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教育的智慧》(四)

《尋找教育的智慧》(四)  

 

編者 姚世敏

第四篇  理解與溝通

                                      ——父母智慧是教育力

1、愛的錯位——愛孩子,就要讓他們學會適應社會

有兩個種樹的老人,他們各自種了一片樹林,其中的一位老人天天給樹澆水,而另一位老人則是每天去樹林散步,一兩個月才「關照」一下這些樹。過了幾年,老人們種的樹都長成了高插青冥的大樹。一天晚上,出現了異常的暴風雨。經過一晚雷雨,空氣格外清新,兩位老人又來到了各自的樹林邊,看見有一片樹林全部倒下,而另一片樹林則像原來一樣站在原地。倒下的樹林是天天給樹澆水的老人種的,因為天天澆水樹根就不會向下生長,也不會緊緊抓住土地,當然經不起狂風驟雨的搖撼。而一兩個月才被「關照」一下的樹,因為不是天天澆水,所以根就向下不停地生長以至於把土地抓得穩穩的,遇到再大的暴風雨也當作芝麻一樣的小事了。

  校長感悟:我們常常認為,對孩子關心不夠,往往會導致孩子通過以破壞性的行為贏得關注,所以,關注每一位學生就成了我們經常提醒教師的重要內容。但是關注過度,包辦過多,就剝奪了孩子的主體體驗權利,甚至會使孩子養成依賴心理,這是愛的錯位!孩子的健康發展必須以自我發展能力為基礎,而自我發展能力必須在真實的世界中培養,讓孩子面對真實,體驗真實,擁抱真實。為了不讓孩子誤以為我們不關心他們,就要經常給孩子灌輸獨立適應社會的意識,讓他們接受被冷落的狀態也是人生的一個常態,這樣,他們就不會在冷落中感到過於失落。 

2、20美金的價值 ——愛自己的孩子吧

一位父親下班回家已經很晚了,發現他的5歲的兒子靠在門旁等他。「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爸爸?你1小時可以賺多少錢?」「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話,我1小時賺20美金。」「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嗎?」父親非常生氣。約1小時後,他平靜了下來,開始想著自己可能對孩子太凶了……或許孩子真的很想買什麼,再說他平時很少要過錢。於是,父親走進兒子的房間,給了孩子10美金。「爸爸,謝謝你。」小孩歡笑著從枕頭底下拿出一些被弄皺的鈔票,慢慢地數著。「為什麼你已經有了錢還要?」「因為這之前還不夠,但我現在夠了。」孩子回答,「爸爸,我現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買1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校長感悟:好多時候,我們都是花費巨大的精力在工作、事業、升職以及獎金方面,卻忽視了花些時間把愛心送給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所愛的人,而我們的愛對他們來說正是他們最需要的。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也可以換取家庭的親情和快樂。給家庭擠出些時間吧,因為有些東西是拿金錢買不到的。

3、分蘋果的故事——不同的教育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

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談的是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犯人這樣寫到:媽媽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弟弟搶先說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了監獄。

那位著名人士這樣寫到:我和弟弟都爭著要大的。媽媽說:「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

校長感悟: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教誨。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最初的一筆來自家庭,而且定下了整張紙的色調。正如馬卡連科所言: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隨便的閑聊,每一個平常的舉止,每一個不經意的眼神——在父母的不知不覺中,都可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教育其實存在於構成孩子生活環境的方方面面。孩子若生活在分享中,他就學會慷慨;孩子若生活在公平中,他就知道正義;孩子若生活在誠實中,他就懂得什麼是真理。

4、牧羊人和她的兒子——差別就在於非凡的信念。

多年前,有一位窮苦的牧羊人領著兩個年幼的兒子以替別人放羊來維持生活。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這時,一群大雁鳴叫著從他們頭頂飛過,並很快消失在遠處。牧羊人的小兒子問他的父親:「爸爸,爸爸,大雁要往哪裡飛?」「他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裡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說。他的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得說:「要是我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那我就要飛得比大雁還要高,去天堂,看媽媽是不是在那裡。」小兒子也對父親說:「做個會飛的大雁多好啊,那樣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後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兩個兒子試了試,並沒有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瞅著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於是他飛了兩下,也沒飛起來。牧羊人肯定地說:「我是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的努力,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兒子們牢牢地記住了父親的話,並一直不斷的努力,等到他們長大以後果然飛起來了,他們發明了飛機,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校長感悟:一個人的內心中如果蘊涵著一個信念,並堅持不懈地為之努力,那麼,他一定會是一位成功的人。萊特兄弟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記住了父親的話並不斷地在「飛」。對學生來說,確定了人生的目標就必須付諸行動,行動,人生就會出現許多的奇蹟。在當今的中學生中,不乏有目標、有理想的學生,但能夠堅持向著目標不放棄地前行的人卻很難得,比如數學、物理難學,有的學生就放棄了,外語聽不懂就不聽了,在這個時候,想成為什麼的「目標」已經毫無意義了。

5、一位母親與家長會——做孩子成長路上的鼓掌者、欣賞者,淚水就會變成甜水

一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個小朋友,惟有他表現的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別的家長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她第二次參加家長會,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裡,看到誠惶誠恐的兒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一定會超過你的同桌的,這次你的同桌考了第21名。」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總是在差生的行列里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一個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大學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大學。

她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突然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孩子,是您……」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校長感悟:這個故事描寫了一位智慧的母親,她把開家長會時從老師那裡得到的批評,轉化為見到孩子之後對孩子進行激勵的語言,從而使孩子不斷進步,最終被清華大學錄取,表現了母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母親?就是要在孩子受到挫折時能給他堅強起來的毅力,在孩子有了點滴的進步時和他一起分享快樂。當然,這些堅強的毅力和快樂的分享往往是和汗水、淚水聯繫在一起的。很多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證明,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我們的教育方法就應當設計成什麼。讓孩子沿著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軌跡行走,我們就會得到孩子的精彩。需要提醒的是,孩子並不喜歡父母的愛嘮叨和不開心,因為這樣的父田會給孩子在心理上帶來壓抑,使孩子在本來沒有終極目的的人生中感到更加灰暗。過去有很多父母不知自身是孩子性格陰鬱的原因,反而抽出自身歸咎孩子如何如何,或者對世俗的苦難與罪惡茫然不知所措,沒有膽識轉變自強挺身成為自由人,卻希望孩子勝過自己,孩子何以能擔當這樣的責任呢?因而只有父母自己靈魂出竅了,在氣質態度行為上有了轉變,才能給孩子以支撐和啟示。

6、錯誤也是重要的資源——寬容學生的錯誤,就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一天,大衛正在教他7歲的兒子凱利怎樣用割草機割草。學到興奮之處的凱利把割草機從花圃上推了過去。真是可惜,割草機所過之處,花屍遍地,原來美麗的花圃留下了一條2尺寬的空隙。面對如此慘狀,大衛怒不可遏,他氣得要瘋了:「天哪!凱利!你在幹什麼?」就在他將要狠狠地訓斥凱利的時候,他的妻子簡走到他跟前,輕輕地拍了拍他肩膀:「大衛,別這樣,要知道:我們是在養小孩,而不是養花!」

校長感悟:在我們日常教學活動中,像凱利這樣在學習中犯「錯誤」的情形真是司空見慣,不幸的是很少有像簡這樣通情達理、善待錯誤的家長或老師,更多的卻是像大衛這樣的教者,視錯誤如洪水猛獸,一旦發現便惱羞成怒,氣急敗壞,不給予狂風暴雨般的懲罰不能解心頭之恨。結果,孩子剛剛燃燒起來的那點探索和創造的火焰就這樣被無情地澆滅了。

對於孩子來說,不僅錯誤不可避免,而且是不可缺乏的。他沒有體驗錯誤,就只能得到錯誤。世界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表面看來對我不利的事物,換一個角度或心態來看,它就可轉化為於我有利的因素。錯誤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很重要的資源。因為人在探究的過程中,唯有錯誤能從另一個角度為學習者指明成功的方向或途徑。我們說錯誤是更重要的資源,也意味著它能喚醒創新思維。我們成人自視經驗豐富、知識雄厚,極易落入「正確」的陳規俗套,其創新價值微乎其微,而孩子因沒有現成經驗,無法循規蹈矩,他的「錯誤」看法和做法往往是另闢蹊徑。

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在一定條件下無不向對立面轉化。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儘力避免錯誤的肆意泛濫,但一旦發生,也不必大加撻伐,而是要與學生一起研究錯誤內部所蘊含的教育資源,從而將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轉化為邁上這一成功或另一成功門徑的台階。

7、船長的兒子——體驗過教訓的教育才能算得上完整的教育

一個駕船水平非常高的船王,他把自己所有的本事都一一傳授給了兒子。船王也感到兒子好像把他的技術都學到手了,所以,第一次就非常放心地讓他一個人出海。他的兒子卻再也沒回來,還有他的船。他的兒子死於一次颱風,一次對漁民來說微不足道的颱風。船王十分傷心,他就想:我真不明白,我的駕船技術這麼好,我從他懂事起就教他如何駕船,從最基本的教起,告訴他如何對付海上的暗礁、暗流,又如何識別颱風前兆,要如何採取應急措施等等,我把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可是他卻在一個很淺的海域裡面喪生。漁民們紛紛來安慰他,一位老人問他;「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你兒子嗎?」他說:「是的。為了讓他掌握技術,我教得非常仔細。」「他一直跟著你嗎?」這個老人又問。他說:「是的。我兒子從來都沒離開過我。」這個老人就說:「這樣看來你也有過錯。」這個船王就感到不解啊,問:「我有什麼過錯?」這個老人跟他說:「你的過錯已經十分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他技術,卻沒能傳授給他教訓。」

校長感悟:對知識來說,如果沒有教訓作為根基的話,知識就都只是紙上談兵。在海風海浪中搏擊,要自己經歷,自己體驗,才能積累成自己的經驗。在教學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很多學生聽課一聽就懂,一做就錯。這就說明聽懂的東西只是停留在知識的層面,只有自己會做了才算是轉化成了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敢於大膽地讓學生去試、去探究,能讓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就不要替代,一節好課,不是教師精彩的表演,而是學生積極主動地有效參與。精彩的人生是在挫折中造就的,挫折是一個人的煉金石,許多挫折往往是好的開始。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稟賦發展自我,不斷地超越心靈的絆馬索,你就會發現自己生命中的太陽熠熠閃耀著光彩!

 


推薦閱讀:

如何尋找好運氣?
尋找「祁門香」的漫長旅程
如合尋找龍脈
八字教你如何尋找合適的另一半
八字主要是尋找用忌神

TAG:教育 | 智慧 | 尋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