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嬰幼兒護理方案(下部)*
第三章
7-9個月男童體格發育
月齡 體重(千克) 身長(厘米)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7個月 9.12 71.2 44.9 44.9
8個月 8.52 72.9 45.4 45.5
9個月 9.72 74.2 45.9 45.7
7-9個月女童體格發育
月齡 體重(千克) 身長(厘米)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7個月 8.58 69.2 43.8 44.1
8個月 8.90 71.2 44.4 44.5
9個月 9.15 72.6 44.8 44.8
2、神經心理發育7個月6:00-6:30 母乳或牛奶220毫升,餅乾3—4塊
9:00-9:30 蒸雞蛋1個
12:00-12:30 粥一碗(兒童碗約30克)加碎菜、魚末、豆腐
14:30-15:00 蘋果1/2—1個(刮泥)
15:30-16:00 母乳或牛奶220毫升
18:00-18:30 爛麵條一碗(約50克)加肉末加碎菜
20:00-21:00 母乳或牛奶220毫升
4、生活照顧這個時期的寶寶,生活比較有規律,基本上定時飲食,定時睡眠,大小便也比較有規律,大便每天1—2次,小便間隔時間也比較長,大人可定時把尿。寶寶會坐穩以後,也可以讓他坐盆大小便。月齡 體重(千克) 身長(厘米)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10個月 9.90 75.4 46.3 46.0
11個月 10.17 76.7 46.6 46.4
12個月 10.42 78.0 46.9 46.8
10-12個月女童體格發育
月齡 體重(千克) 身長(厘米)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10個月 9.40 74.0 45.2 45.2
11個月 9.52 75.2 45.4 45.3
12個月 9.64 76.4 45.6 45.4
2、10-12個月寶寶神經心理發育特點10個月的寶寶已能很好的用雙手扶住傢俱或欄杆站立,11-12個月會扶家具行走,能由成人牽著兩手或一手行走,有的寶寶還喜歡自己推著童車前進。大約有1/4-1/2的小兒在12個月時已會獨自行走幾步。軀體靈活度和平衡功能也大大增加,能在床上或平地上自由改變體位,由卧位翻身或坐位再攀欄站起,或由扶站位跪下或轉成坐位。手指動作更加靈活,能準確地伸手用拇指和食指指端摘起小物品(如小丸、飯粒等),部分12個月的小兒用拇食指摘小丸時腕部已能離開桌面,與成人相似。會熟練地將鈴和搖蕩鼓搖動發出聲音;能聽從命令將積木從盒子里取出,部分小兒已能將兩塊小積木搭在一起。用手指拿東西吃得很好,但用匙吃東西時還需要幫助,已會用手掌握筆塗塗點點。從11個月起能聽名稱指物或圖5-6種;對一些圖畫中的畫面有興趣,這是有意注意的萌芽;11-12個月的小兒能聽懂父母說的一些話,並執行簡單的命令,如「把帽子拿起來」等。已開始理解成人的肯定(讚揚)和否定(制止),並能作出相應的反應。對成人的讚揚有積極反應,如他的某個動作引起父母哈哈大笑,他也跟著笑,並一遍遍地重複這個行為以引人發笑。對成人否定的語言、語氣甚至眼神也能應答,如聽成人喊「不要動、不要拿」,他會把正要拿起的物品放下。語言發育已進入的萌芽階段,開始學說話,會說一些簡單的詞,能將語言與實際人、物聯繫起來,常常是一個詞代表很多的意思;部分孩子已能說出1-2個有意義的詞(如「媽媽」、「爸爸」)或模仿動物的叫聲(「汪汪」表示狗)。語言發育個體差異較大,約半數小兒至12個月還不能說出有意義的詞,但他們對成人的語言應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此外,此年齡的小兒能準確地表示憤怒、害怕、嫉妒、焦急、同情等情感;能用手勢表示簡單的需要;顯示出更大的獨立性;不喜歡被大人攙扶和抱著;喜歡故意把東西扔掉又揀起;喜歡玩藏東西的遊戲。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能聽指令幫忙拿東西;能玩簡單的想像遊戲,如輕拍或搖動玩具娃娃。 3、1歲寶寶還不會開口叫媽媽,怎麼辦?孩子到了該開口說話的年齡尚不開口時,媽媽首先要注意一下寶寶的聽力如何,假如聽力沒有問題,且已能聽懂、理解成人的一些簡單指令,則可寬寬心,然後再檢查一下平時帶教孩子的態度和方式、家中的語言環境如何。寶寶開口學說話,不僅需要有正常的聽力、發音器官和健全的大腦,還需要有良好的周圍環境刺激。1~2歲孩子初學說話時積極性並不是很高,只有在他對事物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且心情愉快時才喜歡說話,因此做父母的可以從以下這幾個途徑著手,教孩子學說話。首先,讓孩子多聽。媽媽可以在各種場所對寶寶進行說話,讓寶寶多聽,訓練他的聽覺靈敏度和對語言的理解。如對寶寶的日常生活照料過程中,可以一邊做,一邊對寶寶說「寶寶舉舉手,媽媽給寶寶穿衣服」;電話鈴聲響起的時候,指著電話說「電話」,門口小狗叫,可以說「汪汪狗」等。也可以放一些兒童歌謠,讓寶寶多聽,通過一段時間量的積累,寶寶的語言會有質的飛躍,模仿著開口了!其次,鼓勵孩子多說話。只要孩子能開口發聲,儘管剛開始往往還不會以正確的語音發音,大多講的是「娃娃語」,成人不一定能聽懂,但此時媽媽應該給予積極回應,給他鼓勵:「寶寶說得真好,再講給我聽聽。」如寶寶指著小狗叫「汪汪」,媽媽可以接下去講,「哦,寶寶是在告訴媽媽這是小狗,是嗎?」,給孩子一個回應,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將話題繼續下去,提高孩子講話的興趣。第三,積極給孩子創造開口的機會,積極誘導孩子開口說話。平時多與孩子接觸,多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在和孩子一起的過程中,帶他廣泛地認識各種事物,如帶他去公園遊玩時,開始先教他,「寶寶看,小鳥、紅花、綠樹……」,再次去的時候,可以問他:「寶寶,小鳥在哪兒?紅花呢?綠樹呢?……」,慢慢地可以問他:「寶寶,這是什麼?」,若寶寶講得對,媽媽立即給予鼓勵和表揚。若講不出來,也沒關係,媽媽自己再說一遍,然後鼓勵寶寶模仿。孩子開口說話進展如果較慢,做父母也不必過分擔憂,語言的發展需要有家庭語言環境的良好刺激,孩子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過程,多給他機會,多和孩子講話,終有一天孩子會象一下打開話匣子,象百靈鳥一樣,天天圍著媽媽講個不停。 4、寶寶餵養及一日食譜舉例經過了近半年的各類輔助食品添加訓練,到這階段的小兒幾乎能接受除奶以外的其他任何食品。這時候嬰兒能吃的食物品種基本和成人相似,但因其自身的生理特點如乳牙尚未完全萌出、口腔咀嚼能力尚不夠發達等等,對食品的質地和烹飪還是有些特殊的要求,要求食物碎、爛、軟為主,如給孩子吃肉要燒得酥爛些、肉塊要細小些,不能象成人一樣給他咬大塊的紅燒肉。但此時需要訓練嬰兒的口腔運動能力和咀嚼能力,別小看寶寶的小乳牙,此時的他已能用幾顆門牙和牙床咬熟菜塊、啃蘋果、吃餅乾了,因此可以給他吃有一定質地、適當硬度的食物,繼續訓練他的進食能力。少數孩子開始吃稍有點質地的食物就出現作嘔現象,大多因為平時只吃泥糊狀和流質食物,一下子接觸塊狀食物口腔各部分運動不協調、不適應造成的。這階段的孩子斷母乳後,為保證營養、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每天仍需要500~600毫升左右的牛奶攝入以保證其優質蛋白質、脂肪的來源,同時保證一日三餐葷素調配合理,每餐不僅要有主食米飯的攝入,還要有一定量的魚、肉、蛋等動物性食物和蔬菜的攝入。家長對食品的選擇觀點要靈活多變,如在蔬菜的選擇上,品種有許多種,不要僅局限在青菜、胡蘿蔔、西紅柿,象菠菜、白菜、土豆、豆芽、芹菜、洋蔥、韭菜等都可以嘗試,而且不要以為孩子一次、兩次拒吃蔬菜,就認為孩子不喜歡吃該菜,今後再也不給嘗用,而應經常反覆給他嘗試,讓他有個適應的過程,切忌採用硬哄、硬騙、硬壓等方法使孩子吃東西,從而讓孩子對進食、食品產生一個心理抵觸情緒。 10-12個月孩子的一日食譜舉例:早上7點: 牛奶一瓶220毫升,小饅頭夾肉鬆一個
上午9點: 蒸蛋一個
上午12點: 米飯半碗、清蒸帶魚肉25克、菠菜豆腐湯小半碗
下午3點: 酸奶一杯150毫升,餅乾2塊
下午6點: 薺菜肉末麵條一小碗(其中肉末約20克)
晚上8點: 牛奶一瓶220毫升
5、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10個月時,嬰兒的手腳動作大多已能夠很好協調,使他能扶著傢具自己站起來,下一步是開始扶著傢具向一邊拖著腳走,最後他在沒有人扶的情況下,自己開始搖搖擺擺地邁出最初的幾步,但不是很穩,通常需要伸出雙手來保持身體的平衡。這個階段,孩子會經常跌到,這時父母應鼓勵他自己爬起來,鼓勵他「再來一次」。並對每一次的獨走成功立即給予表揚。這樣,在一次次跌到爬起起步走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如何保持身體平衡,學會了如何行走自如,在提高他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了他的自信。有些孩子生性比較膽怯,開始不敢獨自開步走,這時父母可採用以下這幾個方法幫助他學走路:(1)孩子與你面對面,讓孩子的雙腳分別站在你的雙腳背上,握住他的雙手,然後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邁步向後退,帶動他左右交替向前邁步。(2)讓孩子站在床沿或長沙發的一頭,你在旁用玩具逗引他移步走。(3)讓寶寶牽著父母雙手或單手走路。(4)父母面面相對蹲下,距離為伸手能相觸,讓孩子在這段距離內自己獨立行走。(5)讓孩子靠牆站立,你在距他不遠處用玩具逗引他走過來。孩子早期心智的發展,都有個最佳時期,這時期給孩子施以適當的刺激,能促進孩子身心的成熟。有些做父母心疼孩子,怕孩子摔痛、摔傷,用「學步車」來代替教孩子走路。殊不知,省去或縮短了孩子鍛煉的過程,孩子的大腦和神經得不到相應的刺激,沒有通過四肢的主動運動,達不到刺激大腦神經細胞發育的目的,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反而受到了明顯的影響和阻礙。 6、如何給寶寶斷奶?寶寶長到10個月左右,媽媽該考慮給他斷奶了。在氣候宜人的季節、寶寶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可以逐步實施。記住給寶寶斷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容易事,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過渡。首先,漸漸減少母乳餵養的次數,如由一天4次漸漸減到3次、2次、1次,直至完全不吃母乳。與此同時,一日三餐開始試著喂軟飯、饅頭、麵條等主食加各類菜肴來替代喂母乳的次數,這不僅促進他味覺的發育,訓練他的口腔運動功能,讓他學會如何吃厚稠食物、固體食物,且使他吃同樣體積的食品可獲得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素。其次,在減少母乳的同時,應增加一定量的奶粉或牛乳,要知道斷奶指的是斷母乳,而不是所以的乳製品。小兒每天攝入的魚肉蛋白質不僅量有限且消化不完全,而乳製品不僅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吸收,乳製品還是小兒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因此在斷母乳同時培養孩子習慣喝牛奶,保證至少一天有2~3杯,總量在500毫升左右的牛奶攝入。這樣逐步用飯、面、牛乳來代替母乳,是喂母乳的次數越來越少,直至自然的完全斷去。斷母乳過程是一個較複雜的過程,孩子要有個逐漸適應的時期,不但生理上要有個適應過程,在心理上也有個適應過程,切忌不能用粗暴簡單的方法來解決。有的媽媽在斷奶時,採用一些不科學的方法,如在乳頭上塗上紫藥水或抹上辣椒、黃連等,企圖通過惡性刺激、恐嚇孩子來達到斷奶的目的,這些做法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恐懼、焦慮、憤怒、悲傷等不良情緒,不僅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傷害,還可能引起其他許多問題,因此是極不可取的。由於寶寶開始逐漸少吃母乳,可能會變得越來越依戀母親,易出現母子分離焦慮,此時媽媽要給他多些愛護,親自喂他吃飯菜,和他一起做遊戲,特別是在臨睡前可以給他將個故事,唱個搖籃曲,讓他在媽媽柔和聲音中入睡,讓他感到雖然吃不到母乳了,媽媽還是時時在他身邊,關心他愛護他。7、幫寶寶學會自己吃飯1歲左右的孩子往往吵著要自己吃飯,不要媽媽喂,在飯桌上和媽媽搶著抓勺子。但真的讓他自己動手時,又笨手笨腳弄得滿地都是飯菜。使媽媽大傷腦筋,該如何對待這個「小淘氣」呢?幫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是此時的最佳對策,也是為他將來獨立生活邁開重要的一步。那麼如何訓練寶寶自己吃飯?從何時開始較適宜呢?首先要及時滿足寶寶的願望,培養他的興趣。一般寶寶到了7-9月大時寶寶小手的鉗取物品能力已發育良好,能準確地用拇指和食指揀取任何食物並把它放入口中。從此,他就開始對自己的進食有自己動手的願望-喜歡自己捧奶瓶喝奶、抓餅乾吃等,並從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父母也就從他這個年齡開始經常給他一些小食品自己拿著吃,教他自己捧杯子喝奶等,讓他體會自己的能力。漸漸得他的小手功能更加靈巧了,開始讓寶寶學著用小勺來吃東西。學會用小勺進食為他自己吃飯打下成功的基礎。其次,在開始時,要給他容易吃、吃起來方便的食物,如煮爛切碎的豆、炒蛋、小塊肉片等。讓他品嘗成功的喜悅。否則,會使他易於受挫折甚至失敗,從而失去興趣和信心。再者,也是成功幫孩子學會自己吃飯關鍵的一點,父母要有耐心,給他一定的時間和機會。孩子剛開始自己動手吃飯時,不能指望他一開始他就能如你所願,吃飯乾淨利索。恰恰相反的是吃得往往不是一片狼藉,就是慢條斯理、左右扒拉不進口,此時做父母的切不可因此訓斥他,讓他感到緊張和壓力,也不要輕易越庖代徂喂他吃,打擊他的積極性,甚至失去想學的願望。做父母的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吃,吃得不得法,不要責備他,應鼓勵他再試試,也可在一旁示範給孩子看,教會他一些基本技巧,如握勺、取食、平衡等技巧,直到他順利完成。通過幫寶寶學會自己吃飯,不僅培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也訓練了他的小手靈巧功能,對促進大腦皮層的發育成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俗話說「心靈手巧」,通過日常生活鍛煉雙手的功能,手越來越靈巧,大腦也在不斷地接受外界信息刺激中逐漸發育成熟起來。 8、如何科學為小兒烹調食物?由於嬰幼兒本身生理、心理的特點,1-2歲的孩子乳牙尚未長全,咀嚼能力差,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對烹調小兒的菜肴要求也很高,既要注意盡量多保存食物中的營養素,易於消化吸收,又要講究菜肴的色、香、味、形俱全,有利於增進小兒的食慾。首先,在菜肴原料選擇上,宜選擇新鮮、易煮爛、易咀嚼的食物,如多選新鮮綠葉菜,少選筍類,多選豆製品,魚類選擇肉多刺少的海魚或淡水魚,如帶魚、鯧魚、鯰魚等。肉類宜買少骨少筋的,如雞胸脯肉、豬腿肉等。其次,在食物初加工時,做到先洗後切。蔬菜先浸泡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然後清洗;魚、肉、蝦應清洗乾淨,減少腥味;切菜時注意,1歲左右小兒的菜肴還應切得稍微小一點、細一點,既適合孩子口形的大小,又可以成為孩子的手指食品,能拿在手上吃。水產品、肉類須去骨、去刺。第三,烹調的方法多採用炒、煮、蒸、燜、煨等,而盡量不用或少用油煎、油炸、燒烤等方法。蔬菜一般用急火快炒;肉類可先用蛋清、澱粉上漿後炒用,也可燉湯;魚類以清蒸或燉湯為佳。在調味時講究清淡、少刺激,低鹽、少糖、不用味精,特別注意不要以成人的口味標準來對待嬰幼兒的口味。第四,在烹調過程中,講究各種菜肴的搭配,注意色、香、味、形,刺激孩子的食慾。食物的品種應經常變換,以引起孩子的興趣,有新鮮感,願意嘗試。第五,食物的製作和烹調中,除了強調平衡膳食外,也要考慮季節特點:春季,春光明媚,萬物復甦,太陽日照好。孩子生長快速,多吃些含鈣豐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蝦米、肉骨頭燉黃豆湯等,促進嬰幼兒骨骼生長;夏季天氣炎熱,出汗量多,應多吃一些清爽食品,如各類瓜果類冬瓜、苦瓜、西紅柿、百合等;秋季天氣乾燥,可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荸薺、藕、芋艿、山藥等;冬季氣候寒冷,人體生理活動需要的熱量增加,多吃富含熱能、高蛋白的食品如羊肉、鴨肉、紅薯、紅棗、核桃、蘿蔔等。總之,為孩子準備適合的膳食,不僅使他能吃、愛吃,保證孩子能攝入足夠其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還讓他感到進食是個愉快、享受的過程。9、培養孩子早期閱讀可以嗎?嬰兒翻看圖書的技能發展迅速,是早期閱讀的基礎。到了10個月後,小兒手部動作技能的發展迅速,手指靈活,手眼協調是嬰兒主動學習的開始,是他們成長的重要標誌,是翻看圖書、閱讀圖書的基礎。在早期教育的過程中,適當地給嬰兒提供畫面較大,內容簡單,與實物相近的圖畫書,讓他們重複翻閱,是嬰兒通過自己的雙手把圖書打開,找出自己喜歡的圖畫,體驗手作用於圖書而產生變化的樂趣,有重複翻閱的願望,從而培養對圖書的興趣。研究表明,嬰兒視覺運動的調節能力及覺察、辨認能力到了4-6個月時已發展得很快。眼的視焦距調節能力與顏色視覺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具備了早期閱讀的生理條件。而色彩鮮艷、畫面象形生動有趣的圖書,則為他們在與外界的接觸中,提供了一種視覺刺激,以幫助嬰兒學習吸取符號化的信息。對圖書的有意識的注視,也是早期閱讀的基礎,也是早期培養嬰兒注意力的良好方法之一。越是有機會讓嬰兒看圖書,看畫冊,嬰兒注意的持久性就越能發展。圖書為成人和嬰兒提供了一個相互交往、交談的主題,以及一起觀察的生動圖形,有利於成人與嬰兒的溝通,也有利於嬰兒練習發音、積累辭彙、學習說話,在這相對安靜的圖書閱讀活動中,會對嬰兒的智力發展更有利,且使親子關係在最融洽的閱讀氣氛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朗讀故事是最成功的父母們的最大秘方之一。他對幼小的心靈有著深遠的影響,使孩子從小熱愛讀書。從9~10個月開始,家長就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翻書頁,講讀故事。 10、如何給寶寶選購玩具?玩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和夥伴,可促進小兒視覺、聽覺和觸覺的發展,鍛煉寶寶動手、動腦能力,讓孩子有個自由創造的空間,邊玩邊學邊創造,充分發揮他的豐富想像能力。為孩子購買玩具,安全應放在第一位。購買的玩具首先要認清有無「CE」標識,這是符合國家安全檢測標準,沒有這個標識就不能買。其次還有一個綠色環保的標識,有綠色環保標識的玩具可以反覆清洗消毒,特別適合嬰幼兒玩耍。不同年齡有適合其年齡特點的玩具,有些家長在給孩子買玩具憑自己的喜好,往往導致所買的玩具超前,使玩具沒有達到應有的功用。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各時期選擇的玩具應各不相同,下面簡單例舉各年齡段的適合玩具及其功用。根據兒童年齡選擇玩具 年齡 功能 玩具種類及名稱0-1歲 發展視、聽、動作的文具彩色氣球,懸掛玩具;八音盒;手搖鈴、響鈴棒、風鈴、撥浪鼓;布娃娃;小容器、套環、套碗、小推拉車、搖馬;積木、拼擦玩具等。發展語言及認識能力的玩具各種動植物形象、立體幾何圖形的玩具、交通工具、小用具等。1-2歲 發展動作的玩具推車、拉車、球類、攀登玩具(小滑梯等),投擲玩具(沙包、塑料小手雷、玩具保齡球等;平衡木、套疊玩具(套環、套杯、插棍等)、敲打縋床、穿繩玩具(木珠、塑管、木線軸等)、積木、拼插玩具等。發展語言及認識能力的玩具各種動植物形象、立體幾何圖形、交通玩具、小傢具及日用品玩具、木偶、畫片、畫冊等。2-3歲 發展動作的玩具球類、投擲玩具、攀登及鑽爬、搖蕩玩具(鞦韆);套疊玩具、穿繩玩具、結構玩具(各種積木);橡皮泥、面泥、紐扣板等;玩沙玩水玩具。發展語言及認識能力的娛樂玩具各種動物形象、交通工具、過家家用具;各種小樂器(鼓、鑼、手鈴、角鐵)、玩沙玩水玩具;醫療、商店、軍事等方面的形象玩具。3-4歲 形象玩具過家家玩具、動物玩具、交通玩具、醫療、商店、軍事等玩具。建築結構玩具 積木積塑、沙、水、泥等天然材料。智力玩具牌類、拼圖、摸箱、摸袋、套人、套筒、配對、釣魚等玩具及簡單的棋類。體育運動玩具推車、槍、頭飾、風車、大中類球類、跳繩、沙坑、攀梯、鑽圈、橡皮筋;沙包、飛鏢、降落傘等;三輪腳踏車;樂器、木偶、手指偶等。4-6歲 形象玩具模擬人物、動物及其物品原物的形象玩具,飲具、餐具、醫療玩具等。建築結構玩具 積木積塑、金屬組件、沙、水、泥等天然材料。智力玩具棋類(動物棋、軍旗、象棋、五子棋、跳棋);牌類(撲克牌、計算牌等);鑲嵌板、拼圖、套桶、滾球盒、穿株、魔方及各種電動、機械電腦機器人等。體育運動玩具手推小車、風車、風箏、鐵環、馬韁繩;皮筋、線繩、塑料圈、高蹺、鞦韆、平衡木、毽子、鑽筒、攀登架、軟梯等。自製玩具 廢品收集箱,用來製作小玩具。娛樂玩具小樂器、洋琴、木琴、手風琴、電子琴、鋼琴、滑稽面具、布袋木偶等。11、為寶寶買雙合適的鞋為開始學走路的寶寶選購一雙雙合適的鞋是件很重要的事。這不僅對寶寶學會正確的走路姿勢息息相關,還是從小保護好孩子的腳的最基本的一件事。為孩子選擇鞋子首先考慮穿著舒服。根據孩子的腳形、腳的實際尺寸,要求鞋既要有空間讓腳生長,又不能使孔隙太大以免不合腳,不便走路。鞋底稍柔軟而不滑,宜選擇橡膠底或布底為佳。鞋面以布或軟皮製的為好。其次,鞋子質地要輕便、柔軟,既要能保暖,又要宜透氣;鞋底要有彈性,能增強腳弓彈性的作用;鞋腰要結實不宜變形,避免孩子穿上後易將腳滑出來;鞋跟要平跟,有利於維持孩子的正常腳弓,不致引起肌肉和韌帶損傷;鞋面和鞋幫要有一定彈性、易起皺,使孩子在走路時,腳能自然地彎曲。第三,給學步的孩子買鞋,還應考慮到這時期的孩子在學走路時,從來都是眼睛向前看,而不向下看,稍不注意他的小腳就會踩到或踢到什麼東西,而痛得哇哇大哭。因此,鞋底和鞋幫應有保護小腳的一定厚度,能保護寶寶的腳不受粗糙地面或其他尖銳物品等潛在危險的傷害。最後,給孩子買鞋,最好帶孩子一起去試穿,真正做到心中有數。此外,每隔一段時期,就要檢查一下寶寶的腳和鞋適合度,是否又該換鞋了,一般來將,嬰幼兒平均每2-3 個月就要換一雙大一點的鞋。 12、寶寶為什麼喜歡扔東西、撕紙片接近一歲的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他會喜歡扔東西,他能把放到他手中的東西一次又一次地扔到地上,從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和快感。同時他也將這樣扔東西行為當作一項「科學實驗」,看看東西被自己扔出去後,會有什麼反應?探索自己的動作(扔)和動作的對象(物)在扔前和扔後會出現什麼變化和效果。扔鈴鐺到地上會有很大的響聲;扔布娃娃到地上無聲無息……。孩子從「扔物」中發現物體有許多不同的屬性,從而增長其不少的見識和經驗。如果你在旁不停地幫他拾起來給他,他會扔得更歡,扔得更高興。他以為這時一種可以兩人玩的遊戲,而樂此不疲。想結束這種現象的最好辦法是將他放到乾淨的地板上玩,讓他自己扔,自己拾。另外,你還可以教育孩子什麼可扔著玩,什麼不可以扔。將孩子的扔物興趣,正確地引導到遊戲和日常生活中去。如扔物進玩具箱、和大人一起玩扔皮球、扔廢紙進紙簍等。同樣,在這個年齡段里,孩子還喜歡做的一件事便是撕報紙、書本等。通過撕紙張,他能看到自己動手後的成果,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帶給他很大的信心。一般來講,孩子喜歡扔東西、撕紙片的過程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過了這一階段,孩子逐漸學會了正確玩玩具、翻看圖書後,他的興趣和注意力會逐漸轉移到其他許多更有趣的活動中,扔東西、撕紙片的行為就會自然消失。13、如何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既不是文化知識的積累,也不是培養「天才」,而是創造條件使嬰幼兒的潛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為培養健壯的體質,發達的智力和良好的個性與品德打下結實的基礎。許多家長抱怨工作忙,家務重,平時沒有時間教育孩子。有些家長望子成才心切,但不懂應該怎樣教。事實上,只要父母有心,時時刻刻都可以對孩子進行教育。(1)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教育。每天日常生活的照料是接觸、教育孩子的最好機會。舒適的生活照顧,不僅使孩子在生理上得到滿足,而且父母的愛撫、逗引讓他們在心理和感情上也得到滿足,產生信賴和安全感。在照料孩子生活時,可以親切地和他講話交流,使他認識有關事物的名稱,並逐步耐心引導孩子學會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2)利用各種機會和孩子講話,促進語音和智力發展。語言發展與智力有密切關係,凡是語言發展好的孩子,對事物的理解、接受教育和適應環境的能力都比較強,思維和想像能力也較好。從嬰幼兒期開始就讓孩子聽輕快悅耳的樂曲和歌聲,給孩子唱童謠並讓他跟著學,儘管孩子尚不能完全理解童謠的內容,以後也可能忘記,但是這些是培養其節奏感、訓練其正確發音,使其口齒清楚、記憶力增強的好辦法。(3)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它能促進孩子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增長知識,培養良好行為。故事要講得生動,要變化語調,富有感情,有時還可以誇張些,故意提高音調,引起孩子注意,但發音一定要十分清楚,吐字要準確,速度要慢。另外,當孩子稍大一些,有一定的語言能力時,還可鼓勵孩子敘述一天的見聞,培養他的表達能力。(4)孩子對周圍環境的好奇是他學習的動力。孩子外出時,周圍任何事物都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和興趣。剛出生沒幾天的小嬰兒,媽媽抱他外出曬太陽時,就會目不轉睛盯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和汽車看;每天最喜歡的是戴上帽子、穿好衣服到外邊去;剛會走路,不好好在平地上走,喜歡走堆滿石子、黃砂的地方,特別喜歡踩水哇,看看一腳下去有什麼反應。孩子就是通過對周圍事物的觀察,發展注意力、記憶力和認識能力。父母應該利用這些機會,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人和事物,進行模仿、學習,如:認識不同的車輛、不同的顏色、了解交通燈的意義等等,還可以培養他對他人的感情、禮貌,培養其適應環境的能力。 14、親子遊戲(1)躲貓貓遊戲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媽媽手中拿一小方巾或手帕。遊戲開始,在寶寶注視媽媽的情況下,媽媽用小方巾遮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在哪裡」,幾秒鐘後再將臉從方巾後露出來,並沖著寶寶笑著說:「喵喵」,此時的寶寶會開心得手舞足蹈,要求媽媽和他一遍一遍玩下去,且漸漸的他還知道用手去抓開方巾來找躲在後面的你。一種東西或人從視野中消失,又變魔術般地再現。這種遊戲對嬰兒懂得「東西或人會消失但又重現」的概念,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逐漸建立一個良性的母子依戀關係。(2)辨別家人的稱謂和家庭環境中熟悉的物體媽媽和寶寶坐在一起,媽媽問寶寶:(1)爸爸是哪個或家中其他成員,讓寶寶用小手指給媽媽看。(2)燈燈在哪裡;電話在哪裡;電風扇在哪裡等。(3)寶寶的小手、小腳、鼻子、耳朵等。訓練孩子理解大人的簡單語音,能將語言與實際的人或物聯繫起來,同時鼓勵他進行模仿複述,從而不僅教會孩子能指出所熟悉的人、衣、物、身體各部位等,還促進他對語言理解的興趣。(3)寶寶站站好、準備起步走。爸爸兩手扶孩子的腋下,讓他靠牆站立,幫助他站穩後,然後逐漸放開手,邊拍手邊說:「一、二、三,寶寶站好了!」若孩子稍有不穩的現象,爸爸應立即幫助他站穩,這樣反覆練習幾次,待寶寶能站穩後,爸爸稍退後幾步,向寶寶伸開雙手,作保護他的樣子,解除孩子怕摔的顧慮,鼓勵他大膽邁步向前走。經常這樣練習,不久孩子就會獨立走路了。第五章 1歲-1歲半1、體格生長出生第二年起體格生長開始明顯較前減緩。體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長200克左右,身長每月平均增長約1.0厘米左右。從第二年起,寶寶的胸圍開始超過頭圍,一般前囟門也在18個月以前關閉。
12-18個月男童體格發育
月齡 體重(千克) 身長(厘米)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12個月 10.42 78.0 46.9 46.8
15個月 10.84 80.7 47.5 47.6
18個月 11.55 83.5 48.0 48.4
12-18個月女童體格發育
月齡 體重(千克) 身長(厘米)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12個月 9.64 76.4 45.6 45.4
15個月 10.42 79.9 46.2 46.5
18個月 11.01 82.5 46.8 47.2
2、神經心理發育12個月左右的寶寶已學會站和扶走,其中部分孩子已能獨立開步走2-3步。用手指拿東西吃得很好;用匙吃東西時需要幫助;會用手掌握筆塗塗點點;會說一些簡單的詞,常常是一個詞代表很多的意思;部分孩子開始主動地叫爸爸、媽媽;對一些圖畫中的畫面有興趣,這是有意注意的萌芽;能準確地表示憤怒、害怕、嫉妒、焦急、同情等情感;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能聽指令幫忙拿東西;能玩簡單的想像遊戲,如輕拍或搖動玩具娃娃。15個月時多數孩子已走得較穩;會拿蠟筆在紙上亂畫,會翻書頁(也許是2-3頁一翻),能搭起2塊方木;手指握杯,但握得不穩有傾斜,常常把杯子里的東西潑出;能聽懂許多話,會執行媽媽的指令,如「把帽子拿來」;多數孩子會主動叫「爸爸、媽媽」,說一些重疊的詞,如「抱抱」、「球球」等,常是一個詞代表多種意思;會指出或說出要的東西;打開盒子,能在柜子里或櫥里找東西;用手指和東西戳洞;會表示自己的情緒,有時好發脾氣、扔東西;對陌生人表示新奇;對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畫書、玩具能引起注意,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有一定的記憶力,如能認出家中其他的人。到了18個月寶寶已經可以走得較穩,會起步、停步、轉彎、蹲下、站起來、向前走甚至向後退。扶著欄杆能一級一級上台階;推動椅子自己坐下;牽拉玩具行走;能用力過肩擲球;疊3-4塊方木;自發地用力亂塗;稍能用勺自己喂,會用杯子喝水,潑出很少;已掌握一些基本自我生活料理技能,如自己會脫手套、襪子,拉開衣服的拉鏈,會在媽媽的幫助下進行沖洗手。有時也會象大人一樣拿本書一頁一頁地翻。會按要求指出鼻子、眼睛、頭髮;叫出一些東西的名稱;指出方向,如「在椅子上」;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不斷地從一處轉移到另一處;探索他所遇到的每件事;有目的地說再見。對陌生人表示新奇;受挫折時常常發脾氣;對選擇玩具有偏愛;模仿母親做家務,如掃地;吃飯時走來走去;吮手指習慣達到高峰,特別在睡覺時;會依附安全的東西,如毯子;仍然自我注意;對常規的改變和所有的突然變遷表示反對。且這個時期孩子支配事物的能力大大增強了,也已經開始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周圍的環境了。他們喜歡探索新環境,發現新物品,模仿成人的動作如咳嗽,語調等,並喜歡追逐打鬧,更喜歡到室外環境中活動。3、寶寶囟門該關閉了囟門是嬰兒頭頂顱骨互相連接處還未完全骨化的部分,由額骨、頂骨、枕骨合併而成,有前囟、後囟兩個囟門。前囟為額骨和頂骨形成的菱形間隙,又俗稱「天門蓋」位於頭頂部前中央。嬰兒出生時前囟對邊直徑大小約為1.5-2.0厘米,出生頭幾月內前囟會隨頭圍的增大而擴大,一般6個月後隨著額骨和頂骨逐漸骨化而縮小,到了18個月左右閉合。後囟為頂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間隙,位於枕部,一般約在嬰兒出生後6~8周關閉。在正常情況下,未閉合的囟門外觀平坦,稍微內陷。從囟門的緊張度和閉合的早晚可以推測嬰兒的腦發育狀況,如果囟門關閉過早而頭圍又明顯小於正常值範圍,這說明嬰兒可能患有頭小畸形;如果囟門晚閉則多見於佝僂病、呆小病或腦積水。有的家長擔心,孩子6-7個月時囟門已經關閉,會不會影響智能的發展?甚至提出要不要再吃小兒魚肝油丸和鈣粉。雖然前囟正常在18個月左右關閉,但有些孩子前囟關閉較早,但並不意味著頭顱不再增大,因為頭圍停止生長要等到13-14歲時骨與骨之間的骨縫融合。因此有些嬰兒雖然囟門早閉,但隨著腦的發育,頭圍依然會繼續生長,一般不會影響智能的發育。但有一種情況,頭小畸形的小兒,其囟門早閉,是由於腦發育差,因此智力發育遲緩。因此,對於囟門早閉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判定其是否影響會到孩子的智力發育,最合適的方法是定期測量頭圍和隨訪孩子的神經精神發育進程。如果頭圍增長速度在正常範圍內,同時孩子的神經精神發育與其年齡相符,則即使囟門早閉,也不會影響其智力的發育。 4、一歲以後孩子的合理膳食一歲以後的幼兒其生長發育雖不如出生後第1年迅速,但每年仍可增加體重2-3公斤,因此,其營養素的需要量仍然相對較高。1歲以後的小兒飲食應該由原來的以奶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糧食、奶、蔬菜、魚肉、蛋為主的混合飲食。至於其一日的食物大類的數量,上海市營養學會根據調查研究綜合後,提出了學齡前兒童食物定量指導方案,以金字塔圖形表示,標明了各類食物的合理比例範圍,稱為「上海市幼兒膳食4+1方案」,其中1-3歲幼兒的食物量簡單概括為:1-2瓶牛奶,1個雞蛋,1-2份禽、魚、肉,2份蔬菜與水果,2-3份谷與豆。(1份相當於50克;1瓶牛奶為227克;具體食物量還應隨年齡適當調整)。應該注意的是,牛奶還應是1-3歲幼兒的主要食物之一,每日平均350克左右,切不可認為斷奶就將所有的牛奶或奶製品全部取消掉,而是應該繼續食用直至一生;另外,幼兒的咀嚼功能還不夠發達,每天應該單獨為兒童加工、烹調食物,少用油炸或面拖,以防脂肪過多,食物過硬,幼兒的食物加工要細且體積不宜過大;要引導和教育兒童自己進食,進餐要有規律,進餐時讓其暫停其他活動,集中精神進餐。寶寶一日飲食舉例早餐:牛奶220毫升 糖10克 麵包25克 奶油2克 果醬5克。
午餐:軟飯(米40克)、肉末土豆泥煎餅(豬肉末25克、土豆泥25克、胡蘿蔔泥10克、油4克、生粉鹽適量)、炒草頭(草頭50克、油4克、鹽適量)。
午點:蛋糕(麵粉25克、雞蛋15克、糖5克)。
晚餐:牛肉煨面(麵條35克、牛肉末25克、青菜25克、油2克、鹽適量)、橘子100克。
晚點:牛奶220毫升、糖10克。
5、生活照料及安全防護隨著孩子自己能走動以後其活動量也較前增大,因此平日衣服不要穿得太多,一般和大人穿得一樣或多一件就足夠了。在這個時期媽媽要有意識培養孩子的自我進食能力,讓他自己用勺吃飯,這不僅是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還能+提高孩子對進食的興趣,促進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同時進一步強化訓練寶寶用杯子喝水,不要貪圖方便,一直用奶瓶給孩子喝水、喝牛奶,養成孩子一直有含奶瓶的習慣,時間一久易導致門齒的齲齒及上下牙齒生長排列不齊。1歲以後孩子一天小便約10次左右。可以從1歲後培養孩子會表示要小便的衛生習慣。媽媽首先應掌握孩子排尿的規律、表情及相關的動作如身體晃動、兩腳交替等,發現後讓其坐盆,逐漸訓練孩子排尿前會表示,在孩子每次主動表示以後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表揚。一歲以後,孩子的大便次數一般為一天1-2次,有的孩子兩天一次,如果很規律,大便形狀也正常,父母不必過慮,均屬正常現象。每天應堅持訓練孩子定時坐盆大便,慢慢養成孩子定時排大便的習慣。孩子滿周歲後,應穿滿襠褲,這樣避免孩子因經常席地而坐,污染外陰部及尿道口而引起尿路感染。此外,孩子也不易長時間穿緊身褲、芭蕾褲或牛仔褲。此期還是一個易發生意外危險的年齡,因為這時的孩子已經會獨立行走,然而動作平衡、協調及靈活性還差,容易跌跤。由於孩子對外界事物都感到很新奇,不僅要看,還要用手摸、用鼻子聞、用嘴嘗,雖然這是孩子認識事物的方法,但他們生活經驗不足,不懂得保護自己,常易發生意外傷害。因此,在家裡的傢具應注意有稜角處用上保護套,避免孩子萬一跌交撞著出危險。家中的任何藥丸、消毒劑、金屬小物件等均應放在鎖住的抽屜或小櫃內,避免孩子拿到後誤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有意識逐漸教會孩子懂得危險,什麼東西不可以碰、什麼地方不可以去,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6、視覺保護嬰幼兒時期是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和可塑階段,也是預防和治療視覺異常的最佳年齡。因此,應積極做好預防與保護非常重要。首先是照明的要求,寶寶居住、玩耍的房間,做好選擇在窗戶較大、光線較強的房間里,如朝南或朝東南方向。不要讓花盆、窗帘及其他物品妨礙陽光直射室內。寶寶房間的傢具和牆壁最好是鮮艷明亮的淡色如粉色、奶油色等,使房間獲得最佳採光。如果自然光不足可加用人工照明。人工照明最好選用日光燈,一般電燈泡照明最好再加上乳白色的圓球型燈罩,以免光線刺激眼睛易於疲倦。燈泡和日光燈管均應經常擦乾淨塵土,以免降低照明度。其次是看電視衛生。孩子大多非常喜愛觀看電視節目,但3歲前兒童每周看電視最好不多於兩次,每次不超過15分鐘,3-4歲兒童看電視每次最好不超過30分鐘,5-7歲不超過60分鐘。電視機熒光屏的中心位置,應略低於寶寶的視線。眼睛距離屏幕一般以4-6倍於屏幕對角線的距離為宜。最好在座位的後面安裝一個8瓦的小燈泡,可以減輕看電視時的視力疲勞。另外還有看圖書、畫畫的衛生。寶寶看圖書、畫畫等坐姿要端正,書與眼的距離宜為33厘米,不能太近或太遠,不能讓寶寶躺著或坐車時看書,以免視力緊張、疲勞。最後,要供給寶寶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肝、蛋黃、深色蔬菜和水果等,經常讓寶寶進行戶外遊戲和體格鍛煉,有利於恢復視覺疲勞,促進視覺發育。7、怎樣給孩子選衣服孩子一天一個樣,尤其是3歲以內的孩子,長得特別快,給孩子買衣服便成了家長頭痛的事,衣服買得小,沒幾天就穿不上了,又得再花錢去買,現在小孩衣服的價格和大人衣服差不多,甚至還要貴。因此,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買衣服時都選擇比孩子本身大許多的衣服。我們也經常看到有些孩子穿的衣服袖子很長,手都露不出來,這樣不僅防礙了孩子手部的活動,而且,由於手在袖子里,不容易抓住物體,一旦發生身體不平衡時,手抓不住東西,容易摔跤。有些家長為了保暖,給小嬰兒買的衣服袖子長得把寶寶的手完全包在裡面,常次以往,有些孩子到了7、8個月手連東西都不會拿。手是人體一個敏感的感覺、活動器官,也是孩子探索世界、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徑,通過手可以讓孩子了解不同的物體,通過手的觸摸還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因此,不要給孩子穿太大的衣服,尤其是袖子不宜過長;同樣褲子、鞋子都不宜太長,太大,都會影響孩子活動。一般來說,衣服可在小兒身長的基礎上,長5~6公分,這樣有些外套衣服可以穿兩個季節。買的鞋子孩子穿上後可空餘1~2公分,給孩子買鞋子最講究合適,否則不僅影響孩子運動,還可能影響到孩子走路的姿勢。第六章 1歲半-2歲1、體格生長1歲半-2歲孩子的體格生長速度仍較第1年慢,此時小兒一般已有12隻牙,萌出上下尖牙。前囟門已經逐漸閉合,如果18個月以後,前囟尚未閉合,則為前囟閉合延遲,應去醫院檢查原因。
1歲半-2歲男童體格發育
月齡 體重(千克) 身長(厘米)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18個月 11.55 83.5 48.0 48.4
21個月 12.23 86.5 48.6 49.0
24個月 12.89 89.9 48.8 49.9
1歲半-2歲女童體格發育
月齡 體重(千克) 身長(厘米)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18個月 11.01 82.5 46.8 47.2
21個月 11.62 85.1 47.4 48.1
24個月 12.33 88.8 47.7 48.8
2、神經心理發育此階段的小兒,步態明顯平穩,能自如地行走;下蹲容易,如果你在地上放一個玩具讓他撿起來,他會很樂意地走過去蹲下來拿起來送給你;能有目的地投擲,會用腳踢球;多數已經能扶著欄杆上下台階,或自己攀上小樓梯然後滑下來;有的已經會跑,但跑起來還不太穩,搖搖晃晃,步幅小、步子快,容易摔倒。手的動作也更加靈活了,已能搭起4-8塊積木,能握筆在紙上隨意畫,有的已經能模仿畫直線,能用拇指和食指捏東西,會穿木珠,會自己拿勺子吃飯等。在語言方面,小兒進入了積極的言語活動發展階段,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說話的積極性逐漸提高,掌握的辭彙量也不斷增加,掌握的詞類也由過去的名詞、動詞擴展到形容詞和副詞等。在原來18個月前只會叫人講單字的基礎上,開始會說片語、會講自己的名字和說一些簡單的句子。例如,18個月左右的孩子肚子感到飢餓時,還只是說:「飯飯」,21個月時則會說:「吃飯」,而到2歲左右時,已經會很清楚地用多詞句來表達:「寶寶要吃飯」。這階段的孩子,由於活動能力增強和探索的範圍擴大,好奇心很強,對什麼都感興趣,凡是夠得到的、拿得動的東西,他都要拿來擺弄擺弄,弄不好還要把東西拆散或扔到地上。記得我搬進新家的時候,我的女兒正好是剛過1歲半的年齡,有一陣子,她對衛生間的抽水馬桶特感興趣,趁我們不注意,她就飛快地奔進衛生間,一遍遍地去扳抽水的把手,樂此不疲。1歲半-2歲的孩子已開始能集中注意看圖片、看電視、玩玩具、念兒歌、聽故事等。但是,集中注意的時間較短,一般在15分鐘左右,並且以無意注意為主。記憶的內容也比較簡單,只能記些零散片段,面也較狹窄,一般是他們熟悉的生活內容,如做遊戲、分吃東西、玩玩具、看動畫片等。且記憶的時間短,很容易忘記。雖然這個年齡對大人的依賴性還很強,但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行動傾向正逐漸發展起來,做父母的會覺得孩子的獨立願望越來越強,不管是自己能做的還是不能做的,他都想自己去做,不願別人幫忙。例如,媽媽幫他穿衣服時,孩子不再只是配合,而是說:「我自己穿。」飯桌上,他不再滿足爸爸媽媽喂他,而是想要「我自己吃。」如果帶他出去,他會掙脫大人的攙扶,而要自己走。除了以上這些,讓爸爸媽媽感到欣慰的還有,18個月以後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確實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多數自己能脫外衣,有的還能試著穿衣服;到2歲時,大多數孩子都能自己較好地吃飯了,也會自己洗手了,還能用毛巾把手揩乾;而且多數已經能在白天完全控制大小便,2歲的孩子正值天熱的時候,還能自己解開褲子坐便盆。3、寶寶一日飲食這個時期的小兒活動量日漸增多,胃容量可增加至300毫升,其生長、發育雖不象嬰兒那樣迅猛,但與成人相比,仍然是非常旺盛的,所以其食物的需要量、攝入量增多,然而其咀嚼和消化功能仍未十分健全,故不應過早地讓他進食一般的家庭膳食,在食物的選擇及烹調上仍應注意幼兒的特點,給其容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最好每餐仍能給孩子單獨燒一個菜,並經常變換花樣品種,注意細、碎、軟、爛等。1)仍應保證孩子每天在早晚各進食1瓶牛奶。2)食物仍應切碎煮爛,尤其是魚、肉等動物性食物。因為,儘管寶寶已經可以吃塊狀食物了,但因乳牙尚未出齊,咀嚼能力還較弱,所以不宜吃大塊狀的食物。3)飯菜以低鹽食品為好,不吃腌制的食品;食品中最好不放味精、色素、糖精等調味品。4)不吃帶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辣椒、胡椒等;少吃油炸食物。5)烹調時應注意盡量避免營養素的損失。如:淘米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不宜過高、淘米後不要浸泡;蔬菜應先洗後切、炒菜時應急火快炒、燒湯時應煮開後再加菜葉,煮的時間不能太長。6)食物的烹調仍應做到色、香、味俱全。7)幼兒愛吃帶餡的食品,如包子、餃子、餛飩等,可適當給孩子多做著吃。此年齡的幼兒很喜歡弄杯握匙,自取食物,這是從餵食到自食的開端。大人要鼓勵寶寶自己進食。因為,自食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動作發育及手眼協調功能,還可以培養孩子對飲食的興趣,增進孩子的食慾。孩子進食時,要注意訓練寶寶咀嚼和吞咽固體食物的能力,每口食物吃進去要讓他充分咀嚼後再咽下。因吸吮與咀嚼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進食動作,孩子必須通過訓練才能適應。並且咀嚼鍛煉可促進上、下齶骨的生長發育,為乳牙換恆牙作準備,也可避免牙列不齊及小兒咀嚼困難。 寶寶一日飲食舉例餐次 時間 食物
早餐 7:00-7:30 牛奶肉末粥(鮮牛奶或奶粉200毫升,大米15克,雞肉10克
午餐 11:00-11:30 碎菜粥(大米25克,小青菜20克)、饅頭1隻(麵粉25克)、肝泥碎土豆(豬肝25克,土豆50克,植物油5克)
午點 15:00-15:30 肉包子,水果(麵粉25克,豬肉10克,橘子50克)
晚餐 18:00-18:30 爛飯(大米30克)、蒸雞蛋(雞蛋50克)、菠菜湯(菠菜30克,植物油5克)
晚點 20:30-21:00 鮮牛奶或奶粉200毫升
4、生活照顧1歲半以後的孩子,白天多數只在中午睡一次,約2-2.5小時,夜間再睡10小時,這樣每天可基本保證12-13小時的睡眠。做父母的應繼續培養和鞏固孩子自動入睡和單獨睡覺的習慣,這樣既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又可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應繼續訓練孩子定時排便習慣,逐漸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坐盆,但仍需大人在旁照顧。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願意去戶外活動。只要不是刮大風、下雨、下雪,大人都應每天給孩子安排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並在旁照料,以防發生意外。活動地點以在居民小區的綠化地帶、庭院內或公園為宜。有些家長喜歡帶孩子逛馬路,卻不知道,馬路上人多車多,孩子缺乏安全意識,又喜奔跑,這樣很容易發生危險;而且,孩子的身高與汽車尾氣排放的高度相近,容易招致鉛及一氧化碳的吸入,對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戶外活動時,可以讓孩子玩水、玩沙子,如居民小區有滑梯、蹺蹺板等設施的,也可以讓孩子玩,使孩子能從小體驗各種不同的感受,並認識周圍的自然景物。還可以讓孩子學著騎三輪童車,培養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平衡能力及獨立生活能力。在玩耍中,大人還應鼓勵孩子多與別的孩子一起玩,使他有更多的機會學習遊戲規則和與人交往。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