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抗生素八大誤區
第一,發熱、腹瀉、上呼吸道感染濫用抗菌藥物。醫院裡,腸道門診病人常說,「醫生,快幫我吊點鹽水。」;發熱門診,病人會對醫生吵「我這麼遠跑來,退熱怎麼連抗生素也不開?」其實大部分腹瀉和感冒並不需要抗菌葯治療。
第二,抗生素,要用就用最好的。有些病人堅持認為,輸液比口服效果好。甚至有些不負責任的醫生,也會這麼向患者推薦。盲目使用更高級的廣譜抗生素,就像「高射炮打蚊子」,不僅浪費,而且會破壞人體正常菌群。
第三,為了防止耐葯,抗生素的使用劑量應該少一點、療程短一些。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達到足夠的殺菌、抑菌濃度,才能儘可能多地殺滅細菌。若藥物在體內達不到有效濃度,其殺菌效果會打折,還可能導致急性感染轉為慢性感染,甚至使感染反覆發作。一般間斷用藥、小劑量用藥,或不足療程停葯,都容易誘發耐葯。
第四,聯合用藥比單一用藥要好。嚴格地說,只要某個抗生素吃了有效,其抗菌譜越窄越好。在診斷不明確的情況下,只能經驗性地聯用藥物,若是不恰當聯合,可能適得其反。
第五,用幾天後,覺得無效就換藥。抗生素起效需要一段時間,頻繁換藥不能徹底殺死致病菌,還會加劇耐葯的發生。
第六,洗洗更健康。這是一些婦科抗菌類外用藥物宣傳的噱頭。如果這些產品具有消毒性,長期局部使用會破壞正常菌群,好的細菌都被殺死了,反而讓壞的細菌有可乘之機。所以,臨床上不鼓勵長期使用外用抗菌類藥物。
第七,老牌抗生素都過時了。其實,老牌抗生素可以「枯木逢春」。在單位時間某一種抗生素持續使用量越多,越容易產生耐藥性,但如果停用一段時間,菌群會把這個耐藥性逐漸遺忘掉,可能會恢復對藥物的敏感性。因此,要提倡合理、限用和輪用策略。
第八,大部分耐葯菌是在醫院裡培養的。越是發達的國家,越是在大型醫院,耐葯菌群越多。所以,大家沒事別待在醫院裡。平時注意多洗手,這是控制醫院感染或耐葯菌傳染的有效途徑。(生命時報)
推薦閱讀:
※濫用抗生素為什麼會產生耐葯細菌?
※為什麼輸液(頭孢呋辛)抗生素要分成3次輸?
※抗生素耐葯後還能再用嗎
※阿奇紅霉素和紅霉素有什麼區別?
※我們應該對抗生素持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