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三素:登山不用開羅盤

 

李三素:登山不用開羅盤

    

李三素原文:

    或問:

  巒頭理氣,千古聚訟。以子作天機貫旨,專言理氣。考之經云:「何處山頭無子午,登山不用開羅經。」然則前賢之說非歟?

 

    答曰:

  惟得訣之人,實有是事,非時師所得藉口也。

  凡生成之龍,必有生成之穴。放棺之所,果能認定來脈,則挨左挨右原不可差毫釐。其龍虎朝應,非此不登對;其砂水明堂,非此必有走竄。然後用羅經格之,理氣自合。所謂不用羅經者一也。

  入山尋水口,而格地之方位,坐向皆可逆料,登龍格之巒頭自合。所謂登山不用羅經者二也。

  朱子云:「天以陰陽之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以賦焉。」理者一定之理,氣者一定之氣,形則無一定之形。然形雖千變萬化,而終不能出此一方之外,則亦未嘗無一定之理。一定之氣合於一定之理,一定之氣則為生氣;不合於一定之氣,一定之理則為死氣。得訣之人羅經爛熟於胸中,是以真龍正穴有不用開羅經之時,正所謂巒頭之外別無理氣。

  余仰止不知羅經,乃藉此言以辟理氣謬矣。

 

    竹下翁插話:

 堪輿之學涉及兩大方面——巒頭與理氣,也可稱為形勢與理氣。由於研究側重點有所不同,故有形勢派與理氣派之分。

「葬乘生氣」,故「氣」便成為風水研究的核心問題。為了更深入研究「氣」,形勢與理氣可以細分為形、氣、理三科。以「氣」為核心,從形中尋氣或從理中推氣。從形中尋氣之時,則須詳究龍、穴、砂、水,細考窩、鉗、乳、突之類;從理中推氣之時,自然要藉助羅盤分清震、兌、坎、離,弄明甲、庚、壬、丙之類。進一步細分形勢與理氣,可能就是形、氣、理、數四科了,有了震三、兌七、坎一、離九,分明六十甲子、隔八而生之類。四科也可能出現新的組合——形氣與數理。於是堪輿之路有如「條條大道通羅馬」,在「各師各法」的狀態下詮釋和運用中國風水。

「何處山頭無子午,登山不用開羅經。」耳熟能詳的風水格言,但一下子無法找出確實出自哪位先賢仙經。李公著《天機貫旨紅囊經》詮釋紅囊經坐穴四十八局,自然屬於「理氣」範疇;但李公也十分強調「巒頭」的重要性,故有「龍穴砂水釋名總說」專章,有「五星形勢」之言,也有「五星葬法」之論,更特纂入楊公《尋龍經》上中下三篇。「形理兼察」也是紅囊風水要旨之一。

「登山不用開羅經」,李公認為「得訣之人,實有是事」。得訣者必須明巒頭、通理氣,「羅經爛熟於胸中」,於是有了「真龍正穴有不用開羅經之時,正所謂巒頭之外別無理氣」。李公指出「不用羅經者」二種情形:

 一是「凡生成之龍,必有生成之穴」;

 二是「入山尋水口」,「坐向皆可逆料」。

 成為「不用羅經者」,乃是「得訣之人」;但其中必有通理,這就是透徹理解形、理、氣三者辯證關係——「形雖千變萬化,而終不能出此一方之外,則亦未嘗無一定之理。一定之氣合於一定之理,一定之氣則為生氣;不合於一定之氣,一定之理則為死氣。」一定之形必有一定之理,一定之理必有一定之氣,故一定之形必有一定之氣;乘「生氣」而避「死氣」,乃形理兼察之要。

    「天以陰陽之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以賦焉。」李公所引用這一句來自南宋·朱熹《中庸章句》,大約李公對句中提及「氣」「形」「理」特別感興趣,於是在引經據典之後便借題發揮:「理者一定之理,氣者一定之氣,形則無一定之形。」

南宋·朱熹字「元晦」又「仲晦」,號「晦庵」(生於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即1130年,卒於南宋寧宗慶元六年即1200年),乃宋代理學之集大成者,後世尊稱為「朱子」,謚號「文」而稱「朱文公」。其一生著述豐富,對《四書章句集注》用力甚多,而在《四書》中又於《中庸》上大下功夫,諸如《大學中庸章句或問》、《中庸輯略》。朱子與孔子、孟子一樣名揚天下,故「朱文公四世祖地」也成為堪輿先賢考究之地,《地理人子須知》「卷二下」「坎集第九冊」「論龍餘氣」條內有專門論述。

       

               兩種版本的「朱文公四十世祖地」繪圖      
推薦閱讀:

戶外旅行有哪些好用又低調的APP?過來人對馬蜂窩、超級俱樂部、窮游這些如何評價?
雪山上的頭號殺手,雪崩如何避免?
為什麼登山鞋在濕瓷磚地面上很滑?
為什麼有一些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登山?
如何在一年內準備好登 6000 米雪山?哪座雪山更合適?

TAG:登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