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畫語全紀錄+經典山水、花鳥作品200P大覽(珍藏版)

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畫語全紀錄+經典山水、花鳥作品200P大覽(珍藏版)

2015-02-01 魯迅美術學院水墨圖形研究中心

文章來自:藝術家傳播網

黎雄才



(1910~2002),中國現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1910年5月15日生於廣東省肇慶市,祖籍廣東省高要。自幼酷愛繪畫,後從師高劍父,入「春睡畫院」學習,數年後得高劍父資助留學日本,歷時四載見聞益廣,藝事大進。

1924年,他就讀於肇慶中學。1926年拜高劍父為師,翌年入高劍父的春睡畫院學習,並一度在廣州烈風美術學校兼習素描。1932年,得到高劍父資助,赴日本留學,入東京美術學校學習日本畫;1935年畢業歸國,任教於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1939年任教於肇慶第七中學。1943年,受聘於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副教授。1948年任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任華南文藝學院、中南美術專科學校、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兼中國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


30年代初作品《瀟湘夜雨》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金獎,《寒江夜泊》、《珠江帆影》入選芝加哥「當前進步博覽會」和德國柏林舉辦的「中國美術展覽會」。其中〈珠江帆影〉為德國博物館收藏。


1949年以來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舉辦的大型美術作品展覽會並在多種專業報刊上發表,曾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擅山水,尤以巨幅見長,所作氣勢恢廓,雄健秀茂,自具風貌,為當代「嶺南畫派」代表畫家之一。出版個人畫冊多種。


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廣東分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顧問,廣州美術學院顧問、教授。2001年12月20日上午,因多臟器功能衰竭在廣州去世,享年91歲。


黎雄才著作成就和代表作代表作品有《寒夜啼猿》、《一覽眾山小》、《森林》、《武漢防汛圖卷》、《萬古之春》、《峨眉洗象池》等。出版有《黎雄才山水畫譜》、《黎雄才畫選》、《黎雄才畫集》。現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廣東分會副主席、廣東省人民代表、全國政協委員。



黎雄才畫語錄



總 論


1、教與學,老師只能給你指出一條正路,他自己走過的路,給你參考,讓你不至走彎路。


2、現在學畫,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告訴你,這隻能是一半之功。你要把學到的這一半結合生活,驗證它,運用它,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才稱學到。


3、根基往往在瞬息中體現出來。能做暴風雨中的雄鷹者,完全靠平時磨鍊出來的堅實本領。













4、學畫要注意二點:第一是循序漸進,第二是筆墨運用。沒有筆墨就不成中國畫:沒有筆就無骨法;沒有墨就無神韻。


5、當水果還沒有成熟時,儘管給太陽曬,用火烤,甚至塗上顏色,其實仍是生的。學習亦如此,應該老老實實。由生到熟是個必然過程。


6、不學則已,愈學愈難,知難就能提高,因有追求才覺難,覺易乃落後之兆。


7、畫中必帶生(生就是有追求),不宜過熟。從生到熟,又從熟到生,是一個鑽研提高過程。若全熟則會變成庸(即爛熟)。「熟中帶生」,說的是對自己不滿足而追求著新的東西。





8、畫家要四知:知天、知地、知人、知時。


9、憑理性作畫難得其生,憑感性作畫則難得其理;要憑感性而兼理性,此方能活。


10、「業精於勤」。手要勤,腦也要勤。學問學問,就是多學多問。要學會「問」。古人說「百思不如一問」。要問人,也要自問。自問自知。唐人詩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用筆·用墨·用色




11、畫應快則快,應慢則慢,慢而不滯,快而不飄。線條之虛實處理,用筆之乾濕、粗細、疏密、頓挫、轉折、輕重必須相宜,否則畫面平均,刻板。


12、俗云:「快工不巧,快飯不飽」。畫畫不能貪快,快則易草率,過慢則易板滯。


13、高劍父先生言:「畫畫用筆,易放難收。」正如下山,如從山頂向山下跑,便無法收住了,一般應該寧慢勿快。


14、中國畫要講究筆墨,無筆何能成畫。


15、中國畫家一向強調「人」用「筆」,毋使「筆」用「人」,畫法與書法用筆道理相通。






16、執筆欲緊,運筆欲活。


17、作畫要練會懸肘,否則無法伸展作巨幅。


18、學畫之初,一定要把實指虛拳之執筆方法練成習慣,久而久之,自然能緊而靈活。


19、用筆應悟之於心而運於手,一筆之尖高低起伏,快慢頓挫,虛實粗細,心手相應地表達出不同質感量感的東西來。


20、用筆時心不厭精,手不忌熟,熟者熟練,而不是爛熟。俗語云「熟能生巧」即是此理。


21、運筆鋒正易藏,鋒偏易露。用筆要講藏鋒。若鋒芒畢露則易輕薄,而難於沉重;但鋒也勿全藏,全藏難顯精神,應以有鋒處露其精神,藏鋒處含其趣味。用筆慢是取其含蓄,快則取其奇巧。應豎應斜,隨物而定。










22、顧愷之曰:「若畫輕物,宜利其筆,若重物宜陳其跡,各以全其想。」應做到乍徐還疾,無往弗收。總而言之,用筆離不開「精」 「神」 「氣」 「力」四字。


23、用筆忌霸忌惡,忌鋒芒畢露,一覽無餘。


24、古人說:用筆寧有犀氣,毋有霸氣,市氣、俗氣。


25、用筆有氣有韻,千變萬化,是從各種素養得來的。


26、用筆全神貫注,下筆膽大心細。全神貫注,如箭在弦,一觸即發。意奮則筆縱。古人云:用智不分,乃形於神。








27、畫之先,必深思熟慮,做到胸有成竹,然後下筆,即所謂意在筆先,意在筆先才能一氣呵成。猶如在江心漏船之中,伏燒屋之下,應當機立斷,不能猶豫。古人云:猶豫者,事之賊也。


28、用筆第一要「准」,第二要「活」。準則輕重快慢濃淡大小得其質,得其形;活則得其氣、得其神。


29、用墨足以表達人之素養志趣。古人云:「人品不高,筆墨無法」。筆墨是直接寫人之內心感情的東西。


30、用墨應設法露其光彩,墨過乾枯則無氣韻,過濕則無紋理。總之要掌握它就得多下功夫。






31、用墨無氣則渾黑一團,是謂之死墨。活墨則有氣有光彩,死墨無氣無光彩。


32、古人用墨方法有二,一種是多次積成謂之積墨;一種是一遍畫成。積墨過多易傷氣韻,要能薄中見厚。一遍過的雖易得氣韻,但有時難得渾厚。


33、初入手者,宜先用淡墨,以其可改可救,但有把握後,則不拘於此。


34、畫中空白之處,須格外小心,一錯難改。成語云:「墨悲絲染」,你們應好好領悟。


35、畫山水須以整體為重,以勢為主,著色亦然。大自然變化無常,不以整體取勢,則支離破碎,不成畫矣。此乃用色之總綱領。古人云:「色有色氣」。






36、山水畫之著色,除金碧青綠山水外,須以清淡為主,不可過重,過重則不空靈,且容易以色礙墨。昔人云:「世人皆以著色為易,其實極難,如重入爐火,再見火候,火候稍差,前功盡棄。」


37、色與墨,相得益彰。要色不礙墨,應保留墨之光彩氣韻,顯出筆之精神。


38、一畫之成,要色調統一,像音樂一樣,如果音樂調子不協調,則雜亂無章矣。


39、畫之落墨,從局部開始,須胸有成竹,條條有理。而著色相反,以整體為先,逐步深入,求其細部變化,漸顯層次,豐富起來,使色墨相得益彰,符合整體之精神。


40、著色之法,不能心急,要有步驟,應濃應淡,一遍多遍,須細心考慮而後下手,要求色調薄中見厚。






41、初著色,寧淡勿濃,淡者可加,而過濃則無可補救。


42、著色要有用筆,方見色之氣韻。


43、著色之法,有渲染之分,有不見筆痕,有可留筆痕。染也有干染濕染之別,濕染筆痕模糊,一般用於第一遍取大效果,後用干染。


44、染完一遍色,俟干後仔細觀察一遍,然後再染。套色之法,取其薄中見厚。古人畫絹,也有在背後套色者。


45、中國畫設色分重彩和淡彩二類。但不管重彩還是淡彩,務須以墨為主。特別是重彩之青綠,其色厚,易掩筆墨之氣,用之更宜注意。






46、青綠山水分大青綠和小青綠二種。大青綠之畫,用筆宜濃且重,線條宜少;筆濃重,使之色墨對比強烈,線條少使青綠突出。


47、重彩難在氣韻,淡彩難於渾厚。


48、石青、石綠、硃砂均是礦物質顏色,只有厚薄之分,並無濃淡之別,故用起來較難(如石綠按微粒結構大小分為頭綠、二綠、三綠、四綠等等,微粒越細,其色越淡,越粗越濃。當然還要由其本質的色決定,故選料時已初步分開頭、二、三綠。越粗越難用,膠多則滯,膠少則易脫落)。


49、青綠之色,不可和粉,因鉛粉中有鉛,與青綠起化學變化,同時也無透明感,也不宜用桃膠。


50、青綠不能和藤黃,和藤黃一定發黑。








51、藤黃是一種樹膠,有嫩黃、老黃二種。老黃易枯,嫩黃則新鮮耐久。藤黃不能泡水,泡水則退膠,干後盡成渣滓矣。


52、藤黃和花青成嫩綠。再和墨成老綠和汁綠,老綠用于山水中之夾葉,易與墨協調。


53、山水畫中,黃紫二色宜少用,一般黃以赭石代之。古云:「黃與紫等於死」。


54、用粉不宜太厚,如以薄之紙或絹作畫,則有時於背面襯托可矣。


55、著完一遍青綠之後,候干,可用薄礬水渲一遍,防止染第二遍時顏色變動。


56、畫青綠宜用紋細之紙,紋太粗不宜用,古人則多用絹。


寫 生



57、畫樹先從枯樹入手。樹為四枝,這是畫樹的原則,畫時先從大處著眼,先抓住樹的整體特徵(即樹的精神),一般說來,大中枝不宜省略,小枝看情況要進行概括提煉,至於樹梢則可以大膽捨去。樹榦、大、中、小枝的比例要求基本準確,取材時要健康的不是畸形醜陋的。


59、先取其勢,後取其質,大勢既准,則質易求矣。畫樹要表現出樹的年齡、性格、姿態、背向、生長土壤的瘦肥程度等。








60、樹的重心尤其要特別注意,由大到小是畫樹的大原則,即干至枝至梢是必然之理(如有例外,則必有原因,如裂開或瘦或傷者),樹頂受陽光葉子較多,靠樹榦處葉子總是稀疏的。


61、畫樹多是筆筆見筆,無皴擦點染可藏。


62、畫樹一般都宜用濃墨,中遠景的樹有必要的話亦可用濃墨。這是因為樹與其它物象對比起來是較濃重的。此亦即古人敢用淡墨畫山焦墨點苔之理也。


63、穿插有致,此畫樹的要訣,切忌根頂俱齊,在同一畫面中有十棵樹以下的要務求變化,不使雷同。


64、老樹如老人,紋理多而清楚。城市中的樹經人為修剪者多,故不能極其自然之態,但仍可以畫。畫樹要如畫人一樣,嚴格要求。


65、春樹枝軟搖曳,不可點墨葉,以草綠著之枝頭,以示嫩芽。古人畫樹有用藤黃入墨,使其色潤澤。一般柔條細枝,不用雙勾,但與雙勾合處(即與樹榦交接處)不能截然分開,合處著色要濃,可染淡墨。


66、古人云:「山水不問樹。」即自然中之樹種類多,而又縮小千百倍,故不能說明什麼樹之意。


67、樹無一寸直,故用筆要多轉折,以表老乾,如以縮一百倍而言,一寸即一丈也。


68、畫樹要蒼健老硬而有姿態。平原肥沃而土厚者之樹少露根,石壁懸崖之樹露根的較多。


69、一般畫樹之四時有:


春英——葉細而花繁,


夏陰——葉密而茂盛,


秋毛——葉疏而飄零,


冬骨——只有樹枝,但亦有因地而異。










70、樹與山石有密切聯繫,山的豐茂華滋之態,有賴於樹木來體現。


71、枯樹難工,簡而有致,繁而不亂。


72、深山密林之中,間有枯樹,這是自然之理。樹亦多直干參天,以其密而迫使向上,吸取陽光。


73、畫樹從頭畫起,直至樹梢,這是取其生長之理,亦取其勢。畫枝以順手為宜。此入手之法,當理解之後則不論。


74、畫樹要注意特點,樹類很多,東南西北,生長規律各異,春夏秋冬,風晴雨露,時而不同,須不斷觀察,不斷研究。


75、大凡樹之枝,一般都是向上生的,下垂者乃死枝也。


76、山與石,用筆之處,其頓挫轉折,應從真實中來,一筆有陰、陽、背、向,皴法只是幫助分明層次,豐富變化而已。至於用筆的方圓,應從對象中來,有方多圓少,有圓多方少,縱橫離合,變化無窮。


77、「石無十步真。」越追得細緻越不似,實憑大感覺。故畫石有渾淪包破碎之語,總而言之,得其神,取其勢,「山形面面移,石無十步真」,即此理也。


78、石之皴法要參互而用,濃筆要分明利落,使其層次更清楚,淡筆多而不亂,紋理有一定規律,並做到筆簡而不覺其簡。


79、山靜水活,須領會其趣。


80、時代變,事物變,藝術家的思想也應該變。但無論如何變,還是從生活和傳統基礎上來的,否則變不出新的東西來。










81、能像而後才能不像,未有先不像而後能像者。


82、畫山水必立意為先,至於意境的追求,則需各種修養作基礎。


83、山水也有其生命和精神面貌,因此必須注意觀察,吸取其健康而最美的典型。


84、畫山水要動腦筋,深入觀察對象之結構,表達大自然無窮之美。平時多積累素材,更多地在觀察中去認識其不同之處,故須心摹手追,深入其理。


85、山水大物也,咫尺之中寫千里之景,故以取勢為主,即重視大處。但大不忘其細,即先從大處著眼,然後深入細緻。大宜遠看得之,大,可得神取勢,近是難得其神和勢。注意大要全面,無一葉障目之礙,無失貌之病。不忘其細,即在注意大之後就要近處求之,要明察秋毫,深入其理,細能取質,深其筋骨,不忘其形,追其深度。在大的情況下必要以細為基礎,寫細時勿忘以大包含,這才能得其全體。








86、寫生方法有二字,一日「活」,二日「准」。「活」則物我皆活,能活則靈,靈就能變,活無定法,法從對象而生。物有常理,而動靜變化則無常,出之於筆乃真神妙。所謂神妙即熟極而生,隨手撿來,便是功夫到處。「准」一般來說不離其形,準則重規,目力準則下筆才准;形與神要合一,若只求形似,則非畫也。


87、古人說神,其實就是認識通透一切,想辦法把對象更提高一步,而有自己的精氣神在,畫面活現之意。


88、看山要形象化,把它看成人那樣,山之四時季節,像人那樣各有不同。春山如笑,有欣欣向榮之感。只有多理解,才能畫得透。


89、在實質問題未解決,基本東西未明其理之前,誇張處理是不可能的,硬是要干,結果則是自欺欺人。







90、寫生一般分為三種:


一、境界比較大的(場面大、東西多),構圖要求完整的,應用多些時間經營。不宜貪多寫全,貪多則容易概念。


二、作為素材用的寫生要有一個中心點,宜多寫多積累,以備不時之需。


三、當時間不足時,宜多作速寫,記其最精華、最動人、最有用之處。


91、寫生一方面是加深對自然的認識,另方面是培養自己的表現力,即按各種對象去尋求不同的表現方法。這也是創造的過程。


92、沒有具備境界的小景,可偶作素材之用,不要硬湊成一幅景。


93、創作用的素材,收集應盡量具體、充足。


94、素材收集可分為三種:


一、局部素材,不很完整,而收集時對組織結構須力求明確。


二、整體性的素材,包括有一定場面氣氛和色彩的。


三、備用素材,雖跟眼下創作的關係不很密切,但為了萬一之需,可收集備用。










臨 摹



95、臨畫必須忠實於原作,但要以悟為先導,著重於原作之精神,不要依樣畫葫蘆,拘泥於點劃之間;但同時又須與原作面貌相符,吸收它的精華,控制於規矩法度之中。


96、觀察貴精,臨摹貴似,以神為主,切忌謹毛失貌。


97、臨易失形,但易得神,摹易得形,而易失神;臨收穫多,易鞏固,摹雖有收穫,而易於忘記。


98、臨畫運筆宜比原作慢,不錯不漏。


整理:林豐俗 單劍鋒























































































































































































花鳥作品































































































































推薦閱讀:

風水大師告訴你「腳踏五帝錢,財運紛紛至」五帝錢助你添福添運
【針灸大師】《內經》針刺補瀉規律探析
石家莊風水大師 姜上(姜聯偉)論意外傷災
《一行三昧》——道信大師禪凈圓融修法心要
喜歡美女的李敖大師,再見!希望那邊有美女!

TAG:經典 | 大師 | 作品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