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重視公務禮儀 養成文明習慣

【引用】重視公務禮儀 養成文明習慣  

重視公務禮儀 養成文明習慣

    前年,著名的「蒙牛城市之間」賽事活動在河北石家莊市舉辦,敦煌市當時組隊參加比賽,是參賽隊中級別最低的城市。但敦煌隊一舉戰勝了六個省市級城市,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殺入了北方區的複賽。石家莊比賽期間,就連敦煌拉拉隊,也隊伍整齊,打著「開放的敦煌歡迎您」的巨幅標語,宣傳了敦煌。敦煌拉拉隊呆過的地方,垃圾都收拾得一乾二淨,恢復原狀。當時,石家莊電視台注意到這個細節,對敦煌隊和敦煌拉拉隊的情況作了全面的報道,認為敦煌隊就像「飛天一樣的美麗」,「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表現出對敦煌人良好素養的特殊的好感。

去年,有一位印度資深記者來中國觀察,他來的時候就是要弄清:印度和中國之間究竟誰的發展更快更好?大家知道,印度和中國的國情極為相似:歷史上都是文明古國,人口基數都很大,我們建國和印度獨立(1947)的時間比較接近,不同的是印度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而中國幾經徘徊之後終於走上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他一路行程後盛讚中國30年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認為即使中國停下來20年,印度才能趕上中國,他的文章在《參考消息》上進行了轉載。其中特別提到西部邊遠的敦煌時,說了「三個沒想到」:沒想到那裡的城市那麼精緻而乾淨,沒想到那裡人的生活那麼有序而寬裕,沒想到那裡的人那麼文明而知禮。

為什麼到敦煌來的人,還是走出去的敦煌人,人家對我們都如此感興趣?就是因為敦煌人「講文明,知禮儀」。

一、講文明知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是人際交往中對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約定俗成之後形成規矩,就是禮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每個人的言談舉止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禮儀,人家都在觀察。如果遵循禮儀的規範,就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果違反禮儀規範,就會引起笑話,招致反感,受到批評。美國前副總統詹普森因不懂東西方禮儀的差別,見了美麗的泰國王后,上前就一個擁抱,但結果被泰國列入不受歡迎的人而逐出國門。西方人比較奔放,見面又啃脖子又啃臉,東方人則比較含蓄,大大方方握手就可以表達心意了。你見到人家漂亮美麗的王后擁抱,他倒是盡興了,在泰國人看來,不是禮儀,而是圖謀不軌,是佔便宜。正所謂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

(一)文明禮儀是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了國家軟實力。三十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創下了世界奇蹟,經濟實力不斷提升,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說法:前不久,中國的GDP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就意味著中國要引領世界,不僅要向世界輸出自己價廉物美的商品,還要展示良好的文明素質,讓世界所認可,讓世界都來學習。

但是,國民文明素養的軟實力上,確實有差距。有一個故事:當一個中國人走出國的時候,外國的服務人員彬彬有禮的問:您是日本人?您是韓國人,那麼你肯定是台灣人?最後才說道:是中國大陸人。從這個位次上,可以看到一個國家人在國際上所處的的地位。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人稱是「禮儀之邦」,但我們看韓劇發現,老祖尊的禮儀卻在日本在韓國,中國人越來越不講禮儀了。北京電視台報道:遊客到華爾街,都喜歡在銅牛前拍照,希望能趕一趕股市的陰影,希望能「牛」氣衝天。而這一群中國遊客,卻爭先恐後地爬上銅牛拍照,其中一位看起來像是他們的頭兒,旁邊一幫人都喊「領導,你快騎上去啊,那樣你就比牛還牛了」!外國人問「你是哪裡人?」,他們很自豪地回答:「我是中國人!」我們身上是否還存在不文明的表現,確實需要反思。

30年前,敦煌作為首批開放的窗口城市之一,迎接四面八方的來賓,外國人初到敦煌,敦煌人圍著看,追著看,看這些「紅頭髮藍眼睛」的新鮮事物,實際上是一種少見多怪的不禮貌行為。20年前、10年前,也許我們對禮儀並沒有太多的了解,禮儀知識也基本上處於無師自通的狀態,情有可原。但是現在中國強大了,中國人富裕了,中國人的生活變得有品位了,「倉廩實而知禮節」,到了中國人該講究文明禮儀的時候了。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新的潮流,就是重視文明禮儀,現在有些小學裡重讀《弟子規》,大家也愛看金正昆教授講禮儀,說明社會正在呼喚著文明禮儀的回歸。

(二)文明禮儀是敦煌建設國際旅遊城的起碼要求。歷史上敦煌創造了「盛大輝煌」,敦煌曾經是迎來送往不同民族、不同國度使者的第一站和最後一站,敦煌人講文明知禮儀是從老祖宗那兒得到了熏陶和傳承。過去搞旅遊,主要靠莫高窟、月牙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來吸引人家的眼球。現在搞旅遊,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是城市綜合形象的競爭階段,不僅看你的景點建設的如何,還要看你的城市建設的如何,看你敦煌人整體的素質有多高。我們提出「建設魅力敦煌,打造藝術之都」。城市的建設上我們凸顯了敦煌元素,漢唐風格昭然若現,黨河風情線美麗如畫;人的魅力呢?敦煌人不僅外表長得美,更主要的要體現敦煌人的內心美,再現敦煌人良好的素養。敦煌雖然地方小,但敦煌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現在,敦煌旅遊立市,獲得很多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稱號,我們不能讓到敦煌來遊玩的人說:我們歷史文化名城的人沒文化,沒素養。

也有一些人認為文明禮儀是小事,是小節,不值得大驚小怪。外地人到敦煌,給他們極深的印象就是敦煌人很樸實,很熱情,但我們的紅綠燈架設好了,但還會看到有人亂穿馬路;銀行設置了一米線,還會看到有些人不排隊;電影院里《敦煌神女》演得如火如荼、引人入勝,有的人卻吃瓜子、亂鼓掌;還有離我們家巷口不遠有個麻將館,玩客有的玩急了,光天化日之下,沒遮沒欄的在馬路邊上說方便就方便,十來米就能聞著味兒,居民意見很大。經過幾年的治理,敦煌的城市乾淨整潔,外地遊人到敦煌讚不絕口,我們自己也為能生活在這樣清潔的環境里感到由衷自豪,但個別人亂丟煙頭,隨地吐痰等「不拘小節」的事情時有發生。還有的人根本就是喪失社會公德,橡皮壩建好了,拿錐子戳一個洞;風情線的夜色那麼美麗,有些醉鬼就是和夜景燈過意不去。

每年,來敦煌的遊客一百多萬,我們接待的規格也相當高,國家元首、外交使節、尊貴客人都會來敦煌。我們表現如何?影響著客人對敦煌的印象和評價。印象好了,一傳十,十傳百,敦煌值得一去;印象不好,好事不出門,壞事揚千里,沒人來了,不敢來了。如果我們生活在深山老林,不和人打交道,也就不用講究了;而我們生活在「世界的敦煌,人類的敦煌」,就必須和國際接軌,講文明知禮儀。

(三)文明禮儀是公務人員職業素質的基本需要。

我們一定要維護好自身形象。假如你是普通老百姓,我們說,穿衣戴帽,各有所好,隨意一些,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作為公務人員這個特殊群體,你的行為舉止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人在職場,身不由己」的。

所以我們必須轉變觀念,要把我們的文明展示給世人。中央電視台有個廣告: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要樹立足夠的、到位的敦煌公務人員的形象意識,人人都是文明風采的載體,人人都是敦煌形象的「名片」。機關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公務人員是敦煌的一張張名片,透過這個窗口和名片,可以感受到敦煌的文明程度。所以,你不僅代表了你自己,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敦煌的形象。看風景的人,自己也是風景,我們要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有鑒於此,我們必須講文明知禮儀,讓禮儀之風文明之風在敦煌蔚然成風。

二、講文明知禮儀的一般要求

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四個原則」,即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一是敬人原則,禮儀講求要自尊而尊人,要尊重所有的人,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我們平常說: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你要讓別人尊重你,你得先尊重別人。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分,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二是自律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學會換位思考。現在年輕人可能主張個性張揚,但也要以人為本、尊重他人。三是真誠原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要發自內心,誠心誠意,以誠待人。從前,有位公子哥趕路,到黃昏的時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焦急之時,遇見了一位老人。他騎在馬上喊道:「哎,老頭,前面離客棧還有多遠?」老先生很生氣:這小夥子怎麼沒有禮帽,缺乏誠意,就罵了聲:無禮!這個公子哥一口氣跑了十里,仍不見人煙,猛地醒悟過來:五里,這不是批評我無禮嗎?於是調轉回頭翻身下馬,誠心誠意地叫了一聲「老人家……」話沒說完,老人說:「你已經錯過客棧了,如不嫌棄,就到我家住上一宿吧。」四是適度原則,以前我們說「禮多人不怪」,實際交往中,「禮」過多會讓人覺得虛假、缺乏誠意,所以講禮貌也要掌握分寸,適度得體。和外國人代交道,要注意平等待人,不卑不亢。

本著這樣一些原則,我們就能處理還各種關係。

三、公務人員講文明知禮儀的具體做法

作為一名國家公務員,必須學習、掌握和遵守政務禮儀,以提升公務員的個人品味和素質,維護國家機關的形象,具體要求是明確「注重四個美」:

(一)注重服飾美

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70%來自於看,看你的衣服,看你的神態,25%來自於聽,可見一個人的服飾儀容是多麼的重要。

1. 服飾素雅

⑴色彩少。一般情況下,色彩宜少不宜多,圖案宜簡不宜繁。不能穿的太花哨,色彩鮮艷搶眼,圖案繁雜不堪。著裝顏色的高標準是「三色」要求,全身上下的著色不能超過三種顏色,襪子跟皮鞋,褲子的顏色最好一致。⑵質地好。如正裝一般應選用純毛、純棉或高比例含毛、含棉面料,公務員一月工資也有兩三千,忌用劣質低檔的面料。⑶款式雅。公務人員服飾不能過於前衛、招搖。如果手上戴五個戒指,耳朵上戴著大耳環,脖子上戴著金項鏈,再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遠看像棵聖誕樹,近看一個雜貨鋪,回頭率是高了,也容易被別人看扁了。⑷做工精。也就是說服裝要結實。往下一蹲,只聽咔嚓一聲,褲子扯了,丟人現眼。⑸搭配准。服飾的搭配要考慮顏色、種類、款式、季節、場合、環境以及個人的喜好、身材等諸多因素,不能胡亂搭配。身上穿一套西裝,腳下塔拉著一雙布鞋,這樣的搭配肯定不倫不類;男士頭戴一頂綠帽子,身穿一身黑西裝,也會貽笑大方。

2.服飾莊重

服飾應與出入的場所相協調,在社交場合的穿著分為禮服和便裝兩種。一般我們在出席像兩代會,參加舟曲哀悼日活動,正式接待等鄭重、嚴肅、隆重的場合,會通知相關人員穿正裝,包括西服、中山裝、旗袍、或民族服裝。

男士穿西裝時,紐扣的扣法按照國際慣例,應堅持站時繫上,坐時解開。如果西裝單排二粒扣,扣子全部不扣表示隨意,扣上面一粒表示鄭重,全扣表示不懂;西裝單排三粒扣,扣子全部不扣表示輕鬆,只扣中間一扣表示正宗,扣上面兩粒,表示鄭重,三顆全扣表示無知;雙排扣西裝可全部扣,亦可只扣上面一粒,表示輕鬆、時髦,但不可不扣。穿西裝時口袋裡千萬不能把錢包,鑰匙,手機等都裝進去。把口袋支得鼓鼓囊囊的,看上去很不好看。西裝袖口外的商標等標記切記要拆下,這是有來歷的:英國的紳士在正式場合通常都著西裝,而且是非常名貴的西裝(至少好幾萬把),但人家尊重客人又要表示不高人一等,所以故意撕去商標。尊貴的人這樣做了,其它人也跟著做了,這就是高層次人士引領了這樣的行為和潮流,形成了這樣的習慣。

中山裝現在人們穿的少,但記住如果著中山裝時,要扣好領扣、領鉤,就比較正統、嚴謹。春秋穿長袖襯衣要袖口不要鬆開或捲起,將下擺塞在褲內,這樣顯得精神、正式一些。如果下擺外露,則顯得鬆散。值得一提的是公務人員不得穿短褲、汗衫、赤腳穿涼鞋出入正式場合。

如何做到服飾莊重。具體來說,主要應注意避免以下五點。①忌過分炫耀。不提倡公務員穿過分昂貴的衣物,也不提倡在工作場合佩戴過多數量的金銀首飾,珠光寶氣的便有張揚招搖之嫌。南京江寧區房地產局長周久耕接受媒體採訪時出言不慎,引起網民的熱議,招致人肉搜索,人家從周久根的一張開會的圖片上,搜出周久根抽的是1500元一條的「九五之尊」,戴的是10萬元一塊的名表,順藤摸瓜,查處周久根受賄200萬元,三處大房子,最後被南京市紀委雙軌。②忌過分裸露。在工作中,公務員的著裝不應過分暴露自己的軀體。不露胸、不露肩、不露背、不露腰、不露腿等「五不露」,這是對公務員著裝的基本要求。現在各單位都比家忙,一些送文件的事都是各單位的志願者來完成的,有的不注意,邋遢著拖鞋送文件,有的穿著露臍裝,讓人沒有想法都有想法了,不犯錯誤都要犯錯誤了。③忌穿夾克打領帶。夾克屬於休閑裝,領帶是正裝,這樣的搭配並不協調。但也有一種情況是允許的,就是穿制服式的夾克。比如:工商、稅務、警察,他們穿的統一的夾克式制服,是可以打領帶的,其他情況一律不可以。④忌穿西裝配白襪子。西裝是西方傳過來的,就有西方人的講究。有一種說法:英國有一種驢,腿是黑色的,腳裸是白色的,腳掌是黑色的,為了避嫌,英國人就形成了黑西裝不穿白襪子的習慣。因此,襪子的顏色應該和皮鞋或者是褲子是一種顏色。一般來說,是深色的。

3.服飾整潔

⑴忌骯髒。衣服上既不能異物,又不能有異味。有些人晚上熬夜,麻將打到兩三點,滿身冒著煙汗味,早晨吃碗牛肉麵,油潑辣子滿身濺。這樣來上班,遠看像要飯的,近看像炸雞蛋的。⑵忌殘破。有一種牛仔褲,挺好的褲子,非得在上面劃兩道口子,或者在膝蓋上摳兩個洞,看起來標新立異。但對公務員來說堅決不能穿,因為會給人一種不正式不正規的感覺。公務員的服飾一旦出現殘破,應及時修補或更換。⑶忌折皺。一般來說,公務員的衣著以平整為美,這樣的公務員體現了勤快勤謹。若其出現眾多的折皺,就顯得邋遢、懶惰。⑷忌亂穿。比如說戒指的戴法。戒指戴在食指上表示正在談戀愛或者正在追求對象,戒指戴在中指上表示沒有對象,戒指戴在無名指上表示已婚或再婚,而戒指戴在小指上表示獨身主義者。如果不合本意亂戴戒指,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二)注重儀容美

首先要面帶微笑。一個人給他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神態。記得《女大當嫁》上面有一個情節,女主人公三十多歲還沒有結婚,老是擺著面孔,她的男同事就開玩笑:你怎麼老是像個鋼鐵戰士?所以如果老是橫眉冷對的樣子,老百姓肯定會感到「臉難看,門難進」。人的長相先天受之於父母,我們無法改變,但後天積極樂觀的心態是一條重要的禮儀之道。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生活就是一面鏡子,照到的是我們的影像。當我們一副哭臉時,生活也在悲涼的;當我們微笑時,生活也是快樂的。世界上最好的神態是微笑。電視報道,北京奧運會禮儀小姐專門花一個月的時間就微笑做培訓,友善的、積極的微笑的神態是我們公務人員工作的常態。

其次,儀容要清潔。清潔感是一個人文明儀容的第一要義,也是最基礎的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對儀容相關的口號是:頭髮要天天洗。大家可能說這個標準太高,可能不符合我們的生活習慣,與我們正在提倡的建設節水型社會相衝突。但一提到節水,有的懶漢連澡都不洗了。節水型社會的節水是要我們合理地用水,不是讓我們不用水。天天刷牙、洗臉可以做到,天天洗頭,標準可能高了一些,不符合敦煌的實際,但隔幾天洗一次,勤洗總是必要的。儀容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狀況,「頭髮一邊倒,活得比較好;頭髮向前爬,活得比較差;頭髮兩邊分,正在鬧離婚,頭髮向上扎,像個黑老大」。公務人員要注意自己的髮型,男同志不能留光頭也不能扎小辮,除非你是個藝術家。女同志髮型可供選擇的空間比較大,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應避免披頭散髮,頭髮要盤起或紮成馬尾。無論長短髮型,最好露出雙耳。

第三、化妝淡雅,修飾得體。女士化妝基本上都屬於自學成才,從小學一直上到大學沒有任何學校教這門課程。化妝時應當化淡妝,強調自然協調。有一次到一家四星級賓館吃飯,服務員不懂化妝,把嘴塗得紅紅的,像剛喝了血似地,請客的領導氣得大罵。公務人員千萬不要濃妝艷抹。這段時間深圳正在打擊黃賭毒,濃妝艷抹被稱為「小姐妝」。男士要注意在身上不能有紋身,這在公務員錄取面試時特別講究,如果像《水滸》中的九紋龍史進,一看就不是公務員,而是個江湖好漢。

化妝是一種私人行為,所以要注意「避人」原則,不能在公共場合化妝,如果被別人發現你漂亮起來的秘密.那你在對方心中的漂亮就會打折扣。所以,千萬要記住:不要當眾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在行為學上,也有騷擾異性的嫌疑。       

特別要提出的是,平時應該盡量避免一些小動作:(1)不當使用手機(2)隨便吐痰(3)當眾修剪指甲(4)當眾嚼口香糖(5)當眾挖鼻孔、掏耳朵(6)當中撓頭皮(7)在公共場合抖腿(8)當眾打哈欠。這些不文明不雅觀的舉止雖然是小節,但反映一個人的素養。

(三)注重語言美

1、要說普通的話,不說土話;

公務人員最好講普通話,國家人事部頒布過《國家公務員行為規範》,第八條中則要求講普通話,普通話是我們工作的語言,盡量不講方言土語。方言會讓人聽不懂,不知所云。比如:和別人聊天,普通話叫聊天,安徽叫扯蛋,雲南叫吹牛,東北叫嘮嗑,四川叫擺龍門,我們這兒叫閑偏轉,因為各地的方言土語不盡相同,弄不好會使對方誤解,甚至會出笑話。

2、要說百姓的話,不說官話;

「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半句多」,公務員在工作中說什麼,怎麼說,一定要講究,公務員講話時,應該聲調平和,溫柔,不能粗暴、強硬。

3、要說真誠的話,不說假話;

4、要說文明的話,不說粗話;

語言要禮貌平常交流中要經常把「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日常用語掛在嘴邊,來由「迎聲」 ,問有「答聲」,走有「送聲」,公務員嘴甜也是資本,服務中最忌諱「不知道,煩死了」。

5、要說正派的話,不說閑話;奧運會前八月初,我出遊北京,北京的計程車司機特別熱情真誠,特別能侃,可以給客人解悶,但去八達嶺長城的那位司機混熟了,就從毛阿敏,侃到宋祖英,不掌握火候,就變成了「京油子」。

6、要說知心的話,不說怪話。在正式場合講究」四不談」,即:其一,不非議黨和政府;其二,不涉及國家秘密和商業機密;其三,不討論與錢有關的話題;其四,不涉及格調不高之事。其五,不不涉及個人隱私,見了女士不問年齡,已經成為常識;不問婚姻家庭,現在正在成為一個敏感問題。有時候我們為了拉近距離,說前幾天還和你老公關係多鐵,殊不知人家已經離婚,又名花有主了。

(四)注重交際美

在實際工作中,公務員必須力求交際美,妥善地協調自己的各種人際關係。在交際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要堅持立場,保持距離。公務員行使的是國家的公共權力,在公共交往中原則性的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讓步,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軟。要掌握好「刺蝟原理」:「兩隻刺蝟在寒冷的季節互相接近以便取暖,但是如果過於接近,彼此會刺痛對方,若離得太遠,又無法達到取暖的目的」。因此他們總是保持有利於雙方的距離,既不會刺痛對方,又可相互取暖。這個原理提示我們,一名公務員在交往中要保持適度的距離,也許會對雙方都有好處。當然,這個距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認為公務員在交往中要堅持兩條底線,一條是交往的結果不會有損機關形象和執行公務,另一條是不會讓對方反感。

平時與人交際,見面就要行禮,在國內外,握手是最常見的相見禮節。當然在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相見禮節,比如:與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的外國友人見面時,行鞠躬禮;和歐美一些國家的朋友行擁抱禮、親吻禮;東亞和南亞倍奉佛教的國家或佛教信徒之間行合掌禮。平常我們最常見的相間禮節還是握手,但您會不會握手呢?

(1)握手時注意伸手的順序。比如:別人介紹了一個漂亮妹妹,你就把手就伸出去,但這位漂亮妹妹夠狠,裝做沒有看見,結果手就懸在半空中回不來了。男士<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和女士見面,女士先伸手,男士就握手行禮;女士不伸手,男士不手長,不懂規矩,自己就尷尬了。長輩和晚輩握手,長輩先伸手;上級和下級握手,上級先伸手。

    (2)要表現得專心致志。

握手時,要專心致志。具體要求是:其一,要面含微笑注視對方。不能敷衍了事。我也經常看見這樣的人,跟張三握手看著李四。嘴上還說著:王五你好;三心二意,不知道在幹什麼。其二,要寒喧幾句。要說:「歡迎光臨,很高興認識你,我們又見面了」。默默無語,會讓別人認為你不高興。其三,握手時要稍微用時、用力。並握住對方的手掌,三至五秒,有些女孩子跟人家握手的時候,一碰手就跑了,這是不禮貌的。同樣,有些男士抓住人家女孩子的手不放,就像手上粘了哥倆好似地,也不禮貌。

握手「四忌」應該予以避免。在與人握手時,以下幾種表現均為失禮。

第一,第一次見客人或者見異性,切勿與其雙手相握,否則有套近乎之嫌。尤其男士對女士,會讓女士感覺不舒服。第二,忌用左手。要注意,握手只用右手,不用左手。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有些國家,有些民族,有特殊的民族習慣.認為左手是「不潔之手」。第三,忌戴手套、墨鏡。不戴手套、墨鏡,表示一種尊重。記得有一個外交故事,70年代中蘇關係已經變差了,在聯合國的會議上周恩來和赫魯曉夫無意中見面了,兩國相交,不宰來使,不影響私人的感情,處於個人禮貌,周總理伸出手握手,但赫魯曉夫不屑一顧,戴著手套和總理握手,總理也戴上手套,握完手後把手套扔到垃圾箱中,意思是這樣的人不值得尊重,在外交史上成為經典。第四,忌臟手握手。如果手臟、手涼或者手上有水、汗時,不宜與人握手。

愛老敬老。應該說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裡沒有什麼高深的大道理,不孝敬老人歷來被看做是豬狗不如的事為人所不齒。最近,媒體經常報道一些不孝敬老人的負面新聞,在農村尤為突出,農村有一句順口溜:「生個兒子喜一跳,娶個媳婦要分灶,分家分到雞快叫,兩個老的沒人要,一頭母豬更走俏」。 當然,不孝敬老人,必遭道德的譴責,法律的制裁。前天的《今日說法》中,北京通州一位老人,養了五個兒子老人還15天沒吃飯,被活活餓死,檢察院對老大老二老三提起公訴,分別被判2至3年有期徒刑。敦煌養老敬老至少有兩個典範,一個是文廟社區何永梅用自己的愛心、恆心與耐心,先後幫扶照顧9位孤寡老人的飲食起居,為他們養老送終,讓這些老人臨終前的生命充滿了陽光,獲得隴原「十大驕子」稱號。另一個是新敦社區殷玉玲,失去丈夫8年始終對婆婆不離不棄,再嫁時也沒有丟下婆婆,而是帶著婆婆改嫁,孝心可鑒獲得了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榮譽稱號。這兩個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酒泉市委書記李建華在金昌任職時,就提出在選拔領導幹部時,對不關心公益活動,鄰里關係惡劣,不孝敬父母等行為的人,實行一票否決,一律不予提拔任用。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不可能把人民群眾當成父母「孝敬」;一個連基本的家庭責任感都不具備的人,不可能對國家恪盡職守、認真負責。

公務禮儀涉及方方面面,只能說些最主要的,最現實的。總之,「我愛敦煌」活動的主題是「我奉獻,我行動,我快樂」,文明禮儀要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行動上,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再現文明強盛的「漢唐氣象」 ,才能重新塑造開放和諧、文明誠信的新敦煌。


推薦閱讀:

文明衰落
技術大停滯——範式春夢外的陰影(3.2.1-3.2.2)| 資水東流
16.我們的第一個帝國
中國人的信仰得以使中華文明綿延不絕
NASA宣布月球曾發現古人類遺迹可信度幾何?

TAG:禮儀 | 習慣 | 文明 | 養成 | 引用 | 公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