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曼講授《楞嚴經》文字筆記

從「實修禪定」角度來講,《楞嚴經》是必須認真研讀、學習的一部經典,要把其「精髓」灌輸、融合在每一個修行人的血液和靈魂當中,並靈活運用在日常每一天的禪定修學當中。   圓瑛法師、成觀法師、慧律法師、葉曼老師等大德講解的版本自己都很喜歡,宣化上人的文字講解則是近二十年前請購的出版物。  該博文是葉曼老師講《楞嚴經》(146盤MP3下載版)的文字要點筆記。因網路上該版本的文字整理很少或不全,自己只好一盤一盤來聽,請有這方面文字版的朋友幫助一下。   葉曼老師講《楞嚴經》的(1a-14a)MP3內容,因為自己是在戶外聽的,雖感覺極珍貴但沒有記錄下來,將來有機會重聽時再把這部分筆記補上。(本博所有原創博文均可自由轉載,因涉及佛法見地轉載時請務必註明出處)——明空版主 14b:(1)入胎時是第八識先來投胎,然後成胎(即「色身」)——這就如同脫衣服,先穿的必然是最後才脫下來。所以,修行時必然是「後形成的要先解脫」,即先從「色身」修起、然後才是到「名色」。    古代禪師常云:「不破初關不閉關」。所謂「初關」就是你一定要見了「空性」才是真正閉關,除此之外的所謂「閉關」屬於「方便法」,是哄人的法子!「不到重關不入山」這時要遠離人世間;第三關是自古聖賢都不傳,太難了。(2)人的相貌就是一面鏡子,用功好壞,都在臉上寫著。我們修行要從「神秀」的偈子修起,不要從六祖慧能學起,慧能只是五祖傳法才找他這種有「最高智慧的再來人」。(3)什麼是「獨頭意識」或說「獨影意識」?當「六根」對著「六塵」時才會有「識」起來,當你打坐時,什麼也沒看、沒聽、沒想,這時頭腦中冒出來的意識想法就是「獨頭意識」。它不需要「根」對著「塵」而起來,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自己的「靈感」,實際上該獨頭意識是以前你的思想(前塵)所造成,如果拜佛時你抱著一種「想見到佛」的想法,第二天你就會見到佛,這都是獨頭意識起的作用!因為「心生種種法生」。所以,「妄想」很多是緣的「獨頭意識」。散亂、狂亂、夢中皆離不開獨頭意識,都是你的「潛意識」中有這個東西的種子。   「定」中見的影像都是獨頭意識所導致,所以你在定中「感覺這裡動那裡動」。    最高的境界是「無為」——幽閑。 15a:(1)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是《楞嚴經》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知道「自己清凈」這是「分別心」,不知自己「清凈」又是「大昏沉」,這個「度」如何把握?——不要把「幽閑」放在心裡!(2)無生法忍。不可言說,本來無生,當然無滅。為了去「妄」,佛提出一個「真」來。實際上「真妄」都不應說(3)佛法要把握兩個原則:無主宰、非自然(不是「自然而然有的」)。    此外,「佛法無是非」。即「說這個是佛法,那個不是佛法」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只能說「佛法有深淺而已」。天下就沒有不是佛法的東西,只有「深淺」而已,以為自己在守戒律,這也不能學那也不能學,你錯了,學佛要「從淺到深」! 15b:(1)九次定定——「色界」有「四禪」、「無色界」有「四定」。地球毀滅時三禪還有大風。第九次定是「滅盡定」。此時,如果不能漏盡,就還有煩惱,即「見惑、思惑」。   「見惑」就是我們的「意見」,極為堅硬,但聽聞佛法後極容易斷掉。「思惑」就是我們的「情感」,很柔軟,但極為難斷。見欲而不動心了,「思惑」斷盡了,才算是大阿羅漢。(2)「三昧」就是「定」,或說「三摩地」,或「正受」。(3)「過午不食」真正目的是為了「入定」。在修行人(道家、佛家)來講,吃晚飯是「畜生食」,如馬、牛,「馬無夜草不肥」;吃宵夜則是「鬼食」,因為古代是晚飯到睡覺前必須要間隔三個小時。    所以,懂得了「過午不食」的真正含義,一個出家人說,「我也不是必須嚴格固守『過午不食』,把佛法弄得很窄,但我也不吃零食,而且每頓飯我吃的很少」。    蔥、蒜、韭菜、是「小五葷」。生吃它們能增加淫慾,熟吃則增加嗔念,脾氣變壞。(4)山上有直樹,世上無直人。老子講,「曲則全」。我們平時說話辦事要繞一下,不要直來直去,但「心要直」。古錢是「外圓內方」,凡事要「內有原則」,但外面辦事要變通。常說「直心是道場」,沒說「直行是道場」。(5)真正的「三昧」有三:空、無相、無願。「空」就是「無我」,是因緣所成,諸法無我,一切無常。「無相」是這些東西「自己在」那裡,萬法「自在」,觀自在菩薩,才知「五蘊皆空」,「實相無相」,無相無不相。「無願」就是什麼都不用修,本自具足,即「不做」。密宗大手印,是無修。老子的「無為」即是說此。(6)「有定無智,增長愚痴」;(7)只有存「出世心」才能真正「入世」;只有存「入世心」才能真正「出世」。入世、出世只看「心」。(8)日日尋春不見春,忙鞋踏破嶺上雲;歸來卻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16a:(1)二人同心,其力斷金。修行只能靠自身努力,求佛是沒有用的。(2)二障:煩惱障(障我們的「心」)(「我執」所引起——又名「事障」,障礙「涅槃」);      所知障(障我們的「智慧」)(「法執」所引起,——又名「理障」,障礙「菩提」之心、覺悟之心)。(3)寂——不動搖(無事可思量)。    常——不生滅。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佛家的八個很重要的字。能「照」一定能「寂」。(4)「科學」告訴我們「How-如何做」,而「哲學」告訴我們「Why-為什麼這樣做」。哲學的最高境界是「禪宗」。(5)靈知的、微妙的、光明的叫「心」,不變的叫「性」。明「心」見「性」。 16b:(1)道眼,見「道」之眼。(2)「卐」(陳健民上師言,應為「卐」而不是「卍」字)乃佛陀的三十二相好之一。(3)學佛人要記住,佛陀面門放光表示:真妄、善惡、好壞、佛魔、生死、聖凡不是對立的,是一回事,只在「轉念」之間。故佛說「不二法門」,學佛要斷「妄」為先。(4)初禪——心「喜」(指「心理」方面);    二禪——身「樂」(指身體方面的「生理而言」);    三禪——去掉了心「喜」,沒「分別心」了;但此時的這種身「樂」的質量更高了、更純了、樂得「更了不起」了;    四禪——舍掉身體方面的「樂」,即「樂消失」了,而出現「清靜」。前三禪你之所以還有「樂」就是因為你還有「色身」的存在。    從第四禪以後開始,你開始出離了「色界」,而進入「無色界(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色界「四禪」(又稱「色界四定」)、無色界「四定」,通常我們稱之為「四禪八定」,但即便如此,修行人仍沒跳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仍要修「第九次第定——漏盡定」才可以。必須底下不漏了,才叫證「阿羅漢果」。(5)不二法門——聖凡不二,善惡不二。此處佛的的「灌頂」就是指「不二法門」。    人的「生理」和「心理」也是「不二」的,你「理」上懂得越多就越能條理你的「生理身體」。比如,你打坐時生理上起了變化,氣機有了變化,你這時可用「不二法門」來對待它:看你怎麼動,愛怎麽動就怎麼動,我就是不搭理你!你絕不可以牽引它、在乎它!!!打坐時,任何景象現前,你能做到不喜、不憂、不懼,這樣往前你就又前進了一步。(6)真正的「法幢」指《楞嚴經》。(7)學佛就是要在「作用中間」見到那個「起作用的本體」。這個「本體」人人都有,天天在用它。(8)「二十五圓通」就是六塵、六識、六根,加上地、水、火、風、空、見、識。離不開我們的生理、心理,離不開我們的「見聞覺知」。(9)「性」和「心」是相對應的,「心」是「性」的「在起作用」——見聞覺知,而「性」是「心」之體。     念佛是最高法門。讓「念佛之心」自己念,你此時離開這種念佛之心,讓他自己念,離開「分別心」,而進入「性體」。 (10)「真」也是「妄」。 (11)《楞嚴經》是佛經中的「大百科全書」,該經懂了,其它經幾乎不用學了。 17a:(開始講「十層顯見」之第一顯「見是心」)(1)佛法剛傳到漢朝時,人們不稱呼他是佛,而稱呼他為「大覺金仙」。(2)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3)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說明了「眼睛」如同「燈」一樣,只是一種看的「工具」而已) 第二顯「見不動」(4)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此處有一段經沒有講,mp3沒有錄音) 17b:(1)以搖動者為「塵」,以不住者為「客」。云何汝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18a: 該集都是補充的《唯識》的基礎知識(1)《唯識》中對「五識」的定義:「五識(眼耳鼻舌身)同依凈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眼睛」要緣九樣東西才能看到:空、(光)明、眼根、外境、作意(要看)、分別、染凈、無名(另:依八識為「根本識」;依眼識為「種子」緣——明空版主注)。「耳朵」要緣八樣,「鼻子和嘴」要緣七樣。「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2)第八識中有:相分、見分。「見分」就是「見聞覺知」;「相分」就是「物質部分」。在人的八識中把第八識又叫「藏識」就是因為第八識中有「染」、有「凈」的功能。如果第八識被染污了,你就流轉生死;如果轉識成智了——變成了「凈識」,人就成佛了。所以,第八識能讓人流轉生死、也能使我們成佛。「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即是《唯識》描述的「第八識」。    第八識中是極其偉大的,大腦能裝全世界的書庫,越用能力越好。大腦中的細胞是不增不減的,傷害大腦以後它才出毛病,但細胞是七年就換一遍的。所以,佛把大腦的骨骼等硬體(葉曼老師不知指著自己身體的哪一部分??)稱之為「熟戶」,而把大腦中的細胞稱之為「生戶」。    「第八識」又稱之為「我愛執藏」。因為第七識中的「我執」就來源於「第八識」,例如,「我」的「身體」是第八識的「相分」所成,「我」的「見聞覺知」來源於第八識的「見分」。    佛陀「轉法輪」時是先講「小乘」才轉「大乘」,大乘佛法中先講的就是「相分」,即「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我們人死後「身體」變成了「中陰身」,機會成熟了,再投胎。今生之「身」是上一世的「報身」。受熏,第八識如同「鏡子」不選擇對象就接收了對方,它不分對方的好壞,但只要你內心一起貪心、嗔心等心思,第八識中的種子就已經受到「熏染」了。持種,就是說當一個人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你稍一動心念,你就在第八識中已經把該「種子」埋下了!於是變成六根。器,外面的世界等等。《華嚴經》是釋迦佛成佛後七日給諸位菩薩講的,是大乘佛法的最高境界。 人們俗語中常說的「主人公」就是該「第八識」。但如果你修行時把第八識當作解脫的「真正主人、真正目的」你就又錯了。「修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八個『識』);無始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唯識》中的三量:現量、比量、非量。前五識是「現量」,第六識就是「比量」,因為第七識告訴第六識的。所以,真正修行首先要打破「分別意識」。「能見」的是「心」。人的「見性」是沒有「分別」的,你看到物體後的有「分別念」就是「識」起來了。佛法「四依四不依」中,「依智不依識」就是要先把「第七識」轉變成「平等性智」,自他平等、生佛平等、心物平等,這時「第六識」就變成了「妙觀察智」。一旦第六識和第七識「轉識成智」後,此時「前五識」神通具足,就能同時起作用了,因此前五識就轉變成了「成所作智」。真正的神通是這樣修成的,這才叫大徹大悟後的「真正神通」。有神通不是什麼好事,如果你沒涵養,提前知道了「天機」,自己現在就會很痛苦、很憂慮、很恐懼的,所以千萬不要追求自己有神通。特異功能人士一般是天生的最好,很淺很淺的有點功能,但一定要好好做功德,否則,這些功能會慢慢就消失了!(該《楞嚴經》是葉曼老師在1999年的上半年在某地所講的,84歲時講的)(3)從哪裡倒地的,就從來自己再爬起來。是「五蘊」讓我們跌倒的,就還要從「五蘊」修,再找到我們的本性。 18b:複習第二顯「見不動」(1)不住的人為「客」,更要知道,動搖的東西為「塵」。這些都是本性出來的。我們一定要從「見聞覺知」中去修。(2)身體移動時,「見性」並沒有移動。死亡時「見性」並沒有移動和改變。(3)隋朝的志公和尚言:「不起絲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要無修無學才是真修行,無智亦無德。(4)美國一禪宗大德拜訪南懷瑾老師,南老師開示了一段長偈子:「切忌從他(尋)覓,條條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指「他」);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只需這麼(體)會,方是契(合)如如」,是說修行只能靠自己,切忌從別人那裡得到解脫,「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5)要認識自己的珍寶,必須從「理」上推,理上明白的層次越深,你的身體的修行才會真正上層次——必須明白「理」,葉曼老師講,「理」的明白程度決定你的修行程度,這是她自己的修行經驗。 19a:第三顯「見不滅」(1)第一顯見是說「能見」的是「心」,第二顯見是說「能見」的主人是「不動的」。我們真正的主人是「空」,它是「不動的」。人們往往都注意外在的「客塵」,反而不去注意自己這個「不動的」真正主人,把我們的「物」當成自己的「主人」。(2)「心」和「身」是一個東西,「身」是隨著「心」變化的。常說,「客隨主變」。(3)達摩的徒弟說:我見性了,請問「性在哪裡」?答:在眼曰視,在耳曰聽,在鼻曰嗅,在嘴談論,在手執著,在足運動。(4)佛、魔不是對立的,只在「一轉」而已。(5)借「假」才能修「真」,沒有電燈和冷氣空調,我們如何能認識「電」呢?「電」不是「電燈」、「冷氣」;我是人,但「人」不是「我」。(6)武則天和六祖的故事。六祖曰:道由心生,道由心滅。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無生無滅。如者,本體;來者,起用也。「七支雙盤」打坐,只是個過程,是個工具,這離到家還遠的很呢!!見到光、聲音,包括你見到佛、見到魔,離到家還遠的很啊!!!真正禪是「無相、清凈、無證」,《心經》中講連「究竟涅槃」也要遠離! 19b:第三顯「見不滅」(1)莫思「善」、莫思「惡」,莫思「無記」。真正的東西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打坐打到不散亂、不昏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3)外道者,要麼是「斷」、要麼是「常」。(4)「雙子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實在是了不得,當今世界所有的宗教都是由他們發源而來。一條變成猶太教,從猶太教變成天主教、基督教、耶穌教、回教、摩門教都是從他們來的,一條往東南走,走到印度征服印度「小黑人」,發展出佛教。 20a:第三顯「見不滅」(1)「見精」,指「見聞覺知」。器官(五官)會老壞,但「能看」的「見精」是不會變壞的。章嘉活佛說:我胃(cancer癌)很疼,但我還有一個「知道不疼的東西在」。(2)初關、重關、末後老關(第三關是「千聖不傳」,形容其難)(3)第八識是人死後八個小時才離開身體。使我們生死輪迴是第八識,使我們悟道的也是它。(4)第三顯見告訴我們:「見性」是不滅的。(5)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會種在第八識中,影響下一生。第四顯「見不失」(6)該第四顯是說「見精」不會遺失的。(7)正遍知。正者,指「心包萬物」;遍知,指「萬法唯心」。從《華嚴經》角度來講,「身內真如環遍外」,身內的「真性」和外面「器世界」的「真性」是一體的、一樣的。《心經》最重要的五個字:無智亦無得。我們只需要「去垢」而已。 20b:第四顯「見不失」(1)海潮音:《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是說,耳朵聽「音聲」比什麼方法都重要!聽「海潮音」是最容易讓我們「入定」的,此外,聽「心跳聲」也容易「入定」。(2)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唯識》中講:「色」有十一個「法」,五根、五塵、色法。「心」是「八識」心王,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末那識(我執)、阿賴耶識(藏識),共八個識。「諸緣」是四個,因緣(即「種子」)、所緣緣(靠著什麼來發生)、增上緣(不停地讓它發生、增加)、等無間緣(從來沒有間斷、平等地不停地生長)。使我們顛倒、流浪生死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所以,我們修也要從這裡起修,「六根」對著「六塵」,起作用即產生「六識」,即「十八界」。「八識心王」加上「四個緣」,越學越多,而生萬法。孩子的見識是大人教出來的。兒女是債,無債不來;靠「業力」而來。父母交媾之時,「中陰身」看到此景,如果「中陰身」喜歡男根就變成女孩,喜歡女根就變成了男孩。所以,父精、母卵、中陰身是「投胎」成胎兒的三個要素。「中陰身」和「意生身」都是我們的「妙明真精妙心」所生。「心所」有五十一所。就是「八識心王」所起的作用有五十一個能、所,沒有一個是相同的。《百法明門論中》中所謂「百法」指:51心所、8識心王、11色法、24個不相應法、6個無為法共一百個。這是「法相宗」又叫「唯識宗」,南方的歐陽競無,北方的韓德興講的最好。這些是菩薩進入「初地」所得的智慧,到那時就不用在看書了,自己就都清清楚楚了。(3)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顯物。「小乘」根本都不承認有第八識,「心理學」也只沾到「第七識」的邊際而已,根本就沒到第八識。   萬法唯心造——房子、潛水艇等。一切法都在「心」中。(4)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心性」就是「體」和「用」的關係,性為「體」,心為「用」。「釋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釋迦」代表「真正的本體」,「牟尼」代表「起用」,世間萬物離不開「本體」,離不開「起用」。沒有「本體」不可能「起用」,但「起用」一定有「本體」,不能「起用」就表示沒有「本體」,二者必須同時存在,有體有用就是「本妙」。性、心是「體」和「用」的關係,「心」從「妙」起「明」的,因為是「妙有」才有「明」。「無明」是從「明」而出來的。因為你把「明」認為或當作「明」時,這時「無明」就生出來了!執著「明」為「明」時就有「無明」生出來。老子《道德經》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凡事只要有個被稱作「明」的,此時就一定有「暗」存在,「無明」就生成了,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因為「心」是從「妙」起的「明」,故稱之為「圓」。圓融可以「照」,這就和「鏡子的本性」是一樣的,這就是「心」在「起作用」了。鏡子不能「照」就不能「起用」,說明鏡子的「塵土」太多了!   善、惡都是鏡子的「塵垢」,「不思善、不思惡」,但這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無記」,所以你在此時還不能「昏沉」,心裡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並且要把這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觀念也不存,這就是鏡子的「起用」,這就是「照」,本性又「妙」又「明」,本自具足,所以佛說每人心中有個「寶」(此時就很容易發現「真心本性」的本來面目了!!!),我們這個能「照」人的鏡子必須是「真空」的。 21a:(1)第八識變成「大圓境智」。大圓境子是「本體」,能「照」起東西來是它的「起用」,我們都在注意電視或鏡子中出來的「畫面」而沒看「鏡子面」或電視屏幕本身。凡事從「起用」就能看到「本體」,沒鏡子怎能能出來「像」呢?「起用」是在鏡子的表面、浮面上才容易讓我們能察覺到!「性體」是「真空」才能出「妙有」、「妙用」。(2)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顯物。我們物質、精神的都來自「心」。因為它「妙」,所以能生「萬有」,因為它「妙」,所以本身的光發出來有「光」。它是「真真實實的」因為它從來不會「變」,我們成佛時它不多、但下地獄時它也不少。那個「永恆不變」的也是「本體」出來的,各種「虛幻的」不真實的世界也是它變出來的。心內、心外的景象也是「本體」變化出來的。《華嚴經》會講到「根塵同源的」。妙者,本妙也,本自具足的「妙」;同時還是「圓妙」,因為能「起明」、起「萬有」,「妙」裡面周遍一切,所以是「圓」。(3)「心」就是「萬法」,「萬法」就是「心」。我們都錯誤地認為,「法」是在心的「外面」,好比我們的第六識對著外面的「六塵」,實際上「六塵」也是我們的「心」所生出來的!整個地水火風是第八識的「相分」,「見聞覺知」是第八識的「見分」,整個第八識就在我們的心裡沒離開過。只有「我執」去掉了,須彌山才會倒掉!大圓境智中顯的就是「見分」和「相分」!「七出征心」指:從阿難提出「心」在身內、身外、在中間、潛於眼根、有暗則藏有竅則明、隨有、乃至無著。(「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在圓、不在空、不在著一切。)為什麼佛陀沒告訴阿難「心在哪裡」?因為「心起用才有」,才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起用」你根本就不知這個「心」在哪裡啊!杜順和尚在《華嚴經》中做的偈子:「時人若識真空里,身內真如環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蟲子、人、高山等『共一體』也),處處皆同真法界」。這是杜順和尚的證量啊。釋迦佛證悟後《華嚴經》中「七處九會」討論這個「真如」問題。實際上,「六根」和「六塵」本來是一個東西,而我們卻把「能、所」對立起來,「分別意識」起來了,就把「本妙」忘了。「本體」是鏡子,「妙用」是鏡子裡面的「影子」,而我們都只看鏡子里的「影子」卻把「鏡子」給忘了。這就好比電、電燈的關係,愚蠢的人說只有電燈里的才是「電」,其餘的不是「電」一樣荒唐,電冰箱中用的也是電啊。昨天有人問我「如何才能見到本體」?我說,每個人日常都見到過,只是「見到『本體』的時間太短了」,一瞬間、一眨眼而已,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讓它時間延長而已」,延長到行、住、坐、卧當中。因此,打坐中見到的光、佛像這更是「胡說八道」,「迷中之謎」也。佛把手上舉、下舉,而手沒有變化啊。一切東西都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的「物」,這才是「正信的佛法」。不但「本性」不變,就連一切好壞、佛魔、輪迴、涅槃這都是「空華」,都是本性中的「幻化」。現在是學的「見地」,將來這些都需要「證量」,等自己證到啊才是究竟。 【明空版主補充(轉自圓智禪落):「七處征心」已完,請問師兄,心在那裡。不得引用佛言祖語,讓大家都能明白。答:說說「心在哪裡」的問題要明白《楞嚴經》「七處征心」的相關說法,首先應當明白什麼是心才行。佛教因為強調心性修行,在心識研究上特別深入細緻。佛教理論對人們通常所說的心分為多種層次,包括:(1)外五識——被深層心意狀態所支配的視覺(眼識)、聽覺(耳識)、嗅覺(鼻識)、味覺(舌識)、觸覺(身識);(2)情感意識——注意力情緒失控狀態的煩惱知覺,意識心,煩惱心;  (3)意志偏執覺——注意力把持狀態的專註知覺,意志心,攀援心;(4)根身直覺——注意力放鬆狀態的知覺,身心,種識,意=末那,包含思維心;(5)自心藏識——個性性格尚存的相似清凈知覺,阿賴耶,包含記憶心;  (6)如來藏真心——超越一切障礙的絕對清凈正覺,圓滿佛心; 在《楞嚴經》中,佛陀向阿難問說,「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其所征詰乃是知覺心與眼識心所在。  那麼這個心到底在哪裡呢?對於這個問題,在《楞嚴經》中,阿難一連回答了七次,結果全都被佛一一否定。因為阿難每次的答案,實際上都落在根、身、境界、行為上,根本與自心知覺無關。  在眾生的知覺活動過程中,知覺與對境雖然密切相關,但這兩者卻並非完全相同。除了煩惱、知覺被無明業力牽制而局限於身體表裡之外,其它多數知覺尤其是與眼識、耳識相應的知覺,其感知範圍都是超越身體表裡以外的。  即便是有心有為的「意志偏執覺」,實際上也是關注到哪裡,這個心就在哪裡,如果全局性關注,這個心也就全局都在。如果是根身直覺,其範圍則更為廣大。《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耳根的直覺心,就是這樣超越根身內外而圓通外在虛空的。如果要論絕對「清凈無為」的如來藏真心的所在,《楞嚴經·耳根圓通章》中觀世音菩薩的體驗是一個很好的介紹:「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所以佛說如來藏真心無所不在,哪裡都在。如果自心尚有廣深、大小、方所、時空、業力等無明約束,即非真心。】  21b:(1)為什麼「見地」這麼重要呢?好比你們想見我,見到了我好高興,而對面的幾個中國人整天和我見面也不認識我是誰,為什麼?是因為你們「想要認識我」,當然一見到我就知道了。所以,「見地」就是這樣,「理」上先要明白「本體」是個什麼東西,你要先知道「葉曼的名字」啊,否則到時修行中你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啊。要想見到「本體」,雖然現在沒有「證量」,但要了解它啊。(2)學佛的三個原則。第一步,「本體」是「非自然、無主宰」的。一切都是因緣,但因緣是「世間法」,而「本體」是「非因緣」的、「非自然」的,「法爾如是」也。佛只是告訴你方法,一切要靠自悟,不要靠佛!千萬不要追逐「外塵」。第二步,「本體」從來沒丟過、少過,和佛菩薩是完全一樣的。第三步,你的生理、心理方面,「能見之根」和「所見之塵」是一個東西。(3)鏡子、電、波浪都是比喻「本體」也。「本體」是無形、無相、抓不著、看不見啊,但能起作用,因為你看到電燈、電話時才知道了有「電」啊。(4)下面的幾句話都是解釋「認悟中迷」這一句話的,什麼是「悟中迷」。(5)凡說「自己悟道的」都沒有悟道!尤其是禪宗人。(6)晦昧為空。這個既「妙」且「明」的「本體」,自己從沒覺得「我可以生妙有、光明四射」,這個「妙明心性」沒有根、塵、相,所以說「真如理地,不立一塵」。為什麼一念「無明」起?例如,當人們認為「我的本性是這麼的明啊」,這是「第一念」,只要有一個「明」的想法出來,緊跟著,第二念就是「無明(有六個)」出來了,「無明」就是「覺得自己明」,所以,「無明」來自於「明」。加了一個「無」字即是「有」啊,所以老子說,「有無相生」,有、無二者是「同出而異名」,「無」一出來一定跟著「有」,「有」一出來一定跟著「無」,「無明」就是「有明」。跟著三個細的:我能、我所、我來分別。修行不僅僅是去掉六個「粗的無明」,還要去掉這三個細的。有「能」、有「所」,就有「分別」出來,接著就有「憎愛」出來,我們要倒著來,先去掉「有」。學《楞嚴經》一定要有其他的佛學基礎才好學,否則你很難接受該經的觀點,《楞嚴經》的特點是:把「空」講的非常具體。 「無明」從什麼開始呢?這一念從哪裡起的?答曰,無始(無「開始」也,大「圓圈」也)。所以,我們時刻是佛、也時刻是魔,完全由自己決定,就看「無始」這一念從哪個地方開始。我們修行要先把自己的「分別心」去掉,去「分別心」如何去掉?先去「我執」,因為有「我」在,就會有「人」,就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有了。有了「我相」就有「我能、我所」,有「能」有「所」就一定有「時間、空間」,「時間」是「壽者相」,「空間」是「眾生相」。所以《金剛經》中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佛家講的「空」就是「因緣聚合」之意。禪宗的棒喝、打人、火燒、攆腿,你回答「是」打你三十棒,回答「不是」也給你四十棒,就是打你的第六意識,打你的分別意識,甚至要你的命,就是要在你最恐怖、最驚厥、最痛的那「一剎那」把你的第六意識(分別念)「截斷」,從這裡「切斷」你的「分別念」!這種方式只能用在那些修了多年的「禪和子」身上才好使。禪宗要「大疑」否則不能開悟,而凈土宗要你「相信」。    記住:真正打坐、真正參禪、真正念佛完全是你的「前五識」在那裡起作用,絕對不能用「第六意識」。觀想一個東西、念佛、聽耳根圓通、數鼻息、參話頭都是用的「前五識」,不能摻雜「第六識」。這個「前五識」只有「現量」沒有「比量」,因為一有「比量」就有「分別意識」生出來。當我們把「我執」去掉了,看東西不用「比量」了,直接用「現量」,第六意識就變成了「妙觀察智」,第七識變成了「平等性智」後,當這兩個識一「轉」,當然是「因」上轉的,此時「前五識」跟著「神通」就出來了,「前五識」變成了「成所作智」,第八識變成了「大圓境智」, 轉「八識」成「四智」,這才算你「悟道」了!「我執」到「無明」,當你覺得「我」見到「無明」了,能、所就出來,三個細的都出來了。能、所一出來,「我看這個東西好明亮噢!」,一說「明」出來了,「無明」就出來。「無明」是「黑的」——空晦暗中。無論「明」和「無明」都在「空」中。佛言,「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法」,是說,「空」在「覺性」的大海中就像海中的一個水泡,況且「空」中所生出來的這些東西呢。「空」代表「眾生相」,「時間」代表「壽者相」,時間和空間不能分開來談,是「雙胞胎」。「明」和「無明」都生在大「空」中,但此「空」是「頑空」,當你覺得有一個「頑空」存在時,故《楞嚴經》言:「空晦暗中,結暗為色」,有「空」才能凝結成四大(地水火風)有「色」形成。(物質就是由「地水火風空」五大所組成的)切記:四大「地水火風」除了有具體的「物質」以外,佛學中主要是用這「四個字」來表達「四類性能」。地性,表示「堅實的」;火性,表示「蒸發的」;水性是「流動的」,風性是「擺動的」。所以地球剛一初始形成時是「先擺動」,「風」出來了;大風不停地吹,不停地吹,生出「水輪」來;然後上面形成「金輪」(即「地輪」),於是這樣摩擦、摩擦,把火生出來,地水火風生出來了,它們都存在於「空間」,宇宙就這樣形成了。(7)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22a:(1)打坐中見到影、聲、佛像都是你心中的「前塵」,不單單只是今生的「前塵」,還有「前生」、累生累劫的「前塵」不是一世、兩世的緣故;就好比你很喜歡一個人,和前世的原因有關。(2)這個「妙明真心」的「本體」是沒有身心的「相」的,既沒有「見聞覺知」的「見分」,也沒有「地水火風」的「相分」。只是因為你「一念」一「動」,「無明」起來了,這個「念動」的「動」就是「行」,你就會想「這是黑的、那是白的」,「這是好的、那是壞的」,「分別意識」就出來了,「行」就緣「識」。「識」緣「名色」。修行中「破初關」時是「山河粉碎、大地平沉」,也就是老參菩薩所說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只見到了「空」,但「空」中能生起「妙有」來,這個「妙有」不是現在我們這裡所說的「妙有」,都是「因緣聚合」而成的(其本質就是證到了「根塵同源」、根塵不分、「心物不二」的境地)。所以,「無明」一念一起,三個「細的」都有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就都有了,「六入」緣「觸」,所謂「入」,就是把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吸進來。你「一念」生起來,有了「能變」的「無明」和「所變」的「頑空」,佛家講「空」有十八層「空」但最後要把「空」也空掉。在這個「頑空」里凝結成「地水火風」,「四大」中的「大」指「基本」的意思,「四個基本」的意思,「四大」不是指我們看到的水和地啊,是指「四種性能」,在這個「晦暗」的「空間」把物質建立起來,即「結暗為色」,這是「相分」,這是你「所見」的;加上你的「能見」變成第八識中的「見分」,「所見、能見」兩者組成第八識中的「見分」和「相分」。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就是「六根」)」,「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共有十二支。——明空版主補充「十二因緣」】(3)色雜妄想,想相為身。「四大(色——地水火風)」。雜,雜合。加上我們的「妄想」。想,見分;相,相分。由於見分、相分都來自於「第八識」(「見分、相分」是由「心念一動」的「無明」而生成的),所以一旦「二分」齊全了,八個識就形成了。現在色、受、想、行、識的「五蘊之身」就齊全了。(4)聚緣內搖。「五蘊之身」中還有一個東西是「元氣」。《易經》中,之所以能「變易」是因為「氣化」。這個「聚緣內搖」的結果就是「昏」,這個「搖動不休」的就是「第七識」(我識、我執)所導致的。「搖趣外奔」,往外奔出去。 22b:(1)「搖趣外奔」,往外奔出去,這就是第六識,此時前五識就趕緊去找東西,才有「昏擾擾相」,這還是「悟中迷」。   「妙明心性」是橫亘十方,豎亘三界(過去、現在、未來),不要把此「心」放在此「肉團」身內。(2)大海、漚。「我」僅是大海中一個「小水泡(漚)」,如果你認定了你這個「小水泡」但把大海放棄了,這是「悟中迷」;如果把「小水泡」當成整個大海,這是「性顛倒」,是「迷中迷」,即「倍迷之人」也。  第五顯「見無還」(3)圓,包括虛空。滿,周遍一切,周遍萬法。(4)心地,這個「地」你種什麼「種子」就長什麼「果子」。所以,「心猶如大地」。(結合六祖的偈子可知,「心性」的特點為:本不動搖、本不生滅、本無來去、能生萬法。正是因為它的「妙明」才能夠生萬法) 23a:第五顯「見無還」(1)阿難是「不敢」認「自心是主人」,而不是「不肯」承認它。(2)圓音,佛說一種音,而眾生隨其類、隨其根器而各得解。(3)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你阿難以「緣心」來聽我佛法,佛的佛法就也變成了「緣法」,你不會得到「法性」的。所以,法是沒有用處的。(4)如人以手,指月示人。   後來的禪宗的《指月錄》的名稱就是從這裡出來的。說的是,佛法就是見月的「手指」。你不但把「手指」和「月」沒搞清楚,而且把「明」和「暗」也搞混了。你以「能緣之心」來聽「所緣」之佛法,當然是不得法味的,佛法就是讓我們去掉「能、所」,去掉「分別心」,要想見「性」、或見「本體」是不能用「緣心」的。    學佛法要如莊子「《莊子·外物》所言::「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要把佛法和自心真正契合在一起,不要把佛說的語言、文字、佛法抓著不放!否則,你永遠見不到「本性」。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路絕」。不可思議,不可思啊。說法是為了「顯心」。所有的禪宗公案(德山「棒」、臨濟「喝」)就是要打斷你的分別心「第六識」,你只能以「前五識」來看或用。我們最容易出問題就是「第六識」和「第七識」,所以真正要悟道,在唯識宗中強調要先從「第七識」修起,先把「我執」去掉了,然後再修「第六識」這顆「分別心」。把「第七識」去掉了,沒有了能、所,沒有「分別心」了,「第七識」就轉變成了「平等性智」,「第六識」變成了「妙觀察智」,看東西只是看了,沒有「分別」了,因為一有「分別」就有「愛憎」,一有「愛憎」就有「取捨」,「取捨」就是業力,這個業力帶著我們去輪迴啊!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如何「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生起心」?這是個大問題。如何生這個心?這是個「證量」啊,不是只有靠言說能做到的,這才是「禪」,又叫「思維修」、「禪那、靜慮」。思維時就是「修」,什麼妄想也沒有還要「慮」。禪宗中的參話頭不是讓你找答案。 23b:(1)禪宗中的「參話頭」不要找答案,其作用和目的是要把「第六識」斬斷,不要起「分別心」。(2)「分別心」是沒有「分別性」的。離開「外塵」的聲音、容貌,「分別心」是沒有「分別性」的。(3)非色非空。即使你離開「色身香味觸法」這些「被分別」的「粗的」六塵,但若你還有能知道「自己清凈、沒有分別」這樣一種心境,就是還存在「能知」之心,這都是「細」的「分別相」,仍屬「無明」中的「三細(能、所、我)之相」也(六粗「無明」指:貪、嗔、痴、慢、疑、邪見),內部仍沒有「空」,仍屬「非空」。老子曰:「有無相生」,即是此也(4)在「第六識」中包含「善、惡、無記」三種狀態。無記,就是比如「吃飽食困、餓了發獃的狀態」就是「無記」狀態,一種「啥也不想、一種傻獃獃」的狀態,這不是「入定」的狀態。真正的禪定是「惺惺無寂寂(音譯,不知是哪幾個字——明空版主)」,禪定「真到了家」是你在那裡「思慮」,但你是這個「思慮」真正的主人,你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人,不是什麼都不想啊,所以禪定又叫「靜慮」又稱「思維修」。老子的思想境界和佛的還是「差一層」,因為老子還認為在「恍兮惚兮」中「有物、有相」存在,「其精甚真」,佛法則在「真如理地」上是「一塵不立」。(5)離諸法緣,無分別性。 24a:音頻中葉曼老師說此處才是 第五顯「見無還(huán)」的開始 (1)「六根」中的「意根」所起的「第六識」——「分別心」對著外面「六塵」中的「法」塵。佛言,一旦人離開外面的「法緣(包括『前塵影事』)」,則「第六識」中並不存在一個單獨存在的「分別性」。就是說,離開「諸緣」是沒有一個「分別性」存在的。(2)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見,指「見聞覺知」的簡稱,又稱「見精」,它就是第八識的「見分」,它是本體的「起用」,還不是「本體」啊,切記,切記。這個「妙精明心」的「本體」使我們「能見」到三種東西:體、相、用。《華嚴經》中講:「時人若識真空里,身內真如環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這個「真如」不僅在我們身內,還在外邊的山河大地之中;不僅「有情」有此「真如」,「無情」的高山大海的「真如」也和我們的「真如」是「無二無別」的,因為「無情」的山河自然界有成、住、壞、滅,這就和我們「有情」的生、老、病、死是一模一樣的,其原因就是有情、無情都是從同一「本體」出來的。從「本體」出來後,開始有「我們的相」、有「萬物的相」,我們的「相」能「起用」,萬物它們的「相」也「起用」啊。這就是體、相、用。所謂「無明就是念動」。假如我們的「一念」一動,這就是「根本無明」,接著有了「三細(能、所、我)」,此時我們的「本體」就見不到了,因為「本體」它已經變成了「業識」,這個「業識」有「分別心」,這時我們就不認識「本體」了,不要它(本體)了,而只是緊緊盯著「本體」所起的「作用」——分別心,這就是「識」的形成過程,從「本體」轉變成了「識」(無明→分別心→愛憎心→取捨心→造業開始、輪迴開始)。這樣,「本體」的「智慧之光」轉變成了第八識的「見分」,這時外面有「景」了,五根對著「外塵」。在《易經》中講,萬物形成有「氣化、形化、質化」三個過程或說步驟。什麼是「氣化」?《易經》中講,氤氳變成了「氣化」,實際我們的「心念」就可以,「心生種種法生」,就是打坐中在「真空」中「氣」就生了起來,真正的道家所說的練「內丹」是「真實不虛」能做成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真清凈」的話我們的念頭一動,氣就動了,「氣化」了,緊跟著它就「成形」了,「成形」以後呢它是「恍兮惚兮」的,沒有什麼東西,可是其中「有物」啊,任何東西一「成形」就一定會慢慢「質化」的。由於真正的「真空」內外是一樣的啊,「根和塵」、「能和所」都是同源的,假如你真的能做到這樣的話你就是「真空」,可是我們不是這樣的——我是我,外境是單獨的外境,於是這樣能、所分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都有了,這時這樣一轉念,當自己知道有「分別意識」的時候,「見分」形成了。由於你的「分別識」一定是對著「外境」,本來這個外境是「真空境」,(但由於人的「意識」的產生)這個「真空境」就變成了「相分」,只要你說它是「空」就一定會有一種「相」,因為「空」本身就是一種「相」啊,所以我們才說不僅是「四大皆空」而是「五大(地水火風空)皆空」啊,五個基本的東西都是「空」的,把「空」也要當成一個「相」啊,實際上「空」本身就是一種「相」,這樣原來真正的「空的境」就變成了「相分」,「見分」就是「見精」,這個「見精」就是第八識中的「見分」,後面還會經常提到這個「見分、見精」。所以,佛法既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雖然佛法說「萬法唯心」,但這個「心」是實相,「實相無相,無相而無不相」,「相分」就都在裡面,所謂「心生種種法生」這不僅包括了「形而上」的「見分」,也包括了「形而下」的「相分」,這是我們「第八識」所包括的。所以,平時社會上的一些所謂的「唯物論者」說佛法是「唯心主義」,這是一種錯誤的誤解。這個「見精」不是其它「光」帶來的,不是有一個「了不起的光」帶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都具足,它真是明亮的不得了,是每個人能見到的「本源」,所以我們才稱呼它為「見精明元」,但這個「見精」還不是我們所說的「妙明真心」那個「明心見性」中的「性」,你不要以為跟著我們這個「攀緣心」就能見「性」了,不是的,這個「見精」是「捏著眼皮」你所見到的所謂「第二個月亮」,但這個「第二個月亮」已經比你「水中的月亮影子」要真實多了,離月亮近多了!如果你不用捏眼皮就能直接見到的那個月亮這是禪宗的修法,所以禪宗真是「理上頓悟要敢自己承擔」的,很直接,不用什麼「指頭」,它不借用其它工具,這是真正最直接的「明心見性」。如果藉助其它任何工具見到月亮的方法,就都叫「緣」。我們說「月亮有三個相」,一個是天上真正的月亮(本體相),這是我們要明的「心」;一個是我們捏著眼皮見到的那個變形的「第二月亮」,它是在「真月亮」旁邊出來的月亮,記住哦,這個「第二月亮」不是另外別有一個什麼月亮存在,它和真正的月亮是一個體的,只是你捏著眼皮才看到的,還是「真月亮」的;而水中的那個「影子月亮」則是第三個月亮,它就是「影子」了,它和真實的月亮要差別的很遠了,不是有句「千江有水千江月」嗎,就是說這個千江之水可能很渾濁,月亮也就看不清楚了,但也可能象「春江花月夜」中看到的很清楚,因為我們遭遇不同、心境不同自然看到的月亮也就不一樣了。如果你把「眼皮捏的厲害」有可能你能看到不止兩個月亮,還可能更多,這個「第二月亮」和水中的「第三月亮」一樣,儘管其「相」有多個但「月亮之體」就只有一個。前邊那個「捏著眼皮你見到的第二個月亮」就是我們《楞嚴經》中提到的「見精」,哼哼,大家明白了嗎?這個「見精」已經很「元明」了,但我們是能見到它的。你所見到的水中那個「月影」之所以有差別,是因為你的「塵」而有分別,但我們常常卻把這水中「第三個月」誤以為當成「真正的月亮」,所以,我們要舍掉這「第三個月」,先認取「第二個月」,然後當你看到第二個月亮(見精)時你離第一個「真正的月亮」(性、本體)就不遠了,雖然它還不是真正的月亮,但比「水中月」(迷悟)要近多了。所以此處《楞嚴經》中說「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兩個月亮中間只是「體用」的差別。注意:這個「能夠」看到「真月亮(真心、性體)」的「見精」是「本體」的「起用」,這個「見精」和「塵世」的「分別之見」是完全不同的。 講上面這些都是為了講解「能、所」,「妙精明心」是真月亮,是「本體」;「見精」是第二月,是「本體」所起的作用,是「起用」。禪宗所謂「破初關」是先見到「空」,因為一切都沒有了,「山河破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所見的是一片「空」,為什麼呢,此時,是你的「見精」(起的「用」)不但把「第三月」去掉了,也把「第二個月」也去掉了,但此時你仍未見到「本體的第一個月亮」。通常,我們普通人見到的都是月影(第三月),如果修行的好的話見到了點「影頭」,有可能是見到「第二月」,離第一個月還遠著呢,所以「見精是心體的起用」。 24b:(1)分別之處,則復見緣。凡能夠「被分別」之處,都是「緣」之所在,例如紙、花、筆等(「八還」中「緣還分別」)。(2)頑虛之中,遍是空性。   佛家所說的「空」不是「頑空(什麼都沒有)」,不是「什麼都沒有」。佛家之「空」是「因緣所生法」,故才說「虛空之中,遍是空性」。(3)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凈。   身體這個臭皮囊,很「妙」啊。「妙」能生一切。第六顯「見不雜」(4)人真正覺悟後,會得到「常、樂、我、凈」的利益,能得到沒有「煩惱」的清凈。(5)眼有「五眼」——肉眼、天眼(阿那律得的就是「天眼」)、慧眼(得道的「羅漢」所具備。可看到「四天王天宮殿」——「欲界六天」中的「第一天界」)、法眼(菩薩所得)、佛眼(佛具足)。(6)色界「四禪」是因為「離欲而得定」。禪宗初祖是摩訶迦葉、二祖阿難。 25a: 第六顯「見不雜」(1)有人試著用「八還辯見」專門去和「七處征心」相配合,這是不對的,不要這樣。(2)不汝還者,非汝而誰?「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對著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的「五塵」時,五根「起用」是立刻就能知道外面的「五塵」的,你的這種「知道」不過就是「第二個月亮」;但是我們立刻就跟著「分別了」,我們的「分別心」起來了,我要一「還」的話就知道:這是明的、這是暗的、這是通達的、這是不通達的。。。。。,這就變成「第三個月亮」了,成「水中的月影」了。   我們要真正了解:這個「能見的」東西還是「第二個月」,而這個「見性」是連「能、所」都沒有的,它才是「第一個月亮」! 25-a:第六顯「見不雜」(1)分別自他。自,自己的「見性」——「能」也。「見精」或說「見性」是「無差別的」,但不同的修行人所見的「程度」會有差別。他,物件,「所」也,相分也。「物件」是「有差別的」。(2)「五根」之「色」雖是「物質」的,但這種物質之「色」是「自然而形成」的,是「凈色根」,它(「五根之色」)與外面物質世界的普通之「色」是不同的。(3)一個和尚問雲門禪師,「達摩祖師西來意,什麼意思?」,雲門答曰:日里看山。    該公案和後面的「二十五圓通」的意思都是問:修行人如何從六根直接修。 25b:第六顯「見不雜」(1)「見性」不是「有無」,也不是「能所」。(2)《楞嚴經》就是告訴我們:根、塵同源(3)「三細」無明:能、所、我(4)若見(見性)是物,則汝亦可見(看見)吾之見(見性)。26a:第七顯「見無礙」(1)娑婆——堪忍,能忍。(2)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3)「見性」是個「沒定性」的東西,如同方器、圓器,放什麼形狀就顯什麼形狀,這是佛的一種「方便」說法。「見性」是必須在「色陰」整個都除掉以後(「五十陰魔境界」中會講到),「見性」才會「無礙」的,才能真正「十方圓明」,這是一個「證量」的問題,不是靠講出來的。所以,「空」既不是「方」也不「圓」,我們的「視性」既不是「大」也不「小」,也不是舒、縮。禪宗的「破初關」只是見到「空性」,還是「單板漢」,因為還未證到「空中妙有」。只有「真空」才能「妙有」。 26b:(1)只有心中「真空」才能「妙有」,才能發出「波若」來。(2)如果「理」上不通,得任何「神通」都是很「痛苦」的。(3)「定業」難逃,所以我們做的只能是讓「定業」逐漸減少。自古聖賢告訴我們,自己不要做自己做不到的事,少碰霉運。(4)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     見性」本來是「無礙的」,但我們不知「萬物都是自己」。上次講到的公案,一段長偈子:「切忌從他(尋)覓,條條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指「他」);渠今正是我(指「本性」),我(本性)今不是渠;只需這麼(體)會,方是契(合)如如」。「渠今正是我(指「本性」),我(本性)今不是渠」。所有的東西都是從本性出來的,但萬物不等於就是「本性」啊。例如,「人是動物」,但「動物不只是人」啊。我們把「萬物一體」的「心」去掉了,如果我們把萬物當成「自己另外的另一個東西」就錯了,所以「被物轉了」,故「為物所轉」。「水和冰」的關係,是「冰」本身讓「水」不能流動了,但冰和水本來就是一個東西,一個「體」!是我們自己讓自己見不到「本性」啊。(5)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禪宗講,我們的面目都有一位「無位真人」從面門出入。 27a:(1)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人在宇宙中」好比「細胞在地球中」那麼小(明空版主注),把自己的心、身殼打開,「情和無情共一體」、「身內真如環遍外」,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何止那麼多,而是無數啊。「鬱郁黃花無非法身,青青翠竹俱是波若」  十方世界就是一隻眼,一個佛陀。  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即「空即是色」「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這也是很美的兩句話,「大中見小」不稀奇,只有悟道的人才能真正「小中見大」,因他已無「大小」之分,故《華嚴經》中杜順言「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理」才能顯「事」,有「事」才能顯「理」,這最好的例子就是「電和電燈的例子」。「色即是空」好理解,例如,人慢慢老了,東西慢慢壞了,一切「因緣和合」的,好了解,但「空即是色」卻不好理解。什麼是「色即是空」呢?這位出家人說,就是當他剛悟了道,即禪宗剛「破初關」的時候,「山河破碎、大地平沉」,他見到了「空」,此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就是證到了「色即是空」。然後繼續再修二十年,等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時,他才證到「空即是色」,才能算「破重關」,這就是禪宗說的「不破初關不閉關,不到重關不入山」,真到「三關」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就沒法傳了,因為「言語道斷、心性寂滅」。修行就是「去自己的框框」,名利是人生最大的「框框」。不執、不著、不迷於萬物,即是「如來」。「本性」這個東西就在語默、動靜、日常生活之中,不但「好景不長」,關鍵是「壞景也不長」啊,有什麼好計較、認真啊,所以,只有這樣才能「轉物」,而不被「物轉」。於是,最重要的「三個東西」在這裡作弄我們:業識(起心動念,即無明的「三細」——能、所、我執)、見分、相分(第八識包括「見分」和「相分」)。修行之道就是「內托心身,外依世界、中翻業識」。這樣才會「身心圓明,不動道場」。 27b:(1)我們的過患是把「己」和「物」分的太清楚。(2)釋迦佛出生後走了七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是指能「把萬物匯歸為己」者,而不是指的釋迦佛本人。(3)如果一個人語、默、動、靜都在「定」中,就能十二時辰支配時間。這才是真正「心能轉物」。(4)我們是每天「像狗拚命咬自己的尾巴」一樣,我們每天給自己的心和行為有了太多的限定。(5)芥子怎麼藏須彌?你多年來讀的若干書,這麼多書都藏在哪裡了?腦子裡。到底我們把書藏在哪裡了?(6)「見聞覺知」的「對象」不是沒有了,而是我們不起「分別心」了,這樣才能「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第八顯「見無分」(7)該集阿難的疑問是:「見性」與「自己的身心」是兩類、或兩種東西,並對此問題有疑問。                        (8)「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第四顯見中的經典之語)」。是說身心、外界大地一切皆是「本性」中妙用產物,身心、見性是一個東西,是身、心無二。例如,曹操的「望梅止渴」的典故。《楞嚴經》是要解決掉「根塵同源」的這個問題。 28a:第八顯「見無分」(1)《易經》中講,每一法中都有一太極。「一物一太極」甚至在每一個細胞中都是如此。「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是個「證量」的問題,是能親身證到、做到的,不但是嘴講的問題。「須彌含芥子」和「芥子含須彌」是一樣的,佛法是講「沒有大小之分的」。(2)德山和尚的「棒打」、龍潭祖師的故事。「(德山)棒喝(臨濟「喝」)」的作用是就是把第六意識截斷、打斷啊。(3)「能見」和「所見」是不分開的。因為你有能、有所就把它們分開了,就主客對立,就錯了(4)「見精」就是「能見之精」的簡稱。(5)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6)有漏,即是「有煩惱」,故不能得「羅漢果位」。(7)「聲聞(聞「苦集滅道、八正道」而悟道)」和「緣覺(聞「十二因緣」而悟道)」被成為「二乘」,是「有餘涅槃」,還要再返人間。 28b:第八顯「見無分」(1)菩薩,「覺有情」的意思。他們的智慧「已經脫離了生死」,但不立刻進入「涅槃」,因他們的「慈悲心」而不入涅槃,是為了更好地度化有情,所以菩薩是不停地「上求佛法找智慧、下度有情報福德」,故曰「大乘」。    小乘只看到了苦、無常,但沒看到另外一邊的「妙」,沒有看到只要在「無相」當中「隨緣」,因你「本體」是不會變的,所以只要「不變隨緣」在世上能幹很多事,修福,修慧,福慧雙修。(2)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3)無學者,在你沒成「大阿羅漢」以前,都稱之為「無學者」。到四果的「大阿羅漢」就不用學了,此前都要學習。(4)我們都是「活著不認魂,死後不認屍體」。(5)無上法王,是真實語。——沒有再比我的法高的了。(6)如所如說。——一切的存在和我說的一模一樣。真如、如來中「如」的含義(7)文殊師利(菩薩)早已成佛了,顯「菩薩相」是為了幫助佛陀弘法。(8)見與見緣,並所有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   能見、所見、所想像的。 29a:第八顯「見無分」(1)見與見緣,並所有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見——見精。見緣——六根的「所緣」,在《唯識》中講,「五識(眼耳鼻舌身)同依凈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禪宗「破初關」:證到了「空性」,「色即是空」。破重關:證到了「空即是色」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能所、自它是一個東西。本身沒變但可以隨緣,隨緣而不變。(2)人就是活在六根、六塵、六識的「十八界」世界中(3)「實相無相(空),而無不相(妙有)」。因為這些「無不相」是「因緣和合」的「空」。真正悟道的人是「即有即無」,「即此相、離此相」,這是大悟道的人才做到的。(4)遍及所執——指「第六識」。(5)鬼魂有「五通」神通,哪裡熱鬧喜歡去哪裡。(6)「能見」的「東西」,瞎子和死人也沒丟過。(7)如果我們把「真如」比作「大覺海」的話,那「見精」就比作是「大海中水的光輝一樣」,萬物則是水中的影子。 29b:第八顯「見無分」(1)如果我們把「真如」比作「大覺海」的話,那「見精」就比作是「大海中水的光輝一樣」,萬物則是水中的影子。     「大覺海」中「見精」就是「水中的光亮」,我們要的是「見性」,我們沒有看到「水的形狀」只是看到「水中光亮」,再看則就是看到「水中的影子」,關鍵是我們卻執著水中的「月亮影子」而跳下海中去「撈月」,則必定會被淹死。所以,佛告訴我們先認清「水中的影子」再去找到「水」,也才能找到水。水中的「影子」欣賞一下就可以了,你可以站在岸上,但不要跳到水中撈影子就行了。如果岸上的樹木或房子倒掉了,水中的「影子」就沒有了,但水的「光亮」卻永遠在那裡、不會丟失。因為有水才會有水光,「見性」只是在作用中(六根)才體現出來,你單獨是找不到一個「見性」的,故說,「心生種種法生」。「光」和「影子」都不是「真實的水」。「光」是水發出來的「光亮」而已,實際上水中的「光亮」也是沒有、不存在的,但看到光亮你就能體會到「水的存在」的。    你不能把「水中的光亮」說成是「水」,也不能把「水中的影子」說成是「水」啊佛言,你不能「棄『性』(水)不要而去執著『相』(水光或影子)」,但也不能「棄(離開)『相』(水光或影子)而去尋找『性』(水)」,「性」由「相」顯,但「相」不是「性」。(2)妄為色空,及與聞見。「見精」只是「本體」出來的「相」,是「本體」發出來的「能」。故既不能說「相是本體」,也不能「相不是本體」。這就好比「你不能說水上發出來的光就是水,但也不能說水光就不是水」。沒有水哪來的水光、哪來的水中的影子?(3)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我們要直接看「第一個月亮」,不要看「第二個月」,例如「懸崖撒手,自敢承擔」,死就死嘛,要自己敢承擔。    一念「無明」起,因為我們總是眯著眼睛看月亮,而把「第二個月亮」當成「真月亮」,一迷,業識(指「分別心」)就起來了。所以,等你把眼睛睜大後才會問「哪個是月亮,哪個不是月亮」這樣「是與不是」的問題。(4)第八識中的「相分」變成「色及虛空」,第八識中的「見分」變成我們的「見聞覺知」,故色、空都是「本體」發出的東西。 30a:(1)釋迦佛批評阿難:把「性」和「本體」發出來的「相」當成兩個東西了。阿難把「見精」當成了一個「物」,一個「相」,故才有是、不是的疑問,因為這不能說成「是與不是」的問題。要分清體、相、用。我們常說,人是從哪裡來的?在《唯識》中描述「第八識」為,「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就是說,我們的「見聞覺知」是第八識中的「見分」變成,地水火風(色)空是第八識中的「相分」變成。第八識中的「色、空」變出我們的根、身和外在的山河大地。「因緣和合」時「種子」會變成「現行」,故我們有時感覺很多事情不好,但自己卻控制不了!「真如」和「第八識」有何區別?凈的,在出世中就稱為「真如」;染的,我們就稱為「第八識」。昨天講《維磨詰經》,為什麼說「魔和外道就是他自己的侍者」呢?因為魔和外道也是從這裡出來的。一般我們學佛的人,最怕的就是「給自己加了個框框」,這樣自己就很難出來,實際上我們不要分是非、染凈。(2)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無修」,每天守戒、修行都是「第二月」。(3)修行的三個階段或層次(明空版主注):第一,由水中的「倒影」,而知「空」、證「空」——色即是空。第二,由水中的「水光」,而知「妙用」、證「妙用」——空即是色。第三,直接見到「水」,由「波浪」就直接見到了「水」。——色空無二,即色即空。(4)故能令汝出指非指。昨天我們說了很美的一句話:「十世古今始終不理當念,無邊剎海自它不隔毫端」。十世:「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三世,每一世當中又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加上「時間本身」這一世,共「十世」。這是《華嚴經》中的境界。《華嚴經》中講:「時人若識真空里,身內真如環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   禪宗公案中有一和尚「向佛像吐痰」來度化另外一個人,該公案也就是說「佛無處不在」。佛是什麼?佛也只是代表「真如」的一個「相」而已,因為「處處皆同真法界」。佛在哪裡?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一切處、在一切山河大地草木昆蟲的心中,了解了這些,你就不會出「是」、出「非」。第九顯:見超情(5)外道說「情是自然而然有的」。佛說的所謂「因緣」也只是適合於說世間的「相」時才說「相依因緣而起」。真正講到「本性」的話,「本性」既非「自然」也非「因緣」。這個「見精」超越了「自然」、超越了「因緣」。(6)法王——一切法的最高總持者,沒有再比他再高的法了,故稱「法王」。(7)冥諦(共25諦,最後一諦是「神我」),是比基督教更高的一種「神我」——「外道」的一種。(8)投灰,全身脫光、抹上灰,站在泥巴里,修苦行。——「外道」的一種。 30b:第九顯:見超情(1)本質上,生死、涅槃都是「空華」,修行是「無掛礙」了才行。「理」上簡單,但「事」上太難了。(2)外道的「自然之說」是「否定因果」的謬論。(3)緣有「四緣」——因緣,所緣緣,增上緣,(平)等無間(斷)緣。(4)佛說「沒有無因之果、無果之因」,這是指「相」而言。(5)「心」是「性」的起用。水光和波浪都是「性」的起用。(6)自然,即有所「自」,才有所「然」。(7)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很重要的一句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含義。「自性」是無時、無處不在! 31a:(1)印度當時有六個「大外道」。宣揚「神我」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括」。由於「自性」無所不在、無處不在,但「自性」是「非自然、非因緣」的。(2)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假設說「自性」是「自自然然」的,它就不能「隨緣」了!例如,它是眼鏡就不是其它的物體了,就不能再變化了,這就不符合「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判斷準則了。如果假設說「自性」是「因緣」的,它就不知道「不變的事情」了。「離一切相」是說「本體」,無相的——不變。你不能說「它只是什麼」。 「即一切法」是說「實相無不相」——隨緣。「離一切相」即見到了「圓成實性」。(我們的「性」有「三性」:遍及所致、依它起性、圓成實性。) 舉了電和電燈、電器的關係說明「隨緣和本體」的關係。六祖說:六塵不惡。「六塵」也是「本性」所出。(3)戲論——只有言說,但無實際。例如,政客們的辯論(兔角、龜毛等。——明空版主注)(4)佛言,「離心即差,動念即乖」。用心一想,就差了一點;一動念就錯了。所以,張拙秀才言: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扎。或「言語道斷,心行寂滅。」 31b:第十顯:顯見離見(1)「見性」具「四種緣」:因空、因明、因心、因眼。    此處佛是方便說法,因小乘不相信《唯識》,只知道六識,對第七識和第八識是不相信的,故在此只說了「四個緣」。而從究竟的大乘佛法來講,「見性」要有「九個緣」,「九緣八七好相鄰」,還記得嗎?五根中,眼睛要九個緣,耳朵八個緣,嘴(舌)、鼻、身體需要七個緣。(2)佛說「因緣法」只是破「自然」外道。(3)佛說吃「三凈肉」是「權方便法」,不是「了義」的說法。(4)苦、空、無常、無我。——小乘講(5)眾生是菩薩的凈土。苦(有「極樂」)、空(有「妙有」)、無常(「本體」)、無我(「世間相」常有)——大乘菩薩(6)見(即本體、見性——只能是「名詞」)見(「見精」的「能見」之「起用」——動詞或名詞)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    明、暗、空、色皆是因為四個「緣」才能見到,才有「四義成就」。但「見精」不屬於明、暗、空、色這四個「緣」,「見精」是離開明暗空色這四個東西的,「見精」還在那裡、它永遠有;但說實在的,「見精」還是一種「妄見」,在「第一層顯見」中我們就知道,把「能見」的這個東西叫「見精」,但這個「見精」還是「真和妄合在一起」的哎,故「見見之時,見非是見」,第一個「見」是「見性、本體」,第二個「見」是「能見」的「見精」。使「本體」發出作用了的是「見精」,當你見到你的「見精」起用的時候,這個「能起作用」的東西本身,「見非是見」,這第三個「見」是「見精」,即這個「能起作用」的「見精」就不是「見性」。舉了電力(本體)、電器(相,萬法)、電精(「電」起的作「用」)的例子,講使「電」發生作用的這個「電力」並不是「電力本身」。舉了「動物(本體)、人狗等(相)、能動的物(起用)」的關係。舉了朱熹的詩「山光雲影共徘徊。。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看了水中的山影和雲影這些東西,一定想看看那些真山、真水等東西,「十層顯見」也就是這樣來的,很多學佛人不看水中的「月影」了,但是卻把「手指(法)」當做月亮了,並強烈執著於「法」。    你要知道,「能見」的「見精」不是「見性」。實際上就是想說明,「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道理。   「見非是見」,是說離了這個「見精」還有一分「妄見」存在,這個「妄見」就是「能見」之「能」,你還要把「能」還要去掉。因為在「十二因緣」中,有「三細」、「六粗」。 【該部分內容由明空版主補充。(一)《佛光大辭典》:「三細」即:1)無明業相,略稱「業相」。指從「真」起「妄」的「初動之相」。即由「根本無明」起動真如的「最初狀態」,此相尚未能區別主、客之狀態。2)能見相,又稱「見相」。指見初動之相,又稱「轉相」。這是依前述的「無明業相」所起的「認識對象之心」(主觀)。3)境界相,又稱「現相、境相」。由前「轉相」而妄現「境界之相」。「能見相」已經起來後,則同時真心現此「被認識對象」(客觀)。簡而言之,處於真心佛性之體的絕對狀態而沒有分別的時候,稱為「無明業相」;生起「主觀」稱為「能見相」;通過「能見相」對世界的反映稱為「境界相」。「六粗」即:1)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別染凈」,對於凈境則愛,對於染境則不愛,稱為「智相」。2)相續相。依「智相」分別,對於愛境則生樂,對於不愛境則生苦;自己的感覺使心起念而相應不斷,稱為「相續相」。3)執取相。依「相續相」,攀緣思慮苦樂等境,心起執著,稱為「執取相」。4)計名字相。依「執取相」,分別假名言說之相,稱為「計名字相」。5)起業相。依「計名字相」,執取生著,造種種業,稱為「起業相」。6)業系苦相。對於善惡諸業,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稱為「業系苦相」。簡而言之,依「境界相」生起染凈的分別,由此生出愛恨之心,為「智相」;因愛恨之心而生起苦樂的感受,稱為「相續相」;對苦樂等狀態生起執著,為「執取相」;由「執取相」而生起種種概念、觀念,為「計名字相」;依概念、觀念而生起執著,造種種業,為「起業相」;因業緣而不得解脫,為「業系苦相」。 (二)「無明」是指不知「意識心」之虛幻,執為「實不壞我」,故令阿賴耶識起行支,依於末那之執我而執名色,遂至輪轉生死。大乘佛法把「無明「分成兩個部分:一念無明,無始無明。1)一念無明包括四種:「見、欲、色、有」四種「住地煩惱」。  見一處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蘊空的實相,而執著於「顛倒見」——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涅槃實相而產生的錯誤見解。  欲界愛住地:是指對欲界六天和物質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以及這五塵引生的各種法的貪著。  色界愛住地:是指對於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禪到四禪的這些境界的貪著。  有愛住地:是指於無色界的「四空定」中,雖然沒有色陰,但是有受想行識「四陰」——能知、能作主的「心」還存在。因為貪著無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產生無色界的苦果。這「四種住地」的無明生起一切的煩惱,叫做「起煩惱」,總稱「一念無明煩惱」。「一念無明」是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累積留存下來的。「一念無明」無始有終,是眾生輪迴的原因,斷盡「一念無明」,就斷了輪迴的種子,舍報後可以取涅槃。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羅漢都已永斷「一念無明」,一切妄想煩惱永不復起,舍報以後必定取證涅槃。如果煩惱妄想又生起來,就是沒有斷盡一念無明,只是暫時「伏住」而已,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如果涅槃中還是會起一念的話,那就還是要在三界裡面受生。  2)無始無明。世尊說:「其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也就是說,在凡夫眾生還沒有明心見性之前,生起一切煩惱都屬於「起煩惱」。這四種住地的煩惱之前沒有任何一法能夠生起,因此叫做「無始無明住地」。「無始無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煩惱叫做「上煩惱」,這些「上煩惱」只有在我們明心見性之後,想要修學成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時,才會產生,所以「上煩惱」又稱為「過恆河沙數修所斷煩惱」。「無始無明」不是從眾生的根塵識中來,這種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所以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羅漢斷盡「一念無明」,即斷了「分段生死」,舍報後可取涅槃。二乘辟支佛阿羅漢雖斷盡了「一念無明」,卻仍未與「無始無明」相應,沒有到達無始無明境界。  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開悟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而仍然還沒有斷盡,要到佛地方才斷盡。明心見性以後分斷「無始無明」,仍然還有「過恆沙數修所斷上煩惱」未斷,名為塵沙惑未斷,到這個時候才能稱為到無始無明境界。  七住菩薩開悟明心時分破無始無明,同時也斷「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之見「一處住地煩惱」,其他還有——欲愛、色愛、有愛住地三種住地煩惱,要到八地,才能斷盡。故菩薩種性的佛子,不須斷盡「一念無明」,便可直接破「無始無明」。  斷盡「一念無明」,舍報後就可以取涅槃,所以菩薩在斷「一念無明」之前應先求明心見性,免得成為菩薩聲聞,那就不容易成佛了。斷盡一念無明是「悟後起修」的內容。 】 即念頭(無明)一動,「三細」「六粗」就產生了。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見精」都要離開「見性」,「見性」不可見。(7)我們後面會講到,「五十陰魔」中自己最難意識到、最難躲開的就是「識魔」。 32a:(1)見(即「本體、見性」)見(「見精」或「見精」的「能見」之「起用」)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     「見精」是「見性(本性)」所發出來的「功用」、「力量」,但「見精」發出來的這個功用、力量首先來說並不是「六根」,因為「六根」沒有「見聞覺知」,「六根」只是「見聞覺知」當中的「精」所發出來「相」,使「眼根」發出作用的是「見精」。(2)第十顯「顯見離見」的意思是說,你要「顯」這個「見」的「性」,你最後就要離開各個「見精」才可以做到。「能見」的本身叫「見精」,但到「第十層顯見」要把這個「見精」也要打破掉。(3)修行離不開「十八界」(「十八界」加上「地水火風空」、「見大」、「識大」共「二十五圓通」),離不開「六根」,因為「六根」所起的作用就是「本覺」所起的作用,故「從地倒者,還從地起」啊。使我們輪迴的「十八界」,解脫我們的也是「十八界」。(4)眼睛的明、空、心、眼「四緣」只是生起我們的「見識」而不是產生出「見性」來了。《八識誦》講「愚者難分識與根」,問「你怎麼見到東西的」?回答說是「我眼睛見到的」,這是愚人的錯誤說法,「能看到」的是你「見根」中的「見精」而不是你的「見根(眼睛)」和根塵二者所生起的「見識」。「眼根」只是個「工具」而已,可以壞的,它壞了可以再換一個的,但「見性」是「不壞的」,因為瞎子能見到「黑暗」,換個眼角膜瞎子就好了。(5)「根塵同源」就到了大乘佛法的最頂端境界,「根塵識」當然也是同源了。但現在要講、要用到《唯識》,只好先把它們分開來講和理解。(6)「因緣所說法,我說即是空」,佛家的「空」是「因緣和合」,佛只是破外道的「自然之說」才講「因緣法」,這是指在「世間法」中講,但在「本性」中佛言是「非自然、非因緣」的,佛家的兩大原則就是「非自然、無主宰的」。(7)「見精」是個「真和妄相混合」(有一分「妄」在其中,即「能所」當中的之「能」也)的東西,佛魔都是從這當中出來的。(8)見(即「本體、見性」)見(「見精」或「見精」的「能見」之「起用」)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     見(即「本體、見性」)見(「見精」或「見精」的「能見」之「起用」)之時——本體的「見性」發生作用、「能夠見」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這個「本體」不是那個「見精」。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見性」要離開「見精」才能見到這個「本體」。(9)明心見性,「心」是「性」的作用,「性」是本體。(10)禪那,又叫「思維修」,是在完全離根、離塵中修的。    32b:(1)《道德經》講「有無相生」可知,真妄、生死、涅槃、佛魔都是「空華」,不是二者「對立」起來,都來自一個「本體」。「有」和「無」是相生的,有「二元」就有「對立」,佛法是「不二法門」。(2)根、識不是使眼「能見」的東西,是「見精」使我們才能看到東西。但「見精」在「八識」那裡來講是真的、幻的、凈的、染污的一個「混合體」。    「見精」中的「真見」一發生後,當你發現自己有一個「能」時,此「真見精」則隱退了,所謂的「妄見」就開始起作用了。(3)我們修佛難就難在我們在能、所裡面修,把「根塵識」對立起來修,故不能悟道。(4)「本體」的這個「見性」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用「五眼」中的其它「眼」或許才能見到(葉曼老師此處沒講是「那種眼」能見到「見性」,但說了「肉眼」是肯定見不到「見性」的。)。(5)我們身體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組成,「色」就代表我們的身體——物質部分,受想行識就是「見聞覺知」——精神部分。(6)現在講完「十層顯見」後可以進行歸納總結,五蘊,加上天台宗的空、假、中這「三諦」,把色受想行識、「三諦」、「五眼」合攏在一起,融會貫通,就能整體上來理解佛法了。所以說,「佛法無多子」,《楞嚴經》好就好在把佛法的整體思路都講了出來。(7)肉眼只能見到物質(色),包括「虛空」在內都可以,這是「凡夫之見」,因為我們總是認為「是自己的眼睛在看到外面的物體」,卻不知自己「眼睛」後面有個「能見的東西」,更不知在「能見的東西」後面還有個「本體的見性」。     天眼是天人和「悟道的人」所具備的功能,沒有物質能阻擋他看到外面的東西,不像我們肉眼那樣「還有東西能阻擋住肉眼看不到東西」。「悟道的人」開悟後在「五眼六通」中首先得到的是「宿命通」,跟著就是「天眼通」,你有了天眼通就能見很多東西,因為我們的肉眼只能見到「色」——「物質」。「天眼」能見到東西必須是「有接觸、有感受」,是屬於「五蘊」中的「受」蘊。你用天眼不能感受或接受到「本體」,因為本體是「實相無相」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的,故「天眼」也不能看見「道——本性、本體」。老子的「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還是比佛法差了一個層次,佛法是「理上不立一塵」。天眼看東西必須有「景象」,一想某個東西,那個東西就「景色」現前了,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麽,逍遙自在,真正做到了「心想事成」了,天人就能感受、享樂、享受了,但等「五衰」現前時天人是極為痛苦的,因為天人仍有「感受」,所以,雖然天眼看東西能沒有障礙了,但用天眼還是不能夠見「道」的。慧眼是小乘菩薩——聲聞、緣覺所具有的功能。但這些「二乘菩薩」所見到是「空」,成了阿羅漢後,「梵行已立,不受後有」,他看一切都是「空」的,用不著再來了,他著了「空」,故他不來了,在空、假、中這「三諦」中他只到了「空諦」。法眼是菩薩所具有的功能。菩薩還沒有成佛啊,他還要「萬行」,眾生是菩薩的凈土,沒有眾生菩薩就「失業」了,他也沒法可修了,菩薩要「萬行」來度眾生,故你不能拿「行」蘊來見「本體」、「見道」,也不能用「法眼」看到是「本性」,「法眼」是「菩薩的眼」。由於菩薩是借著修萬行、度眾生來成就佛道、解脫,還知道「空」不是「完全空」,「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還知道「空中」的這個「妙有」,故在空、假、中這「三諦」中他屬於「假諦」。佛眼是前面的「四眼」都具備,但功能更強。佛眼的「根本無明」還沒有去掉,佛眼還有個「能看」,故也不能見「道」。「五眼」中無論何種眼,只要你有能、所就不能見「道」。因佛已沒有了「分別心」,故在空、假、中這「三諦」中他屬於「中諦」。了解了上面這些內容後,就能知道「法身」不可以用「見聞覺知」來求,這句話很重要。「報身」我們每天照鏡子自己都能「見到」的,這就是「報身」;「化身」是一種「應化身」,一念嗔心起你就到了「地獄」,一念善心起則是「天人」境界,這都很容易感受、感覺到,你能感受到自己的念頭的善惡,應化身還有能、所,我執還很強,但「法身」是不能用「見聞覺知」來感受到的。不但佛有法、報、化三身,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這「三身」。我們現在修行就要先從「應化身」修起,要知道這個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世間一切都是「因果報應」,沒有「無果之因」,也沒有「無因之果」。好的來了你不要執著,這是「隨緣行」,等你福報盡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惡緣的來了你得了惡報,你也不要「怨天尤人」,這是「報冤行」啊,實際上,兒女都是來討債的,男女關係都是因緣,一切緣盡了就散了。要隨順世緣,「見精」離「見性」還遠啊。(8)聲聞是聽佛講「苦集滅道」的「四聖諦」而悟空、解脫。緣覺是聽佛講「十二因緣」而悟道。這兩個都是「小乘」,進入的是有餘涅槃,不能達知「實相無相」的清凈實相。總結一下:第一層顯見:顯見是「心」非「眼」。「見精」是心。第二層顯見:顯見不動。外境有開闔,「顯見」是不動的、沒有開闔。第三層顯見:顯見不滅。老王觀河。第四層顯見:顯見不失。第五層顯見:顯見無還。「八還」顯見。    33a:(1)第六層顯見不雜。見性是自己的,不是別的種類,見性從來沒有變過,見性沒分別。第七層顯見無礙:「見性」不會被截斷、伸縮,遠近通塞是自在的。第八層顯見無分:沒有一個東西、物體不是「見」,也沒有一個東西、物體是「見」。將來你們自己會證悟到:根塵同源,真妄不二。第九層顯見超情:「顯見」是超妄情、超因緣、超自然第十層顯見離見: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該顯見中最好的舉例就是「人和動物的關係」。「見性」是本體,「見精」是起用。(2)「實相」有三個意思: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無相無不相(3)當善思維,無得疲怠。學佛要聞、思、修啊。儒釋道,東方、西方的聖人的東西是相通的。佛家必須要「信、解、行、證」才算真修行。佛法不是「神」,不是讓你發財,是讓你明白理後自己去修行啊。我(葉曼)是學佛有四十年了,我還算比較刻苦的,也只是「沒走錯路」而已。(4)夾山(禪宗大德)的公案。「目前無法,意在目前;」,眼前看到的不是法,那只是意識(第六識-分別心來了)在眼睛前、在起作用啊,跟著第七識(愛憎來了-我執)就來了。——見見之時,見非是見;「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能到」——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真正「明心見性」、「見道」的境相是:靈光獨耀,迥柝根塵。不是修行中普通所見到的那種光,「非耳目之所能到」。(5)最長的咒是《楞嚴咒》,最短的咒是「嗡、阿、吽」,或「六字大明咒」。自然界中真正聲音的力量是無窮的,超聲波,狗、鬼的聽覺都比人厲害。娑婆世界的如觀世音菩薩所言「清凈在音聞」。所以,咒語是非常非常重要,持咒時,每一個意念、注意力要放在咒子的聲音、咒字上面。    33b:(1)《楞嚴咒》在藏密金剛乘中就是《大白傘蓋咒》,《楞嚴經》是真實的、不是假的。(2)《心經》的咒語的正確念法,葉曼老師演示《心經》咒語聲音。沒有一個聲音不是符號。講老太太念錯「六字大明咒」的例子。持咒咒音能夠全對當然好,如果不能聲音念對就要專心,而且咒語啊,不念夠十萬遍就不能起到效應、作用(葉曼老師原話!!),咒語的作用原理就好比當代的發電報,就是和咒語的這位菩薩通「電報」、通信,你要虔誠。有國外當代的宇航員在太空中聽到這個聲音,把它錄下來,送到國務院,這個外國人當然不知道,正好有一個中國人,他說這是西藏的「六字大明咒」,實際上,「六字大明咒」是宇宙中的基本音、自然音,也是「四臂觀音」的心咒。當然,誦咒時如果結上「手印」,再加上「觀想」,你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應,遇到災難時就像「喊媽媽」一樣,自然而然就出來了,上次我給你們講《西藏生死書》時,講的蓮花生大師根本心咒「嗡阿吽班雜格熱巴瑪斯德吽」我(葉曼)現在已經念夠了十萬遍,念它每遍只需要五秒鐘啊,你們在等人的時侯都可以念,你要專心地念。(3)諸三摩地。進入「三摩地」(定)有很多種方法。持咒是一種方法,密宗的「大禮拜」時拜到「能拜的你」和「你所拜的」佛像「合二為一」了,或你觀想一個「種子字」,你都可以進入「三摩地」。「諸三摩地」是為後來「二十五圓通」諸菩薩的法而打基礎,「二十五圓通」是離不開六根、六塵的,後面還有「五十五次第」。(到此處葉曼老師已經講解該《楞嚴經》已經六個月了)(4)於舍摩它微密觀照,心猶未了。     《心經》中「觀」是「因」,「照」見「五蘊皆空」是「果」。「心猶未了」,是說,你連「心如何起作用」都不明白,還如何談「見性」呢。(5)人們問六祖《法華經》是講什麼的?六祖說:開示、悟入佛智見,就這兩件事情。(6)修到阿羅漢了,你才是得到了「漏盡定」,才沒煩惱,得到了「菩提果」。(7)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34a:(1)有人問什麼是「微密觀照」?     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由「思維修」入「三摩地」,這比「妄想」好多了,因為是你自己做主人,可是「思維修」要比起「觀」來,「思維修」就「粗」了很多,真正的「觀」是連有「思維」都不行。佛家的「那家大定」是沒有出定、入定的「相」,語默動靜都在「定」中。微——離了「妄想」、絕了「相」。(「五根」起作用後,沒有了「分別心」)密——「即相」而又「離相」。(「五根」起作用後,沒有了「分別心」) 禪宗「破初關」是把「物質」相破了。密宗的「種子字」的「觀想」還是心念「太粗」了。(2)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根本無明」又叫「無始無明」,(「無始無明」不是從眾生的根塵識中來,這種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所以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這就是「緣起法」,也屬於「因果報應」的範圍 ——明空版主注)。 即人們沒有原因的迷惑(另外當知,我們還有一種「無明」叫「一念無明」,葉曼老師在此處提出一種叫「枝末無明」,可能就是這種「一念無明」——明空版主注)。   迷惑來時,要趕緊覺醒,「念起即覺」要能控制住這個無明,如果跟著無明轉,就是「造業輪轉」。「枝末無明」是「根本無明」生出來的。「根本無明」就是「沒有原因的無始無明,它也是「緣起法」。整個佛法中有如下幾種「緣起法」:業感緣起(小乘)、阿賴耶緣起(大乘《唯識》第八識中的染、凈)、如來藏緣起、法界緣起(即《華嚴經》中的「身內真如還遍外」,法界自他不二、主客不二、能所不二,有情和無情一體)。     孟子說「人性是善的」,對的。荀子說「人性是惡的」,也是對的。這就是阿賴耶緣起。《金剛經》是告訴我們幾個口訣,要記住。    34b:(1)無明起來後,在「三細」、「六粗」中,小乘菩薩要修的話,他就修這「三細相」。菩薩把「能、所」修的沒有了好難好難。【三細相(一念無明、能見、所見。即處於真心佛性之體的絕對狀態而沒有分別的時候,稱為「無明業相」;生起「主觀」稱為「能見相」;通過「能見相」對世界的反映稱為「境界相」——明空版主注)】 我們的生死有變易生死(「今日」是「昨日」之死亡)、分段生死(人肉身的死亡)兩種。「三細」本來是小乘菩薩的變易生死,到眾生那裡就變成有能、有所的「六粗」的「枝末無明」。(美國的文賢書院是1996年辦起來的)。【六粗相(依「境界相」生起染凈的分別,由此生出愛恨之心,為「智相」;因愛恨之心而生起苦樂的感受,稱為「相續相」;對苦樂等狀態生起執著,為「執取相」;由「執取相」而生起種種概念、觀念,如長壽、健康、生死相為「計名字相」;依概念、觀念而生起執著,造種種業,為「起業相」;因業緣而不得解脫,為「業系苦相」——明空版主注)」】 受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種」。然後,「無明」緣「行」,行動了,「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受,愛,執取,有了,生了,老死就是苦。「三細相」是小乘相,「六粗」是凡夫相。(2)眾生別業妄見一母之子各不相同也。每個人的業力不同(個業)(3)眾生同分妄見   例如,都是中國人等(共業)。(4)「見性」是第一個月亮,「見精」是第二個月亮,水中的倒影(萬法)是第三個月亮。  35a(戶外聽,未記錄) 35b: (1)智者大師的「拜經台」還在天台山,《楞嚴經》是「真實的」而絕不是「偽造的」,梁啟超是胡說八道的!末法世界中佛經是《楞嚴經》先滅掉。(2)你的「見聞覺知」不是「見性」。(3)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現在周圍見到的山河大地、男男女女都是假的,都是我們的「見」出了問題,你捏我我是疼的啊,這很可怕吧。  36a:(1)自己眼睛有問題會看到燈周圍的「圓影」,是我們眼睛這個「工具」出了問題而不是「見精」出了問題,這就是「別業」。(2)月亮周圍的影子的變化昭示出了台灣大地震,巧合嗎?一個大師讓大家晚上在台灣「看月亮的影子」,能看到月亮的影子有黃色等顏色,這就是「共業」。(3)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禪宗破「初關」是見到了「空性」——「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身體周圍一切都是空的,如果不往前修行而僅停留在該層次上,就是「小乘」,即自己見「空性」後,走了,這僅是「有餘涅槃」。破「初關」後還要接著修,破「重關」則是「真空中生起妙有」來,這是最了不起的,故《心經》中才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4)元我覺明,見所緣眚(眚,音shěng,指眼睛生翳也)。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複名覺聞知見。佛者,覺也。人人都有「佛」性,就是說人人都有「覺」性。這個「覺」使我們能夠「見聞覺知」,也使我們「輪迴生死」;這個東西本來是「好的」,但「壞的」也是它生出來的——我們做善事是是它本性希望我們善,做壞事難道真的是有一個「魔鬼」在旁邊指使我們嗎?不是!只是我們「蒙住」了而已!能夠使我們做「壞事」的也是從這個「覺」出來的,只是做好事和做壞事不同而已。「元我覺明」就是說,原來的這個「覺」是「明」的,是「清清楚楚」的,「見所緣眚」,就是因為我們的「見」及其「所緣的」出了「毛病」了。「覺見即眚」,你感覺到這個「見」出了「毛病」了,「本覺明心,覺緣非眚」,就是講「你知道你的眼睛出了毛病的這個東西它沒有出毛病!」,這也就我常問的,「你疼不疼啊?」「啊,疼的不得了!」,但你有一個「不疼的」在——「知道疼的那個東西,它從來不疼,也從來沒有疼過!」;又例如,我們眼睛能看、鼻子能聞、耳朵能聽、心裡在想、身體在感覺,請問,主宰這些「見聞覺知」的東西在哪裡?我們感覺「熱了」,「知道熱了」的那個東西它「不熱」!我們看見了某個東西,能夠看見的,是有「能」有「所」,但是我們「真正知道我們看見東西」 的東西是沒有「分別心」的,它對看到的東西「沒有分辨的」,加上「分別」的是我們的第七識——「我識(又稱「我執」)」。我們能看到白色的、紫色的原因,是因為原來有人告訴我「這是白色的、這是紫色」的緣故,但實際上這些白色、紫色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因為對於一個色盲者來講的話,這些顏色可能都是紅的呢!「色盲者」開汽車是分不清紅燈和綠燈的,故「色盲者」絕對不能開汽車。所以你了解了這些,「本覺明心,覺緣非眚」,我們要知道是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覺所覺眚,覺非眚中」,知道出毛病的的這個「覺」它沒有出毛病。「此實見見,云何複名覺聞知見」,這才是真正的「見性(本性)」。我們看到了東西,這個「見的」並不是我們的眼睛看到了東西,而是那個「見性」!不過我們暫且說這個「能見到東西」東西是「見精」,但這個「見精」還不是「見性」哎,因為「見精」中還摻雜著東西,即是「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性(本性)」不是「能」見的「見精」。例如,可以說「我是人」,但不能說「人是我」;「人是動物」,但不能說「動物是人」,因為動物還有其它種類,所以說,「見精」只是「見」的一部分,但「見精」並不是那一個「見性」的整體與全部。「此實見見,云何複名覺聞知見」,你見到「所見的」,那才是你真正的「本性」,你怎麼還把世間的這些「覺聞知見」混在一起呢!因為「覺聞知見」不是我們要談到問題,我們是要談「本性」的問題。(5)信、解、行、證。是說現在的所謂「科學」本身都還很「幼稚」,我們要先「相信」佛所說的,然後自己再努力「了解」相關內容,最後再進一步「修行」而「證悟」,不要因為「沒有證據」就說「學佛是迷信、胡說」,這才是一個學佛人應該具備的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6)「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明心見性,就是說先把自己的這個「心」先明白了,用這個「心」去「明」那個「性」,這個「心」明白了以後就可以「見性」,故「明心」是從它的「起用」角度來講,而「見性」則是指見到它的「本體」來講的,不要把這個「能見」東西當成「見聞覺知」。(7)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一念「無明」起,跟著三個「細相」【小乘角度講,「三細相」指「一念無明、能見、所見(「所見相」又稱「境界相」)」。「三細」本來是小乘菩薩的變易生死,到眾生那裡就變成有「能」、有「所」的「六粗」的「枝末無明」。六粗相(依「境界相」生起染凈的分別,由此生出愛恨之心,為「智相」;因愛恨之心而生起苦樂的感受,稱為「相續相」;對苦樂等狀態生起執著,為「執取相」;由「執取相」而生起種種概念、觀念,如長壽、健康、生死相為「計名字相」;依概念、觀念而生起執著,造種種業,為「起業相」;因業緣而不得解脫,為「業系苦相」——明空版主注】的就出來了。  36b:(1)真正的道場是真有「天龍八部」的護持的,有的小孩是能看到的,但大人很少能看到。(2)依報(不離「成、住、壞、空」)是我們的世界,正報(不離「生、老、病、死」)就是我們本身。(3)講解《仁王經》內容。(4)眾生的知見盡了後,佛的知見才會出來。眾生的知見就是「分別心」。一有「分別心」,就有「愛憎心」,有「取捨心」,輪迴就開始了(十二因緣)。(5)人的身體中細胞分「生戶」和「熟戶」。「熟戶」如大腦細胞不再換了但只是減少、退化;而「生戶」如血液細胞等則是七年換一次!(故古詩云「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啊——明空注)。(6)多少「零」相加也不會等於「一」。故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7)有煩惱就是「有漏」,好比一個容器,修行多少最後是會漏掉的。  37a:(1)周圍的山河大地皆是「妄」中所生,我們的生死也是「虛妄所生」!(2)眾生的「虛妄之見」好比是「水中月」;「能見」之見就是「見精」(因為「見精」是有「能」、有「所」),故其是「第二月」,「見精」還不是「月亮」;真正的「月亮」是「見性」,是「無為」,故說「直心是道場」。所以,我們能見的「工具」是眼睛,使眼睛「能見」的是「見精」,而使「見精」和「眼睛」能工作的則是來自「見性」。(3)知道眼睛出了毛病的東西,它沒有毛病。我們「疼」了,但我們知道「疼」的那個東西它「從來不疼」。我們知道自己有了「見、聞、覺、知」,但我們知道「見聞覺知」的那個東西它則是「既不見、也不聞、也不覺、也不知!」。(4)「金剛定」指的是語默靜動都在「定」中,不是英語翻譯的那種「金剛」。(5)學佛就是去掉「能、所」。(6)十類眾生,皆即見眚: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前四類」是我們眼睛能看到的)、有想、無想、有色、無色、非有想、非無想(「後六類」是抽象的),共十類,這十類都是在「三界輪迴」之中。十類眾生都是「見」出了問題。(7)打坐中見到光、聲音、圖像,我們的態度是不喜、不憂、不懼,這三種態度是唯一正確的態度——喜則著魔;懼則退步。看到「明」了,「無明」就出來了,「能、所」出來了,「分別心」出來了,「愛憎」就出來了,「生死輪迴」出來了。  37b:(1)「明」和「無明」都沒有,都不要分辨。這是修行的真正下手處——分別心,根、塵、識。(2)佛講大乘佛法是「分階段」的,有開始的、中間的、最後講的,《唯識》就是佛最先講的大乘佛法,只有懂了《唯識》你才好懂其它的大乘佛法。(妙!-明空注)。(3)「一切唯心,萬法唯識」。「根本無明」生出「三細」來,「無明」緣「行」,「行」緣「識」,即便是第七地菩薩也都是在能、所里「打轉轉」,因為他還在想「我這是第幾地了」。真正的修行是破「三細」無明,「六粗」還好修一些。(4)人能「起分別」的是第六識,而第六識之所以有「分別」是因為有第七識的「我執」。第八識是沒有「分別心」的,是「藏識」,又叫「三藏識」(能藏、所藏、我愛執藏),其包括「見分(識)」和「相分(地水火風空)」兩部分。「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平時監督我們一言一行的就是第八識,所以菩薩對平時的「起心動念」都很可怕,它受熏啊,任何一個「起心動念」都被自動記錄在了第八識中,更不用說付諸行動了!死了後第八識就把你的所有「種子」都帶走了,接著投生、輪迴,一旦機緣(助緣)成熟,「種子」起「現行」而完成「因果報應」。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男女的,因為有男人就得有女人啊,你有男女之念和淫慾之心就絕難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欲不斷不生西方」 啊。所以修行的關鍵的第一步就是去「我執」,有了「平等心」,第七識就變成了「平等性智」,這時的第六識不是沒有了,第六識是變成了「妙觀察智」,此時雖然仍還有見聞覺知,但見聞覺知已經不再起「分別」了,因為沒有「我」了。第七識和第六識這兩個識一轉變,前五識就轉變成了「成所作智」,此時你就具有了「五通」的神通,象觀世音菩薩一樣,渾身是手、渾身是眼睛,達到「六根互用」了,這時,第八識就轉成了「大圓鏡智」,這也就是莊子所說的「不將不迎」——美的丑的自己來好了,我不接你,也不送你,我自己從來沒改變,我自己「照」在那裡,美的我不會和你合影留念,丑的我也不嫌棄你;這也是《易經》中講的「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你自己沒有分別心、取捨心,這時你人就象「心如明鏡台」一樣,來啥現啥、來啥照啥,你把第八識了結了,但還沒有完。一念妄動,「無明」不停地熏染我們的第八識啊,就成了「業識」,死後是「萬般帶不走,唯有帶著我們第八識(業識)走」。如果這一生我們把自己的第八識弄得好一點、乾淨一點下一生就會好一些,如果這生每天不停地嫉妒別人、害別人,下一生很難說。如果你這一生笑話殘疾人,他業障消除了,你下生就可能變成了殘疾人!因此,不可以笑話別人、不可以輕視別人。所以,「一念無明」熏「業識」後,業識(第八識)就帶著我們輪迴,然後我們有了分別、愛憎,這些習慣、習氣越積越多,越積越多,這種多生的「習氣」就形成了我們日常俗語中所說的「我的靈魂、我的精神」這種東西,其實所謂的「靈魂、精神」都是我們累生的「積習」所成,這種「多生的習氣」就構成我們第八識中「見分」(「習氣」很可怕啊,它們是我們真正修行的日常下手之處。你就能明白為什麼曾國藩終其一生都是從改正他自己的嗔心、抽水煙這些「習氣」下手,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也是其能成就「聖人之業」的根本——明空注)。我們為什麼常說「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就是多生累積的「習氣」所成,例如,我們一見某人,雖然她不漂亮但自己就是喜歡她,也就是常說的所謂「緣」啊,這都是「習氣」所成的。我們一說到「見分」,它不僅僅是指「眼睛能看」的作用而是整體指「見聞覺知」,「見分」就是「見聞覺知」的簡稱,例如,當你一說「我覺得怎麼樣」這句話時,這就是「見分」。本來「見聞覺知」都是由共同的一個「見性(本性)」而來,本來是一個東西,但因為一念「無明」起,「見聞覺知」就演變成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而成了六個東西。「六根」一起作用,例如,我一聽、一聞就出現了能、所, 「所」就變成了「根身器」,這就是第八識中的「相分」。所以我們的身體是第八識中「相分」所成,我們的「見聞覺知」是第八識中「見分」所成。那麼,第八識中的「見分」和「相分」是從哪裡來的?從好的方面講,都是無始以來的「覺明妙心」而成,從壞的方面講,它就是無始以來的熏染所成,故第八識中有染、凈二種特性。染的,就是熏習而來讓我們有「見聞覺知」的那部分;凈的,則是去掉「見聞覺知」所剩下的一部分,從這一部分當中能「明心」、見到「本性」。禪宗講,我們的「六根」就像人體的六道大門,我們一有了「見分」,我們就從「六根」門頭不停地往外跑,我們打坐的目的是幹什麼,目的就是要把「六根」收回來。打坐時把眼耳鼻舌身的「前五識」還好收回來,但第六識的「心」收不了,這個「意根」很難收、太難管理了:我們打坐不是「散亂」(即:東想西想、千年萬年的亂想、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一靜下來都想起來了)就是「昏沉」(即:剛把心收回來,什麼妄念都沒有了)就這兩件事情,所以我們的打坐都是給佛菩薩做的——「佛啊,你看,我今天真的打坐啦,我還做了三次呢,每次做了半個小時,雖然有點昏沉但我還是真打做了」,其實,這樣的打坐自己是沒有多少真受用的!如果我們把「散亂」和「昏沉」都去掉了,心裡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高月明老師禪定實修的三個秘訣之一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明空注),此時打坐時你心裡的「清清楚楚」這才是真正的「用功」、「真打坐」,此時心中的一切都要很清楚。(因此,人們修行的次第與下手之處是:第七識(我執)、第六識、前五識、第八識——明空注)。  38a:(1)「無明」從「明」出生。因為你知道有個「明」存在了!故說「有無相生」,「同出而異名」。(2)天干(干:干擾)、地支(支:支持)(3)太陽中的「黑子」越多地上就越亂。(4)孩子的「童真」和天人相類似。馮友蘭講「人有三個境界」。(5)名利權情束縛住了我們。(6)有「能」——「我相」出來了;有「所」——「人相」出來了。有「做」就有「相」。所以「三解脫」:空、無相、無做(最後都是「無為」)。(7)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古今始終不離「當念」,十方剎土自他不隔「毫端」。(這不僅僅是「文辭」更需要是「證量」!)「時間」靠「空間」來的,「空間」靠「時間」來的。「識」就是分別心,「智」沒有分別心,故禪宗的「德山棒、臨濟喝」讓你開悟的作用和機理就是讓你在那一剎那把你搞分別的「識心」沒有了,一剎那的「真心」就露出來了。(8)我們的「見聞覺知」都是燈上的「圓影」,是假的、虛妄的。  38b:(1)「一念無明、能、所」是「枝末無明」中的「三細相」,「三細相」一出來,「枝末無明」的「六粗相」就出來了:智相(覺得自己很聰明)、相續相、執取相(法執)、記名字相、起業相、業系苦相。此即大乘佛法講的「十二因緣」。(2)《華嚴經》講的就是「法界的平等性」。陳健民上師就讓我(葉曼)修「法界大定」。(3)眼耳鼻舌身意是「六道大門」,每天不停地開著,「心」從這些「大門」往外跑,「見聞覺知」就是從「六根」中產生的。(4)和合妄生,和合妄死。第八識又叫「三藏識」(能藏、所藏、我愛執藏),第八識中的「見分」是「能」,是思想的、是精神範疇的,(「見分」生出六根),「相分」是「所」,是物質範疇的。「受熏持種根身器」中「根」指六根,「身」指肉身身體和中陰身,「器」指外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就是說「根身器」都是從第八識生出來的。人們常說——佛法講「萬法唯心造」是唯心主義、是迷信的,錯了!佛說的「萬法唯心造」中的「心」不僅包括「見聞覺知」也包括了「物質世界」中的萬物,佛法的世界觀是講「心物是一元」的。所以我們學佛首先要知道「心物是一元」這個最基本的原理和原則,你不但在理論上了解它,而且你自己還要親身體證到它的正確性!(5)《金剛經》中「眾生相」是指空間,「壽者相」是指時間。(6)「性」有三個: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所謂「明心見性」中的過程,就是要在「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的「性」中「明心」,而最終見到「圓成實性」。  39ab:  「和合妄生,和合妄死」遍計所執性:講了「杯弓蛇影」的典故。其本質是「妄有而實際(沒有)無」。依他起性:講了「一年讓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典故,繩子、蛇。其本質是「假有、似有(實際上是「因緣和合」的)」。(7)三十歲前你還可以賴父母、埋怨前生,但三十歲以後就要靠自己。(8)釋迦牟尼佛說,我們這個肉體在七年前和七年後不是一個東西!無論是見分和相分都找不到一個相同的「我」存在。(9)只要你有生有滅,你就有煩惱、有漏。我們一生為物質忙了一生,是「心被物轉」,故才說「心能轉物」才好。(10)「正報」離不開「生老病死」,「依報」離不開「成住壞空」。(11)「無明」為因,「業識」為緣,這就是佛說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所以,我們看一個東西縱向是「因緣果報」,「有此因必有此果」,但橫向看的話則是「四個緣」在起作用:因(種子——即「業識」)緣、所緣(依靠)緣、增上(長大、幫助)緣、(平)等無間(隔)緣。沒有任何一個東西能離開這「四緣」能單獨成立的,你必須有個「種子」,這個「種子」就是我們的「業識」,所以說以「無明」為因,「業識」為緣。舉了孩子投胎、生長的「四緣」的過程。(整個佛法中有如下幾種「緣起法」:業感緣起(小乘)、阿賴耶緣起(大乘《唯識》第八識中的染、凈)、如來藏緣起、法界緣起(即《華嚴經》中的「身內真如還遍外」,法界自他不二、主客不二、能所不二,有情和無情一體)——明空版主注)(12)「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才是我們生死的根本。(13)「當處發生,當業流轉」。人生正常的壽命是160歲,都是因為「貪、嗔、痴、慢、嫉妒」造成的短命。(14)佛法離不開「理」和「事」,先要從理上「了解」它,然後事上再「實證」它。我們先從理上了解「生死是虛妄」的,所以說生死沒有什麼可怕的。  40a(大部分時間還是複習39ab中「和合妄生,和合妄死」的內容):遍計所執性:講了「杯弓蛇影」的典故,其本質是「妄有而實際(沒有)無」。依他起性:講了「一年讓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典故,繩子、蛇。其本質是「假有、似有(實際上是「因緣和合」的)」。因此,象我們學佛修行中的念佛、觀想、氣動、見光、見佛像、聽到的聲音都是「依他起性」,「依他如幻」啊,所以才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一切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不過《楞嚴經》中會告訴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因為是「依他起」不是「妄情」了,凡前述的這些「相」都不要「執著」你就會往前走,但你一「執著」這些相,你就著魔了。這就好比一般人還把「繩子當作蛇」,但你已把「繩子看成繩子」了,這已經是很大進步了,但你此時還有個「繩子」存在。你再進一步分析,「繩子是哪裡來的,哦,是麻做成的」,例如,修行中你不知身體中的「氣在動」、不知身體的「中脈本質就是光」,反而認為「看到的外面的光才是光」,實際上這些「外在之光」是我們自己的「業識」所成。此時你已「不把繩子當蛇」了,比當初「把繩子當成蛇」有很大進步了,但離「麻是什麼」還遠著呢,修行中尤其是見到「相」千萬不要著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當你達到象《維摩詰經》中「三解脫」的「空、無相、無作」時的境界時才是「真解脫」的境界,此時心中沒有任何分別、沒有任何執著、沒有任何妄情、沒有任何愛憎、不在不起念頭時才能見到「圓成實性」,平時我們的打坐、念佛、求這個求那個都還是「功夫」的層面,都是方法、方便、工具,只有等你把這一切都放下時,沒有任何作為的修時,(佛不是修成的啊,我們本來就是佛啊)才能見到「圓成實性」,到那時你反過頭來看「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才會真正相信和明白。(15)「依報、正報」這都是「依他起性」,就是「依他如幻」啊,好像「有」啊   41a:(16)「見性」包括了「見聞覺知」,把這個「能見的」東西不是我們的器官——眼睛,我們勉強稱之為「見精」。故我們首先把眼睛「這個工具」排除掉,眼睛是不能「見」的,因為「工具壞了」可以換一個「眼角膜」就好了,因為「能見的」的那個「本能」還在,「見精」永遠不變;但「見精」還雜合了一樣東西「能」,有個「能」,「能」是「無明」的「三細相」之一,所以這個「能見的」東西還不是「見」的「本性」,也只是我「能」而已,這個「見性」無所不在,見了「景」以後才顯示作用,「見」和「明」合起來見就不存在了,如同「水和土合起來」水就存在了變成混合的東西了,白色和紅色混合就變成粉色了,所以「見」和明混合後見性還存在,所以「見」不是和合而成的。(17)「妙覺元」性也,「心念慮」,識也。心、意、識的區別:集合起來叫「心」,思量為「意」,了別為「識」。「心」包括了意、識。「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是「見、聞、覺」,很快就起「意」思量,一用「心」,第六識很快就「分別」了,接著「愛、憎心」就是第七識也就來了,「我執」的第七識藏在第八識中。   41b:(1)「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眾生有著四種出生方式。(2)「別見」(如眼影)好破,「共見」(如月潤)不好破。(3)性之「本體」來講是「非合和」的,「不立一塵的」(理上「純一無二」,沒有第二個東西,裡面不雜任何東西);從「起用」來講則是「和合的」,沒有一個不是他(事上,染的、凈的都是他的作用)。去掉「我執」後,「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4)看「相」,沒有一個真的,幻化無窮,都是「成住壞空」;就「性」來說,所有「妄的」也是從它出來的,罪惡也是從它出來的,一切壞的也是從它出來的,所以佛言「不二法門」,沒有佛魔、上帝,所以《道德經》說「同出而異名」,「有無相生、上下相生」,事「相」都是從「性」生來的。《華嚴經》中講的「攝事歸理」,即「相」入「理」中。杜順和尚(杜如晦的叔叔)言「世人慾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華嚴的《懸浮頌》。   42a:(1)本體是「非自然、非因緣」,它既是「非和合」亦「非不和合」,佛都沒做結論,本節課佛開始講結論。看到「相」的生滅都是妄的,「相」無時不在幻化,這些假的「相」從哪裡來?《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禪宗的「破初關」是見到了「空」,但這是你還不知「空中能生妙有」啊,《心經》中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即是色。「所有的妄相都是真的」。「理無礙、事無礙、事事無礙」,例如電,電燈,把事入理才好解釋的通,方東美教授讓學佛的人讀《華嚴經》才知佛的莊嚴,佛言最小的單位是「鄰虛塵」,不得已才下的這種「單位」,他是不存在的,一動他就看不出來了,一位特異功能的人士講:未來很多人都有特異功能的,這樣人與人的關係會改變。(2)「能看的」那個東西叫「見精」。眼花了是眼睛這個工具壞了,但「見性」沒壞。「見聞覺知」代表的是「六根」。(3)學佛的總原則、總方針是「無主宰非自然」。(4)蓮花是「花果」同時,表示因果同時,所有佛菩薩都是在蓮花上,所有天人必須在人間才能成佛。(5)冤死的人才鬧鬼。柯南道爾、羅素、蕭伯納都相信人死後有鬼。   42b:(1)「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如同「陽焰、夢」一樣,因為「來無所從來,去無所從去」,生死也是如此,只有「大慧根」的人才敢如此承擔,死後要歸到「大覺海」,生死也是「了不可得」,我們都在做夢,說夢話。說穿了世間沒有可憂慮的事啊,隨順世緣,世間沒有掛礙的事,台灣廣欽老和尚「無來亦無去,沒有什麼事」,八十歲時人們請他駐世十年,到九十歲時吃完點心,說了上述兩句話,打坐而逝,真瀟洒。(2)「幻妄稱(之為)相,其性(則是)真如妙覺明體」。什麼是「相」?幻妄也。「相不離真」——但「幻相的本性是真的」,幻化的身就是「真如身」。(3)情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能生西土。(4)一定要利用「特異功能」人員的指導,把自己的色身「殼子」保養好,「借假修真」啊,因為你下一輩子不知投生到哪裡去了。  43a:(1)五陰:色(身體)、受想行識(這四種是「感受」)。第六識是「思量而不恆審」,想但時間不長;第八識是好的壞的都接受,是「恆審」不思量,只有第七識是「既恆審又思量」。第七識中的「我」一出來就有了「想」,然後「行」,這個「識」一動又把因果放到了第八識田中了。佛法講「依法不依人」,不要「依人廢言」和「依言廢人」。「以了義不以不了義」,每吃一次動物,你就要變一次動物來還債;「以智不以識」,修行時第七識要最先變化,去「我執」,變成了「平等性智」,這時你就不用「我」來觀察了,第二步就是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這時你一定會「神通」(「六神通」中最先具備的是「宿命通」),因為這時的第三步就是把「前五識」都變成了「成所做智」,這時你就有了神通,你可以用皮膚來感覺、聽、看東西,即「五根互用」也,所以神通不是練出來的是修持來的,把「我執」的第七識和「分別的」第六識都沒有了,這時第八識就轉成了「大圓鏡智」,跟一個「大鏡子」一樣(即此時已經把第八識的「染分」變成了「凈分」,因此「染識」都轉成了「凈識」),不是「無知無覺」而是「來者不迎、去者不送」。(2)「五陰(蘊)」中的「色」陰(蘊)包括了「四大」——地水火風,我們死時是先「地大」分離——全身都疼;第二是「水大」分離——眼睛、鼻子、嘴流黃水,流眼淚,甚至大小便失禁;然後第三是「風大」分離——呼吸停止;最後是「火大」分離,熱氣從底端或頭端慢慢消失。所以,我們死時是「地水風火」一個一個地走的。「四大」代表了「色」,「見聞覺知」代表了「受想行識」(3)禪宗二祖遭誣告臨殺頭時的偈子:「四大(地水風火)原無我,五蘊(色受想行識)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4)「六入」就是「六根」。六根、六識、六塵——「十八界」,加上「地、水、火、風、空(間)、見(聞覺知)大、識(分別)大」(七大)共「二十五圓通」,也就是從「眼耳鼻舌身意」修起,也就是「從地倒著還從地起」,在哪裡倒下的就從哪裡站起來。所以輪迴、造孽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搞的鬼。我們就是要找電燈的那個「開關」。(5)如同人「穿衣服、脫衣服」的過程是「從裡到外、從外到內」的兩個相反的過程——人是先是「意識(第八識)」進去投胎,最後形成的是「色」身,所以修行也要反過來,先從「色」脫去,最後再「脫」那個「識」,人死後「意識」最少是要八個小時才離開身體,你罵他他都能聽到的,第八識是「去後來先」的。所以修行要最先修「色」,禪宗的「破初關」就是把「色」變成「空」,這時還沒有完事啊,還有「受想行識」要修啊。故才有「重關」、第三關啊。  43b:(1)理無事不顯,事無理不立。佛家比《道德經》中境界還是要高明一截。(2)全妄皆真。(3)心、佛、眾生是一個東西。(4)「心」開了兩道門:生滅門、真如門。我們走的是「生滅門」。(5)我們修行就是在「眼前的緣、當下的事」開始,周圍的一切對錯、染凈、佛魔都是「真如」的顯現。   44a:(1)本體是非因緣、非自然。(2)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3)本質上講,「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是「一」不是「二」。(4)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大境界。(5)五陰,「陰」梵語為「蘊」,「積聚、覆蓋」之意也,「蓋覆了我們的真性」之意也。(6)真,離開虛妄而真實;如,常駐而不變的。(7)色←受←想←行←識 ←生命投胎的過程;修行解脫的過程:→色→受→想→行→識  44b:(1)色,物質也。龍樹乃中國八宗之祖,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以說無生」。這樣體悟到會得到「無生法忍」。(2)真如理地,不立一塵;佛氏門中,不舍一事。(3)色,代表第八識田中的「相分」,「受想行識」代表第八識中「見分」。   45a:(1)「受」乃「領納」之意,有「違、順、不違不順」三種情況。(2)「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皆是如來藏妙真性。(3)「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皆是如來藏妙真性。  45b:(1)年少戒斗,年長戒色,年老戒得(老人很貪)。(2)佛法「橫的方面」是講的「四緣」——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3)學佛不能靠佛、靠菩薩,因為他們只是給我們指了一條路,關鍵還是「自己」的自修、自悟,別人是幫不上忙的!(4)「色陰」是前五識,「想陰」是第六識(只思量但不恆審),「行陰」是第七識(恆審思量我相隨),(第八識只接受,故名「藏識」)。  46a:(1)行陰就是「瀑流」那樣不停在變化,後浪推前浪,前後不相逾越。這就是第七識幹得事情,又恆審又思量。第七識和水流一樣從來沒有停止過也是前後像水流一樣「前後不相逾越」(看世界的詳細過程: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2)十二因緣中的「三細相(六根本「粗煩惱」指貪、嗔、痴、慢、疑、邪見)」:我、能、所。真正修行是「能、所雙亡」。(3)身體由「地水火風空」組成,七年身體中的細胞完全換一遍,除了大腦中細胞之外(因為大腦的細胞是沒有新陳代謝的)。(4)行陰是「既思量又恆審」,即第七識的特徵。(5)「行陰」就是十二因緣中的「三細相」,識是第六識的分別心。無明緣行(三細相)、行緣識(第六識),識緣名(精神)色(物質),六根(入)出來,入緣觸,因為「接觸」到外面的情景,觸緣受,受緣愛,愛緣有。。。。(今天把十二因緣徹底搞懂了)(6)「流」就是行陰,行陰有粗相、細相。修行時你就是用的「能、所、我」,我在打坐、我在讀經,故是「三細相」在起作用。  46b:(1)天下最「無常」的是「男女之情」。(2)人們平時的「行陰」都是在「六粗相(貪、嗔、痴、慢、疑、邪見)」中糊裡糊塗地生活,飲食男女也。所以,行陰離不開「三細、六粗相」啊,所以修行要從第七識的「我執」修起。神秀的偈子是很重要的,你修到那個境界就很不錯了。迷位是在「六粗」中打轉轉,修行時是一定要時時刻刻「反聞聞自性」,自性觀。能看的、能知道的是誰?那個知道痛、知道癢的叫「明心」,由於「明心」,你問問那個知道痛癢、不痛不癢的叫「見性」(3)「三細、六粗相」就是「心」的根、心的本、特點,時時刻刻在那裡不停地在遷流、在動啊。(4)不「明心」就不能「見性」,「性」在哪裡?性在做中,性在動中,所有的行為中才能體現出來。(5)行陰是非常難懂的,識陰就更難懂了。   47a:(1)煩惱障是思惑,所知障是見惑。(2)「眼耳鼻舌身」前五識代表「色陰、(感)受陰」,識(第六識)代表「想陰(分別)」,第七識代表「行陰」,第八識代表「識陰」。(3)第八識這個「業識」就如同瓶中的「空」一樣,「識」是不可以運輸的。死後投生的也不是「識」,因為「識」從來沒死過,所以你也不能把「識」換到另一個身體中去。   47b:(1)接受「法界觀」了,才能修「法界大定」。(2)識陰是虛妄的,本來就「沒有來去」。(3)「識」走了,但「空」並沒有帶走。識和空一樣。識「無所從來、又無所從去」。空——本自無生、故也無死。(4)本體是從來沒有「動過」的,動的是起用,無明也。(5)太愛動物了,死時就容易投胎成該動物。(6)識陰本自虛妄,也是妙明本體中出來的。     48a:(1)這一輩子的「識」和下一輩子的「識」沒有兩樣,因為識沒有動,我的「識」遍滿虛空,我來並沒有來,走並沒有走,瓶中的空和瓶外的空沒有兩樣,這樣才是「轉識成智」。永嘉大師說:我們的「一念就五陰俱全」。你一念「執著」就是「色陰」,故造出了飛機、船、樓房;好潮濕啊,就是受陰,想到了江南,這是想陰,一天串聯下去就是行陰,行陰不僅僅是行動啊,清楚記在腦中了解就是識陰。「一個念頭有五陰」,所以修行就是讓「一念不生」,採用觀照、觀照,微密的觀照,觀自在菩薩,用智慧觀照,到你「沒有念頭時」就是「破陰」啊,這才是修行的下手之處啊,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無智亦無得。識陰是遍法界、無方所,無來無去。識陰既無本體又無自性。色陰如「影子」,受陰如「陽焰」,想陰如「夢境」,行陰如「電光」; 識陰如「變戲法」一樣,身體像個瓶子,業識如同瓶子中的「空」一樣,在六道中不斷輪迴,這些往來的只是「色」——「物質」的往來,本體沒有動過。(2)不懂《易經》就不懂中國的文化,儒家和道家的文化就都沒有,二者都是從《易經》出來的,所以《易經》非常重要,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當時最紅最紅的一個學問就是《易經》。哲學家炯姆說「世界上真正永遠不會變的學問和智慧就是《易經》,其他的都會被淘汰」。不懂《易經》就不配研究中醫,不懂《易經》就不知道如何待人處事,不懂《易經》電腦你都不會用。  48b:(1)手印、誦咒、觀想、念佛、安般守意等各種方法的目的只有一個:制心一處。(2)佛為破除外道的「無因說」才說有因緣,但在談到「本體」時就說本體是「無因緣」的。本體無相在動作中。時間離不開因和果,空間離不開因和緣。   49a:(1)第八識中的「相分」變成我們的身、根、器,「見分」變成了我們的「見聞覺知」。第八識中有染、有凈,染的部分就是「識神」,修道的人叫做「識神」。(2)第六識是「思量但不恆審」,第七識是「既思量又恆審」,第八識「只是恆審但不思量」,其不管好壞都接收。(3)第八識的「三藏」:能藏、所藏、我愛執藏。萬卷書就是放在第八識中。前七識在外面的「風」吹起時會變成「浪」,第八識是「大海」(4)錢學森說:21世紀會專門研究生理科學的。(5)瓶子的兩端代表「煩惱障、所知障」(即「見思」二惑)。(6)老者問大和尚天堂、地獄有否?大和尚告知沒有。他又問小和尚,小和尚告訴他你有孩子、財產故你有地獄、天堂,而大和尚則沒有。「識陰」總結成一句話:人的投生就如同你想把瓶子中的「虛空」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一樣的虛妄和荒唐,雖然你也有投生但這都是虛妄的!   49b:(1)僧人問:生從何來、死到何處去?懷讓祖師說:我身體沒到此山前,我的身就已經到了此山,只是你們是沒看到我身;但等我到了此山,此山就在我身中。(葉曼語)(和尚沒到山時,「虛空」就在那裡;等他到了此山,「虛空」就已經在他身中——識陰虛妄,沒有來去的!)【「業識」和瓶子中「虛空」是一個道理,到處都是妙明真如本體,你非得要搞出個「生死」和「生死的來去」這些問題,就和「拿瓶子把此處的虛空帶到彼處」一樣是非常荒唐可笑的。此處與彼處的虛空、瓶子內的虛空與瓶子外面的虛空是完全一樣的,只是你的第七識和第八識的牽引才導致你有「生死」的變化,不但該問題好笑,提這個問題本身就很荒唐。——明空版主自己理解後的補記。】(2)地球人口為什麼現在多了?葉曼用「大海中氣泡多少」來比喻:大海平靜時氣泡少,等大海中大風浪來時海中氣泡自然就多了,答案就是如此簡單啊。「淵深七浪境為風」,「業識」的牽引,行、識、愛、。。。於是我們「妄」見「生死的來去!」。    50a:(1)明代永嘉大師說:一個念頭中有「色受想行識」五種陰和因,因為一念「執著」之故。(2)21世紀的末尾,人們就可能「自己飛起來」,不需要汽車了。(3)色陰——「一念執著,隔礙真性」,變成「色陰」。色陰如同「影像」一樣。受陰——「覺知苦樂,領納在心」,這是「受陰」。受陰如同「陽焰」。想陰——「遠慮思景,於中想像」,這是「想陰」。想陰如同「夢境」。行陰——「剎那遷徙,念念相續不斷」,不斷變滅,走向死亡,這是「行陰」。行陰如同「電光」,剎那剎那地生滅。識陰——「歷歷不昧、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地回想到某件過去的事或景,這是「識陰」。識陰如同「幻相、變戲法」一樣,和「此身如瓶」,「瓶中的虛空遠走千里」一樣虛妄。五陰中最難破的,主要是要體會到「無來無去」的真理。(4)三界(欲界、色戒、無色界)中,當然包括天人,要想成佛必須也只能到人間來才能真正成佛。(5)離一切相,即一切法。(6)佛家弟子也要學習《聖經》、猶太教、古蘭經的內容,了解,不能說是外道我不學習,萬法歸一。雅利安族往東南走,形成婆羅門教,從婆羅門教變成佛教。(7)「六入」實際就是「六根」,但「六入」比「六根」的內涵更豐富。    50b:(1)了妄即真,妄無自體。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關鍵是把那個「剎那(空白的)的空境」時刻延長而已(高月明老師常常教導的「覺空入定」之原理出處也)。(2)性在哪裡?性在作用,在眼睛曰識、在耳曰聽、在鼻嗅覺、在口談論、在五蘊。。。,遍用俱蓋法界,收攝在微塵,——(菩提達摩的侄子)「意見王」準備滅佛法時,菩提達摩的一個弟子和他辯論時的話。然後菩提達摩「渡海東來」中國宣傳佛法,第一站「廣教寺」,種了一棵「菩提樹」。(3)蕭伯納的一句名言:真正的智者就像糞缸一隻蛆,他能對周圍的蛆喊出來「我們只是蛆啊」。(4)「見精」也沒有「自性」,和「妄」是一樣的,最後也要歸於「自性」。(5)眼入虛妄、本(體)非因緣、非自然性。「眼入」不從「根、塵(明暗)、空」來,所以「眼入」只能從「真如」來。     51a:耳、鼻、舌、身(1)「地水火風空識見」七大皆空啊。(2)趙州八十歲還在行腳,「喝茶去」——趙州茶,即:性在作用。(3)身體才是真正的道場,不要只外在地燒香、磕頭。     51b:身、意識(1)「萬卷書」的記憶藏在你的什麼地方?(2)錢學森講:21世紀是「生理」物理學時代。我們對自己了解太少。(3)連畜生都能修到「五通」,比如黃大仙等的「五通廟」。(4)夢裡除了「潛意識」外,還能告訴你一些預兆,如林肯夢到大棺材自己在其中;凱撒大帝的媳婦不讓他出去等。     52a:(1)「前五根」眼耳鼻舌身都要靠「外塵」才能起作用。(2)「前五根」是順流「往外」走,「意根」是逆著「往裡」走。(3)「意根」所緣的都是「記憶」,而這些「記憶」都是「顛倒妄想」也。(4)醒時能做主,夢時也能做主,那你沒夢、沒想的時候「主人公」何在?主人就在「無夢、無想」里。(5)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一歸萬法」啊。(6)「記憶」中的「萬卷書」放在身體的哪裡了?(7)「五根」不能到達的地方就要靠「意根」到達。只有「過去、未來、不敢想」的三種事情會在你夢中出現。(8)孫悟空表示「意根」,永遠在那裡動,我們只能靠理智、倫理、道德這些「緊箍咒」在約束他。孫悟空撒尿在如來佛的手心的「五根」山,表示孫悟空還沒有跳出「三界外」不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中。(9)「悟」表示是「自己的心」才是究竟、本體,別的地方「六入」都是「假的」。(10)佛住的地方叫「常寂光」土。    52b:(1)思「無思」之妙。(2)性、相常駐。——世法諸法味,世間相常駐(法華經)。(3)如(如其「事」)如(如其「理」)不動(事理不二)(4)佛在「無住」(色聲香味觸)處。《金剛經》中的「四句偈」。(5)理無礙(理),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6)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意根」也,「八識」轉成「覺」。對「名利權情」要打得破、轉過來啊。眾生一「轉身」就是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講的就是「意根」也。(7)控制「意根」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妄念除掉」。(8)六祖說「心如地」,從因果上講的;心無地(心不及地?),從。。(9)莫道無心即是道,此時猶隔萬重山。     53a:(1)「六入」即是「六根」;「六根」加上「六塵」就是「十二處」;再加上中間的「六識」就是「十八界」。(2)破「十八界」的三種方法:「淵源破」(釜底抽薪,只抽掉「根」)——眼睛;「根戶破」(「根塵」一起破)。——腳水去屑。       「從要破」(把「最主要」的破掉)——郵票、信封、膠水是最重要。(3)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4)當我們面對一個人時,對面他所發出的聲音、形象本來是一回事,只是因為「六塵」中的形象和聲音之間的差別才導致我們必須用眼睛和耳朵來完成對他的一個判斷。把一個本來「統一的國家」分成了「六個國家」,眼睛只能看色不能聽聲音,耳朵只能聽聲音不能看東西。而觀世音菩薩有千手千眼,他眼睛也可以聽,皮膚也可以看,這就是「神通」的本質所在,十二處都是一體的。(4)「能見」和「所見」都是從本性、本體發生出來的。蝸牛害怕時伸出兩個觸角,收回來即是一個。「根塵同源,縛脫無二」。「有無相生、同出而異名」。 53b:(1)因緣「顯」出來(了義),不是因緣「生」出來(不了義)。    54a:(1)不是嚇唬諸位,諸佛和各種精靈都愛聞香,寧願不點香,一定不要點「香水香」,或其他質量次的香。質量次的香如「香水香」都把鬼怪精靈給招來了。人死後只有用鼻子能聞,供祖先也是供熱食,吃香味也。(2)漢武帝一點匈奴進貢的香,四十里都能聞到。四十里的瘟疫都消除。(3)(葉曼)我只能點「沉香木」的香,該香比黃金還貴,味道是像鴉片一樣,好聞,讓人聞了上癮。(4)好香能讓人心定下來。古董中的佛像自然會有檀香味。(5)「緣」要包括四個必備因素:種子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這樣四樣具備才能生產出一個東西來。(6)世間的萬相都是因緣所生,這是《法相宗》的事,但我們現在講的是「法性」啊。    修行不但要把「六粗」去掉,還有把「三細(我、能、所)」去掉。   54b:(1)佛時代「乞食」只有早晨和中午,晚上不允許吃飯,不準自己做飯吃,不準搞農業。但到了中國就變了,冬天已無辦法乞食,所以才有百丈禪師的變革,建立「一日不作、一日不息」的禪林制度。要信徒貢獻土地。但後來的和尚都變成了地主,這是他沒想到的,此其弊端之一也。(2)佛陀不主張吃「無益的苦」,例如,把自己吊起來、每天拜一萬個頭、燒戒香等。不要自己折磨自己。自己還在做傻事,你如何去度別人?葉曼告訴大家要認真吃早飯,「早吃好,午不吃飽,晚吃少」。   55a:(1)「意」對應的是「五根」所感受的「色聲香味觸」形成的「前塵往事」。(2)恆審、思量。第六意識是「思量不恆審」,第八識是「只恆審不思量」,第七識是「既恆審又思量」。打坐時自己覺得妄念紛飛,只不過是自己平時是水中的泥沙太多,打坐時是泥沙沉下來了故才感覺妄念多了。這是正常的現象,第六意識是不停地思量。    「意根」思量的「 善、惡、無記」三性。(3)「集起」名「心」,「了知」為「意」,「分別」為「識」。   三個是「剎那間」一塊來的,你感覺不到三者之間的先後順序。(4)意根的「內塵」從「前塵分別影事」而來。  55b:(1)空外無「所」。(2)所有世間的「名利權情」都是夢幻,但錢不要太多。看,有錢的人可憐極了,他就是「囚犯」啊,一個好人不會去巴結有錢的人,只有「小人」才去巴結這些有錢的人。不要「揚聲止響」。(3)「法」在「作用」中才能體會到「法」的本體。(4)正告各位:你覺得自己修行很好,心想「我修行這麼好佛咋不來啊」,嗨,佛還真來了,這就是「魔」化現成「佛」的模樣,「以音聲求我,不能見如來」啊。「修行夢中空花,大作夢中佛事,打坐乃水中月,降服鏡中魔事」。——法本法師的偈子。魔在心頭也。    56a:(1)「六根」破「根」,「十二處」破「塵」,「十八界」破「識」。《唯識》中是把第七識(「我」識、或「末那識」)叫「意根」。第七識是把第八識的「見分」變成我們的「見聞覺知」,把第八識中的「相分」變成我們的根和身,包括我們死後的中陰身,包括外面的「器世界」。第八識的「三藏」指:能藏、所藏、我愛執藏。(2)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因雪白頭。自找的(3)修道之人不識真,把「識神」當成主人公,很可憐啊。  56b:(1)托緣而顯,不是緣所生也。  57a:(1)外面的耳朵是「浮塵根」(工具)。真正能聽的是「凈色根(又稱「勝義根」)」。  57b:(1)基督教中講,被詛咒的草木都長得不好。所以說,禱告是有效果的。 58a:(1)複習   58b:舌味識界(1)沒有記錄59a:身觸識界(1)南嶽慧思大師悟了道了,得了「宿命通」,神通很大,這是悟道的證量。但渾身不能動,病由心生。  59b:(1)由於過去造的業,一定要在這個「異熟身」受報應,慧思大師雖有神通,仍不能解決「渾身不能動」的問題,慧思大師了解這是「業生」的結果,但「業由心生」,身如「泡沫」,雖然自己悟道了但仍然受「業的報應」啊!因為沒有這個幻身的話人們就不會好好地修行,所以「天人」要想成佛必須要到人間來有一個色身才能真正修到佛位。  60a:(1)(葉曼講)修行「制心一處」最好的方法是「聽聲音和安般守意法.  60b:(1)「生因識有,滅從色除」。修行先從「色」修起。(2)一切唯心,萬法唯識。(3)十八界中最根本的是「意識」。「集起」名「心」,「了知」為「意」,「分別」為「識」(4)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即「覺」,「覺」之即無。(5)「思量」和「不思量」都是「思量」啊!「非思量」也(6)「誰見虛空夜點頭」?  61a:七大(1)世間一切萬相皆「緣」生,「緣」要包括四個必備因素:種子(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這樣四樣具備才能生產出一個東西來。這些東西要由「地水火風」四大種性組成。(2)張拙秀才:生死涅槃等空花。(3)阿難的問題實際上是「性、相」的問題也,一個從本體(理)言,一個從萬相、萬法、法相(事)而言。(4)世界有兩大教派:婆羅門教和猶太教,這兩個教都是「雅利安人」發明的,即現在的「敘利亞」這個國家的地方。但這兩個宗教都有一個不究竟的缺點是都認為有一個「造物主」存在,婆羅門教到了「印度教」的「造物主」稱為「大梵天」,猶太教的「造物主」稱為「上帝」。佛教是「婆羅門」教演化出來的,而「基督教」是「猶太教」變化成了的。(5)佛為了破「自然生」才說是「因緣生」。(6)佛有「四依」法諦。(7)戲論:皆有言說,沒有實義。(8)孫悟空代表我們的「心」,用「世間的法」治不了他,「天上的法(太上老君)」也治不了他,只有「出世間」的佛法才能治他。(9)《聖經》中的上帝是誰創造的呢?(10)亞當和夏娃代表人心中的本性。(11)天池是王母娘娘遊玩的地方。每個民族必須有自己的神話。  61b:(1)既非因緣也非自然就是「中道」。(2)修這個身體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看到身體中的「中脈」,「中脈」在哪裡?人,身體中有三條脈,顏色分別為白色、紅色和藍色,真正修行的人自己能看得到,有三條軌道。人,每有一個煩惱,比如貪念、嗔念、我們生一次氣,身體中就會有一條「煩惱脈」能把這個光明的「中脈」纏住了、包圍住,所以我們平時看不到中脈。中脈是身體中真真正正存在的一條脈。靜到極點時,在身體中間,直直的是一種光明。真正修行就是要把「煩惱脈」去掉一根、再去掉一根,最後,中脈的光明就顯現出來了,道家講,讓你把中脈修持出來。自己看到「光明」還不算究竟,最後自己的身體也要和這種「光明」合在一起,你自己不認為是看到光,分不出是哪個是光哪個是你自己,是「靈光獨耀,炯拓根塵」,因為「你看到光」那還是有「根塵」啊,最後這個光是單獨地在那裡「耀」。《十二因緣》的「無明」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為你「知道」有個「明」,所以「無明」就出來了,所以《道德經》講「有無相生、高下相傾」。(3)阿難是在佛陀去世後,跟著摩訶迦葉而悟道的。(4)《華嚴經》中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是最精彩的,他對妓女也請教啊。所謂「童子」者指「沒有男女性關係」者,並非指「小孩子」啊。(5)大地上沒有一種不是「葯」,能活人也能死人。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沒有絕對的好事、壞事。(6)實相無相無不相。實相者,如來妙真如性。有證量者,能「觀」即刻就能「照」。無相,指萬法之間沒有差別、是平等的。「本體」不稱之為「真」而稱之為「真如」。  62a:七大(1)把大乘佛法介紹到中國主要要歸因於「道家」的功德,不懂老、庄就難以接受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只看到「空」看不到「妙有」,大乘佛法是「無相」的,是「空如來藏」,是幻化的,但他「隨緣顯一切相(無不相)」。   「真如理地不立一塵,佛氏門中不舍一法。」(2)使「電燈」發光的是電,電是「本體」。但是「電」不只是「發光」啊,例如,電話、電爐、電鍋。。。。這些電器也都是電起作用的「相」。用「電」來解釋「本體和萬相」之間是最恰當的,比「波與波浪」之間的關係更合適,古代沒有電啊。體非和合。「電」本身不是電器「累加」起來的啊。(3)相是性中之相,性是相中之性。  62b:(1)臨虛塵,接近虛空的最小的色塵之最小「色單位」。(2)人就這幾十年,有什麼好爭的。要一團和氣。你什麼都不爭,你就什麼煩惱也沒有。(3)性、相不是兩個東西。隨緣(本體)不變,不變但(本體)隨緣(能生出萬物)。(4)別人做錯了事你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啊。(5)「鐵算盤」算葉曼只能活69歲,但她活了這麼多歲,說明再神的卦象都可以改變。(6)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一樣。(7)人死為鬼,鬼死為聻(音jian)  63a:七大(1)藏密中修持更強調「七大」,而不是僅僅承認「四大」。(2)「相」和「性」不二。從「相」中觀察到「性」的存在。「本體」是永遠不變的,但「隨緣」(不是「和合」)能生出「妙有」,「本體」不是「頑空」的。  63b:(1)現代科學越發展,佛學就越好講。電、電器比喻「性和相」。(2)莊子曰:生者寄也,死者歸也。(3)悟了,「四大」皆是「真如」。(4)世間發大水是「貪心」太重,「一念疑心成地礙,一念心愛被水淹,一念心嗔被火燒,一念慢心被風吹」,我們是「用」地水風火來聽佛法,不是「地水火風」本身來聽佛法。不為「四大」所轉,即為「如來」。把經義用到生活中才是「轉經」。(5)乾卦是如何做老大,坤卦是如何做老二,蒙卦表示教育。。。(6)「臨虛塵」是大乘才敢承認的,「臨虛塵」是虛空的鄰居。(7)「劫」有 「時間劫」(五種)和「空間劫」(「成住壞空」四種)。  64a:地大(1)「色界」的「四禪」和「無色界」的「四定」,統稱「四禪八定」。得到「初禪」是不容易的。初禪有「八觸(動、癢、輕、重、涼、熱、澀、滑)」、「十種所得(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軟、歡喜、樂、解脫、境界相當。)」,有「覺枝」、「觀枝」、「喜枝」、「樂枝」、「一心枝」的「五枝」,不僅僅是看到了「空」。入初禪前,先有「初住(粗定)」、「細住」、「欲界定」、「未到地定」,最後是「未到地定」,這是在欲界的四個層次,然後才是「初禪」。初禪「離生喜樂定」。離開了欲界,心理和生理生了喜樂。初禪已不用吃飯,只有眼睛、鼻子、耳朵。(有「覺」有「觀」,很容易被聲音干擾,佛說「聲音是初禪的刺」)二禪「定生喜樂」,完全定了。心中無限喜歡、身上無上的大樂,這個樂不是世間的樂能比得了的。(無「覺」無「觀」,聲音的影響,你都如如不動)三禪「離喜得樂」,沒有「分別心」了,光明周遍,周身的「樂」。(在三禪,你會覺得身體不存在了,但是感覺頭還在,覺得全身很快樂,卻不知道身體在哪裡)四禪「舍樂清凈」。(上四禪,呼吸就要停止了。那就是一旦你從三禪進入四禪,快樂就會立即消失,完全沒有樂受——舍受。如果你們有經驗過四禪,就會知道叫「舍念」,就是沒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禪的心不造作,而且非常清凈——念清凈)「色界」只有物質沒有慾念,故色界只有這「四禪」。「無色界」連物質也沒有了只有「心念」。第一個是「空無邊處定」,見到「空」你還沒有悟道啊,第二個「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2)欲界天最高的是「大梵天王」。(3)四禪天仍然有各種天災。(4)我們打坐中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即覺,覺之即無」這還只是「欲界定」中「粗住」啊;等到了「欲界定」中的「細住」,你沒有念頭了,完全「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泥扎」,六根中的一個一動「全體」就沒有了,這時你一定不要升天啊,天人要成佛必須到人間啊。阿羅漢經過四禪、九次第中漏盡定,是「見(解)、思(感情)惑」斷了,但「塵沙惑」還沒有斷,得了是「有餘涅槃」。(5)「臨虛塵」有「六度」空間;加上「心念」共「七度」,這就成了色界的「七度空間」(沒聽明白?!)。   64b:(1)「奇經八脈」是真的有的。(2)「色界粒子的最小極限值」(臨虛塵)是「七度空間」,它等於「六度空間」加上人的「心念」,共「七度空間」。(3)「空」不是物質,不是「色」。(4)「臨虛塵」是物質之本,是物質的最小單位;「臨虛塵」是由「地水火風、色香味觸」八種物質組成。(5)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65a:(1)普通人只知道「三度空間」,愛因斯坦加上了一個「時間度」,成了「四度空間」,釋迦牟尼佛言,物質世界是「六度空間」,加上一個「心力、心念」,是「七分所成」,但它由「地水火風、色香味觸」的「八事」合成。從而形成「諸色之本」——「色邊際相」(臨虛塵)。但「色(數字1)」不是有「空(數字0)」生產來的。「本體」在起用時才變成「妙有」,「有、無;性、色;理、事;電、電器」這些說的是一個道理。(2)唐朝杜順和尚是杜如晦的叔叔。

65b:(1)杜順和尚(杜如晦的叔叔)言「世人慾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華嚴經》的《懸浮頌》。(2)基督教徒「兩顆豆子苗」故事證明:祈禱能起到作用。(3)螞蟻不認為自己是蟲子,也會拚命地要逃生,是因為他認為有一個「我」存在。無生命的東西也是貪生怕死的。(4)「臨虛塵」和「虛空」是隔壁。(5)「從地倒著,還從地起」。人,就從「六根」修起。(6)眾生的根性差別是天壤之別,心的染、凈程度不同而已。    66a:(1)「空」和「臨虛塵」兩者之間不能也不是「互相出生」的。(2)「空」和「有」是「循業發生」,「空」不能生「有」,「有」也不能生「空」。(3)定業難改。本體沒有變過。(4)「五陰」是破「相」,「七大」是讓你了解「本性」。(5)印度「四大種性」:婆羅門(最高種性)、剎帝利(釋迦族)、社會商人、最底層人。  66b:(1)「四大」中只有「火大」是「無我」的。  67a: 風大(1)六祖傳法時還沒有剃髮,形成「發冢」。「不是幡動、不是風動是仁者心動。」(2)「一念懷疑,心中疙瘩,地大;一念心愛,水大;一念嗔心起,火大;一念喜歡,風大。」所以,「一念」之中包含了「地水火風」四大。我們知道了此道理,就時刻警醒,不要被「外境所轉」。(3)我們要使用「四大」而不是被「四大」所轉。 結論一下:「四大」都是「性空」。例如,地能成金。 天人看水是琉璃,餓鬼看水是火,水是魚的房子。人會用火,趕走野獸,熟食。  67b:(1)異熟身,指過去做的事情,現在這個身體受的果報。沒有一個神明來控制你,所以學佛是大丈夫事,一切靠自己來完成。因果報應也。(2)杜順和尚(杜如晦的叔叔)言「世人慾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華嚴經》的《懸浮頌》。(3)必須用智慧來信佛法。不要迷信佛法,只是言說而不實修。不要掛礙。  68ab : 空大(1)科學越發達越好解釋佛法。(2)明心見性。「明心」指見到萬法、萬相的根源——「心生種種法生」;「見性」指見到「萬法之本體」。(3)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4)情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凈土。   69a:(1)空性無形,因色顯發。(2)佛家談「空」,道家老師說「無」。(3)世界的宗教都出自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雙子河」流域的雅利安人。他們往西南走,形成猶太教、雅典文化;往東南走的,到印度形成婆羅門教、印度教,後演化出佛教。「多神教」到「一神教」、最後到「無神教」。在中國的莫高窟中發現了「敘利亞文」。(4)繁體「感應」兩字下邊都有「心」字,所以,「心生種種法生」,相是「隨感隨應」。   69b:(1)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名利權情」是我們所追求的,沒有一件是永久的、不變的,會使我們「利令智昏」。(2)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用「覺」來代替「空」也。「覺」、「空」都是指的「藏性」而言,藏性「本體」有「本體(寂靜的)、起用(動態的,即「照遍」也)」兩種特點。「罪業本來空」,但「異熟身」的報應是不爽的,有此「異熟身」你就必須受果報!(3)佛言:空生大覺中。空也是空也   70a:(1)見覺無知,因色空有。此處的「見」指的是「見聞覺知」六根 中的「性」,不是指的「勝義根」和「浮塵根」。「見」的「工具(浮塵根)」可以壞,但「見性」是不會變的。「能使人看」的是「勝義根」,此處不說「根」大而說「見」大,就是指的「見」中的「性」也。(2)剛才前面說的「地水火風空」的「五大」包括了「六塵」,是屬於第八識中的「相分(物質的)」。死後的「中陰身」也是「相分」的「色」,「中陰身」是因緣和合的,還不是「靈魂」啊,所謂的這個「靈魂(中陰身)」也是「剎那、剎那」在變化的。而我們「見聞覺知」的來源則是第八識中的 「見分(精神的)」(「見分」就屬於「精神的」領域「明」,「無明」中「明」也)啊。(3)前五識起作用,我們叫「見聞」(現量),第六識起作用我們叫「覺知」(知道了。),(「現量、比量、非量」共三種)   70b:(1)「視而不見」就是前五識的「現量」起作用,而第六識還沒起「分別心」也。故稱「見覺無知」也。(2)「無明」中「三細」煩惱首先是「心一動念」,然後是「能見」、「所見」,然後是「六粗」煩惱相繼發生而發生「造業」。(3)真正「大徹大悟」後是「自他不隔一毫端」(4)「地水火風空」的「五大」是「無情」的,但見大是「有情」的。(5) 「三淨肉」是佛陀的「權說」,不是究竟「了義」的說法。這輩子吃羊,下輩子變羊啊!(6)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生滅」是就「自體」的「相」而言,「同異」是對「五大」而言的。(7)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本性是光明的。「覺」是「見」的「精」,覺者,起用也。(8)我們的身體內部細胞內都是「蟲子」也。  71a:識大(1)《華嚴經》中講法界中山河大地、時間、有情無情都是我們的「心」造出來的。(2)六根、中陰身、轉生之後的生命與我們所面對的外境都沒有「實相」,這才是真正悟道。(3)生因識有,滅從色除。修行要從「色身的破除」下手為第一步,破除物質,修行中見到菩薩、佛那都是「假象」,真正的大徹大悟是見到「一切皆空」(破初關)。破重關。破末後牢關,就是破除我們的這個「色殼子」也。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因為這個階段的有很多竅訣、方法,沒有老師告訴你,弄不好就容易出問題。(4)「見大」是我們的「五根」見聞覺知的,是「現量」,是「性境(本自具足)」。(5)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6)此處的「識大」是六根發出來後形成的「第六識」。   71b:識大(1)「一念不起」的五根「現量」叫「見大」。(2)「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複如是。   澄者,澄淨,靜也,指前五識的「見」是沒有「分別心」的。   72a:識大(1)識大,指的是「第六意識」,其外塵是「法」。第六意識一發起,就有了「分別心」。(2)最重要、最好的兩種修行方法之一就是觀音菩薩的觀聽「聲音」,該方法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聲音上,只用「前五識」中耳朵的「根大」——「見大(聞大)」。「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剛開始聽的時候你能夠入聲音之流。「入流」兩個字是需要很多年的功夫才能做到,就是你只是聽聲音,所有的聲音來了你不拒絕,你不分辨、不接受,把所有的心意都放在聲音上,讓它「自然而然地來」,而「不分析聲音」,——只是「讓聲音進來而已」;第二步是「亡所」,即是「把你所聽的東西沒有了」。等到你「能聽的、所聽的」兩個東西安靜了以後,再進一步經過七八步,七八個「能所」,都一個一個去掉了,「覺所覺無」,等你「知道的、了解的」都去的「乾乾淨淨」以後,到第十步的樣子,「寂滅現前」,連你一開始「能滅的、所滅的」的「有為」都沒有了,才能「寂滅現前」。第二個方法就是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所採用的就是「安般守意」法。就是小「六妙法門」,又稱「數息法」,一吸一出,從一數到十,不要一下數到一百,然後再重新開始。(3)我們修行就是要在濁世中修行,要象「蓮花一樣在污泥中修行而不是在高山長出」,使我們流浪生死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以,我們修就是從這個濁世中的「六根」修起,「從地倒者還從地起」,就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六根、十八界修起。(4)西藏的實修中,出家喇嘛是六歲出家到20歲一直讀諸種經論,然後「閉三年三月三日的大關」,出來後用濕毯子裹在身上,看到毯子冒熱氣,幹了。我們研究佛法不能光言說,還要實修啊。(5)「性」在哪裡?性在作用也。(6)麤,粗也。   72b:識大(1)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從「明」起「知」。「真」是本體,「明」是起用。(2)望梅止渴。章嘉活佛。(3)知道悲傷、知道高興的「那個東西」在哪裡?(4)「六根」如果是一體,使用中不應該「相互差別、不能互用」,如果說「六根」「不是一體」爲什麽又發生「望梅止渴」呢。(5)含吐十虛。含者,包容也;吐者,起用也。(6)法界大定。陳健民上師提倡的的「與時空一塊修」。(7)爲什麽「一見鍾情」?宿世之「業」也。(8)夫妻完全是「緣」,兒女完全是「債」。 「大者」,無處、無時不在也。   73a:開悟妙心(1)六根就是佛的顯現。(2)我們身體中細胞每七年換一遍。(3)身心蕩然。(4)得「無掛礙」。「無掛礙」是一種證量啊。(5)「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毫端」。這是悟道後的證量,時間和空間的關係。(6)講了一個禪師「石頭碰竹子」後悟道的公案。(7)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圓,含裹十方。(8)妄念也是從「真如」出來的。(9)曾紹是個賣書的人,言「天地與我同根」。曾紹抄《道德經》時說,「盡美矣,然未盡善」,還不是究竟;等他抄到《維摩詰經》時,「盡美盡善矣」,斷然落發而出家,在鳩摩羅什手下出家做《四論》,成「關中四傑」,但不到三十歲被人毒死。(10)我們要修到「醒夢一如」,才是究竟境界。無夢無想時你的主人是誰?(11)佛家的「心」不但包括「精神」,同時它還包括了「物質」。所以,佛家不是世俗所說的「唯心主義」。    73b:開悟妙心(1)人身如同大海中的一個水泡,法性身如同大海,我們的色身就如同水泡。這裡死了,那裡出生,哪個水泡是我?(2)法性身的妙明真心被六根、六塵、年紀而隔離開了。(3)「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毫端」.(4)當處發生,隨處滅盡。(5)佛從無為來。(6)廣欽老和尚,臨圓寂時說「無來亦無去,沒有什麽事」。(7)佛的「三不能」:不信我、沒緣、眾生沒盡頭。  74a:開悟妙心(1)瞭然自「知」。知就是「眾妙之門」。(2)佛者,覺也才是大事,而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小事。(3)佛言:空生大覺中(4)張拙秀才言:隨順世緣無掛礙,涅槃生死等空花(5)真正束縛我們的就是我們自己。(6)佛之「三德」:法身、般若、解脫(7)六七五八識都轉成智慧。  74b:開悟妙心(1)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75a:(1)初地之前要經歷「一大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一大阿僧祇劫」,八地到成佛「一大阿僧祇劫」,故說「三大阿僧祇劫」,如果「頓悟」的話,則理上直接就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故佛言「理則頓悟,乘悟倂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75b:(1)悟不難,悟後起修難。在世上要消業難。不但心理起變化,生理也要起變化。佛只管開示,修行、悟、消滅自己的「顛倒想」還要靠我們自己。(2)我們不要和別人比物質享受,汽車等,要證悟生死之理。(3)「洗心」才能「革面」。貪、嗔、癡、慢、疑、邪見(4)葉曼和李建軍的人談話(5)我們執著「地水火風」的身和「見聞覺知」的心。生死就是因為對「男女的貪愛」而來投生,生死沒有一個人能自己來把握。   古代,最長久時人能活到兩萬歲,最短時人只有十歲。(6)越親近的人越瞧不起你,拿破崙等;越熟悉的人越難調服(7)佛陀悟道的那天阿難出生。  76a:(1)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請佛陀為我們證明:自己不要希望往生極樂世界或彌勒世界,而是繼續投生到這個娑婆世界中來象地藏王菩薩一樣莊嚴地獄一樣,我們繼續在娑婆世界中完成佛陀沒有完成的事業,讓我生起真正的慈悲心來具備真正的大力量,早成無上覺而能做十方道場渡眾生,即便「空(舜若多)性」可消亡,我們的這種「堅固不動(爍迦羅)的心」也不會動搖!!(2)只有真正的大慈,你才能有真正的大力、大雄。(3)語靜動寞時自己心中不動心,忍辱中修行,精進。(4)南懷瑾老師袁煥仙的兒子說:我沒有覺得父親有什麽特別,他只是視眾生如兒女,視兒女如眾生。(5)所有最後成佛的一千個佛中最後一尊佛就是我們現在的佛教護法神韋陀菩薩。 偈讚發願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祗獲法身。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76b:開始講第四卷(1)富樓那提問題,宇宙(如山河大地)是如何形成的?富樓那是說法第一。    77a:(1)《法華會》有很多阿羅漢「回小乘向大乘」,富樓那即是其中一個,但也有5000人退席。(2)此時,阿難尚未開悟,為了尊敬阿難,富樓那故才說阿難是開悟了。阿難是在佛滅度後集結佛經時才在摩訶迦葉坐下開悟。(3)「無漏定」就是 「漏盡定」,指「色界」四禪、「無色界」四定(四禪八定)修完,然後是「第九次定」才是「漏盡定」,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種人才叫「阿羅漢」。(4)《楞嚴經》是佛學「大百科全書」,翻譯者房融應該是登了大菩薩境地。(5)麻姑(王母娘娘現蟠桃的那位最年輕漂亮的仙女)說我已看到滄海桑田已變化了三次了(6)《楞嚴經》或《唯識》等佛經中,把「形而上」的「本體」就翻譯成一個「性」字,「形而下」的「萬事萬物」都翻譯成一個「相」字。(7)雅利安(今「敘利亞」)族人從「雙子河」流域分兩路遷徙,往西南走的經過死海、到地中海流域變成西方宗教,如猶太教、基督教;往東南走的到了印度,變成印度教、佛教。瑜伽最早是「印度教」的東西,佛法借用了瑜伽的名稱而修行的而形成藏密佛法,唐朝的藏密「三大士」,政府怕老百姓造反不讓宣傳藏密,唐朝的日本人學習後到日本叫「東密」。     77b:第四卷(1)抗日戰爭時期,貢嘎仁波切、諾那活佛兩人在接到國民黨政府首腦的祈請後從西藏和青海到中原,開始做「誅法」把日本人殺死,在貴州附近突然有大風大雨殺死了很多日本人,保住了重慶,藏密非常殊勝啊(明空按:×黨的×匪反對宗教、毀滅宗教就是怕宗教揭穿其魔道的真面目也)。(2)不破「初關」不閉關(見到了「空」,即悟道也);再修二十年,不破「重關」不入山(空中生「妙有」);「末後牢關」就是破自己的「色身殼子」(修命功破「色身」觀)也,千聖不傳啊,到第三關時道家、密宗、易經的修行價值就開始顯現出來了。(3)大西洋地下原來是陸地,金字塔就是「史前文明」造的,大石柱子如何解釋。(4)各種傳說有一定道理的。(5)次第遷流,終而復始。指自然界中滄海桑田是遷流的,成住壞空的。(6)富樓那隻知道「如來藏」的「本體」,不知道「如來藏」的「起用」。     78a:(1)富樓那第二問:水火周遍如何火沒有滅掉?(2)勝義(第一義諦)有四種,指「物理勝義(如五陰、六入、十八界)、道理勝義(苦集滅道)、證量(修證所得——我空、法空)勝義、勝義中的真勝義(一真法界,覺也)」。   修行中先明「理」是最重要的,然後自己親身證得才是真正的佛。(3)第一步先破第七識的「我執」得「平等性智」,第二步破第六識得「妙觀察智」,第三步是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此時神通發生出來,因為眼耳鼻舌身意本來就是一個東西,最後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4)夢中做不了主,你死後就也做不了主。夢中能做主至少你不會去「三惡道」。(5)佛家說「空」是指「因緣所生法」。阿難是只見「相」而不見到本體(問的是how),富樓那是問「為什麼」(當一個人一問why時,他不是「宗教家」就是「哲學家」)。「見解」正確的話,你行邪道也是正道;「見解」不正確的話,你行正道也是邪道(6)佛教界有兩大毛病:把佛當神來供奉、得少為足不能回小向大。(7)定性聲聞:指二乘的「小果之人」,這些人不能「回小向大」的。     未得二空:指證「我空」、但還沒有證得「法空」。但比定性聲聞的小乘人進步多了。    78b:第四卷(1)大乘人「理」上不但「見空還能見有」,「事」上不是自己解脫煩惱,還要幫助眾生解脫煩惱。小乘人是「自了漢」啊——定性聲聞。(2)真阿蘭若:沒有喧嘩,自性真如本來寂靜。一乘法也。(3)64卦的謙卦,連謙虛都不敢說。(4)大成就者不是哪安靜到哪裡,恰恰相反,哪熱鬧去哪裡,看自己的心靜下來了。(5)性覺妙明,本覺明妙。這都是談的本體。妙,圓融;明,隨緣起用。   「覺」本身就是「明」,一加上「明」,「所」就出來了。佛家修行就是告訴我們不要有主、客兩分的能、所,這是「分別心」啊。(6)「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幻相、六根的東西,一理它你就是著魔了,不要理它。(7)「三細」到「六粗相」。不是不能生心,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79a:(磁帶聲音變大了)(1)「覺」本身就是「明」,一加上「明」,「所」就出來了。佛家修行就是告訴我們不要有主、客兩分的能、所,這是「分別心」啊(2)富樓那後來被佛授記為「法名如來」。(3)我們有兩個「執」——我執、法執。一生下就有「俱生我執」,有了「我」就有了「法」,這樣會產生兩個「迷惑」:見惑(見解。雖然該惑很堅強但容易斷除)、思惑(情感、迷惑。柔軟但不好斷除)。 老子就「戒剛強」,小孩柔軟,老人身體僵硬,故說「柔弱勝剛強」。水遇到山就轉彎,往下流去。水滴石穿,鋼鐵到水中長銹,水中不藏死屍。故說,「上善若水」。但《道德經》出自《易經》。   天下宗教皆出自「雙子河」流域的雅利安人。(4)天台山是《法華經》的祖庭,智者大師遇到了問題,在國清寺拜求《楞嚴經》,到武則天時宰相房玄齡的侄子房融翻譯出了《楞嚴經》,是印度僧人把《楞嚴經》放在他的胳膊肉中,因血跡太多用人奶才洗掉了血跡。梁啟超說《楞嚴經》是「偽經」,胡說八道。武則天把該經藏在內部不讓流通,王安石說「我在內廷親自看到了翻譯的原版」。(5)《楞嚴經》講:「七大」都是真如。(6)能、所是「無明」的根本。(7)杜順和尚在《華嚴經》中做的偈子:「時人若識真空里,身內真如環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蟲子、人、高山等『共一體』也),處處皆同真法界」    79b:第四卷(1)除了大腦外,身體中細胞七年換一遍。(2)螻蟻尚且貪生。白菜被殺也很痛苦(3)相待生勞,勞久發塵。(4)無明→能所→同異,這些就是「生滅」的種子,輪迴生死的原因(老子言:有個東西是看不見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這就是「眾生相」。只有虛空沒有差別。(5)人和狗不一樣,但和「植物」比起來,人和狗則都屬於「動物」。故「同異」產生了。老子言:有無相生、高下相傾。「恍兮惚兮,其中有物」(6)第七識「恆審思量我相隨」,第六識「只思量不恆審」,第八識是「恆審不思量」,前五識就是呈現在那裡。   80a:(1)世界一切的煩惱是能、所引起的。分別心生起來,有是有非,煩惱生起來。(2)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是人的「心念」所想而產生出來的。因為身心一元、心物一元的,心用久了就能生出物質來。(3)黨同伐異。(4)「淵深七浪境為風」。境風吹動,有同有異,分別的這種觀念越來越強烈,心中就永遠不能清凈,很累。放下這些分別就是放下這些塵勞,輕鬆了,什麼是「積勞成疾」?就是心太累了。(5)第七識叫又叫「末那識」,就是「我識」,做夢中也是這個第七識在作用啊。。。。恆審——離不開我;思量——分別。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只是沾上一點第七識的邊。第八識包括見分、相分,見分就是我們的「見聞覺知」,相分就是我們「地水火風」的身體啊。(6)因為看了一本好書或座右銘改變了自己的思想,就是該變了自己!所以,我們的思想是時刻在變化的。(7)執「我」為「常」——我執;我的思想、觀點、愛憎——法執。(8)染著,染著——先染後著。(9)人分別、執著的就是「名利權情」。(10)一念無明起,無明緣行,行緣識,。。。。   80b:第四卷(1)一念無明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塵存在、觸愛有生了。。。。(2)要消滅「八苦」就是行「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易經》講「剝極必復,否極泰來」。(3)佛言,行住坐卧每一個有250戒,共一千條戒,身口意的「十善業」,共84000煩惱。(4)「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天下就沒有運氣這回事,一切都是自己帶來的。所以,佛法是不迷信,始知「我命不由天」。(5)天下最聰明的人是做好人,「八識田」中都有記錄。(6)世界是如何形成的?由心形成的。(7)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毫端。這是證量   81a:(1)佛回答:性覺「妙(「寂靜」之意)明(照)」(妙明-「寂而常照」之意),本覺「明妙(「照而常寂」之意)」。  妙,本體也;明,本體起用也。本覺和性覺是一個東西,一個本體、一個起用。(2)張拙秀才:一念不生全體現(本覺),六根才動被雲遮。(3)十二因緣中的「有」。無明生出的「三細(能、所、我——「八地菩薩」為「不退轉」位菩薩,但還有能、所,在前進一步才是「妙覺」位菩薩)」、「六粗」    81b:(1)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就是一個去掉能、所(即「分別心」)的過程。佛法就是「不二法門」。(2)佛魔同體、善惡一樣。(3)眾生的「八識(見分、相分;「見分」變成人的「見聞覺知」,「相分」變成肉體與外在的世界)」就如同「水銀(同)」一樣有「大小(異)」,但都是一個東西。(4)收拾乾坤一肩擔,上擔容易下擔難。講「六粗相」。第二個「相續」之意。第三個「執取相」。第四「名相」。(5)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亡身    82a:(1)相同的結成黨,相異的討伐——黨同伐異。(2)君子「不遷怒、不二過」。(3)靜成虛空。老子還講有個「道」這個東西,但在佛法中講「一塵不立」——空。(4)總之,世界如何形成的?「一念」起,無明來了,三細、六粗,由八識形成世界也。(5)世界形成多久了?沒有定論。(6)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毫端(7)世界最先形成時是最先有空輪,再有風輪(人生命長短就是在「呼吸」之間,呼吸就是風輪在人體中的體現)。現代科學發現在最小單位的(原子、質子、。。。)中有個東西在動,那就是風輪。(8)老子講在「無的當中有個東西存在」。(9)講「空昧、因空生搖」時,葉曼講一個自己剛到舊金山時冬天睡覺時蓋了很多棉被,這時感到「鬼來吸她精氣」的經歷。她聞到了動物呼吸的臭味、爪子的涼意,但自己眼睛睜不開,兩個爪子抱著她,葉曼很害怕,趕緊念南懷瑾老師交給她的咒語,咒語念了一半就把該鬼趕跑了,別人告訴她這是「山魅」中的一種也。所以, 「心一動」一切都跟著動,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雖說鬼魅都是「心生之物」也,但還是真的存在的。   82b:(1)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83a:(1)山體潤滑的是水成岩石,山體陡峭壁立的是火成岩石。(2)唐玄宗時把安徽的「黟山」改名為「黃山」。(3)美國的印第安人就是中國漢朝的「種」啊!因為中國人生的孩子屁股上是藍色的印漬,說是人投生前在閻王爺那兒打板子的原因,世界上只有印第安人也是如此的,中國人是從白令海峽到的美國。  83b:(1)人不如禽獸,很多動物一生只有一個配偶。(2)見明色發。「中陰身」時,「中陰身」見大地虛空都是黑暗,只有「有緣的」父母處是光明的,此時正是男女交媾之時,此時「中陰身」就動心了:「中陰身」想與母親交媾「中陰身」就投胎變成了男孩,「中陰身」想與父親交媾「中陰身」就投胎變成了女孩。(3)人入胎後是「每七天」身體變化一次。    博文推薦: 葉曼講授《楞嚴經》文字筆記(1) 葉曼講授《楞嚴經》文字筆記(2) 雙盤(毗盧七支坐)為什麼必須要「盤緊」?雙盤時為什麼誦持梵音《楞嚴咒》效果更好? 葉曼講授《楞嚴經》文字筆記(3) 何能久坐(一個按照南懷瑾先生書練習打坐的例子) 21世紀世界最紅最紅的學問是《易經》 為什麼修行必須要最先從破「色」開始… 葉曼談《修持中脈的實質》 葉曼新加坡談風水 修行中得「神通」的大秘密和實修方法 葉曼回首同南懷瑾、陳健民學佛往事(音頻、文字版)… 修行中得鈥溕褳ㄢ澋拇竺孛芎褪敵薹椒ǎū匭氳匾矗。。  禪宗修行中的「破初關」是個什麼境界… 禪宗「破初關」和「破重關」境界上的差別… 「葉曼」學佛修行的神奇實證經歷 葉曼回首同南懷瑾、陳健民學佛往事(視頻、文字雙版)(超級珍貴,裡面有很多實修經驗)  道器需要錘鍊——記葉曼大師的教誨 葉曼回首同南懷瑾、陳健民學佛往事(視頻、文字雙版)(超級珍貴,裡面有很多實修經驗) 聽葉曼老師講她的老師們  女性修行者—葉曼教授詳細修行過程… (上) 女性修行者—葉曼教授詳細修行過程… (下)  訪葉曼老人(轉帖) 南懷瑾老師禪定開示的精華總結(6-…南懷瑾老師禪定開示的精華總結(5-…南懷瑾老師禪定開示的精華總結(4-…南懷瑾老師禪定開示的精華總結(3…南懷瑾老師禪定開示的精華總結(2…南懷瑾老師禪定開示的精華總結(1…   (8)梵音《楞嚴咒》的「漢語注音版」——簡豐祺 誦(1)(9)梵音《楞嚴咒》的「漢語注音版」——簡豐祺 誦(2)(10)《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釋成觀-台灣)的PDF格式「繁體」原版終於找到了 (11) 台灣 簡豐祺 2007年校注《古梵文佛教咒語全集》介紹(含梵音《楞嚴咒》)(12)簡豐祺念誦音頻下載地址: 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download_all/musicdownload39/UsnishaSitataPAtram (a)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691308.html?from=like (b)http://122.116.169.81/db.asp?node=702 (13)《楞嚴咒》各種(梵音版)注音、念誦、資料彙集… 葉曼講授《楞嚴經》文字筆記(2) (14)成觀法師講《楞嚴經義貫》(視頻)  文源  明空無二
推薦閱讀:

TAG:筆記 | 文字 | 楞嚴經 | 葉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