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禪凈雙修的一點體會
禪凈雙修的結果究竟怎樣?永明的第一料簡說:「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從料簡的文意來看,似乎是側重對禪者說的。就是說,禪人既有了禪,更有凈土,即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禪人,又復以信願念佛一法,以為自利利他的通途正行。這也就是《觀經》所說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的人。這種人有大智慧,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名喪膽,如虎戴角,威猛無儔。有來學者,隨機說法,應以禪凈雙修接者,即以禪凈雙修而接之;應以專修凈土接者,即以專修凈土而接之。無論上中下根的人,無一不受其教化的利益,此即「現世為人師」。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彈指頃,華開見佛,證無生忍。依天台判教而言,最下亦證圓教初住,也有頓超諸地、位至等覺者。圓教初住,即得現身百界作佛,故說「來生作佛祖」。說明禪凈雙修能獲大益。第二料簡說:「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就是說參禪雖未明心見性,卻能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既生兩方,親見彌陀說法,便可頓證無生,何愁不開悟?如果參禪者,徹悟而未徹證,就難免如第三料簡所說:「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這是以禪凈有無相對料簡,說明有凈土的穩當和無凈土的危險。也就是說有禪者不可無凈土,而有凈土不必有禪。因為照凈土宗祖師們說,修禪仗自力以求頓悟,已經非常艱難;再仗自力斷見思煩惱,出離三界,更是難中之難,如不歸凈土,就有退墮的危險;而修凈土的人,雖未頓悟,只求仗佛願力往生凈土,生凈土後,已出三界,見思煩惱不斷自斷,既出三界,無明亦任運而破,本性自然顯現,這就不但是悟,而且是實證。念佛所以稱為易行道,其意義即在此。凈業行人必須把握這一點,方有真信切願。但切不可好高愛勝,高攀禪凈雙修的美名,因根本上全不知禪。如果既不能修禪以求明心見性,又不能老實念佛,結果就弄成四料簡最後一偈所說的那種人:「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人以為無禪無凈土,就是埋頭作惡不修善法的人,這樣理解是不符凈土教義的。根據我個人的體會,法門無量,唯禪與凈最為當機,如果我們既未明心見性,又不念佛求生凈土,悠悠泛泛修其他法門及余功德,感得人天福報,即不免耽欲造惡,一時失照即有墮落的危險。
有人可能要問:永明主張有禪不可無凈,有凈可以不必有禪,似乎把禪與凈分成兩橛,但是明代蓮池大師也主張老實念佛,卻說禪和凈土不是兩回事。這應怎樣理解呢?我的體會是: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是成佛正因,認識這種佛性是大乘佛法的入門。一切大乘佛法,都從此起修,禪宗凈土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禪與凈土理本無二。蓮池說禪凈不是兩回事,當即指此正因佛性而言。若論事修,其中就很懸殊了。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實因禪仗自力斷惑證真,惑業未盡,即有退墮的危險。凈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即生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永證不退。許多禪宗大德在悟後往往歸心凈土。根據永明料簡所說,他們就是「有禪有凈土」,「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的人。至於專修凈土的行者,只要信真願切,工夫到時,也能親見本性,得上品上生,也就是有禪有凈。所以禪宗入手必須歸到凈土,從凈宗入手,也能通到禪宗。中峰明本曾說:「禪者凈土之禪,凈土者禪之凈土。」與蓮池所說完全是一致的。 最後,我還想特別說明的就是印光法師說過的話:「葯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高下,契機則妙。」永明所開示的禪凈四料簡,主要是對機說法。楊仁山居士說過:「利根上智方可學教外別傳之法,至徹悟心源後,仍須看教念佛期生凈土以免退墮。追隨永明、楚石諸公,豈不偉歟。中下之機,唯應依教勤修,不可妄希頓悟,法不投機,徒勞無益。」可見修學佛法,重在契機。專修凈土的人,即使未悟,只要願生凈土的心志誠真切,一心念佛,也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所以真歇清了說:「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機。」中峰亦說:「禪外不曾談凈土,須知凈土外無禪。」可知禪凈本是一家。 談點個人聞法修學的體會,未必盡合佛陀教旨,尚希明德有以見教。推薦閱讀:
※占星補遺,關於婚神和宿命點相關理論。
※書房中關於文昌位的風水設計
※關於I
※關於梟神奪食
※關於說說心情的句子100句
TAG: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