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極拳歷史簡介

一、太極拳歷史簡介

本帖最後由 kafirlily 於 2011-11-25 14:54 編輯

「自伏羲畫卦,闡明陰陽,而太極之理已寓於其中」。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太極拳和其它中國武術拳種一樣,在歷經了千百年的歲月滄桑之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正開始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身心健康提高作出越來越多的貢獻。據統計,現在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太極拳活動,有1億多人從中受益。

但是,隨著太極拳傳播的日益廣泛,人們在體會太極風韻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太極學人也開始對太極拳的歷史淵源感到疑惑。2002年3月,國家體育總局為此還專門下達了研究課題「太極拳源流與發展研究」,以使廣大學人對太極拳源流有一個大致了解。現將目前學術界的主要研究成果歸納總結如下,僅供各位大德和學習者參考。

就學術而言,太極文化的誕生應該從「伏羲畫卦」的遠古論起,但由於種種歷史原因,雖然太極拳的流傳代有傳人,然皆口傳心授,隱秘其法。致使現代人難以窺其全豹。目前文字記載最早的是:南北朝時期梁元帝在位時,韓拱月將太極拳傳於程靈洗,程的後裔在宋代傳至程必。這是我們現在知道的最早的太極拳。

按照李兆生先生的研究,宋元時期是武林內功的鼎盛時期,有武當、少林、崑崙、華山、天山、雪山、千山、峨眉、崆峒等九大派系。在這「九脈雁陣」的海潮中,太極拳只是一個「小操持之作為」。

在唐代,太極拳的代表人物是許宣平、李道子和胡鏡子。其中,許宣平的一些事迹在明洪應明所著的《仙佛奇蹤》中有所記載。

到了明代,太極拳的權威代表人物則非張三丰莫屬,他將唐代的先天太極拳納合于丹道,融武學丹道於一物,使太極拳成為內家血統而傳宗後世,使太極拳有了一個超卻空前的嶄新生命,故而被稱為太極拳的開山祖師。

就太極拳的傳承而言,張三丰傳張松溪、張翠山、王宗岳,其中,王宗岳傳溫州陳州同、河北蔣發,蔣發傳陳長興,陳傳楊露禪。有「現代武林泰斗」之稱的萬籟生先生在其1932年的「原式太極拳」中,對上述太極拳傳承進行過詳細描述:「太極拳傳於北宋末年張三丰,……,但相傳太極拳在唐時有許宣平、李道子即擅之,至宋張三丰又闡明,再至元世祖時,有西安人王宗岳得其傳,……,  以 至明嘉靖時,則以張松溪為最著……,至清時,傳至河南蔣發,蔣傳懷慶府陳家溝陳長興,長興傳楊露禪,露禪傳子班侯、建侯,近南北習太極拳者,多楊氏所遞嬗,……」

除上述傳承外,太極拳還另有一些不為社會所熟知的流傳,如武當派太極門的傳承,有「以武演道」的「六脈太極」在唐時(混元太極、龍虎太極、如意太極、乾元太極、渾天太極、先天太極)等內容,「只有他的子孫,才能將當年的故事說清」(詳見《中國太極拳統真大典》(李兆生,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8))。

值得一提的是,繼張三丰之後,楊露禪是對太極拳廣泛傳播貢獻最大的人物。他將太極中的武學傳宗,同時又泛波於社會,留下健身、鬆軟的風格,使社會上更多的人能夠熱衷於太極。在其之後,太極拳分為五家在社會上廣為傳播,即楊式、武式、吳式、孫式、陳式等太極拳流派。這五家太極拳的特點見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太極拳的普及速度更快,學練太極拳的人遍及全國。1956年,中國體育運動委員會編訂了僅有24式的普及套路(簡化太極拳);1958年編定提高套路(88式);以後又陸續有多種比賽規定套路。在「傳統武術挖掘整理」過程中,也還陸續有各種新的太極拳種類和套路出現。在第十一屆亞運會上,曾有壯觀的1500人的太極拳集體表演;在中國申請奧運會的宣傳片中,也有太極拳的身影……。現在,中國的衛生、教育、體育等部門也都把太極拳列為重要的項目開展普及工作,已經出版了上百萬冊的太極拳書籍。很多科研部門都在試圖從醫學、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學等多學科的角度來對太極拳進行研究。

由於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的完美結合,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其拳理來源於《易經》、《黃帝內經》、《黃庭經》等中國傳統哲學、醫術、武術等經典著作,並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釋等文化的合理內容,故太極拳被稱為「國粹」。

目前,太極拳作為中國特有的民族體育項目,已經引起很多國際朋友的興趣和愛好。在國外受到普遍歡迎。歐美、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太極拳活動。

參見太極譜系(一)《源流譜》

伏羲

老子

尹喜

(麻衣)

(陳摶)

(火龍)

(三豐)

 

小九天-程式

南北朝:韓拱月

朝:程靈洗

朝:於歡子

朝:程

 

先天拳-俞氏

朝:李道子

朝:俞清慧

俞一誠

朝:俞蓮舟

俞岱岩

 

後天法-殷氏

宋:胡鏡子

宋仲殊

 

三世七-宋氏

朝:於歡子

朝:許宣平

朝:宋遠橋

亥:宋書銘

 

TOP

     

本帖最後由 kafirlily 於 2011-11-25 15:13 編輯

太極譜系(2)-傳承譜

太極張三丰

王道宗傳陳州同王宗岳傳蔣發

(北派)蔣發傳陳王庭

陳氏:陳長興/陳有恆/陳有本

(南派)陳州同傳張松溪-傳葉繼美

陳長興傳楊氏:楊露蟬

陳耕雲,陳伯牲,陳仲牲,陳清平等

趙堡太極拳刑喜槐

張楚臣-陳敬柏王柏青-張宗禹-張彥-陳清平

武氏:武禹襄

忽雷架太極拳:李景彥

李亦畲

郝氏:郝為真傳郝月如,孫祿堂

孫氏:孫祿堂傳孫存周,孫劍雲

吳氏:吳全佑

凌山/萬春楊健侯/楊班侯

武當趙堡:張應昌

孫繼槎傳僧尾/僧耳/姚石門/柴元明

吳昆閃傳李天目/徐岱嶽

周雲泉傳盧紹歧

單思南傳王征南傳黃百家/喬三秀

陳貞石傳夏枝溪/董夫輿

李天目-傳陳宏茂/吳七郎/余時仲

黃百家傳甘鳳池傳

碧月俠馬雲程

閻聖道

畢塵霞,壁燈俠郭濟元傳青山,碧雲,海川

氏武技拳:萇乃周

八卦掌:(刀形坎卦)董海川

青山宋益仁

宋一銘

八卦掌:(劍形離卦)宋唯一陳世鈞

太和四仙盧秋雲/劉古泉/楊善澄/周真得

碧雲應文天

傳高義盛

傳韓慕俠

傳李景林郭歧鳳周漢民

傳尹福等

趙堡和氏:和兆元

吳鑒泉/吳圖南/徐致一/儲民誼

楊澄甫/楊少侯

李氏:王蘭亭傳李瑞東

武當字門拳:僧耳傳余克讓僧尾傳陳翁

任長春(傳杜元化)/牛發虎/張漢

和敬芝,和慶喜

和慶喜傳和學信、鄭悟清、鄭伯英

鄭伯英傳鄭鴻烈郭士奎趙增福張鴻道柴學文

張應昌傳張汶傳張金梅傳張敬之

陳應銘,侯春秀

陳應銘傳王慶升/侯春秀傳侯占國劉會峙

鄭悟清傳劉瑞李隨成原寶山宋蘊華

陳延年陳延熙/陳鑫陳森陳堯等

陳延熙傳陳發科/陳堯傳陳椿元陳子明

陳發科傳洪鈞生陳照丕陳照旭陳照奎

邱元靖(本丹一途)

趙太斌

王九成傳顏昔聖傳呂四娘

李大年

陳蔭昌

元虛子陳玄月艾蓮池傳李鳳祥

尚道明

顧殿一傳明了道人

碧月俠宋一銘畢塵霞雲盤,壁燈俠鐵拐郭濟元

張鶴亭徐本善

張其發,虛元子

張興周,黃守業

瘦七

一塵子/無塵子

推薦閱讀:

老阿更的太極
太極雜說 95
李天金:在太極禪苑還可以學什麼?
李經梧太極內功-呼吸法
太極精髓 聽雨軒sjh

TAG:歷史 | 太極拳 | 太極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