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正念的修習及內觀禪法的弘傳與實踐

蘇州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道成2010年6月1日——7月9日(2012年5月15日修改)(共計:71頁;字數:約109,000字)內容摘要:本文主要內容有:一、通過原始經典《阿含經》,親近並體驗佛陀的音聲教法,探索修習正念的重要性、方法、次第、原理、及解決可能出現的疑問;二、通過歸納有代表性的幾種內觀禪法——馬哈西、雪烏敏、帕奧、葛印卡等內觀禪法的傳承和特點,親近並探索古德時賢,了解他們如何修習正念、進行內觀實踐,以及如何結合自己的實修經驗,傳承並弘揚內觀禪法;三、《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報告》,為筆者的一次親身體驗內觀禪法修行實踐的報告。回歸原始經典《阿含經》,是為了儘可能地貼近和體驗佛陀的原始教法,盡量少走彎路;歸納幾種內觀禪法的實踐及弘傳情況,是為了借鑒古今禪師的內觀修行經驗,以便沿著「古仙人道」,切實地走上解脫之道,自利利他。內觀禪修實踐報告,作為本文的有益補充,是為了與大家分享「一次密集型內觀禪修的親身體驗」,避免研究陷入哲學化、學術化,而脫離實修和自己的真實體驗;更是為了避免研究落入談玄說妙的空談之中。關鍵詞:正念內觀緬甸馬哈西葛印卡目錄序言P2一、修習正念的基礎(基礎篇)P5二、修習正念的方法(方法篇)P12三、修習正念時可能出現的疑問(探索篇)P26四、修習正念的實踐(內觀篇)P37五、葛印卡內觀禪法十日課程報告(報告篇)P53結語P68主要參考文獻P69後記P70序言一、研究動機八正道中,正念的修習非常重要,而且正念越強越好。但欲修正念,必先樹立正見。正見為首,正念為助,目的是為斷一切煩惱、得解脫。所以佛陀說:正見是首要的。眾所周知,《阿含經》是佛世流傳之教法,是佛滅後所續集之聖教集,師弟之間代代傳承,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認的根本佛法。但隋唐時期,由於缺少「四部阿含」與大乘經典結集的資料,在佛教盛行之時,正好是大乘佛經流行的時代,因此隋朝的智者大師在《四教儀》中將《雜阿含經》判作藏教(小乘的別稱)、唐朝的法藏大師在《華嚴五教章中》將《雜阿含經》判作小乘教,致使以後的一千多年,中國的佛教徒很少誦讀和研究《雜阿含經》,這種影響甚至波及日本。十八世紀末,在歐美學者倡議下,各國學者經研究發現,北傳的四部《阿含經》、南傳的五部《尼柯耶》代表著原始佛教——最早集成的聖典。它是探究佛陀根本思想稀有的教材,是理解佛法特質、從歷史流變中回歸根本,需要經常回顧的第一手資料。目前,佛教已回歸印度本土、遠播歐美、影響遍及全世界。正念的修習——內觀禪法,也正風靡全球,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同宗教、不同領域的各界人士的積極關注,並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納。正念減壓作為現代身心醫療的方法之一,已經被西方醫療界肯定多年,並被主流醫護界、心理治療和諮詢輔導界廣泛運用在多種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上。1920年,梁啟超先生髮表了《說〈四阿含〉》,強調真正想研究佛學的,應當從《阿含經》入手,並提出六個原因。五十多年前,在印順導師的大力弘揚下,《阿含經》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自序》中明確指出,「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緣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所以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因為佛陀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梵行清白。」濟群導師在《我的判教觀》中,明確提出「以解脫為三乘佛法的核心目標」。平時,他就非常重視解脫道的教法。在2010年5月的禪七開示中,他又反覆強調修習正念的重要,鮮明地提出「一切法的成就,都離不開正念。」正念的修習為何如此重要?日常生活中,為何經常失去正念?正念為何難以長久保持?如何修習正念?怎樣解決修習正念時,遇到的種種疑問和障礙?南傳佛教為何如此重視內觀禪法——修習四念處的實踐?內觀禪法,有著怎樣的弘傳和特色?要搞清這些問題,有必要通過追本溯源的方法,回歸原始經典《阿含經》,從中尋找答案;同時,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工具,藉助於圖書館和網路,查閱三藏典籍、諸位禪師的開示文集、研究者的學術論文,及期刊雜誌等信息,釐清修習正念的思路,用以指導今後的內觀實踐,走上解脫之道,並利益更多有情。這無疑是一條捷徑,也是最為有效穩妥的方法。另外,筆者有幸在今年三月參加了《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可謂體驗深刻,獲益良多,願與大家分享,並作為本論文的有益補充,以避免落入空談。二、修習正念的實踐及研究狀況在今天的南傳上座部佛教中,仍然非常重視修習正念,即修四念處的內觀實踐,因為它是達到解脫的「一乘道」,是佛陀開示的根本實修方法。多在內觀中心,以禪師開示的方式,現場指導弟子和信眾進行內觀禪修實踐。所以,我們能夠看到許多禪師,在親自實修的基礎上總結的經驗——開示集要。如馬哈希尊者的《四念處選章》、《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雷迪大師的《阿羅漢的足跡——佛陀修行的基本法則》、帕奧禪師的《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葛印卡的《生活的藝術》、向智尊者的《正念之道》、性空法師的《念處之道——大念處經講記》、焦諦卡禪師的《禪修之旅》、捨棄我禪師的《四念處內觀智慧禪法》、阿姜念的《身念處禪觀修法》、喜戒禪師的《正念的四個練習》等,有的是禪師自己的作品,有的是由弟子和信眾發心整理編輯的開示集要。對於修習正念的研究,除了國外學者,中國台灣和大陸的法師和學者也有一些研究。如林崇安的《內觀禪修的探討》、《受念住的研究》、溫宗堃的《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兼論馬哈希念處毗婆舍那禪法》;何孟玲的《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2001年;觀慧法師的《四念處禪觀之理論與實踐》2006年;關則富的《從佛教對經驗世界的分析探討念身與四念處的理論基礎及一致性》,2007年;宗宏法師的《漢譯<阿含經>四念處之研究》,2007年;曾銀湖譯《四念處修習綱要》;哈磊的《四念處研究》,2006年;烏多拉的《四念處觀法》,2007年。梁躊繼的《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2009年等。他們大都比較重視實踐的層面,對正念的修習及研究,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三、研究目的和方法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為了釐清修習正念的思路,以指導今後的內觀實踐,從而走解脫之道;進而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利益更多的有情。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有二。一是採取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的方法;二是借鑒劉堅先生在《中古漢語讀本》中提到的「吸取現有研究成果」的方法。筆者通過在戒幢佛研究所兩年的學習,掌握了一些基本教理,並有了一些初步內觀禪修實踐的經驗。在此基礎上,筆者希望藉助於原始經典《阿含經》、目前可查閱到的相關資料,及接觸具有一定禪修經驗的內觀禪修者,能夠研究以下幾方面的課題:1、修習正念的方法、次第、原理及可能出現的疑惑等;2、修習正念的實踐——內觀禪法在世界各地的弘傳概況3、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詳情——筆者的內觀禪修報告研究目的主要是為了指導今後的實修。正如濟群導師多次在開示中反覆強調的那樣:學佛者應先發菩提心;然後修解脫道;等有了解脫能力,再行菩薩行,利益眾生。無論出家、在家,若不想解脫,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應當先打基礎,將所學落實於心行,培養僧格;然後一門深入,以解脫為核心,修解脫道;等有了一定的解脫能力,再廣學多聞,觸類旁通,行菩薩行,弘法利生,才能真正做到自利利他。所以,按照導師的指示,兩年來,先努力學習各門基礎課程,學習教理採取認真聽課、如理思維、積極討論的方式,力圖準確理解法義、把握實修要領,並積极參加實踐,努力將所學落實於心行,親身體驗佛法的真實不虛。同時,謹遵「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的教導,少欲知足,過簡樸的生活,保持低調,注意僧格的完善。尤其是因為深刻體驗到人生的根本是「苦」,而發強烈的出離心,積極修習解脫道,「以學導修,以修證學」,希望自己能如實踏上「古仙人道」,斷除煩惱、邁向解脫。同時,懷著深切的慚愧心、感恩心、慈悲心等,發菩提心,希望自己在有了一定的解脫能力後,能夠弘法利生、行菩薩行,引導更多的眾生走向解脫。要達到這樣的目標,自利利他,必須重視正念的修習。正如濟群導師所說:「任何法的修習,都離不開正念」。可以說它貫穿於修行的始終,也是修行的頂點。但目前對於修習內觀的方法和次第等,各家眾說紛紜,解釋多途。加上實修時,經常遇到一些困惑和疑問。為了澄清各種說法,解決實修中遇到的種種疑問和障礙,本文試圖到原始經典——《阿含經》中探源覓真。考慮到南北傳《阿含經》原典的不同部派和傳承,對經文的詮釋不同,因此本文將採取上座部佛教內部的詮釋觀點,並採取「以佛法研究佛法的方法」,通過比較研究南北傳的《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念處經》、《漢譯南傳大藏經·大念處經》、《南傳巴利文三藏·大念住經》等經論,釐清修習正念的思路,搞清內觀實踐的方法和次第,以解決實修中遇到的困惑和障礙;同時,希望搞清內觀禪法的實踐——不同傳承在緬甸等地的弘傳概況;尤其是筆者參加《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體驗深刻,希望與同修分享自己的心得。所有探索、研究,都是為了指導今後的禪修實踐,落實濟群導師提出的「一定要將平時所學落實於心行」的修學方針,實現「自己解脫,並帶領眾生解脫」的自利利他的最終目標。四、文獻綜述本論文所利用的主要工具有:《大正藏·阿含部》、《佛光大藏經·阿含藏》和《南傳大藏經·五尼柯耶》。本文主要參考的經典有:1、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原本為英文版);2、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大品·22經·大念處經》;3、漢譯《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4、漢譯北傳《大正藏·雜阿含·607、608、612、633、638-639經》等。同時,還參考了現當代諸師的文集、著作、學術論文、期刊雜誌等。如馬哈希尊者的《四念處選章》、葛印卡禪師的《生活的藝術》,、雷迪大師的《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帕奧禪師的《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性空法師的《念處之道——大念處經講記》、向智尊者的《正念之道》、覺音尊者的《清凈道論》、楊郁文的《阿含要略》、何孟玲的《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以及濟群導師的《我的判教觀》、《幸福人生的原理》,恆強法師的《原始佛教之中道》、《阿含道次第講綱》,梁躊繼居士的《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等。因筆者對教理的理解尚淺、內觀禪修體驗也遠遠不足,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法師、大德不吝指正。正論一、修習正念的基礎(基礎篇)(一)何謂正念、正知與四念處(四念住)馬哈西尊者解釋「念」有七義:1、隨念;2、記憶;3、覺察;4、憶起;5、憶持;6、緊系(事物);7、不忘。《大正藏·阿含經》云:有一乘道,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雜阿含·607經》)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回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卧,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正智。云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雜阿含·622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所說一切法。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是名正說。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雜阿含·633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凈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如是觀覺、心、法如法念處。《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大品·22經·大念處經》云:世尊如是曰:諸比丘!為眾生之清凈,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如何為四念處,諸比丘!比丘於此,於身觀身而住,於受觀受而住,於心觀心而住,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離世間之欲貪、苦惱。《漢譯南傳巴利文三藏·長部大品·22經·大念住經》云:只有一條道路,可以使眾生清凈、克服愁嘆、滅除苦憂、實踐真理、體證涅槃,這就是四念住。是哪四個念住呢?比丘持續地就身體觀察身體,就感受觀察感受、就心觀察心、就諸法觀察諸法,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去除對身心世界的貪嗔。一乘道(一行道),或「唯一的道路」,被解釋為五義:1、單一的不分歧的路,2、獨行的路,3、佛陀發現的路,4、通向唯一的目的地——涅槃之路,5、到達涅槃的唯一的路。而菩提比丘翻譯為「通向涅槃的直接之道」。四念處也可譯為「念的目標」。因為念須有現象為觀照的目標,所以就以此現象來安定心。談到這些現象,它們可分為四種:身念處以念觀身體為目標;受念處以念觀感受為目標;心念處以念觀心意為目標;法念處以念觀心態——法為目標。四念處,這唯一的法門,是以念為主的修持。這是因四念處以念為棟樑。它檢討那混亂的心,調整重要的心思,如信心、精進、智慧……並每時每刻注重正確的舉動、言談和意念。四念處被指導為唯一的法門,因為這是高尚的修持,它能凈化修持四念處者。眾生執著生命,沒有此道,他們的心便被那污染眾生本性及行為的煩惱所迷惑。這些污染出自邪見,它把醜惡看成美麗,痛苦當作快樂,無常為有常,無我為有我,致使貪、嗔、痴生起,並帶來煩惱、悲哀、憂愁。這對眾生來說,確實很危險。當眾生依此道——四念處修行,他們將見到真理,明了那馴服及把心安定下來的法門,並得到生命中最高喜樂。雖然修行者未得到神聖滅苦之道與果,可是在努力修持中,尚能定下來而不受擾亂。當修行者已斷除煩惱,證入正道,即是證悟涅槃。(二)正念、正知與四念處的關係如何在以上經典中,佛陀將正念解釋為「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而將正知(正智)解釋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回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卧,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據此,我們就可以把正念、正知、四念住理解為同義語,即它們都是指比丘無論「行住坐卧,眠覺語默」,皆應「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地修習「四念住」。如果仔細分辨,它們也有微細不同:正念側重於覺知、覺察,即如實觀察身心一切活動;正知是在正念基礎上的如實了知;四念處強調應時刻保持對自我身心、外境的覺知、覺察。當然,也有更詳細的區分和解釋。舉例如下:1、帕奧禪師的觀點如下:問:念根、念覺支及正念三者有何差別?聽說八聖道分的正念是指四念處,是嗎?答:它們都是一樣的,擁有不同的名稱,是因為佛陀透過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念心所。他在開示時這樣說:八聖道分有世間及出世間之分;四念處之念是屬於世間的正念。正念是憶念目標,而正知則是如實知見目標。例如,憶念眼凈色的是正念,而如實知見眼凈色的觀智則是正知。總之,在修行觀禪時,正念憶念諸行法及其無常、苦、無我、不凈四相,正知則如實知見之。念不能單獨起觀照作用,必須與正知配合。「正知」是指正確地、完全地、平等地觀照。「正確地」是確實無誤地。「完全地」是從各方面去了解。「平等地」是透過愈來愈高的修行成就而持續進步。身受心法是正知(觀智)的目標,正念取得這些目標,然後正知如實地了知它們。在修行觀禪時,正念與正知一直並存,因此佛陀開示說:「比丘以熱誠(精進)、正知、正念安住於觀身為身……」沒有正念就無法觀照,不能憶念不忘禪修目標,不能觀照「這是無常、苦、無我。因此佛陀開示說:「諸比丘,我說正念適用於所有的情況。」這可以理解為:正念對於每個生命、每個懶惰、不平衡的心,都是很有幫助的。或者可以理解為:借著正念的幫助,正知才能夠觀照,發揮作用。2、向智尊者在《正念之道》中指出,念即單純注意,正念即徹底,正知即清楚了知。正知,是在單純正念的清晰上,增加對目的與事實、內在與外在的完全了知,它是建立在念之上的智與慧。他將正知區分為四種:一是有義正知;二是隨應正知;三是行境正知;四是實相正知,即無痴正知。3、覺音尊者認為,有四正知(四明覺),即有益正知、適宜正知、行處正知、無痴正知。而且,四正知要貫穿於一切日常活動當中。這意味著:身念處的修行,必須貫穿於生活中的每一個當下,要全身心的精進付出,才有可能洞見緣起法,徹證無我。4、馬哈西尊者在《四念處選章》中,對四正知(四明覺)的解釋如下:當你要做某些事或說某些話,你應考慮它是否有益於他人,因此只做或說那些有益的。這樣的考慮就是益外明覺。即使是有益的,你也應再考慮它是否適合,並只做或說那些適合的,這是合適明覺。這兩種明覺如應用在世俗上的事也會有利的。第三是方法明覺。這對於修禪者而言只是無間斷地觀注那連續生起的色法和心法。當你繼續「方法明覺」地觀禪,你的定力會變得更強而你會親自觀到一切都在不斷生起和沉滅。你非常清楚地明白心色法是多麼的無常、多麼的痛苦、多麼的無我主宰。這明白心色法就是「無痴明覺」。5、徐鈞老師在《關於正念》中講到,目前在西方比較流行的正念,並非全部正念的含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內觀。內觀,意為如其實際地看,它是正念的核心內容。修習正念即修習內觀禪法,這也是本論文將要討論的重點。(三)修習四念處的重要性、成果、利益和目的一、四個譬喻故事沒有正念就無法觀照,不能憶念不忘禪修目標,不能觀照「這是無常、苦、無我。因此佛陀開示說:「諸比丘,我說正念適用於所有的情況。」這可理解為:正念對於每個生命、每個懶惰、不平衡的心,都很有幫助;借著正念的幫助,正知才能夠觀照,發揮作用;而要了知實相,必須修習四念處。《雜阿含經》中多處講到修習四念處的重要性、成果、利益和目的等:有一乘道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雜阿含·607經》)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一切四念處經,皆以此總句,所謂「是故,比丘!於四念處修習,起增上欲,精勤方便,正念正智,應當學。(《雜阿含·612經》)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洲依。(《雜阿含·638經》)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雜阿含·633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未凈眾生令得清凈。已凈眾生令增光澤。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雜阿含·635經》)另外,佛陀根據眾生不同根機而隨機說法,常運用譬喻解釋教義,指導眾生修行正念。如通過四個譬喻:廚師調味、鷹與小鳥羅婆、愚痴猿猴、美女與油缽,以說明修習四念處的重要性、成果、利益和目的,以及不修習四念處的危險。1、《雜阿含·616經·廚師調味的譬喻》,原文如下: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痴、不辯、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廚士愚痴、不辯,不善巧便,調和眾味奉養尊主,酸、礆、酢、淡不適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礆、酢、淡眾味之和,不能親侍尊主左右,伺其所須,聽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調和眾味以奉尊主。若不適其意,尊主不悅,不悅故不蒙爵賞,亦不愛念。愚痴比丘亦復如是,不辯、不善,於身身觀(念)住,不能除斷上煩惱,不能攝取其心,亦復不得內心寂靜,不得勝妙正念、正知,亦復不得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本所未得安隱涅槃。是名比丘愚痴、不辯、不善,不能善攝內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閡。若有比丘黠慧、才辯,善巧方便取內心已,然後取於外相,彼於後時終不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廚士黠慧、聰辯,善巧方便供養尊主,能調眾味──酸、礆、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眾味以應其心,聽其尊主所欲之味,數以奉之。尊主悅已,必得爵祿、愛念、信重。如是黠慧廚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復如是,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善攝其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隱涅槃,是名比丘黠慧、辯才,善巧方便取內心相,攝持外相,終無退減,自生障閡。受、心,法觀(念住),亦復如是。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這段是說,愚痴的廚師,因為缺乏辨識力,沒有善巧,不會調和眾味以侍奉尊貴的主人,結果得不到主人的眷顧。同樣,愚痴的比丘因為缺乏辨識力,沒有善巧,不修四念處,故不能斷除主要的煩惱,不能攝念在心,得不到內心的寧靜安詳、勝妙的正念正智、四種增上心法(四禪定),無法得到現前的安樂,亦無法得到安穩涅槃。都是因為他不能攝念觀察身心的狀態,而攀緣外在的境相,自然生出種種障礙。聰明、辨味靈敏,有烹飪技巧的廚師,能調和眾味侍奉尊貴的主人,必定會得到主人的賞賜、眷顧、信任和器重。同樣,聰明、具辨識力、有善巧方便的比丘,因為修習四念處,他能斷除粗重的煩惱,善攝念在心,內心寧靜安詳,正念正智,得到四種增上心法,現前住於安樂,也能得到從未有過的安穩涅槃。2、《雜阿含·617經·鷹與小鳥羅婆的譬喻》,原文如下: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鳥。名曰羅婆。為鷹所捉。飛騰虛空。於空鳴喚言。我不自覺。忽遭此難。我坐舍離父母境界而游他處。故遭此難。如何今日為他所困。不得自在。鷹語羅婆。汝當何處自有境界而得自在。羅婆答言。我于田耕壠中自有境界。足免諸難。是為我家父母境界。鷹於羅婆起驕慢言。放汝令去。還耕壠中。能得脫以不。於是羅婆得脫鷹爪。還到耕壠大塊之下。安住止處。然後於塊上欲與鷹斗。鷹則大怒。彼是小鳥。敢與我斗。瞋恚極盛。駿飛直搏。於是羅婆入於塊下。鷹鳥飛勢。臆沖堅塊。碎身即死。時。羅婆鳥深伏塊下。仰說偈言:鷹鳥用力來,羅婆依自界。乘瞋猛盛力,致禍碎其身。我具足通達,依於自境界。伏怨心隨喜,自觀欣其力。設汝有凶愚,百千龍象力。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觀我智殊勝,摧滅於蒼鷹。如是。比丘。如彼鷹鳥。愚痴自舍所親父母境界。游於他處。致斯災患。汝等比丘亦應如是。於自境界所行之處。應善守持。離他境界。應當學。比丘。他處他境界者。謂五欲境界。眼見可意受、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可意、受、念妙觸。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處他境界。比丘。自處父母境界者。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是故。比丘。於自行處父母境界而自遊行。遠離他處他境界。應當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小鳥羅婆因為愚痴,自舍所親父母境界,而游於他處,結果遭到鷹的攻擊,身處危境。後來,由於回到自處父母境界,才保住了性命。在此,「自處父母境界」即指四念處;「他處他境界」指五欲境界。3、《雜阿含·620經·愚痴猿猴的譬喻》,原文如下: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大雪山中寒冰嶮處,尚無猿猴,況復有人!或復有山,猿猴所居而無有人;或復有山,人、獸共居。於猿猴行處,獵師以黏膠塗其草上。有黠猿猴,遠避而去。愚痴猿猴,不能遠避,以手小觸即膠其手;復以二手欲解求脫,即膠二手;以足求解,復膠其足;以口嚙草,輒復膠口;五處同膠,聯卷卧地。獵師既至,即以杖貫擔負而去。比丘!當知愚痴猿猴,舍自境界父母居處,游他境界,致斯苦惱。如是比丘!愚痴凡夫依聚落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眼見色已則生染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皆生染著。愚痴比丘,內根、外境被五縛已,隨魔所欲。是故比丘當如是學:於自所行處、父母境界依止而住,莫隨他處、他境界行。云何比丘自所行處、父母境界?謂四念處: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這段是說,在猿猴活動的地方,獵人把黏膠塗抹在草地上。聰明的猴子遠遠地避開它。愚痴的猴子,卻不知道遠離避開,結果全身被黏住,輕易地被獵人捕獲。同樣,愚痴的比丘若離開自己的境界——遠離父母保護的居處,遊盪於他境界時,就會導致痛苦。愚痴的凡夫比丘,走進村落乞食,若不善加守護自身、不收攝根門,眼睛看到美色、耳朵聽到妙音,鼻子嗅到芳香,舌頭嘗到美味,身體碰到柔觸,就會生起染著之心。所以,比丘們必須修習四念處,守護自身、收攝根門。正如依著父母的保護(根本境界)而住,而不遊盪到他處。4、《雜阿含·623經·美女與油缽的譬喻》,原文如下: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言美色,世間美色者,能令多人集聚觀看者不?諸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佛告比丘:若世間美色,世間美色者,又能種種歌舞伎樂,復極令多眾聚集看不?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佛告比丘:若有世間美色,世間美色者,在於一處,作種種歌舞,伎樂戲笑,復有大眾雲集一處。若有士夫不愚、不痴,樂樂、背苦,貪生、畏死,有人語言:士夫!汝當持滿油缽,於世間美色者所及大眾中過。使一能殺人者,拔刀隨汝,若失一渧油者,輒當斷汝命。云何比丘!彼持油缽士夫,能不念油缽,不念殺人者,觀彼伎女及大眾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世尊!彼士夫自見其後有拔刀者,常作是念:我若落油一渧,彼拔刀者當截我頭。唯一其心,繫念油缽,於世間美色及大眾中,徐步而過,不敢顧眄。如是比丘!若有沙門、婆羅門,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善攝一切心法,住身念處者,則是我弟子、隨我教者。云何為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攝持一切心法,住身念處?如是比丘,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復如是。是名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善攝心法,住四念處。爾時、世尊即說偈言:專心正念,護持油缽,自心隨護,未曾至方。甚難得過,勝妙微細,諸佛所說,言教利劍,當一其心,專精護持。非彼凡人,放逸之事,能入如是,不放逸教。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這段是說,如果有人不呆、不笨、喜歡快樂、討厭痛苦、愛惜生命、害怕死亡。他端著裝滿油的缽,從許多美女身邊走過,卻不敢分心去觀賞美女。因為他背後有個劊子手隨行,如果他掉落哪怕一滴油,就會被砍頭。所以,他只能專心一意,繫念專註於油缽,而不敢東張西望。同樣,比丘必須修習四念處,正身自重,專心一意,不顧聲、色,善於收攝心性,精勤方便,正智正念,才能調伏世間的貪慾和憂傷。佛陀通過以上四個譬喻故事說明:愚痴的凡夫比丘,若不善加守護自身、不收攝根門,就會自舍所親父母境界(四念處),而游於他處(五欲境界),生起染著之心;聰明、具辨識力、有善巧方便的比丘,因修四念處,善於收攝心性,內心寧靜安詳,正智正念,現前住於安樂,也能調伏世間的貪慾和憂傷,得到四種增上心法,及從未有過的安穩涅槃。二、修習正念的成果《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升進。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們!任何人,依這個方式正確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兩種果報中的一種:現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蘊仍然存在,則得不還果。不用說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不用說七個月、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一個月……比丘們!不用說半個月,如果有人依這個方式正確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兩種果位中的一種:現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蘊仍然存在,則得不還果。這就是為什麼說:這是唯一的道路,可以使眾生清凈、克服愁嘆、滅除苦憂、實踐真理、體證涅槃,這條道路就是四念住。所以,若能依四念處的方法精進地修習正念,在這一生中的七年、六年……甚至七天,就可能證得兩種聖果——阿羅漢或阿那含中的一種。根據注釋,這是指中等智力的人。若是智慧完全成熟的人,只要早上得到指點,下午就可能覺悟;若是在下午得到指點,可能在第二天早晨就獲得覺悟。讀了這一段,將會給我們修習正念,給予極大的信心和力量。三、修習正念的利益和目的等《雜阿含經》云:究竟滅盡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種種不善。(《雜阿含·272經》)善法聚、純一滿凈聚。純善滿具。(《雜阿含·611·613經》)處父母境界。(《雜阿含·617·6203經》)身諸苦痛,能自安忍。身諸苦痛,漸得安隱。(《雜阿含·540·541經》)身諸苦患,時得休息。(《雜阿含·1038經》)不恐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雜阿含·619經》)賢聖出離。得不退轉。上求安隱,涅槃心住。(《雜阿含·634·629·542經》)順趣、浚輸,向於遠離、向於出要,向於涅槃。(《雜阿含·545經》)未凈眾生令得清凈,已凈眾生令增光澤。(《雜阿含·653經》)未度彼岸眾生得度彼岸。超越諸魔。(《雜阿含·631·625經》)當得四果、四種福利。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雜阿含·618經》)於小千世界,少作方便,能遍觀察。(《雜阿含·537經》)於須彌山,以少方便,悉能觀察。(《雜阿含·538經》)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福利滿足。(《雜阿含·281經》)以凈天眼過天人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上色下色、善趣惡趣、隨業受生,皆如實見。(《雜阿含·539經》)馬哈希尊者在《四念處選章》中,將修習正念的利益和目的歸納為自利和利他。1、對自己的利益如下:修行四念處雖未達到覺悟的境界,也能得到高尚的幸福。但要得到非凡的益處,應以正念來抑制心意,避開惡業,或因粗心而產生的惡果。不善的慾念、邪見、煩惱、不端正的行為和愚痴,有時被稱為瀑流,因它流入內心,引起泛濫,並將心引向邪道。若有正念,它將阻止不善瀑流進入內心。但要完全阻止它,需要智慧,如同《不變的詞經》中世尊的回答:「一切瀑流,念是他們的防禦。我說諸流的防護,當以慧來遮。」佛陀也指出了四念處對世間和精神上的利益。熱誠的修行者在修行時,分明地覺知和觀察,便能克服貪慾和悲痛。四念處是能使眾生清凈、剋制一切煩惱和悲哀、解除痛苦和憂愁,而走上正道、覺悟涅槃的唯一之道。修行四念處,有望在日夜中都有進步,並吸取有益的無缺陷的佛法。常修四念處將擁有分明的五官,純潔和愉快的面容。當肉體疼痛時,不會身心動搖。常修四念處的比丘,將不會放棄訓練的規律,而成為住家人,因為他們的心已傾向長久以來的隱居。正偏知稱修四念處者為強人,因他的心通過修四正知而得到解脫。修四念處是歸依自己,而不歸依他人。持續不斷地修行四念處,將會不斷地除掉慾望,對三受有分明的覺知,可得到種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還可正確地走上滅苦之道——八正道,並擁有已建立的正定,斷除煩惱,能知覺自己的心意,經歷到完美的佛法,進入解脫的心,將依智慧從惡魔(三界)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有些修行者稱為受訓者,因為還在繼續學習,但已證得四道和三果,成為聖人。已完成修行的阿羅漢,稱為專家,不必再受訓,因為他們已除掉一切煩惱。2、對他人的利益如下:修行四念處能抑制、警戒自己和他人,能使佛法不衰落。只要還有人修四念處,便是續佛慧命的條件。若要真正了解四念處,並得到以上的幸福,只學習是不夠的。除非他真正精進地修行。否則,就不會在修行的道路上得到真理和幸福。綜上所述,修習正念,既可得到世出世間的利益,又可自利利他。世間的利益,如身諸苦痛能自安忍,成就大德大力大神通;出世間的利益,如證得四果,成為聖人;自利,如走八正道,斷煩惱,到達涅槃彼岸;利他,如令他人也修四念處,達解脫,即可續佛慧命,令正法久住。所以,修習正念的目的就是為了斷惡修善、斷除煩惱、得大自在,並能自利利他,使佛法久住。當然,學習教理與實修必須緊密結合,才能真正有所收益。(四)何人可修四念處?佛陀告訴阿難和眾多比丘說:自護護他者,當修習四念處。年少的比丘、比丘住學地者(未證阿羅漢的在學比丘),乃至已證阿羅漢的比丘,也當修習四念處。一、自護護他者,當修習四念處。《大正藏·雜阿含經·619經》云:己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心自親近。修習隨護作證。是名自護護他。云何護他自護。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護者修四念處。護他者亦修四念處。二、年少的比丘、比丘住學地者,乃至已證阿羅漢的比丘,也當修習四念處。《大正藏·雜阿含·621經》云:佛告阿難。此諸年少比丘當以四念處教令修習。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於心。乃至知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知法。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學地者。未得進上。志求安隱涅槃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於法遠離。若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舍諸重擔。盡諸有結。正知善解脫。當於彼時亦修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乃至於法得遠離。那麼,已斷盡一切煩惱的阿羅漢聖者,為什麼還要修習四念處?《相應部經典六·第八阿那律相應》中,阿那律答眾多比丘云:友等!我對此四念處修習多修故。得大神通。1、憶念一千劫也。2、領受多端神變。3、以清凈超人之天耳界,對遠近天人之聲俱得聞。4、對他有情、他人之心,以心可偏了知,對有貪心者,了知為有貪心……乃至……了知為解脫心。5、對處為處,非處為非處,如實可了知。6、對過去、未來、現在業報之異熟,其處與因,可如實了知。7、對偏行道,得如實了知。8、對多界、種種界之世間,得如實了知。9、對眾生之種種勝解,得如實了知。10、對他有情、他人之根上下,得如實了知。11、對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凈、出離,得如實了知。12、隨念種種之宿住,謂一生、二生……乃至……具如是行相、名稱,隨念宿住。13、以清凈、超人之天眼……乃至……有情隨業……而受者,可了知。14、依諸漏盡而對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此中攝頌曰:千神變天耳,心處業1與道,世間種勝解,根靜慮三明。同時,我們應當了知,過去、未來以及現在諸佛皆「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無上正等正覺。」《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凈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可見,三世諸佛皆因修習正念而成等正覺。而未證聖果的比丘、年少的比丘、及自護護他者,皆應修習正念。即使斷盡一切煩惱的阿羅漢,仍須修習正念,以成就四禪八定、三明六通等。何況其他出家、在家者呢?所以,不難推知,所有修學佛法、追求解脫的出家、在家弟子,都應當修學四念處,向聖者學習,才能斷煩惱、自利利他。(五)修習正念的前行修習三妙行已。得四念處清凈滿足。還應於佛法生信、熱心出家修道、守護根門、戒行清凈、正身正知,並選擇安靜合適的環境。如《雜阿含·628經》云:爾時。尊者優陀夷語尊者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所知所見。為諸比丘說聖戒。令不斷、不缺、不擇、不離、不戒取。善究竟、善持。智者所嘆、所不憎惡。何故?尊者阿難語優陀夷。為修四念處故。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還本處。《雜阿含·636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修四念處。何等為修四念處……世尊出興於世。演說正法。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梵行顯示。若族姓子、族姓女從佛聞法。得凈信心。如是修學。見在家和合欲樂之過。煩惱結縛。樂居空閑。出家學道。不樂在家。處於非家。欲一向清凈。盡其形壽。純一滿凈。鮮白梵行。我當剃除發須。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錢財親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凈。習賢聖戒。守諸根門。護心正念。眼見色時。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而今於眼起正律儀。耳、鼻、舌、身、意起正律儀。亦復如是。彼以賢聖戒律成就。善攝根門。來往周旋。顧視屈伸。坐卧眠覺語默。住智正智。彼成就如此聖戒。守護根門。正智正念。寂靜遠離。空處、樹下、閑房獨坐。正身正念。繫心安住。斷世貪憂。離貪慾。凈除貪慾……斷除五蓋惱。……是故。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是名比丘修四念處。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雜阿含·637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四念處。如上廣說。差別者。乃至如是出家已。住於靜處。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行處具足。於細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學戒。離殺、斷殺、不樂殺生。乃至一切業跡如前說。衣鉢隨身。如鳥兩翼。如是學戒成就。修四念處。什麼是戒?《清凈道論》云:即離殺生等或實行於義務行者的思(意志)等之法。《無礙解道》說:戒即思戒,心所戒,律儀戒,不犯戒。此中:完成不殺或義務行者的思,名為思戒。離殺生等的離,名為心所戒。其次,舍殺生等的七業道之思,名為思戒。舍貪慾而離貪心住等所表現的無貪、無嗔、正見之法,名為心所戒。律儀戒,當知有五種律儀:別解脫律儀,念律儀,智律儀,忍律儀,精進律儀。圓滿具足別解脫律儀,是說關於別解脫律儀。防護眼根,成就眼根律儀,是念律儀。世尊對阿耆多說:世界一切的瀑流,念是他們的防禦。我說諸流的防護,他們當以慧來遮。這是智律儀。正當地使用資具等,也包括在這裡面。對寒暑忍耐等的表述為忍律儀。不容生起欲尋等的表述為精進律儀,活命遍凈戒也包括在這裡面。上面五種律儀,以及怖畏罪惡的善男子離其所遭的惡事,一切都是律儀戒。不犯戒,即受持戒律之人的身口等,不違犯於戒。佛陀在講安那般那念時,也講到了前行。《雜阿含·801經》云: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住於凈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複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複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複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複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鬧,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所以,要修習正念,就應歸依三寶,相信唯有三寶,才能得到救護、斷煩惱、得解脫。還應熱心出家修道,守護根門,嚴持戒律(思戒,心所戒,律儀戒,不犯戒),正身正知,並選擇安靜合適的環境,調節飲食和睡眠等。基礎篇小結:修習正念,應了解一些基本的法相、義理、道次第,明確修習正念的重要性、成果、利益和目的,並須有一定的前行,守護根門,持戒清凈,才能有較快成長,得到真實的利益。二、修習正念的方法(方法篇)下面試以《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和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等為對象,進行對比研究,以探討修習正念的方法、原理和次第。這兩部經大體內容相同,也有不同,如前者沒有五蘊、四聖諦部分,故引用了《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大品·22經·大念處經》的內容。世尊在《大念處經》中介紹了十七種修習正念的方法:身念處六種、受念處三種、心念處三種、法念處五種方法。詳如下表:四念處及修習方法修習身念處有六種方法修習受念處有三種方法修習心念處有三種方法修習法念處有五種方法修習的內容1、安般念,2、四威儀,3、四種正知,4、不凈觀(32身分),5、四界分別觀,6、九種墓園觀。1、樂受,2、苦受,3、舍受(不苦不樂受)。1、持續地就內在的心觀察心,2、持續地就外在的心觀察心,3、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的心觀察心。1、五蓋,2、五蘊,3、六根塵,4、七覺支,5、四聖諦。(一)修習身念處的方法(六種)一、安般念(觀呼吸,入出息)《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如何持續地就身體觀察身體呢?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樹下,或到隱僻無人之處,盤腿而坐,端正身體,把注意力放在嘴巴周圍的區域,保持覺知,覺知呼吸時氣息的出入情況。入息長時,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長;入息短時,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長時,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長;出息短時,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入息;我當感受全身,而出息;我當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入息;我當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出息。就像技術熟練的木匠或他的徒弟,當他鋸木作一次長拉鋸的時候,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長拉鋸;當作一次短的拉鋸時,他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短拉鋸。於是他持續地就身體內部觀察身體,持續地就身體外部觀察身體,同時持續地就身體內部、外部觀察身體。因此,他持續地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不斷滅去的現象,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二、四威儀《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卧則知卧。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在走路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著;在坐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坐著;在躺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躺著。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三、時時徹知無常(四種正知)《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昂。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又,當比丘來回行走時,時時徹知無常;當他看著正前方或側面時,當他彎下身體或伸展身體時,當他搭衣持缽時,當他在吃、喝、咀嚼或嘗味時,當他大小便利時,當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覺、說話或沈默時,時時徹知無常……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四、不凈觀(三十二身分)《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凈充滿。我此身中有發、毛、爪、齒、粗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凈充滿……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又,比丘仔細思考這身體,自腳底而上,自頭髮而下,皮膚所覆蓋的都是充滿種種不凈,他想:在這身體中,有頭髮膚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髓,腎心肝臟,肋膜脾臟,肺腸腸膜,胃臟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就像有隻兩個口的糧袋,裡面裝滿各種豆谷,諸如:稻米、糙米、綠豆、豌豆、芝麻、白米;而且如同有位能分辨這些豆谷的人,當他打開這隻袋子時,可以看到裡面所裝的東西,告訴人說:這是稻米,這是糙米、綠豆、豌豆、芝麻、這是白米。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凈充滿……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五、思惟四大《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剝皮布地於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又,比丘仔細思考這身體,不論置身何處或何種姿勢,依身體組成要素的特性,他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風大。就像技術熟練的屠夫,或屠夫的學徒,殺了一頭牛並將它分解成塊後,他們坐在十字路口。相同地,比丘仔細思考這身體,不論置身何處或何種姿勢,依身體的組成要素,他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風大。……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六、九種墓園觀《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鴉所啄。豺狼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食半。骨璅在地……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膞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粖。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身如身者。是謂觀身如身念處。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又,當比丘在墓園裡,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這屍體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變成腫脹、瘀黑且潰爛,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又,當比丘在墓園裡,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這屍體被烏鴉、禿鷹、獵鷹、蒼鷺所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所咬或被其他種種生物所食時……又,當比丘在墓園裡,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下骸骨、附著在骨上的一些血肉、及連結骨骸的筋腱……又,當比丘在墓園裡,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下沒有皮肉、只有一塊塊血跡的骸骨,和連結骨骸的筋腱……又,當比丘在墓園裡,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血肉不存的骸骨,及連結骨骸的筋腱……又,當比丘在墓園裡,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一堆骨節支解的骨頭,四散各處:這兒是手骨,那裡是腳骨;這兒有踝骨,那裡有膝骨;這裡有大腿骨,那裡有骨盆骨;這是脊椎骨,那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頸骨、下顎骨、牙齒及頭蓋骨……又,當比丘在墓園裡,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殼的骨頭……又,當比丘在墓園裡,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經過年余、堆積成堆的骨頭……又,當比丘在墓園裡,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骨頭腐蝕成粉,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於是他持續地就身體內部觀察身體,持續地就身體外部觀察身體,同時持續地就身體內部、外部觀察身體。因此,他持續地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持續地觀察身體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持續地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二)修習受念處的方法(三種)修習受念處有三種方法: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云何觀覺如覺念處。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是謂觀覺如覺念處。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呢?比丘在經歷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歷快樂的感受。在經歷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歷痛苦的感受。在經歷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歷不苦不樂的感受。在他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沒有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快樂的感受。在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當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於是他於內部持續地就感受觀察感受,於外部持續地就感受觀察感受,同時於內部、外部持續地就感受觀察感受。因此,他持續地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持續地觀察感受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持續地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三)修習心念處的方法(三種)修習心念處有三種方法:持續地就內在的心觀察心,持續地就外在的心觀察心,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的心觀察心。《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痴無痴、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如何就心觀察心呢?比丘們!當心有貪愛時,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貪愛,當心沒有貪愛時,清楚了知心沒有貪愛;當心有嗔恨時,清楚了知心有嗔恨,當心沒有嗔恨時,清楚了知心沒有嗔恨;當心有愚痴時,清楚了知心有愚痴,當心沒有愚痴時,清楚了知心沒有愚痴;當心收攝時,清楚了知心收攝,當心渙散時,清楚了知心渙散;當心廣大時,清楚了知心廣大,當心不廣大時,清楚了知心不廣大;當心有上時,清楚了知心有上,當心無上時,清楚了知心無上;當心專註時,清楚了知心專註,當心不專註時,清楚了知心不專註;當心解脫時,清楚了知心解脫,當心未解脫時,清楚了知心未解脫。於是他持續地就內在的心觀察心,持續地就外在的心觀察心,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的心觀察心。因此,他持續地觀察心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持續地觀察心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觀察心。(四)修習法念處的方法(五種)修習法念處有五法:1、五蓋,2、五蘊,3、六根塵,4、七覺支,5、四聖諦。一、五蓋《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複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調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五蓋也。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如何就諸法觀察諸法呢?比丘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五蓋觀察諸法。當比丘生起貪慾時,他清楚了知:我生起貪慾;當比丘不起貪慾時,他清楚了知:我不起貪慾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貪慾生起了;現在生起的貪慾去除了;現在已去除的貪慾,未來不再生起。當比丘生起嗔恚時,他清楚了知:我生起嗔恚;當比丘不起嗔恚時,他清楚了知:我不起嗔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嗔恚生起了;現在生起的嗔恚去除了;現在已去除的嗔恚,未來不再生起。當比丘生起昏沈和睡眠時,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昏沈和睡眠;當比丘不起昏沈和睡眠時,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昏沈和睡眠。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昏沈和睡眠生起了;現在生起的昏沈和睡眠去除了;現在已去除的昏沈和睡眠,未來不再生起。當比丘生起掉舉和後悔時,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掉舉和後悔;當比丘掉舉和後悔不起時,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掉舉和後悔。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掉舉和後悔生起了;現在生起的掉舉和後悔去除了;現在已去除的掉舉和後悔,未來不再生起。當比丘生起疑惑時,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當比丘不起疑惑時,他清楚了知:我不起疑惑。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現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現在已去除的疑惑,未來不再生起。於是他持續地就內在的諸法觀察諸法,持續地就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因此,他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生起的現象,他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持續地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五取蘊觀察諸法。二、五蘊《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中沒有關於五蘊的觀察方法。《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大品·22經·大念處經》云:複次,諸比丘!比丘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然,比丘如何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耶?於此,比丘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滅盡——如是受,如是受之生起,如是受之滅盡——如是想,如是想之生起,如是想之滅盡——如是行,如是行之生起,如是行之滅盡——如是識,如是識之生起,如是識之滅盡。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比丘如是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如何就諸法觀察諸法呢?比丘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五取蘊觀察諸法。比丘清楚了知:這是色,這是色的生起,這是色的滅去;這是受,這是受的生起,這是受的滅去;這是想,這是想的生起,這是想的滅去;這是行,這是行的生起,這是行的滅去;這是識,這是識的生起,這是識的滅去。於是他持續地就內在的諸法觀察諸法,持續地就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因此,他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生起的現象,他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持續地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五取蘊觀察諸法。於是他於內部持續地就感受觀察感受,於外部持續地就感受觀察感受,同時於內部、外部持續地就感受觀察感受。因此,他持續地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持續地觀察感受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持續地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三、六根塵(內六處、外六處)《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云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如何就諸法觀察諸法呢?比丘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六內處和六外處觀察諸法。比丘清楚了知眼根,清楚了知色塵,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產生的束縛。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縛生起了,現在已生的束縛去除了,現在已去除的束縛,未來不再生起。比丘清楚了知耳根,清楚了知聲塵,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產生的束縛……比丘清楚了知鼻根,清楚了知香塵,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產生的束縛……比丘清楚了知舌根,清楚了知味塵,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產生的束縛……比丘清楚了知身根,清楚了知觸塵,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產生的束縛……比丘清楚了知意根,清楚了知法,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產生的束縛。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縛生起了,現在已生的束縛去除了,現在已去除的束縛,未來不再生起。於是他持續地就內在的諸法觀察諸法,持續地就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因此,他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生起的現象,他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持續地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五取蘊觀察諸法。四、七覺支(七菩提分)《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複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法、精進、喜、息、定。比丘者。內實有舍覺支知有舍覺支如真。內實無舍覺支知無舍覺支如真。若未生舍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是謂觀法如法念處。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如何就諸法觀察諸法呢?比丘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觀察諸法。比丘有念菩提分時,他清楚了知:我有念菩提分;比丘沒有念菩提分時,清楚了知:我沒有念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念菩提分生起了;現在已生的念菩提分,增長圓滿了。比丘有擇法菩提分時,他清楚了知:我有擇法菩提分;比丘沒有擇法菩提分時,清楚了知:我沒有擇法菩提分……比丘有精進菩提分時,他清楚了知:我有精進菩提分;當比丘沒有精進菩提分時,清楚了知:我沒有精進菩提分……比丘有喜菩提分時,他清楚了知:我有喜菩提分;當比丘沒有喜菩提分時,清楚了知:我沒有喜菩提分……比丘有輕安菩提分時,他清楚了知:我有輕安菩提分;當比丘沒有輕安菩提分時,清楚了知:我沒有輕安菩提分……比丘有定菩提分時,他清楚了知:我有定菩提分;當比丘沒有定菩提分時,清楚了知:我沒有定菩提分……比丘有行舍菩提分時,他清楚了知:我有行舍菩提分;當比丘沒有行舍菩提分時,清楚了知:我沒有行舍菩提分……於是他持續地就內在的諸法觀察諸法,持續地就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因此,他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生起的現象,他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這就是比丘如何持續地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五取蘊觀察諸法。五、四聖諦《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中沒有關於四聖諦的觀察方法。《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大品·22經·大念處經》云:複次,諸比丘!苦滅道聖諦者何耶?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然,諸比丘!正見者何耶?諸比丘!如實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至苦滅之道,諸比丘!此名為正見。複次,諸比丘!正思者何耶?無欲之思,無恚之思,無害之思,諸比丘!此名為正思。正語者何耶?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遠離妄語,遠離綺語,此等名為正語。正業者何耶?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邪淫,此等名為正業。正命者何耶?諸比丘!於此,聖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營(活)命,此等名為正命。正精進者何耶?比丘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不生未生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遠離已生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生未生之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住已生之善法,令不惑亂、使之增長、充滿、修習、成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精進。正念者何耶?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欲、惱;於受……乃至……於心……乃至……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欲、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念。正定者何耶?比丘去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達初禪而住;滅尋伺,內心安靜,心成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達第二禪而住;更舍離喜而住,正念正智,以身感受樂,唯諸聖者說:「舍此而正念樂住」達第三禪而住。其次舍樂離苦,以前所感受之喜、憂皆滅故,而不苦不樂,成為舍念清凈,達第四禪而住。諸比丘!此名為正定。諸比丘!此等名為苦滅道聖諦。如是,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著,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四聖諦觀法而住。與其相應的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1998年版)的內容如下:比丘如何就諸法觀察諸法呢?比丘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四聖諦觀察諸法。比丘如實地清楚了知:這是苦、這是苦之集、這是苦之滅、這是導致苦滅之道。苦聖諦的解釋:比丘們!什麼是苦聖諦呢?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嘆、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總括地說,五取蘊就是苦。什麼是生?如果有所謂的生,對一切眾生而言,在各類的眾生中,他們的受生、形成、出生、顯現諸蘊、獲得內外處,比丘們!這就叫作生。什麼是老?如果有所謂的老,對一切眾生而言,在各類的眾生中,他們的衰弱、老朽、牙齒脫落、頭髮灰白、皮膚松皺、壽命將盡、機能退化,比丘們!這就是老。什麼是死?如果有所謂的死,對一切眾生而言,在各類的眾生中,他們的崩潰、散滅、命終、死亡、壽命結束、五蘊離析、身體棄捨、生命滅絕,比丘們!這就是死。什麼是愁?凡是有人不論何時,受到損失或不幸之事的影響,生起這些痛苦的心態:憂愁、哀愁、愁苦、深憂及深愁這些痛苦的心態,比丘們!這就是愁。什麼是嘆?凡是有人不論何時,受到損失或不幸之事的影響,生起哭號、哭泣、嘆息、以及哀號、哀嘆的狀態,比丘們!這就是嘆。什麼是苦?由於身體的接觸而生起身體上任何苦楚、不適、不愉快的感受,就是苦。什麼是憂?心理上任何的苦楚、不適或由心理接觸而生起任何痛苦、不愉快的感受。什麼是惱?凡是有人不論何時,受到損失或不幸之事的影響,產生惱亂、苦惱、憂惱、燥惱這些心態,比丘們!這就是惱。什麼是怨憎會苦?凡是有人不論何時、何處遇到不愉快、不喜歡的色、聲、香、味、觸、法,或時時處處遇到不幸、傷害、困難、不安,如果交往、相遇、接觸、結合。什麼是愛別離苦?凡是有人不論何時、何處與所感興趣、所喜歡、所愛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塵境分離,對那些期望他幸運、富裕、舒適或安全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親戚等,與他們分離,不能相見、親近、結合,這就叫愛別離苦。什麼是求不得苦?對眾生而言,他們是受生支配的眾生,生起這樣的欲求:但願我們不受生的支配!他們是受老支配的眾生,生起這樣的欲求:但願我們不受老的支配!受病支配的眾生,生起這樣的欲求:但願我們不受病的支配!但願我們沒有病苦!受死支配的眾生,生起這樣的欲求:但願我們不受死的支配!但願我們永遠不死!受愁、嘆、苦、憂、惱的支配的眾生,生起這樣的欲求:但願我們不受愁、嘆、苦、憂、惱的支配!但願我們不再愁、嘆、苦、憂、惱!但這並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這就是求不得苦。什麼是「總括地說五取蘊就是苦?」色取蘊是苦、受取蘊是苦、想取蘊是苦、行取蘊是苦、識取蘊是苦。比丘們!這就是「總括地說五取蘊就是苦。」比丘們!這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的解釋:比丘們!什麼是苦集聖諦呢?它就是貪愛,就是造成不斷輪迴,為喜樂、欲求所束縛,以及任何情況都不忘尋求快樂的慾望,也就是欲愛、有愛及無有愛。比丘們!而這貪愛從哪裡生起,又從何處建立?在身心世界,只要有誘人的、令人喜悅的事物,就有貪愛的生起和建立。在身心世界中,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從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所生的受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想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行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貪愛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思惟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細察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生起、建立。比丘們!這就是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的解釋:比丘們!什麽是苦滅聖諦呢?它是貪愛的完全遠離、滅盡、舍離、棄捨、解脫、無染。但何處根除、息滅貪愛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誘人的、令人喜悅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滅貪愛的地方。在身心世界中,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根除和息滅。在身心世界中,從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所生的受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根除和息滅。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想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根除和息滅。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行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根除和息滅。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貪愛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根除和息滅。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思惟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根除和息滅。對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生起的細察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裡根除和息滅。比丘們!這就是苦滅聖諦。道聖諦的解釋:比丘們!什麼是導致苦滅的道聖諦呢?那就是八聖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什麼是正見呢?正見就是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導致苦滅之道的知見。什麼是正思惟呢?就是離欲、不染世樂的思惟,也是沒有嗔恨、沒有暴力的想法。什麼是正語呢?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與不綺語。什麼是正業呢?正業就是不殺、不偷及不邪淫。什麼是正命呢?就是聖弟子不以錯誤的方式營取生活,而以正確的方式經營生活。什麼是正精進呢?比丘下定決心,精進努力、振奮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防止未生的惡行、不善之心念的生起;去除已生起的惡行和不善的心念;開展未生的善行及善的心念,使之能生起;保持已生的善念,不使它退失,使之增長、成熟、圓滿地開展。什麼是正念呢?比丘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持續地就身體觀察身體,就感受觀察感受,就心觀察心,就諸法觀察諸法,去除對身心世界的貪愛和嗔恨。什麼是正定呢?比丘舍離貪愛、不善之心念,產生離欲之心,伴隨著尋和伺並充滿喜樂,他進入初禪;尋、伺消失,獲得內心平靜和專心一致,產生離欲和無尋、無伺之心,充滿喜樂,他進入二禪;喜消失後,他住於平等心,對感受完全覺知、時時徹知無常,並且在身體經驗到聖者所說的:「由覺知和平等心所產生的樂」,他進入三禪;在根除苦樂以及先前的喜憂也消失之後,他因此進入超越苦、樂的四禪,充滿平等心和覺知。比丘們!這就是正定。比丘們!這就是導致苦滅之道聖諦。於是他就這樣持續地就內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就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同時持續地就內在、外在的諸法觀察諸法。因此,他持續地觀察諸法生起的現象,他持續地觀察諸法滅去的現象,他持續地觀察諸法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諸法觀察諸法,亦即就四聖諦觀察諸法。以上按照身受心法的次第,系統地介紹了修習正念的方法,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它們大體內容是相同的,如每種修法都要按照先內後外的次序進行觀察;但也有一些不同,如:《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云:「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經》云:「於是他持續地就身體內部觀察身體,持續地就身體外部觀察身體,同時持續地就身體內部、外部觀察身體。因此,他持續地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不斷滅去的現象,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念處經》中只有觀內身、觀外身,而沒有觀內外身。通過比較,《大念住經》的觀察更加系統和仔細,似乎更為合理。(五)《念處經》與《大念住經》的比較現在就將《漢譯南傳巴利文三藏·長部大品·22經·大念住經》(1998年版)與《大正藏·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念處經》加以比較,分析它們的異同,列表如下:南傳長部·大品·22經·大念住經=前者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念處經=後者序論總說部分:前者:說明修學四念處時必須的條件:精勤、覺知、徹知無常、去貪嗔;後者:斷五蓋、住四念處,修七覺支,得無上正覺。比丘持續地就身體觀察身體,就感受觀察感受,就心觀察心,就諸法觀察諸法,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去除對身心世界的貪嗔。過去、未來諸如來,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無上正覺。身念處1兩者次第不同。2內容上,後者多了:離生喜樂、定生喜樂、無喜生樂、光明想、多了空界、識界。A、觀呼吸B、觀姿勢C、時時徹知無常D、思惟不凈E、思惟四大F、觀墓園九相A、行住坐卧B、正知C、以善法念治斷滅止D、出入息E、離生喜樂,漬身潤澤F、定生喜樂,漬身潤澤G、無喜生樂,漬身潤澤H、以清凈心意解遍滿成就游I、光明想J、觀相K、32身分L、思惟六大M、觀墓園相身念處前行:前者:說明修學四念處時的環境和姿勢;後者:無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樹下,或到隱僻無人之處,盤腿而坐,端正身體無身念處觀呼吸:前者:止身行入息、出息;後者:止身行息入、止口行息出。1比丘入息長時清楚了知入息長;2入息短時清楚了知入息短;3出息長時清楚了知出息長;4出息短時清楚了知出息短;5感受全身而入息;6感受全身而出息;7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入息;8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出息。1比丘觀身如身。2念入息即知念入息。3念出息即知念出息。4入息長即知入息長。5出息長即知出息長。6入息短即知入息短。7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8學一切身息出。9學止身行息入。10學止口行息出。身念處每種修法後都有這段:前者:觀察內部、外部、內外部;觀察生起、滅去、生起及滅去的現象;後者:只有觀內身、外身,無觀內外身的內容。他持續地就身體內部、外部、內外部觀察身體。持續地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生起滅去的現象,清楚覺知:這是身體!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身念處界分別:前者:地、水、火、風;後者:多了空、識。思惟四大:地大、水大、火大及風大。思惟六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身念處墓地觀:兩者大致相同前者:更加詳細;後者:濃縮簡略。1腫脹、瘀黑且潰爛2被種種生物所食3骸骨相,附血肉、筋腱4骸骨相,無皮肉有血筋腱5骸骨相,無血肉有筋腱6骸骨相,離散7骸骨相,白如海螺殼8骸骨相,多年堆積成堆9骸骨相,骨頭腐蝕成粉1烏鴉犲狼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2骸骨青色。爛腐食半。骨璅在地。3離皮肉血。唯筋相連。4骨節解散。足骨、膞骨、髀骨、髖骨……各在異處。5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粖。受念處三受:兩者各有側重前者:注重是否執著三受;後者:分別觀察身、心,食、無食,欲覺、無欲。1經歷快樂、痛苦、不苦不樂的感受;2執著於快樂、痛苦、不苦不樂的感受;3不執著於快樂、痛苦、不苦不樂的感受。1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2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3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4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5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6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7樂無欲、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心念處煩惱與善心:大致相同後者:增加了有穢污無穢污、修不修。1有貪愛、無貪愛2有嗔恨、無嗔恨3有愚痴、無愚痴4心收攝、心渙散5心廣大、心不廣大6心有上、心無上7心專註、心不專註8心解脫、心未解脫1有欲心、無欲心;2有恚無恚;3有痴無痴4有穢污無穢污5有合有散,6有下有高7有小有大8修不修9定不定10有解脫心、不解脫心法念處前者:增加了五取蘊、四聖諦。A.觀五蓋B.觀五取蘊C.觀內外六處D.觀七菩提分E.觀四聖諦A.觀內外六處B.觀五取蘊五蓋C.觀七菩提分通過比較,除了上面表中總結的異同外,似乎還可以得出以下若干結論:一、前者:是「去除對身心世界的貪嗔」的解脫之道;後者:是「三世如來斷五蓋,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無上正覺」的成佛之道。二、前者:觀呼吸放在首位,比較重視觀呼吸。後者多了:離生喜樂、定生喜樂、無喜生樂、光明想,多了空界、識界,觀察的內容比較豐富,比較重視修定及日常的觀照。三、前者:強調修四念處的環境和姿勢;後者:無。應與修學環境由蘭若轉到聚落有關。四、前者:觀呼吸時:「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入息;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出息。」比較對稱。後者:「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不太對稱。似乎改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身行息出。」比較對稱。五、前者:觀察內部、外部、內外部;觀察生起、滅去、生起及滅去的現象。觀察內容比較詳細具體,似乎對實修更有指導意義。後者:只有觀內身、外身,沒有觀內外身,及觀生滅現象的內容。多了「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比較抽象。六、前者:思惟四大;後者:多了空界、識界,與觀身比較疏遠。七、前者:法念處部分增加了五取蘊、四聖諦。看來南傳比較重視這兩項,並且它們與四念處關係密切。後者:沒有修五取蘊、四聖諦,也許是經典流傳過程中,文字脫落所致。或者是傳承、修法不同所致。(六)修習正念的原理和次第透過身體的活動、情緒的感受、心念的活動、思惟的對象,專註並了知這四個對象本身及其變化,體悟不凈、苦、無常、無我的本質。佛陀稱四念處為自洲,教誡弟子應依四念處嚴心而住,透過四念處的修習,可以證得果位,達到究竟的解脫。這與修習佛法的根本目標一致。《雜阿含經》云: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修習正念最終能夠到達解脫。它的內部原理和次第,就是通過修習正念的前行,令戒行清凈、正身正知;然後通過修習身受心法四念處,棄五蓋、觀五取蘊及內外六處、修習七菩提分等,再進一步觀四聖諦,了知緣起法,徹證四法印,了達無常、苦、空、無我之真相,而欣樂涅槃寂靜,令心住於正念,最終斷一切煩惱,而達明解脫。下面,引用經典,進一步加以論證。《阿含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凈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若有未來諸如來……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中阿含·念處經》這裡的一道,也可譯為一乘道、一行道、一入道,它們都是指四念處是「唯一之道」,即三世諸佛皆因修四念住,而斷五蓋、修七覺支,最後得無上覺。《漢譯南傳大藏經·第118經·入出息念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世尊於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與甚多善善證悟之長老弟子共住。即: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迦旃延、尊者大拘稀羅、尊者大劫賓那、尊者大純陀、尊者阿那律、尊者離婆多、及尊者阿難,乃至共其他善善證悟之長老弟子。適逢此時,諸長老比丘等,正教授、教誡諸新學比丘。有長老比丘等,教授、教誡十比丘,有長老比丘等,教授、教誡二十比丘。有長老比丘等,教授、教誡三十比丘。有長老比丘等,教授、教誡四十比丘。彼等新學比丘,受諸長老比丘之教授、教誡,漸漸了知殊勝之深妙。此時,恰逢其日是十五布薩日,當自恣,正滿月之夜中,世尊為比丘眾所圍繞,露地而坐。其時,世尊周見一座默然之比丘眾,告諸比丘言:「諸比丘!我心精勤於此正行。是故汝等更為得未得,為到未到,為證未證,而以精勤精進。我於四個月後,之迦刺底迦月之滿月,當歸來此舍衛城。」……此地方之諸比丘等,即仰待世尊來舍衛城。而彼等諸長老比丘,即更盛行教授、教誡新學比丘……時,又恰逢其日,為十五日當布薩,於四個月後之迦刺底迦月之正滿月夜,世尊受比丘眾所圍繞,露地而坐。其時,世尊周見一座默然之比丘眾,告諸比丘言:「諸比丘!此眾不饒舌。要安立於清凈之真諦。此眾是應恭敬、尊重、供養合掌之,如是眾為世間之福田也。此比丘眾,少施亦成果多,多施更多,是如是之眾也。此比丘眾,如世間之不容易見得如是眾也。此眾,如為見彼,有持飲料行幾由旬之價值,是如是之眾也。於此比丘眾中,有阿羅漢,漏盡,得究竟,應作所作,捨棄重擔,獲得已利,偏盡有結,有正慧而解脫之比丘。於此比丘眾中,有偏盡五下分結,為化生善般涅槃,由彼世界不還者之比丘。亦有偏盡三結,以微薄貪、嗔、痴,為一來,有唯一次還來此世間,以盡苦際之比丘。亦於此比丘眾中,偏盡三結,有預流不墮惡趣者,決定者,可趣正覺之比丘。亦有在此比丘眾中,有精進修習四念處,精進而住之比丘。亦有在此比丘眾中,有精進修習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精進而住之比丘。亦有在此比丘眾中,有精進修習慈、悲、喜、舍,精進而住之比丘。亦有在此比丘眾中,有精進修不凈觀、無常想、入出息念,精進而住之比丘。諸比丘!修習、廣修入出息念者,有大果、有大功德。諸比丘!修習、廣修入出息念者,令圓滿四念處。修習、廣修四念處者,令圓滿七覺支。修習、廣修七覺支者,令圓滿明與解脫。然!諸比丘!如何令修習入出息耶?如何令廣修耶?如何有大果、有大功德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或住森林,或住樹下,或住空屋,結跏趺坐,身向正直,令現前樹立念。彼實有念而入息、有念而出息。或自長入息而知覺,或長出息,而知覺。或短入息而知覺,或知覺短出息而知覺。我學覺受全身正在入息、出息,我學寂身行正在入息、出息。我學覺受喜正在入息、出息。我學覺受樂正在入息、出息。我學覺受心行正在入息、出息。我學寂心行正在入息、出息。我學覺受心正在入息、出息。我學令心勝喜正在入息、出息。我學令心定正在入息、出息。我學令心解脫正在入息、出息。我學隨觀無常正在入息、出息。我學隨觀離貪正在入息、出息。我學隨觀滅正在入息、出息。我學隨觀出離正在入息、出息。諸比丘!如是修出入息念,如是廣修者,有大果、大功德。如何修習四念處?如何廣修而令圓滿七覺支耶?諸比丘!有時,於比丘之身隨觀身,有精專、有正知、有念、於世間調伏貪、憂而住。其時,彼念,樹立令不失念。時,比丘精勤於念等覺支,其時,比丘修習、圓滿念等覺支。彼正有如是念而住;以慧審察、審思、其法,偏入思惟。其時,比丘修習擇法等覺支;其時,比丘修習精進等覺支。其時,比丘精勤於喜等覺支。其時,比丘修習圓滿喜等覺支,為喜意者,身寂、心亦寂。其時,比丘精勤於輕安等覺支,比丘修習圓滿輕安覺支,則身輕安、愉快者心定。其時,比丘精勤定等覺支,其時,比丘精勤於舍等覺支,比丘修習、圓滿舍等覺支。諸比丘!有時於諸受……乃至……於諸法,隨觀法,有精專、有正知、有念、於世間調伏貪、憂而住。……諸比丘!如是修習四念處,如是廣修習者,令圓滿七覺支。然者,諸比丘,如何修習七覺支,如何廣修習者,而令明與解脫圓滿。有比丘由離、由離貪、由離滅,向舍離,以修習念等覺支。修習擇法等覺支……乃至……修習精進等覺支……乃至……修習喜等覺支……乃至……修習輕安等覺支……乃至……修習定等覺支……乃至……由離、由離貪、由離滅、向於舍離,修習舍覺支。諸比丘!如是修習七覺支,如是廣修者,圓滿明與解脫。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年佛陀指導弟子修學的情形:佛陀於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與許多證悟的長老弟子共住,弟子中的長老比丘教授、教誡新學比丘。弟子中有阿羅漢(漏盡者)、阿那含(不還者)、斯陀含(一來者)、須陀洹(預流者)的聖者,他們教授、教誡的新學比丘有四十人、三十人、二十人、十人不等;還有修習各種不同法門的弟子:「有精進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精進而住之比丘。有精進修習慈、悲、喜、舍,精進而住之比丘。有精進修不凈觀、無常想、入出息念,精進而住之比丘。」然而在布薩日,世尊受比丘眾所圍繞,露地而坐,並對所有的弟子開示說:「諸比丘!修習、廣修入出息念者,有大果、有大功德。諸比丘!修習、廣修入出息念者,令圓滿四念處。修習、廣修四念處者,令圓滿七覺支。修習、廣修七覺支者,令圓滿明與解脫。」接著,佛陀詳細說明如何修習入出息,如何修習四念處,如何修習七覺支,而令明與解脫圓滿。也就是說,廣修入出息念可令四念處圓滿,廣修四念處可令七覺支圓滿,廣修七覺支可令明、解脫圓滿。如此修習,就能獲得智慧,達到解脫。在此,佛陀教授所有的弟子,如何從修習入出息念入手,然後修四念處、七覺支,最後令明與解脫圓滿,並談到了修習的結果、方法、次第等。《雜阿含·84經》云:世尊告諸比丘:云何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乃至不知不見?色無常、苦、變易法,是為世間世間法。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世間世間法。比丘!是名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見,乃至盲無目者不知不見,其如之何。《雜阿含·270經》云:諸比丘,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若比丘於空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雜阿含·956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行無常,一切行不恆、不安、變易之法。諸比丘,於一切行,當生厭離,求樂解脫。在此,佛陀強調,世間的一切,名色、五取蘊、內外六處等,一切世間世間法,其實質都是無常、苦、空、無我,通過修習身受心法四念處就可以證得。所以應當「於一切行,當生厭離,求樂解脫」,所有一切法的成就,都需要正念的觀照。(七)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佛陀在經典中極力稱讚修行四念住,保持覺知。在《大念住經》中談到它是一乘道--唯一的道路,可以使眾生清凈、克服憂嘆、滅除痛苦、實踐真理和體證涅槃。在此,佛陀開示了一個實用的方法,通過持續不斷地觀察身體、感受、心、諸法,以發展覺知的能力。為了探究自身的實相,必須檢視自己是什麼:身和心,必須學習如何直接觀察自己的身心。因此,以下三點必須牢記:一、身體的實相可通過觀想來想像,但要直接體驗,必須觀察身體內生起的感受。二、體驗心的實相,就要觀察諸法。因此,身體和感受,心和諸法都不能分開觀察。三、由於身、心緊密關連,諸法總是以感受呈現在身體上。佛陀說:當諸法在心中生起時,就有感受伴隨而生。(增支部)因此,觀察感受,是了解身心的方法。佛陀提到五種感受:一、樂受--身體的愉悅感受;二、苦受--身體的部愉悅感受;三、喜受--心理的愉悅感受;四、憂受--心理的部愉悅感受;五、不苦不樂受--中性的感受。在《念住經》中,提到的所有感受,佛陀都是指身體感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在此,特彆強調身體的感受,因為它們是獲得解脫的最近助緣,可直接證果(涅槃)。在論藏的第七部《發趣論》中的「親依止緣」中強調了這一事實:一、身體的樂受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二、身體的苦受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三、季節(或周遭環境)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四、食物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五、躺著和坐著(也就是床墊和坐墊,或躺著、坐著的姿勢等)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發趣論》,第一冊,善三法。)綜上所述,可清楚地了解「感受」在解脫道的重要。身體的樂受和苦受、周遭的環境、所吃的食物、睡覺及坐姿、及所使用的床墊、坐墊等,都是身體持續存在種種感受的原因。如同佛陀在《念住經》中的開示,只要能正確地體驗感受,就會成為解脫的最近助緣。人的本質可分為四個層面:身體和身體的感受、心和心的內含(諸法),它們提供了修行「念住」建立覺知的四個途徑。為使觀察完整,必須檢驗每個層面,而唯有憑藉觀察感受,才能達到目標。如此探究實相,將會去除所有的錯覺和妄想。同樣,要去除對外在世界的錯覺妄想,必須探究外在世界如何與身心現象--自我,交互作用。外在世界與個人的接觸只有通過六個根門:眼、耳、鼻、舌、身、意。由於每個根門都包含在身體內,因此,與外在世界的所有接觸,都在身體層面。貪愛造成痛苦,要想脫離痛苦,必須遠離引起貪愛的對象——不執取。由於佛陀已經能夠檢驗內心深處的起心動念,了知外在的對象和心中的貪愛之間有個失落的環節,那就是「感受」。根塵相對時,就會產生貪嗔的感受,佛陀以「緣起法」揭示了這深奧的發現:一、六處緣觸(緣六個根門,接觸生起)二、觸緣受(緣接觸,感受生起)三、受緣愛(緣感受,貪愛生起)(註:律藏,大品。)直接造成貪愛生起,和隨之而來的痛苦的原因,不是外在的,而是自身內在的感受。因此,要了解內在身、心的交互作用,及外在世界與內在身心的交互作用,了解感受非常必要。如果只用觀想或推理探究實相,很容易忽視感受。佛陀教導的核心是,必須透過直接體驗才能了解實相。感受的定義如下:能感覺到對象的就是感受;它的特性是感覺,它是體驗的精髓。但要去除錯覺妄想,必須了解所有現象的三個特性--三法印。必須在自身內直接體驗無常、苦、無我。佛陀總是強調無常的重要性。在《自說經》中,佛陀開示:彌醨!能夠徹知無常想的人,即能建立無我想。能夠徹知無我想的人,即能現法(在此生)根除我慢,而達到涅槃。因此,在修行念住時,對無常的體驗--生起和滅去,最為關鍵。對無常顯現於身心的體驗也稱為內觀Vipassana。內觀的修行就是念住的修行。《大念住經》是從觀察身體開始。在此闡釋了幾個不同的出發點:觀呼吸,注意身體的一舉一動等。從這些出發點可以循序漸進地發展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但不論從何處開始用功,在到達最後目標的途中,任何人都會經歷三個階段——以重要的句子描述——重複出現在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中每一節的結尾。這三個階段是:一、他持續不斷地觀察到生起的現象。二、他持續不斷地觀察到滅去的現象。三、持續不斷地觀察到生起和滅去的現象。這三個句子揭示了念住的修行精髓。除非對無常有這三個階段的體驗,否則不能開發智慧--基於對無常的體驗所生的平等心--才能遠離執著、達到解脫。因此,為了修行四念住中的任何念住,必須發展對無常持續而徹底的了解,即時時徹知無常。要保持時時徹知無常,必須禪觀現象的無常(無常覺),即客觀地觀察身心而不起反應。對於生起滅去的本質(生滅法)的了知不能僅靠觀想,那只是一種思考的過程、或是靠想像,甚至是信仰;對生滅法的了知,必須通過直接體驗來完成,即對實相如實了知的智慧。在此,觀察感受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為通過感受,禪修者非常清楚和具體地體證到生滅。事實上,時時徹知無常,包括自身的所有四個層面。因此,三個必要特性--精勤、時時徹知無常和覺知,在四念住的每個念住經文中都固定地重複。如同佛陀解釋的,時時徹知無常,就是直接覺知感受的生滅。因此,感受在修行念住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否則念住的修行就不完整。佛陀說:比丘們!感受有三種。哪三種呢?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比丘們!就是這三種感受。比丘們!必須修行四念住,才能完全地了解這三種感受。(相應部)只有直接體驗到無常時,念住的修行,也就是內觀的修行才算圓滿。感受提供了連接--讓整個身心顯露為無常現象,進而趣向解脫。方法篇小結:通過以上介紹的修習正念的方法、原理和次第,結合覺音尊者等的解釋,可以得到以下結論:正念的修習,一般從身念處開始,以身受心法為念的立足點,通過對自己當下身心現象的觀察,進而對與自身有關的內外物質和心理的過程,進行更徹底詳盡的觀察,就能洞察一切法的無常、苦、無我,親證透過一切心、物過程,所顯露的緣起法,最終徹證四聖諦。正念的修習原則:1、只是如實覺知身心現象的生滅過程,而不加人為操控和干涉,除了九墓地觀外。2、應先內後外,先自己後他人,觀察身心的生滅;按照內觀、外觀、內外觀的次第觀察自他;最後再反覆進行自他交互的觀察,就可以洞察內外一切事物的實相。除了坐上修外,其餘的時間也不能捨棄業處,如身念處的「四威儀」、「四正知」等方法,就是把修習正念貫穿於日常生活。身念處中的四威儀、四正知、及界作意,可以進行內觀;安般與厭惡作意是用來修安止定(奢摩他)的;九墓地,既可以修定,也可以用來修過患隨觀智。三十二分身,既可以修習安止定(用於厭惡作意時),也可以修習毗婆舍那(用於界分別觀時)。身、受、心念處側重於各自特性的把握,及生滅現象的觀察;法念處則側重於生滅的過程和因緣的觀察。正念在三十七道品等一切法的修習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四念處又是正念得以建立、安住的四個領域。七覺支、四聖諦等佛法的核心內容,須建立在四念處的修習中才能完成。四聖諦,並非只是教理,同樣通過修習正念,就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從而了悟佛法的真實不虛。所以,把修習正念,定位為成就聖果的唯一之道,是非常合理的。三、修習正念時可能出現的疑問(探索篇)(一)正念在《阿含道次第》中的地位一、幾種修道次第下面,將試圖從《阿含道次第》的修習次第中,探尋正念在其中的地位。《阿含道次第》中,介紹了以下幾種修道次第:(一)具善人至明、解脫如是善人具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二)七清凈(滿慈子:)如是。賢者。以戒凈故。得心凈。以心凈故。得見凈。以見凈故。得疑蓋凈。以疑蓋凈故。得道非道知見凈。以道非道知見凈故。得道跡知見凈。以道跡知見凈故。得道跡斷智凈。以道跡斷智凈故。世尊施設無餘涅槃。(三)八正道的次第及十無學諸賢。云何苦滅道聖諦。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諸賢。(《中·三一·分別聖諦經》,<<阿含部T1>>p.469.1)云何十法向涅槃。謂十直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長·一二·三聚經》,<<阿含部T1>>p.60.1)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令眾生得清凈。離愁戚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而有七支。於聖正定說習、說助。亦復說具。云何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若有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所以者何。正見生正志。正志生正語。正語生正業。正業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賢聖弟子如是心正定。頓盡淫、怒、痴。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頓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為學者成就八支。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云何學者成就八支。學正見。至學正定。是為學者成就八支。云何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是謂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中·一八九·聖道經》,<<阿含部T1>>p.735.2~p.736.2)(四)三十七菩提分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信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雜·七五》,<<阿含部T2>>p.19.3)下面進行分述:一、具善人-親近善知識-聞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1、具善人:學佛人須具足、圓滿善人(修十善)的品性,才能信佛入道。2、親近善知識:防止親近惡知識、尤其是偽善知識(打著佛教旗號,追求名利者)。3、聞善法:防止聽聞惡法,尤其要防止聽聞相似佛法。4、生信:對正法生起堅定的信心,具足信根、信力。5、正思惟:如理思維,確立正知正見;6、正念、正智:正知正見指導下,可成就正念、正智。7、護諸根:防止六根對六塵時,產生染污,三毒等煩惱。8、三妙行:持戒,身口意三業如法如律,與善法、無漏法相應。9、四念處:三妙行具,可成就四念處。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10、七覺支(分):念.擇法、精進、喜、猗(輕安)、定、舍。11、明、解脫:覺照身心活動,對佛法通達無礙;斷一切煩惱。無論佛、辟支佛,在解脫層面上是相同的,即斷一切煩惱,解脫隨眠、纏縛、結使等煩惱。楊郁文在《阿含要略》中,也同樣講到這種修道的次第:正念正智→護根→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明、解脫具成。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修習七覺分之先行:具善人→……→四念處→七覺支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具親近善知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若親近)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未生貪慾蓋不生,已生者令斷;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蓋念不生,已生者令斷。未生念覺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擇法、精進、喜、猗、定、舍覺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聞深妙法:年少比丘供養奉事長老比丘者,時時得聞深妙之法;聞深法已,二正事成就……身正及心正。……爾時,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分滿足已,於法選擇,分別於法,思量於法。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乃至舍覺分修習滿足。正思惟:若比丘正思惟者,未起貪慾蓋不起,已起貪慾蓋令滅;未起嗔恚、睡眠、掉悔、疑蓋不起,已起嗔恚、睡眠、掉悔、疑蓋則斷。未起念覺支則起,已起者重生令增廣,未起擇法、精進、猗、喜、定、舍覺支則起,已起者重生令增廣。(五)四預流支(分):預備進入法流(八正道)應具備和成就的四個支分。它是為成就八正道之道前基礎。入流分者有四:即親近善知識、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依四預流支,入流者可成就四不壞凈——於佛不壞凈、於法不壞凈、於僧不壞凈、聖戒成就,即可證初果。四不壞凈是信力的表現。1、善知識:依「生厭、離欲、滅盡」可判斷真正的「多聞、法師(善知識)、法次法向、正道、涅槃等」。還可觀察其上師、同伴、弟子是否為善知識。2、如何聞法?一心聽經-→聞持法(聞而能持、憶持不忘)-→聞法觀義思維。聞法八心:佛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世尊為彼說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3、內正思惟:如理如量(適時、適度、適量)思維,掌握相應方便善巧,可成為力量、事半功倍、改善生命品質;4、法次法向:法(總目標),涅槃;次法(小目標),助道法、資助法、支分、善法;向,趣向。為證涅槃,走在道上,向涅槃逐漸趨進。二、七清凈1、戒清凈:持戒清凈圓滿。2、心清凈:修業處,成就止觀;南傳四十業處:主要成就止,也成就相應的觀。3、見清凈:了知名色法本質,不依它們起有情之想(破除有身見),起我見、我所見。4、度疑清凈:依十二緣起消除對三寶的懷疑。5、道非道知見清凈:道,能通義。了知什麼是道、非道,什麼是相應的方便善巧。6、道跡知見清凈:了知正道路況,通達行道智慧,解決路上問題,順抵目的地。7、道跡斷智清凈:即智見(四道智)清凈。具備依道跡斷煩惱所需的智慧。是否每個人都要按照七清凈的次第修行呢?回答是不一定。雷迪大師在《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中談到:四種類別的人:正如《人施設論》與《增支部》中所說的,遇見佛法的人可以分為四類:敏銳的智者、廣說的智者、未了的行者、文句的行者。1、敏銳的智者,親自遇見了佛陀,並且只要聽見簡短的開示,就能證得神聖的道與果。2、廣說的智者,只聽聞到簡短的開示,是沒有辦法契入道與果,還需要詳加解釋,才能證得道與果。3、未了的行者,縱使聽聞了簡短的開示,或者經過詳細的解說,還是無法證得道與果;他必須精研教義,然後日以繼夜地修習,這樣才可能契入道與果。未了的行者,還可以根據修行的階段,細分為許多類別,這是根據每位修行人在證得道與果之前所必須經歷的修行階段,以及每位修行人先前獲得的波羅蜜,所克服的煩惱來加以區分的。這些類別,包括了必須修習七日禪的行者,乃至於必須修習長達三十六年或六十年之久的行者。對於必須修習七日禪的行者而言,還可以再為許多分種。有的在生命的第一、二階段(青年、中年),經過七日禪修,就可以證得阿羅漢的,要是在生命的第三階段(老年)才修習七日禪,只能證得較低層的道與果。然而,所謂修習七日是指全力以赴,如果不是處於最精進的狀態,就會因放逸的程度,延緩了證悟的時間,屆時,七日可能會延長為七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如果今生的修習不夠密集,因而不能證入道與果,那麼,此世與佛法相逢的期間就不可能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唯有來世與佛法再相逢的時候,才可能解脫;如果沒有遇見佛法,就不可能證悟解脫。一位修行人獲得佛的授記,就是指與佛法相逢,能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一位修行人縱使積累了足夠的波羅蜜,但是沒有獲得授記,就不能確定會再與佛法相逢,或者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這是考慮到,有些修行人是有潛能在七日精進禪修中證得道與果,可是並沒有獲得授記。同樣的考慮也可以適用到,那些有潛能在十五日乃至較長的時間精進禪修,證得道與果的修行人。4、文句的行者,縱使遇見佛法,並且全心投入法的研究與修行,還是不可能在今生中證入道與果。他的一切作為,只是積累習氣與潛能而已。這類的行者不可能在今生當中,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要是他在修習止或觀的時候,往生了,並且再生為人類或天人,屆時,才可能從此世與佛法相逢的機緣中,由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以上就是佛陀所說四種類的人。四種人中,敏銳的智者與廣說的智者,只要聽到開示,就可以證得預流道果以及其他較高階的智慧。對於這種類別的人而言,修習「法」並不需要依照「戒清凈」、「心清凈」等的修行次第。因此,必須指出,像「戒清凈」、「心清凈」等記錄在三藏經典當中的修行次第,是針對證入預流道果之前的未了行者與文句行者所提出的。這些修行次第,對於人的前三種類別而言,遠比證得更高層道果,還來得重要。即使阿羅漢聖人已經走過這些修行次第,在證得阿羅漢道果之後的階段,這些修行次第是用於「現法樂住」的目的。未了的行者,如果實實在在地修習「三十七道品」,其中包括了四念住、四正勤等,他可以在今生成為預流道聖人。不過,如果他在修行上鬆懈了,只有當他轉生天界之後,才有可能成為預流道的聖人。當他離開法(三十七道品),例如四念住等,不幸往生了,就佛法來說,他是整個迷失了,不過,要是能遇見未來佛,還是可以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文句的行者,如果在今生能夠實實在在地修習法(三十七道品),來世轉生天界之後,就可以在現階段的佛法時期證入解脫。既然期待未來佛的人,他們的修行是為了累積波羅蜜,就沒有必要嚴格遵循巴利聖典所展示的修行次第:戒律、禪定與智慧。換言之,他們不應該在圓滿戒律之前,鬆懈了禪定的修行,或者在具足禪定之前,延遲了智慧的修行。面對「七清凈道」的次第:一、戒清凈,二、心清凈,三、見清凈,四、度疑清凈,五、道非道清凈,六、行道智見清凈,七、智見清凈,他們不應該在前一階段未圓滿之前,便鬆懈了其餘清凈支的修持。既然他們儘可能地累積波羅蜜種子,就應該將戒律、禪定、智慧累積到極致。正如巴利聖典所陳述的,圓滿修習「戒清凈」之後,才可以修習「心清凈」,圓滿修習「心清凈」之後,才可以修習「見清凈」,圓滿修習「見清凈」之後,才可以修習「度疑清凈」,圓滿修習「度疑清凈」之後,才可以觀「無常、苦、無我」。這樣的修行次第是指,想要在今生中迅速成就道與果。然而,對於那些無法激起此種努力,只能累積波羅蜜種子的人,只須把握當下,因而不能說在圓滿「戒清凈」之前,不能修習心清凈。甚至,在獵人、漁夫的例子中,也不應該要求他們放棄原本的職業,否則便不能修習禪定與直觀……我曾遇見一位漁夫經過努力修行,可以流暢背誦巴利聖典,《攝阿毗達摩義論》的註疏以及《發趣論·緣起章》。這些成就便構成了「明」的基本要求……全心全力憶念三寶的神聖特質,就構成了「行」的種子;全心全力觀照三法印,就構成了「明」的種子。由於忽視當下的價值,而失去獲取「覺」的機會。有些老師,只按照表面、單一的意義來理解巴利聖典中「七清凈」的修行次第,忽視了當下的價值,甚至宣稱,除非先圓滿了「戒清凈」,否則的話,修習禪定與直觀,縱使費盡心力,也不會證得任何道果。有些不了解的人被這種說法誤導了,因而產生法障。這些人不知道當下的本質,因而失去了證得「明」的機緣,這「明」的種子,只有遇見佛法的時候才可能證得的。即使在過去漫長的輪迴中,雖然佛法比恆河岸邊的砂粒還多,他們遇見佛法,卻沒有獲得「明」種子的基礎。這裡所提到的種子,是指足以長出健康、強壯幼苗的種子,當中還有許多不同的成熟度。這裡也有不夠成熟的種子。一般人不知道他們持誦的意義,或者知道意義了,卻不了解正確的修行方法:或者依照習慣、傳統來數念珠,藉此憶念佛陀的神聖特質以及三法印,如此方式所獲得的種子是不夠結實的、不夠成熟的。如果機緣足夠的話,這些不成熟的種子,還是可以在來世繼續予以成熟的。修行禪定,出現了「遍作相」(禪定前所預備、覺知的相),修習直觀,直到證入「色」和「名」,這就是充實成熟的種子。修行禪定,出現了「取相」(某種禪定的心的相,但仍不穩定、不清晰),修習直觀,取得了「遍知智」(知三法印),這就是更為成熟的種子。修習禪定,出現了「似相」(完全地清晰、不動的心的相),修習直觀,產生了「生滅智」,這樣的種子就成熟到了極點。如果禪定與直觀能夠更進一步,就可以證得更成熟的種子,帶來更大的成就。三、有學八支和無學十支有學八支,即八正道,對應四預流支;無學十支,即十無學,對應五分法身。如下表:有學八支(世間,有漏)無學十支(出世間,無漏)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具善人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戒(戒清凈)定(心清凈)無漏慧無漏戒無漏定解脫解脫知見法次法向四預流支五分法身《雜阿含785經》對八正道做了比較詳細地解說,八正道分為世間八正道和出世間八正道,即每支各有二種:一種是世俗的,有漏、有執取的,轉向善趣的。一種是聖,是出世間的,是無漏、無執取的,是正盡苦,而轉向於苦的邊際的。現歸納如下:1、正見:什麼是世間正見呢?「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就是說看到有布施、有善說------乃至知道世間有阿羅漢,不會再投生輪迴,叫做世間正見。什麼是出世間正見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就是如實思惟苦集滅道四諦,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這就叫做出世間正見。2、正志(正思維):什麼是世間正志呢?「為出要之覺、無恚之覺、不害之覺」,叫做世間正志。什麼是出世間正志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就是如實思惟苦集滅道四諦,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這就叫做出世間正志。3、正語:什麼是世間正語呢?「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叫做世間正語。什麼是出世間正語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就是如實思惟苦集滅道四諦,去除邪命,念口四惡行,以及諸餘口惡行,離開它們。無漏,遠離,不樂著固守,攝持不犯,不說不合時宜、不合規制的話。這叫做出世間正語。4、正業:什麼是世間正業呢?「謂離殺、盜、淫」,叫做世間正業。什麼是出世間正業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念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就是如實思惟苦集滅道四諦,去除邪命,念身三惡行,以及諸餘身惡行。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做不合時宜、不合規制的事。這就叫做出世間正業。5、正命:什麼是世間正命呢?「謂如法求衣食、卧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叫做世間正命。什麼是出世間正命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叫做出世間正命。6、正方便(正精進):什麼是世間正方便呢?「謂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叫做世間正方便。什麼是出世間正方便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踴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叫做出世間正方便。7、正念:什麼是世間正念呢?「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叫做世間正念。什麼是出世間正念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叫做出世間正念。8、正定:什麼是世間正定呢?「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叫做世間正定。什麼是出世間正定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叫做出世間正定。八聖道,是遠離常見、斷見,有見、無見等邪見,遠離享樂與苦行之實踐,依此修行,可以得漏盡、證入涅槃,故稱八聖道為中道。前者為思想的中道(中道見),後者乃實踐的中道(中道行)。《雜阿含262經》云:世人顚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所以者何?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十無學:得阿羅漢果之無學人所成就之十種無漏法。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正解脫:欲心解脫。知恚、痴心解脫=斷除一切煩惱。正智:知欲心解脫。知恚、痴心解脫=與斷除一切煩惱相應的智慧。五分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五分法身是佛及阿羅漢所具備的五種功德。1、戒身:無漏之身語業。2、定身:無學之空、無願、無相等三昧。3、慧身:無學之正見正知。4、解脫身:與正見相應之勝解。5、解脫知見身:無學之盡智、無生智。無學位所證得之盡智、無生智為解脫知見。《雜阿含·1242經》云:如是。比丘。當勤恭敬、繫心、畏慎。隨他德力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威儀具足者。斯有是處。威儀具足已。而學法具足者。斯有是處。學法備足已。而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斯有是處。解脫知見身具足已。得無餘涅槃者。斯有是處。是故。比丘。當勤恭敬、繫心、畏慎。隨他德力諸修梵行上、中、下座。威儀滿足。乃至無餘涅槃。五分法身是漸次成就的。《中雜阿含·49經·恭敬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當行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人。若比丘行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已。具威儀法者。必有是處。具威儀法已。具學法者。必有是處。具學法已。具戒身者。必有是處。具戒身已。具定身者。必有是處。具定身已。具慧身者。必有是處。具慧身已。具解脫身者。必有是處。具解脫身已。具解脫知見身者。必有是處。具解脫知見身已。具涅槃者。必有是處。四、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道品)雷迪大師在《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中指出:如果三藏經典是佛陀四十五年說法的精華,根本要義的結晶就是「三十七道品」,它構成了三藏經典本質。如果再加以濃縮,就是「七清凈」。如果再把「七清凈」濃縮,就是「戒律」、「禪定」、「智慧」。這些稱為「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也合稱為「三學」。什麼是三十七道品?即有助於菩提(知、證悟)的修行法。它包括:1、四念處(四意止):觀身是身,觀受是受,觀心是心,觀法是法;2、四正勤(正斷、意斷):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3、四神足(如意足):欲神足(對善法生起欲樂)、勤神足(精進不懈地努力)、心神足(通過修止達心一境性)、觀神足(在正見基礎上如實觀照所緣境)。4、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對降伏煩惱、引入聖道具增上作用。5、五力:由五根增長產生的五種維持修行、達到解脫之力。不輕動為根,能催服為力。根能破惡法生善法、生起力用,故稱力,力建立在根的基礎之上。6、七覺支(分):念、擇法、精進、喜、猗(輕安)、定、舍。7、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們知道,四聖諦是佛法的總綱,其中的道諦就是指三十七道品(廣說)、八正道(中說)、七清凈(中說)、三學(略說)等。所以,以上的分法,是從修道的道諦而分的。關於四聖諦,那爛陀長老在《覺悟之路》中這樣解說:第一諦說的是苦,一切有情皆有生老病死,沒有一人能倖免於此四種不可逃避的痛苦。簡而言之,五蘊之身即是苦之因。苦之因是貪或執著,這是第二聖諦。第三聖諦就是苦的徹底終結,即涅槃,為佛教的至高理想。涅槃是由全面消除所有形式的貪慾而實現。四聖諦必須通過修習八正道,即第四聖諦而了證。此無上聖道是通向涅槃的唯一捷徑。它避開兩個極端,即削弱智力的極端自我苦行,以及阻礙道德發展的極端自我享受。通過以上分析,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四聖諦中的道諦,即三十七道品(四正勤、四念處、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七清凈和三學等,是從不同角度而分的,它們的修習離不開正念。正念與它們的關係非常緊密,並且構成了完整的修道次第。具體來說,五根中有念根、五力中有念力、七覺支中有念覺支、八正道中有正念。五根為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其中信根與慧根,精進根與定根要取得平衡,而念根卻是越強越好。依信力,可成就四不壞凈,證初果;依精進力可成就四正斷;依念力可成就四念處,依定力可成就四禪,依慧力可成就四諦。依四預流支,入流者可成就四不壞凈——於佛不壞凈、於法不壞凈、於僧不壞凈、聖戒成就,即可證初果。正念在三學中屬於定學。只有通過修習正念,才能徹證四聖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所以,四聖諦雖為佛法的總綱,但並非只是教理,必須通過修習正念來證得。按照南傳佛教的觀點:圓滿的正見就是對四聖諦的準確而完整的理解。四聖諦本身就是從對名色(身心五蘊)的實際觀察中,總結得出的。如果對某些觀察的對象,不能如實認知其「苦」的本質,正見就不圓滿。須通過對名色的不斷觀察和思惟,正見才能逐漸圓滿。對於過於「細微」的觀察對象,如與色界、無色界的離欲定或欲界近行定相關的禪支的觀察,還須獲得相應的世間定。所以,要獲得圓滿的正見,聞、思、修是必不可少的。按照《清凈道論》的說法:進入實修前,必須了解「蘊、處、界、根、(聖)諦、緣起」,這也是南傳佛教公認的觀點。因為名色非常複雜,沒有經驗的觀察者,很難將其分辨清楚。如果沒有關於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施設法方面的知識,很難通過自己的觀察理出頭緒。若連善心、不善心、無記心都分不清,怎能通過觀察心中煩惱的流轉,增加對四聖諦的理解呢?四聖諦、十二緣起,必須藉助對名色的實際觀察,才能獲得真正的理解,而非停留在理論上。綜上所述,可以說正念的修習遍於一切法中,沒有正念,一切法都不能成就。由此可以了知,佛陀為什麼將正念稱為斷煩惱、得解脫、證涅槃的「一行道」,即「唯一的道路」。(二)修習正念的前行,為什麼要持戒清凈?因為不持戒會帶來許多過患,如「不堪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有五衰耗。一求財。所願不遂。二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在所至處。眾所不敬。四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身壞命終。當入地獄。」而持戒將有五功德:「一者諸有所求。輒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聲聞律大約有以下幾種:一、別解脫律儀(波羅提木叉律儀,止持,五八十具戒)別解脫:受不同律儀,得不同解脫。律儀,戒律(止持+作持)+威儀。律儀:六根對六塵,不起貪嗔,了知一切無常。何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1、正語(口四):若見邪語是邪語者。若見正語是正語者。遠離妄言、兩舌、粗言、綺語等一切虛妄不實之語。正見為基礎、正方便、正念為助,可成就正語。2、正業(身三):若見邪業是邪業者。若見正業是正業者。身口意三業清凈,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等一切邪妄。正見為基礎、正方便、正念為助,可成就正業。二、活命遍凈戒(正命)1、正命:如法取得生活資具。以正當方法獲得生活必需品(食、衣、住、醫藥)的戒,它依正見、正方便、正念而成就。若見邪命是邪命者。若見正命是正命者。佛弟子依從正法,清凈身口意三業;遠離咒術、占卜等五種邪惡之謀生方法,而如法求取衣服、飲食、湯藥、床榻等生活資具。正見為基礎、正方便、正念為助,可成就正命。2、凈命自活:應避免四種邪命食:下口食(口朝下。宅地明、畜生明)、仰口食(口朝上。觀星相)、方口食(口向四方。做間諜、做媒等)、四維口食(口向四維。巫醫)。三、資具依止戒:如法受用生活資具。正當使用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葯),以智慧成就。如何通過受用資具斷除煩惱。四、根律儀:與以上三支(別解脫律儀、活命遍凈戒、資具依止戒)互為扶助。1、云何不律儀。凡夫眼見色:於可念色而起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不見過患。復見過患。不能除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2、云何律儀。眼見色時,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見色過患。能舍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即:六根對六塵,不起貪嗔,了知一切無常。如律如法,持戒清凈。保護六根,正知外境。3、云何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守護→執持→修習。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儀。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儀。善護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見色(聲香味觸)已,不取於相、細相(色相、隨形好)。眼根若不防護,則為貪、憂、不善法侵入,故彼防護而行道,保護眼根,作眼根律儀。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覺味已、身觸所觸已、意知法已,不取於相。乃至意根律儀。根律儀即防護根門,非常重要。又分三種:(1)無上修根法:依舍(平等住)修六根→根塵識相對,生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如實知。→寂滅、勝妙、為舍→離厭、不厭→生已盡滅,所謂為舍,得彼舍已→離厭、不厭。四果三向,如實了知,修四念處→得正念正智(行舍智,世俗最高智)→依舍(平等住)修根(與舍心相應)→無可意不可意、無厭離不厭離→寂滅、勝妙→苦、無常、無我與三解脫門相應→聖種智→涅槃。(2)賢聖修根法:依對治(根塵識→觸→受想思)。根塵識相對,於不可意色不厭離;於可意色厭離。心善調服、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3)學人修根法:依慚愧心、出離心。在修行路上,尚未見道、見法、見諦。根塵識相對,生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五、四威儀(威德,內涵修養;儀則,尺度規範):四念處經、沙門果經、大念處經、身隨念經,均講到四威儀(可修身調心)。根律儀,內在;威儀,外在。戒清凈、四威儀,可調身。佛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皆不出行住坐卧四威儀: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卧如弓,它是日常應遵循的儀則,可調身、訓練正知正念。《摩訶止觀》有調五事:身心息食睡。1、行如風: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行走時應:身體正直,舉止莊重、自在安詳;眼望正前方地面約二米處,不東張西望;兩手自然下垂,雙腳不踱官步,不腳跟拖地,發出聲響;心中正念(行知行,憶念三寶等)。2、站如松:頭正、眼睛平視、肩放鬆、垂手收腹、腳與肩寬、呼吸均勻,保持正念。3、坐如鐘:全身放鬆,上身正直、挺胸收腹、不前沖後仰,左倒右斜。精神集中,心存正念,保持威儀。可全跏趺(雙盤)、半跏趺(單盤)、散盤。4、卧如弓:應右脅卧,累足,法衣覆身,不得散手腳、散亂心、散亂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後眠。至後夜,疾疾起。經行、坐,除去睡蓋。即應帶著正念入睡。另外,須注意以下內容:1、威儀的功德:1可除障凈心、精進修行不懈怠。2可得輕安、不易疲倦、令他生信與敬、諸賢聖皆會稱讚、容易如理思維、與戒定慧相應。3有利於培養和保持正念正知。4可少做惡夢,有助於睡眠中修行。2、不威儀的過患:平時不威儀→放逸、懈怠→道心退失→無正念→與善法不相應→導致世人對三寶不敬→一時精進的功德很快漏失。修四威儀的目的:起心動念須謹慎,不放逸懈怠,嚴肅莊重、保持正知正念。想成為善人、認真持戒、保持正知正念,必須保持精進、不放逸。楊郁文在《阿含要略》中,提到精進、不放逸的重要性:六觸入處善自防護: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善自攝護,盡心令滅;若好田苗,其守護田者不自放逸,闌牛入境,左手牽鼻,右手執杖遍身槌打,驅出其田。修四意斷(四正勤):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云何為四?於是比丘若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若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滅;若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若已生善法,求方便重令增多。終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比丘修四意斷。不觸燒、不害、不惱一切眾生:云何無放逸行?所謂不觸燒一切眾生,不害一切眾生,不惱一切眾生,是謂無放逸行。(三)正念與三學、七清凈、十六觀智正念的修習與三學、七清凈、十六觀智究竟有什麼關係?下面做些探討。《阿含道次第·七清凈》中的「行道智見清凈」,提到以下觀智:其次以八智而到達頂點的觀及第九諦隨順智,是名「行道智見清凈」。此中:八智即解脫於染而行正道及稱為觀的(1)生滅隨觀智,(2)壞隨觀智,(3)怖畏現起智,(4)過患隨觀智,(5)厭離隨觀智,(6)欲解脫智,(7)審察隨觀智,(8)行舍智。(9)隨順智與隨觀是一同義語。是故為欲成就於此(行道智見清凈)者,當從解脫於染的生滅(隨觀)智開始,於此(九)智而行瑜伽。雷迪大師在《阿羅漢的足跡——佛陀修行的基本法則》中談到:修持七清凈道,就等於是修持三十七道品。尤其是心清凈道,只與遵循「禪定行者」的修行人有所關連。道非道智見清凈道,只與「增上慢」的修行人有所關連,這些修行人雖然還沒有證得聖道、聖果,他們卻認為自己已經證入。戒清凈道、別解脫清凈道、行道智見清凈道、出世間智見清凈道,就會牽涉到許多種類的修行人。有關五種清凈道,戒清凈道是在「戒蘊道」之下處理的,這也包括了行持「活命戒」。心清凈道包括身念住的安立。有些修行人以觀呼吸安立身念住。如果一位修行人不論什麼時間、不論身體處於何種姿勢,都可以專心貫注在呼吸上,身念住就已安立。有些修行人安立身念住的方式,是按照《長部大品·大念處經》所說的四種身體姿勢:行走時就思惟行走……有些人則是以對身體運動的正知正念來安立。此外,有些人是以觀照身體的三十二分來安立身念住。在此處,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稱為「皮的五法」。如果能在這些身體的部位上,穩定自在地觀照,那麼,不論身體處於何種姿勢,都可以安立身念住。專註力也可以指向身體的骨骸。專註力如果可以穩定地安立在頭骨上,身念住就安立了。如果從一開始就可以分析地區分出身體的色蘊與名蘊,而且專註在這種功課的力量非常穩定,那麼,身念住的功課就完成了。在此,我們精簡地介紹了身念住的方法。若修行人可以分析地覺察出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就算完成了見清凈道的功課。如果可以清晰地覺察出上述六界的生起原因,別解脫清凈道的功課就算完成了。他必須清晰地覺察到地水火風空的生起原因,是業、心、時、食,而六識生起的原因,就是知覺的六個對象。行道智見清凈:道是指無常、苦、無我三法印。如果可以在上述所提及的六界中,清晰地覺察到三法印,就算證入行道智見清凈道。出世間智見清凈道地是指四種道智。以上,簡要地說明了五種清凈道。三十七道品是佛陀的遺產,已成為佛法中無價的寶石。馬哈希尊者在《內觀基礎》 中,對內觀的過程和要素,做了如下詳細地介紹:要獲得聖道,要由內觀之道開始。內觀之道始於「名色分別智」,接著達到「緣攝受智」。繼續修習,將獲得「審察遍知智」,在此階段行者樂於對觀照的事物進行反思。在內觀中,仔細觀照審察它們,有學識的人常花長時間這樣做。如不審察,就繼續觀照,注意力變得輕快。若對觀照的事物如何生滅,看得很清楚,就達到「生滅隨觀智」。在這階段,觀照變得容易,生起光明、喜悅、寧靜。經歷意想不到的體驗,感到非常喜悅快樂。開始禪修時,行者不讓心到處飄蕩,有很大的困難。心已習於飄蕩,大部分時間無法觀照,沒有一件事如意,有時需很困難的掙扎。但對老師的強大信念,良好的意願和決心,使行者跨越這些困難。他現在達到「生滅隨觀智」階段,一切都很順利,毫不費力,順暢地觀照,觀照令人愉快而生起光明,充滿喜悅,並起雞皮疙瘩,身心輕安,非常舒服。觀照對象好象自動跌入個人的正念,正念也好似自動集中在對象上。一切都被觀照著,不會疏失或忘記觀照。每次觀照時,注意力都非常清楚。如注意某件事物,並思惟它,這是輕而易舉的。如觀照以前聽過的無常、苦、無我,它們變得了了分明。因此你會想弘法。你以為你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弘法者。但如果你沒受教育,你將是一個很差的弘法者。但你一心想要弘法,甚至可能變得愛講話。這就是「理想的涅槃」,為行者體驗的,但它不是真的聖者涅槃,可稱為「相似涅槃」。明白的人證得不死的境界。禪修如爬山。從山腳下爬起,不久會感到疲倦。下山者會鼓勵你:已更靠近。所以你雖疲倦,而繼續爬。不久,你到達有樹蔭的地方休息,涼風吹來,你的疲倦消失,周遭的美景吸引著你。你恢復精神繼續向上爬。「生滅隨觀智」是你休息的地方,以便你向上達到更高的內觀智慧。那些尚未達到此智慧的行者可能會感失望和氣餒,有人離開禪修中心,認為習禪毫無益處,因為他們還未發現「行者的涅槃」。因此,禪師須鼓勵到中心的初學者,希望他們最少達到此智慧。很多人在我們的勸導下獲得成果,不再需要鼓勵,充滿信念,並決心努力修習,直到最終目標。「行者的涅槃」,即非凡人的喜悅或超人的享樂(超越普通人所能經歷的快樂)。人們從教育、財富、家庭生活獲得各種快樂,而「行者的涅槃」超越這些快樂。有位行者曾告訴我,他曾放縱於各種世間的快樂,但沒有一樣超越他從習禪所獲得的快樂。但只有這樣嗎?不是,你需繼續努力修習。你繼續觀照,當你有了進步,事物不再以形狀和圖像的方式顯現,你發覺它們總在不斷地消失。任何生起的事物都在你觀照的剎那消失。你觀照「看、聽,彎曲、伸出」,它們迅速消失。被觀照的對象如此,就連觀照的意識也與之一起消失,一對接一對地消失。這是「壞滅隨觀智」。每次觀照,它們迅速消失。長久觀照到此現象,讓人感到害怕。這是「畏怖現起智」。接著你找出這不斷消失的事物的缺陷,這是「過患隨觀智」。當你繼續觀照,你對這些現象感到厭離,這是「厭離隨觀智」。因此,見到這一切,多聞聖弟子厭離於色,厭離於受。(《中部》、《相應部》)你的身體曾經令人感到喜悅,或坐或起,或來或去,或曲或伸,或說或做,一切似乎非常美好。你以為自己的色身是可靠的、令人喜悅的。現在,你觀照它,看到一切都在消失,不再認為它可靠。它不再令人喜悅,只是愚鈍的、令人厭倦的。你有過身體與精神的樂受。你曾經想:「我正在享受,我感到快樂」。現在不再感到愉快,當你觀照它們時,它們消失了,你感到厭倦。你曾認為「想」很好,但現在它也在觀照時消失了,你對它們感到厭倦。「行」涉及身、語、意的行為。認為「我坐、我起身、我去、我行動」,就是執著於「行」。你也曾認為它們很好,現在你見到它們消失,你厭惡它們。你曾經樂于思考。當剛來禪修中心,卻被告知不可以想別的事情,應不停地觀照,他們並不悅納。現在你看到念頭、想法,如何生起與消失,你也厭倦它們。同樣的情況發生於你的感官。你現在對六根門生起的事物都感到厭倦。有些是極度厭惡,有些是有某種程度的厭惡。於是生起驅除它們的意願,因為它們不斷生滅,它們不好,最好全部滅盡。這是「欲解脫智」。「一切都滅盡」是涅槃。欲解脫是渴望涅槃。想要涅槃應怎樣做?要更努力地不斷習禪,這是「審察隨觀智」。經過特別努力修習,無常、苦、無我的特性變得更清楚,尤其是苦。審察之後,你將達到「行舍智」。現在,行者非常舒適,無需很努力觀照就能順利進行並非常有效。坐下來習禪,開始用功後,一切將順利進行,如同鐘上好發條,就可自動地走。在一個小時左右,不需改變姿勢,可連續用功而不中斷。證得此智慧之前,可能會受到干擾。譬如你的心可能被引向聽到的聲音而受干擾。你的心可能飄蕩它處,習禪受到干擾。痛苦的感覺,如疲倦、熱、疼痛、癢、咳嗽出現,受到干擾。你需要重新來過,直到一切都很好,不再受干擾。你可能聽到聲音,但不必理會,繼續修習。出現任何事情,仍照常觀照,不再受影響、打妄想。這樣,可能會生起令人快樂的景象,但你內心卻無喜悅或快樂生起。你遇到苦的目標,但不會覺得苦或恐懼。痛苦感,如疲倦、熱、痛,甚少發生。即使出現,也並非難以忍受。你的觀照來得更有力,一旦獲得這種觀智,癢、痛和咳嗽就會消失。有人甚至治好了嚴重的疾病。即使病沒有完全康復,當你認真觀照時,會感到輕鬆。因此,在一小時左右,觀照不會中斷。有人可以連續觀照兩三個小時而不中斷,並且身體不會感到疲倦。時間在無意識中流逝。在炎熱的夏天,如能獲得這種觀智非常好。當他人因炎熱而呻吟時,努力的行者不會感到炎熱,一整天似乎轉瞬即逝,這是非常好的內觀智慧。但可能有危險,如過份的憂慮、野心或執著,假如這些無法祛除,就不會進步。一旦它們被祛除,聖道智慧就在那裡等待你去證悟。如何證悟呢?每當你觀照「上升、下降、坐、觸、看、聽、彎曲、伸出」時,都是一種精進努力,這是八正道的正精進。同時有覺察的念力,此為正念;還有定力,它能透入所觀照的目標,並使心固定在目標上,這是正定。這三項歸納於正道中之定學。同時還有尋心所,它配合定力,使心著於觀照目標。這(尋心所)是正思惟。同時還體證到一切內觀所見只是移動、非認知(即色法),或只是看、認知(即心法),是生滅法、非恆常,等等。這是正見。正思惟與正見構成正道中之慧學。構成戒學的三項為:正語、正業、正命。這在你受了戒,但尚未修習內觀時就已清凈具足。除此,你對觀照的目標沒有妄語、惡行和邪命。因此每當你觀照,你也在完美正道的戒學。在每個覺察中,都包含八正道。它們形成內觀道,一旦執取被祛除即可顯見。你須逐漸準備此道,直到達到「行舍智」。當此觀智成熟、強壯時,時機一到即可達到聖道。當「行舍智」成熟、強壯時,你的觀照變得更敏銳與快速。在如此快速的覺察中,突然間,你進入安寧的境界,即涅槃,它非常不可思議。你預先並不知覺,你也不可能在它顯現時,加以審查,只有在它發生後,你才知道到達了涅槃。你會審查,是因為你遇到了不尋常的情況,這是「省察智」。這樣,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這是你通過聖道證悟涅槃的過程。因此,如要證悟涅槃,重要的是努力修習、脫離執取。對於常人,執取隨處而生:看、聽、觸、注意時,他們執著事物為永恆、快樂、美好、靈魂、自我、人。我們要努力修習,以完全脫離這些執取。努力觀照一切的生起,一切所見的、聽到的、觸到的、想到的。繼續如此修習,執取消失,聖道生起,直達涅槃。這就是其過程。如何培育內觀?應以觀照五取蘊來培育內觀。為何、何時觀照五蘊?當五蘊生起時,觀照它們,以便不會執取。如果無法在名與色生起時觀照,執取便會生起。我們執著於它們,以為它們是永恆的、美好的和自我。如果在名色生起時加以觀照,執取就不會生起。只是單純地觀照,一切皆為無常、苦,只是過程。一旦執取消失,聖道就會生起,直達涅槃。這些是內觀的要素。關於三學、七清凈、十六觀智的關係,《清凈道論》做了對比,如下表:《清凈道論》:三學、七清凈、十六階智對照表三學七清凈十六階智戒學(喻如樹根)一:戒清凈定學(喻如樹根)二:心清凈慧學:蘊、處、界、根、諦、緣起(喻如土地)修觀(喻如樹榦)三:見清凈四:度疑清凈五:道非道智見清凈六:行道智見清凈介於六與七中間七:智見清凈1:名色分別智2:知名色的緣(法住智)3:三法印智4:弱的生滅隨觀智4:成熟的生滅隨觀智5:壞隨觀智6:怖畏現起智7:過患隨觀智8:厭離隨觀智9:欲解脫智10:審察隨觀智11:行舍智12:隨順智13:種姓智14:道智15:果智16:返照智有人曾經問帕奧禪師說:您教導我們先辨識全身四界的十二個特相,以達到近行定,然後直接修觀禪,以圓滿七清凈的最後五個清凈,才能證悟涅槃。但現代也有一種修法,說是源自佛陀的教法,從觀受入門,相同地全身去觀受,直接內觀受為無常;強調當下內觀即可,也不須辨識究竟名色法。這種修法能獲得禪定與涅槃嗎?符合《大念處經》的修習嗎?帕奧禪師這樣回答說:大家正在聽《大念處經》的開示,應自己判斷該修法是否符合《大念處經》的修習。在《六處相應·一切品·不通解經》中,佛陀說「於一切不知解、不通解、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得滅苦……於此一切知解、通解、離欲、捨棄者,則善能滅苦。」因此唯有以三遍知透徹地了解一切屬於五取蘊的名色法之後,才能夠斷除對名色法的貪愛而滅苦。在《長部·大因緣經》中,佛陀說「阿難,緣起的確深奧,也顯得深奧。由於未能以隨覺智與通達智透徹地知見緣起,以及證悟道果智,有情被纏住在生死輪迴里,好比一團打結的線,或像織巢鳥的巢,或像找不到頭尾的草制擦腳布,他們無法脫離惡趣輪迴。除非能用以最勝「定」石磨利的智劍,砍斷具有不斷毀滅性的有輪(緣起輪),否則無人能解脫輪迴之怖畏,雖於夢間亦不能。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禪修者必須先個別地辨識組成五取蘊的一切名色法,獲得名色差別智;必須正確地、如實地知見名色法的因,即緣攝受智;在觀禪階段,即從思惟智開始,必須徹見一切色法、名法及其因之無常、苦與無我三相。於諸觀智中,思惟智和生滅隨觀智的作用,是審察辨識一切名色法及其諸因之無常、苦與無我三相。所以此二智亦稱為審察遍知。從壞滅隨觀智開始的觀智只看到一切名色法及其因的壞滅,以及這些行法的無常、苦與無我三相。由於應斷的煩惱於此暫時受到觀智斷除,所以,它們亦名為斷遍知。只有在如此觀照一切名色法之後,禪修者才可能證悟聖道。關於觀照「當下剎那」一詞,需要稍加解釋。我們不可能觀到自己在這一剎那生起的心。為什麼?因為在一個心識剎那,只有一個心生起,而它不能取自己為目標,但能取另一個心為目標。就好像無法用一隻手指尖碰它自己,但能用它來碰另一隻手指尖,所以「觀照當下的心」,其實是指觀照剛剛過去的心,並不是觀照正在生起的心。經中所說的「觀照當下」,是指在修到生滅隨觀智成熟時,禪修者能夠很準確地照見過去、現在與未來三世名色法的生、住、滅三時,這即是觀照「當下剎那」。舉例而言,某一個名法在你前世的某個時候生、住、滅,而你也能夠很準確地觀到它在那一剎那生、住、滅,那麼你就是在觀照「當下剎那」。帕奧禪師還談到:對於受,也應當依照無常等七種隨觀來觀照:1、無常隨觀:應當觀照受是無常的,而不是常的,因為受生起之後就立即壞滅。2、苦隨觀:應當觀照受是苦的,而不是樂的,因為它受到不斷生滅的逼迫。3、無我隨觀:應當觀照受是無我的,而不是我,因為在受當中沒有恆常的實體存在。4、厭離隨觀:觀照受為無常、苦、無我達到相當程度的時候,你就會厭離受,而不會喜愛受,這稱為厭離隨觀。4、離欲隨觀:不斷觀照受為無常、苦、無我,就能暫時舍離對受的貪慾。5、寂滅隨觀:觀照受為無常、苦、無我達到相當的程度時,就能暫時去除煩惱。6、舍遣隨觀:如此觀照能使你捨棄受,而不執取受,並且使你的心傾向於涅槃。以上,只是引用了一些材料,試圖分析正念與三學、七清凈、十六階智的關係。雖然,它們之間的關係似乎比較複雜,但不難看出,正念的修習,的確貫穿於一切法的修習中。要想證涅槃,唯有修習正念,對名色、生滅、過患等對象進行不斷地觀察,才能把握因緣、了知無常、苦、無我之理,進而厭離、欲解脫,然後達到隨順、任運的地步,證得五分法身,最後才能得到解脫。探索篇小結:現在將以上解脫證果的過程做一歸納:我們需要解脫的是輪迴、痛苦和煩惱。但應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生活的微細處做起,持戒、修定、開慧,才能得大自在,得解脫。無論修什麼法,都應不忘修習正念——不斷覺知和觀察。應認識到人生的本質是苦,依四諦法修習,向內求,並做相應加行。應認識到,身心才正是修行的道場。即:向內審察→觀察日常生活的煩惱痛苦→認知苦→保持正念→認清苦的本質→找原因→認識業果和輪迴的過患→欲解脫→正精進→修八正道→持戒、修定、開慧→發現不正見,則以正見對治→時刻提醒自己走在解脫道上→斷除煩惱→證果→正解脫。四、修習正念的實踐(內觀篇)(一)內觀禪法概述向智尊者在《正念之道》中提到,二十世紀初,緬甸的明貢西亞多為了親證所學的教法,積極尋找無須拐彎抹角、而能直達最高目標的禪修體系,走遍全國,遇到許多教導禪修嚴格的人,但都無法得到滿意的指導。直到最後終於遇到一位受人尊敬的、已入聖道、確定可達究竟解脫者。他向聖者提問,卻被反問:「你為什麼在佛語之外尋找呢?佛陀不是已經宣說過唯一的道路——念處嗎?」於是,明貢尊者謹記這個指示,研究經文與傳統解說,深入思維,並精進修行,終於了悟它的不共特色。他的修行成果讓他相信已找到過去一直在尋找的東西——可達最高覺悟之明確有效的修心方法。他從自己的經驗發展出修行的原則與細節,後來成為教授弟子的教材。在他1955年3月18日圓寂時,許多人相信他已達究竟解脫——阿羅漢果。而他的弟子馬哈西尊者,更是將念處禪法推廣到全緬甸和全世界,使成千上萬的人在他明智與熟練的引導下受益。印度的葛印卡老師在演講中,依據阿育王在2300年前刻在石碑上的字:「人不應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譴責其他信仰。相反,一個人應該有許多尊重其他宗教的理由。每個宗教皆應以仁愛、慈悲、善念為本」,告訴我們:面對人人都存在的煩惱,唯有「純正的法」,才能幫助我們去除內心的雜染、擺脫束縛、培養慈悲之心,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並最終走向解脫。而這「純正的法」,就是對自身實相直接的體驗、觀察的技巧,就是內觀(Vipassana)。修習正念的實踐——內觀,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凈化身心的過程。一開始,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註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觀察身心不斷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凈化的過程。這條法的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而且不是只專屬於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每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內觀靜坐的最終目標是證得完全的解脫和全然的覺悟。它的目的決不僅只是為了治療身心上的疾病。可是許多由心理或情感因素所引起的病症都會被根除,這些均是心凈化過程的副產品。事實上,修習內觀可以根除三大苦的根源:貪愛、瞋恨與愚痴。透過持續不斷地練習,靜坐可消緩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緊張情緒,對愉悅或不愉悅的境遇而不平衡的生起習性反應的舊有情結一一被解開。雖然內觀技巧是由佛陀所開展出來,但這並不等於只限於佛教徒才可以修習。也絕對沒有必要改變信仰。此內觀技巧建立於此基本要素,那就是全人類都遭遇與面對相同的困難與問題,而能根除這些問題的技巧必定要是普遍性適用的。很多來自不同宗教的人都已體驗過內觀靜坐所帶來的利益,亦發覺和本身的信仰毫無衝突。密集內觀禪訓課程,能使修行者解脫。因此,想到它的好處,就該全力以赴,修學才能圓滿成功。所教的禪修法皆以四念處——修習正念為基礎,四念處是偉大的世尊,以及歷代有成就的佛弟子所採用的修行法門。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有緣與他們採用同樣的法門修行。一、南傳佛教在漢地的弘傳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漢地。由於在佛教傳入之前,漢地已有較成熟的世間善法弘傳,在對待前賢的教法時,漢人習慣於六經註疏的治學方式,導致一批在印度沒有的、與漢地文化傳統結合得十分緊密的、新的宗派在漢地出現。會昌法難之後,大量義疏毀於一旦,使得從印度傳入的、必須依賴各類義疏的各宗派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從此逐漸式微;而那些新生的、漢化程度較高、又對經論的學習持輕視態度的宗派,逐漸成為漢地佛教的主流,這種現象一直延續了千年之久。20世紀初葉,隨著國門的逐漸開放,千年來一直閉門造車的漢地佛教界,開始接觸到從來沒有的、非漢文化圈中的佛教宗派,給漢地佛教界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南傳佛教在漢地的傳播,首先應該歸功無與倫比的開拓者——太虛大師。他曾於1928年和1939年兩度訪問斯里蘭卡、緬、泰等南傳佛教國家,1940年6月,在漢藏教理院所作的報告(後以《從巴利語系佛教說到當今菩薩行》成文)中,從一個忠實的大乘佛教行者的角度,對斯里蘭卡的南傳上座部佛教現狀,給予了由衷的讚歎。嗣後,大師一手促成了漢地與斯里蘭卡佛教互換留學生和法師的協議。由於太虛大師的鼎力相助,原屬漢藏理學院的了參法師(1916-1985)等僧侶被派遣到斯里蘭卡學習南傳上座部佛教。1946年,了參法師到達斯里蘭卡,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便開始在斯里蘭卡巴利文學者般若難陀的指導下,接替在斯里蘭卡為法捐軀的法舫法師,擔任《法句》的翻譯工作。1953年,新譯出的《法句》在香港出版,得到教界一致的好評。了參法師於1957年回到大陸,由於環境所限無法過如法的戒律生活,為護戒故,法師舍戒,仍以「葉均居士」的身份,在中國佛學院從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教學及聖典的翻譯工作。他以玄奘法師建立的法相系統和譯經原則為本,先後完成了《清凈道論》和《攝阿毗達摩義論》這兩部在漢地(包括台灣)南傳佛教的傳播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足以指導與南傳上座部佛教相關的宗教實踐的、「教科書」式的藏外佛典的翻譯工作,為漢地南傳上座部佛法的弘揚,立下了不朽的功勛。與此同時,以季羨林、金克木兩位先生為核心的北大東語系和中國社科院東亞研究所也培養出了郭良鋆女士、鄧殿臣先生等一批巴利文學者,將巴利三藏小部中的《經集》、《長老偈》、《長老尼偈》和《本生》的一部分,翻譯成漢文。台灣也有許多人遠渡重洋,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等地。由於太虛大師、印順法師等新一代精通義理的僧俗行者,對原始佛教及以《阿含經》為代表的部派佛教教法的推崇,以及阿姜查、佛使比丘、羅侯羅·化普樂、馬哈希、帕奧等高僧大德景行及著作的感召,許多僧侶及居士也奔赴南傳佛教興盛的緬、泰等地,學習南傳佛教的義理及基本禪修方法。同時南傳佛教的大德也開始應邀在台灣弘法。經過了二十多年的醞釀,台灣地區的南傳佛教,從上世紀的七十年代開始進入大發展時期,並開始藉助網路等向大陸輻射,使得大陸的南傳佛教於九十年代起,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南傳佛教傳入漢地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發展勢頭卻很迅猛,特別是台灣地區。台灣元亨寺以水野弘元主持日譯的《南傳大藏經》為藍本,參照南傳各國的巴利原本,譯出了漢譯的《南傳大藏經》,可惜這個譯本質量不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在1977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又在2005年與美國西來大學合作,設計製作電子版的《佛光大藏經?阿含藏》,經過兩年研修、測試,終於完成。除經文外,後有附錄《阿含經漢巴對照表》,並加入電子大辭典等,使《佛光大藏經》在實用性能上超越了其它電子大藏經。這與緬、泰等國在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數百年乃至千年之後,才有本民族文字的巴利三藏譯本問世相比,漢地信眾十分幸運;與此同時,以楊郁文先生、曾銀湖先生、李鳳媚女士等為代表的一批通達巴利文及佛教義理、可以利用巴利原典進行比較深刻的義理研究的僧俗學者也已顯露頭角。南傳佛教核心的修行方法——內觀,在台灣地區已蔚然成風。阿姜查、馬哈希、帕奧等各系禪觀,在台灣都擁有許多修行者,形成了百花齊放之勢。而且出現了教授禪觀的本地南傳僧俗行者。除了南傳行者外,許多漢傳佛教的行者也紛紛到南傳禪觀道場取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專門弘傳天台止觀的台灣天台宗大德妙境長老(已故),在宣傳本宗修法的同時,對南傳止觀大加讚譽;在新加坡弘傳漢傳佛法頗有成效的廣超法師,對南傳系的內觀也頗有興趣,目前他在大陸弘揚的禪觀方法,屬於吸收了大量南傳成分的北傳教觀。同時南傳佛法的興盛,也推動了漢地新起的以漢譯四部《阿含經》中,所包含的種種知見為其理論基礎的各類新阿含宗的發展。大陸的內觀發展較晚(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漢地學習南傳佛法的多數人——不論是在家還是出家——大都接受過現代教育,這恐怕與大陸目前還缺乏南傳佛教的專修道場有關。近年來,印度居士葛印卡的內觀團體,開始在大陸的一些緣分成熟的寺院舉辦短期內觀訓練班,目前已移到福建長汀市的南禪寺(原為福建福鼎市的資國寺)。戒諦蠟長老、恰米西亞多等來自緬、泰的佛教大德,也多次應邀前來大陸,主持短期禪修活動。與此同時,大批大陸僧俗行者也陸續到緬泰等國的禪觀中心求道,其中以Mahinda比丘、宗凈法師為代表的漢地出家行者,已經從緬甸學成歸來,並承擔弘法和教授禪修的任務。在以真衍法師為方丈的江西靖安寶峰禪寺,和以大願法師為方丈的廣東四會六祖寺,多次舉辦了由緬甸的禪師為業處導師的南傳佛教禪修營。同時,以真衍法師、包勝勇居士、楊忠明居士、徐均居士、趙桐居士等為代表的一批正信的僧俗信眾,也默默地做出了卓越的無可替代的貢獻。按照這個發展勢頭,可以期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在漢地看到一些如法如律修行的、「原汁原味」的南傳上座部僧團。南傳上座部佛教是純粹的解脫道教法。其面向普通信眾的通俗弘法理念(人天乘)是「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主要特點是少欲知足、布施、忍辱、持戒和禪修,無論在理念上,還是在具體實踐上,都與北傳佛教各宗存在明顯差異。目前這些通俗弘法工作也在漢地逐漸開展起來。二、緬甸內觀傳統簡介如今,緬甸是內觀修行風氣最興盛的地方。從十九世紀開始,緬甸就有許多以緬文撰寫的、關於內觀修行的著作相繼問世。這些著述,深入淺出地含攝了教理與實踐,作者有:敏東王的內政大臣烏波萊(1829-1883),及許多著名的禪修比丘:替隆尊者(1786-1860)、圖考尊者(1798-1880)、雪進尊者(1822-93)、涅敦尊者(1831-1910)、澎豆吉尊者1829-1883)等。可以說,近代緬甸內觀修行傳統之嚆矢,便是起於這些內觀著述的作者。在這些早期的禪修老師當中,替隆尊者(1786-1860)是極重要的一位,許多在敏東王時期興起的宗派,在溯源傳承時,皆追溯至被認為是阿羅漢的替隆尊者。敏東王十分尊崇替隆尊者,視尊者為佛教比丘教、行、證的典範。他原想延請替隆尊者到當時的首都曼德勒長住,並主持「凈化僧伽」運動,但被替隆尊者婉謝,「凈化僧伽」運動改由尊者的弟子主持。替隆尊者著作等身,撰有《修行方法》等六十四本緬文著作。紹承十九世紀的禪修傳統,二十世紀初葉至中葉時期,緬甸出現許多內觀禪修老師,如雷迪尊者(1846-1923)、明貢尊者(1869-1954)、孫倫尊者(1878-1952)、莫因尊者(1873-1952)、烏鐵吉(1873-1946)、烏巴慶(1899-1971)、韋布尊者(1896-1977)、唐卜陸尊者(1897-1986)、莫哥尊者(1900-1962)、馬哈希尊者(1904-1982)等。其中,雷迪尊者與明貢尊者,是兩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二十世紀中後葉,聞名的禪修指導老師,大多直接受學於他們或其弟子,至少也受到二人著作的影響,而有著某種程度的傳承關係。雷迪尊者與明貢尊者的道場分別在緬甸北部(上緬甸)和南部(下緬甸),形成近代緬甸「北雷迪、南明貢」的兩大修行傳承。二十世紀緬甸最偉大的禪師之一,馬哈希尊者,他的老師就是明貢尊者。明貢尊者(1869-1954),十四歲時出家為沙彌,後來還俗,十七歲時再次出家,之後至曼德勒及下緬甸等地學習三藏、註疏。受具足六年之後,因為家庭因素而二度還俗,並於一年多後,即1896年第三度出家。這次他跟隨的老師是聞名的阿雷都亞尊者。阿雷都亞尊者的老師慶都亞尊者,是敏東王所敬重的替隆尊者的學生。在阿雷都亞尊者的指導下,明貢尊者開始禪修的學習。1905年,當他三十七歲時,因為有了自己的寺院,而離開阿雷都亞寺院,且於四十歲時,成為禪修老師。1911年,他的信徒為他建立了近代緬甸第一座禪修中心。明貢尊者除了以教導念處禪修聞名外,他也是博學的巴利學者,撰有《彌蘭陀注》、《導論注》、《功德衣的裁判》和《涅槃論》。值得一提的是,明貢尊者曾在《彌蘭陀注》中,提出由比丘僧團,授與比丘尼具足戒的可能性,提倡恢復上座部比丘尼的傳統。緬甸的內觀修行,在這些傑出的禪修導師的努力下,開始逐漸普及,並形成全國性的修行風氣。不僅影響了緬甸國內外的出家眾,更是吸引了許多在家眾,也一起投入追求解脫的行列,因此它也被學者稱為「在家眾禪修運動」。這個運動的發展,透過馬哈希內觀方法的弘傳而達到頂點。三、止觀與內觀何為止觀?「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煩惱)」。止,梵語奢摩他,為禪定別名,即止息妄念,令心專註一境。「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觀,梵語毗缽舍那,即如實觀照諸法。禪修包含「修定」和「修慧」。「修定」即「修止」;「修慧」即「修觀」(修習內觀)。何為內觀?內觀,在印度古老的巴利文中,是「洞見」的意思。它是佛陀教導的精華,是對他所說的真理的實際體驗。佛陀經由實修內觀,而證得這個體驗,所以內觀就是他主要的教導。他所說的話,是他內觀體驗的記錄,同時也是如何修習、體驗真理,實現目標的詳盡指導。馬哈希尊者這樣闡釋內觀與止觀的關係:有人以為寂止就是內觀,有人以為內觀跟寂止一樣,有人把內觀說得太艱深而難以實踐,他們的聽眾心中充滿困惑,為了讓這些人受益,我們將說明內觀的要素。禪觀的目的何在?如何培育內觀?這是很重要的問題。有兩種禪修:寂止禪和內觀禪,即修定和修觀。《清凈道論》中介紹了四十個修定的對象,稱為四十種業處,包括:十遍處、十不凈、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界定、食厭想、四界差別。還有內不凈觀——三十二身分,這些都是寂止禪,不是內觀。其中,只有觀呼吸(安般念,入出息)和四界差別想與內觀有關。正念於呼吸是開展寂止,但也能培育內觀。然而《清凈道論》將它包括在四十種習禪業處中,因此也稱寂止禪。 觀體內的四大,雖然是寂止禪,但它可以開展內觀。如何培育內觀?回答是:以觀照五取蘊培育內觀。眾生的精神與物質特質為諸取蘊,可能由於貪慾而樂於執取(愛取),或因邪見而錯誤執取(見取)。一旦觀到它們的實相,便不再執取,就是這樣培育內觀。阿姜念對修毗缽舍那(內觀禪)的總結如下:1、開始學習毗婆舍那時,應有清晰地認識,即任何存在只是由身心構成。2、身心狀態只發生在自己身上,故須在每一剎那的當下,都能保持正念,以便清楚地看到其本質。3、禪修的對象必須是不間斷的身心狀態,而且始終是當下的狀況;如果感受出現,就檢查它;如果追蹤中斷,不要憂慮,只要重新再來,繼續檢查身心狀態。4、在練習中,禪修者必須注意,不要生起慾念,想去看到某些事,或想去發展某些內觀,只要注視身心狀態即可。5、不要同時檢查身心狀態,應分別檢查,而且永遠是當下。6、守住站、坐、行與卧這四種主要姿勢,避免次要的動作。7、如果有必要改變姿勢,在改變之前,要確定知道移動的理由或原因。8、使用平常姿態與姿勢,並檢查每個平常姿勢與心理狀態。9、試著自然一些,不要故意很慢地走路與移動來加速內觀,這種慾望會障礙內觀。10、當練習時,不要做任何不必要的事情──不要說沒有必要的話;除非必要,不要改變姿勢;除非必要,不要吃東西。11、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須了解動作的必要理由,並看到如何被痛苦強迫去做。12、「禪修是件特別的事」,應捨棄這種感覺。它並不追求什麼,只是檢查動作的原因與身心的特性。13、不要想透過禪修,求得諸如喜樂或寧靜等身心狀態。14、毗婆舍那禪修者必須像一齣戲劇中的觀眾,不要想去指揮劇情,只是留意地看著身心狀態進入意識的流動,此種平衡的剎那,將導向智慧。(二)馬哈西內觀簡介一、馬哈希西亞多略傳馬哈希西亞多(1904-1982)對上座部佛教教義與內觀禪法有深遠的影響。他出生在上緬甸雪布的謝昆村。雪布曾是緬甸前王朝的首都。他六歲的時候,開始在村裡的一所寺院學習經教,十二歲時出家為沙彌,法名為梭巴納(意思是具足優雅和莊嚴),在二十歲時(1923年)受具足戒。由於他的聰穎過人與認真學法,緊接著三年,順利通過政府舉辦的初、中、高三級的巴利文考試。1928年他到曼德勒,接受多位博學的和尚的教導,1929年他應邀到毛淡棉的唐淵伽寺教導佛法。但那個時候他卻極渴望實修禪法,因此,他仔細研究《大念處經》及其注釋,並記住其要領。1931年馬哈希西亞多和一位比丘僅攜帶三衣一缽雲遊,尋找教導實用禪法的明師。在離毛淡棉不遠的打端,他發現一位有名的禪師明貢西亞多,即刻在那裡接受密集禪修訓練。明貢西亞多的老師是替隆西亞多的弟子,而替隆西亞多曾在雪布一帶教化,他被認定是具足禪那及神通的阿羅漢,但他的內觀禪法卻未在雪布發揚開來。馬哈希西亞多在此發現替隆西亞多禪法的傳承是很意外及喜悅的事。馬哈希西亞多在明貢西亞多座下精勤地禪修將近一年。其中有一段近四個月的期間不發一語、避免全睡,經行時都不錯過觀照每一個肢體的動作,那時的身心狀況還是保持著極警覺及健康狀態。明貢西亞多的指示是:已開展了七覺支,身心疾病被排除掉了。在那段禪修期間,馬哈希西亞多已獲得圓滿的內觀智。因唐淵伽寺住持病危,一通電報敦請他儘速回寺,他才結束禪修。在住持過世後,馬哈希西亞多是寺內戒臘最高的比丘,他除了幫助照料寺務之外,還教導佛法兩年後,滿十年戒臘,才正式接任住持之職。1938年,因日軍侵犯,政府當局下令住在飛機場附近的居民,包括唐淵伽寺寺眾都必需撒離,以免挨到轟炸。於是馬哈希西亞多得到回故鄉謝昆村教內觀禪修的好機會。回鄉後,他住在馬哈希寺,當他成名之後,他的名字就以「馬哈希西亞多」之名被傳揚開來。他在寺院教導內觀禪法,起初有三個人依照他的教導努力密集禪修,各個都獲得某種程度的內觀智。接著有五十人參加禪修,其中也有多人獲得內觀智,馬哈希西亞多宣揚內觀初步獲得了成功的結果。1945年間,在馬哈希西亞多居住鄰近的雪布,幾乎天天遭敵機的空襲,在那期間馬哈希西亞多完成巨著《毘婆舍那禪修手冊》,兼顧教理及實修,闡釋四念處禪法。本書只有五分之一被譯成英文「PracticalInsightMeditation」(實用內觀禪修)。馬哈希西亞多的主要禪修對象(業處)是觀腹部起伏,但起初在教導時,受到不少的批評與攻擊。因這個方法未曾在經典上記載。觀腹部起伏,是由馬哈希西亞多所提倡而廣為人知,因此許多人誤以為是他發明的。事實上,他在1938年開始宣揚觀腹部起伏之前,這禪法已流傳一段時間,這也是明貢西亞多及其弟子採用的禪法之一。馬哈希西亞多採用觀照腹部起伏是基於以下幾個理由:一、容易觀照、下手。二、容易辨識及容易獲得專註。三、觀照腹部起伏,就是觀照身念處的風大,可直接觀察法的本質。四、在傳承上為明貢西亞多所採用的方法。五、行者統一採用相同的方法。對那些觀照力弱的行者,授予觀腹部起伏當做禪修對象;對觀照力已強化的行者,則開始觀六根對境界的生滅。對參加禪修的行者來說,觀腹部起伏並非強制性的,對那些習慣用安那般那念(觀呼吸)的行者,他們被允許固守他們的心在鼻端,觀照呼吸的進出。二戰結束後,緬甸於1948年脫離英國而獨立。1949年,緬甸總理烏努及烏囤,邀請馬哈希西亞多到仰光烏囤設置的禪修中心,教授佛法及禪法。目前,禪修中心每天早上三點起床,可禪修至晚上十一點,靜坐和經行交替修習,全面開展內觀,但需避免陷入專註的禪定。禪修中心建議全心投入至少6至12周的訓練,即使是初學者,也可經由這種密集訓練,迅速開發正念與內觀智。靜坐時,以觀腹部起伏為主要對象,但生起較強烈的身心現象時,可轉移禪觀到生起的身心現象,並對它進行標名稱念,如:「痛、痛」,但避免對身心現象進一步的認同或介入思惟。這個輔助的技巧,對行者收攝心念有不少幫助。禪修中心由起初的約5.5英畝,擴展到20英畝,建築物由6棟增至70棟以上。馬哈希西亞多的禪法迅速開展。至今,在緬甸境內就有幾百處密集禪修中心。而在美國、英國、澳洲、印度、尼泊爾、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日本,也有馬哈希禪法的教導。1954年,緬甸佛教在國家贊助下,舉行「第六次結集」,它的意義在於興隆上座部佛教,提高緬甸獨立國的地位。在這次結集中,馬哈希西亞多被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即擔任三藏經典最後的審訂人之一。在審訂過程中,若遇到文法、語源和措辭用字的問題,其他人都會徵詢他的意見。在朗誦、審察、勘校、編輯三藏經典之後,還繼續詳加訂正註疏部分,總共審訂117冊,每冊約350頁,為期二年多。1956年,亦即佛歷2500年,完成了這歷史性的任務,使新版本的藏經完成了更有可讀性、明白及可查究的特色。1957年,馬哈希西亞多獲得政府封贈「最高大哲士」的榮銜,這榮銜是贈予精通巴利三藏及滿二十年戒臘者,當時緬甸已有五十多人榮獲此銜。馬哈希西亞多一生中,共有八次出國:1952年到泰國、柬埔寨、越南;1953年、1959年到印度、斯里蘭卡;1957年到日本;1959年到印尼;1979年到美國、夏威夷、英國、歐洲;1980年到英國、斯里蘭卡、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1981年到尼泊爾、印度。在所有的弘法活動中,他永不疏忽他的禪觀,小心地觀照任何起身動念。這種認真的修行態度,使他具有特別的智能,給予行者最適當的指導。他的強固正念,使他具有強健的身心精力,和對法的精妙理解。甚至到了老年,他的讀寫和研究能力都未減退。1982年8月14日,馬哈希西亞多死於一次嚴重的心臟病,而前一天晚上,他還向一群行者開示。馬哈希西亞多的過人才能,與一生的弘法成就,使他列名當代佛教大師之列。二、馬哈西內觀禪法的弘傳在緬甸,馬哈希尊者教授純正的四念處內觀禪,始於1947年。無論當地人或外國人,只要充滿信心、謙虛、熱切誠懇地修學,皆能獲得成就。通過修內觀禪,就可印證經典所說:任何人如果修習四念處,只要七年乃至七日,便可望得到兩種聖果位之一,當生證得阿羅漢(徹底解脫的聖人)或證得阿那含果(不還者)。這是一套最有系統、安全、清晰、直接、明確的方法。如欲學習內觀禪,先要放下將曾經學過的方法技巧,像一個空且凈的杯子,才能接受凈水,謙虛誠懇地學習,依照禪師指導,切莫輕視單純單調的坐禪——觀腹部起伏,行禪——觀腳步提起、前進、放下,如果無法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動作觀照覺察到身心生滅的真相,更難把握觀照日常生活中迅速如閃電般生滅的因緣。《內觀基礎》源於馬哈希尊者在1959年的一系列演講,1961年發行成書,多次再版。讀者可從本書看到演講是針對在家眾的。對他們而言,微妙的內觀禪修是全新的知識,因此,尊者力圖講得易懂、直接,把聽眾從分別止禪(奢摩他)和觀禪(毘婆舍那)的簡單階段帶到深奧的法義,如實相與概念、剎那的心念和心路歷程、修心的次第和體證涅槃。他從「內觀是什麼、如何培育內觀」開始,然後教導他們如何開始用功,如何提高,如何避免陷入修行的陷阱,以及最重要的是,如何知道自己確實知道。聽眾因而受到激勵、鼓舞,感覺自己似乎已經踏上通向涅槃的聖道。佛教是一個實用性的宗教,要人們在生活上實際奉行,而不是門外漢慣於想像的另一種形而上學系統。它考察有情的各種苦,發現苦因,開顯苦的滅除,並指出消除所有苦的道路。任何渴望解脫的人,都能走上這條道路,但必須自己努力,邁步前進,沒有人能免費載送別人,到達永恆的平靜。《法句經》276偈云: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隨禪定行者,解脫魔系縛。意思是,你們應該自己努力,佛陀只是指出正道而已,奉行此正道並禪修的人,可以解脫無明的桎梏。什麼是解脫之道呢?佛陀在《大念住經》中告訴我們,建立正念是通往解脫的唯一道路。而建立正念,正是馬哈希尊者長期努力闡釋,並廣為傳播的整個內觀修行系統的基石。弘揚內觀不同於弘揚其它的佛法。如道德或形而上學的部分,精通經教的人就能做得到。然而內觀禪只有經過親身體驗才能令人信服。佛陀(或更精確地說是菩薩)本人經過探索聖道、發現聖道、親身仔細體證,然後才依據他自己的經驗教導眾生。《相應部》云:諸比丘,我發現過去正覺者通行的古道,我沿著那條古道前往,當我前往後,我完全地了解了實相,我告知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馬哈希尊者本人沿著佛陀指示的道路,親自體證了法,然後依據他的親身體驗給信徒講法。信徒們也得以親自體證法。他在本書中提到:在這裡的聽眾,有很多是達到這階段智慧的行者。我不只是從我個人的經驗而言,也不只是從我的四十或五十個信徒的經驗而言,而是數以百計的人的經驗。佛法的一個特性是「親證」。二千五百年來,已有數以百萬計的人「親證」。當今世界各地的禪修中心,已有成千上萬的人親證佛法,必將還有成千上萬人要來親證佛法。發願修行的人解脫之後,接著要做的,就是去覺醒大眾,並在他們前進的路上伴隨他們。本書將解脫之道的藍圖展現出來,如著名的學者在緬文版序文中所說:這不是一本給讀者消遣的書,而是一階一階趣向更高智慧的參考指南。現在,內觀不需特別介紹,每個人都說內觀很好。但在以前,人們還以為內觀是比丘和隱士修練用的,而不適用於他們。開始傳授內觀時,有一段艱辛的過程,現今這種情況已經改善。今日人們一直請求講內觀,但是當我們告訴他們內觀的簡單事實,他們似乎無法欣賞它們,有人甚至離開,我們不應該責難他們,他們沒有禪修背景了解任何東西。三、馬哈希毗婆舍那禪修法1、生活作息:每天早上三點或三點半起床,至晚上十點或十一點休息,大約一小時靜坐,一小時經行。禪師對於初學、精神失調或患病者,會較為寬鬆、緩和,不一定完全遵照時間表。身心各方面狀況良好的禪修者,必須完全按照時間表,絲毫不得馬虎、放逸。在面談報告時,禪師對禪修者的態度是否真誠、熱切,是否在專註地修學,五根、五力是否平衡、調和,以及成熟度等,能夠清晰地了知,疏而無漏。嚴肅有力的禪師甚至會現金剛忿怒相,以警策懈怠者,這是禪師為鞭策我們向上,發自內心的真切慈悲的表現。因為長久在世俗中受到污染,養成散漫、怠惰、苟且偷安、我行我素、自作主張、傲慢、偏見、主觀等種種惡習,皆會在禪修中暴露無遺,這是一場辛苦而又有趣的拉踞戰。2、起居:道場提供會基本所需,如電風扇、蚊帳、草席、被墊、毛巾被、熱水壺、杯子、碗盤用具、靜坐墊子、醫藥等。另隨個人所需自行添加衣物用品。3、禪修期間的開示(說法):每周至少一次,有些禪修道場甚至一周四次,皆用英文,各國禪修者聚集在說法堂內聆聽。禪師會講述佛法、禪修要領,並針對一些特別狀況加以指導。開示之後,禪師會留一段時間,讓禪修者發問。當發問討論熱烈時,時間會稍做延長。若個人還需請求禪師協助,可於討論後,私下向禪師請益。4、內觀禪修報告:在禪修期間,應當面向禪師做禪修報告,報告時要虔誠地合掌於胸前,報告的內容和順序簡述如下:(1)坐禪時觀照腹部起伏(膨脹上升和收縮下降)的全部過程。(2)身體任何部位明顯強烈的感受變化。(3)內心生起任何的念頭,如幻想、計劃、貪瞋等。(4)精確的專註:對身心呈現的目標,加以觀察和分別。(5)是否發現新的經驗及要點。(6)簡潔、清楚、誠懇地述說。(7)把握時間,每人約5-15分鐘。通常每周有兩次面談報告,時間在下午2至3點。如果外國人多,每個人報告時,平均只有5至10分鐘,在短短的時間內要明確、清楚地報告。初學者不易掌握要領技巧,可事先在筆記本上做記錄,再前去報告,較為妥善。出家男眾先做報告,要按排隊先後次序進行。約2至3人在報告室依次報告,其餘的人在另一室靜候。如果輪到自己,可安詳緩步地進入報告室,然後在適當位子跪下,緩慢柔和地跪拜三次,即可開始報告。5、馬哈希尊者關於毗婆舍那禪修法的開示1950年,馬哈希尊者在緬甸仰光開示了毗婆舍那禪修法,大致內容如下:毗婆舍那的修習,就是禪行者努力正確地了解自己身心現象的本性。身體的現象是最能清楚地加以覺察的對象。覺察整個身體是由一團物質特性(色)組成。心理現象則是心識(名)的活動。不論何時,只要看、聽、嗅、嘗、觸、想著它們,就可清楚地覺察到正在發生的名色。我們必須通過觀察,覺知它們。每次看、聽、嗅、嘗、觸、想,都須注意它,但在開始練習時,無法注意到發生的每件事,所以,須先注意比較明顯且易於覺察的事件。隨著呼吸,腹部起伏永遠是明顯的,這就是風界。先由注意腹部起伏開始,專註地觀察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落下。若動作還不明顯,可用手掌觸摸腹部,不改變呼吸,不刻意緩和、加快它,更不要猛烈地呼吸,否則,你會疲倦。穩定地呼吸,並隨時注意起伏,而非口頭記誦。在毗婆舍那中,名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覺知。從腹部起伏的開始到結束,就像你用眼睛一直注視著它。用意識與動作本身協調一致的方式,加以觀察,就像石頭擊中靶心一樣。當觀察腹部起伏時,心可能會遊盪到別處,須通過覺知並觀察它,心就會停止遊盪,然後再回到腹部的起伏。總之,須覺知任何心思——幻想、思考、計劃、快樂、厭煩、高興、沮喪……其實只是一連串相續的心識活動而已,所有這些心識活動叫做「心念處」。當心識生起時,注意活動發生的原因,加以注意時,它就漸趨消失。然後再回到腹部起伏。禪修時間長了,身體就會有僵硬、灼熱、疼痛、疲倦等不舒適感,這些都是苦受,它們是「受念處」。若疏於這些感受,就會認為:我僵硬、我疼痛、我不舒適……其實,並沒有「我」,只是一連串不愉快的感受而已。就像一連串相續的電波脈動、點亮的電燈一般。不愉快感一個接一個生起。禪者在剛開始禪修時,這些感受可能會漸趨增強而產生改變姿勢的意願。「忍耐通往涅槃」,所以禪修需要耐心,否則,頻繁改變姿勢,三摩地的定境就無法開發,內觀也無法成就,就沒有通往涅槃的道果。對身體上不愉快的感受,尤其要有耐心。盡量不要馬上改變姿勢,持續地進行觀察,這些感受將會消失,即使強烈的感受也會趨於消失,然後再回到腹部的起伏。如果實在難以忍受,當然就要變換姿勢,但也要保持覺知:想變換、手臂舉起、移動、接觸……身體搖擺、腳部舉起、移動、肩背曲落……都要保持覺知。等心靜下來後,再回到腹部的起伏。不能有間斷,先前動作與後續動作,先後三摩地定境,先後的智慧之間,一定要連貫。只有這樣,禪修的境界才會持續提升,最後達到成熟。整個過程就像「鑽木取火」,唯有精進不斷地摩擦兩根木條,才能獲得必要的熱能產生火焰。同樣,毗婆舍那的覺知也須連續而不鬆懈,不間斷。如果癢、難以忍受、想抓,就應當覺知癢、難以忍受、想抓,而不能立刻去抓。如果忍受著,癢通常會消失,如果癢並未消失,當然可以去抓。然後再回到腹部的起伏。無論行住坐卧,都要覺知,還要像衰弱的病人一樣,緩慢地行動,禪定和內觀才會勝妙,所以要溫和漸進地行動。雖然眼能看、耳能聽……但要收攝身心,就像沒看到、聽到一樣。走路時,注意腳步的提起、前進、落下,無論右腳左腳,慢走快走,上坡下坡,都應覺知。坐下、躺下時,注意手臂、腿部、身體的每個動作。阿難尊者就是在躺下的瞬間成為阿羅漢的,這就是禪修者必須時時覺知的道理。若無任何動作,只是靜止,就再回到腹部的起伏。即使到了睡覺時,也不應放棄正念,直到睡著。應當覺知昏沉、想睡、眼皮沉重、眼睛刺痛……也許會昏沉消失、眼睛明亮起來。初學者不要做太多卧式禪修,以避免睡著。他應多經行、靜坐禪修。到了睡時,則以卧式禪修,注意腹部起伏,就會自然入睡。真正嚴謹的禪修者會限制睡眠時間,大約四小時左右就足夠了,這是佛陀所許可的「中夜」(睡眠時間)。初學者可以延長到六個小時,就足夠健康所需了。醒來時,應立刻恢復正念,覺知:清醒、想起床、調整腿臂、抬頭、坐起、穿衣、整理床鋪、開關門戶、洗臉、洗澡……否則,仍然回到腹部起伏。志在證得道果、正智的禪修者,只有睡覺時才休息。用餐時,必須注意整個過程:看著食物、伸展手臂,舉匙、碰觸、舀取食物、送入口中、咀嚼、吞咽、放下手臂……將以上歸納起來,只要注意幾件事:快走時,注意右步、左步;慢走時,注意舉起、落下;靜坐、躺下時,注意腹部起伏。若心遊盪,就注意生起的意識活動,然後回到腹部起伏;當僵硬、疼痛、癢的感受生起時,予以覺知,然後回到腹部起伏;曲伸、移動小腿,俯仰頭部,搖擺或挺直身體時,都要覺知,然後回到腹部起伏。當持續覺知時,會注意到愈來愈多的事。剛開始,心游來盪去,不會覺知許多事。心不遊盪時,就鎖定在覺知的對象上,正念與覺知的對象是一致的。此時,並沒有所謂的人或本體,只有覺知的對象及念住的心意活動,還會明確證知身心現象是同時發生。清楚地覺知念住的對象只是物質特性,念住它的則是心的特性,叫「名色辨識智」,這是毗婆舍那的開始。持續精進地覺知,就會得到區別因果之智,叫「緣攝受智」。接著會觀察到一切現象快速生滅,了知一切都是無常的,叫「明無常隨觀智」。接下來就是「明苦隨觀智」,證知一切無常都是痛苦的,自己也會遇到身體上的各種困苦——痛苦的積蘊。然後,將確信一切身心現象,皆以自身的規律運作著,不受任何人意志的控制,不構成本體或我,這叫「明無我隨觀智」。當證知一切現象都是無常、苦、無我時,就會證得涅槃。過去一切諸佛、阿羅漢和聖弟子就是遵循這條正道而證得涅槃的。所有禪修者都要走這條正念之道,才能成就道果、涅槃,圓滿波羅密(完美的德行)。並期望體驗到賢聖的三摩地(由禪定所產生的心意寧靜),及諸佛、阿羅漢和聖弟子所親證的智慧——這是從未體驗過的。事實上,在修習內觀一個月、二十天、十五天,就可能體驗到。有特殊波羅密的人,甚至在七天之內,就可能體驗到。若禪修者想安住於證得的信念中,解除薩迦耶見(我見)和疑法(猶疑不定),並免墮惡道,就必須繼續保持正念,精進禪修。(三)緬甸雪烏敏內觀簡介一、一位禪修者的報告有句話說:做緬甸人,就要做佛教徒。緬甸人給人的感覺是溫純友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融洽的。由於國家對外不開放,所以緬甸的佛教仍能保留純樸、注重修行解脫的傳統。雖然緬甸是個貧窮國家,但人民都樂於做布施和供養,隨處都能見到寺廟和佛塔。雖然有修福報的,也有修解脫的,對緬甸人來說佛教和他們的生活似乎是不可分割的。雪烏敏內觀中心座落於離仰光市中心約45分鐘車程的郊外,距離機場只有30分車鍾程,是一座新落成的禪修中心。除欠缺大自然的環境外,禪修中心的設施算是十分完善的。主持ShweOoMin老法師是馬哈希法師的大弟子。由於年老體弱,中心的工作已交由他的弟子Tejaniya法師負責。南傳禪修是四念住的修習,這裡所教導的是直接觀心﹙正念在心﹚的技巧,方法簡單但並不容易修。雖然是馬哈希的派系,但不採用標籤法,動作亦無需刻意放慢,只需保持自然。由於觀心需要較敏銳的覺察力,禪修者若不能直接看到自己的心,便由觀察較明顯的身體感覺入手,如觀呼吸,腳部的移動等來訓練,直到懂得觀心,再去觀心。每天3點半起床,除早餐和午飯後有一小時休息外,早上4點到晚上9點半,需要連續不斷地修習。行禪與坐禪各1小時,交替進行,每隔一天向指導老師報告修習的體驗。修習靠個人努力,沒有佛法的開示,老師亦不會教導佛學理論。禪修者有實際體驗報告時,老師才會指出存在的問題。禪修導師,Tejaniya法師大約40多歲。在他面前完全沒有拘束的感覺,他強調輕鬆、自然,但需努力。從修習體驗報告中,法師能簡單直接地指出修習上的偏差。由於是小組團體接見,所以能同時分享到他人的經驗。才知道原來不同性向的人在修習上會有不同的問題,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對自己的修習有期待,希望達到什麼,或想得到某些體驗,又或者把禪修弄得複雜化。法師說:「一般人是因為想要得到什麼才去努力,禪修者的學習態度是:我努力,但我什麼也不想要。」老師亦強調修行是個別性的,所以對不同的禪修者有不同的指引。每個人有不同習氣,處於不同修行階段,所以老師對別人的指引未必適用於自己。小組報告經常是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有次生病,由於不斷觀察著身心狀況,所以整個生病過程的身心狀況都清楚知道,發覺有正念地生病時是可以完全沒有苦的。當身體變得虛弱無力時,心亦都變得懶惰,不願作無謂的攀緣,思想活動也平息下來,反而感覺很平靜。對一切事情只是去知道,不會起反應,只會去做當下要做的事情。知道生病便去吃藥,知道吃了的葯不適合便換過吃第二種葯;覺得冷時便蓋被子,蓋了被子仍覺冷,便感覺著那冷的感覺;覺得熱時便扇涼;吃不下東西時便等過一會再吃,再吃不下時又再嘗試。過程中沒有情緒反應。當身體恢復健康時,心的活動會跟隨著體力又再活躍起來,才體會到馬哈希法師說過禪修者要像病人,原來指的是如病人的內心,處於無力反應的狀態,心只會知道及接受一切發生的事情而不起抗拒和執取。生活在物質並不充裕的情況下,貪的本性便容易看清。貪慾的生起是完全被動的,當眼睛或思想上接觸到某些東西時,「想要」的感覺便會生起。「想要…」的感覺不斷推動身體去做一些事情。內心那個「想要…」的感覺是盲目的,它是不會分辨時間、地點、價值和客觀環境的問題。無論想要的是吃一頓豐富昂貴的日本菜或幾片餅乾,那種「想要」的感覺都是一樣的。明白到無需要壓抑或縱容這個「想要」的感覺,若去壓抑表示不能如實地面對自己,只會做成內心的搏鬥。若縱容它又會令自己懊惱後悔。了解到這是心的本性,只要能夠覺知它的生起﹙當心夠清晰的時候是完全可以看到這個「想要」是怎樣生起的﹚,那時自己便有選擇的機會--觀察實際環境,看看是否要滿足它。對治貪慾唯一的方法是要在它出現時去察覺它,這個「想要…」的衝動也是會生滅的,若能認清楚和察覺它,看著那股衝動一會兒它便會消失的。當然同樣的這個「想要」它會重複出現,只要有正念和耐性,這個「想要」便不會再有力量的了。禪修中心內每天都是重複同樣的生活,有時候心會納悶,希望快些返回香港,有時候又會很感恩及很享受那種生活,希望時間不要過得那麼快。這讓我看到心是那麼善變和不可靠的,它一時要這樣一時要那樣。但這就是心的習性。在這裡的修習是從每天早上醒來到晚上睡覺,無論行住坐卧、進食、納涼、上廁所都要保持正念地去看著心。持續的正念能使心保持在平衡的狀態中。長時間內心處於沒有太大起伏的狀態時,心變得比以往清晰,便能看到內心微細的東西。時常去檢查自己的心,內心的貪慾、瞋恚、愚痴、自大、嫉妒……便無所遁形。接受自己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再看一下,知道這不過是心識的活動過程而已,便能輕輕放下,內心回復原來平靜的狀態。認識到原來並沒有一個操控者在指使著心識的活動,心只是不停地在反應著,各種的心理現象不斷的生起消失。很深的體會是我們的心原來本是平靜的,只是貪慾與思想互相勾結,令情緒慾望膨脹,使心偏離平靜和諧的狀態。這令我明白到心靈的快樂是本來自有,不假外求,只要有正念,安住於當下,輕快自在隨時都在那裡。這不同於追求外在的快樂,物質的快樂需要依賴外在的人和事,這些都是不穩定的。當嘗過一次快樂的經驗後,便會期待下一次的快樂,結果因此而被束縛。當心知道什麼也不用做,內心的平靜是常在的,它便不會再往外尋找。生活在八正道之中,正見、正思惟、正語……簡單規律的生活,令身心安穩而祥和,同時體會到八正道原來是真正能滅苦之道。總之,這次參學非常順利,真的很感恩自己能有這個學習的機會,更感謝所遇到的人、事及各種助緣。禪修技巧比以前更清晰,實際修習上的體驗,令我更有自信地繼續走上那心靈成長的道路。二、禪修心法——正確的修行態度正確的態度是禪修時最重要的一件事,當你修行時:不要過於努力專註,不要去控制,不要企圖製造任何事物,不要強迫或限制自己。不要企圖製造任何事物,但也不要拒絕當下正在發生的事。然而,當事情發生或停止發生時,不要忘記它們,要對它們保持覺知。企圖製造某件事是貪,拒絕正在發生的事是嗔,不清楚某件事正在發生或停止發生是痴。只有當觀照的心沒有貪嗔或煩惱、焦慮時,寧靜(直觀)的心才會升起。你必須反覆檢查自己修行時的態度你必須同時接納並觀察好與壞的經驗。你只想要好的經驗,你連最微小的不愉悅經驗都不想要,這是否公平?這是正法之道嗎?不要有任何期望,不要渴求任何事物,不要焦躁不安,因為,如果你的心中有這些態度時,你將很難修行。你修行時為何這麼努力的專註?你是否想獲得什麼東西?你是否期望什麼事情發生?還是期望什麼事停止發生?很可能你存著這其中一種心態。如果你的心逐漸感到疲倦,你的修練方式一定有些錯誤。當你內心緊繃時,你不能修練。如果你的身心漸漸感到疲倦,是你應該檢查自己修行方式的時候了。修行是以覺知和領悟(或理解)的心來等待和觀察,不是思惟,不是回想,不是批判。不要抱著想要得到某物,或希望某事發生的心態來修行。這唯一的效果是將使你自己疲累。修行時,你的心應該是輕鬆與平靜的。你的身和心都應該感到舒適。一顆輕鬆自在的心,使你得到良好的修行。你擁有正確的態度嗎?修行就是:不論發生任何事,好事或壞事,接受它,放輕鬆,並且觀察它。你的心正在做什麼?思惟?還是保持覺知?你的心現在何處?在你自身裡面?還是外面?這顆觀看/觀察的心是否有正確的覺知?還是只有膚淺的覺知?你並非試著將事情轉變為,自己期望的狀態;你是嘗試去了解當下發生的實相。不要被自己的意念煩擾,你修練的並不是要停止思惟,你修練的是:每當意念生起時,你要覺察並且接納它。你不應該排斥觀照的對象(正在發生或正被覺知的現象/事物),你應該知道並覺察因所緣境而生起的雜念,如此這般地消除它們(煩惱)。只有當你有信念/信心時,精進才會生起。只有當你有精進時,正念才會持續不斷。只有當正念能持續不斷時,定才會成就。只有當定成就時,你才會了解到事物的實相。當你開始了解事物的實相時,你的信心會因此而更加增強。只要將注意力放在當下,不要追憶過去!不要計劃未來!觀照的對象並不重要,在幕後運作的那個心--從事於覺知,也就是說,那個觀察的心--是比較重要的。如果你抱著正確的態度來觀察,你所觀照的對象就是正確的對象。(四)緬甸帕奧禪林簡介一、帕奧禪林概況1、禪林位置:帕奧禪林是一所注重教導和實踐止觀禪修的上座部佛教寺院。禪林位於緬甸南部蒙邦毛淡棉市南郊15公里處的帕奧村,以村名作為寺院之名。帕奧禪林創建於1926年,現在已成為頗具規模的國際禪修中心,並且還在不斷擴建之中。2、氣候:帕奧禪林濱臨印度洋安達曼海,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一年分為熱、雨、涼三季。從二月到四月為熱季,天氣乾燥炎熱,但有風,最高氣溫約38℃;從五月到九月大約五個月為雨季,有時連續十幾天下雨,空氣濕度大,蚊蟲較多,但並不熱,氣溫在22℃~30℃之間,適合禪修;從十月至次年的一月為涼季,涼爽而不寒冷,氣溫在20℃~28℃之間,十二月底的最低氣溫也在15℃左右,非常適合禪修,許多旅遊愛好者,也趁此涼季,入境觀光旅遊。3、住眾:緬甸與泰國等其他南傳佛教國家一樣,盛行短期出家的風俗,連戒尼也不例外。同時,緬甸佛教界雲遊參學之風頗盛,所以人員的流動性較大。帕奧禪林的住眾人數隨著季節而略有變化,但一般都維持在七、八百人左右,其中上座部比庫有四百位左右。在緬甸新年(陽曆4月13日——17日),人數有時可達一千多人。從1990年開始,有外國禪修者前來帕奧禪林求法,到1995年最多時有三十來位,如今已增至一百多位,其中華人佔半數以上,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還有來自斯里蘭卡、韓國、日本、越南、泰國、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希臘、澳大利亞等二十多個國家的禪修者。4、禪林構成:帕奧禪林由下院、中院與上院三部分組成。下院的建築主要為早期禪林的原來規模,加上近十年來不斷擴建的新建築,如今乃老比庫、十戒尼、八戒尼、北傳比丘尼、女居士們居住和禪修之處。目前興建了一座大型的三層多功能新禪堂——「慈住法堂」,可供女眾坐禪、誦經、聞法及居住之用。中院為別住院,即需要懺除桑喀地謝沙罪的比庫進行別住、馬那答以及出罪的地方。由於帕奧禪林僧團持戒之精嚴在緬甸有相當的知名度,故常有遠道而來請求別住的比庫。上院地處丘陵,全寺以山為界,佔地523英畝,為森林所覆蓋,稱為「莊嚴山寺」,比庫僧團主要於此居住與禪修。從下院進山,須經過小墳堆、橡膠林、軍區射擊場等,步行約二十來分鐘即可到達。5、大禪堂:莊嚴山寺的主要建築有大禪堂、禪師寮房、三層圖書館、醫院、診所、托缽堂、兩層齋堂、巴利語學校等。山上的大禪堂已於2000年2月竣工使用。大禪堂坐東南向西北,依山而建,兩邊各有山嶺向外伸展。其建築為鋼筋水泥結構,氣勢雄偉,風格頗具典型的緬甸傳統特色,禪堂頂還聳立著一座造型仿蒲甘古城阿難達寺的金佛塔。大禪堂取名為「法住界堂」。意即界、界場,為僧團舉行甘馬之處。因為陸上界場必須建立於相對獨立之處,所以在禪堂四角,共立有八塊大石塊——界相(界標,標相)。在舉行授具足戒、誦戒、自恣等僧甘馬時,尚須拔除電源等,以示與外界隔絕。大禪堂分為兩層,下層為在家居士坐禪之處,亦可供經行。上層為比庫們坐禪、誦經、舉行僧甘馬之處,當中供奉著一尊銅鑄佛像,四面牆上裝有大紗窗,既通風又明亮。其室內空間可容二、三百人坐禪共修。6、孤邸:在莊嚴山寺茂密的樹林中,分布著近300間(2007年)獨立孤邸(寮房),目前還在陸續增建。這些孤邸多數為簡陋的高腳小木屋,但近年來也新建了愈來愈多附有浴廁的大孤邸。禪林尊重外國禪修者,特別給予優待,所以外國禪修者(包括在家居士)基本上每人可以分配到一間孤邸,以便不受干擾地獨處禪修。而許多緬甸比庫則要兩人一間地共住在圖書館一、二樓的集體宿舍,甚至要在大禪堂、齋堂等處睡地鋪。7、飲食:在緬甸、泰國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每天上午都能見到身纏黃褐袈裟的比庫在沿街托缽(即接受他人布施的食物),這是佛陀在世時流傳下來的古風。帕奧禪林由於遠離村莊,外出托缽來回要花上約兩個鐘頭的時間,而大部分比庫主要把精力用在禪修上,所以在飲食方面採取寺內托缽的方式,並分別於下院的長廊與上院的托缽堂兩處進行。飲食由各地信眾排期供養,並由戒尼和居士們負責安排打理,有時則是齋主前來親手供養,一日兩餐,過午不食。由於禪林內華人較多,所以也特別提供適合中國人口味的菜式。所供應的食物為含有及不含蔥蒜的無蛋素食。除飯菜粥面等主食外,還有奶茶、咖啡、時令水果、糕、餅、糖等。8、作息時間:帕奧禪林為典型的禪修道場,禪修生活數十年如一日,全年無休,無所謂節假日,甚至連緬甸新年也不例外。每天有將近八個小時的坐禪共修時間,此外的自修時間禪修者可選擇經行(行禪)或繼續坐禪。以下是帕奧禪林的作息時間表:3:30am起床4:00~5:30am早課與共修約5:45am早餐托缽(具體時間依明相而定)7:00~7:30am清潔孤邸7:30~9:00am共修9:00~10:00am禪修報告約10:10am午餐托缽1:00~2:30pm共修2:30~3:30pm經行3:30~5:00pm共修5:00~6:00pm禪修報告(女眾)、作務與自修6:00~7:30pm晚課與共修7:45~8:45pm緬語開示9、戒律:上座部屬於佛教中的「保守派」,比庫們的生活謹遵佛制戒律,不得隨意取捨。南傳佛教認為:對於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任何人都沒有資格進行增刪修改,作為上座部佛弟子,必須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正法、律而遵行。正因如此,南傳上座部佛教才相對完整地保持世尊正法、律的純潔性和正統性,使我們今天仍然能夠感受到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時比庫僧團修持生活的風貌。隨著時代的變遷,上座部佛教寺院逐漸分為經教寺院和禪修寺院兩種。相對來說,經教寺院多數位於城市村鎮,比庫們以研習經論、教導沙馬內拉和村民為主,持戒較松,有些甚至還接受金錢、抽煙等。禪修寺院多數位於森林、郊外,比庫們以修習禪觀為主,持戒較嚴,有些道場甚至不持金錢。帕奧禪林是禪修寺院,其僧團屬於緬甸的水金派。在這裡,戒律不是只拿來研究的,也不是只掛在口頭上的,而是應身體力行的行為規範。凡不持金錢、不非時食、不沾煙酒、半月誦戒、犯戒懺悔、雨季安居、如法甘馬等,一切生活規範,皆以戒律為準則。在帕奧禪林的戒尼被要求守持十戒,故稱為「十戒尼」。她們身披深褐色尼衣,有別於他處披粉紅色尼衣的八戒尼。帕奧禪林中也有幾十位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地的北傳僧人,包括北傳比丘和比丘尼。不過,由於傳承等方面原因,北傳僧人無法參加上座部僧團的誦戒、授戒、自恣等甘馬。禪師對於真心前來禪修求法者,無論南傳北傳,皆表示歡迎。若北傳僧人有心想進受南傳比庫戒,禪師一般會同意,但卻要求受戒之後必須終生披著南傳袈裟,持守佛制戒律。二、帕奧禪師1、簡介:帕奧禪師,法名伍·阿金納(意為「習行」)。緬甸人為表示尊重,一般不直接稱呼法名,而稱他為「帕奧多雅西亞多」,意為「帕奧禪林大長老」。禪師於1934年6月24日出生在緬甸中南部伊雅瓦底省興答達鎮雷超村。1944年5月(10歲)於該村的薩林寺依止伍·索那長老披剃出家受沙馬內拉戒。從1950年開始,尊者在多位老師的教導下學習巴利語與經論,並且在沙馬內拉時代即通過了三級巴利佛法考試。1954年5月10日(20歲)於興答達鎮的耶吉戴迪寺禮請明嘎喇西雅多·伍·般雅長老受比庫戒。1956年,22歲的阿金納尊者參加僧伽會考,獲法師(達摩阿闍梨)資格。經過了十多年研習經教的生活,尊者於1964年(30歲)開始轉向禪修實踐。他跟隨數位當代長老學習四界分別、入出息念、觀業處等多年,隨後於達通鎮內明達拉山附近的島外居森林、木冬鎮的心樂叢林寺,以及葉鎮附近的阿新叢林寺等處,度過了17年簡單刻苦的潛修時光。於此期間,尊者依據巴利聖典及其相關註疏,深入研究禪修理論,並配合止觀實踐,同時兼修頭陀行。1981年7月,帕奧禪林前任住持佩竇西雅多·伍·阿嘎般雅長老病危,邀請阿金納尊者(47歲)前來照看禪林。長老去世後,尊者成為帕奧禪林的第三任住持。1983年開始,不斷有禪修者前來求法禪修。因其教法殊勝,目前前來求法禪修者已增至數百人,其中有許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僧眾及禪修愛好者。現於緬甸國內,除毛淡棉的帕奧禪林總部之外,還在首都仰光的丹林、上緬甸的曼德勒及眉妙、下緬甸的巴固、帕安、葉鎮、達威等多處設有分部。1996年,帕奧禪師受到緬甸政府的肯定,獲頒業處大阿闍梨(大禪師)稱號。1999年,政府又頒授予帕奧禪師在禪修教授方面的最高榮銜——至上的業處大導師。2、教禪:帕奧禪師自幼接受上座部佛教傳統教育,精通巴利三藏及諸註疏,也背誦了很多巴利語經論,所以當他在講經及開示時,常依據緬甸傳統,先背誦一段經文,再依註疏解釋。在上院,禪師每天都會有兩次固定的時間教禪,有時甚至還帶病教禪,為法忘軀的精神確實讓人感動。禪師能說流利的英語,在教禪、佛法傳授等方面皆沒有問題。禪師教授禪法耐心、慈悲又不失嚴謹,對禪修者在禪修中某些關鍵之處的嚴格把關與檢查,更可體會到禪師的豐富經驗與善巧教授。只要禪修者依循教導踏實禪修,自能漸漸體會。2006年,帕奧禪師因考慮到正法的薪傳及年高退隱禪修等問題,特指派了一批完成止觀禪修學程的比庫為業處導師(禪修導師)。現禪林中共有近十位負責指導住眾禪修的業處導師,其中外國男女住眾由一位能說流利英語的緬甸比庫和一位中國比庫負責,禪修者可以不必擔心語言溝通問題。3、著述:帕奧禪師於教學之餘,曾以8年時間完成五本共四千餘頁的巨著《趣向涅槃之道》,其內容為:(1)、《入出息念與色業處》;(2)、《名業處》;(3)、《緣起》(4)、《相、味、現起與足處》;(5)、《維巴沙那(附:止業處)》。以上五大冊是緬文的著作,目前已由緬甸的覓智尊者翻譯為英文,但尚無中譯本。近幾年來,帕奧禪師常受邀請至中國、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日本、美國、英國等地弘法與指導禪修,其講稿曾由尋法比庫(陳思檳)、德雄比庫等弟子翻譯、整理成書,並陸續在中國廣州、台灣、馬來西亞等地印行流通,有關帕奧禪林止觀禪法的內容也逐漸被介紹到中文世界來。目前已印行出版的禪師中文著述(非賣品)有:《智慧之光》、《如實知見》、《菩提資糧》、《去塵除垢》、《正念之道》、《顯正法藏》(舊版名《轉正法輪》)。三、止觀禪法1、次第:佛陀在《長部·大般涅槃經》中說:「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完全修習戒,能獲得定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定,能獲得慧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慧,則心完全從諸漏中獲得解脫,這就是——欲漏、有漏、無明漏。」戒、定、慧三增上學是斷除煩惱、解脫生死的必經次第。在《中部·傳車經》中,又提到欲證悟涅槃的禪修者,必須有次第地培育七種清凈,即:戒清凈、心清凈、見清凈、度疑清凈、道非道智見清凈、行道智見清凈與智見清凈。其中,戒清凈即增上戒學,心清凈即增上心學,其餘五種清凈即增上慧學。帕奧禪師所授禪法,嚴格依照巴利三藏及其註疏,特別是佛音尊者所編著的《清凈道論》,故也有人譽此禪法為《清凈道論》的傳承。在帕奧禪林,禪修者應按照三學、七清凈及十六觀智的禪修次第,以「戒清凈」為基礎,進而修習定、慧二增上學,亦即止(奢摩他)和觀(毗婆舍那),其目標是「現見涅槃」。2、止業處:對於初學者,禪師一般會教導「入出息念」(安那般那念、安般念)或「四界分別」這兩種止業處作為入門方便。如果選擇修習入出息念,禪修者在證得四種色界禪那之後,可進一步修習「三十二身分」、「白骨想」,並以「十遍」依次證得色界四種禪那,再修四種無色定,接著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四護衛業處」(修慈心、佛隨念、不凈觀、死隨念)等,完成「心清凈」。3、觀業處:必須以止業處為基礎。在修觀業處前,先須修「四界分別」直至見到色聚。然後,開始辨識與分析色聚至究竟色法,再逐一辨識眼處、耳處等六處及頭髮等三十二身分中各類色聚里的究竟色法,修習「色業處」。然後再以辨識與分析禪那速行心路過程及眼門等六門心路過程中每一個心識剎那裡的心與心所,修習「名業處」,辨識內外諸行並無我、無人、無有情等,而只是一組名色法而已,從而成就「名色分別智」,證得「見清凈」。接著,在穩固的禪定力支持下,以追查名色法之因的方法逐漸向過去逆觀,見到過去世之後,找出造成今世結生(果報五蘊)的過去因――無明、愛、取、行、業﹝有﹞,以此因果關係來觀修「緣起」,並盡自己能力辨識若干個過去世,以及未來世乃至證悟阿拉漢果併入般涅槃之時。透徹地辨識過去、現在與未來三世六門五蘊的前因後果,從而成就「緣攝受智」,證得「度疑清凈」。觀業處的所緣(目標、對象)是苦聖諦和苦集聖諦。苦聖諦即五取蘊,亦即名色法;苦集聖諦即名色法之因,亦即緣起。觀業處必須在此基礎上,透徹地觀照諸行法(有為法),包括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等究竟名法、色法及其因的無常、苦、無我三相,次第地成就各種觀智,乃至斷除煩惱,親證寂滅涅槃。4、特色:整個禪修體系緊扣巴利經論,教理與實踐緊密結合,嚴謹系統,環環相扣,次第清晰,目標明確。巴利經論既是實踐的指南,又是檢驗禪修的標準。在禪修過程當中,證入何種禪定、達到哪一階段,乃至證悟何種果位,禪修者自己清楚。對於掌握一定經論基礎的禪修者來說,在禪修過程中會有得心應手的感覺。但對於經論基礎較差的人來說也不用氣餒,只要認真依照業處導師的指導,修到某種階段而有了實修體驗之後,再來學習《阿毗達摩》和其他經論,其時已經是「胸有成竹」的了。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帕奧禪師並不認為其所授禪法是所謂的「帕奧禪法」,因為他只是將它從巴利三藏與註疏中提取出來而已。而巴利聖典所指導的修行方法,正是佛陀本身修行的方法,也是佛陀在世時指導弟子們的修行方法。(五)印度葛印卡內觀禪法簡介一、葛印卡簡介葛印卡老師的祖籍是印度,但他在緬甸出生、成長。他在緬甸時很幸運地與烏巴慶長者相遇,並向他學習內觀技巧長達十四年。葛印卡老師於1969年移居印度,傳授內觀法門。雖然當時的印度仍有嚴重的宗教分岐,但葛印卡老師的課程吸引了數以千計的各階層人士。此外,很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人士,皆前來參加內觀課程。葛印卡老師在印度及世界各國傳授了三百多個課程,學生數以萬計。1982年起,葛印卡老師開始委任助理老師協助他指導課程,以滿足課程日益增長的需求。在葛印卡老師的領導下,世界各地均成立了內觀中心,包括印度、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英國、日本、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尼泊爾、中國等。他的簡歷及活動情況如下表:1924出生於緬甸曼達壘的印度家庭。1944-55經商致富,任印僑商務主席。但患偏頭痛,醫石無效。1955-69經由緬甸最高法院吳強敦法官的引薦,向著名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法門(毗婆奢那)。除了治好其多年的偏頭痛外,並凈化了心靈,體驗到內觀法門的殊勝。1969經由烏巴慶大師授權,往印度孟買傳授內觀法門。全心投入弘揚此法,長期舉辦十日內觀,度化印度各階層人士。1969-75在印度各地舉辦一百多場十日內觀,影響很大,歐美人士也來學習。佛法成功地反哺印度。1975-76首次在印度的JAIPUR監獄,對120位受刑人及資深警員傳授內觀法門,成效卓越。1976在印度孟買的IGATPURI成立第一座國際內觀中心,命名為DHAMMAGIRI,可容納六百人參加內觀,每月舉辦二期,學習者甚多。1977在印度的JAIPUR監獄,再次對受刑人傳授本法,RAJASTHAN大學的研究報告肯定了內觀的效果。1982在世界各地開始由助理老師配合錄像及錄音教材,傳授內觀十日課程。1990-94在印度的JAIPUR及SABARAMAT的監獄,傳授本法。教育當局評定:值得推廣。1994一月在新德里的TIHAR監獄,對三百位受刑人傳授本法。四月在十三位男助理老師及二位女助理老師的配合下,葛印卡大師對一千多位受刑人傳授十日內觀課程,其後每月定期舉辦二場,並有許多戒毒的實例。1995至今歐美等地已有數萬學員參加過十日內觀課程,葛印卡大師本人親自指導四百多場,並舉辦公開演講。在印度每場有近千位聽眾。如今內觀中心在印度有九處,在美國有四處(麻州、德州、加州、華盛頓),尼泊爾有二處,澳洲有四處,其它如緬甸、中國、法國、英國、日本、泰國、斯里蘭卡、紐西蘭等都有內觀中心,歡迎各界人士參加。二、葛印卡內觀的師承傳統毘缽舍那,簡稱內觀,是由釋迦牟尼佛所傳下,在阿育王時期,由須那迦及郁多羅二位尊者傳至緬甸。二十世紀初期緬甸最有名的雷迪尊者將此法門依次下傳:(1)鐵吉老師(烏鐵);(2)烏巴慶老師;(3)S.N.葛印卡。1969年,葛印卡老師將此法門反哺印度,其後遍傳歐美、日澳、泰國、尼泊爾等地。此法門直接對治煩惱習氣,效果甚佳,廣受歡迎。三、葛印卡老師的榮譽封號1、巴利研究所賜與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名號:智能海。2、緬甸僧團國家中心執行部門以及KyaKhutWaing寺賜與名號:世界之上師,法道傳播師,摩訶優婆塞。3、全印比丘僧團賜以名號:正法代表。4、仰光KarenPariyutti寺賜與名號:現代妙法阿育王。5、前緬甸政府賜與名號:廣聞者。6、緬甸聯合政府賜與名號:偉大正法炬旗。四、葛印卡內觀的特點內觀是能將苦從根拔除的方法,是生活的藝術,每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是凈化心靈的方法,使人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緊張、困難和問題;內觀不是基於盲目信仰的典禮或儀式;不是知識上或哲學上的滿足;不是休閑、渡假或社交的機會;不是對日常生活磨難的逃避。追本溯源,體現了佛陀時代的傳統,所教的是正法:解脫之道,具有普遍性的純正的法。遵照傳統,絕無宗派之分。葛印卡內觀的方法,吸引了不同背景的人士:不同宗教、無宗教信仰,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葛印卡老師文集》中談到如下內容:佛陀的教導方法非常吸引我,我也非常欣賞老師的教導方法,他說:我只是幫助他人,我不斷把我所有的好處給出去。這就是佛陀美妙的方法,只是給,而不期待任何的回報。對於成百上千的內觀學員,我只是幫助他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如此而已。印度教徒可以終其一生稱自己為印度教徒,無論是回教徒、基督徒,我不會介意。只要走在八聖道上,修守戒、正定、智能,凈化心念,那他就會成為快樂的人,解脫的人。我很高興看到他快樂,這是佛陀的精神,也應該是每個追隨者的精神。感恩回報並不表示要使所有人都稱自己為佛教徒。假使不修習守戒、正定、智能,就得不到任何好處。重要的是,把佛陀純凈的教導帶回到印度,不是去復興這個宗教,或那個宗教,佛陀的正法與宗教派別無關,若強調派別,則人們(印度人)不會接受。幫助人脫離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幫助他們修習守戒、正定、智能,這就是全部。這不但能幫助印度,也能幫助整個世界。當然,因為佛出生於印度,在此成佛、傳法,並且傳到世界各地,使人們受益。得到益處的人,對印度應該都有感恩回報之心,但法必須傳播到世界每個角落。印度有億萬人口,全世界有更多的人。這項傳法的工作已進行了二十八年,所接觸的人數,只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但這傳法的工作已開始進行,願這工作繼續進行。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在法中成長,不只在印度,還要把法廣傳到世界各地。葛印卡老師所教導的內觀法,就是探討內在世界的方法。這是一條實修之道,可審視自我身心的實相、揭開和解決隱藏的問題、培養未使用的潛能、並為自己以及眾生謀幸福。弘傳篇小結:以上介紹了內觀禪法的弘傳概況,尤其是在中國的弘傳概況。並著重介紹了緬甸的馬哈西、雪烏敏、帕奧,及印度的葛印卡內觀禪法,它們各具特色。根據宗凈法師的介紹,馬哈西內觀禪法更偏重於身、受念處,即所觀察的對象;雪烏敏內觀禪法更偏重於心、法念處,即觀察的心及心的內容(法);這兩者又被稱為「純觀禪」,因為現在社會環境變化巨大,要想找到合適安靜的修四十業處的環境,非常困難。當然,「純觀禪」並非不需要修止。而帕奧內觀禪法則強調必須嚴格按照《清凈道論》的方法,修戒定慧三學,才能達到解脫。所以,修習內觀者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抉擇。五、葛印卡內觀禪法十日課程報告(報告篇)前面講過,內觀,洞見之義。它是佛陀教導的精華,是佛陀親證的對真理的實際體驗。內觀,是佛陀體驗的真實記錄,同時也是如何修習內觀、體驗實相的詳盡指導。內觀,被形容為靈光一閃的洞見,或是對真理的觀。事實上,內觀者靠漸進的方法,按部就班地達到直觀的洞察力。這個方法就是修習內觀,必須將自身的感受當作專註的對象,對其做系統、冷靜地觀察,才能揭開身心的全部實相。佛法的教理及內觀的方法也許大家都能接受,但究竟如何了解並遵循佛陀的教導?雖然佛陀的教法都保留在三藏典籍中,但如果缺少了實際的修習,要詮釋佛陀的內觀教法,就會變得空洞和十分困難。事實上,只有用身心去體驗時,宇宙才真正存在。宇宙從來不在別處,它一直就在當下。探索身心的當下,就是在探索整個世界。除非仔細探究內在的世界,否則永遠無法了知實相。觀察自己,就能直接體悟實相,並學會用正面、積極的態度應對一切。葛印卡老師所教導的內觀法,就是探討內在世界的方法。這是一條實修之道,通過內觀可審視身心的實相、揭開問題的實質、挖掘潛能、並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筆者有幸在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學習期間,學習了許多基礎課程,尤其是阿含方面的課程,還跟隨宗凈法師學習了《大念住經》,並參加每周兩次的禪修實踐。此外,還參加過幾期禪七,對內觀有了一定的體驗。今年3月,筆者又有幸參加了《葛印卡內觀禪法十日課程》。它屬於密集型禪修,禪修期間,對禪修者的行為,有嚴格的規範和要求。由於有良好的環境,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發菩提心的法工,免費的食宿,完善的管理,加上自己的努力,可謂體驗深刻,獲益良多。現在願將這些體驗與大家分享,並作為本論文的有益補充。筆者相信,與實修相結合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導今後的內觀實踐,這就避免了純學術研究的性質,能夠深入貫徹濟群導師所說的「將所學運用於實踐」的指導方針。目前,《葛印卡內觀禪法十日課程》每天都在全世界的葛印卡內觀中心,不斷地被各界人士所體驗、運用和實踐著,受到世界各地廣大禪修者的歡迎與支持。它是否符合佛陀在經典中介紹的方法和原理,讀者可以進行比對研究和體驗。筆者通過自己的體驗,認為它是有益的、切身的、具體的,深刻的,而且有立桿見影的效果。無論對今後的內觀實踐,還是對今後的弘法和寺院管理等,都有很好的借鑒作用。《葛印卡內觀禪法十日課程報告》將介紹此次的因緣、經過及葛印卡老師的開示要點。(一)葛印卡內觀禪法十日課程報告報告者:道成,蘇州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日期:2010年3月3日——3月14日地點:福建長汀南禪寺葛印卡內觀中心指導老師:台灣王老師早就聽說福建有葛印卡內觀禪修中心,也非常希望能有機會參加,但卻很難找到機會前往。一是因為課程較緊,二是因為報名人多,很難報上。這次,接受界文法師的建議,恰好利用寒假,又終於報上了名。我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介紹:假如您有機會,能抽出十天時間,放下一切,住到一個安靜的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受任何干擾。這個地方提供基本的食宿,而且隨時有人幫忙,讓你住得還算舒適。你只要避免與他人接觸,並且除了必要的活動之外,在你醒著的時候,都閉目凝神、將心專註於一個選定的對象之上。你願意來參加這樣一次內觀禪修實踐活動嗎?於是,3月2日,我懷著期盼的心,前往福建長汀南禪寺葛印卡內觀禪修中心。3月3日晚八點抵達南禪寺,由事務長和法工(法的工作者)接待。報到後,大家開始止語,並一起到禪堂靜坐,聽葛印卡老師的開示錄音,他主要講了這十天應遵守的行為規範。行為規範要求:1、十天內學員之間不能講話、打手勢及眼神交流,不能有身體觸碰。遇到任何問題,生活上的問題可以找事務長,禪修上的問題可以找指導老師解決。只有最後一天,也就是13日10點鐘以後,才允許學員之間相互交流。2、過午不食。初次參加者受五戒,下午可以喝些稀湯,吃點水果;老學員受八戒,嚴格持午。3、手機、筆記本、電腦一律上交,由中心保管,學習結束後退還。不允許閱讀、寫作,及與外界有任何交流,目的是保證禪修效果。4、嚴守作息時間,每天打坐約12個小時,很少經行。5、必須參加全程的課程,不能中途退出。為何制定這樣嚴格的行為規範呢?葛印卡老師在開示中這樣解釋:修行與自律:透過觀照,內省身心而自我凈化,過程絕不容易,學員必須下很大的功夫。學員必須經由自己的努力,方可得到自身的體驗,其它人絕不能代勞。因此對自願認真修習、遵守行為規範的人,這技巧才會有效益。行為規範是為了保護修行人、使他們能獲得最大的利益而制訂的;所以是修習內觀的一個基本部份。十天的時間的確很短,必須深入潛意識的最深層面,學習如何根除深埋著的各種複雜情結。此技巧成功的秘訣就是持續不斷且摒絕外緣地修習。因此行為規範等約束是根據實際需要而設,並非僅僅為了方便指導老師及法工的服務工作,亦不消極反映任何宗教的傳統或信仰。確切地說,它是依據數以千計的修行者多年的實際經驗而制訂的,合乎科學及理智。因此,遵守規矩能營造出有利的氣氛;反之,就會被妨礙。學員必須從頭到尾參加整個課程,不可中途離開。其它規則亦須詳細閱讀並作仔細考慮,自認為能誠實謹慎地遵守所有行為規範,方可報名參加。還沒有下定決心全心用功的人,不僅會浪費自己的時間,更會干擾到其它想認真修行的人。若被接受成為學員,必須了解若難以遵守規定,以致未能完成整個課程而中途離開,是非常不利及不明智之舉。同樣,若學員不遵守規矩,經一再提醒依然再犯,則會被要求離開。儘管規定很多,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行為規範及注意事項均貼在公告欄、樓梯旁、房間內,所以不必問,只須照做即可。9點多,禪修結束後,事務長安排好住宿,立即就寢。因為報名前已反覆確認,事先也知道相應的要求,我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所以一切都比較順利。我們三個比丘住一間房,有熱水器、衛生間,每人有個衣櫃。其他用品,如被褥、拖鞋、面盆、坐禪的坐墊、蓋腿的毛巾被等內觀中心都有。個人只需帶些日常生活用品即可,如換洗衣服、水杯、毛巾、飯碗(個人專用,可防止疾病傳染)等。作息時間表:是為了成就學員能夠持續修習而設計的。建議學員嚴格遵守,以求達到最佳成果。具體如下:早上4:00清晨起床鍾4:30~6:30在大堂或自己房間禪坐6:30~8:00早餐及休息*8:00~9:00大堂共修9:00~11:00在大堂或自己房間禪坐11:00~12:00午餐下午12:00~1:00休息(可向助理老師個別提問)1:00~2:30在大堂或自己房間禪坐*2:30~3:30大堂共修3:30~5:00在大堂或自己房間禪坐5:00~6:00茶點*6:00~7:00大堂共修7:00~8:30葛印卡老師開示8:30~9:00大堂共修9:00~9:30大堂提問或回寢室就寢9:30就寢--熄燈註:其實,只允許在大堂,或關房禪修,不允許在自己房間禪修。一、第一天(3月4日):觀呼吸(出入息念,安般念)觀呼吸,即對呼吸的覺知,是最適於探索內在實相的方法,即觀察入出息在鼻部的進出。由於以前訓練過,所以比較容易上手,但還是經常打妄想。對我來說,最難的是每天打坐約12個小時,一直擔心自己堅持不了那麼長時間,因為我的腿很僵硬,頸椎、脊椎、腰椎也有問題,不要說雙盤,連散盤都難以堅持1個半小時以上。所以,來之前我還專門去按摩頸椎、腰椎,希望自己能夠堅持下來。中午,指導老師王老師檢查新生的進度,我們三個比丘一起進去,王老師簡單問了修習的情況後,就和我們一起訓練了幾分鐘。下午,新生可喝點稀湯,吃個水果——蘋果、梨或香蕉;老生什麼也不能吃,只能喝點茶,必須嚴格過午不食。因為我持午有1年多了,下午一般也只吃點水果,所以沒有什麼問題。為了堅持禪修,我還是按照新生的做法,沒有嚴格持午。第一天還算比較順利,腿疼難忍時,我就換腿;頸椎不舒服,就輕輕地擺動頭部。我知道,應盡量不動,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這個問題一直困繞著我。不過,我很清楚:任何時候修習內觀,都有實用價值和深遠的意義。日常生活中,會有無數的意外、困難、威脅發生,從而影響內心的平靜。修習內觀,並不能保證不會遇到困難,但可以儘快找到問題的根源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1:開始時的障礙——內觀禪修的目的——為何以呼吸作為入手處——應注意事宜每個人都在追求安詳和諧,但處處不如意是生命的根本問題。佛陀通過親證,發現了洞見自身實相、遠離憂悲、解脫痛苦、得大自在的方法——八正道,任何人都可遵循的自然法則——無論出家、在家,無論哪個宗教,有無信仰。然後他告訴我們這個方法,並強調唯一能夠直接體驗真理的方法,就是向內觀照,觀察自己。內觀的最終目的不是集中心念,心的專註只是助力,幫助引導到更高目標——凈化內心。根除內心所有的污染與不凈,從痛苦中解脫,得到完全證悟。來此參加內觀禪修,是在學習生活的藝術,學習如何使內心安詳與和諧,並帶給他人安詳與和諧。學習如何快樂地生活,同時一步步提升心靈,達到清凈自在的最高喜樂,無私無我,充滿慈悲,隨喜他人的成就,心境平等不二。直接體悟實相最重要。認識自己,從表面、粗重、明顯的實相,到細微的實相。呼吸,是踏上這個旅程的良好起點,是任何人均可接觸、可供專註、且能接受的禪修對象。人從生到死、時刻都在呼吸。開始練習時,禪修者要在安靜的的房間內坐下,閉上雙眼,身體保持舒適端直,注意力才不會分散。一旦安靜下來,將注意力從外部轉向內部,才會發現自己身上最顯著的活動就是呼吸:入息和出息。不過,內觀並非是在練習呼吸,而是訓練覺知。不刻意控制呼吸,但要有意識地覺知、觀察呼吸:長短,重輕,深淺,要儘可能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分心、不中斷。一旦開始練習,就會發現非常困難,有很大障礙,而且不舒服。剛剛把心定在呼吸上,疼痛就轉移了注意力。努力控制心裡的雜念,千頭萬緒卻湧上心頭:過去的回憶、未來的計劃、各種希望和恐懼,總有某件事會勾起念頭,過一會才發覺自己完全忘記了呼吸。然後,再接再厲、重新開始,但一眨眼卻發現不知不覺間心又溜走了。心是如此千變萬化,無法控制,極不安定,不斷離開觀察的對象,而轉移到其它對象上去。念頭有時毫無條理地生起,迷失在無明、虛幻及錯覺中,這叫痴。即使有條理,也往往具有樂或苦的所緣,進一步執著則形成貪和嗔。內心就是這樣充滿了貪嗔痴,及由它們發展而來的許多煩惱,令人痛苦不已。偉大的佛陀發現,無論心裡產生任何情緒反應,呼吸會變得粗重、身體會有感受。通過正確地訓練,就可培養出觀察呼吸和感受的能力,以提醒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解脫。憑藉這種來自內心最深層的平等心,就有能力採取正面、積極、創造性的行為,遠離恐怖和憤怒,保持平靜沉穩,合理地解決問題。一旦被負面情緒控制,就會產生痛苦;善於覺知感受,就會使自己和他人安詳快樂。注意事宜:靜坐應在室內,利於進入心的深處;遵守所有的規定;避免飲食過量,防止昏沉;止語,有任何疑問可請教指導老師、事務長;不摻雜其他方法,給這個方法以公平的試驗機會。要善加利用這段時間、這個機會、這種修行方法,讓自己從貪嗔痴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享受真正的安詳、真正的和諧、真正的快樂。願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二、第二天(3月5日):觀呼吸(出入息念,安般念)仍然是觀呼吸。我發現了一些問題:1、由於我們的旁邊就是公路,一輛輛車從公路上飛馳而過,打坐時受到干擾,很難入靜。2、中心要求必須全程參加,不得中途離開。由於報名時告知我們是十日課程,但其實加上報到的3號和離去的14號早上,應該是十二天,而我必須於十三日離開,也就是比規定提前一天離開。3、房間的牆上貼著作息時間表,規定一段時間可在房間打坐,但法工還是將我請到了禪堂,但禪堂里除了車輛的干擾外,我們坐位旁邊的過道上總有人走過,也造成了干擾,所以感到不舒服。其實,我是希望自己坐不住時,可以在房間靠著牆、或躺下休息一會兒。如果在禪堂,不能靠牆、更不能躺,連換腿、擺動頭部,也會影響他人。早就聽說第二天比較難以忍受,看來似乎是真的。白板上貼了一張表,就是希望中午與老師交流的學員可以登記,我希望和老師溝通,於是就登記了。午飯後,12點,我帶著以上問題向老師報告。老師告訴我:1、噪音等要慢慢適應,隨著內觀的深入,會逐漸解決;2、老師同意我13日下午可以離開;3、答應給我間關房(本來只向老生提供),但不允許在房間內用功。後來,事務長告訴我,國外都是一人一間,可以在自己房間用功。但國內是2、3人一間,有的學員會在房間講話,故不允許在房間內打坐。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2:放之四海皆準之善與惡的定義——八正道:戒與定比第一天稍好些,但許多困難仍在。心如此不安、狂燥,必須有耐心、毅力、持續不斷地用功,這是成功的秘訣。心的習性,就是一直惶惶不安,妄念不斷。所以,必須改變心念瞬息萬變的模式,從覺知呼吸開始,學著去活在當下。發現注意力分散時,要有耐心,心平氣和地再將注意力轉回呼吸。失敗了,就要一試再試。和顏悅色、不勉強、百折不撓地一再練習。畢竟,一生的習慣不可能在幾分鐘內改變。修行必須靠自己,沒有人可以替代。佛陀說:諸惡莫做(不做任何罪惡、不道德的行為),眾善奉行(只做虔誠正當的行為),自凈其意(凈化內心),是諸佛教(這是覺悟者共同的教導)。佛陀所說的法是真理、定律,即普遍的自然法則。法的修行之道,即八正道,八聖道,任何人藉此都可以成為高尚賢聖之人。八正道分為戒定慧三部分。戒是道德規範,除去不當的言行;定是發展主宰自己心念的行為;慧,是智慧、洞察力,可完全凈化內心。持戒非常重要,戒是八正道的第一階段。八正道中戒有三項:正語、正業、正命。正語:不說謊、不誹謗、不說無意義的話,只說誠實坦白、和諧團結的話。用詞柔和、悅耳、仁慈、溫和、有禮、合宜。即在恰當的時機說恰當的話。正業:正當的行為,遠離殺盜淫。遵守戒律、不傷害任何生命,充滿慈愛、光明磊落。正命:正當的謀生手段,不犯五戒,有責任心,通過服務他人獲得生活所需。內觀課程中的持戒:五戒、八戒、禁語、不互相干擾、感恩心、全力用功。八正道中定也有三項:正精進、正念、及正定。正精進:是禪修的基礎。心容易被貪瞋痴所征服和動搖。心力增強,能讓心變得堅定不移,成為有用的工具,檢查最細微的層次,揭開並去除習性。這需要反覆、持續不斷地努力,同時要耐心和寧靜。這就是培養如何覺知實相的方法,即正精進,有四個要領: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不犯五戒,就是開始持戒。持續用心專註呼吸,體驗實相,無貪嗔,就是修定。讓心更敏銳,深入潛意識,根除不凈,就是在修慧。避免分心或心不在焉,不讓自己遠離實相。有念頭生起時不要管它,應再次將注意力放在入出息上。這樣就能培養繫心一處、不分心的能力。正念:同樣,觀入出息也是修正念的方法。痛苦來自無明,心隨境轉,因看不清實相,心大部分時間都在胡思亂想,迷失在貪嗔中,對眼前視若無睹。然而,當下最重要,人不可能活在過去或未來,只能活在當下。如果對當下一無所知,不僅註定要重複過去的錯誤,也絕不可能完成未來的理想。相反,如果能培養出覺知當下的能力,就能以過去為鑒,指引未來,達成所願。正法就是活在當下的大道,須培養覺知當下的能力。覺知呼吸,就能覺知當下的實相,體悟終極的實相,深入了解未知的部分,讓潛意識成為意識。呼吸就像潛意識與意識之間的橋樑,人可以控制呼吸,甚至暫時停止呼吸;然而不去控制呼吸時,它也會繼續運作。當專註於呼吸時,心就會遠離貪嗔痴。這純凈的一刻雖然短暫,卻非常強而有力,它挑戰了過去的習氣。長久累積的習氣被攪動,呈現出各種肉體上、精神上的痛苦,阻礙著覺知。這時,可能對進步緩慢感到不耐煩,這是貪的現形;或感到生氣或沮喪,這是嗔的表現。有時感到昏昏欲睡,有時則情緒過於激動,有時會對老師、教法、自己的禪修能力產生懷疑,意志動搖,甚至想完全放棄。但如果堅持,種種不舒服感就會漸漸消失,修行會變得愈來愈容易。其實,一些習氣已從心靈表層被根除,開始感到內心清靜,已經踏上解脫之道。正定:觀呼吸,可培養對當下的覺知。而維持這種覺知,就是正定。覺知呼吸時,要維持不中斷地覺知,是極其困難的事。儘管有堅定的決心,覺知卻總是不知不覺地溜走。就像喝醉酒的人,努力想走直線,卻總是東倒西歪地。由於無明和妄想,才會不斷活在過去和未來、貪愛和嗔恨之中,很難走在時時覺知的正道上。做為內觀者,要有智慧,面對困難不灰心,知道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氣需用時間,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才能成功。如果覺察到注意力分散時,再回到呼吸,就已經開始改善胡思亂想的習慣。通過不斷練習,胡思亂想的時間愈來愈短,而持續覺知的時間會愈來愈長。定力增強,會感到輕鬆、喜悅、充滿活力。呼吸也會變得柔順、規律、輕淺。心會變得寧靜。佛陀也提到各種禪那的境界。佛陀在開悟前,也曾修習過四禪八定——心靈高度專註的禪那境界。終其一生,佛陀始終沒有間斷地修習禪那。但是只靠禪那不能解脫。因此佛陀強調,它只是用以培養洞察力的基石。內觀者培養定力的目的,不是為了體驗輕安喜悅,而是訓練心的專註,用以體認自身實相,並去除導致痛苦的習氣。這就是正定。願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三、第三天(3月6日):觀呼吸(出入息念,安般念)由於昨天老師的回答解決了我的困惑,所以感覺好多了,也能用上功了。中午和晚上請教問題時,我向老師報告了自己的感受,並向老師請教盤腿的問題。老師告訴我,時間久了,如果連散盤都感到不舒服,可以放下腿,變成坐姿,因為內觀不是為了練腿。不過,盤腿容易使注意力集中。我問老師,由於頸椎、腰椎有問題,身體和頭總是不由自主地擺動,應如何克服?老師回答:應盡量不動。難受想動,是嗔心的表現,因為不舒服,不想要,所以就想動。其實,無論腿疼、頸椎不舒服等,都是心理作用,因為當你站起來時,腿還疼嗎?不疼。所以,疼痛是過去的苦受在內心的積累,當疼痛出現時,應積極觀察它、面對它、解決它。我又問老師,按摩對治療頸椎病有效嗎?老師回答:不能說沒有效果,但如果修內觀,就不需按摩,到時病痛會自然消除。但切記:治病不是內觀的最終目的,只是副產品。老師的回答解決了我長久以來的困惑。以前雖然知道應盡量不動,但由於不舒服,忍不住,所以不由自主地想動,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應盡量不動。如果不停地動,會增加嗔恨的業力,不但不能消除痛苦,反而會增加痛苦;如果運用內觀進行觀照,痛苦就會逐漸消除。後來了解到:南禪寺是女眾道場,據說有兩個禪堂同時修內觀,各有一位指導老師。一個是南禪寺女眾禪堂,指導老師從印尼來,大約有80人在禪修;我們這個禪堂,主要接待外來的男女眾,此次大約有100人,指導老師從台灣來,男眾在西側,大約有70人,其中出家眾有5人;女眾在東側,大約有30人。男女眾嚴格分開打坐、就餐。晚上9點禪修結束後,是指導老師答疑時間。如果有問題可以留下提問,每人大約3-8分鐘。我每次都盡量參加,因為有許多感受和疑問。老師很客氣,一般都讓出家人先問,坐高凳子,與老師相對。在家人提問時,須坐在座墊上向老師請益。我每次都將最明顯的感受告訴老師,同時提出最困擾的疑問。老師非常有經驗,也很和藹,總是耐心地回答每個人的問題。他還允許我提問後,旁聽他與其他同修的問答,他人的疑問,也許正好也是我的疑問。這對我幫助很大,快速解決了我心中的許多困惑。同時,我發現無論指導老師,還是事務長、法工,他們都很辛苦。比如中午吃完飯,我們可以休息了,他們卻還要安排與學員的交流;晚上答疑結束後,他們還要開會,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我們的食宿是免費的,指導老師和法工們的工作也都是義務的。所以,我帶著感恩心和慚愧心,更加精進用功。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3:聞慧、思慧、修慧——四大——無常、無我及苦為何修定不足以解脫?因為修定只能使心念純凈,將煩惱暫時伏住,並未徹底根除。要達到解脫,須去除內心深處的不凈,就要通過內觀清除。只要貪瞋的根仍在心裡,就不能享有真正的安詳。持戒雖有幫助,但不能只靠意志力去把關;培養定力確實有用,但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不能解決內心深處煩惱的根本、污染的根源。只要這些根仍舊深埋在潛意識中,就不會有真正持久的快樂,也無法解脫。佛陀開悟,是因為他有了重大發現:要深入內心,剷除貪瞋痴的病根,必須進行智慧的訓練,這就是內觀——培養洞察力,觀察自身的實相,最終達到痛苦的止息。佛陀發現這個方法而獲得解脫,並終其一生,以此法教化眾生。它是佛陀教導中獨特之處,也是佛陀最重視的部分。佛陀曾一再強調:以戒得定,則定力有成且殊勝;以定得慧,則智慧有成且殊勝;以慧作根基,則遠離煩惱與不凈。只有開發智慧,才能在自我放縱和壓抑的兩種極端之間,找到真正的中道。持戒,可避免不正當的行為,避免內心的強烈激動;修定,能使心平靜,成為有利的工具,以便檢查自己;但唯有培養智慧,才能透視內在的實相,遠離一切無明和執著。慧是八聖道的第三階段。包括正思維和正見。正思維:只要維持覺知,就可以開始修習內觀。隨著對呼吸的覺知,貪瞋漸漸平息,心變得平靜,並且開始思惟「法」及離苦之道。剛開始觀察呼吸時所產生的困難已經過去。正見:是真正的智慧。通過思惟,了知真理。但還須親身體悟,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真理是實相,唯有親身體驗,才能洞察最終實相,止息苦惱。智慧有三個階段:聞慧、思慧、修慧。聞慧,就是通過閱讀、聞法得到的智慧,終究非親身體悟的智慧,只能算是借來的智慧。思慧,是知性上的理解,對聽聞和閱讀的說法,思考其是否合理、有用、實際,覺得滿意才會信受奉行,仍然非洞見,只是把聽來的智慧,予以知性的判斷。修慧,來自於對真理親身的體驗與領悟,修證而來的智慧,可改變內心的本質,繼而改變人的生命。修慧是透過直接體驗,將法運用到生活中,讓人受益。唯有修慧,才能斷除煩惱。所以,葛印卡內觀法特別重視修慧。聞慧和思慧的益處在於激勵並引導人走向實證的修慧。如果對聞慧,毫不質疑地接受,就會成為證得實相的障礙。同理,如果僅滿足於思考、研究及理解真理,卻不直接體悟,那麼思慧也將成為解脫的障礙。每個人必須自己努力,真理需要直接實踐和體驗,只有親身體驗,才能使心解脫。就連佛陀的開悟,也只能使他自己解脫。佛陀說:必須自修、自悟;已到對岸的人,只能指出那條路。這三種智慧中,前兩種並非佛陀的創見。佛陀對世間獨一無二的貢獻,就是教導人們去親身體悟真理,從而培養實修的智慧。這種對真理的直接體悟,就是「內觀」的修持方法。過去習性反應的累積:保持覺知及心的平衡,是停止新的習性反應和痛苦的方法。不再起習性反應,就不會再造痛苦之因。但過去累積的習性反應,仍會帶來痛苦。過去的習性、個人的喜好與偏見,扭曲模糊了對內在、外在世界的認知,故中性的感受,立刻變成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再對這個感受起盲目反應,就會製造新的習性,繼而扭曲以後的認知,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每當生起盲目反應,就會加強它的慣性。每當貪嗔生起,就會強化內心滋生貪嗔的傾向。一旦這種內心模式定型,就會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該如何根除舊有的習性反應?必須對內觀修行的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四大:現代科學家已經確認了佛陀的發現,實驗證明整個身心及物質世界都在不斷地振動和燃燒。世間一切瞬息萬變,剎那生滅,都是無常,但因變化快速連續,從而造成了恆常的幻相。要想打破幻相,唯有向內探求。通過內觀,可以發現身體的每個細胞都以極快的速度生滅,並呈現出物質的基本特徵——四大:地水火風。軟硬的特性(地)、粘著的特性(水)、冷熱的特性(火)、以及動的特性(風)——於是身體就會呈現各種感受。這些感受生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所吃的食物、居住的環境,或心中生起的任何念頭。同樣,心的活動,就是習性反應。習性反應,可以解釋為「形成」,包含「形成的過程」,及「所形成的東西」。心識的生起,皆源於盲目的習性反應(行緣識)。無常、無我及苦:在觀察覺知中,很快就會領悟到感受的無常。每一時刻,在身體的每一部位,都有感受生起,每種感受在不斷變化,心更是瞬息萬變,心理變化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又消失。身心狀況,同外部世界一樣,時刻都在改變,這就是身心的實相:變化無常。通過無常可了知事物瞬息萬變的本質——萬物都擺脫不了無常的定律。隨著對無常的了知,無我的智慧也會隨之顯現。沒有「我」,沒有我所執著的「我的東西」,包括自己的身體,一切都在不斷生滅。假如執著於「我」、「我的」,執著於任何無常、短暫、幻想、以及不可控制的東西,就會產生無盡地痛苦煩惱,結果畢竟都是「苦」。因為瞬息萬變的事物非「我」能夠主宰,通過觀察感受,就可親身體驗這些實相。對無常、無我及苦有了深刻體驗,智慧也將顯現於日常生活,就可透過表相,探求實相,走出虛妄執著,健康快樂地生活。願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四、第四天(3月7日):上午:觀呼吸;下午:內觀上午要求縮小觀察範圍,更加專註,而且堅持一小時不動。前三天半,觀呼吸,面積由大到小,感覺從粗重到細微,主要練習心的專註。這是真正進入內觀法之前的預備階段。其實就是訓練定力,將觀察目標集中在鼻端很小的範圍內,覺知入出息、及入出息的長短、冷熱等變化。如果哪裡疼痛、不舒服,就觀察那裡,等到疼痛、不舒服感消失,然後再回到入出息上。我以前訓練過,所以並不感到困難。下午開始進入真正的內觀,就是從頭到腳觀察全身的感受,目的是通過觀察,了解身心的實相,這就是內觀。葛印卡內觀法比較重視修受念處,因為人往往對苦受產生嗔心、對樂受產生貪心,從而造業。通過內觀,覺知三受,以對治貪、嗔、無明。前三天半,受五戒、八戒,觀呼吸,繫心一處,再加上許多嚴格的行為規範,主要就是修戒和定。下午進入內觀,就是觀察全身的感受,這就是內觀,即修慧。內觀法是從每個角度觀察實相,面對的不是修改過的自我形象,而是整個未經刪剪的實相。觀察自我的實相,往往是痛苦的,甚至令人難以接受。其實,我知道,感到疼痛、不舒服是好事,這恰恰是對治它、解決它的好機會。所以,我在向老師報告時說:我正在觀察、覺知、享受著痛苦。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4:如何修習內觀——業的法則——心行的重要性——五蘊——保持覺知和平等心是離苦之道第四天非常重要。大家已經開始探究各種感受的實相,過去由於無明,這些感受引起各種煩惱,但感受同樣可以作為根除煩惱的工具。注意:應當按照一定順序移動注意力,掃描全身,不留空白,因為全身都有感受,但需要開發。不應跳過觀察的部位,而將注意力移動到感受強烈的部位,否則會漏掉許多部位。將注意力從頭移到腳一般大約需要15分鐘。不要在某個部位停留太長時間,最多不要超過2分鐘。注意力的範圍大約在2-3吋。先觀察身體的表面,等全身有了感受,就可深入觀察身體內部。通過這種方法,可在整個身體上找到感受。什麼是感受?任何身體的感覺都是感受。自然、普通、平常的身體感受,無論苦樂、粗細、清晰與否,不要忽略任何感受,只須去體驗、覺知、保持平等心。練習內觀,通常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經歷粗糙、強烈、不舒服的感受。同時,激動的情緒或是早已遺忘的想法和往事又會升起,隨之帶來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更有甚者,練習觀入出息時的障礙,如貪、瞋、昏沉、不安、疑等,此時又會重現,力量更為強大,令人無法維持對感受的覺知。對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回到觀呼吸上,讓內心再次平靜,使心變得更為敏銳。內觀者要有耐心、不屈不撓,重新培養更深的專註力。要了知,正因為某些根深蒂固的習性反應被攪動了,才會浮現到意識表層。漸漸地,以從容不迫的持續努力,使心重回寧靜和專註。激動的想法或情緒一旦消逝,就可恢復對感受的覺知。通過反覆練習,強烈的感受會消融成平穩、細微、最後化為一種瞬間生滅的振動。內觀教導我們死亡的藝術:如何安詳、和諧地死去。就是要學會做此刻的主人,活在當下,不再產生習性反應。應如何遠離痛苦呢?只有通過覺知和平等心,這是內觀修行的兩個重點。通過覺知,打破意識與潛意識的樊籬。其實潛意識一直在活動,而意識卻不知道。當潛意識浮現時,就輕易打敗了心,通過內觀,就能令心變得清醒、覺知、遠離無明。保持平等心,不對任何感受和體驗,生起粘著或排斥之心。覺知任何感受而不起反應,不再貪嗔造業,就不會增加痛苦煩惱,只以平等、平常心客觀地觀察每個現象。願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五、第五天(3月8日):內觀——覺知全身——從頭到腳要求從頭到腳一點一點觀察身體每個部位的感受:冷熱、癢痛、酸、漲、麻等。我按照要求從頭到腳觀察,一般觀察一遍需要10分鐘左右,但有的部位我卻沒有任何感受。後來老師問我,是否找到感覺?我反問老師,如果覺知某部位後發現沒有任何感受,那麼算有感覺,還是沒有感覺?老師說算有感覺。於是我回答,那麼應該說我找到了感覺。我發現自己竟然堅持下來了,原來擔心自己一天根本坐不了12個小時,但沒想到居然做到了,所以非常高興,看來困難終究都會過去。慢慢地,我感到不需太費力就可精進,不再掙扎,全身放鬆、參與而不執著,就能全神貫注地練習。這時,嚴格的行為規範成了有利的支持;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很快過去。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5:四諦——緣起我們已經從在限定範圍內觀察呼吸,到觀察全身上下的感受。練習內觀,通常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經歷粗糙、強烈、不舒服的感受。同時,激動的情緒或是早已遺忘的想法和往事又會升起,隨之帶來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更有甚者,練習觀入出息時的障礙,如貪、瞋、昏沉、不安、疑等,此時又會重現,力量更為強大,令人無法維持對感受的覺知。當我們開始觀察第一聖諦——苦諦時,苦的原因很快會清晰地浮現,我們也開始觀察它,這是第二聖諦——集諦。如果原因根除,則苦就會根除,這是第三聖諦——滅諦。要根除苦,就要有所作為,這是第四聖諦——道諦,離苦之道。人從生到死要經歷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恚、愛別離、五取蘊苦。對五蘊(身心)的執取是苦因,執取產生我執。通過十二因緣可以了知輪迴之理。痛苦始於對自身實相的無知,另一個苦因是習性反應——因無明蒙蔽而累積的貪嗔反應(造業),然後發展為執取,導致種種不快樂,最後形成生死輪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以,痛苦的三大根源是無明、貪愛和嗔恨。離苦之道就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通過緣起法則,可從輪迴中解脫。集諦的根源在於無明。從無明開始的十二緣起,揭示了生死輪迴的真相。如何打破十二緣起的連接,脫離輪迴?可以從感受這個環節下手。為什麼選擇「感受」作為觀照的對象,以打破十二緣起的連接呢?因為透過感受可直接體驗真理。六根對六塵時,各種感受立刻產生。佛陀形容根塵相對、產生感受的過程:兩木磨擦即生熱、並迸出火花。同樣,樂觸產生樂受、苦觸產生苦受、不苦不樂觸,產生不苦不樂受。感受是體驗世間一切現象的關鍵。要培養實修的智慧,必須培養對感受的覺知。身體上的感受,和心理狀態息息相關。任何心理狀況,如想法、概念、想像、情緒、記憶、希望、或恐懼,浮上意識表層,感受就會跟著生起。每個想法、情緒、內心的變化,身體上會伴隨著相應的感受出現。因此,觀察身體上的感受,同時就觀察著內心。感受是心身交會的十字路口,感受發生在身體上,同時它也是心理運作的過程——四種心法(受想行識)之一。它由身生起,由心感受。如果對感受不清楚,則對實相的觀察,永遠不完整、不深入。身心的接觸,都會產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由於心缺乏足夠的專註力,只能覺察到較粗重的感受。練習觀入出息後,心就會變得敏銳,而培養出覺知,就能逐漸清楚地體驗全身所有的實相。通過內觀,修行者學會不再起習性反應。此時,心識之流不會立刻停止,舊有的貪嗔習性反應就會生起,浮上心識的表層。如果對此生起好惡的習性反應,就會製造新的貪嗔。如果不起盲目反應,舊有的習性反應就會消逝、滅去。如此,保持平等心,讓過去累積的舊有習性反應,一個接一個地升到心識的表層,以各種感受呈現出來,然後一個接一個地被根除。每個習性反應生起又滅去,如此循環不已。只要貪嗔的習性仍然存在,因緣成熟時,潛意識的習氣就會生起貪嗔反應。通過內觀訓練,可漸漸改變這些習性反應,以平等心觀察每個感受,逐漸削弱併除去貪嗔習氣。某種習性反應被根除後,相應的痛苦就會解除。這是一條離苦的大道。只要不起盲目反應。一層又一層的舊習性反應就會被根除。從而能享受從痛苦中解脫的快樂,直到全然解脫,無限快樂。內觀就是要訓練,使心不起習性反應。須知,當下最為重要。何時開始打破習性,痛苦也會開始被解除。要想達到目標,必須靠自己用功。願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六、第六天(3月9日):內觀——覺知全身——從頭到腳,再從腳到頭要求從頭到腳,再從腳到頭,一點一點觀察身體每個部位的感受:冷熱、癢痛、酸、漲、麻等。疼痛難忍、不舒服感似乎又回來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本來疼痛已經減輕了許多,可是又開始疼痛。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後來,老師告訴我,這是正常現象。如果腿痛不已,通常會立刻產生厭惡感,希望疼痛立刻消失,但往往痛得更厲害。於是,身體的疼痛變成心理的更大痛苦,所以疼痛是長久以來在內心累積起來的,上面一層消除了,感到輕鬆了許多。繼續觀察,因緣成熟,下面的又浮現出來。所以,這是好事,應保持平等心,繼續觀察、覺知。老師還強調:觀呼吸時,只能觀察自然的呼吸,不要刻意控制或調整呼吸。同樣,練習內觀時,只要觀察身上的感受即可,有規律地移動注意力,先從頭到腳,然後從腳到頭,從一端移到另一端。但在整個過程中,不刻意尋找或避免某種感受,而是如實地觀察、覺知全身出現的感受,無論感受是冷熱、輕重、癢、悸動、緊、脹、壓力、疼痛、刺痛、脈動、或振動等,不追求任何特殊的感受,只是如實地觀察自然生起的各種感受。按照要求,我從頭到腳,再從腳到頭,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進行觀察。剛開始時,只在身體的某些部分有感受,而其它部分沒有。後來我知道,這是因為覺知尚未完全開發,所以只能體驗強烈的感受,而覺察不到細微的感受。然而,輪流專註於身體的每個部位,觀察全身,不讓注意力被強烈的感受吸引,經過訓練,專註力就會增強,就有能力繫心於選擇的對象。然後,運用這樣的定力,系統地觀照全身每個部位,不必迅速略過感受不明顯的部分,跳到感受較強的部位。不貪戀某些感受,也不刻意避開其它感受。漸漸地就能體驗到身體每個部分的感受。後來,我發現這些部位逐漸連成一線,並隨著觀察部位的移動,似乎有股氣流,也在身體內移動,最後也連成一線。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6:培養對感受的覺知及平等心的重要性——四大與感受的關係——物質生起的四種原因:五蓋六天過去了。佛陀教我們接受苦,還教我們脫離苦。諸行無常。當洞見無常之理時,就脫離超越了痛苦,這是一條凈化之道。苦的直接起因,就是造業——心的習性反應,貪嗔等煩惱的積累。心的習性反應是,樂受則迎,苦受則拒,因此總是激動不安。由於心比身變化更快,更為無常,於是對外境: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如各種景象、顏色、氣味、味道等,常常產生盲目的習性反應,接著產生貪嗔、痛苦、輪迴。如果了知痛苦的根源在於盲目的習性反應,就會努力不再起習性反應,故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學會觀察並改變自己。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面對逆境,負面的習性反應——恐懼、嗔恨會油然而生,恐怕還沒覺知,就被負面情緒所控制。每個習性反應不僅被前導的心理過程所牽制、制約,同時也牽制、制約後續的心理過程。保持覺知及心的平衡,是停止新的習性反應和痛苦的方法。不再起習性反應,就不會再造痛苦之因。修行並非一帆風順,也會遇到阻礙,有五大敵人——貪、嗔、昏沉睡眠、掉舉惡作、懷疑。按照上面介紹的方法修習內觀,就可對治以上五蓋。因為內觀是自然的法則,覺知和平等心是對治煩惱的利器。要以全然的信心與徹底的了解來用功,把握當下的機會,以解脫煩惱痛苦,享受真正的安詳與快樂。練習內觀,通常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經歷粗糙、強烈、不舒服的感受。同時,激動的情緒或是早已遺忘的想法和往事又會升起,隨之帶來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更有甚者,練習觀入出息時的障礙——五蓋,貪、瞋、昏沉、不安、疑等,此時又會重現,力量更為強大,令人無法維持對感受的覺知。對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回到觀呼吸上,讓內心再次平靜,使心變得更為敏銳。內觀者要有耐心、不屈不撓,重新培養更深的專註力。要了知,正因為某些根深蒂固的習性反應被攪動了,才會浮現到意識表層。願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七、第七天(3月10日):內觀——覺知全身今天要求同時觀身體對稱部位的感受,還要求在生活中修行,無論行住坐卧,都要注意觀察自己的動作。其實,我早就這樣做了,對此並不陌生,沒有任何障礙。通過持續觀察,精進努力,身體不再那麼痛苦不堪,難以忍受。我漸漸發現隨著觀察部位的移動,那股氣流也在身體上迅速流動。我忽然感到,這有點類似氣功,好象是在打通經絡,擔心是否會出偏。後來,老師告訴我,這與氣功不同,不是用意念,而是通過覺知,體驗當下的身體感受。內觀時不必嘗試了解感受的起因。它們也許緣於外在的環境、坐姿、痼疾、體弱、或是所吃的食物等。原因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覺知當下身體的感受。我盡量做到保持覺知,無論坐上、坐下,經行、吃飯、休息,都盡量保持覺知。那股氣流的移動似乎越來越快,全身也越來越熱,好象全身的細胞都被激活了。氣流通暢,自然病痛減輕了許多,難怪人們常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7:對微細與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覺知的持續不斷——五個朋友:五力——信心、精進、正念(覺知)、定(專註)、智慧七天過去了。內觀修行有兩個重點:覺知與平等心。內觀者必須同時培養覺知與平等心,才能在修行的正道上前進。必須覺知到整個身心最細微的本質。要達到這個目的,僅專註於身心的表面現象(如身體的動作,或心裡的念頭)是不夠的。必須對全身的感受培養覺知,並對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也許,修行者只能在瞬間覺知到身體上的各種感受的實相,不再生起盲目反應。即使如此,也會有極大的效果。隨著持續不斷地練習,保持平等心的時間將逐漸增長,不斷起反應的心理慣性被打破,舊的習性被根除,直到不再有任何盲目反應,心就從痛苦中完全解脫。內觀者必須同時培養覺知與平等心,才能在修行的正道上前進。必須覺知到整個身心最細微的本質。要達到這個目的,僅專註於身心的表面現象(如身體的動作,或心裡的念頭)是不夠的。必須對全身的感受培養覺知,並對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即使出現粗糙、強烈、不舒服的感受,如果從容不迫地持續地努力觀察,使心重回寧靜和專註,激動的想法或情緒一旦消逝,就可恢復對感受的覺知。通過反覆練習,強烈的感受會消融成平穩、細微、最後化為一種瞬間生滅的振動。此時,最大的危險,是將這種舒適的體驗當作目標,須知感受瞬息萬變,一切無常,故不應貪著,應保持平等心,無論對於粗重的或是微細的感受。接下來,大家應該對身心進行全面地觀察,無論是在坐上、坐下,無論行住坐卧,都應保持覺知。要做到這些,需要五個朋友的幫助。即五力——信心、精進、正念(覺知)、定(專註)、智慧。沒有信心,就會產生懷疑而舉足不前,無法用功。但不能盲信,要真正了解皈依三寶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信仰,還需要在實踐中親身體驗。精進,即努力,也不應盲目,必須認清方向,否則會誤入歧途。保持正念,可以覺知當下的實相。專註,可以時刻保持對當下實相的覺知。智慧,這裡主要指修慧,通過親身體驗身心的實相,才能開發智慧,並對所以感受保持平等心,最後走向解脫。內觀的目的,是使我們正確地生活,保持心的平靜、安詳和快樂,並過著愉快、健康、美好的生活。願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八、第八天(3月11日):內觀——覺知全身——覺知與平等心要求觀察全身感受,並且通掃全身。老師特彆強調「如實觀察,保持平等心」。不論感受是苦是樂、是強是弱、是異是同,皆與禪修不相干。內觀者所要做的,只是客觀、如實地觀察。無論痛苦的感受有多難受,愉快的感受多吸引人,都不因任何感受而分心或黏住,要以不執著的心觀察自己,就像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進行研究一般。內觀可說是一種精神的斷食,由此清除過去的習性。保持覺知和平等心,不再起盲目反應,不再累積任何習性反應,就開始了凈化的過程。了知覺知與平等心的重要容易,但要做到卻並非易事。因為過去的串習力量強大,會想盡千方百計干擾正念的修習,這令我有了「如同一人與萬人敵」的感受。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8:業的增長與滅除法則——平等心是最大福報,讓人過著真正自主的生活,將有快樂的未來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一切行、心理狀況都是無常,有著生滅的本質。它滅去,接著又生起,不斷重複,這是業增長的過程。如果培養觀智,客觀觀察,增長的過程就會停止,接著開始根除。業不斷生起,若持續地以平等心覺知,它就不斷失去力量,一個個消失滅去。業消除多少,就得到多少快樂,直到業完全消除,將獲得無限快樂,徹底解脫。所以,關鍵是了知無常,不對負性感受起習性反應,始終保持平等心,則行不會增加,反而會一個個減少,這是滅除的過程。通過體驗這個過程,就會發現舊習性消失,痛苦逐漸減輕,證明它是有效的。體驗實相是佛法的要旨。身心就是不斷生滅的過程,若產生執著,就會痛苦。如果體驗到它的無常性,執著就會消失,這就是內觀者的工作:觀察體內不斷變化的感受,了知無常的性質。當感受生起時,不起任何習性反應,只是讓它生起又滅去。舊習性會浮上表面後滅去。舊習性和執著停止,痛苦也會停止,才會獲得解脫自在。這是長期的工作,必須不斷用功,每走一步都會獲得一步的利益。唯有不斷努力、耐心、持續地練習,才可以抵達目標。覺知和平等心,能令心得到凈化。無論體驗到快樂、痛苦,重要的是不起貪嗔之心,不起習性反應,就不會造成新的痛苦。當所有的習性反應一個接一個地被根除後,心就會徹底解脫。有位聖者說過:習性本無常,生滅為本質。生起並根除,快樂隨現前。真正的智慧,是透過直接體驗內在深處的真理而得到的了悟。這就是佛陀所說的:「如實觀察實相,而生起的智慧」。有了這樣的智慧,就能從痛苦中解脫。任何身體上的感受,都能生起對無常的體認,止息貪嗔的習性反應,客觀地觀察實相,不再製造痛苦。我們必須先檢視自己的缺少,內心沒有雜染,保持清凈,才能幫助更多的人。佛陀說世上有四種人:從黑暗走向黑暗:沒有智慧,充滿抱怨、憤怒、嗔恨、敵意,只會帶來更多痛苦、黑暗;從光明走向黑暗:有地位、金錢、權勢,但因沒有智慧,無明而自大,只會走向黑暗;從黑暗走向光明:處境很糟,但有智慧,以平常心盡量改善,不帶敵意,充滿慈悲;從光明走向光明:有地位、金錢、權勢,又有智慧,以愛心、慈悲造福他人。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來,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通過內觀,可培養對感受的覺知與平等心,成為當下自己的主宰,開創光明的未來。願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九、第九天(3月12日):內觀——覺知全身通過訓練,我的腿及全身已不那麼痛了。今天由遍掃全身,改為穿透式掃描,前後、左右地交替進行。通過訓練,雖然還會覺知到身體的疼痛,但當超越它時,我體驗到了身體的「空」,及「身痛心不痛」的感覺。心變得非常寧靜,像清澈的湖底般靜謐,清晰地倒映出周邊景緻,同時讓人澈見它的深處,內心充滿積極、肯定、美好與安詳。身體的每個細胞,心理的感受,似乎在不斷變化,的確沒有一個真實的、永恆不變的我存在。此前,也明白無常的道理,而現在通過內觀,可以直接體驗到無常的感受,並非僅限于思維和推理。有時,可能由於精進過度,會大量流汗,遍掃全身的速度很快。但接下來,會感到疲憊和昏沉,提不起精神。這使我認識到,修習時保持心理平衡,及對治五蓋的重要性。通過今天的內觀實踐、聽老師的開示、與王老師的交流,我終於了知內觀的關鍵所在:從粗糙到細微,開始享受通體流暢之感;然後流暢之感突然消失,再度體驗緊張、不愉快的感受,或沒有感受,心裡再度緊張。如果此時產生厭惡之感,證明還不了解內觀,因為只想趨樂避苦,痛苦就不會消除。消融後粗重感再度出現,意味著進步而非退步。保持平穩,觀察感受,對習性反應保持平等心,使舊習性消失,根除貪瞋和無明,就會一步步走向解脫。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9:將內觀應用於日常生活——十波羅蜜——舍離、持戒、精進、般若(智慧)、忍、真諦(真理、實相)、堅決、慈心(無私的愛)、平等心、布施。應如何遠離痛苦呢?通常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內心就失去平衡,開始產生負面情緒,於是痛苦不堪。如何避免負面情緒的產生、不自尋煩惱?如何保持安詳與和諧?一些有智慧的人發現,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如起身、喝水,數數字等。但深入實相、探究到究竟真理的內觀者發現,轉移注意力,只能在意識表層感到安詳和諧,並不能將負面情緒剷除,反而將它壓抑在潛意識內,並不斷積累,遲早會如火山一樣爆發。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不迴避、不壓抑,敢於面對它、觀察它、解決它,負面情緒就會失去力量,無法主宰我們的心。開悟者發現,每當內心產生不凈煩惱,呼吸會變得不正常,身體會產生生化反應,產生不同的感受。所以,觀察呼吸和感受,通過覺知和平等心,不對任何感受和體驗,生起粘著或排斥之心,客觀地觀察每個現象的生滅,對一切泰然處之,保持心的平靜,不再盲目起習性反應,就會採取對自己和他人有益的行為,逐步化解矛盾,解決問題,消除痛苦和煩惱,走向解脫。要達到最終目標,必須圓滿培養十種良好的心理特質,即十波羅蜜——舍離、持戒、精進、般若(智慧)、忍、真諦(真理、實相)、堅決、慈心(無私的愛)、平等心、布施。我們的十日課程,就可以同時修習、增長這十種波羅蜜。大家在這裡得到的一切都是他人布施捐獻的,吃住、教導也完全免費。接下來輪到我們有機會為他人做布施了,無論多少,視個人能力,只要心正,都有利於增長布施波羅蜜。我們不期望有任何回報,只想著讓他人也有機會體驗法的利益,並解除他們的痛苦。當這十種波羅蜜——十種良好的心理特質臻於圓滿時,就會達到究竟的目標。要持續修行,一點一滴地增長所有的波羅蜜,在八正道上不斷前進,不僅為自己的利益和解脫,同時也為了眾生的利益與解脫。願一切苦難的眾生都找到純凈的正法,得到解脫!願一切眾生快樂!十、第十天(3月13日):內觀——覺知全身今天上午修慈悲觀。此前因為我經常修慈悲觀,所以並不陌生。修慈悲觀可以對治嗔心,使心柔軟、調柔,效果很好,建議大家多修習。不過,我通常按照自己總結的方式來修:願我快樂,遠離痛苦,究竟安樂!願同修快樂,遠離痛苦,究竟安樂!願南禪(西園)寺人快樂,遠離痛苦,究竟安樂!願長汀(蘇州)人快樂,遠離痛苦,究竟安樂!願福建(江蘇)人快樂,遠離痛苦,究竟安樂!願中國人快樂,遠離痛苦,究竟安樂!願全球人快樂,遠離痛苦,究竟安樂!願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快樂,遠離痛苦,究竟安樂!十點多,禁語解除,學員可以進行充分交流。我同這裡的一位長住比丘進行了簡短交流。他在南禪寺已經半年多了,好象打算繼續待下去。因為不允許連續參加內觀課程,所以他平時可以做事務長、法工等。其實,做事務長、法工,服務大眾,並不妨礙修習內觀,反而成長得更快,因為這是在實踐中修習內觀、培養慈悲心,可迅速增長波羅蜜。據我了解,有的法工已經參加了十多期十日課程,非常讚歎他們。下午將看介紹內觀的VCD,後來我了解到,全印度的監獄都給犯人開內觀課程,令人激動,真是慈悲的法流啊。學員將於14日早上必須離開。因為假期已滿,就要開學了,我必須下午離開。於是中午抓緊時間,捐助了一些事先準備好的現金和物品(剛到時就想捐助,但不被允許)。王老師告訴我,葛印卡老師堅持不收費:無論教授內觀,還是食宿等,均不收費,這樣可以避免許多問題,保證所傳的法的純正性。所以,內觀中心有如下規定:根據純凈的內觀傳統,課程得以進行,主要靠捐獻。只有曾參加過《葛印卡內觀十日課程》的學員的捐獻才會被接受。第一次來參加課程的學員,可在課程的最後一天或其後捐獻。依靠從中得益的人的支持,課程得以開展。因為希望他人也能受益,故可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及意願捐獻。這些捐獻是全世界各內觀中心舉辦課程的唯一資金來源,並非由富裕團體或個人資助。無論老師或工作人員都是自願服務而沒有分毫報酬。如此,內觀得以純正地推廣,不含絲毫的商業色彩。捐獻不論多寡,助人的意願才更為重要:我參加的課程是靠過去學員的慷慨捐獻,現在也讓我為未來課程的費用付出一些,使他人也能分享這份法喜。回程車票是事務長、法工幫助訂的,真的非常感謝他們。我與事務長、法工、其他學員進行了簡短交流,有許多人並不了解佛法,但通過禪修確實得到了切實的體驗和法益。甚至有人還問我在哪裡可以學習佛法,並參加禪修。我向他們介紹了蘇州西園寺。另外,我還與在大殿值班的沙彌進行了交流,他平時看大殿、掃院子,事情不多,以自修為主,也可隔一期參加內觀禪修。在門口流通處值班的沙彌尼還告訴我,這裡的常住不上早晚殿,平時就是內觀禪修。我終於踏上了回蘇州的的路。回頭望著南禪寺,真的非常感謝這裡的常住。據說主持也是頂著壓力堅持舉辦內觀禪修,因為所請的指導老師都是海外的,會引起當地公安局的關注。指導老師有台灣、緬甸、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大多是華人,他們都在默默地無私地奉獻著,都是義務地無所得地把佛陀純正的法,傳播給希望解脫痛苦煩惱的人們,切實地實踐著菩薩行,自利利他。這使我深刻體驗到走解脫之道,與行菩薩行並不矛盾,只是不同的修行階段。正如導師濟群法師所說,「先發菩提心,再修解脫道,等有了一定的解脫能力,然後行菩薩行」。葛印卡老師和王老師告訴我們:內觀者所經歷的過程,可比喻成外科手術,就像刺破蓄膿的傷口,必須切開傷口,壓擠傷口,除去膿液,這是非常痛苦的事。但若不如此做,傷口永遠無法痊癒。一旦除去膿液,以及它所造成的痛苦,傷者就能重獲健康。同樣,憑藉這十天的課程,內觀者除去心中部分的緊張壓力,就能享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內觀的過程帶來內在深處的改變,這種改變在課程結束之後,仍須持續進行下去。內觀者會發現,從課程中所獲得的任何內心的力量、任何所學到的東西,都可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獲益良多,並且對他人也有好處。生活變得更加和諧、豐富和快樂。但是,未參加過課程的人,千萬不可自己在家中通過閱讀內觀手冊,代替參加課程。因為禪修是嚴肅的事,特別是內觀修行方法,它涉入心的深處,不可隨便兒戲。學習內觀最好還是參加正式的十日課程,有適當的環境及老師協助學習及禪修,如果有人不顧此警告,想通過閱讀內觀手冊自學內觀,那完全是自冒風險。葛印卡老師開示要點10:修行方法回顧十天過去了,讓我們回顧一下所學的內容。開始是皈依三寶:佛法僧。佛為覺者,發現覺悟之道的人;法具有普遍性,所發現的覺悟之道,將人導向解脫;僧為無數依此方法修行的前賢大德,以及通過修習,根除習氣到某種程度的人。你們是以這樣的了解而皈依三寶。接著受持五戒,這是修行的基礎。戒律是放之四海皆準的,能令身心清凈,便於用功修行。持戒能培養正定。定是慧的基礎,有了智慧,可以洞察內心深處,令心凈化。接著是放下自我、虛心受教,包括遵守課程規定及作息時間,完全按照佛陀及指導老師的教導,這是為了給這個修行方法一個公平的實驗機會。否則,充滿懷疑就無法正確修行。但不是盲信,有疑惑可向老師請益,解決疑問。然後修行觀呼吸,目的是培養心的控制力和專註力,即正定。要求只是觀察自然的呼吸,目的是為了探究身心的實相,從粗到細。然後開始進入內觀禪修,以培養般若智慧,洞見自我的本質,凈化內心。內觀即如其本然地觀察實相,從頭到腳觀察自然的感受,由表及裡,直接體驗身心虛幻不實的本質——剎那生滅,一切皆無常。通過這樣的體驗消融自我欲去除貪嗔痴,走向離苦的道路。通過內觀,體驗「我」、「我的」現象的真本質。現象有身心兩個方面。內觀者從觀察身體的實相開始,為了直接體驗實相,必須感覺到身體,即覺知全身上下的感受。所以,修習「觀身念處」的同時,必然涉及「觀受念處」。同樣,離開心中的心念想法,也不能體驗心的實相,因此,「觀心念處」的同時,必然涉及「觀法念處」。無論探究「我」的身或心,都離不開感受的覺知,這是佛陀的獨特貢獻。根塵識相對產生受,從而導致貪嗔的習性反應、造業和輪迴。修行四念處,在每段結尾都有重複的內容。包括幾個階段,第一(堅實)階段:是分別體驗到生起和滅去,禪修者覺知到堅實的實相,即粗重的感受;第二(消融)階段:是同時體驗到生起和滅去,粗重感消融成為微細的振動,以極快的速度生起滅,身心的堅實感也消失了。強烈的情緒和感受都消融成為振動,這就是身心的實相——不斷生滅,沒有實體。第三(行舍)階段:只有體驗到身心架構的消融,才能去除對身心的執著。沒有執取,就進入行舍階段。埋藏在潛意識中的雜染浮現於心的表面,這是進步而非退步,以平等心觀察,貪嗔等煩惱就會一個個消失滅去,身心由此得以凈化,一步步走向解脫。無論起點怎樣,都須經歷這樣的階段,才能到達涅槃之境。任何情況下,平等心都很重要。千萬不能將內觀禪修當遊戲,嘗試一個又一個修行方法,每個都淺嘗輒止,這樣永遠達不到目標。你可以嘗試不同的修行方法,也可給這個方法兩、三次試驗機會,但不要一輩子都在嘗試。當找到合適的修行方法,就要認真修行,以達最終目標。(二)報告篇小結此次參加《葛印卡內觀十日課程》,通過聽葛印卡老師的開示錄音,及王老師的交流,可以總結出以下內觀要點:一、洞察究竟實相,修戒定慧,走向解脫練習有三個階段:學會這個技巧,知道怎麼做和為何而做;實際練習;洞察實相,依此技巧可觀察實相,邁向目標。剛開始從身體各部分、四肢及各器官進行觀察,會發現有緊硬的固體、柔軟的流體,有動有靜,會感受到體溫與氣溫的不同,以及產生的喜好,偏見及貪瞋。繼續覺知,原先被忽略的細微感受會顯露出來。不同部位感受不同,這些感受不斷生滅。此時已超越表層,但只是粗顯實相的整體構造,還未從貪瞋中解脫。繼續覺知,可體會到感受變化的本質,通體有細微感受,不斷快速生滅。無論觀察內在的血液、骨骼,固體、液體或氣體,醜陋或美麗,會覺察到一團不能區分的振動,這正是體內結構的究竟實相:不斷變化、生滅。同樣,內心的實相也可穿透,達到細微層面。比如,內心依過去的習慣,生起好惡之念,然後重複並加深這種反應,發展成貪瞋之心。如果加以觀察和覺知,它也會消融。一旦強烈的情緒消融,變為細微的感受,情緒就失去控制力。經由身心表面堅實的消融,可體驗到身心究竟的實相:唯有振動、生滅。經歷過這種實相的人說:這世界是火、是煙、它正在燃燒、正在振動。要達到消融階段,內觀者必須培養覺知與平等心。當消融發生時,非常愉快,疼痛消失,感得安詳、快樂。佛陀形容它:體證到身心的生滅,可享受喜樂和輕安,將證得和聖者一樣的無死。但這樣的愉悅,並非最終目的,必須再接再厲,才能體驗超越身心的究竟真相,而達到完全的解脫自在。我執,是最大的痛苦。通過內觀,可洞見無我、無常、苦。無常的實相不能只在知識層面上接受,或通過盲信而接受,必須親身體驗。同時,應了解自我幻化與痛苦的本質,才能建立走向解脫的正見,這才是真正地了知無常。當戒定慧三學達到極致,內觀者便可體驗到解脫的智慧,否則不可能洞見實相、解脫痛苦。在修習內觀前,須具有一定的智慧,哪怕先從知識層面上認識苦諦,才可能生起想努力解脫痛苦的念頭。所以佛陀說:正見是首要的。八聖道的第一步是正見與正思惟。必須正視問題並決定解決它,才有可能修習,並走在正道上,遵照戒律,端正自己的行為。通過覺知呼吸,可培養專註力和定力;通過觀察全身的感受,可培養解脫的智慧。當親身體驗到實相時,正見再度成為八聖道的第一步。透過內觀的修習,了知無常的本質,便可脫離貪瞋痴三根本煩惱。有了純凈心,就不會傷害他人,反而會對所有人充滿善意和慈悲。內心的平靜依靠嚴格持戒,及專註力。定力越強,越有深入的智慧。如此良性循環,才能走向解脫之道。修習戒定慧、八聖道,需要注意平衡。二、葛印卡內觀特別重視修慧、受念處、覺知和平等心現在我們所修的這種內觀法是按照戒定慧三學的次第而修。通過持戒,改善身語意三業,凈化身心;通過修定,精進用功、培養正念,繫心一處,培養專註力;最後通過內觀,樹立正見,了知無常、苦、無我之理,如理思維,開發智慧。如果以平等心觀察身體的痛苦,或暫時脫離「我的痛苦」的錯覺,或客觀地觀察痛苦,就會體驗到痛苦也在變化,不斷生起、滅去。通過親身體驗,了知這個道理後,痛苦就再也不會擊倒、控制我們。無論它很快消逝,或徘徊不去,都無關緊要。因為我們已經學會以不執著的心觀察它,不會再將身體的痛苦轉化為心理的痛苦。通過不斷地覺知,維持平等心,就可從痛苦中解脫。苦的起因在於對自身實相的無知。在無知的黑暗中,心對每種感受生起貪瞋反應,從而製造無數痛苦的種子。如何才能打斷它的因果之鏈呢?過去,由於無明而造業,因造業而輪迴,身心的痛苦也不斷累積。無論自殺、去除六根、六塵,都無濟於事。根塵識相對,必產生受。所以,這正是苦的因果之鏈可以被打破的地方。感受是關鍵的一環。只要有感受,就會產生好惡之心,接著會增長為強烈的貪瞋之心,最後變成執取,產生無盡的痛苦。然後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就變盲目的習慣。通過覺知每個感受,同時培養平等心,只是冷靜地觀察感受,不再產生好惡、貪瞋、執著。以智慧而洞見:它是無常的,正在不斷地生起、滅去。因果之鏈被打破時,痛苦就會止息。不再產生貪瞋反應,苦因就會消失。苦因是心念的行為(意業),即貪瞋的盲目反應。所以,應保持平等心,對各種感受念念分明,自然就會停止造業、輪迴。佛陀說:諸行都是無常。若能洞見此理,即能遠離苦厄,此乃凈心之道。諸行無常,即無論身體上的感受,或是心理的變化,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變幻無常的。若通過內觀的修行,以修慧觀察這個真理時,苦就會止息,因為遠離了苦因,放棄了貪瞋的習慣。這就是解脫之道。所以,若能覺知身體的感受,又能保持平等心,心當下就會自在解脫。剛開始內觀時,這種自在可能只會偶爾發生。通常心還是隨著習慣對感受起習性反應,導致貪瞋和苦的循環。但經不斷練習,念念分明的心就會從保持幾秒、幾分鐘,持續到很長時間。這就是止息痛苦煩惱的方法。培養覺知與平等心,並非漠視他人的痛苦,而一味追求自己內在的平和。如果想真正幫助他人,必須保持平和的心,還要有智慧。所以在採取行動前,須先檢視自己內心是否平靜、安詳、和諧,是否充滿愛與慈悲,才能真正利益他人。作為內觀者,既要超然,又要慈悲而冷靜。培養覺知與平等心,可有效地幫助所有的人。三、修習內觀的目的在於解除痛苦、獲得真正的快樂葛印卡老師每晚的開示都很精彩,他在開示中,也在《生活的藝術》中告訴我們,修習內觀可以帶來真正的快樂。什麼是真正的快樂?面對生命的起落,保持心境平穩安定,不動搖,不瞋恨,不煩惱,這就是最大的快樂。無論發生什麼,都能面對它,不緊張,不壓抑、不貪瞋、全然放鬆、發自內心地微笑、了知一切無常,始終保持內心的安定與平和,這就是最大的快樂。明白自己是主人,沒有任何事可以擊敗自己,微笑地接納一切,不是消極地疏離,不是逃避生活的困境,這是平等心,也是真正的解脫,透過內觀的修習,當下就可獲得。能從盲目的習性反應中解脫,才能採取對自他有益的積極行為,培養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有了純凈心、平等心(舍心),就會產生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的善意與愛心(慈心)、同情他人的失敗與痛苦(悲心)、隨喜他人的成功與好運(隨喜),這也是修習內觀的必然結果。給他人快樂,才會帶給自己快樂。分享自己的安詳快樂,體驗解脫的喜樂,同時也希望他人能體驗安詳快樂,遠離痛苦,這是最大的善。通過修慈,從內心深處自然地生起善意,慈悲會變得強而有力,產生安詳和諧的氣氛,利益眾生。佛陀說:凈化內心,能獲得圓滿的智慧。經歷喜悅、平靜、覺知、徹悟、安樂,培養平等心,就能享受生命。愉快時,覺知並盡情欣賞;不愉快時,也不會沮喪,設法了解實情,找出解決之道。隨時保持燦爛的發自內心的微笑、安詳、平等與善意、了知無常、心情放鬆,就可擁有更為豐富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愉悅和快樂,這就是法的目標。四、體驗解脫、證得涅槃解脫是可能的。人可以從習性反應、痛苦中獲得自由。佛陀說:「經驗超越身心世界,不是此界、彼界,不是日月,我稱它無生無滅、無住無生死。它不需要支持、培養、根基,這是痛苦的終點」。「有一個無生、無成、無為、無條件的存在。若非如此,將無法從有生、有成、有為、有條件中解脫。」涅槃並非只是死後的狀態,它是此處此刻可經驗到的。用否定語的措辭形容它,並非因它是負面的經驗,而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方式形容涅槃。每種語言都有描述身心現象的用語,卻很難描述超越身心的現象,只能權且用「它不是什麼」形容涅槃。事實上,試圖形容涅槃毫無意義,只會帶來混淆。不必討論或爭辯它是什麼,重要的是體驗它。佛陀說:能消除痛苦的原理,在於必須親自實踐。證得涅槃時,涅槃才是真實的,此時所有對涅槃的爭辯都變得沒有意義!必須穿越表面的實相,經歷身心的消融,逐漸止息貪瞋和執著,才能接近解脫的究竟實相,最後自然到達涅槃的境界。不必渴求,或懷疑,所有正確修習正法的人,都會到達這個境界。涅槃何時出現,無法預料,唯有持續觀察、不起習性反應,只須向目標不斷前進。法的利益不僅在未來,當下就有結果。正確修習內觀,遠離習性反應,就會體驗到安詳與解脫。涅槃原本存在,不需培養。只須培養心的最佳特質——平等心,無論體內、體外發生什麼變化,始終保持平等心,就可全然覺知實相、證得涅槃。已達解脫的人說:貪瞋痴的息滅就是涅槃,滅除內心的貪瞋痴,就能體驗到解脫。最後,請允許我以一行禪師的話結束正論部分:我們經常疏忽,從正念的道路上溜走。我們發誓,實踐覺悟的生活,體驗真實的快樂,修習微笑和專註的呼吸。樂此不倦,我們生活在正念之中。讓我們回來,生活在這美妙的當下,在心靈的花園種下美好的種子,構築智慧和慈悲的基石。我們沿著專註之路,踐行諦觀和理解,澈見萬物的體性,最終從長劫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我們學習和言愛語去照料別人,無論是在清晨還是在傍晚,我們將快樂的根須四處伸展,幫助別人解脫痛苦。結語根據以上所述,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切法的修習與成就,都離不開正念。沒有正念就無法觀照,不能憶念不忘禪修目標,不能觀照無常、苦、無我。因此佛陀開示說:「諸比丘,我說正念適用於所有的情況。」這可以理解為:正念對於每個生命、每個懶惰、不平衡的心,都是很有幫助的。或者可以理解為:借著正念的幫助,正知才能夠觀照,發揮作用。前行準備:修習正念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才能樹立正見。還須持戒清凈,選擇安靜整潔的環境,還要熱心正知地修習正念,這樣就會減少干擾和障礙,取得好的效果。掌握技巧:在修習正念時,可能會遇到許多疑惑,如修習正念的方法、次第、原理和技巧等;還可能遇到種種障礙,如腿痛、五蓋等。應當了知,修習正念雖有完整的次第,但更應注意把握當下的覺知和觀照。對於所有的疑惑和障礙,解決方法有四,一是回歸原始經典,從中尋找答案;二是查閱其他經律論三藏、工具書、及佛陀和佛弟子的傳記、開示集要等;三是借鑒近現代,及當代諸位法師、大德的內觀經驗,及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等,閱讀他們的傳記、開示集要和論文。還可以通過音像資料,或直接親近他們,得到他們的指導。四是親近身邊的師長、同參道友,虛心學習、相互交流和啟發,共同增上。這樣,就會減少障礙、解除疑惑,少走許多彎路,更有效地修行。不忘實踐:雖說應當親近善知識,但還須「自依止、法依止」。以手指月,若沒有手指,就看不到月亮,所以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同時,應當下就投入實踐,無論行住坐卧、語默動靜、起心動念,應時時處處不忘修習正念。因為畢竟手指並非月亮。站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應當了知:其實每個人面對的,就是自己的煩惱——唯一真正的敵人。唯有通過不斷地修習實踐,才能驗證佛法的真實不虛,並做到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從而走向解脫。融合各宗:無論修習任何法門,目的都是為了自利利他,所以我們時刻不能忘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通過修習正念,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各宗的教義,如「一心不亂」、「活在當下」、「萬法皆空」、「一切唯心造」等,真正做到融合各宗,避免與各宗及不同教派搞對立。積極弘法:除了通過修習正念,斷煩惱、追求解脫外,還應不忘發菩提心。通過修習正念,自己得到切實利益之後,還應把這種方法介紹給更多的人,幫助他們斷煩惱,走向解脫,利益更多的人,才能令正法久住。正如馬哈西尊者、葛印卡居士等,他們在世界各地開辦的內觀中心,接引了許多出家、在家眾,甚至完全不了解佛教的人,接引他們來參加禪修實踐,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及很好的效果。這也為我們今後的弘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經驗,尤其是他們的運作模式、組織結構、管理方法等,值得我們借鑒(正文完)。主要參考文獻一、佛教典籍《阿含經》,《大正藏》第1-2冊。《大念住經》(1998年版),印度內觀研究所(VRI)出版。元亨寺譯本《漢譯南傳大藏經·念處經》。巴利《長部·大念處經》。元亨寺譯本《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四·第一一八·入出息念經》。佛陀教育基金會編漢譯《南傳大藏經·五部》二、佛學專著、叢書濟群導師:《幸福人生的原理》,第171-181頁,甘肅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濟群導師:《我的判教觀》、《人生五大問題》,人生佛教小叢書系列第四輯,2009年。楊郁文:《阿含要略》,東初智慧海叢刊,1993年。覺音尊者:《清凈道論》葉均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1995年4月第四版。馬哈希尊者:《清凈智論》,溫宗堃譯,台北南山放生寺印行,2006年6月版。馬哈希尊者:《四念處選章》法藏講堂昌印,sujiva法師編輯。馬哈希尊者:《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馬哈希尊者:《法的醫療》,溫宗堃譯,法雨道場印行,2005年版。雷迪大師:《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阿羅漢的足跡——佛陀修行的基本法則》。帕奧禪師:《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帕奧禪師:《如實知見》,弟子合譯,香港佛教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班迪達尊者:《就在今生》,附錄二《五蓋及其對治法》;附錄三《觀智的進展》。焦諦卡禪師:《禪修之旅》,果儒法師譯,慈善精舍印行,2009年版。焦諦卡禪師:《炎夏飄雪》,果儒法師譯,慈善精舍印行,2009年版。恰宓禪師:《毗婆舍那禪——開悟之道》,果儒法師譯,慈善精舍印行,2009年版。約瑟夫·葛斯丁:《回到當下》,果儒法師譯,慈善精舍印行,2009年版。德·向智尊者:《正念之道》,台灣像樹林文化·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喜戒禪師:《正念的四個練習》,賴隆彥譯,香光尼眾佛學院印行,2009年版。印·葛印卡老師:《開示集要》,1984年;《慈悲的法流》,1993年;《生活的藝術》。威廉·哈特:《內觀——葛印卡的解脫之道》,內觀禪修基金會譯,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美·喬恩·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頓的禪修之道》,雷叔雲譯,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美·喬恩·卡巴金:《此刻是一枝花》,潤秋譯,文匯出版社,2008年版。美·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徑》,易之新譯,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9年版。日·玲木俊隆禪師:《禪的真義》,蔡雅琴譯,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美·薩姜米龐:《心的導引——寧靜安住的禪修之道》,周和君譯,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泰·阿姜念:《身念處禪觀修法》,VaraDhamma譯,高雄凈心文教基金會,1997年版。泰?阿姜查:《如實之道》、《靜止的流水》、《我們真正的歸宿》、《森林裡的一棵樹》等。泰·佛使比丘:《生命之囚》,1988年。棄我禪師:《四念處內觀智慧禪法》。曾銀湖編譯:《四念處》,大林靜舍印行,2001年。瑪欣德比庫:《緬甸帕奧禪林簡介》,修訂於帕奧禪林,2007年。性空法師:《念處之道——大念處經講記》。《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叢書》,第124冊《解脫道論》;《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叢書》,第132冊《佛學與科學論文集》;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共132冊,1998年。《南傳佛教三藏簡體中文版叢書》,雲南佛教協會、雲南佛學院、西雙版納總佛寺、曼聽佛塔寺、中國南傳佛教網印行,共7冊,2008年12月。三、學位論文、論文集恆強法師:《原始佛教之中道》,《戒幢文集》第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梁躊繼居士:《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尚未出版),2009年。何孟玲:碩士論文《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華梵大學,2001年。林崇安:《受念處的研究》,自《佛學論文選集》,國立中央大學,1996年。溫宗堃:《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兼論馬哈希念處毗婆舍那禪法》。關則富《TheFourSatipatthanasinEarlyBuddhism》,2001年。觀慧法師:《四念處禪觀之理論與實踐》,2006年。宗宏法師:《漢譯<阿含經>四念處之研究》,玄奘大學,2007年。哈磊:《四念處研究》,四川大學,2006年。烏多拉:《四念處觀法》,四川大學,2007年。《閩南佛學院研究生論文集》,第一輯,2005年。第七屆吳越佛教文化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暨東南佛國學術研討會《會議交流文集》,2009年。《覺群學術論文集》第一輯,253頁,《〈雜阿含〉述評》,2001年。四、期刊《人世間》,2009年,總第14期。《人世間》,2010年,總第15期。《法音》,2001年,第5期、第12期。《普門學報》,第46集,2008年7月。五、電子辭典、網路資料《大正藏·阿含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編。《大正藏·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605-639經》。《大正藏·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念處經》。《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大品·22經·大念處經》。《漢譯南傳巴利文三藏·長部大品·22經·大念住經》。中國南傳佛教網覺悟之路網站國際中文內觀網http://www.chinese.dhamma.org中國大陸內觀網http://www.vipassana.org.cn後記首先,非常感謝常住和研究所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條件和生活環境!感謝研究所為我們請來許多優秀的法師和老師!可以說我是懷著感恩心、惜福心和慚愧心度過了兩年中的每一天,實在是受益非淺!兩年來,我們學習了許多課程,尤其是與《阿含經》及解脫道有關的課程,如《佛法概論》、《印度佛法史》、《阿含道次第》、《大念處經》、《佛陀傳》、《法句經》、《南傳佛教概論》等。同時,我還利用假期自學了《阿含要略》、《清凈道論》、《攝阿毗達磨義論》等。尤其是從第二學期開始,我們有了禪修課,大和尚、濟群導師要求我們堅持每天打坐。在宗凈法師的指導下,我們開始了禪修實踐。但我遇到了很大的障礙——腿痛、全身不舒服等,而且持續了很長時間。在此期間,除了參加每周兩次的禪修活動,及每學期的禪七外,我還利用假期參加了幾次禪七實踐。尤其是2010年3月3日至13日,利用寒假參加了福建長汀南禪寺的《葛印卡內觀中心·十日禪修課程》,收穫很大,感觸很深,印象很好,同時解決了禪修實踐中遇到的許多困惑和障礙。本論文的撰寫雖然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但確定選題就化了近半年的時間。可以說本論文是本人兩年來的一次學習彙報。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每天大約化10個小時,共計約300多個小時,終於在2010年7月1日初步完成。在此寫作期間,承蒙三寶加持,以及各位法師、老師的支持,總體還算比較順利。兩年來,住持普仁大和尚、所長濟群導師多次為我們做開示,將修學的核心及要點一一道明,使我們少走了許多彎路。研究所的法師和老師,耐心細緻地講解,加上佛學沙龍的討論,使我們對法義有了更為深刻地理解。撰寫論文期間,在論文選題、資料收集、寫作思路和技巧等方面,均得到了濟群導師、成峰法師、恆強法師、界文法師、王建軍老師、梁躊繼居士、樓曉尉居士等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謝!在禪修實踐方面,還要感謝宗凈法師、明嘉法師、葛印卡內觀中心的王老師的熱心指導和答疑,他們幫助我解決了許多實修中遇到的疑惑和障礙。兩年時間雖然過得很快,但在住持普仁大和尚、所長濟群導師、教務長成峰法師、訓導長恆強法師、監學宗志法師以及界文法師、宗凈法師等諸位法師和老師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關懷和指導下,所幸自己非常珍惜時間,在學修各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每天法喜充滿。同時,對解脫道和菩提心教法及內觀禪修等,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除了正常上課、上殿過堂、出坡、皈依共修和禪修外,我還發心做事,服務大眾,感恩報恩,並積極組織、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以調節身心,學修並進。具體如下:1、在濟法師的倡導下,2009年2月28日,我與宗志法師等發起成立了佛學沙龍。堅持每周討論一次,共舉辦44次活動,並做記錄和錄音;圍繞所學課程進行討論;通過事先準備、討論和向嘉賓請教,鞏固加深了對所學法義的理解,解除了許多疑惑,糾正了不正見,使心緣於正法和戒律,增強了學佛的信心和道心,增進了交流和相互理解,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思辯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等。並每學期提交一份沙龍報告。2、在大和尚、濟法師和成峰法師的關懷和支持下,2009年10月27日,我與劉斌居士等發起創立「書法興趣小組」。成峰法師特邀著名書法家莊希祖老師為我們做了12次書法講座,豐富了大家的學修生活,培養了興趣,凈化調柔了身心。3、在河北廊坊白塔寺受戒期間,發心行堂,打掃宿舍、水房、大殿等公共區域衛生,並與發心戒兄共同努力改善生活環境;通過嚴持戒律、服務大眾等,克服了因環境帶來的疾病和心理困擾,改善了心行;最後還發心為大家做了通訊錄。4、作為學習委員,還發心將所學的許多課程,進行了歸納整理,並及時與大家分享這些資料,幫助大家考前複習。5、響應所長濟群導師的號召,經常學練太極球、問身功,並教同修練習,調節了身心。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得益於住持普仁大和尚、所長濟群導師的悲智雙運的加持,得益於常住和研究所各位領導、法師、同修的關心和支持。再次衷心地感謝西園寺常住!感謝研究所!感謝普仁大和尚!感謝濟群導師!感謝曾經給我們上課的每一位法師、老師!感謝各位同修!對於論文中的錯漏、不足之處,請各位法師和老師不吝指教,並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再次表示感謝!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全文完)註解:楊郁文《阿含概略》,第6-7頁,關於阿含:A、釋尊在世時,諸弟子以從佛陀金口所宣,傳承於弟子間的教授、教誡,  稱為「阿含」。表示聖傳、聖語。此時「阿含」正是聖教的同義語。B、釋尊涅槃後,從阿難(結集經)受得《四阿含》,此時,《阿含》成為佛教「聖教集」、「聖典」的同義語。C、《阿含》是佛世流傳之教法,是滅後所續集之聖教集,師弟之間代代傳承,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認的根本佛法。《法音》,1997年9月,第21頁。有的學者將佛教劃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及初期、中期、後期大乘佛教的五個時期。太虛大師則將佛教分為:初五百年的小行大隱、次五百年的大主小從、後五百年的密主顯從的三個時期。印順導師將佛教分為: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菩薩傾向之聲聞分流、菩薩為本之大小兼暢、如來為本之菩薩分流、如來為本之梵佛一如的五個時期。北傳阿含經典可參考《大正藏·阿含部》、《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主要有四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都是從東晉末年到南北朝初期的五十年間陸續譯出。南傳阿含經典可參考《南傳藏經·五尼柯耶》,包括《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及《小部》等五部。本段摘自《覺群學術論文集》第一輯,253頁,《〈雜阿含〉述評》,2001年。楊郁文《阿含要略·自序》:釋尊說法大部分結集在《阿含》、《尼柯耶》里,一切教、理、行、果之原型包羅無遺;集合聖教故曰尼柯耶,傳來聖教故名阿含。雖有南、北二傳,並無歧義;間有佛弟子所說,為佛印可,同佛所說。經由部派傳承,少許出入、增損,皆屬方便權說;大部究竟實說,部派之間非有二致,可證南、北同出一源。參考:《閩南佛學院教學大綱彙編》上冊,P58,《阿含選讀》。摘自美·喬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頓的禪修之道》,推薦序,第1頁。摘自《法音》2001年第5期P25:原因有六:第一,《阿含經》是最早形成的經典,採用公開結集的形式產生,最為可信。它作為佛的教說的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則是無庸置疑的。第二,佛經的大部分都是文學作品,但它與其他晚出的佛經相比,文學成份較少,接近於樸實的說理。《阿含經》中佛語的的份量多而純。第三,《阿含經》的體裁實際上是言行錄,與《論語》性質大致相同,要想體驗佛的現實人格,舍此沒有別的途徑可尋。第四,佛教的根本教理,如四諦、十二因緣、五蘊皆空、四念處、八正道等,在《阿含經》中均有詳細說明,假如連這些概念也弄不明白,那麼讀大乘經論,更無從索解。第五,《阿含經》非但與大乘經不相衝突,而且它本身就蘊含了不少大乘教義。第六,《阿含經》敘及當時社會的事情較多,讀後可以了知佛所處的環境以及他應機施化的良苦用心。異國異時代的人,怎麼才能受用佛學,於中可以受啟自覺。《大正藏·第2冊·第92頁下,《雜阿含·335經》。摘自蘇州西園寺·戒幢佛學教育網:http://www.jcedu.org,及濟群導師主頁:http://www.jiqun.com。「內容提要」:本文以皈依、發心、業果、戒律為各宗共同的修學基礎,以解脫為三乘佛法的核心目標,以菩提心為大乘佛教的不共教法,以凈土法門為方便之道,為學佛修行的後保險。這一定位,主要是基於對佛教健康發展的思考。從教界現狀來看,普遍存在基礎薄弱、修學無序的問題。有鑒於此,我覺得,佛教的未來發展應重視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著重共同的基礎建設;其次,強調解脫的核心地位;第三,突出大乘的不共思想;第四,規範凈宗的方便之道。倘大眾於此達成共識,勵力而為,必能扭轉當前教界的諸多問題,令正法久住於世。可參考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序》,正聞出版社,1989年第六版,第8頁。《法音》,2001年第12期,第18頁的文中指出,印順導師的「以佛法研究佛法」七字可謂一言九鼎。他提出,佛法有所以為佛法的特質。怎麼變,也不能忽視佛法的特質。無論用現代學術的方法來研究,還是用傳統佛法的標準來判斷,不曲解佛法之其然及其所以然,這大概就是「以佛法研究佛法」。《中古漢語讀本·序》,第3頁。劉堅先生的觀點:吸取現有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其意義絕不低於研究者本人的鑽研。無論做什麼研究,首先必須知道他人已對此課題做過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果可以參考,有哪些彎路應該避免。任何研究工作,只要有人做過,哪怕只有少數人做過,也無論做得如何,我們接著做,就不是從零開始,就得先看看他人已經走到了哪一步。別人做對的了的,我們不必重複;別人弄錯了的,我們要避免:只有這樣,研究的水平才能不斷提高。佛教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南傳和北傳兩大系統。流行於斯里蘭卡(古稱獅子國)、泰國、緬甸、寮國和柬埔寨的的佛教,被稱為南傳佛教;流行於中國、越南、朝鮮和日本的佛教被稱為北傳佛教。經典詳情介紹可參考《戒幢文集》第二卷,恆強法師《原始佛教之中道》,第10-12頁。馬哈西西亞多:《四念處選章》, SUJUVA法師編輯。摘自《大正藏·第2冊·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605-639經》。下同。摘自《巴利文三藏·長部大品·22經·大念住經》,1998年,英文漢譯版。印度內觀研究所出版。下同。帕奧禪師《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在聽聞佛法的四眾當中,佛陀只稱說比丘。比丘,指精進地修行佛法的人。何孟玲:《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第28頁。以下摘自馬哈西《四念處選章》。帕奧禪師《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可參考 向智尊者《正念之道》P31-50。覺音尊者《 Soma Thera , The Way of Mindfulness》,P60-100。《人世間》,2009年,總第14期,第31頁。《大正藏·雜阿含·619經》,第2冊,第173中。《大正藏·雜阿含·621經》,第2冊,第173下。摘自《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經典六》第八阿那律相應·第二品。出家學道:在家人也有修習四念處證阿那含果的例子,如《雜阿含·1038經》所記載的摩那提長者。但是一般在家人難以持守像螺貝一般潔凈的梵行,所以要修習四念處,也就更為不容易了。《大正藏》,第2冊,第175頁中。《大正藏》,第2冊,第176頁中。《大正藏》,第2冊,第176頁中。以下摘自《清凈道論》,說戒品。《大正藏》,第2冊,第205頁下。《摩訶止觀》中也有調五事之說,即調身、調心、調息、調飲食、調睡眠。另外應當注意:1、久行傷筋,故應避免過度運動和勞作;2、久站傷骨;3、久坐傷肉,易生慢性病。如近視、頸椎腰椎病、消化不良、高血壓等;4、卧姿不正,影響情緒、心理健康、免疫力下降等。與《巴利文南傳三藏·長部·大品·22經·大念住經》內容相同,翻譯稍有不同,原本為英文版。分類方法各不相同,此為本論文作者的分類方法。《大正藏二六經·中阿含卷第二四·念處經》,第582頁下。 下同。為顯簡潔,稍有刪減,下同。每種觀法後都有這樣相同的內容,故下文皆省略。參考:何孟玲《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第132-137頁。《佛光阿含藏》卷1,28經,第38頁。《大正藏·中阿含卷24》,第1冊,第582頁中。《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四·第118經·入出息念經》,第69-72頁,有刪減。《大正藏》,第2冊,第21頁下。《大正藏》,第2冊,第71頁上。《大正藏》,第2冊,第244頁上。以下參考:葛印卡《生活的藝術》。摘自《攝阿毘達摩義論》。摘自《自說經·彌醨品》。摘自:《中·52-53·食經》,《阿含部T1》,P489.3。摘自:《中·9·七車經》,《阿含部T1》,P431.2。《大正藏》,第1冊,第489頁下。《大正藏》第1冊,第487頁下。《大正藏》第2冊,第193頁中。《大正藏》第2冊,第195頁上。《大正藏》第2冊,第189頁中。苦苦思惟:於苦如實思惟苦。不越時節:不說不合時宜的話。不越限防:不說不合規制的話。限,邊界。防,堤壩。隨念:又作隨順念,指隨適而念。重念:又作別念、專念。憶念:又作憶、不忘念。《大正藏·阿含部》,第2冊,第340頁。《大正藏·阿含部》,第1冊,第486頁。摘自濟群法師的《幸福人生的原理》,第171-181頁,甘肅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以下摘自恆強法師《阿含道次第》講義。《阿含要略》,增上善學,1-26,1-27。可參考:班迪達尊者《就在今生》,附錄三《觀智的進展》。摘自:馬哈希尊者《內觀基礎》,2006年校譯版,十七、進步;十八、聖道;十九、總結。根據註疏,使所有心所著於目標的是尋心所,它的特性就是使所有心所攀著於目標上。十六階智,又稱十六觀智。可參考:緬甸帕奧禪師《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三遍知:所知遍知、審察遍知、斷遍知。向智尊者《正念之道·緬甸念處法》,第95-110頁。參考:威廉·哈特:《內觀——葛印卡的解脫之道》,內觀禪修基金會譯,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摘自:雲海老師的《南傳佛教概論》,略有刪改和補充。作者按:近年已形成內觀熱,參加內觀察禪修的人迅猛增加,禪修道場也在增多。除南禪寺、寶峰寺、六祖寺、曼聽佛塔寺等外,蘇州、廣州、瀋陽等地已成立新的內觀中心,可上網查詢和報名。可參考《人世間》,2010年,總第15期,第15-29頁。宗凈法師,2006-2008年,曾到緬甸參學近兩年,學習馬哈西、雪烏敏內觀禪法。目前,在蘇州西園寺方丈普仁大和尚,及戒幢佛學研究所濟群導師的大力支持下,從2010年3月起,蘇州西園寺已經正式成立了「觀自在禪修營」,並積極對外弘揚內觀禪法。嚆矢:(h?osh?,)帶響聲的箭,比喻事物的開端或先行者。參考:馬哈希尊者,《內觀基礎》,2006年校譯版。濟群法師《幸福人生的原理》,第182頁。摘自:葛印卡《生活的藝術》。《清凈道論》: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為十遍。《清凈道論》:膨脹、青瘀、膿爛、斷壞、食殘、散亂、斬斫離散、血塗、蟲聚、骸骨相,為十不凈。十隨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四梵住: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四無色界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食厭想:眾生依靠四食:段食, 觸食,思食,識食等延續生命。飲食等由不凈之因而生,唯有觀其不凈,並斷除對四食的貪著,才能解脫。四界差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三十二身分:頭髮、膚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骨髓、腎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膏、唾沫、鼻涕、關節滑液、尿。摘自:阿姜念《身念處禪觀修法》。馬哈希尊者:《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明法比丘撰寫了此略傳。按:西亞多,是對教授禪法的法師或長老比丘的稱呼。巴利文版《相應部》,第二冊,106頁。馬哈希:《毗婆舍那禪修法》,曾銀湖 翻譯,由筆者重新整理。以下資料由宗凈法師提供,文章出自香港的一位內觀禪修者。作者:緬甸雪烏敏西亞多 (已故),英譯:烏德旃尼亞,中譯:葉文可。以下內容摘自:瑪欣德比庫《緬甸帕奧禪林簡介》,修訂於帕奧禪林,2007-11-07。戒尼:南傳佛國比庫尼傳承已斷,只有剃髮出家修行、守持八戒的八戒尼,或守持十戒的十戒尼。比庫:指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北傳佛教依梵語bhikùu音譯為比庫、苾芻等。桑喀地謝沙:乃比庫學處中的次重罪,共有十三條,違犯者須接受僧團的處理才能恢復清凈。北傳佛教譯為僧伽婆屍沙、僧殘。甘馬:即僧團表決會議。北傳佛教依梵語音譯為羯磨。禪修報告:意為面談,即禪修者向業處導師報告禪修體驗,並接受業處導師的指導。過去曾依北傳禪宗術語訛稱為小參,即非時說法。現在規範稱為禪修報告。沙馬內拉:是指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之男子。北傳佛教依梵語音譯為沙彌。時間相當於中國夏曆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緬語、英語和漢語為帕奧禪林的三大語言。以下參考:葛印卡《生活的藝術》、《開示集要》、《慈悲的法流》。習性反應,可以解釋為「形成」,包含「形成的過程」,及「所形成的東西」。參考:葛印卡《生活的藝術》,經費來源,略有修改。可參考:《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叢書》,第124冊《解脫道論》,第21頁。因緣品第一,將解脫分為五種: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脫、猗解脫、離解脫。摘自:成峰法師《皈依共修》。濟群導師於2010年5月,在戒幢佛學研究所的禪七時,多次開示中反覆強調修習正念的重要性。道成,2010年7月9日
推薦閱讀:

2-6 十大綱領展開敘述《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
2018執業醫師/助理醫師實踐技能分值分布、考點匯總!
玄空飛星---制化趨避實踐
一個人可以輕鬆搞定,月平均收入2萬到三萬。

TAG:正念 | 實踐 | 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