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燒紙,你可別燒錯了
點擊"歷史這玩意兒"免費訂閱
這幾日街邊和空地上飄蕩的縷縷青煙提示我們清明又快到了,作為我們為數不多還能保持民俗和本義的節日,我們實在應該複習一下清明那些事。特別是作為一個實用技術型的節日,您可一定要辦對事、燒對紙,否則可能會多少有點麻煩哦?
先普及一下知識,啥是清明,歷代清明都啥樣:
漢代
清明的誕生時代,開始只流傳於太原上黨等地區,六朝之後演變成為了全國性的節日。此時為寒食節,要求是在這期間不起灶火,冷吃之前做好的食物。最初的寒食節不過是旌表、紀念被焚於綿山的介子推而已,並沒有祭奠祖先的含義。
唐代
根據《癸辛雜識》記載,唐代清明時,太學要放假三日(清明小長假原來是歷史慣例),武學一日。山西地區要禁火(不開灶做飯)七天,在喪亂的亂世也要禁止三天。因為全國禁止起火,並且在清明節後皇帝會頒布法令讓全國人民重新鑽木取火成為新火,故唐代是不燒紙錢的。根據《全唐詩》中描述清明的詩歌記載,唐代清明節會舉辦踢足球、大毛球,盪鞦韆、拔河等文體活動。
宋代
宋代寒食節為期三天亦稱「百五節」、「禁煙節」,為全國重要性的節日。在現山西省地區最為盛行。宋代寒食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三年當中任何一天都可以上墳祭祖,只是不設香火,將紙錢掛在墳周圍的樹上就行。
元代清明節前一天或者前兩天為寒食節。在元代有禁用煙火、只食用之前做好的冷食的習俗。元朝規定寒食節放假3天。也就在元代寒食節和清明節正式和認為以。習俗同宋代相同。
明清
明清時期寒食節同清明節相結合,清明節的主要民俗活動就是掃墓踏青。明代男女攜帶酒食祭品、紙錢上先人的墓地祭掃。在墳旁焚燒紙錠,並在墳頭壓一疊紙錢。掃墓之後男女並不直接回家,而是在墓地附近去踏青。踏青的活動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盛。清代清明節在明代基礎之上會放風箏。同時佩戴新柳(柳枝)在頭上。清代在祭祖之時,無論貧富都要準備祭品,並正式稱清明與七月半、十月朔為鬼節。《清嘉錄》之中記載蘇州地區的習俗是在祖先墳墓前挑新土、燒紙錢、祭山神、奠墳鄰。注意:清明節終於和鬼掛上鉤了。
一、什麼時候燒?
清明節前三天、後四天範圍內,選擇單日進行相應活動最佳。時間當然是天黑之後。
二、燒什麼?
清明節重要是燒些紙錢、元寶、紙幣等。如果對親人表達思念過深,還可準備一些其他紙製品。也有準備一個大的紙包,將東西放在包袱裡面,並在包袱上寫上亡者的名諱。古代燒紙的紙錢都是由親人自己剪好並不是從攤位去買,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誠意和尊重。現在當然大都是購買現成的了,但最近出現了DIY燒紙製品的新時尚很受歡迎,大家可以參考下面iPhone6紙模型,自己製作送給先人。三、燒的規矩和禁忌
1.清明之前要在路口燒,據說路口燒紙錢可以通到冥界。不宜挑選車多人多的馬路,陽氣較重。
2.燒紙錢之前要拿出幾張,燒給孤魂野鬼,讓它們不去圈地。
3.圈地畫圈的時候一個人一圈,或者畫一個整圈在圈的時候要念叨自己祭奠的親人的姓名,圈子不能有缺口。
4.必須用一個木棍,確保燒紙全部燃燒完畢。
5.祭酒(水)在燒完之後,在圈子外面拋灑一圈,稱之為破散。
6.紙錢不能一下子全部放進去,要一張一張的放或者兩三張放,讓紙錢在手裡燃燒一半之後再丟出去。
7.燒紙過程之中嘴裡一定要念叨要對親人說的話,與此同時無論是蹲著或者跪著,要強調對親人的思念。8.在燒的過程中如果有風千萬不要去管他,圈中沒有燃燒盡的要用木棍挑撥燃盡,要不親人收到的是不完整的,風吹走代表的是取走了。
9. 燒的紙錢的面額適中,過大和過小的都有,要不底下找不開。
10.風大時一定要給周圍多燒幾張,太大的話建議換個地方,搶錢的鬼太多。
推薦閱讀:
※世上最遠的距離,是小土豆和學校的春遊
※客家掃墓節及清明節
※清明節,是時候討論一下生與死了
※全民行騙時代,清明旅遊被扒三層皮!
※老墨的VR周記——清明特別篇 新時代掃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