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語制的世界更精彩
05-29
舒 暢《 光明日報 》( 2013年07月27日 05 版)語言和文字是文化傳播的載體,許多文化是通過文字乃至語言的口頭傳播流傳至今的。一種語言或文字的消失,則意味著一種文化的消亡。在全球化日益加劇的當今世界,許多「小語言」正面臨著外來語言的進攻,但從長遠來看,多語言和多元文化「百花齊放」的局面必將成為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一組數據: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使用者達13億之眾,此外,漢語還是600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的通用語言;以英語為母語或官方語言的國家有40多個,而民間以英語為主要交流語言的國家則在60至70個左右,總數為10億人左右;印度以印地語為母語的人數超過1.8億人,把它作為日常用語的有4.5億人,而能進行簡單交流的人數佔全國人口的73%,接近8億人;全球將法語作為母語或官方語言之一的國家有法國、瑞士、比利時、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海地及20多個非洲國家,人口在3億左右;全球使用西班牙語的國家除西班牙外,囊括幾乎整個拉丁美洲,使用西班牙語的人數超過3.5億人;阿拉伯語是27個亞非國家的語言,以阿拉伯語為母語的人數超過2億人,同時,阿拉伯語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語言;除俄羅斯外,獨聯體國家和一些東歐國家懂俄語的人數也在2億以上。這說明,英語遠未「一統天下」。我們知道,聯合國有英語、法語、漢語、俄語、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6種工作語言。此外,在聯合國直屬機構和國際組織中,有的以西班牙語作為第一官方語言,有的將阿拉伯語作為第一官方語言。筆者曾受邀在日內瓦舉辦的「聯合國與多語言制」國際研討會擔當法語論壇主持人,之所以邀請筆者當主持人,大概是「法語維護者」為了凸顯筆者來自非法語國家而有意為之。由此可見,聯合國已經意識到系統內英語「一枝獨秀」的傾向,並提出在國際組織中「語言平等」的建議。二戰後,由於美國推出扶掖歐洲的「馬歇爾計劃」等原因,歐洲的一些國家對美國有種「感恩戴德」之情。此外,作為移民國家,美國是一個「種族和文化大熔爐」,可以伸出眾多觸角,美國文化和語言(英語)伴隨著經濟援助湧入歐洲,並向全世界蔓延。隨著美國高科技的發展,英語隨著各類新型電子產品和美國影視娛樂產品傳遍世界,以至於如今歐洲大陸充斥著美國文化藝術和社會價值觀,而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也並不鮮見。過分誇大英語作為國際交際語言的作用,實質上是維護以美國為首的英語國家文化,宣揚其價值觀。各國有權利和義務爭取使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我們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對語言的歧視實際上包含著對其他文化的排斥和輕視。當我們面對一種外來文化的傳播時,首先面對的是語言和文字問題。另外,世界上一些國家存在著「同國不同語」的現象。瑞士有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列托-羅馬語四個語言區;比利時有法語和弗拉芒語兩個語區;芬蘭有芬蘭語和瑞典語兩個語區;加拿大有英語和法語兩個語區;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有以前宗主國語言和本地語言的雙重或三重官方語言的現象。英語遠非「國際語言」。語言體現了民族自尊和自信,語言是民族感情的宣洩,一些國家的長篇史詩是通過口口相傳而保留至今,如果語言消失,文化的傳承將出現自然的斷層。在現實生活中,非英語國家從本質上十分排斥這種「語言帝國主義」傾向。歐盟是最好的例證。歐盟開會時一字排開的二十多種語言的同聲傳譯室堪稱一景,歐盟冀「語言文字」來體現內部的平等。法德邊境地區的阿爾薩斯-洛林曾是歷史上法德爭奪的要地,該地區的歸屬多次易手。每當該地區「換了祖國」,首先改變的是語言。法國作家阿爾封斯·都德的小說《最後一課》就是最好的證據。由於歷史原因,馬格里布國家的學校使用的絕大多數學校教材還是法國的,但除了學校和一些官方場合外,阿拉伯語才是他們真正的國語。在非洲以法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基本講本國官方語言或本民族語言。在與任何國家人士交往過程中,使用當地語言表達了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少了「大國沙文主義」成分,卻拉近了與對話者之間的距離。語言和文字有其特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固然,不同的語言和文字是可以翻譯來相互溝通的,但一種語言轉換成另外一種文字之後,便「染上」了另外一種語言和文字的特徵,英語遠不能準確地表達不同語言國家的文化內涵。比利時畫家埃爾熱的《丁丁歷險記》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幾十種文字,銷售量超過2億冊。該作品中的主人公丁丁有個形影不離的小狗米盧。米盧原本是埃爾熱的女友的名字,埃爾熱將小狗命名為米盧,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該書翻譯成英文後,為適應英語讀者的閱讀習慣,米盧被改成白雪,而早期中文譯本則源於英文版本,這種「以訛傳訛」的翻譯失去了埃爾熱的創作本意和韻味。由此可見,不同的語言詮釋出不同的「文化」內涵。當然,我們不能以任何借口對外來文化一概拒絕,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某種語言或強勢文化在世界稱雄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研究、借鑒和發展。早在1862年,中國清政府就成立了第一所英、法語學校「同文館」,翻譯國外書籍、文獻,培養外語人才,為中國人走出國門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奠定了基礎。上世紀50年代,林語堂先生在研讀了古今中外300多位思想家之後,用英文撰寫了《美國的智慧》一書,為世界了解美國打開了一扇窗。通曉多種外語的大儒辜鴻銘先生用中文和外文發表了大量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讓世界了解中國。法國社會學家弗雷德里克·馬特爾歷時4年遍訪美國35個州110座城市,採訪了博物館、基金會、高等院校、非政府組織、慈善機構、藝術團體、出版公司,查閱了大量的甚至從未公開的檔案,訪談700多人次,最近出版了《論美國文化——在本土和全球化之間雙向運行的文化體制》一書,試圖解答是什麼造就了美國文化的實力和美國人如何影響世界文化等問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教育投資力度的加大,國內開設「小語種」的高等院校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根據2010年中法兩國元首達成的協議,到2015年,中國留法學生的數量還將翻一番,達到5萬人。與此同時,中國內地現有10萬多人在學習法語。中國如果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使用「小語種」人才,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國內「小語種」專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而且體現了語言平等的宗旨,在感情上拉近中國與「小語種」國家的關係。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有什麼事在中國是主流,但放到世界上發現我們才是異類?
※世界著名毒蛇詳細圖解
※零線變身五花八門的多彩鉤針拼花毯子,一個與眾不同的鉤編世界
※這麼多短小精悍的知乎回答居然出自一個人!
※世界最美芭蕾舞《最後一天》,看了無數遍!
TAG: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