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公德大家談

 

微評議

社會公德大家談

作者: 《光明日報》( 2016年02月04日 13版)

 

    雲南楚雄鈕麗:公德指向公眾生活,私德關注個人道德品質。要提高社會公德,解決諸如老人摔倒無人扶、肆意損壞公共設施等群眾反響強烈的失德問題,首先還要從娃娃抓起、從私德培養抓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應以培育和踐行個人基本道德要求為基礎,把培養私德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弄清了「成為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做人」等基本問題,才能引導人們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山東臨沂徐開成:社會公德缺失,歸根到底是因為有些人缺乏精神信仰。從家族方面講,人員的巨大流動及家庭小型化趨勢,使人們逐漸遠離族人的影響與束縛。從集體方面講,許多人自主創業或頻繁跳槽,即使單位固定,道德熏陶的力度可能也不大。社會對個人的影響具有發散性,一些人可能因長期教育引導受啟發,有的人可能因一事而對社會存怨。個人精神信仰如果匱乏,沒有敬畏之心,就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山東青島桑勝高:個別人之所以公德缺失,就是因存在僥倖心理,認為失德便失德,不會引來追責,不會付出代價。這實際上是「硬約束」缺少的表現。對此,應將更多的法律手段引入公民道德治理中,對於違反社會公德、違背公序良俗的嚴重行為,用法律手段進行干預。同時,應健全完善統一的社會徵信系統,尤其應將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懲戒「老賴」的徵信系統等整合在一起,對社會公德缺失現象集中問責,讓失德者付出沉重代價。

    內蒙古通遼劉政宇:當前,傳統媒體與以互聯網和手機等終端為代表的新媒體迅速發展。媒體由於其覆蓋面廣、社會影響力大的特點,在弘揚和傳播社會公德方面發揮著主渠道作用。媒體不僅具有教育和監督功能,而且在組織群眾、動員群眾過程中具有獨特優勢。應當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公共生活領域的文明禮儀和道德規範,引導公眾參與社會公德評價、討論,使公德規範深入人心,變成人們自覺的意識和行動。所以說,推動全社會公德建設,媒體是一隻重要的力量。

  (本期微評議與中國文明網合作)

推薦閱讀:

對於在圖書館裡、課堂上一直喋喋不休的人如何有效且優雅應對?
「聊天露骨」的校長為何算受害者?
《公德與私德》文摘

TAG:社會 | 公德 | 社會公德 | 大家 | 大家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