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治成為植根人民心中的信仰

2014年11月19日 18:14:10來源: 求是網 作者: 李璇信仰一詞,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大在於它是一種植根靈魂的堅定意志,譬如革命戰爭時期為信仰不屈不撓的戰鬥英雄們;小在於它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言行之中,是我們行為處事自覺信奉的價值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法律的權威就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只有每一個人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法治社會的大環境才能得以形成,法治也才能成為植根人民心中的信仰。法治信仰,指的是自發的相信法律、認同法律,並且在實踐中遵守法律、捍衛法律。樹立法治信仰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體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人民群眾信仰法治,是建設法治國家的思想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有很大進步,但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治文化還未形成,也還沒有樹立起普遍的法治信仰。大家總覺得法治離自己很遙遠,而實際上它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與老百姓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關。老百姓要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僅要知法、懂法、信法,還要尊法、守法、護法。「不知恥者,無所不為」,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成為信念,才能內化為人們的行為準則。只有法治意識在人民心中紮下根來成為自覺信奉的核心價值觀,敬畏法律、崇尚法治的信念在全民中普及開來,我們建設法治社會的宏圖願景才有實現的可能。宣傳教育是樹立全民法治信仰的有效方式。老百姓是在生活中學習和掌握法律的,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生動的案例來感知法治的溫度、確定法治的價值。然而現代社會,部分領域「權大於法」,「人治」大於法治的境況讓不少老百姓「信訪不信法」,對執法和司法公正產生懷疑。置疑是消解信仰的開始。如果想讓法治成為植根人民心中的信仰,就應當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司法實踐活動,努力讓群眾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和公正,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從而自覺的信法、守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是奠定全民法治信仰的基石。「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只有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權力運行機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破除各種潛規則,杜絕法外開恩,才能使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奠定起全民信仰的堅厚基石。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為樹立全民法治信仰提供支撐。法治和德治是國家治理的兩翼,缺一不可。道德建設為法治信仰提供支撐,沒有道德滋養,法治文化就缺乏源頭活水,法律實施就缺乏堅實社會基礎。化解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解決社會轉型升級帶來的難題,既要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作用,也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既要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也要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因此,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也是樹立全民法治信仰的題中應有之義。領導幹部也要帶頭信仰法治,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的風氣,給全民信仰法治支起前進的風帆。一個國家沒有法治信仰,一個社會缺乏法治精神,法治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雖立而難行。只有把培育法治信仰、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文化、樹立法治意識置於法治建設全局的重要位置,才能使法治在人民心中落地生根,發揮它應有的效應。
推薦閱讀:

猶太教、天主教、新教和伊斯蘭教信奉的是同一個上帝嗎?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世界上都有哪些很奇異的宗教?它們和它們的主要教義是怎樣的?
為什麼國人很少有宗教信仰,人到底是不是被神創造的?
極端分子絕望的悲鳴,反映了政府部門嚴格執法的成效
如何看待國內外的紋身文化?

TAG:信仰 | 法治 | 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