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充滿智慧的懦弱皇帝
趙構:充滿智慧的懦弱皇帝2014年04月09日 09:52作者:陳光方來源:凱風陝西
趙構,生於1107年,死於1187年,宋朝第十位皇帝,創立了南宋,即宋高宗。據史書記載,趙構天性聰明,知識淵博,善書法,且力大善弓駑,能於駕馭。可生性多疑,墨守成規,懦弱且甘於苟安。定格了南宋君弱臣強的時代。在戰與和之間糾結著、反覆著;在愛與恨之際,博弈著、掙扎著。戰和之間,糾結、反覆著南宋政權初建,趙構迫於形勢起用抗戰派大臣李綱為相。很明顯,國讎家恨,必需反抗,主張抗戰,這也是迫於輿論與道德。可畢竟,宋朝是以文治國、以孝教化的農耕國家,久不聞戰事,軍備鬆懈,國防虛弱。在游牧民族兇猛的進攻天性下,宋軍是一潰千里,無處循形。史書記載:高宗曾派使向金乞降說「所行益窮,所投日狹」、「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要求金朝「見哀而赦已」。此間罷免李綱,起用主和派大臣,如汪伯彥及後來的秦檜。當紹興十年,各路宋軍,在恥辱中覺醒,奮力抗金,並在戰爭中節節取勝時,趙構沒有忘記「國體」,擔心將領功大勢重,同時也怕迎回欽宗後,迫使自己退位。便下令各路宋軍班師,斷送了抗金鬥爭的大好形勢。不打仗,就得和呀,以戰促和。秦檜派上了用場,寧願做懦弱的兒皇帝,也要糾結著。可人總是要面子的,何況一國之君,那就讓奸相秦檜代作禮儀上的程序吧!就有了代天子跪接金詔,進一步促成了君弱臣強的局勢。與岳飛的愛恨情緣岳飛,在趙構執政的中後期,被提防最甚,而後除之。在南宋初,岳飛作為抗金義士,曾救過趙構的性命(《精忠岳飛》中的情節),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大宋的命脈。在黃天盪大敗金兀朮,使金軍再也無力南下、狐軍深入;當飛逼近朱仙鎮時,金主將被迫逃走開封。這些成績,在心底,構是愛的,同時也是害怕的。大宋不重武將,武將的地位比同級文臣要低許多,且前有苗傅、劉正彥兵變,使構對飛的害怕已入心底。終究是英雄氣短,紹興十年之後。迫於金朝的壓力,結合本國「國體」、「國情」,以借秦檜之手處死岳飛,來了結與岳飛的愛恨情緣。對秦檜的用、防糾結事實上,趙構也知道秦檜是個漢奸、間諜,但他的謀略被秦檜看懂了、領會了,也貫徹落實了,而且是不折不扣,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構就任用檜為相,還是終身制。紹興十一年十一月簽定的屈辱投降的紹興和議,沒有構的御批,是不可能發生的事。這樣看來,構用檜,檜自然而然成為宋金兩國的和平「使者」,必須重用!可重用秦檜,畢竟在國人看來是恥辱、是昏庸。結果也是自己提心弔膽地過日子。據宋史記載,在檜晚年,高宗時時提防。有一次,高宗去看望病塌上的秦檜時,在自己褲襠內藏匿著一短刀,在看望中間,高宗還不時出汗。由此可見,重用秦檜,在心靈上、實際上,對高宗都是一種苦悶與打擊。以戰促和,以和苟安靖康之變,北宋滅亡,金朝從根本上動搖了大宋。只有在戰略初期,且戰且和,以戰促和。大家都清楚,南宋初期,政權不穩定,金軍鋒芒初顯,無人可擋。只能反覆地談和、對抗,才有在戰略上存在的可能。然而在紹興十一年,金朝內部出現問題,加之各路宋軍節節制勝時,宋高宗不僅沒有走出金軍強悍的陰影,而且怕失去既得利益。便重用奸相秦檜,與金軍於紹興十一年十一月議和稱臣,苟安江南半壁。趙構,創立南宋,使的大宋半壁江山得以「中興」,是一位有智慧、能駕馭「臣子」的君王。但是,他的私心與苟安政策,也給自己蓋上了懦弱的帽子。如果,趙構一直重用岳飛,直搗黃龍,那麼歷史會重寫,高宗也未必會是歷史上的昏庸懦弱帝王。歷史沒有如果,正是構在戰與和的盤旋中,在愛與恨的抉擇間,在用與防的糾結中,成就了智慧,也埋下了無盡的苦悶。甚而用懦弱苟安來形容,貫穿趙構的後半生。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斯賓諾莎這句「自由的人絕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11張圖看清普通家長和智慧家長的區別,學會做有智慧的家長!
※雲水禪心688【智慧人生】
※倪梁康:偉大的哲人並不曾證明什麼,但他們一直在指明著什麼
※怎樣做一個明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