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八月十五月兒明
月到中秋分外明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署;中秋夜迎寒亦如之。」《長安玩月詩序》說:「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署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故曰中秋。」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中秋節在農曆的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中間,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又稱「八月半」。
在我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記》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酷熱的夏天過後,天朗氣清,萬里無雲的秋夜天空,突顯出月皎潔的光華。因此,每到秋天,天子總要到北京的月壇去祭月。上古祭月的禮儀,很可能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在兩漢時已初具雛形。漢代枚乘《七發》說:「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並往觀濤於廣陵之曲江。」這或許是後世於中秋觀錢塘潮風俗的起源。大約到了魏晉,就有秋夜賞月之舉。但成書於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並無中秋習俗的記載。至唐代,出現了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風行中秋夜賞月習俗。唐人將中秋月稱為「端正月」。韓愈《和崔舍人詠月詩》:「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詩中的「端正月」,指的就是中秋月。
宋朝以後,中秋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有多采多姿的節日習俗。北宋太宗年間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節日里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之俗。據《東京夢華錄》卷八的記載,宋朝的街市,在中秋節的前幾天,就已瀰漫著濃厚的過節氣氛。商店販賣新酒,重新布置門前的彩樓。市人爭飲。當此之時,螯蟹新出,石榴、梨、栗、葡萄、橘子等等,都新上市。到了晚上,人家爭登酒樓賞月,絲竹簫管並作。里巷兒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馬雜沓,通宵達旦。吳自牧《夢粱錄》卷四也記載,南宋人家多於此日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即使是陋巷裡的貧窮人家,也都會典當衣物去購買酒食,來歡度中秋。
元朝雖以異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漢化甚深。節日習俗也大半沿襲漢人舊制。到了明清以後,京師一帶賞月、祭月、吃月餅的風俗大盛於世。
中秋節最流行的別名是「團圓節」。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節日習俗,幾乎貫穿於各種節物、各種節日活動中。中秋季節,悶熱的天氣隨著夏季隱去了身影。在這個季節,天高雲淡,萬里長空一碧如洗。每到夜晚,或繁星淡月,或疏星朗月,夜空格外澄竟、明潔。時光漸近月中的時候,一輪明月皓然當空,說不出的明凈、皎潔。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人間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日視作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由於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最明亮的,晚上又有拜月、賞月、玩月的習俗,所以中秋節又叫「月夕」、「月節」。中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金黃紅翠,流香溢彩,並且舊時人們在節日期間有以瓜果互相饋贈、供月的習俗,所以老北京人又此日為「果子節」。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最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之一。月亮是美麗、溫柔、恬靜、可愛的象徵。嫦娥奔月是我國人民最熟知的故事。月里的嫦娥是人們想像中最美麗的仙女,是人們形容女性美的最美修辭。
漢代以前記載嫦娥奔月的文獻,有下列三種:《文選》卷六○《祭顏光祿文》注引戰國《歸藏》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葯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淮南子·覽冥訓》載:「羿請不死葯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姮本作恆,為避淮南王劉恆諱,改之。又恆與常相當,故後世以嫦代恆。)《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五五輯張衡《靈憲》載:「嫦娥,羿妻也,竊西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後世廣泛流傳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情節如下: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十個太陽一齊出現在天空,炎熱無比,曬得土地乾裂,海水枯竭,人們難以生存。這時有個叫做后羿的英雄,他力大無窮,能開萬斤寶弓,射殺各種猛獸。他同情受日晒之苦的眾多百姓,就舉起他的寶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並嚴令第十個太陽按時起落,造福人民。從此,后羿的名字傳遍了天下。一個叫嫦娥姑娘,長得嫻淑美麗,看上了后羿。後來,他們結了婚,夫婦倆十分恩愛。有一天,后羿在打獵的途中遇到一個仙人。為了酬謝羿的功勞,仙人送給他一包不死葯,並告訴后羿,只要吃了這葯,就能長生不老,升天成仙。羿回家後,捨不得扔下心愛的妻子一人升天,所以沒有食用,就把不死葯交給了嫦娥。不料,后羿的徒弟蓬蒙是個奸佞小人,心存不良,當他得知嫦娥收藏了不死葯後,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葯,成仙上天。一天,他趁后羿出門打獵的時候,偷偷溜了回來,闖進嫦娥的房間,逼她交出那包不死葯。嫦娥為了不使壞人搶去不死葯,迫不得已,就把不死葯全部吞下。哪知吞下藥後,立刻身輕似燕,直衝雲霄,飛上了月宮。羿思念他的妻子,就在院里擺下供桌,以瓜果食品遙祭嫦娥。由於嫦娥奔月的那天,正巧是八月十五,於是每年的八月十五,人們就會在月下擺水果祭月,表達他們對嫦娥的思念。此後世代相傳,人們就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
另一種嫦娥奔月的故事,說的是后羿射日,立了大功後,被人民擁戴為王。但他剛愎自用,亳不體恤人民,所以老百姓都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天,后羿派了一位道士去向王母娘娘乞討一種仙藥,吃了可以長生不老。人們聽說這個消息後,個個愁容滿面,深恐后羿的殘暴永無休止。后羿的妻子嫦娥十分同情人民的處境,就把仙藥偷偷地吃了。吃下仙藥後,果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地向月宮飛去。
神奇的月宮
中秋之夜,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晶瑩奪目。古時的人們仰望蒼穹的一輪玉盤,產生了各種憧憬、遐思和聯想。月宮一般指月亮,有時也指月中的宮殿。在民間傳說中,月亮上不僅有宮殿,還有人物、樹木、動物等。月宮中的動物有二種,一是金蟾,一是月兔。早在戰國以前,古人就傳說月中有蟾蜍。屈原在《天問》中說:「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根據聞一多先生《天問釋天》中的說法,「顧菟」即蟾蜍,《靈憲》中也說:「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因為月宮中有蟾,所以人們俗稱月宮為「蟾宮」。歷代文人也不乏這方面的詩作。如唐代詩人許晝《中秋月》說:「應是蟾宮別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又因為「菟」字與「兔」字相近,所以另有一種說法,說月中有白兔。不管是蟾蜍或白兔,它們所做的事就是搗葯,即不死葯。如《樂府詩集》「相和歌辭·董逃行」中就有:「採取神葯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葯蝦蟆丸」之句。可見從漢代開始,就出現了月中有兔的說法。從近年出土的漢墓中,更可看到蟾蜍搗葯形象化的證據。常任俠在《沙坪壩出土之石棺畫像研究》一文中指出:「較小一棺,前額刻一人首蛇身像,一手捧月輪。後刻兩人一蟾,蟾兩足人立,手持方杵而下搗。右側一人,兩手捧物而立。」
月中的植物就是桂樹。唐朝人演繹出吳剛伐桂的故事,據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說:「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吳剛伐桂的傳說使得月亮又增添了幾個雅緻的別名,如「桂月」、「桂宮」、「桂輪」,等等。
拜月·賞月
拜月
後世中秋節主要是人的節日,但禮神習俗也雜糅其間,並且從本質上來說這正是中秋節的源頭。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拜月是禮拜月亮的習俗,也叫祭月、供月、禮月、供兔爺、齋月宮等。在我國,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了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禮制。其祭祀的場所分別是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別設在國都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現今北京的四個祭壇,就是按照這個原則建立起來的。因此,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帝王祭月的地方。
金盈之的《新編醉翁談錄》卷四則記載了宋代拜月的習俗:「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不以貧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明代拜月時用的「月光紙」,到了清朝,改了個名字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葯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帝京景物略》記載,街市出售月光紙,上面繪有月偏照菩薩,下繪月輪桂殿,有一兔人立搗葯於其中。祭月後將月光紙焚燒,所供的果餅分給家中的每一成員。
到了後代,中秋祭月的習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同樣在民間也很盛行。在八月十五月亮升起的時候,露天擺上香案,上面擺滿各種供品,如月餅、瓜果、毛豆、雞冠花、蘿蔔、藕等。月餅又稱團圓月餅,要放在特製架子上,架底襯木板,將它豎起來,擺在桌子中央。兩旁擺著如人一樣站著,手執搗葯杵的兔形月餅。其他是滿桌的供器,如上等白錫精製的燭台、香筒、香爐等。紅燭高燃,檀香燒得滿庭園香。《帝京歲時紀勝》說:「十五日祭月,香燈品供之外,團圓月餅也。雕西瓜為蓮瓣,摘蘿蔔葉作娑羅,香果蘋婆,花紅脆棗,中山御李,豫省崗榴,紫葡萄,綠毛豆,黃梨丹柿,白藉青蓮,雲儀紙馬,則道院送疏,題曰月府素曜太陰星君。」北方人在賞月席上,照例必吃蘋果,稱為團圓果,所以蘋果的價格此時最貴。全家人開始拜月。因月屬陰,要讓婦女先拜,男人後拜。有的地方還有「男人不拜月」的規矩。清代又流傳著一句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燕京歲時記》說:「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所以拜月就成了婦女的專利,家中的主婦忙著拜月,小孩子也不愁沒事幹。祭月畢,收拾杯盞供品,設宴於庭,家人團坐賞月,一起喝「團圓酒」,吃「賞月飯」,稱為團圓節。祀月的月餅則按家中人數切塊分食,稱為團圓餅。即使有家人不在,也會為他留下。
在北京,中秋供月是一項隆重的儀式。八月初十以後,南紙店門前即擺出了「月宮碼」,也叫「兔爺碼」,系用木刻板水彩印刷的「神紙」,大致有:黃色的,上印有銀臉太陰星君像及廣寒宮前,金色玉兔人立搗葯的圖形。紅色的,上印有關聖帝君、增福財神及廣寒宮前,金色玉兔人立搗葯的圖形,多系商家供奉。此外,還有白色的,上邊神像各異,但月宮玉兔圖案是不可少的。因張幅較大,為支撐全神碼起見,多用秫秸扎架,將此「神紙」糊在上面,成一立匾狀,上豎三面彩紙小旗。
十五日晚間,待家人聚齊,月亮升起來以後,祀月儀式即在庭院舉行,形式大同小異,有的望空(對著月亮)設祭;有的將刻有桂殿蟾宮圖案的大月餅鑲在木架上當神位;有用上述月宮碼當神位的。但都用小矮桌(小飯菜桌),上設中秋月餅(只用「自來紅」,不用「自來白」),臨時蒸的紅糖餡的餅(謂之團圓餅)。因梨與「離」諧音,所以梨不能作供品,其他水果則可為供。西瓜要「瓣刻如蓮花」,是不可缺少的供品,取團圓之意。另外,插上紅雞冠子花和帶枝毛豆。香燭、錢糧具備。俗雲;「男不供月,女不祭灶」(多指主祭人)實際上,參加祭祀的沒有絕對界限,全家都可叩拜,不過女人先拜,男人後拜而已。尤其是小孩,多以拜月為嬉戲者。如用月宮碼,撤供後,在庭院中焚化。如秫秸不及盡燒,持「老媽媽論兒」者多壓在炕席下,留著打尿炕的孩子。撤供後,「家中長幼咸集,盛設瓜果酒肴,於院中聚飲,謂這『團圓酒『同時全家分食大月餅、團圓餅。但各家習慣不一」,有的將當做團圓餅的大月餅,放於乾燥風涼處,留待除夕全家瑞分享。
賞月
賞與拜有所不同。拜是信仰的,賞是娛樂的。賞月是中秋節最為盛行的習俗之一。在我國,漢代時賞月的風俗已成形。傳說漢武帝建造了一個「俯月台」,叫「眺蟾」,用以賞月,台下還挖了個影娥池,用來映現台上的宮娥妃嬪的。漢代枚乘《七發》提到,「八月之望,與諸侯並往觀濤於廣陵之曲江。」這或許是後世中秋觀錢塘潮風俗的起源。大約到了魏晉時期,就有秋夜賞月之舉。《晉書·袁宏傳》載:「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但成書於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並無中秋賞月習俗的記載。到盛唐的風流皇帝唐玄宗時代,此風極盛,許許多多的文人雅士相約於中秋夜賞月。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載: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據說唐玄宗和楊貴妃每年都要在太液池賞月,還專門修了一座「賞月台」。詩人歐陽詹甚至在《玩月詩序》當中提出種種理由,來證實中秋節是最適宜賞月的時候。他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有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況埃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花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
宋代以後,賞月習俗依然相承不絕。北宋的京都開封,每逢中秋佳節,一般市民爭先佔住酒樓,以先睹月色為快,熱鬧非凡。《東京夢華錄》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夢粱錄》也說:中秋之夜,「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
明代人賞月的盛會,則有張岱在《陶庵夢憶》卷五的《虎邱中秋夜》,生動地寫道「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遊冶惡少、清客、幫閑、家童、走空之輩,無不麟集。……天暝,月上,鼓吹十百處,大吹大擂,漁陽參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麴,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弦迭奏,聽者方辨字句,藻鑒隨之。二鼓人靜,悉屏管弦,洞蕭一縷,哀婉清綿,與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為之。三鼓,月孤氣肅,不雜蚊虻。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揚,一字一刻,聽者……心血為枯,不敢擊節,惟有點頭。然此時雁比而坐者,猶存百十人焉。使非蘇州,焉討識者。」
在民間,賞月的風習也十分流行。人們根據各自的愛好和條件,採取不同的形式。有的設家宴於月下,邊吃月餅,邊賞月,或吟詩作對,或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神話故事,共享天倫之樂;有的將月餅、酒饌、瓜果、毛豆、芋頭等食品,拜放在庭院、樓台,全家人在月光下一面賞月聚談,一面品嘗節日佳品;有的邀集幾位同好,中秋月夜出遊,在月光下散步賞月;有的詩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樓賞月賦詩抒懷;有的尋找江河湖泊,靜坐一葉小舟,以觀皎皓月輝,俯視粼粼波光;有的入寺廟道觀清靜之地,或直上高山賞月,萬里寥廓,江天如水,月光似淡淡的水墨畫屏。當此中秋之夜,月圓如璧,清光似水,冷輝如霜,泛舟水面如行鏡中,此時載酒賞月,實在別有一番情趣。
現如今,拜月習俗基本湮滅,但賞月習俗仍很盛行。每逢中秋之夜,家家戶戶吃著月餅、瓜果,說著些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人生很愜意的美事。
兔兒爺·走月亮
兔兒爺
中秋節的兔兒爺攤子是北京特有的現象。早在明朝末年,中秋節前幾天,街市上都會賣一種專供兒童玩的「兔兒爺」。明《北京歲華記》載:「市中以黃土博成,曰兔兒爺,著花袍,高有二三尺者。」明人紀坤《花王閣剩稿》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兔兒爺一般多是人形兔臉,長耳(謂之「犄角」)頂盔束甲,帶有纛旗。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戰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的。有的則「短衫擔物,有如小販;有飲酒跳舞,有如燕樂者,」,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鈍、茶湯的,不一而足。極簡陋的僅是一小白兔搗葯而已,這乃是一種泥塑的玩具,供給兒童們節日娛樂玩耍的。正像清方元昆在他的《都門雜詠》中說的「兒女先時爭禮拜,擔邊習得兔兒爺。」小孩們在八月十五前後,摹仿人供兔爺玩。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生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2月2日,家住北京西四牌樓北大街小羊圈衚衕8號。他的童年,家境是十分清貧的。他說:「幼年時,中秋是個很可喜的節日。要不然我怎麼還記得清清楚楚那些兔兒爺的樣子呢?有『兔兒爺』玩,這個節必須是過得十二分有勁。」
走月亮
清代的北京,人家各有宴會,以酬佳節。飲宴過後,士女出遊,有「齋月宮」、「走月亮」的習俗。據《清嘉錄》載:「比戶,瓶花香蠟,望空頂禮。小兒女膜拜月下,嬉戲燈前,謂之齋月宮。婦女盛妝出遊,互相往還,或隨喜在庵,雞聲喔喔,猶婆娑月下,謂走月亮。」據說走月亮還可以祛百病,所以平日禁錮家中的女性也可乘此機會出外游賞。中秋和元宵節一樣,是一年中難得的女性假期。而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也有在中秋節求子的習俗。方法是在中秋節的晚上,到人家的菜園裡偷摘一顆瓜,偷到以後抱回家去,據說這樣明年就可以生個胖娃娃。
能不能外出「走月亮」,還得視天氣而定。據說中秋夜的天氣還和來年元宵夜的天氣互為因果。俗語道:「八月十五雲遮月,來歲元宵雨打燈。」又道:「雨打上元燈,雲罩中秋月。」
賞桂·觀潮
賞桂
八月桂花遍地開。中秋時節,正是丹桂飄香的季節,又因為傳說中月中有桂,所以在浙江杭州、廣西桂林、四川新都、江蘇南京、蘇州等地,就流行起賞桂的習俗。杭州靈隱寺中有一大片桂樹,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蘇東坡都曾在這裡披月賞桂,行吟作歌。四川新都有桂湖,湖畔有桂二百餘株,綿延數里,中秋前香飄數里之外,有客塞途。南京古雲譜中秋賞桂轟動各地。蘇州賞桂之風更盛。在虎丘,賞桂之際,傾城出動,熱鬧非凡。
觀潮
中秋觀潮,聞名遐邇的是杭州的錢塘觀潮。唐代這一風俗已十分流行,到南宋時達到鼎盛,盛況空前。據記載,由於錢塘江口呈喇叭口形,向內逐漸淺狹。每年中秋時節,當潮流襲來時,受到漸進漸狹的地形影響,潮波壁立,波濤洶湧,有如萬馬奔騰之勢,成為自然界的一大壯觀。數百里內的人們傾城而出,車馬紛紛,人聲鼎沸,一起來看人「弄潮」。蘇東坡在杭州任佑府時,曾作過一首《中秋夜觀潮》,描述觀潮人數之眾多及潮水洶湧之氣勢:「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鎖,夜潮留向月中看。萬人鼓噪懾吾儂,猶似浮江老阿童。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渾在浪花中。」《武林舊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則更具體地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氣勢:「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直至今日,錢塘觀潮仍是浙江省中秋節最具特色的習俗之一。
中秋話月餅
提起中秋節,人們會立刻想起月餅。吃月餅依然是中秋節最重要的事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要遲至明朝才盛行。唐朝以前,已有祭月賞月的習俗,但無吃月餅的習俗。在唐朝,已有配合中秋節上市的應節食品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見《月令粹編》卷十三)說:「汴中節食,中秋玩月羹。」這裡的月羹,據說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仍見於嶺南,以桂圓、蓮子、藕粉等材料精製而成。雖然吳自牧的《夢粱錄》中曾經出現「月餅」一詞,但當時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尚未普遍。所以宋代以前的中秋食品仍以應節的瓜果為主。
宋代,月餅開始流行,出現了荷葉餅、菊花餅、芙蓉餅等花樣。宋代大詞人蘇東坡留下了「小餅嚼如月,中有酥與飴」的詩句,可知當時的月餅已味道甜美可口,受到人們的喜愛。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出現「月餅」一詞。明清兩代,中秋吃月餅更加盛行。尤其在月餅的質料、花色等得到新的發展。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熙朝樂事》記載明人多於中秋節以月餅相饋贈,取其圓形的「團圓」之義。夜晚則設賞月之宴,或攜帶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賞。劉侗、於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則詳細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餅必須是圓的,所供的瓜果則必須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燕京歲時記》中說:「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既然說是「以致美齋為京都第一」,可見當時北京城內己有製作月餅的商店。
在民間傳說中,月餅的出現與元末農民起義有關。傳說在元朝末年,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百姓怨聲載道。蒙古人為了怕漢人造反,不準民間私藏武器,規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十戶供養一名兵丁。漢人想起來反抗,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劉伯溫(一說張士誠)想出了一條計策。說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於是大家爭先恐後購買月餅來吃。回到家中,掰開月餅,發現裡面藏著張條子,上面寫:「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戶齊動手。」中秋夜,家家戶戶掰開月餅,見到字條,紛紛響應,掀起反抗元朝的起義高潮。從此以後,形成了每年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當時,為了推銷月餅,商人們又挖空心思為月餅取了許多極雅緻的名字。如西施醉月、嫦娥奔月、七星伴月、蟾宮丹桂月、珠江夜月、三潭印月、唐皇燕月等等。也有以內含餡料來定名的,如蛋黃蓮蓉月、五仁甜肉月、欖仁白蓮蓉月、叉燒臘腸月、寶鴨腸月、寶鴨穿蓮月、椰絲蓮蓉月等等,光聽名字就讓人垂涎三尺。
在我國,由於各地月餅用料、調味、形狀等的差別,形成了不同風格的月餅品種。較為人熟知的有所謂蘇式月餅、廣式月餅、京式月餅、寧式月餅、滇式月餅、潮式月餅等。蘇式月餅多是酥皮,油多糖重,鬆脆香酥。廣式月餅重糖輕油,皮薄餡美,不易破碎,適宜饋贈。廣式月餅在民國年間就有80多種,如唐皇燕月、七星伴月、西施酥月,等等。月餅的餅面一般印有美麗的圖案,以及福、祿、壽等吉祥圖案。每一個月餅,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京式月餅素油素餡,且多為硬皮。潮式月餅以糖、冬瓜為餡,食之鬆脆滋潤。另有一種產於東北的「套月」月餅,專供饋贈之用。最大的底盤直徑約33公分,由下而上逐一縮小,就象一套嫦娥奔月的連環畫。餅餡更是種類繁多,甜、咸、葷、素,各有特點。
從製作技術來說,我國的月餅主要有三類:一是提漿月餅,熬糖漿調入麵糰,做月餅皮,包上各種餡,餅面印各種花紋。廣式月餅屬此類。二是酥皮月餅,將麵粉、飴糖、豬油用熱水攪拌做皮,包上百果、豆沙、火腿等餡。蘇式月餅屬此類。三是硬皮月餅,用麵粉、糖、香油加小蘇打和面做皮,冰糖、白糖、香油、桂花、瓜子仁、核桃仁、青紅絲等攪拌為餡。
在北京,中秋節前,各大糕點鋪均應時出售中秋月餅,其中以「自來紅」「自來白」為主。「自來紅」烤色較深,青一色的白糖、冰糖、果仁為餡,外皮上畫一黑紅色的圓圈,圈內用針紮上幾個小孔,「自來白」是用精白面烤制的什錦餡月餅,有棗泥、澄沙、豌豆、山楂、白糖不等。外皮純白,有紅色小戮記號,標誌著餡的類別。其它月餅,如:提漿月餅、翻毛月餅、廣東月餅,均有出售。有送禮者皆用蒲包裝之。此外還有特製的大月餅,直徑約一市尺左右,大都是論斤的,上刻桂殿蟾宮,玉兔搗葯的圖案,是專為供月用的。《燕京歲時記》云:「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清末李靜山在他的詩集《增補都門雜詠》中反映了當時的情況:「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論斤成套多低貨,餡少皮干大半生。」如今,月餅仍然是人們喜愛的節日食品,並且質量更高,花色品種更加豐富多采。
除了月餅之外,秋天盛產的螃蟹也是賞月席上不可缺少的佳肴。劉若愚(生於1541年)的《酌中志》記載了明朝宮人食蟹的景象,十分生動:「洗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細將指甲挑剔醮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
果子節
中秋正逢諸果成熟上市,老北京人又把中秋節稱為「果子節」。《京都風俗志》載:中秋節「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蓋蘆棚,內設高案盒筐,滿置鮮品、瓜蔬、如:桃、榴、梨、棗、葡萄、蘋果之類,晚間燈下一望,紅綠相間,香氣襲人,賣果者高聲賣鬻,一路不斷。」尤其是前門外和德勝門內果子市,節前夜市通宵達旦,果商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今日是幾來?十三四兒來!您不買我這沙果,聞香的果來!哎,二百的四十來!」
中秋節的果品除了供人品嘗外,主要是用於送禮和上供。因此,果品和裝璜都十分講究。有的果農在蘋果未熟時,將用紙剪的「福」、「壽」、「佛」字等圖案,貼在果子上,不使陽光照射,等果子成熟之後,再把剪紙揭去,紅色的蘋果上就留下了黃綠相間的圖案,精美絕倫,引人喜愛,但索價甚昂。凡用來饋送親友的,一律都裝在特製的小筐里,還要墊上香蒿,以增加果品的香味,果筐外面還要加上紅綠門標,更增加了節日氣氛。
團圓節話團圓
中秋是團圓的節日,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民俗信仰,幾乎貫穿於各種節日物品和節日活動中。中秋團圓的信念與月亮有關。在漢代,因八月十五無月可賞,有人就寫下了《霜娥怨》。唐詩宋詞中,關於中秋團圓的信念也很多。蘇東坡就留下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名句。明清時,文獻中特別說明中秋的團圓意義。中秋團圓信念的基礎是:中秋之月最圓、最明,所謂「月到中秋分外明」。這種自然現象與拜月、賞月的習俗為團圓觀念奠定了基礎。團圓是傳統中國的一種普遍的生活理想。中國人的追求團圓是很有名的。中秋團圓主要是指人的團圓,具體的有分吃團圓餅、吃團圓飯、喝團圓酒、媳婦回娘家、全家拜月賞月等。在形式上,又表現為許多象徵物,如圓形的月餅、瓜果以及月亮等。其中的月餅最為突出,月餅的別稱就是「團圓餅」。
中秋節是婦女們傳統的歸寧之日。中秋團圓的習俗表現之一,就是婦女回娘家,舊稱「歸寧」。人們在觀念上把中秋的一輪滿月當作團圓的象徵。因此,每逢中秋佳節,夫妻雙雙都到娘家(丈人家)探親。探親時必備的禮物是月餅。中秋向父母贈送禮物,其意義是表示女兒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保。按傳統習俗,凡歸寧的婦女,在中秋月夜之前必須返回夫家,以便闔家團聚。凡外出辦事的人也儘可能於中秋節返回,以便全家團聚。獨在異鄉旅居的人,也期望藉助一輪皓月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團圓之俗,成為傳統中國人文化心理的特徵之一。
秋分·秋社·秋報
秋分
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從每年公曆9月23日前後太陰到達黃經180°(秋分點)開始,正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八月中,解見春分。」《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同春分一樣,陽光兒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此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農桑通訣》載:此時,在古代的黃河流域出現的物候是雷始收聲,蟄蟲壞戶,水始涸。我國的北方地區正處於秋收秋種季節。在東北地區到秋分,五俗登場,田地里已無生物,因此民間有「秋分無生田」的諺語。
秋分作為民間節日,流行於全國漢族及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周代,秋分有「祭月之儀」。《禮記·祭義》說:「祭月於坎。」孔穎達疏說:「謂秋分也。」此俗一直傳承至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說:「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朝時,秋分前後,宮中祠廟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土族亦於此日致祭宗祠。在上古之時,尚無中秋節。秋分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前後,而秋分又有祭月的習俗,因此有人認為中秋節源於秋分。中秋節祭月的習俗無疑與秋分祭月有密切聯繫。
秋社
如同春社一樣,秋社也是古代的重要節令。漢代以後,規定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為秋社,其節期當在秋分前後五天以內。所謂的「秋報春祈」告訴我們,秋社是為了向社神告收成,以示慶祝。《荊楚歲時記》載:「秋分以牲祠社,其供帳盛於仲秋之月。社之餘胙,悉貢饋鄉里同族。擲教社神,以占來歲豐儉。或折竹以卜。」可見在漢魏這際,秋社是一個比中秋還隆重的節日。到宋代,據《東京夢華錄》載:「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齎送貴戚。宮院以豬羊肉、腰子、嬭房、肚肺、鴨餅、瓜姜之屬,切作棋子片樣,滋味調和,鋪於飯上,謂之『社飯』,請客供養。……市學先生預斂諸生錢作社會,以致雇倩祗應白席歌唱之人。歸時各攜花籃、果實、食物、社糕而散。」
清代的北京,也有秋社祭祀活動。《帝京歲時紀勝》在記述八月中秋之俗時也說:「至於先丁後社,享祭報功,眾祀秋成,西郊夕月,乃國家明禋之大典也。」在近世,《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安徽貴池一帶:「秋社前數日,各家預備做會一切之物品,除香燭紙馬外,每家必須做些糯米粑。迨至社日,均攜香燭,捧米粑,在社令位前行禮敬神;名曰社令會。」當地在八月初穀物收穫後,「凡初次所造之新米飯,均須獻過祖宗、家神、灶君、社令,然後方食,名曰獻新。」
秋報
秋社、秋報的意義均在於慶豐收。只是在後世,這種意義在包括北京在內的漢族地區逐漸衰微,而在我國廣大的少數民族地區還保存著這種古風。名目眾多的「吃新節」、「新米節」表明,秋天是他們喜慶五穀豐收和向神祗報告的重要日子。同時,秋社和春社一樣,也是遠古擇偶婚配季節遺俗與演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