定世間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沒有獨立存在的人、事、物。那麼過去所執著的「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就這樣子破除了。「沒有真實」不是只有外境不真實,而是連「我」也不真實的。《心經》的重點在於「我」沒有真實。把這個「我執」破除了,就叫作「明」。「明」與「無明」也都是不真實的。譬如我們這個房間,電燈一打開它就亮了起來,黑暗就不見了。那麼黑暗是從那裡跑掉的?當我們又把燈關掉,光明不見了,那麼光又從那一個窗戶跑出去的?所以無明的當體就是空性的,那裡有「無明」這個真實的東西呢?現在的智慧就叫做「明」,以前的執著就叫做「無明」。當你「明」的時候,那裡有把「無明」拿出去?沒有!只是把它轉型而已。所以「煩惱即菩提」,這叫做「無無明」。也不是有一個無明可以從我們的腦中捏掉、丟掉,這叫做「無無明盡」。當你想通了以後就不再迷了,過去的錯誤思想就沒有了。具體的來說,你以前認為無論什麼東西都是實在的,現在知道這個世間無論什麼東西都是因緣生的。「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沒有前面的「生」,那裡有後面的「老死」呢?所以「老死」也一樣是因緣所生的,不真實的。菩薩體會「老死」的不真實性以後,生死即涅盤,煩惱即菩提。當下就是!《般若心經》對於人生而言,幾乎是偏於自我解脫、自我證悟,所以經文後半部又提到:「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究竟涅盤」。菩薩雖然觀一切法空,但最主要是「觀我空」。觀我空以後才能無我相,才能行菩薩道,證得佛果。(14)無苦集滅道「苦」是世間的假相。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苦,這些確實都是由過去世的「愛、取」符號所留下來的。我們前生有時候行善,有時候作惡,有時候起嫉妒心,有時候起歡喜心,有時候又做了什麼好事、壞事。這些符號記錄下來後,收藏在我們的第八意識里。今生投胎轉世以後,第八意識在過去世含藏的符號會使我們今生到了某一個年齡時發生什麼事情,到了另一個年齡又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我們今生有時候因緣很好,有時候因緣不好。以前信別的宗教,譬如信一貫道,現在因緣到了又來信佛教,這些都是跟過去世有些因緣的。所以生生世世所留下來的符號,隨著我們在經歷這個世間時,時而有一些苦啊、樂的現象。但是這些「苦」並不真實,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地藏王菩薩與地獄眾生同樣都在地獄裡頭,地獄眾生自己的心意識感覺很苦;地藏王菩薩不造墮地獄的惡因,所以他一點都不覺得苦。「集聖諦」就是在過去無明的引導之下,我們每天不斷的透過「愛」跟「取」來累積身口意的行為。當它凝聚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以後,我們就不得不去投胎轉世。所以「集」(愛跟取)也是因緣所生,不真實的。「滅聖諦」是說聖者的「斷除煩惱」其實並不是真實的滅掉什麼東西,他只是感受到一種空性的狀態而已。所以菩薩雖然證入涅盤,他也是無所得。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特別是中國佛教徒大部份都是修凈土宗、禪宗、或密宗,難以體會這樣微妙的佛法,實在是很可惜的。「道」就是我們修行的方法。八正道就是佛陀告訴我們一種體驗真理的方法。但是證悟以後還需要什麼「道」?這就像坐船過河,船隻是個工具,你上岸以後總不能把船扛在肩上背著走吧!「道」只是一個工具,沒有實在相。所以《金剛經》說:「知我佛所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15)無智亦無得「無智亦無得」並不是說「沒有智慧,也沒有得到」,而是說我們觀察緣起法的這種空性智慧叫做「無分別智」,所證悟到的智慧是空性的,所觀察的外境(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空性的。以這樣「無分別的智慧」來觀察「無分別的境界」,深知兩者都是空性的狀態,這叫「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是總結前面所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為什麼?因為知道一切都是空的(以無所得故)!《金剛經》講的「無住生心」,就是以「無所得」的空性智慧做基礎,來度眾生。菩提薩埵必須這樣子才能行六度波羅蜜而無有恐怖,不畏佛道的長遠,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所以才能夠自在。「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悟最高的境界(無上正等正覺),也是要用般若啊!大家如果用這樣的道理來處理人事問題,就會很自在。有佛法就有辦法!所以大家一起用功,一起來努力吧!這都是生活上的佛法。10-4如何達到內在的超越由於「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在假相上固然有一個五蘊假合的「我」,但是在理念上清楚知道「我」是空性的,所以就消失原來對假相的執著。這情形好比看書起了妄念。書本是放在眼前,可是妄念一起,就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眼睛雖然瞪著書本,卻根本不知道裡頭印了什麼字?同樣的,當我們一直不斷的參究這些話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配合著思索「緣起性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時,智慧就不斷加深。等到定力不斷加深,就能深入「一切無所有,一切無所見」的境界,而達到內在的超越。這時心中完全泯滅了外界的假相。其實外界並不是真實的消失,只是好象看書起妄念以後,書本在眼前而眼睛不見其書。當我們的念頭經常不斷地在思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最後能夠看透一切假相時,心中就現出它的真實相。所以達到內在超越的時候,內心是處在「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境界里。因此菩薩度化眾生時沒有障礙,因為他知道一切都是虛妄相。在日常生活裡頭,就是這樣運用《般若心經》來作修持。開悟了,懂得這個道理,那麼,隨境界一現起,當下就知道境界無自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樣子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用功,就可以解脫、自在。這就

    是生活的佛教、人生的佛教。(1)「觀自在」的境界禪宗不是說:「你就是佛」嗎!你要問什麼是佛?就要體悟「當下就是」,「全體都是」!「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諦」,「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眼睛所見,到處都是無自性。當下就是!你真明白,就能整天自在,隨時隨地像菩薩那樣安詳,又帶有一點點慈祥的微笑。諸佛菩薩在他的莊嚴聖容裡頭,不但有威嚴又有一點慈祥,又像是微笑,又是心無一物。因為持戒而臉相莊嚴;心性慈悲,無有怨恨不滿,所以能夠慈祥;內心有甚深智慧,心無一物可罣礙,所以能夠面帶微笑。大家要能夠過得快樂,生活得無憂無慮,就得照見五蘊皆空,才有辦法啦!(2)以空觀來行六度所以,持戒時,心中無有能持戒的人,無有所破毀的戒條。所守持的戒條,所持戒的功德,都不可得。修忍辱時,我相既除,人相也除。既無我相、無人相,那裡還有忍辱相可得呢?所以忍辱也沒有自性。透視我空、法空以後,行六度波羅蜜時,就是以智慧來引導前五度,知道前五度波羅蜜都是無自性。因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時「無我相」,接受布施、忍辱的對象也是「無人相」。自我的五蘊是空的,他人的五蘊也是空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度化如夢如幻的眾生,就達到真正的「無所住」。心裡不執著一切,這叫「離一切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既然無這些相,當然沒有來去、生滅、生死的時間長短相,所以就「無壽者相」。離四相、絕百非、無所住,這就是菩薩的修行。所以菩薩應無所住,不住於色,不住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全部都以般若智慧來做引導,廣行六度萬行,處處無住,處處離相。唯有這樣子才叫做菩薩,否則如有所住,就不名為菩薩。(3)解脫的生活所以一些證悟的高僧,像濟公或是布袋和尚,外表看起來嘻嘻哈哈、瘋瘋癲癲的,其實是看透了世間的一切。這世間有時候是非常虛假的,看透了,就不會在意任何富貴、權力、地位!你或許會說:「明天老闆就要把我辭掉,我飯都不得吃,還笑得起來嗎?」是不錯啦!在家居士有種種的因緣障礙,修道就比較困難。但你如果運用《心經》的道理,縱然一貧如洗,你也得清楚:「一切都是有因有緣的」。貧窮有貧窮的因緣,富貴有富貴的因緣,所以你沒有什麼好罣礙的。只要你心地慈悲,有正知正見,肯發菩提心,那麼天無絕人之路,再貧窮也不會餓死的。唯有這樣子你才能自在,才能夠無罣礙。過去的這些執著、貪念都是叫做「虛狂妄取、顛倒夢想」。唯有徹底的照見五蘊皆空,沒有像過去那樣認為「這是我的、你的」,「這是我喜歡的」,「這是我討厭的」,才能真正的遠離顛倒夢想,一切隨緣。有緣的、該來的,自然就會來;無緣的、該走的就讓他走。隨緣就能放曠,任性逍遙。唯有這樣子,才能夠真自在、真解脫呀!而這種法門無上、微妙、中道,確實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所以說佛法稀有難得。今生寧可貧窮,只要依佛法來修,依佛法來做,就能夠得大自在,得大解脫。「揭諦揭諦」是後代的人加上去的。它的意思是「去啊!去啊!歸投三寶!我們一起歸投你!」《般若心經》原本從《大般若經》中擷取出來時,是沒有這幾句的。總結以上所說,這《般若心經》是要自己修的,不是念給佛陀聽的。大家好好的努力吧!

 禪定與智慧 11 大乘菩薩的修持─《金剛經》與人生

    《金剛經》和《般若心經》不同的地方,在於《心經》比較強調自我的解脫,而《金剛經》進一步提到大乘菩薩如何運用這種解脫的智慧,在生活中度化眾生。因此《金剛經》可以說是菩薩修行的寶典,也是中國佛教弘傳最久、最流行、最普遍的一部經。本經一開頭有一些關於生活上的敘述,這在大部份的經典里都有,它的主要用意是說明這部經典的緣起。從「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到「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為止,這一段序言是在講釋迦牟尼佛什麼時候、什麼因緣講這一部經。這段序言的重點在須菩提請示佛陀的這句話:「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護囑諸菩薩」,意思是說如來能夠很善巧方便的指導諸位菩薩如何紹隆佛種、續佛慧命,使大乘佛法能繼續弘傳下去。所以整部《金剛經》的重點,就是在談菩薩的發願和智慧,以及修行、度眾的關鍵。11-1《金剛經》的菩提心《金剛經》最重要的宗旨,是要一個修行人發菩提心。「菩提」本來是指「覺悟的智慧」,所以阿羅漢、辟支佛和佛陀的智慧都叫做「菩提」。但這三種智慧當中,以佛的智慧為最高、最圓滿,所以佛的菩提特別稱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要成就佛的菩提,必須發心修行菩薩道,誓願救度一切眾生,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以後才能成佛。《金剛經》所說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指大乘菩薩這種不畏度眾艱難,不懼佛道長遠,能夠長期「誓願救度一切眾生的心」。為了能夠不退轉,菩薩必須修習空性的智慧,才能在度眾時沒有障礙。《金剛經》的特色,就是同時兼重「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1)發心的種類——勝義菩提心菩提心可以分為二個階段:一種是世俗的菩提心;另一種是勝義的菩提心。這兩個的差別在於:「世俗的菩提心」是菩薩在凡夫階段時就已經發起的。這隻要有受過五戒,或甚至受過菩薩戒的人,就能了解「菩提心」的意義,也就能發起這種「希望成佛」的心了。菩薩發心以後,再一邊聽聞、思惟佛法,一邊修習禪定,逐漸對宇宙萬物的真相,也就是空性有了深入的認識。等到已經有能力在禪定中證悟空性、成為阿羅漢時,由於之前所發的菩提心,使菩薩能夠在這時候忍耐不證入阿羅漢果,而繼續投胎轉世,利用這個色身來生生世世度化眾生。那麼從這個時候開始,菩薩就是以「勝義的菩提心」來行菩薩道。《金剛經》著重的就是勝義菩提心這個階段。(2)發心的目標——令一切眾生進入涅盤釋迦牟尼佛首先要告訴這些菩薩的,就是「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不管菩薩發的是世俗的菩提心,或是勝義的菩提心,都是要讓一切眾生進入無餘涅盤。佛陀首先把「一切眾生」簡單地分類為:「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這些名詞我們平時統稱作「四生九有」。「四生」就是按照出生的方法,把眾生分成四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九有」則是依照禪定力的高低,把眾生分成九類--第一類是欲界(包括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和六欲天);第二至第五類是色界天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第六至第九類是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和非想非非想處。這九類眾生若按體型來看,又可分為有形的,還有無形的(若有色,若無色)。或者依禪定的層次來看,也可分為「有想,無想,還有非有想非無想。」不管是按出生方式或是禪定層次來分類,菩薩的目標就是要令一切眾生都進入涅盤,使他們不再受到輪迴的痛苦。這裡為什麼要特彆強調「無餘涅盤」呢?因為當阿羅漢證悟以後,雖然精神是處在涅盤的境界,但是他的色身還「有」殘「余」的壽命,所以在他剩餘的有生之年都叫做「有餘涅盤」。等到阿羅漢的色身壽命結束了,他就不會再來投胎轉世,這時才叫「無餘涅盤」。因此,「進入涅盤」就是「了生死」的意思。說到這裡,要順帶解釋一下一般人對「涅盤」的誤解。我們中國的佛教徒,特別是強調要推動「人間佛教」的,一聽到「涅盤」大家還不會覺得奇怪,還比較能接受。但是一聽到涅盤的意思就是「了生死」,很多人就會說:「哼!那麼消極!阿羅漢的個性這麼消極!」好象一談到「了生死」就覺得很有罪過似的。這是很奇怪的!如果生就是「來」,死就是「去」的話,涅盤的境界就是「沒有來去,沒有生死」,因為「生死、來去」都是世間的假相,都是不真實的。體悟世間的真相是沒有「真正的來、真正的去」,是一種空性的狀態時,這種證悟的境界就叫做涅盤。所以經典裡頭形容涅盤就像虛空,僅管白雲或烏雲飄來飄去,虛空仍然是虛空,沒有增加或減少。烏雲不會把虛空弄得更臟,白雲也不會把虛空變得更乾淨。同樣的,當你體會到世間其實是「沒有來去、沒有生死」時,整個真理的境界(空性)並不因為你開悟了,真理就增加一分;也不會因為你還是凡夫,真理就減少一分。阿羅漢體悟空性時,內心會滿溢著證悟的喜悅,所以涅盤是一種清凈、快樂、寂靜、安祥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法喜充滿」。但是現在的佛教徒已經把「法喜充滿」這句話普遍地套用在生活上,不容易改了。平時參加一個法會,或是辦一個活動,就說是「法喜充滿」。其實那並不是真正的法喜,你要清楚:佛教講的法喜是指涅盤的快樂。(3)修行的階位菩薩發了菩提心要「令一切眾生進入無餘涅盤」以後,接下來就是要培養信心。一來要相信緣起法,相信善有善報,二來要不斷的廣結善緣,培植福報。三來要持戒、修禪定、觀智慧。福報愈多,禪定、智慧的進步就更快,信心也就越來越強了。所以在菩薩的戒律中,最初要修「十善業」。十善業是從原本的五戒延伸出來的,它的內容包括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以及意業的「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除此以外,還要持三種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意思是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以及利益一切眾生。從最初發心到成佛為止,菩薩必須經歷五十二個階位,其中一開頭就是「十信位」。再加上慈心悲願的增強,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合稱「三賢位」),一直到十地位的初地時,才見到一切法的空性,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開悟證果」。大家要了解,我們中國人不管是在家眾、出家眾,受到祖師們所傳的這些凈土宗、禪宗、或密宗的思想、方法所影響,早就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以已經不敢想像開悟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只要兩句話,三分鐘就可以理解。其實我一再強調「開悟」只是讓我們認識世間的真相而已。認識世間的真相以後再修行,修行以後再證果。這最後的證果比較困難,但是一開始的開悟是不難的。11-2《金剛經》的修行重點——治對無明第一件要開悟的事情,就是要了解什麼是「無明」?它就是我常說的「第七意識」,也就是我們情愛裡頭的「我執」。執著自己以後,會一直引發我們內心一股很強大、很衝動的情愛力量,讓我們一直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譬如喜歡的人,就一直想要去看他;喜歡的東西,就一直想要去吃它,或是去把它買回來。(1)無明的內容——第七識這股情愛的根源,就是對「我」的錯誤看法。本來「我」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是不斷隨因緣而變化的,所以沒有一個真實不變、永遠是這樣的「我」。而凡夫卻認為有一個實在的「我」,而且還一直不斷的印證這個看法。總覺得有一個「我」從過去世輪迴到現在,今生死了以後這個「我」還會再去投胎轉世。誤認「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我」,就叫做「我痴」。凡夫先有了「我痴」,然後不斷加深這樣的念頭成為一種執著、一種固定的見解,這叫「我見」。既然深深地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所以也深深的愛著這個「我」以及「跟我有關的事情」,叫做「我愛」。自己的一切也都要拿來跟人家比一比,希望能比人家好、比人家強,就叫「我慢」。「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就是「我執」的內容,它是第七識的主要功能,也是我們煩惱的根源,佛法也把它總稱為「無明」。無明的力量能夠「發」動我們的情愛不斷地向前活躍的發展起來,促使我們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人物、東西,而製造身口意三「業」,這叫「發業」。發業了以後,就能滋「潤」我們未來繼續在「生」死輪迴中流轉的動力,這叫「潤生」。因此無明(第七識)的主要功能就是「發業潤生」。這好比馬達發動了以後,你不斷的再給它加油,它就能繼續不停地運轉。又譬如這顆豆子的基因裡面具有生長的功能,如果你把它放在水中悶,它就會發芽。我們的記憶裡面,也是包含了生生世世累積下來的無數的習氣符號。它包括一些歡喜、悲傷的事,和許多錯誤的思想、見解。唯識學把這些習氣符號稱為「種子」,意思是說它跟樹木花草的種子一樣,具有「發業潤生」的生長功能。這些習氣種子如果沒有外境去觸發它,它就不會產生力量。例如眼睛如果不去看外境,就不會觸景生情,引發心中那些過去世曾經經歷過的感受。如果眼睛看到了,這些習氣種子就會自然而然地冒出來,讓你內心不斷地複習這些歡喜、痛苦的感受。所以我們生活中對於任何人、事、物的感受,都是來自過去世或今生的經驗。有了感受,就會重複以前曾經做過的行為反應。這些行為你可能才做一下子就停止了,但是第七識的「我痴、我見、我愛、我慢」的力量會不斷推動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複這些行為,讓你一直去想、去聽、去吃、去做。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就是靠這四種成分的力量在推動。內心裡有了這些不良的成分,生活中就會很不自在。比如說你進學院以前,曾經在某個機構、公司賺了不少錢,恐怕有兩、三百萬元吧。你偶而就會想:「這兩、三百萬是要買股票好呢?還是買基金好?或者拿去買一棟房子?」你的內心有了這種內涵,偶而就會在那邊左思右想,看看要怎麼投資才好。假設你買了股票,那麼萬一股票下跌時,你心裡就會很難過,這就引發你生活上的不自在。這種不自在的感覺往往會讓你在下一次遇到股票下跌時,繼續感受到同樣程度的不自在。生活上這許許多多的「不自在」我們就總稱為「煩惱」,它的來源就是無明,也就是第七識。(2)第七識的展現——情愛用現代話來講,第七識展現出來的力量就叫做「情愛」。佛法把眾生叫做「有情」,意思是「有情愛的眾生」。因為凡夫心中的無明能夠滋潤這種衝動、活躍的「情愛」力量,促使他一直不斷用行動去追「取」自己心中想要的東西。「菩薩」剛好跟「有情」相反,因為「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意思是「已經覺悟的有情」,不會再受無明和情愛的力量所束縛了。就像我剛才的比喻:「如果你買了股票,就會常常為這個股票而不自在。」背後推動這股「不自在」的力量就是情愛,它的基本成分就是無明。我們由於無明,就會對自己喜歡的人、事、物一直想、想個不停,這叫做「意業」。想了以後你會開始有追求的衝動,所以你會用嘴巴來表達內心的慾望,這叫做「口業」。或者你會展開實際的行動,想法子用網路、電話、信件來連絡對方,或是去把喜歡的東西買回來,乃至於看到別人不注意時,就順手把它扒走,這叫做「身業」。你們有沒有看到經典里形容眾生是「無明所覆,愛結所系」?它把這個「愛」的力量比喻得非常傳神,說「愛」就好象心中有一條繩子把你綁住了一樣,在你心裡打了「結」。所以你只要有喜歡的對象,不管是人也好,東西或事物也好,心裡就時時被它系住。當你工作一做完,或是書本一放下,腦子裡立刻就會想到這個人、這樣東西、或是喜歡的嗜好。對不對?我們第八識這個大倉庫裡面收藏的,通通都是這些「愛」跟「取」的符號。釋迦牟尼佛的時代,講解「集聖諦」(苦的原因)時,就只有講「無明所覆、愛結所系」而已。「無明」就是在我們心意識的情愛裡頭充滿了「我痴、我見、我慢、我愛」這些不良的成分。只要是凡夫,心裡頭就有這些成分。死了以後,生前的種種意識行為(愛跟取)就構成我們的「第八識」,推動我們繼續去投胎轉世。所以「集聖諦」就是十二因緣里的「無明、愛、取」,或者唯識學裡的「第七識」。(3)情愛的特性與對治方法我們的第七意識長久以來的「我痴、我見、我愛、我慢」已經養成習慣,已經定型了。縱然我告訴你:「這一切都是緣起的,佛法說這些都是假相」,如果我把你的東西搶走了,你還是會很不高興。因為在凡夫的思想、見解中,還是直覺地認為:「這是我的!雖然是假相,你還是不可以把它拿走!」所以第七識展現出來的情愛力量是非常堅韌的,讓你有辦法鍥而不捨,怎麼困難都無所謂,非要完成不可。像我們佛光山雲居樓的主管妙晉法師就很有韌性。為什麼?雲居樓剛完工、開始裝潢時,她就接下這個主管的工作,天天要跟那些工人接洽。那時候真的很困難,所以她在工作過程中是很有韌性的。像我出門時,有時候手中才提一件行李,就已經覺得很累。但是我看到那些做太太的,手裡已經抱了一個小孩,背上還背了一個。喔!好厲害!但是做媽媽的卻覺得照顧孩子是她的責任,所以一點都不覺得累。而且看到自己的孩子那麼可愛,心裡就覺得非常滿足。這種親子之間的情愛就是一股非常強韌的力量,斬也斬不斷。而且還會一直發展下去,推動父母為了養家活口而賣命,所以我們凡夫才叫做「有情」。如果凡夫的情愛發展不正當,他就會去騙、去偷、去搶。嚴重一點的,還會去殺人!如何阻止這些情愛的發展?我們首先要用「持戒」來克制不當的言行。心裡很想要,卻得不到,那就得修禪定來克制我們那份想要的心念。有了持戒跟修定,在日常生活裡頭還要不斷的用智慧的眼晴(慧眼)來觀察一切事物的不真實。上次跟大家說《般若心經》:「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要大家觀察:「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因緣所生,沒有實在不變的體性(沒有自性)」。所以在日常生活裡頭,無論是聽到的、看到的、或是嘗到的,不管你接觸到的是什麼,一定要有這種迴光返照的定力,馬上就觀察出這是不真實的,是虛假的,這叫做修智慧。所以原始佛教把修行內容分為「戒定慧」三大項,譬如八正道裡面就有持戒(正語、正業、正命)、禪定(正念、正定)和智慧(正見、正思惟)。大乘佛教的六度波羅蜜也有持戒波羅蜜、禪定波羅蜜、和般若波羅蜜。雖然學佛最終是以智慧得解脫,為什麼還要持戒、修定?因為凡夫在還沒修成般若的勝解以前,多半還是會像過去一樣,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真實的。所以長期修習禪定可以使我們觀察事物或內心的念頭時更加敏銳。接觸到事物的當下,就可以警覺到:「這是不對的,這是錯的,這是不真實的」。有這種警覺,就叫做「開悟」。雖然開悟了,仍然可以用第七意識那股活躍的情愛力量去辦事,但是情愛裡頭的「我痴、我見、我愛、我慢」已經透過智慧的觀察而消除了。這就是用「正見、正思惟」來對治「無明」。認識世間的真實相就叫做「覺」,但仍然運用這個情愛來度化眾生,不捨棄一人,這才是「菩薩」的真義。11-3《金剛經》的智慧所以要學習大乘佛法,就要先看清世間的真相,然後才來修行。這個世間的真相用幾句話來形容,就是無常的、緣起的。因為無常,所以萬物都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它的產生是「緣起」的,意思是「由因緣帶動而生起」。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要有兩個以上的關係條件來帶動,才會現起」。譬如桌子、房子、或任何東西都是由兩個以上的材料、零件組合而成的。我們喝的水,也是氫跟氧結合成H2O以後,才成為水。我們吃的豆芽菜,也是因為豆子本身就有水份,以前都是用個布袋把它悶住,讓袋子產生某種溫度以後,豆子就會發芽了。有些人自己會做苜蓿芽,也是運用同樣的原理。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都需要靠關係條件才能生起。沒有那一樣東西是本來就能自己生出自己的,或是自己本來就存在的。在緣起的理論「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之下,沒有一樣東西是真實的、固定不變的,所以都是空的。《金剛經》就乾脆說「世間一切都是假相」,或者把世間每一樣事物的短暫存在稱作「幻相」,形容它是夢幻泡影。為什麼?因為任何東西生起以後,一定會逐漸壞掉、消失。以苜蓿芽來說,你把它搓、搓、搓,搓到水份沒有時,它就消失了,因此它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又像水果,它產生以後到爛掉、消失為止,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形容它是「虛妄」的。以此類推,人也是這樣。有的人可以活到二十歲、三十歲、五十歲,就算長壽到一百歲也是有的,但最後還是消失了。烏龜比較長壽,但最後還是會死掉。所以世間一切都是不斷在變化,沒有固定的。你或許會說:「動物的生長、消失比較快速,所以看得出無常變化。像鋼鐵這一類沒有生命的東西就很難感受到無常了。」這好比地球一直繞著太陽轉,速度是音速的一點四倍,就等於一分鐘旋轉一千多公里,但是我們坐在這裡卻完全感受不到,豈不奇怪?整個太陽系繞的是雲層,速度比這個還要快,我們也一樣沒有感覺啊!所以這個「無常」是遍於一切有情、無情的。(1)用四種情形證明因緣法龍樹菩薩曾經用邏輯思考的方式,分析一切萬物的產生都不可能是「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由此來證明萬物都必須是特定的因緣(兩個以上的關係條件)才能產生,不會無緣無故的生起。(a)無因生「無因就有果」意思就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毫無道理地生出一些現象,不需要藉助特定的因和緣。譬如此地起了火災,別的地方也可以毫無理由的跟著起火。但事實上別處也要有原因才會產生火災,所以此處起火必然是有它的特殊原因,只是我們尚未找出這個原因罷了。印度一些外道覺得世間就是這樣自然形成的,那裡需要什麼因果?所以他們認為富貴的就一直會富貴,貧窮的永遠貧窮。這樣一來,人生的一切努力豈不毫無意義?但如果仔細思考,便會發現這個道理並不符合世間的現象,所以「無因生」是一種邪見。(b)自生萬物既然不是「無因生」,那麼就是有因緣而生了。這又可分為三種情形:自生、他生和共生。「自生」就是不需要透過特定的因和緣,自己就能生出自己。既然這樣,「還沒生起以前」跟「已經生起以後」是完全沒有差別的。譬如前一個念頭既然生出來了,後面就會跟著生出同樣的念頭。那麼心中必須時時刻刻無窮無盡的生出同樣的念頭,才能符合「自生」的定義。但事實上我們的心念不可能前後都是同樣的,必然是六根接觸六塵以後,不斷產生不同的念頭。修習禪定的人雖然最初要訓練自己的心念時時專註在某一個所緣境,但是修到一念不生時,這個心念又在那裡呢?而且前一念的專註並不會自動使後一念也跟著專註,必需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使心念時時系在所緣境上,因此「自生」是講不通的。(c)他生有的人認為「自生」講不通,那麼「他生」就說得通了。所謂「他生」就是指「因」跟「果」不需有殊特的關聯,任何一個因都能產生同樣的結果。譬如牛會生馬、雞也會生馬、狗也會生馬。或者木能生火,那麼水也能生火,鐵也能生火,因為不需要特定的因緣就能生出結果嘛。有的人懷疑:「咦!你們佛教不是講因緣生嗎?我們都是靠父母生的,所以不是因緣生的!」問題是光只有父親會生小孩嗎?光是母親會生小孩嗎?所以必定要有兩個以上的關係條件,小孩子才能生下來。再者,父親的體性是實在的嗎?母親的體性也是實在的嗎?縱然是特殊的因和緣所生,因和緣的本身也是要靠其它因和緣才能產生,所以這個因緣的體性也是不實在的,也是空的。以此類推,一切萬物都是在這樣輾轉相關,相依相靠的情況下,一直不斷在重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過程,所以發現沒有一樣人、事、物有固定不變的實體,都是不斷在變化,所以都是空的。佛陀所開悟的就是這個道理。(d)共生有的人認為「自生」既然不成,「他生」也不成,那麼兩個合起來,「共生」就能成立了。這也是不行的,因為一個因不能生,不論再加上多少個因還是不能生。譬如一個瞎子看不到路,再加上三個瞎子還是看不到路的。既然「自生、他生、共生」都不能成立,可見製造果的「因」必需是特定的因和緣(某種關係條件的組合),才能產生某種結果,這就是因緣法的真義。既然世間萬物都必需靠因緣才能產生,不能獨自生起,所以只要因或緣一改變,結果也必然跟著改變,不能永久保持某種狀態,所以才說萬物都沒有實在不變的體性。以我們的身體為例,它是由地、水、火、風四種物質特性組成的。地是堅硬性、穩定性的(例如骨骼、肌肉);水是濕潤性、凝聚性的(例如血液、水份、尿液);風是流動性的(例如呼吸);火是熟變性、分離性的(例如體溫)。植物、礦物基本上也都是由這四種特性組合的。譬如物質一旦被火燒了,就會燒得精光,這叫分離性。在燒的過程中,火可以把東西煮熟,所以又有熟變性。水果樹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開花、結果,這也叫熟變。如果把它一一分析,每一項元素都由其它因緣組成,都是不斷在變化,所以沒有一個實體,這就叫「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我們的精神體也是一樣,在「五蘊」裡面,把人的心理作用過程簡化成「受、想、行、識」四個階段。感「受」一定要等接觸以後才會有感受;「想」也一定要等接觸以後才開始有語言、概念的產生;「行」更是要有「想」以後,才會有種種思慮、決定所要採取的行動。(「識」相當於唯識學第六、七、八識的作用)。所以心理的種種作用,也都是要依靠因緣才能產生,不能獨自生起,所以都沒有實在的體性。唯識學進一步把心識的作用細分為「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和「第八識」四項。前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以後,身體裡面感覺神經的作用;第六識就是思考推理、判斷好惡、決定取捨的心理作用;第七識就是前面說明的「我執」作用;第八識即是我們生生世世身的行為、語言的行為、意念的行為留下來的符號、痕迹。大家或許會說第八識是生生世世跟隨我們去投胎轉世,所以它應該是恆久不變的。但仔細一想,它是獨立的嗎?我們每一世做過、想過、說過的行為所留下來的痕迹,都會不斷添入第八識這個大倉庫裡面,所以它也是不斷在變化啊!不論是身心的行為或是外界的變化,都是符合緣起的法則,所以都是空的。(2)《金剛經》的空觀當我們能夠這樣子照見自己的五蘊皆空,我們就能照見別人的五蘊也是空的。經文說:「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有一眾生得滅度者。」你如果用一般的邏輯來思考,一定會覺得:「這種說法很顛倒嘛!又要『度盡無量無邊的眾生』,又要說『無有一個眾生可滅度者』,實在太矛盾了!」站在菩薩的立場,既然能夠照見自己的五蘊皆空,當然我們眾生所思考的「你、我、他」這些獨立的個體也都是五蘊所構成,也都是「色不異空、受想行識不異空」。所以我相一旦破除,那麼相對的人相也破除了,所以「無我相、無人相」。乃至所有眾生存在的相貌、存在的時間也是不真實的,這叫「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既然四相皆空,自己在度眾生的同時,又觀察到眾生並沒有實在不變的體性,「所謂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所以經文才說「確實沒有一個眾生可以滅度」。不但人是這樣,物質也是由各種關係條件組合起來的,所以也是不真實的。譬如桌上這個鬧鐘萬一不小心摔到地上,立刻就震壞了。裡面的零件一個一個散開來,殼歸殼,螺絲、彈簧各歸各的,沒辦法組合在一起,就失去鬧鐘的作用了。可見這個鬧鐘的存在和功能是很短暫的。因此觀察緣起法,就是思惟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是兩個或是兩個以上的關係條件所組合。一旦因緣散壞,裡面的組成份子又有各自的變化,原先的狀態就不復存在了。所以一切存在狀態是短暫的,是沒有真實的,也是空的。經文就把一切「有情、無情」簡單歸納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阿含經》也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意思是說要見到空性,就必須觀察世間一切萬物的形成、消失,都是依照緣起法,進而體悟出它的「生滅、來去、垢凈、好壞、善惡」都是無常的、不真實的、虛妄的。我們禪宗有所謂「見性成佛」,也是要透過這樣子思惟來見到佛性。你們有機會進禪堂打禪七時,不要老是妄想著:「那一天打坐時突然『碰』的一聲就開悟了!」開悟是要透過思惟的,就像《楞嚴經》說:「以聞思修入三摩地」。中國禪宗屬於真常唯心系,強調「真空妙有」,所以他的修行方法跟這裡講的有點不太一樣。(3)《金剛經》的假觀了解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所以都是虛幻不實的假相,這種智慧稱為「假觀」。《金剛經》的後半部就是在破除我們度化眾生的過程中,對世間的錯誤認識,以為一切都是實在的。所以它說:「所謂莊嚴,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所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謂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意思就是說我們莊嚴凈土、成熟眾生時,心中清楚地了知並沒有一個成熟的對象。為什麼?因為一個覺悟的有情已經具備了慧眼(二乘人的空性智慧)跟法眼(菩薩為救度一切眾生,能洞悉一切法門之智慧),所以見到一切都無所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知道一切都是緣起的假相,所以不真實。過去我們以為每一樣人事物都是真實的,所以會「心有所住」。譬如這是你的東西,如果你知道別人一直很想佔為己有時,你動不動就會想到它,不想給人看到。這叫做心「住在」這個東西上面(時常憶念、牽掛),這就是我剛才說的「無明所覆、愛結所系」。我們凡夫在還沒有開悟之前,對一切東西,特別是自己所喜歡的人物、東西、狀況,心就經常住在那個地方,這叫「心有所住」。《金剛經》說「應無所住」,就是要我們對於所有的人、事、物不要心生染著,而應觀察任何東西到底有沒有一個實在體?包括我們修行持戒,也不能誤以為這些修行有個實在不變的體性。(4)《金剛經》的中道觀所以在「如是滅度一切眾生,而實無有一眾生得滅度者」之後,它要強調:「假如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不名為菩薩」。「不名為菩薩」就是說他不是一個勝義的菩薩,不能成為一個「如實行者」。在《大乘起信論》中有所謂「勝解行者」和「如實行者」。「勝解行者」就是已經對空性有了概念,但還沒有證悟。「如實行者」就是已經證悟,破除我執,修行時能夠「無我相」的大菩薩。以「無我相」的態度來度化眾生,讓眾生也了解空性、涅盤的真義,同時又清楚了知「無有眾生可度」,這就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即《金剛經》的中道觀。11-4《金剛經》的度眾方法前面已解釋「應無所住」的意義,接下來要說明「而生其心」。《金剛經》講的是大乘菩薩的修持,菩薩所生的心就是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般若。我們前面已經用很多篇幅來說明禪定和般若,也用「四正勤」來解釋什麼是真正的精進,因此以下只介紹布施、持戒和忍辱波羅蜜。(1)布施波羅蜜經文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意思是說菩薩在度化眾生時,認為不只是金錢、財物、醫藥,甚至連自己的肉體、骨髓,只要是眾生需要的通通都可以布施,而且也知道這些東西都是虛假不實的,這叫做「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我們行菩薩道,平時就要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在日常生活裡頭,處處就是要用這種無住的心,來觀察三輪體空,也就是布施者、布施的對象、和所布施的東西都不真實,都是空的。以布施的財物來說,同樣一張紙印成鈔票時,不同國家的制鈔廠所印出來的人頭、圖案就會不一樣,幣值也就跟著不同。隨著景氣的好壞,通貨也會跟著緊縮或膨脹,同一張鈔票的購買力也就時有變化。因此我們布施的鈔票是隨著世間因緣變化而有不同的價值,所以布施的財物並不真實。能布施的人和接受布施的對象,比如我拿甘蔗給大象「林旺」吃,兩者的五蘊都是空的,這在前面已經詳細說明過了。所以在布施時,能同時觀察這三種成份都不真實,能夠「三輪體空」,就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這樣「無住」的心來布施,福德就會很大。為了讓人了解福德究竟有多大?《金剛經》就比喻:「東方虛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否?」你能夠想像虛空有多大,有多廣嗎?沒辦法啊!所以一個菩薩行六度波羅蜜,不住於相而行布施的話,功德也是像虛空一樣不可量、不可想像的大。當然也不是說虛空有多大,我們的功德就有多大。我們以慈悲心修福報時,不管「財布施」或「法布施」,如果能夠以空性的智慧來修這個福報,所修的福德都能與空性相契合,這就叫「福慧雙修」,也唯有這樣子才能成佛。所以在你布施給人時,心裡如果能夠無住,你就不會掛礙。否則你如果「有所住」,那你給了某人後,偶而就會想:「他不曉得記不記得我前次給了他三百塊?」下次他碰到你,又沒有跟你打招呼時,你心裡就會很不愉快:「上次我才給了他多少錢,現在連問都不問一聲!」或者你對他那麼好,但是對方卻還常常批評你,你心裡一定耿耿於懷。這是因為你有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所以心裡不舒服。這就是心有所住,所以會有分別,內心就不自在。我們在菩薩道上如果這樣度眾生,必然有障礙。用「三輪體空」的心,也就是勝義菩提心所修的福德,遠遠勝過凡夫所修的福德。因此《金剛經》裡頭處處都在比較兩者的功德優劣。例如《金剛經》裡面的四句偈,不管是受持、讀誦,或是為他人解釋,都勝過像三千大千世界那樣多的七寶布施。甚至一個恆河裡頭有多少沙?以這麼多沙來比喻有那麼多世界,然後再以這些世界的微塵數量的七寶來布施,都不如受持、講說四句偈的功德。甚至有的人用恆河沙那樣多的生命,生生世世來行布施,這樣的功德當然很大。但所得的功德還不如一個人以四句偈,或以金剛經的義理來為人講解、受持的千萬分之一。為什麼?財布施再多,都是有限有量,法布施卻可以讓人開悟、可以成佛,所以無量無邊,功德勝劣由此可見。(2)持戒波羅蜜《金剛經》中只是先以布施為例,後面還有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些也通通要以般若智慧為主體,要我們無住生心。就算是持戒,也不能有所住。如果一個菩薩覺得自己很會持戒,看到別人威儀不好,內心就會生起分別心、傲慢心。我慢心一生起,別人下次看到你就討厭:「哦!你有持戒,我沒有持戒!」比較頑強一點的人還會說:「就只有你一個人有持戒,我們都沒有持戒!」他就會遠離你,你也失去度化他的因緣。眾生本來就是要用慈祥、柔和的態度去安慰、鼓勵才能度化。若是用傲慢的態度,即使是布施,對方實在是不得已,非拿你的東西不可,心裡還是很不舒服。不拿的話,生活又過不下去。他就會暗暗發誓:「下次再也不拿你的東西!」所以菩薩在持戒方面也要無住,不比較、不計較。自己能夠持戒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少功德,看到別人不如法的時候也不會起輕慢心。經典裡頭說:「一個菩薩該有的理念,就是看到別人犯戒時,反而更加憐愍、同情。」你要知道:修行不是那麼簡單的,凡夫習氣那麼重,誰不會犯錯?所以起憐愍心,給他安慰、勸導,才是持戒波羅蜜。(3)忍辱波羅蜜在做人處世方面,有時候人情世故不通達,也會帶來很大的煩惱。所以如果要把這個人脈、關係、人緣弄好,就要注意:指責別人的過失的時候,不要在大眾面前講他。講別人優點的時候,要盡量在人多的地方。即使是這樣,當我們受到委曲、批評、誤會、打擊、打壓,甚至當眾給人家侮辱時,更要用般若智慧來處理,立刻觀照「無我相、無人相」,否則一定是很難受的。如果有般若智慧,即使明知對方常在背後設計你、陷害你,給你難堪,你也要裝作不知道。凡事不要去辯解,事情過後就可以不在乎,無所謂了。甚至有時候幾個人在一起談話,你還要在大家的面前說他的好話。想想看,你有這個能耐委曲求全嗎?有這麼好的風度嗎?唯有破除我執的人才有辦法!如果還沒有破我執,心裡一定恨透了他:「沒有罵他已經很好了,還要叫我稱讚他!免談!」那我們看看《般若心經》、《金剛經》的道理跟人生有多麼密切!若要人際關係能和諧,我執不破是不行的。這一點很難做到,但真能做到的話,就是真正的菩薩了。舉例來說,聲音是緣起的,所以聲音的好壞並不是絕對的。就像用手拍桌子一樣,才聽到「碰」的一聲,聲音已經消失了。所以我們不論聽到別人的讚歎或批評,都像聽到拍桌子的聲音-「碰」的一聲稍縱即逝,無法久留。譬如人家說:「唉呀!你講得實在是太好了。」然後他又再說:「你這個混蛋」,這兩種聲音一下子就消失無蹤,所以不真實。我們這樣一想,心裡馬上就不在意別人的褒貶了。所以如果沒有《金剛經》的智慧,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假設有個人路過這裡,看到你在做事情。他一眼注意到你的頭髮,隨口就說:「怎麼那麼難看啊!」也許他走過以後,就把這句話拋在腦後了。但是你一定會趕快把臉對著鏡子,用手不斷地撥弄頭髮,想法子把它弄得漂亮一點。到最後一想:「唉!反正無我相,算了。」要不然他隨便講你一句話,你就會苦惱個老半天。很不值得,是不是?星雲大師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這句話就是從般若智慧來的。平常你可以深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相信有善念的到最後一定有善報,所以能堅持到底。但從更高層次來說,一切雖然是緣起的,但都是空性的,那一樣事物有實體?所以更不會去計較,持戒、忍辱、精進都能夠隨心所欲,不會在度眾生時有所障礙。《金剛經》還說:「你受持這樣的法門,應該不錯啊!但還是會受到人家的輕賤。」雖然受到輕賤,就因為有觀照般若,能夠「無我相、無人相」,所以對於一切打擊、侮辱,都能夠安然忍受,不去反擊,也就不會跟人家有爭執。這實在是一種大修行!所以我們從開悟以後就要不斷的修行。每天當然要持戒,不侵犯人,一有空就攝心守意,一心專註。除此以外,還要思惟「四相皆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其實這都是「無我」的意思,都是「照見五蘊皆空」--.無我相當人家無緣無故侮辱你的時候,你的智慧要趕快現前啊!要馬上明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馬上想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當下你就不會那麼難過。這表示你以往的「我執」已經慢慢的在削弱、淡薄。所以般若經典以「破我執」為重點,在《金剛經》來說,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人相」就是指「人」的樣子也是不真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會走路、思考、講話,這個叫「人相」。牛都是用四隻腳走路,吃草喝水,叫的聲音就是「哞」,這就是牛相。其它動物也都各有各的外相。只要是眾生,就是五蘊和合的,所以人相、眾生相一樣都是空的。.無壽者相從第八意識投入母體開始,直到生下來、長大、老病、死亡為止,這段時間我們叫做壽命,《金剛經》叫做「壽者相」。既然本來就無我相了,那裡還有一個壽者相呢?所以人生在世時也是假相。那麼,了解四相皆空以後,我們就能夠忍受一切侮辱、毀謗、打擊。因此《金剛經》本來是講空性的,為什麼還有那一段文字:「假如有人受持這部經典,但是仍然受到別人的輕賤,那是要讓這個人過去世所造的惡業早一點消除,然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段文字就是要告訴我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遇到一次逆境、挫折、打擊時,就是在消除「我執」的時候。心中有這樣的理念,一切的挫折就能忍受下來。但這種忍受不是咬緊牙根,心裡想:「算了,我才不理他!」的那種忍受,而是要用般若智慧,照見五蘊是空的。這樣一次又一次加強我們的正見,等到正見成就時,就是我空觀的成就。你成就了「我空觀」的修行,那你就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時時都很自在。所以唯有般若智慧,才能夠消除我們的習氣,特別是我執的習氣。禪定的力量就在於控制心念,使那個情愛的力量不致於到處亂竄。而「無四相」的智慧就是不斷地慢慢消除第七意識的我痴、我慢、我見、我愛的習氣,一直到完全解脫自在為止。11-5結論《金剛經》裡頭要求我們的就是要「無我相」。你每天念佛多少次,拜佛多少下,這都還是很粗淺的工夫。即使打坐、觀空而有真正體驗,你要知道這並不值得炫耀。為什麼?《金剛經》特別指出:「一個得到初果的須陀洹,他可以說他得到初果嗎?」不可以!「二果斯陀含稱為『一次往返』,你可以說他證得二果嗎?」不可以!「三果稱為『不來』,你可以說他是得到三果嗎?」不可以!連四果也不可以!為什麼?只要你說:「我已經證到什麼果位」?就是還有我執的存在。這不是說一個修行人不必在乎證到什麼果位,而是要避免覺得自己很有修行,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跟眾生在一起時,自己還能夠放下門檻,俗話叫做採取「低姿態」。如果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很了不起,這就是還有我執,《金剛經》說這還是「有所住」,住在於自己所證悟到的境界、果位。所以《般若心經》是偏重在自我的修行,著重在認清世間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一切都是空性的。以空性的智慧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用這樣的正見來處理一切的事物,這叫正思惟,大乘佛法叫做觀照般若。這種體驗、人生觀才是正見,所以《般若心經》是人生的佛教。《金剛經》則強調菩薩的修行一定要發大菩提心,行六度四攝法門,特別是要度一切眾生入於無餘涅盤,這是大悲心的極致。從初發心到證得菩提為止,於其中間清楚知道一切法的真實相,這是菩薩的空性智慧。所以《金剛經》是徹底的人間佛教,是人間菩薩修行的寶典。

 禪定與智慧 12 出禪堂的叮嚀

    人間佛教的修行,就是心裡要明白世間一切都是假相,當下要安住在所緣境上,才能離五欲(財色名食睡)、去五蓋(貪、瞋、昏沉、掉舉、疑)。修習禪定的人,不要盼望未來,或是懷念過去。未來的還做不到;過去的挽得回來嗎?所以《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在人間的生活,你唯有看破、放下,去除自己的見地、執著、傲慢、嫉妒、不滿的心態,才能夠「無我相」,進一步「無人相」,「無眾生相」,才會處處無障礙。大家今後離開禪堂,一定是要在生活裡頭修,與人接觸的時候才是最好用功的時候。當然,平常還是要不斷的在禪坐方面用功,日常生活中才能這樣子應用佛法。12-1密護根門所以經典里告訴我們:「密護根門」。六根門頭當中,眼睛最能引發我們的分別心,讓我們立刻產生煩惱。密護根門的意思,就是要我們謹慎的照顧眼、耳、鼻、舌、身、意,讓它不要接觸誘惑力強的環境。然後還要「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知足心遠離」,煩惱才會減到最少。對於一些談天說地的場合,或是碰到那些無聊的,與道業不相應,沒有什麼幫助的話題,要盡量避免去湊熱鬧。縱然與大眾一起,也要很清楚:雖然「隨緣」,但是內心「不變」,好好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知足而又遠離。所謂「遠離」,不是說不和大家在一起,而是別人在高談闊論,說長道短,講些沒有意義的話時,我們不必參與、不必插嘴,這叫「遠離」--遠離這些無意義的是非、閑話、窮聊。12-2依正知而住大家從禪堂出去以後,早晚還要繼續用功的打坐。等到稍微有定力了,能夠明心了(心裡很清楚每個起心動念),那就能夠在日常生活舉手投足的當下,都清楚地辨別善惡、是非、邪正,當下就能把身口意控制得宜,這種生活叫「依正知而住」。正知是一種高度的警覺性,隨時隨地對自己的起心動念都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在日常生活裡頭,唯有禪定的熏習,才有辦法培養這種「正知」的力量來降伏煩惱。但是有時候外境的誘惑力太強,或是內心的煩惱現起,無法降伏慾望、衝動時,就顯得力不從心。明知那是不當想,不當說,不當做,但是心有餘力不足,實在難以控制自己。遇到可愛境,心裡剋制不住地想個不停;一提起憎恨的境界,明知越想越氣,還是不斷地想下去。這叫做智慧不夠,或是般若正見還沒養成。所以這時必需思考般若智慧的內容:「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經典裡頭形容般若智慧就像一支寶劍,當下能立刻斬斷煩惱。特別是在模稜兩可、猶豫不決、情感與智慧發生衝突時,般若智慧最能派上用場。人間佛教如果沒有這些,就會經常與人吵架,因為沒有對「五蘊皆空、世間一切萬法皆空」的道理下功夫、用心思惟。因此外在境界的考驗愈多,愈是修行的好道場,也愈能讓你培養正見,肯定般若智慧的功能,這叫「逆境來時順境因」。人間佛教這條路要走得順暢,一定要經過這種訓練。遇到境界時,馬上返觀自照,運用般若智慧來處理人、事、物、五欲等等。日常生活中唯有這樣時時斬斷煩惱,破除無明,才會福慧圓滿。12-3疑難解答問:修禪定是屬於福德還是智慧?「布施、持戒、禪定」在原始佛教中稱為「升天三福行」,也就是三種修福報的法門,其中最殊勝的是禪定門。一般在家人修禪定,只不過是為了對治貪慾和散亂心;出家眾修禪定的環境、因緣比較殊勝,所以能體會到「現生樂」,意思是今生就能得到快樂。有人打坐進入狀況時,體會到那種輕鬆、舒服的感覺,甚至不想起坐。即使是證悟的聖者,有時也會沉醉在禪悅的歡喜,而不太願意出來講經說法。但是修禪定時如果不與三法印、四念處相應,那就通通是人天福報,頂多是到無色界天,修神通而已。如果禪定的所緣境是與三法印、四念處相應的,那麼煩惱會逐漸消除,定力逐漸增長。這樣的禪定有正見的成分,才能稱為「正定」。所以禪定如果能引生無漏智慧,就轉化為「智慧門」。否則,不與般若智慧相應之前,所修的禪定都稱為「福德門」。就算你們是「不思善、不思惡」,就在那個時候也只是定力的顯現,而不是智慧的體悟。問:宣揚凈土的法師一再強調:末法時代眾生的根器劣,密宗、禪宗又很難修習成就,唯有仰賴彌陀大願往生西方,才有保障。是否如此?答:念佛確實可以使人得到心安,在末法時代確實是很方便的法門,嘴巴隨時都可以念一念。念習慣了,心裡充滿了佛,確實有很大的力量,這是不容否認的。業力就像化學物質,在試驗管里不斷給它加溫,種種剌激,最後就會爆炸,或是產生結晶體。我們的心意力量也是一樣,不斷造同樣的業,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後一樣很有力量,而且會有感應。感應跟神通不同:神通是修來的,感應則是靠虔誠、靠恆心。只要持之以恆,「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所以說念佛法門是方便道、易行道,容易修,也很方便、很穩當,不怕有差錯。末法時代修念佛法門很好,你要發願這樣子修也可以。密宗、禪宗其實都不難成就,只要肯修禪定都能夠得道。修禪定修到不起妄念,那就到達「明心」的階段,這個不難。難在觀「緣起空性」直到「見性」為止,這才真難。佛法最深奧的即是空性智慧,其它的都不難。密宗有的先修大法來消除業障、增長福報,然後才修止觀。在他們的環境之下,確實容易修到入定、修出神通。所以密宗的人能夠觀察某個人投胎去那裡、這個人是哪裡的活佛來轉世。修密宗確實有這些能力,不容否認的。只是他們強調轉世,卻不強調證悟。如果想對空性有正確的認識,首先得在密宗的學院里學六年的中觀思想。得到中觀正見的話,就不需要在持咒方面下功夫了。禪宗也不難,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只要專心一意的參究話頭,提起疑情,等到妄念去除,當下就能體悟心念的本質。禪宗在修禪定方面,跟密宗的路線有相通之處,所以並不難,難在於對緣起性空的體會。真正不立文字的是般若智慧,金剛經里明白的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就算你是修凈土法門,一心一意念佛,到了極樂世界還是一樣要修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沒有其它特殊的法門。可見唯有修八正道的正見、觀緣起,才能夠證入無生法忍(阿羅漢果),這叫「花開見佛悟無生」。你在這裡修一天等於在極樂世界修十年,那你又何必等到去那邊以後,才修八正道呢?做人最難得的是有思考能力,你為什麼在娑婆世界這邊不思考?到了極樂世界以後,所見所聞都那麼快樂,誰肯去動這個腦筋?所以到極樂世界沒那麼快開悟的。在人間有思考力,開悟的希望比較大,這是天人所羨慕的。天人福報享盡時都希望到人間來;我們人類偏偏要往天上跑,羨慕人家的天福,不在這裡好好修,豈不顛倒?問:小乘佛法是阿羅漢所修,阿羅漢只求自我解脫,不是被大乘評為「自了漢」、「焦芽敗種」嗎?很多人排斥小乘佛法,對它不屑一顧,認為這是阿羅漢的法門。為了融和大、小乘佛法,我必須先把小乘分析清楚。小乘佛法是用十二因緣來說明生死輪迴的。釋迦牟尼佛觀察人為什麼有老死?總是有生。為什麼有生?工廠有材料,才會有產品。這些材料就是「有」(輪迴的動力),「有」就是從「愛」跟「取」而來。愛跟取是由「觸」跟「受」來的,觸跟受是從「六根」而來,六根是從「名色」(身體與精神)而來的。名色與「識」同時存在,缺一不可,所以「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名色與識是從過去世的身、口、意行為來的,後者又是源自無明。所以十二因緣從無明開始,一直到老死為止,一切「純大苦聚」,這叫作「流轉門」,眾生就是這樣子輪迴的。修行就是用「戒、定、慧」來對治:持戒來對治愛跟取;修定來對治觸跟受;修慧來對治無明。無明滅則行滅,一直到生、老死皆滅,這就叫「還滅門」。而戒、定、慧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慧,慧就是正見、正思惟,觀察「諸法無我」而破除我執,得到解脫證悟。從八正道的思想發展到大乘的般若經典,《般若心經》還是以正見為主體,開宗明義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就是「正見」裡頭的「諸法無我」。不過這種解脫只是自我的圓滿,必須關心一切眾生,因為一切眾生都跟我們有緣,所以還要廣行六度四攝法門。但是行菩薩道的重點在於照見五蘊皆空,對個人來說才能「無我相」,看待其它人才能「無人相」,看待一切眾生才能「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能夠這樣子,才不會覺得自己很有辦法。如果有「我」,就有相對的「他人」,這種「相對法」就是世間法,就不是開悟,所以就不名為菩薩。《法華經》一直讚歎「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一乘法就是菩薩道,它的基礎就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小乘所說的八正道。大、小乘佛法就是這樣融和的,能夠貫通佛法以後,就能包容各宗派的修行,這就是人間佛教的真義。否則自己不但道業不能成就,反而還增加傲慢心。過去一向都是以自我為主體,我執、我見很強烈,非跟別人爭到底不可。現在知道世間是不真實的,如夢幻泡影的,所以慢慢看破、放下。前世有修,今生自然有緣份得到;前生沒有修,怎麼拼也拼不出來。你智慧越高,就越能看破、放下。有了「三法印」的正見,到處都能迎刃而解的,這叫做妙法!所以人間佛教的修行,就是隨緣自在、不貪求。懂得世間無常、無我,慢慢地慈悲心就培養出來,對一切人都很溫和,不跟人爭執計較。真正的人間佛教,一定是先開悟後修行的。問:法會拜懺的功用是什麼?我們中國佛教徒喜歡懺悔,經常罣礙過去所做的罪業,動不動就說自己「業障重」。其實能夠修到入定,惡念不起,那才是真正的懺悔。有法會時當然要隨緣跟人家去拜懺,但是不能一直罣礙著:「我業障什麼時候會消滅?」拜懺只是借著儀式來凈化內心,只要你有道心,龍天護法一定會保護你的。希望我們行菩薩道時不要亂攀緣。有緣時就隨緣度眾生;無緣則沉潛一段時間,努力修福、修慧、修禪定。「修行需要靠自己,唯以經常打禪七。何物能破諸煩惱?摩訶般若波羅蜜。」今天禪七圓滿,大家各有心得,出去以後還要繼續在日常生活裡頭用功。禪堂裡面是「靜中養成」,與人相處還要「動中磨練」。修行需要戒、定、慧一起下手,需要聞、思、修共同並進,這是不二法門。大家就照這樣繼續用功!

推薦閱讀:

正法:【九次第定】 如來禪定
一萬說禪(上)
從骨節聲聞到止息
何能久坐
一指禪和二指禪的禪定指型圖文教學

TAG:智慧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