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為何會「低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特徵之一。但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卻會發生低血糖。其主要原因是進食過少、運動過度等。運動使肌肉組織對血糖的攝取和利用增加。降糖藥物應用不當,尤其是過量使用,也是重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長期反覆發生低血糖,會導致記憶力差、智力減退、精神異常以致飲食及藥物治療難以實施明顯影響對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更有甚者,可發生低血糖周圍神經性病變,患者出現四肢遠端肌肉萎縮、感覺障礙、行動不便,直至卧床不起。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低血糖的危害性並不遜於高血糖,它同樣可促發心腦血管意外。
低血糖反應常突然發生,患者早期出現飢餓感、頭暈、軟弱、自汗、顫抖、心悸、面色蒼白等低血糖昏迷先兆,繼而出現躁動、意識模糊、昏迷、陣發性抽搐危及生命。此時,應儘快讓患者進食糖水或果汁,最好是葡萄糖水,並及時送醫院治療。然而,Ⅰ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往往無低血糖昏迷先兆,極易發生以外。因此,預防低血糖發生就顯得十分重要。老年患者更不能過分嚴格控制血糖,因為記憶力差或缺乏照顧,往往使飲食及用藥無常。另外,老年人腎功能普遍下降,易造成藥物在體內蓄積而發生低血糖。
預防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關鍵在於合理進餐、適量運動及正確使用降糖藥物,這也是糖尿病「綜合治理」的三個方面,使全天血糖水平保持或接近正常,而不是苛求「偏低」。
⒈合理飲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也是預防低血糖的基礎。飲食的總熱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的搭配,應滿足患者健康及活動量的基本需要,且要做到定時、定量、不酗酒。
⒉適量運動不僅能減肥,還能提高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對血糖的攝取和利用,有利於控制高血糖。但是,不要在空腹或進食很少的情況下進行超負荷的運動。
⒊在合理飲食及運動治療的基礎上,正確使用藥物是防止糖尿病發生低血糖的關鍵。藥物治療主要是口服降糖葯及注射胰島素。
在使用胰島素治療時,Ⅰ型糖尿病患者較Ⅱ型糖尿病患者也很容易並發低血糖。因為老年人往往飲食無常,難與胰島素治療配合,而且腎功能普遍下降,易造成胰島素在體內蓄積。在胰島素治療中,要了解短、中、長效胰島素的類型、作用時間及定時的用法。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易在餐後2~3小時發生低血糖;早餐前注射中、長效胰島素,常在下午或夜間發生低血糖。不論高血糖的程度如何,胰島素治療均需從較小劑量開始,同時進行血糖監測,以便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與注射次數,以求滿意控制血糖又不發生低血糖。Ⅱ型糖尿病患者聯合應用口服降糖葯及胰島素時,待血糖滿意控制後,應及時將胰島素減量或停用,防止發生低血糖。藥物治療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定期隨訪、複查空腹及餐後血糖,最好能應用微型血糖儀自行監測血糖,以便及時合理調整藥物的選擇、劑量和使用時間。
摘自《當代健康報》 2002.06.27 應明春/文
推薦閱讀:
※6個信號提示腎結石來了,一個小方快速排石,糖尿病人也能用!
※糖尿病人應喝粗糧豆粥
※[未止科技] 美國科學家新發現:II型糖尿病竟然可以「傳染」!這或將顛覆糖尿病研究和治療
※糖尿病初期是什麼徵兆?
※有哪些名人是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