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曼講授《楞嚴經》文字筆記
05-29
從「實修禪定」角度來講,《楞嚴經》是必須認真研讀、學習的一部經典,要把其「精髓」灌輸、融合在每一個修行人的血液和靈魂當中,並靈活運用在日常每一天的禪定修學當中。 圓瑛法師、成觀法師、慧律法師、葉曼老師等大德講解的版本自己都很喜歡,宣化上人的文字講解則是近二十年前請購的出版物。 該博文是葉曼老師講《楞嚴經》(146盤MP3下載版)的文字要點筆記。因網路上該版本的文字整理很少或不全,自己只好一盤一盤來聽,請有這方面文字版的朋友幫助一下。 葉曼老師講《楞嚴經》的(1a-14a)MP3內容,因為自己是在戶外聽的,雖感覺極珍貴但沒有記錄下來,將來有機會重聽時再把這部分筆記補上。(本博所有原創博文均可自由轉載,因涉及佛法見地轉載時請務必註明出處)——明空版主 14b:(1)入胎時是第八識先來投胎,然後成胎(即「色身」)——這就如同脫衣服,先穿的必然是最後才脫下來。所以,修行時必然是「後形成的要先解脫」,即先從「色身」修起、然後才是到「名色」。 古代禪師常云:「不破初關不閉關」。所謂「初關」就是你一定要見了「空性」才是真正閉關,除此之外的所謂「閉關」屬於「方便法」,是哄人的法子!「不到重關不入山」這時要遠離人世間;第三關是自古聖賢都不傳,太難了。(2)人的相貌就是一面鏡子,用功好壞,都在臉上寫著。我們修行要從「神秀」的偈子修起,不要從六祖慧能學起,慧能只是五祖傳法才找他這種有「最高智慧的再來人」。(3)什麼是「獨頭意識」或說「獨影意識」?當「六根」對著「六塵」時才會有「識」起來,當你打坐時,什麼也沒看、沒聽、沒想,這時頭腦中冒出來的意識想法就是「獨頭意識」。它不需要「根」對著「塵」而起來,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自己的「靈感」,實際上該獨頭意識是以前你的思想(前塵)所造成,如果拜佛時你抱著一種「想見到佛」的想法,第二天你就會見到佛,這都是獨頭意識起的作用!因為「心生種種法生」。所以,「妄想」很多是緣的「獨頭意識」。散亂、狂亂、夢中皆離不開獨頭意識,都是你的「潛意識」中有這個東西的種子。 「定」中見的影像都是獨頭意識所導致,所以你在定中「感覺這裡動那裡動」。 最高的境界是「無為」——幽閑。 15a:(1)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是《楞嚴經》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知道「自己清凈」這是「分別心」,不知自己「清凈」又是「大昏沉」,這個「度」如何把握?——不要把「幽閑」放在心裡!(2)無生法忍。不可言說,本來無生,當然無滅。為了去「妄」,佛提出一個「真」來。實際上「真妄」都不應說(3)佛法要把握兩個原則:無主宰、非自然(不是「自然而然有的」)。 此外,「佛法無是非」。即「說這個是佛法,那個不是佛法」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只能說「佛法有深淺而已」。天下就沒有不是佛法的東西,只有「深淺」而已,以為自己在守戒律,這也不能學那也不能學,你錯了,學佛要「從淺到深」! 15b:(1)九次定定——「色界」有「四禪」、「無色界」有「四定」。地球毀滅時三禪還有大風。第九次定是「滅盡定」。此時,如果不能漏盡,就還有煩惱,即「見惑、思惑」。 「見惑」就是我們的「意見」,極為堅硬,但聽聞佛法後極容易斷掉。「思惑」就是我們的「情感」,很柔軟,但極為難斷。見欲而不動心了,「思惑」斷盡了,才算是大阿羅漢。(2)「三昧」就是「定」,或說「三摩地」,或「正受」。(3)「過午不食」真正目的是為了「入定」。在修行人(道家、佛家)來講,吃晚飯是「畜生食」,如馬、牛,「馬無夜草不肥」;吃宵夜則是「鬼食」,因為古代是晚飯到睡覺前必須要間隔三個小時。 所以,懂得了「過午不食」的真正含義,一個出家人說,「我也不是必須嚴格固守『過午不食』,把佛法弄得很窄,但我也不吃零食,而且每頓飯我吃的很少」。 蔥、蒜、韭菜、是「小五葷」。生吃它們能增加淫慾,熟吃則增加嗔念,脾氣變壞。(4)山上有直樹,世上無直人。老子講,「曲則全」。我們平時說話辦事要繞一下,不要直來直去,但「心要直」。古錢是「外圓內方」,凡事要「內有原則」,但外面辦事要變通。常說「直心是道場」,沒說「直行是道場」。(5)真正的「三昧」有三:空、無相、無願。「空」就是「無我」,是因緣所成,諸法無我,一切無常。「無相」是這些東西「自己在」那裡,萬法「自在」,觀自在菩薩,才知「五蘊皆空」,「實相無相」,無相無不相。「無願」就是什麼都不用修,本自具足,即「不做」。密宗大手印,是無修。老子的「無為」即是說此。(6)「有定無智,增長愚痴」;(7)只有存「出世心」才能真正「入世」;只有存「入世心」才能真正「出世」。入世、出世只看「心」。(8)日日尋春不見春,忙鞋踏破嶺上雲;歸來卻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16a:(1)二人同心,其力斷金。修行只能靠自身努力,求佛是沒有用的。(2)二障:煩惱障(障我們的「心」)(「我執」所引起——又名「事障」,障礙「涅槃」); 所知障(障我們的「智慧」)(「法執」所引起,——又名「理障」,障礙「菩提」之心、覺悟之心)。(3)寂——不動搖(無事可思量)。 常——不生滅。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佛家的八個很重要的字。能「照」一定能「寂」。(4)「科學」告訴我們「How-如何做」,而「哲學」告訴我們「Why-為什麼這樣做」。哲學的最高境界是「禪宗」。(5)靈知的、微妙的、光明的叫「心」,不變的叫「性」。明「心」見「性」。 16b:(1)道眼,見「道」之眼。(2)「卐」(陳健民上師言,應為「卐」而不是「卍」字)乃佛陀的三十二相好之一。(3)學佛人要記住,佛陀面門放光表示:真妄、善惡、好壞、佛魔、生死、聖凡不是對立的,是一回事,只在「轉念」之間。故佛說「不二法門」,學佛要斷「妄」為先。(4)初禪——心「喜」(指「心理」方面); 二禪——身「樂」(指身體方面的「生理而言」); 三禪——去掉了心「喜」,沒「分別心」了;但此時的這種身「樂」的質量更高了、更純了、樂得「更了不起」了; 四禪——舍掉身體方面的「樂」,即「樂消失」了,而出現「清靜」。前三禪你之所以還有「樂」就是因為你還有「色身」的存在。 從第四禪以後開始,你開始出離了「色界」,而進入「無色界(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色界「四禪」(又稱「色界四定」)、無色界「四定」,通常我們稱之為「四禪八定」,但即便如此,修行人仍沒跳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仍要修「第九次第定——漏盡定」才可以。必須底下不漏了,才叫證「阿羅漢果」。(5)不二法門——聖凡不二,善惡不二。此處佛的的「灌頂」就是指「不二法門」。 人的「生理」和「心理」也是「不二」的,你「理」上懂得越多就越能條理你的「生理身體」。比如,你打坐時生理上起了變化,氣機有了變化,你這時可用「不二法門」來對待它:看你怎麼動,愛怎麽動就怎麼動,我就是不搭理你!你絕不可以牽引它、在乎它!!!打坐時,任何景象現前,你能做到不喜、不憂、不懼,這樣往前你就又前進了一步。(6)真正的「法幢」指《楞嚴經》。(7)學佛就是要在「作用中間」見到那個「起作用的本體」。這個「本體」人人都有,天天在用它。(8)「二十五圓通」就是六塵、六識、六根,加上地、水、火、風、空、見、識。離不開我們的生理、心理,離不開我們的「見聞覺知」。(9)「性」和「心」是相對應的,「心」是「性」的「在起作用」——見聞覺知,而「性」是「心」之體。 念佛是最高法門。讓「念佛之心」自己念,你此時離開這種念佛之心,讓他自己念,離開「分別心」,而進入「性體」。 (10)「真」也是「妄」。 (11)《楞嚴經》是佛經中的「大百科全書」,該經懂了,其它經幾乎不用學了。 17a:(開始講「十層顯見」之第一顯「見是心」)(1)佛法剛傳到漢朝時,人們不稱呼他是佛,而稱呼他為「大覺金仙」。(2)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3)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說明了「眼睛」如同「燈」一樣,只是一種看的「工具」而已) 第二顯「見不動」(4)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此處有一段經沒有講,mp3沒有錄音) 17b:(1)以搖動者為「塵」,以不住者為「客」。云何汝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18a: 該集都是補充的《唯識》的基礎知識(1)《唯識》中對「五識」的定義:「五識(眼耳鼻舌身)同依凈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眼睛」要緣九樣東西才能看到:空、(光)明、眼根、外境、作意(要看)、分別、染凈、無名(另:依八識為「根本識」;依眼識為「種子」緣——明空版主注)。「耳朵」要緣八樣,「鼻子和嘴」要緣七樣。「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2)第八識中有:相分、見分。「見分」就是「見聞覺知」;「相分」就是「物質部分」。在人的八識中把第八識又叫「藏識」就是因為第八識中有「染」、有「凈」的功能。如果第八識被染污了,你就流轉生死;如果轉識成智了——變成了「凈識」,人就成佛了。所以,第八識能讓人流轉生死、也能使我們成佛。「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即是《唯識》描述的「第八識」。 第八識中是極其偉大的,大腦能裝全世界的書庫,越用能力越好。大腦中的細胞是不增不減的,傷害大腦以後它才出毛病,但細胞是七年就換一遍的。所以,佛把大腦的骨骼等硬體(葉曼老師不知指著自己身體的哪一部分??)稱之為「熟戶」,而把大腦中的細胞稱之為「生戶」。 「第八識」又稱之為「我愛執藏」。因為第七識中的「我執」就來源於「第八識」,例如,「我」的「身體」是第八識的「相分」所成,「我」的「見聞覺知」來源於第八識的「見分」。 佛陀「轉法輪」時是先講「小乘」才轉「大乘」,大乘佛法中先講的就是「相分」,即「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我們人死後「身體」變成了「中陰身」,機會成熟了,再投胎。今生之「身」是上一世的「報身」。受熏,第八識如同「鏡子」不選擇對象就接收了對方,它不分對方的好壞,但只要你內心一起貪心、嗔心等心思,第八識中的種子就已經受到「熏染」了。持種,就是說當一個人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你稍一動心念,你就在第八識中已經把該「種子」埋下了!於是變成六根。器,外面的世界等等。《華嚴經》是釋迦佛成佛後七日給諸位菩薩講的,是大乘佛法的最高境界。 人們俗語中常說的「主人公」就是該「第八識」。但如果你修行時把第八識當作解脫的「真正主人、真正目的」你就又錯了。「修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八個『識』);無始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唯識》中的三量:現量、比量、非量。前五識是「現量」,第六識就是「比量」,因為第七識告訴第六識的。所以,真正修行首先要打破「分別意識」。「能見」的是「心」。人的「見性」是沒有「分別」的,你看到物體後的有「分別念」就是「識」起來了。佛法「四依四不依」中,「依智不依識」就是要先把「第七識」轉變成「平等性智」,自他平等、生佛平等、心物平等,這時「第六識」就變成了「妙觀察智」。一旦第六識和第七識「轉識成智」後,此時「前五識」神通具足,就能同時起作用了,因此前五識就轉變成了「成所作智」。真正的神通是這樣修成的,這才叫大徹大悟後的「真正神通」。有神通不是什麼好事,如果你沒涵養,提前知道了「天機」,自己現在就會很痛苦、很憂慮、很恐懼的,所以千萬不要追求自己有神通。特異功能人士一般是天生的最好,很淺很淺的有點功能,但一定要好好做功德,否則,這些功能會慢慢就消失了!(該《楞嚴經》是葉曼老師在1999年的上半年在某地所講的,84歲時講的)(3)從哪裡倒地的,就從來自己再爬起來。是「五蘊」讓我們跌倒的,就還要從「五蘊」修,再找到我們的本性。 18b:複習第二顯「見不動」(1)不住的人為「客」,更要知道,動搖的東西為「塵」。這些都是本性出來的。我們一定要從「見聞覺知」中去修。(2)身體移動時,「見性」並沒有移動。死亡時「見性」並沒有移動和改變。(3)隋朝的志公和尚言:「不起絲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要無修無學才是真修行,無智亦無德。(4)美國一禪宗大德拜訪南懷瑾老師,南老師開示了一段長偈子:「切忌從他(尋)覓,條條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指「他」);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只需這麼(體)會,方是契(合)如如」,是說修行只能靠自己,切忌從別人那裡得到解脫,「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5)要認識自己的珍寶,必須從「理」上推,理上明白的層次越深,你的身體的修行才會真正上層次——必須明白「理」,葉曼老師講,「理」的明白程度決定你的修行程度,這是她自己的修行經驗。 19a:第三顯「見不滅」(1)第一顯見是說「能見」的是「心」,第二顯見是說「能見」的主人是「不動的」。我們真正的主人是「空」,它是「不動的」。人們往往都注意外在的「客塵」,反而不去注意自己這個「不動的」真正主人,把我們的「物」當成自己的「主人」。(2)「心」和「身」是一個東西,「身」是隨著「心」變化的。常說,「客隨主變」。(3)達摩的徒弟說:我見性了,請問「性在哪裡」?答:在眼曰視,在耳曰聽,在鼻曰嗅,在嘴談論,在手執著,在足運動。(4)佛、魔不是對立的,只在「一轉」而已。(5)借「假」才能修「真」,沒有電燈和冷氣空調,我們如何能認識「電」呢?「電」不是「電燈」、「冷氣」;我是人,但「人」不是「我」。(6)武則天和六祖的故事。六祖曰:道由心生,道由心滅。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無生無滅。如者,本體;來者,起用也。「七支雙盤」打坐,只是個過程,是個工具,這離到家還遠的很呢!!見到光、聲音,包括你見到佛、見到魔,離到家還遠的很啊!!!真正禪是「無相、清凈、無證」,《心經》中講連「究竟涅槃」也要遠離! 19b:第三顯「見不滅」(1)莫思「善」、莫思「惡」,莫思「無記」。真正的東西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打坐打到不散亂、不昏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3)外道者,要麼是「斷」、要麼是「常」。(4)「雙子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實在是了不得,當今世界所有的宗教都是由他們發源而來。一條變成猶太教,從猶太教變成天主教、基督教、耶穌教、回教、摩門教都是從他們來的,一條往東南走,走到印度征服印度「小黑人」,發展出佛教。 20a:第三顯「見不滅」(1)「見精」,指「見聞覺知」。器官(五官)會老壞,但「能看」的「見精」是不會變壞的。章嘉活佛說:我胃(cancer癌)很疼,但我還有一個「知道不疼的東西在」。(2)初關、重關、末後老關(第三關是「千聖不傳」,形容其難)(3)第八識是人死後八個小時才離開身體。使我們生死輪迴是第八識,使我們悟道的也是它。(4)第三顯見告訴我們:「見性」是不滅的。(5)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會種在第八識中,影響下一生。第四顯「見不失」(6)該第四顯是說「見精」不會遺失的。(7)正遍知。正者,指「心包萬物」;遍知,指「萬法唯心」。從《華嚴經》角度來講,「身內真如環遍外」,身內的「真性」和外面「器世界」的「真性」是一體的、一樣的。《心經》最重要的五個字:無智亦無得。我們只需要「去垢」而已。 20b:第四顯「見不失」(1)海潮音:《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是說,耳朵聽「音聲」比什麼方法都重要!聽「海潮音」是最容易讓我們「入定」的,此外,聽「心跳聲」也容易「入定」。(2)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唯識》中講:「色」有十一個「法」,五根、五塵、色法。「心」是「八識」心王,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末那識(我執)、阿賴耶識(藏識),共八個識。「諸緣」是四個,因緣(即「種子」)、所緣緣(靠著什麼來發生)、增上緣(不停地讓它發生、增加)、等無間緣(從來沒有間斷、平等地不停地生長)。使我們顛倒、流浪生死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所以,我們修也要從這裡起修,「六根」對著「六塵」,起作用即產生「六識」,即「十八界」。「八識心王」加上「四個緣」,越學越多,而生萬法。孩子的見識是大人教出來的。兒女是債,無債不來;靠「業力」而來。父母交媾之時,「中陰身」看到此景,如果「中陰身」喜歡男根就變成女孩,喜歡女根就變成了男孩。所以,父精、母卵、中陰身是「投胎」成胎兒的三個要素。「中陰身」和「意生身」都是我們的「妙明真精妙心」所生。「心所」有五十一所。就是「八識心王」所起的作用有五十一個能、所,沒有一個是相同的。《百法明門論中》中所謂「百法」指:51心所、8識心王、11色法、24個不相應法、6個無為法共一百個。這是「法相宗」又叫「唯識宗」,南方的歐陽競無,北方的韓德興講的最好。這些是菩薩進入「初地」所得的智慧,到那時就不用在看書了,自己就都清清楚楚了。(3)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顯物。「小乘」根本都不承認有第八識,「心理學」也只沾到「第七識」的邊際而已,根本就沒到第八識。 萬法唯心造——房子、潛水艇等。一切法都在「心」中。(4)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心性」就是「體」和「用」的關係,性為「體」,心為「用」。「釋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釋迦」代表「真正的本體」,「牟尼」代表「起用」,世間萬物離不開「本體」,離不開「起用」。沒有「本體」不可能「起用」,但「起用」一定有「本體」,不能「起用」就表示沒有「本體」,二者必須同時存在,有體有用就是「本妙」。性、心是「體」和「用」的關係,「心」從「妙」起「明」的,因為是「妙有」才有「明」。「無明」是從「明」而出來的。因為你把「明」認為或當作「明」時,這時「無明」就生出來了!執著「明」為「明」時就有「無明」生出來。老子《道德經》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凡事只要有個被稱作「明」的,此時就一定有「暗」存在,「無明」就生成了,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因為「心」是從「妙」起的「明」,故稱之為「圓」。圓融可以「照」,這就和「鏡子的本性」是一樣的,這就是「心」在「起作用」了。鏡子不能「照」就不能「起用」,說明鏡子的「塵土」太多了! 善、惡都是鏡子的「塵垢」,「不思善、不思惡」,但這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無記」,所以你在此時還不能「昏沉」,心裡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並且要把這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觀念也不存,這就是鏡子的「起用」,這就是「照」,本性又「妙」又「明」,本自具足,所以佛說每人心中有個「寶」(此時就很容易發現「真心本性」的本來面目了!!!),我們這個能「照」人的鏡子必須是「真空」的。 21a:(1)第八識變成「大圓境智」。大圓境子是「本體」,能「照」起東西來是它的「起用」,我們都在注意電視或鏡子中出來的「畫面」而沒看「鏡子面」或電視屏幕本身。凡事從「起用」就能看到「本體」,沒鏡子怎能能出來「像」呢?「起用」是在鏡子的表面、浮面上才容易讓我們能察覺到!「性體」是「真空」才能出「妙有」、「妙用」。(2)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顯物。我們物質、精神的都來自「心」。因為它「妙」,所以能生「萬有」,因為它「妙」,所以本身的光發出來有「光」。它是「真真實實的」因為它從來不會「變」,我們成佛時它不多、但下地獄時它也不少。那個「永恆不變」的也是「本體」出來的,各種「虛幻的」不真實的世界也是它變出來的。心內、心外的景象也是「本體」變化出來的。《華嚴經》會講到「根塵同源的」。妙者,本妙也,本自具足的「妙」;同時還是「圓妙」,因為能「起明」、起「萬有」,「妙」裡面周遍一切,所以是「圓」。(3)「心」就是「萬法」,「萬法」就是「心」。我們都錯誤地認為,「法」是在心的「外面」,好比我們的第六識對著外面的「六塵」,實際上「六塵」也是我們的「心」所生出來的!整個地水火風是第八識的「相分」,「見聞覺知」是第八識的「見分」,整個第八識就在我們的心裡沒離開過。只有「我執」去掉了,須彌山才會倒掉!大圓境智中顯的就是「見分」和「相分」!「七出征心」指:從阿難提出「心」在身內、身外、在中間、潛於眼根、有暗則藏有竅則明、隨有、乃至無著。(「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在圓、不在空、不在著一切。)為什麼佛陀沒告訴阿難「心在哪裡」?因為「心起用才有」,才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起用」你根本就不知這個「心」在哪裡啊!杜順和尚在《華嚴經》中做的偈子:「時人若識真空里,身內真如環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蟲子、人、高山等『共一體』也),處處皆同真法界」。這是杜順和尚的證量啊。釋迦佛證悟後《華嚴經》中「七處九會」討論這個「真如」問題。實際上,「六根」和「六塵」本來是一個東西,而我們卻把「能、所」對立起來,「分別意識」起來了,就把「本妙」忘了。「本體」是鏡子,「妙用」是鏡子裡面的「影子」,而我們都只看鏡子里的「影子」卻把「鏡子」給忘了。這就好比電、電燈的關係,愚蠢的人說只有電燈里的才是「電」,其餘的不是「電」一樣荒唐,電冰箱中用的也是電啊。昨天有人問我「如何才能見到本體」?我說,每個人日常都見到過,只是「見到『本體』的時間太短了」,一瞬間、一眨眼而已,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讓它時間延長而已」,延長到行、住、坐、卧當中。因此,打坐中見到的光、佛像這更是「胡說八道」,「迷中之謎」也。佛把手上舉、下舉,而手沒有變化啊。一切東西都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的「物」,這才是「正信的佛法」。不但「本性」不變,就連一切好壞、佛魔、輪迴、涅槃這都是「空華」,都是本性中的「幻化」。現在是學的「見地」,將來這些都需要「證量」,等自己證到啊才是究竟。 【明空版主補充(轉自圓智禪落):「七處征心」已完,請問師兄,心在那裡。不得引用佛言祖語,讓大家都能明白。答:說說「心在哪裡」的問題要明白《楞嚴經》「七處征心」的相關說法,首先應當明白什麼是心才行。佛教因為強調心性修行,在心識研究上特別深入細緻。佛教理論對人們通常所說的心分為多種層次,包括:(1)外五識——被深層心意狀態所支配的視覺(眼識)、聽覺(耳識)、嗅覺(鼻識)、味覺(舌識)、觸覺(身識);(2)情感意識——注意力情緒失控狀態的煩惱知覺,意識心,煩惱心; (3)意志偏執覺——注意力把持狀態的專註知覺,意志心,攀援心;(4)根身直覺——注意力放鬆狀態的知覺,身心,種識,意=末那,包含思維心;(5)自心藏識——個性性格尚存的相似清凈知覺,阿賴耶,包含記憶心; (6)如來藏真心——超越一切障礙的絕對清凈正覺,圓滿佛心; 在《楞嚴經》中,佛陀向阿難問說,「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其所征詰乃是知覺心與眼識心所在。 那麼這個心到底在哪裡呢?對於這個問題,在《楞嚴經》中,阿難一連回答了七次,結果全都被佛一一否定。因為阿難每次的答案,實際上都落在根、身、境界、行為上,根本與自心知覺無關。 在眾生的知覺活動過程中,知覺與對境雖然密切相關,但這兩者卻並非完全相同。除了煩惱、知覺被無明業力牽制而局限於身體表裡之外,其它多數知覺尤其是與眼識、耳識相應的知覺,其感知範圍都是超越身體表裡以外的。 即便是有心有為的「意志偏執覺」,實際上也是關注到哪裡,這個心就在哪裡,如果全局性關注,這個心也就全局都在。如果是根身直覺,其範圍則更為廣大。《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耳根的直覺心,就是這樣超越根身內外而圓通外在虛空的。如果要論絕對「清凈無為」的如來藏真心的所在,《楞嚴經·耳根圓通章》中觀世音菩薩的體驗是一個很好的介紹:「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所以佛說如來藏真心無所不在,哪裡都在。如果自心尚有廣深、大小、方所、時空、業力等無明約束,即非真心。】 21b:(1)為什麼「見地」這麼重要呢?好比你們想見我,見到了我好高興,而對面的幾個中國人整天和我見面也不認識我是誰,為什麼?是因為你們「想要認識我」,當然一見到我就知道了。所以,「見地」就是這樣,「理」上先要明白「本體」是個什麼東西,你要先知道「葉曼的名字」啊,否則到時修行中你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啊。要想見到「本體」,雖然現在沒有「證量」,但要了解它啊。(2)學佛的三個原則。第一步,「本體」是「非自然、無主宰」的。一切都是因緣,但因緣是「世間法」,而「本體」是「非因緣」的、「非自然」的,「法爾如是」也。佛只是告訴你方法,一切要靠自悟,不要靠佛!千萬不要追逐「外塵」。第二步,「本體」從來沒丟過、少過,和佛菩薩是完全一樣的。第三步,你的生理、心理方面,「能見之根」和「所見之塵」是一個東西。(3)鏡子、電、波浪都是比喻「本體」也。「本體」是無形、無相、抓不著、看不見啊,但能起作用,因為你看到電燈、電話時才知道了有「電」啊。(4)下面的幾句話都是解釋「認悟中迷」這一句話的,什麼是「悟中迷」。(5)凡說「自己悟道的」都沒有悟道!尤其是禪宗人。(6)晦昧為空。這個既「妙」且「明」的「本體」,自己從沒覺得「我可以生妙有、光明四射」,這個「妙明心性」沒有根、塵、相,所以說「真如理地,不立一塵」。為什麼一念「無明」起?例如,當人們認為「我的本性是這麼的明啊」,這是「第一念」,只要有一個「明」的想法出來,緊跟著,第二念就是「無明(有六個)」出來了,「無明」就是「覺得自己明」,所以,「無明」來自於「明」。加了一個「無」字即是「有」啊,所以老子說,「有無相生」,有、無二者是「同出而異名」,「無」一出來一定跟著「有」,「有」一出來一定跟著「無」,「無明」就是「有明」。跟著三個細的:我能、我所、我來分別。修行不僅僅是去掉六個「粗的無明」,還要去掉這三個細的。有「能」、有「所」,就有「分別」出來,接著就有「憎愛」出來,我們要倒著來,先去掉「有」。學《楞嚴經》一定要有其他的佛學基礎才好學,否則你很難接受該經的觀點,《楞嚴經》的特點是:把「空」講的非常具體。 「無明」從什麼開始呢?這一念從哪裡起的?答曰,無始(無「開始」也,大「圓圈」也)。所以,我們時刻是佛、也時刻是魔,完全由自己決定,就看「無始」這一念從哪個地方開始。我們修行要先把自己的「分別心」去掉,去「分別心」如何去掉?先去「我執」,因為有「我」在,就會有「人」,就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有了。有了「我相」就有「我能、我所」,有「能」有「所」就一定有「時間、空間」,「時間」是「壽者相」,「空間」是「眾生相」。所以《金剛經》中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佛家講的「空」就是「因緣聚合」之意。禪宗的棒喝、打人、火燒、攆腿,你回答「是」打你三十棒,回答「不是」也給你四十棒,就是打你的第六意識,打你的分別意識,甚至要你的命,就是要在你最恐怖、最驚厥、最痛的那「一剎那」把你的第六意識(分別念)「截斷」,從這裡「切斷」你的「分別念」!這種方式只能用在那些修了多年的「禪和子」身上才好使。禪宗要「大疑」否則不能開悟,而凈土宗要你「相信」。 記住:真正打坐、真正參禪、真正念佛完全是你的「前五識」在那裡起作用,絕對不能用「第六意識」。觀想一個東西、念佛、聽耳根圓通、數鼻息、參話頭都是用的「前五識」,不能摻雜「第六識」。這個「前五識」只有「現量」沒有「比量」,因為一有「比量」就有「分別意識」生出來。當我們把「我執」去掉了,看東西不用「比量」了,直接用「現量」,第六意識就變成了「妙觀察智」,第七識變成了「平等性智」後,當這兩個識一「轉」,當然是「因」上轉的,此時「前五識」跟著「神通」就出來了,「前五識」變成了「成所作智」,第八識變成了「大圓境智」, 轉「八識」成「四智」,這才算你「悟道」了!「我執」到「無明」,當你覺得「我」見到「無明」了,能、所就出來,三個細的都出來了。能、所一出來,「我看這個東西好明亮噢!」,一說「明」出來了,「無明」就出來。「無明」是「黑的」——空晦暗中。無論「明」和「無明」都在「空」中。佛言,「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法」,是說,「空」在「覺性」的大海中就像海中的一個水泡,況且「空」中所生出來的這些東西呢。「空」代表「眾生相」,「時間」代表「壽者相」,時間和空間不能分開來談,是「雙胞胎」。「明」和「無明」都生在大「空」中,但此「空」是「頑空」,當你覺得有一個「頑空」存在時,故《楞嚴經》言:「空晦暗中,結暗為色」,有「空」才能凝結成四大(地水火風)有「色」形成。(物質就是由「地水火風空」五大所組成的)切記:四大「地水火風」除了有具體的「物質」以外,佛學中主要是用這「四個字」來表達「四類性能」。地性,表示「堅實的」;火性,表示「蒸發的」;水性是「流動的」,風性是「擺動的」。所以地球剛一初始形成時是「先擺動」,「風」出來了;大風不停地吹,不停地吹,生出「水輪」來;然後上面形成「金輪」(即「地輪」),於是這樣摩擦、摩擦,把火生出來,地水火風生出來了,它們都存在於「空間」,宇宙就這樣形成了。(7)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22a:(1)打坐中見到影、聲、佛像都是你心中的「前塵」,不單單只是今生的「前塵」,還有「前生」、累生累劫的「前塵」不是一世、兩世的緣故;就好比你很喜歡一個人,和前世的原因有關。(2)這個「妙明真心」的「本體」是沒有身心的「相」的,既沒有「見聞覺知」的「見分」,也沒有「地水火風」的「相分」。只是因為你「一念」一「動」,「無明」起來了,這個「念動」的「動」就是「行」,你就會想「這是黑的、那是白的」,「這是好的、那是壞的」,「分別意識」就出來了,「行」就緣「識」。「識」緣「名色」。修行中「破初關」時是「山河粉碎、大地平沉」,也就是老參菩薩所說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只見到了「空」,但「空」中能生起「妙有」來,這個「妙有」不是現在我們這裡所說的「妙有」,都是「因緣聚合」而成的(其本質就是證到了「根塵同源」、根塵不分、「心物不二」的境地)。所以,「無明」一念一起,三個「細的」都有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就都有了,「六入」緣「觸」,所謂「入」,就是把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吸進來。你「一念」生起來,有了「能變」的「無明」和「所變」的「頑空」,佛家講「空」有十八層「空」但最後要把「空」也空掉。在這個「頑空」里凝結成「地水火風」,「四大」中的「大」指「基本」的意思,「四個基本」的意思,「四大」不是指我們看到的水和地啊,是指「四種性能」,在這個「晦暗」的「空間」把物質建立起來,即「結暗為色」,這是「相分」,這是你「所見」的;加上你的「能見」變成第八識中的「見分」,「所見、能見」兩者組成第八識中的「見分」和「相分」。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就是「六根」)」,「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共有十二支。——明空版主補充「十二因緣」】(3)色雜妄想,想相為身。「四大(色——地水火風)」。雜,雜合。加上我們的「妄想」。想,見分;相,相分。由於見分、相分都來自於「第八識」(「見分、相分」是由「心念一動」的「無明」而生成的),所以一旦「二分」齊全了,八個識就形成了。現在色、受、想、行、識的「五蘊之身」就齊全了。(4)聚緣內搖。「五蘊之身」中還有一個東西是「元氣」。《易經》中,之所以能「變易」是因為「氣化」。這個「聚緣內搖」的結果就是「昏」,這個「搖動不休」的就是「第七識」(我識、我執)所導致的。「搖趣外奔」,往外奔出去。 22b:(1)「搖趣外奔」,往外奔出去,這就是第六識,此時前五識就趕緊去找東西,才有「昏擾擾相」,這還是「悟中迷」。 「妙明心性」是橫亘十方,豎亘三界(過去、現在、未來),不要把此「心」放在此「肉團」身內。(2)大海、漚。「我」僅是大海中一個「小水泡(漚)」,如果你認定了你這個「小水泡」但把大海放棄了,這是「悟中迷」;如果把「小水泡」當成整個大海,這是「性顛倒」,是「迷中迷」,即「倍迷之人」也。 第五顯「見無還」(3)圓,包括虛空。滿,周遍一切,周遍萬法。(4)心地,這個「地」你種什麼「種子」就長什麼「果子」。所以,「心猶如大地」。(結合六祖的偈子可知,「心性」的特點為:本不動搖、本不生滅、本無來去、能生萬法。正是因為它的「妙明」才能夠生萬法) 23a:第五顯「見無還」(1)阿難是「不敢」認「自心是主人」,而不是「不肯」承認它。(2)圓音,佛說一種音,而眾生隨其類、隨其根器而各得解。(3)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你阿難以「緣心」來聽我佛法,佛的佛法就也變成了「緣法」,你不會得到「法性」的。所以,法是沒有用處的。(4)如人以手,指月示人。 後來的禪宗的《指月錄》的名稱就是從這裡出來的。說的是,佛法就是見月的「手指」。你不但把「手指」和「月」沒搞清楚,而且把「明」和「暗」也搞混了。你以「能緣之心」來聽「所緣」之佛法,當然是不得法味的,佛法就是讓我們去掉「能、所」,去掉「分別心」,要想見「性」、或見「本體」是不能用「緣心」的。 學佛法要如莊子「《莊子·外物》所言::「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要把佛法和自心真正契合在一起,不要把佛說的語言、文字、佛法抓著不放!否則,你永遠見不到「本性」。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路絕」。不可思議,不可思啊。說法是為了「顯心」。所有的禪宗公案(德山「棒」、臨濟「喝」)就是要打斷你的分別心「第六識」,你只能以「前五識」來看或用。我們最容易出問題就是「第六識」和「第七識」,所以真正要悟道,在唯識宗中強調要先從「第七識」修起,先把「我執」去掉了,然後再修「第六識」這顆「分別心」。把「第七識」去掉了,沒有了能、所,沒有「分別心」了,「第七識」就轉變成了「平等性智」,「第六識」變成了「妙觀察智」,看東西只是看了,沒有「分別」了,因為一有「分別」就有「愛憎」,一有「愛憎」就有「取捨」,「取捨」就是業力,這個業力帶著我們去輪迴啊!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如何「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生起心」?這是個大問題。如何生這個心?這是個「證量」啊,不是只有靠言說能做到的,這才是「禪」,又叫「思維修」、「禪那、靜慮」。思維時就是「修」,什麼妄想也沒有還要「慮」。禪宗中的參話頭不是讓你找答案。 23b:(1)禪宗中的「參話頭」不要找答案,其作用和目的是要把「第六識」斬斷,不要起「分別心」。(2)「分別心」是沒有「分別性」的。離開「外塵」的聲音、容貌,「分別心」是沒有「分別性」的。(3)非色非空。即使你離開「色身香味觸法」這些「被分別」的「粗的」六塵,但若你還有能知道「自己清凈、沒有分別」這樣一種心境,就是還存在「能知」之心,這都是「細」的「分別相」,仍屬「無明」中的「三細(能、所、我)之相」也(六粗「無明」指:貪、嗔、痴、慢、疑、邪見),內部仍沒有「空」,仍屬「非空」。老子曰:「有無相生」,即是此也(4)在「第六識」中包含「善、惡、無記」三種狀態。無記,就是比如「吃飽食困、餓了發獃的狀態」就是「無記」狀態,一種「啥也不想、一種傻獃獃」的狀態,這不是「入定」的狀態。真正的禪定是「惺惺無寂寂(音譯,不知是哪幾個字——明空版主)」,禪定「真到了家」是你在那裡「思慮」,但你是這個「思慮」真正的主人,你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人,不是什麼都不想啊,所以禪定又叫「靜慮」又稱「思維修」。老子的思想境界和佛的還是「差一層」,因為老子還認為在「恍兮惚兮」中「有物、有相」存在,「其精甚真」,佛法則在「真如理地」上是「一塵不立」。(5)離諸法緣,無分別性。 24a:音頻中葉曼老師說此處才是 第五顯「見無還(huán)」的開始 (1)「六根」中的「意根」所起的「第六識」——「分別心」對著外面「六塵」中的「法」塵。佛言,一旦人離開外面的「法緣(包括『前塵影事』)」,則「第六識」中並不存在一個單獨存在的「分別性」。就是說,離開「諸緣」是沒有一個「分別性」存在的。(2)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見,指「見聞覺知」的簡稱,又稱「見精」,它就是第八識的「見分」,它是本體的「起用」,還不是「本體」啊,切記,切記。這個「妙精明心」的「本體」使我們「能見」到三種東西:體、相、用。《華嚴經》中講:「時人若識真空里,身內真如環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這個「真如」不僅在我們身內,還在外邊的山河大地之中;不僅「有情」有此「真如」,「無情」的高山大海的「真如」也和我們的「真如」是「無二無別」的,因為「無情」的山河自然界有成、住、壞、滅,這就和我們「有情」的生、老、病、死是一模一樣的,其原因就是有情、無情都是從同一「本體」出來的。從「本體」出來後,開始有「我們的相」、有「萬物的相」,我們的「相」能「起用」,萬物它們的「相」也「起用」啊。這就是體、相、用。所謂「無明就是念動」。假如我們的「一念」一動,這就是「根本無明」,接著有了「三細(能、所、我)」,此時我們的「本體」就見不到了,因為「本體」它已經變成了「業識」,這個「業識」有「分別心」,這時我們就不認識「本體」了,不要它(本體)了,而只是緊緊盯著「本體」所起的「作用」——分別心,這就是「識」的形成過程,從「本體」轉變成了「識」(無明→分別心→愛憎心→取捨心→造業開始、輪迴開始)。這樣,「本體」的「智慧之光」轉變成了第八識的「見分」,這時外面有「景」了,五根對著「外塵」。在《易經》中講,萬物形成有「氣化、形化、質化」三個過程或說步驟。什麼是「氣化」?《易經》中講,氤氳變成了「氣化」,實際我們的「心念」就可以,「心生種種法生」,就是打坐中在「真空」中「氣」就生了起來,真正的道家所說的練「內丹」是「真實不虛」能做成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真清凈」的話我們的念頭一動,氣就動了,「氣化」了,緊跟著它就「成形」了,「成形」以後呢它是「恍兮惚兮」的,沒有什麼東西,可是其中「有物」啊,任何東西一「成形」就一定會慢慢「質化」的。由於真正的「真空」內外是一樣的啊,「根和塵」、「能和所」都是同源的,假如你真的能做到這樣的話你就是「真空」,可是我們不是這樣的——我是我,外境是單獨的外境,於是這樣能、所分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都有了,這時這樣一轉念,當自己知道有「分別意識」的時候,「見分」形成了。由於你的「分別識」一定是對著「外境」,本來這個外境是「真空境」,(但由於人的「意識」的產生)這個「真空境」就變成了「相分」,只要你說它是「空」就一定會有一種「相」,因為「空」本身就是一種「相」啊,所以我們才說不僅是「四大皆空」而是「五大(地水火風空)皆空」啊,五個基本的東西都是「空」的,把「空」也要當成一個「相」啊,實際上「空」本身就是一種「相」,這樣原來真正的「空的境」就變成了「相分」,「見分」就是「見精」,這個「見精」就是第八識中的「見分」,後面還會經常提到這個「見分、見精」。所以,佛法既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雖然佛法說「萬法唯心」,但這個「心」是實相,「實相無相,無相而無不相」,「相分」就都在裡面,所謂「心生種種法生」這不僅包括了「形而上」的「見分」,也包括了「形而下」的「相分」,這是我們「第八識」所包括的。所以,平時社會上的一些所謂的「唯物論者」說佛法是「唯心主義」,這是一種錯誤的誤解。這個「見精」不是其它「光」帶來的,不是有一個「了不起的光」帶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都具足,它真是明亮的不得了,是每個人能見到的「本源」,所以我們才稱呼它為「見精明元」,但這個「見精」還不是我們所說的「妙明真心」那個「明心見性」中的「性」,你不要以為跟著我們這個「攀緣心」就能見「性」了,不是的,這個「見精」是「捏著眼皮」你所見到的所謂「第二個月亮」,但這個「第二個月亮」已經比你「水中的月亮影子」要真實多了,離月亮近多了!如果你不用捏眼皮就能直接見到的那個月亮這是禪宗的修法,所以禪宗真是「理上頓悟要敢自己承擔」的,很直接,不用什麼「指頭」,它不借用其它工具,這是真正最直接的「明心見性」。如果藉助其它任何工具見到月亮的方法,就都叫「緣」。我們說「月亮有三個相」,一個是天上真正的月亮(本體相),這是我們要明的「心」;一個是我們捏著眼皮見到的那個變形的「第二月亮」,它是在「真月亮」旁邊出來的月亮,記住哦,這個「第二月亮」不是另外別有一個什麼月亮存在,它和真正的月亮是一個體的,只是你捏著眼皮才看到的,還是「真月亮」的;而水中的那個「影子月亮」則是第三個月亮,它就是「影子」了,它和真實的月亮要差別的很遠了,不是有句「千江有水千江月」嗎,就是說這個千江之水可能很渾濁,月亮也就看不清楚了,但也可能象「春江花月夜」中看到的很清楚,因為我們遭遇不同、心境不同自然看到的月亮也就不一樣了。如果你把「眼皮捏的厲害」有可能你能看到不止兩個月亮,還可能更多,這個「第二月亮」和水中的「第三月亮」一樣,儘管其「相」有多個但「月亮之體」就只有一個。前邊那個「捏著眼皮你見到的第二個月亮」就是我們《楞嚴經》中提到的「見精」,哼哼,大家明白了嗎?這個「見精」已經很「元明」了,但我們是能見到它的。你所見到的水中那個「月影」之所以有差別,是因為你的「塵」而有分別,但我們常常卻把這水中「第三個月」誤以為當成「真正的月亮」,所以,我們要舍掉這「第三個月」,先認取「第二個月」,然後當你看到第二個月亮(見精)時你離第一個「真正的月亮」(性、本體)就不遠了,雖然它還不是真正的月亮,但比「水中月」(迷悟)要近多了。所以此處《楞嚴經》中說「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兩個月亮中間只是「體用」的差別。注意:這個「能夠」看到「真月亮(真心、性體)」的「見精」是「本體」的「起用」,這個「見精」和「塵世」的「分別之見」是完全不同的。 講上面這些都是為了講解「能、所」,「妙精明心」是真月亮,是「本體」;「見精」是第二月,是「本體」所起的作用,是「起用」。禪宗所謂「破初關」是先見到「空」,因為一切都沒有了,「山河破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所見的是一片「空」,為什麼呢,此時,是你的「見精」(起的「用」)不但把「第三月」去掉了,也把「第二個月」也去掉了,但此時你仍未見到「本體的第一個月亮」。通常,我們普通人見到的都是月影(第三月),如果修行的好的話見到了點「影頭」,有可能是見到「第二月」,離第一個月還遠著呢,所以「見精是心體的起用」。 24b:(1)分別之處,則復見緣。凡能夠「被分別」之處,都是「緣」之所在,例如紙、花、筆等(「八還」中「緣還分別」)。(2)頑虛之中,遍是空性。 佛家所說的「空」不是「頑空(什麼都沒有)」,不是「什麼都沒有」。佛家之「空」是「因緣所生法」,故才說「虛空之中,遍是空性」。(3)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凈。 身體這個臭皮囊,很「妙」啊。「妙」能生一切。第六顯「見不雜」(4)人真正覺悟後,會得到「常、樂、我、凈」的利益,能得到沒有「煩惱」的清凈。(5)眼有「五眼」——肉眼、天眼(阿那律得的就是「天眼」)、慧眼(得道的「羅漢」所具備。可看到「四天王天宮殿」——「欲界六天」中的「第一天界」)、法眼(菩薩所得)、佛眼(佛具足)。(6)色界「四禪」是因為「離欲而得定」。禪宗初祖是摩訶迦葉、二祖阿難。 25a: 第六顯「見不雜」(1)有人試著用「八還辯見」專門去和「七處征心」相配合,這是不對的,不要這樣。(2)不汝還者,非汝而誰?「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對著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的「五塵」時,五根「起用」是立刻就能知道外面的「五塵」的,你的這種「知道」不過就是「第二個月亮」;但是我們立刻就跟著「分別了」,我們的「分別心」起來了,我要一「還」的話就知道:這是明的、這是暗的、這是通達的、這是不通達的。。。。。,這就變成「第三個月亮」了,成「水中的月影」了。 我們要真正了解:這個「能見的」東西還是「第二個月」,而這個「見性」是連「能、所」都沒有的,它才是「第一個月亮」! 25-a:第六顯「見不雜」(1)分別自他。自,自己的「見性」——「能」也。「見精」或說「見性」是「無差別的」,但不同的修行人所見的「程度」會有差別。他,物件,「所」也,相分也。「物件」是「有差別的」。(2)「五根」之「色」雖是「物質」的,但這種物質之「色」是「自然而形成」的,是「凈色根」,它(「五根之色」)與外面物質世界的普通之「色」是不同的。(3)一個和尚問雲門禪師,「達摩祖師西來意,什麼意思?」,雲門答曰:日里看山。 該公案和後面的「二十五圓通」的意思都是問:修行人如何從六根直接修。 25b:第六顯「見不雜」(1)「見性」不是「有無」,也不是「能所」。(2)《楞嚴經》就是告訴我們:根、塵同源(3)「三細」無明:能、所、我(4)若見(見性)是物,則汝亦可見(看見)吾之見(見性)。26a:第七顯「見無礙」(1)娑婆——堪忍,能忍。(2)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3)「見性」是個「沒定性」的東西,如同方器、圓器,放什麼形狀就顯什麼形狀,這是佛的一種「方便」說法。「見性」是必須在「色陰」整個都除掉以後(「五十陰魔境界」中會講到),「見性」才會「無礙」的,才能真正「十方圓明」,這是一個「證量」的問題,不是靠講出來的。所以,「空」既不是「方」也不「圓」,我們的「視性」既不是「大」也不「小」,也不是舒、縮。禪宗的「破初關」只是見到「空性」,還是「單板漢」,因為還未證到「空中妙有」。只有「真空」才能「妙有」。 26b:(1)只有心中「真空」才能「妙有」,才能發出「波若」來。(2)如果「理」上不通,得任何「神通」都是很「痛苦」的。(3)「定業」難逃,所以我們做的只能是讓「定業」逐漸減少。自古聖賢告訴我們,自己不要做自己做不到的事,少碰霉運。(4)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 見性」本來是「無礙的」,但我們不知「萬物都是自己」。上次講到的公案,一段長偈子:「切忌從他(尋)覓,條條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指「他」);渠今正是我(指「本性」),我(本性)今不是渠;只需這麼(體)會,方是契(合)如如」。「渠今正是我(指「本性」),我(本性)今不是渠」。所有的東西都是從本性出來的,但萬物不等於就是「本性」啊。例如,「人是動物」,但「動物不只是人」啊。我們把「萬物一體」的「心」去掉了,如果我們把萬物當成「自己另外的另一個東西」就錯了,所以「被物轉了」,故「為物所轉」。「水和冰」的關係,是「冰」本身讓「水」不能流動了,但冰和水本來就是一個東西,一個「體」!是我們自己讓自己見不到「本性」啊。(5)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禪宗講,我們的面目都有一位「無位真人」從面門出入。 27a:(1)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人在宇宙中」好比「細胞在地球中」那麼小(明空版主注),把自己的心、身殼打開,「情和無情共一體」、「身內真如環遍外」,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何止那麼多,而是無數啊。「鬱郁黃花無非法身,青青翠竹俱是波若」 十方世界就是一隻眼,一個佛陀。 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即「空即是色」「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這也是很美的兩句話,「大中見小」不稀奇,只有悟道的人才能真正「小中見大」,因他已無「大小」之分,故《華嚴經》中杜順言「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理」才能顯「事」,有「事」才能顯「理」,這最好的例子就是「電和電燈的例子」。「色即是空」好理解,例如,人慢慢老了,東西慢慢壞了,一切「因緣和合」的,好了解,但「空即是色」卻不好理解。什麼是「色即是空」呢?這位出家人說,就是當他剛悟了道,即禪宗剛「破初關」的時候,「山河破碎、大地平沉」,他見到了「空」,此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就是證到了「色即是空」。然後繼續再修二十年,等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時,他才證到「空即是色」,才能算「破重關」,這就是禪宗說的「不破初關不閉關,不到重關不入山」,真到「三關」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就沒法傳了,因為「言語道斷、心性寂滅」。修行就是「去自己的框框」,名利是人生最大的「框框」。不執、不著、不迷於萬物,即是「如來」。「本性」這個東西就在語默、動靜、日常生活之中,不但「好景不長」,關鍵是「壞景也不長」啊,有什麼好計較、認真啊,所以,只有這樣才能「轉物」,而不被「物轉」。於是,最重要的「三個東西」在這裡作弄我們:業識(起心動念,即無明的「三細」——能、所、我執)、見分、相分(第八識包括「見分」和「相分」)。修行之道就是「內托心身,外依世界、中翻業識」。這樣才會「身心圓明,不動道場」。 27b:(1)我們的過患是把「己」和「物」分的太清楚。(2)釋迦佛出生後走了七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是指能「把萬物匯歸為己」者,而不是指的釋迦佛本人。(3)如果一個人語、默、動、靜都在「定」中,就能十二時辰支配時間。這才是真正「心能轉物」。(4)我們是每天「像狗拚命咬自己的尾巴」一樣,我們每天給自己的心和行為有了太多的限定。(5)芥子怎麼藏須彌?你多年來讀的若干書,這麼多書都藏在哪裡了?腦子裡。到底我們把書藏在哪裡了?(6)「見聞覺知」的「對象」不是沒有了,而是我們不起「分別心」了,這樣才能「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第八顯「見無分」(7)該集阿難的疑問是:「見性」與「自己的身心」是兩類、或兩種東西,並對此問題有疑問。 (8)「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第四顯見中的經典之語)」。是說身心、外界大地一切皆是「本性」中妙用產物,身心、見性是一個東西,是身、心無二。例如,曹操的「望梅止渴」的典故。《楞嚴經》是要解決掉「根塵同源」的這個問題。 28a:第八顯「見無分」(1)《易經》中講,每一法中都有一太極。「一物一太極」甚至在每一個細胞中都是如此。「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是個「證量」的問題,是能親身證到、做到的,不但是嘴講的問題。「須彌含芥子」和「芥子含須彌」是一樣的,佛法是講「沒有大小之分的」。(2)德山和尚的「棒打」、龍潭祖師的故事。「(德山)棒喝(臨濟「喝」)」的作用是就是把第六意識截斷、打斷啊。(3)「能見」和「所見」是不分開的。因為你有能、有所就把它們分開了,就主客對立,就錯了(4)「見精」就是「能見之精」的簡稱。(5)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6)有漏,即是「有煩惱」,故不能得「羅漢果位」。(7)「聲聞(聞「苦集滅道、八正道」而悟道)」和「緣覺(聞「十二因緣」而悟道)」被成為「二乘」,是「有餘涅槃」,還要再返人間。 28b:第八顯「見無分」(1)菩薩,「覺有情」的意思。他們的智慧「已經脫離了生死」,但不立刻進入「涅槃」,因他們的「慈悲心」而不入涅槃,是為了更好地度化有情,所以菩薩是不停地「上求佛法找智慧、下度有情報福德」,故曰「大乘」。 小乘只看到了苦、無常,但沒看到另外一邊的「妙」,沒有看到只要在「無相」當中「隨緣」,因你「本體」是不會變的,所以只要「不變隨緣」在世上能幹很多事,修福,修慧,福慧雙修。(2)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3)無學者,在你沒成「大阿羅漢」以前,都稱之為「無學者」。到四果的「大阿羅漢」就不用學了,此前都要學習。(4)我們都是「活著不認魂,死後不認屍體」。(5)無上法王,是真實語。——沒有再比我的法高的了。(6)如所如說。——一切的存在和我說的一模一樣。真如、如來中「如」的含義(7)文殊師利(菩薩)早已成佛了,顯「菩薩相」是為了幫助佛陀弘法。(8)見與見緣,並所有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 能見、所見、所想像的。 29a:第八顯「見無分」(1)見與見緣,並所有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見——見精。見緣——六根的「所緣」,在《唯識》中講,「五識(眼耳鼻舌身)同依凈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禪宗「破初關」:證到了「空性」,「色即是空」。破重關:證到了「空即是色」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能所、自它是一個東西。本身沒變但可以隨緣,隨緣而不變。(2)人就是活在六根、六塵、六識的「十八界」世界中(3)「實相無相(空),而無不相(妙有)」。因為這些「無不相」是「因緣和合」的「空」。真正悟道的人是「即有即無」,「即此相、離此相」,這是大悟道的人才做到的。(4)遍及所執——指「第六識」。(5)鬼魂有「五通」神通,哪裡熱鬧喜歡去哪裡。(6)「能見」的「東西」,瞎子和死人也沒丟過。(7)如果我們把「真如」比作「大覺海」的話,那「見精」就比作是「大海中水的光輝一樣」,萬物則是水中的影子。 29b:第八顯「見無分」(1)如果我們把「真如」比作「大覺海」的話,那「見精」就比作是「大海中水的光輝一樣」,萬物則是水中的影子。 「大覺海」中「見精」就是「水中的光亮」,我們要的是「見性」,我們沒有看到「水的形狀」只是看到「水中光亮」,再看則就是看到「水中的影子」,關鍵是我們卻執著水中的「月亮影子」而跳下海中去「撈月」,則必定會被淹死。所以,佛告訴我們先認清「水中的影子」再去找到「水」,也才能找到水。水中的「影子」欣賞一下就可以了,你可以站在岸上,但不要跳到水中撈影子就行了。如果岸上的樹木或房子倒掉了,水中的「影子」就沒有了,但水的「光亮」卻永遠在那裡、不會丟失。因為有水才會有水光,「見性」只是在作用中(六根)才體現出來,你單獨是找不到一個「見性」的,故說,「心生種種法生」。「光」和「影子」都不是「真實的水」。「光」是水發出來的「光亮」而已,實際上水中的「光亮」也是沒有、不存在的,但看到光亮你就能體會到「水的存在」的。 你不能把「水中的光亮」說成是「水」,也不能把「水中的影子」說成是「水」啊佛言,你不能「棄『性』(水)不要而去執著『相』(水光或影子)」,但也不能「棄(離開)『相』(水光或影子)而去尋找『性』(水)」,「性」由「相」顯,但「相」不是「性」。(2)妄為色空,及與聞見。「見精」只是「本體」出來的「相」,是「本體」發出來的「能」。故既不能說「相是本體」,也不能「相不是本體」。這就好比「你不能說水上發出來的光就是水,但也不能說水光就不是水」。沒有水哪來的水光、哪來的水中的影子?(3)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我們要直接看「第一個月亮」,不要看「第二個月」,例如「懸崖撒手,自敢承擔」,死就死嘛,要自己敢承擔。 一念「無明」起,因為我們總是眯著眼睛看月亮,而把「第二個月亮」當成「真月亮」,一迷,業識(指「分別心」)就起來了。所以,等你把眼睛睜大後才會問「哪個是月亮,哪個不是月亮」這樣「是與不是」的問題。(4)第八識中的「相分」變成「色及虛空」,第八識中的「見分」變成我們的「見聞覺知」,故色、空都是「本體」發出的東西。 30a:(1)釋迦佛批評阿難:把「性」和「本體」發出來的「相」當成兩個東西了。阿難把「見精」當成了一個「物」,一個「相」,故才有是、不是的疑問,因為這不能說成「是與不是」的問題。要分清體、相、用。我們常說,人是從哪裡來的?在《唯識》中描述「第八識」為,「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就是說,我們的「見聞覺知」是第八識中的「見分」變成,地水火風(色)空是第八識中的「相分」變成。第八識中的「色、空」變出我們的根、身和外在的山河大地。「因緣和合」時「種子」會變成「現行」,故我們有時感覺很多事情不好,但自己卻控制不了!「真如」和「第八識」有何區別?凈的,在出世中就稱為「真如」;染的,我們就稱為「第八識」。昨天講《維磨詰經》,為什麼說「魔和外道就是他自己的侍者」呢?因為魔和外道也是從這裡出來的。一般我們學佛的人,最怕的就是「給自己加了個框框」,這樣自己就很難出來,實際上我們不要分是非、染凈。(2)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無修」,每天守戒、修行都是「第二月」。(3)修行的三個階段或層次(明空版主注):第一,由水中的「倒影」,而知「空」、證「空」——色即是空。第二,由水中的「水光」,而知「妙用」、證「妙用」——空即是色。第三,直接見到「水」,由「波浪」就直接見到了「水」。——色空無二,即色即空。(4)故能令汝出指非指。昨天我們說了很美的一句話:「十世古今始終不理當念,無邊剎海自它不隔毫端」。十世:「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三世,每一世當中又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加上「時間本身」這一世,共「十世」。這是《華嚴經》中的境界。《華嚴經》中講:「時人若識真空里,身內真如環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 禪宗公案中有一和尚「向佛像吐痰」來度化另外一個人,該公案也就是說「佛無處不在」。佛是什麼?佛也只是代表「真如」的一個「相」而已,因為「處處皆同真法界」。佛在哪裡?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一切處、在一切山河大地草木昆蟲的心中,了解了這些,你就不會出「是」、出「非」。第九顯:見超情(5)外道說「情是自然而然有的」。佛說的所謂「因緣」也只是適合於說世間的「相」時才說「相依因緣而起」。真正講到「本性」的話,「本性」既非「自然」也非「因緣」。這個「見精」超越了「自然」、超越了「因緣」。(6)法王——一切法的最高總持者,沒有再比他再高的法了,故稱「法王」。(7)冥諦(共25諦,最後一諦是「神我」),是比基督教更高的一種「神我」——「外道」的一種。(8)投灰,全身脫光、抹上灰,站在泥巴里,修苦行。——「外道」的一種。 30b:第九顯:見超情(1)本質上,生死、涅槃都是「空華」,修行是「無掛礙」了才行。「理」上簡單,但「事」上太難了。(2)外道的「自然之說」是「否定因果」的謬論。(3)緣有「四緣」——因緣,所緣緣,增上緣,(平)等無間(斷)緣。(4)佛說「沒有無因之果、無果之因」,這是指「相」而言。(5)「心」是「性」的起用。水光和波浪都是「性」的起用。(6)自然,即有所「自」,才有所「然」。(7)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很重要的一句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含義。「自性」是無時、無處不在! 31a:(1)印度當時有六個「大外道」。宣揚「神我」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括」。由於「自性」無所不在、無處不在,但「自性」是「非自然、非因緣」的。(2)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假設說「自性」是「自自然然」的,它就不能「隨緣」了!例如,它是眼鏡就不是其它的物體了,就不能再變化了,這就不符合「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判斷準則了。如果假設說「自性」是「因緣」的,它就不知道「不變的事情」了。「離一切相」是說「本體」,無相的——不變。你不能說「它只是什麼」。 「即一切法」是說「實相無不相」——隨緣。「離一切相」即見到了「圓成實性」。(我們的「性」有「三性」:遍及所致、依它起性、圓成實性。) 舉了電和電燈、電器的關係說明「隨緣和本體」的關係。六祖說:六塵不惡。「六塵」也是「本性」所出。(3)戲論——只有言說,但無實際。例如,政客們的辯論(兔角、龜毛等。——明空版主注)(4)佛言,「離心即差,動念即乖」。用心一想,就差了一點;一動念就錯了。所以,張拙秀才言: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扎。或「言語道斷,心行寂滅。」 31b:第十顯:顯見離見(1)「見性」具「四種緣」:因空、因明、因心、因眼。 此處佛是方便說法,因小乘不相信《唯識》,只知道六識,對第七識和第八識是不相信的,故在此只說了「四個緣」。而從究竟的大乘佛法來講,「見性」要有「九個緣」,「九緣八七好相鄰」,還記得嗎?五根中,眼睛要九個緣,耳朵八個緣,嘴(舌)、鼻、身體需要七個緣。(2)佛說「因緣法」只是破「自然」外道。(3)佛說吃「三凈肉」是「權方便法」,不是「了義」的說法。(4)苦、空、無常、無我。——小乘講(5)眾生是菩薩的凈土。苦(有「極樂」)、空(有「妙有」)、無常(「本體」)、無我(「世間相」常有)——大乘菩薩(6)見(即本體、見性——只能是「名詞」)見(「見精」的「能見」之「起用」——動詞或名詞)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 明、暗、空、色皆是因為四個「緣」才能見到,才有「四義成就」。但「見精」不屬於明、暗、空、色這四個「緣」,「見精」是離開明暗空色這四個東西的,「見精」還在那裡、它永遠有;但說實在的,「見精」還是一種「妄見」,在「第一層顯見」中我們就知道,把「能見」的這個東西叫「見精」,但這個「見精」還是「真和妄合在一起」的哎,故「見見之時,見非是見」,第一個「見」是「見性、本體」,第二個「見」是「能見」的「見精」。使「本體」發出作用了的是「見精」,當你見到你的「見精」起用的時候,這個「能起作用」的東西本身,「見非是見」,這第三個「見」是「見精」,即這個「能起作用」的「見精」就不是「見性」。舉了電力(本體)、電器(相,萬法)、電精(「電」起的作「用」)的例子,講使「電」發生作用的這個「電力」並不是「電力本身」。舉了「動物(本體)、人狗等(相)、能動的物(起用)」的關係。舉了朱熹的詩「山光雲影共徘徊。。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看了水中的山影和雲影這些東西,一定想看看那些真山、真水等東西,「十層顯見」也就是這樣來的,很多學佛人不看水中的「月影」了,但是卻把「手指(法)」當做月亮了,並強烈執著於「法」。 你要知道,「能見」的「見精」不是「見性」。實際上就是想說明,「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道理。 「見非是見」,是說離了這個「見精」還有一分「妄見」存在,這個「妄見」就是「能見」之「能」,你還要把「能」還要去掉。因為在「十二因緣」中,有「三細」、「六粗」。 【該部分內容由明空版主補充。(一)《佛光大辭典》:「三細」即:1)無明業相,略稱「業相」。指從「真」起「妄」的「初動之相」。即由「根本無明」起動真如的「最初狀態」,此相尚未能區別主、客之狀態。2)能見相,又稱「見相」。指見初動之相,又稱「轉相」。這是依前述的「無明業相」所起的「認識對象之心」(主觀)。3)境界相,又稱「現相、境相」。由前「轉相」而妄現「境界之相」。「能見相」已經起來後,則同時真心現此「被認識對象」(客觀)。簡而言之,處於真心佛性之體的絕對狀態而沒有分別的時候,稱為「無明業相」;生起「主觀」稱為「能見相」;通過「能見相」對世界的反映稱為「境界相」。「六粗」即:1)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別染凈」,對於凈境則愛,對於染境則不愛,稱為「智相」。2)相續相。依「智相」分別,對於愛境則生樂,對於不愛境則生苦;自己的感覺使心起念而相應不斷,稱為「相續相」。3)執取相。依「相續相」,攀緣思慮苦樂等境,心起執著,稱為「執取相」。4)計名字相。依「執取相」,分別假名言說之相,稱為「計名字相」。5)起業相。依「計名字相」,執取生著,造種種業,稱為「起業相」。6)業系苦相。對於善惡諸業,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稱為「業系苦相」。簡而言之,依「境界相」生起染凈的分別,由此生出愛恨之心,為「智相」;因愛恨之心而生起苦樂的感受,稱為「相續相」;對苦樂等狀態生起執著,為「執取相」;由「執取相」而生起種種概念、觀念,為「計名字相」;依概念、觀念而生起執著,造種種業,為「起業相」;因業緣而不得解脫,為「業系苦相」。 (二)「無明」是指不知「意識心」之虛幻,執為「實不壞我」,故令阿賴耶識起行支,依於末那之執我而執名色,遂至輪轉生死。大乘佛法把「無明「分成兩個部分:一念無明,無始無明。1)一念無明包括四種:「見、欲、色、有」四種「住地煩惱」。 見一處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蘊空的實相,而執著於「顛倒見」——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涅槃實相而產生的錯誤見解。 欲界愛住地:是指對欲界六天和物質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以及這五塵引生的各種法的貪著。 色界愛住地:是指對於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禪到四禪的這些境界的貪著。 有愛住地:是指於無色界的「四空定」中,雖然沒有色陰,但是有受想行識「四陰」——能知、能作主的「心」還存在。因為貪著無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產生無色界的苦果。這「四種住地」的無明生起一切的煩惱,叫做「起煩惱」,總稱「一念無明煩惱」。「一念無明」是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累積留存下來的。「一念無明」無始有終,是眾生輪迴的原因,斷盡「一念無明」,就斷了輪迴的種子,舍報後可以取涅槃。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羅漢都已永斷「一念無明」,一切妄想煩惱永不復起,舍報以後必定取證涅槃。如果煩惱妄想又生起來,就是沒有斷盡一念無明,只是暫時「伏住」而已,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如果涅槃中還是會起一念的話,那就還是要在三界裡面受生。 2)無始無明。世尊說:「其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也就是說,在凡夫眾生還沒有明心見性之前,生起一切煩惱都屬於「起煩惱」。這四種住地的煩惱之前沒有任何一法能夠生起,因此叫做「無始無明住地」。「無始無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煩惱叫做「上煩惱」,這些「上煩惱」只有在我們明心見性之後,想要修學成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時,才會產生,所以「上煩惱」又稱為「過恆河沙數修所斷煩惱」。「無始無明」不是從眾生的根塵識中來,這種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所以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羅漢斷盡「一念無明」,即斷了「分段生死」,舍報後可取涅槃。二乘辟支佛阿羅漢雖斷盡了「一念無明」,卻仍未與「無始無明」相應,沒有到達無始無明境界。 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開悟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而仍然還沒有斷盡,要到佛地方才斷盡。明心見性以後分斷「無始無明」,仍然還有「過恆沙數修所斷上煩惱」未斷,名為塵沙惑未斷,到這個時候才能稱為到無始無明境界。 七住菩薩開悟明心時分破無始無明,同時也斷「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之見「一處住地煩惱」,其他還有——欲愛、色愛、有愛住地三種住地煩惱,要到八地,才能斷盡。故菩薩種性的佛子,不須斷盡「一念無明」,便可直接破「無始無明」。 斷盡「一念無明」,舍報後就可以取涅槃,所以菩薩在斷「一念無明」之前應先求明心見性,免得成為菩薩聲聞,那就不容易成佛了。斷盡一念無明是「悟後起修」的內容。 】 即念頭(無明)一動,「三細」「六粗」就產生了。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見精」都要離開「見性」,「見性」不可見。(7)我們後面會講到,「五十陰魔」中自己最難意識到、最難躲開的就是「識魔」。 32a:(1)見(即「本體、見性」)見(「見精」或「見精」的「能見」之「起用」)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 「見精」是「見性(本性)」所發出來的「功用」、「力量」,但「見精」發出來的這個功用、力量首先來說並不是「六根」,因為「六根」沒有「見聞覺知」,「六根」只是「見聞覺知」當中的「精」所發出來「相」,使「眼根」發出作用的是「見精」。(2)第十顯「顯見離見」的意思是說,你要「顯」這個「見」的「性」,你最後就要離開各個「見精」才可以做到。「能見」的本身叫「見精」,但到「第十層顯見」要把這個「見精」也要打破掉。(3)修行離不開「十八界」(「十八界」加上「地水火風空」、「見大」、「識大」共「二十五圓通」),離不開「六根」,因為「六根」所起的作用就是「本覺」所起的作用,故「從地倒者,還從地起」啊。使我們輪迴的「十八界」,解脫我們的也是「十八界」。(4)眼睛的明、空、心、眼「四緣」只是生起我們的「見識」而不是產生出「見性」來了。《八識誦》講「愚者難分識與根」,問「你怎麼見到東西的」?回答說是「我眼睛見到的」,這是愚人的錯誤說法,「能看到」的是你「見根」中的「見精」而不是你的「見根(眼睛)」和根塵二者所生起的「見識」。「眼根」只是個「工具」而已,可以壞的,它壞了可以再換一個的,但「見性」是「不壞的」,因為瞎子能見到「黑暗」,換個眼角膜瞎子就好了。(5)「根塵同源」就到了大乘佛法的最頂端境界,「根塵識」當然也是同源了。但現在要講、要用到《唯識》,只好先把它們分開來講和理解。(6)「因緣所說法,我說即是空」,佛家的「空」是「因緣和合」,佛只是破外道的「自然之說」才講「因緣法」,這是指在「世間法」中講,但在「本性」中佛言是「非自然、非因緣」的,佛家的兩大原則就是「非自然、無主宰的」。(7)「見精」是個「真和妄相混合」(有一分「妄」在其中,即「能所」當中的之「能」也)的東西,佛魔都是從這當中出來的。(8)見(即「本體、見性」)見(「見精」或「見精」的「能見」之「起用」)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 見(即「本體、見性」)見(「見精」或「見精」的「能見」之「起用」)之時——本體的「見性」發生作用、「能夠見」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這個「本體」不是那個「見精」。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見性」要離開「見精」才能見到這個「本體」。(9)明心見性,「心」是「性」的作用,「性」是本體。(10)禪那,又叫「思維修」,是在完全離根、離塵中修的。 32b:(1)《道德經》講「有無相生」可知,真妄、生死、涅槃、佛魔都是「空華」,不是二者「對立」起來,都來自一個「本體」。「有」和「無」是相生的,有「二元」就有「對立」,佛法是「不二法門」。(2)根、識不是使眼「能見」的東西,是「見精」使我們才能看到東西。但「見精」在「八識」那裡來講是真的、幻的、凈的、染污的一個「混合體」。 「見精」中的「真見」一發生後,當你發現自己有一個「能」時,此「真見精」則隱退了,所謂的「妄見」就開始起作用了。(3)我們修佛難就難在我們在能、所裡面修,把「根塵識」對立起來修,故不能悟道。(4)「本體」的這個「見性」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用「五眼」中的其它「眼」或許才能見到(葉曼老師此處沒講是「那種眼」能見到「見性」,但說了「肉眼」是肯定見不到「見性」的。)。(5)我們身體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組成,「色」就代表我們的身體——物質部分,受想行識就是「見聞覺知」——精神部分。(6)現在講完「十層顯見」後可以進行歸納總結,五蘊,加上天台宗的空、假、中這「三諦」,把色受想行識、「三諦」、「五眼」合攏在一起,融會貫通,就能整體上來理解佛法了。所以說,「佛法無多子」,《楞嚴經》好就好在把佛法的整體思路都講了出來。(7)肉眼只能見到物質(色),包括「虛空」在內都可以,這是「凡夫之見」,因為我們總是認為「是自己的眼睛在看到外面的物體」,卻不知自己「眼睛」後面有個「能見的東西」,更不知在「能見的東西」後面還有個「本體的見性」。 天眼是天人和「悟道的人」所具備的功能,沒有物質能阻擋他看到外面的東西,不像我們肉眼那樣「還有東西能阻擋住肉眼看不到東西」。「悟道的人」開悟後在「五眼六通」中首先得到的是「宿命通」,跟著就是「天眼通」,你有了天眼通就能見很多東西,因為我們的肉眼只能見到「色」——「物質」。「天眼」能見到東西必須是「有接觸、有感受」,是屬於「五蘊」中的「受」蘊。你用天眼不能感受或接受到「本體」,因為本體是「實相無相」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的,故「天眼」也不能看見「道——本性、本體」。老子的「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還是比佛法差了一個層次,佛法是「理上不立一塵」。天眼看東西必須有「景象」,一想某個東西,那個東西就「景色」現前了,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麽,逍遙自在,真正做到了「心想事成」了,天人就能感受、享樂、享受了,但等「五衰」現前時天人是極為痛苦的,因為天人仍有「感受」,所以,雖然天眼看東西能沒有障礙了,但用天眼還是不能夠見「道」的。慧眼是小乘菩薩——聲聞、緣覺所具有的功能。但這些「二乘菩薩」所見到是「空」,成了阿羅漢後,「梵行已立,不受後有」,他看一切都是「空」的,用不著再來了,他著了「空」,故他不來了,在空、假、中這「三諦」中他只到了「空諦」。法眼是菩薩所具有的功能。菩薩還沒有成佛啊,他還要「萬行」,眾生是菩薩的凈土,沒有眾生菩薩就「失業」了,他也沒法可修了,菩薩要「萬行」來度眾生,故你不能拿「行」蘊來見「本體」、「見道」,也不能用「法眼」看到是「本性」,「法眼」是「菩薩的眼」。由於菩薩是借著修萬行、度眾生來成就佛道、解脫,還知道「空」不是「完全空」,「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還知道「空中」的這個「妙有」,故在空、假、中這「三諦」中他屬於「假諦」。佛眼是前面的「四眼」都具備,但功能更強。佛眼的「根本無明」還沒有去掉,佛眼還有個「能看」,故也不能見「道」。「五眼」中無論何種眼,只要你有能、所就不能見「道」。因佛已沒有了「分別心」,故在空、假、中這「三諦」中他屬於「中諦」。了解了上面這些內容後,就能知道「法身」不可以用「見聞覺知」來求,這句話很重要。「報身」我們每天照鏡子自己都能「見到」的,這就是「報身」;「化身」是一種「應化身」,一念嗔心起你就到了「地獄」,一念善心起則是「天人」境界,這都很容易感受、感覺到,你能感受到自己的念頭的善惡,應化身還有能、所,我執還很強,但「法身」是不能用「見聞覺知」來感受到的。不但佛有法、報、化三身,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這「三身」。我們現在修行就要先從「應化身」修起,要知道這個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世間一切都是「因果報應」,沒有「無果之因」,也沒有「無因之果」。好的來了你不要執著,這是「隨緣行」,等你福報盡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惡緣的來了你得了惡報,你也不要「怨天尤人」,這是「報冤行」啊,實際上,兒女都是來討債的,男女關係都是因緣,一切緣盡了就散了。要隨順世緣,「見精」離「見性」還遠啊。(8)聲聞是聽佛講「苦集滅道」的「四聖諦」而悟空、解脫。緣覺是聽佛講「十二因緣」而悟道。這兩個都是「小乘」,進入的是有餘涅槃,不能達知「實相無相」的清凈實相。總結一下:第一層顯見:顯見是「心」非「眼」。「見精」是心。第二層顯見:顯見不動。外境有開闔,「顯見」是不動的、沒有開闔。第三層顯見:顯見不滅。老王觀河。第四層顯見:顯見不失。第五層顯見:顯見無還。「八還」顯見。 33a:(1)第六層顯見不雜。見性是自己的,不是別的種類,見性從來沒有變過,見性沒分別。第七層顯見無礙:「見性」不會被截斷、伸縮,遠近通塞是自在的。第八層顯見無分:沒有一個東西、物體不是「見」,也沒有一個東西、物體是「見」。將來你們自己會證悟到:根塵同源,真妄不二。第九層顯見超情:「顯見」是超妄情、超因緣、超自然第十層顯見離見: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該顯見中最好的舉例就是「人和動物的關係」。「見性」是本體,「見精」是起用。(2)「實相」有三個意思: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無相無不相(3)當善思維,無得疲怠。學佛要聞、思、修啊。儒釋道,東方、西方的聖人的東西是相通的。佛家必須要「信、解、行、證」才算真修行。佛法不是「神」,不是讓你發財,是讓你明白理後自己去修行啊。我(葉曼)是學佛有四十年了,我還算比較刻苦的,也只是「沒走錯路」而已。(4)夾山(禪宗大德)的公案。「目前無法,意在目前;」,眼前看到的不是法,那只是意識(第六識-分別心來了)在眼睛前、在起作用啊,跟著第七識(愛憎來了-我執)就來了。——見見之時,見非是見;「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能到」——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真正「明心見性」、「見道」的境相是:靈光獨耀,迥柝根塵。不是修行中普通所見到的那種光,「非耳目之所能到」。(5)最長的咒是《楞嚴咒》,最短的咒是「嗡、阿、吽」,或「六字大明咒」。自然界中真正聲音的力量是無窮的,超聲波,狗、鬼的聽覺都比人厲害。娑婆世界的如觀世音菩薩所言「清凈在音聞」。所以,咒語是非常非常重要,持咒時,每一個意念、注意力要放在咒子的聲音、咒字上面。 33b:(1)《楞嚴咒》在藏密金剛乘中就是《大白傘蓋咒》,《楞嚴經》是真實的、不是假的。(2)《心經》的咒語的正確念法,葉曼老師演示《心經》咒語聲音。沒有一個聲音不是符號。講老太太念錯「六字大明咒」的例子。持咒咒音能夠全對當然好,如果不能聲音念對就要專心,而且咒語啊,不念夠十萬遍就不能起到效應、作用(葉曼老師原話!!),咒語的作用原理就好比當代的發電報,就是和咒語的這位菩薩通「電報」、通信,你要虔誠。有國外當代的宇航員在太空中聽到這個聲音,把它錄下來,送到國務院,這個外國人當然不知道,正好有一個中國人,他說這是西藏的「六字大明咒」,實際上,「六字大明咒」是宇宙中的基本音、自然音,也是「四臂觀音」的心咒。當然,誦咒時如果結上「手印」,再加上「觀想」,你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應,遇到災難時就像「喊媽媽」一樣,自然而然就出來了,上次我給你們講《西藏生死書》時,講的蓮花生大師根本心咒「嗡阿吽班雜格熱巴瑪斯德吽」我(葉曼)現在已經念夠了十萬遍,念它每遍只需要五秒鐘啊,你們在等人的時侯都可以念,你要專心地念。(3)諸三摩地。進入「三摩地」(定)有很多種方法。持咒是一種方法,密宗的「大禮拜」時拜到「能拜的你」和「你所拜的」佛像「合二為一」了,或你觀想一個「種子字」,你都可以進入「三摩地」。「諸三摩地」是為後來「二十五圓通」諸菩薩的法而打基礎,「二十五圓通」是離不開六根、六塵的,後面還有「五十五次第」。(到此處葉曼老師已經講解該《楞嚴經》已經六個月了)(4)於舍摩它微密觀照,心猶未了。 《心經》中「觀」是「因」,「照」見「五蘊皆空」是「果」。「心猶未了」,是說,你連「心如何起作用」都不明白,還如何談「見性」呢。(5)人們問六祖《法華經》是講什麼的?六祖說:開示、悟入佛智見,就這兩件事情。(6)修到阿羅漢了,你才是得到了「漏盡定」,才沒煩惱,得到了「菩提果」。(7)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34a:(1)有人問什麼是「微密觀照」? 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由「思維修」入「三摩地」,這比「妄想」好多了,因為是你自己做主人,可是「思維修」要比起「觀」來,「思維修」就「粗」了很多,真正的「觀」是連有「思維」都不行。佛家的「那家大定」是沒有出定、入定的「相」,語默動靜都在「定」中。微——離了「妄想」、絕了「相」。(「五根」起作用後,沒有了「分別心」)密——「即相」而又「離相」。(「五根」起作用後,沒有了「分別心」) 禪宗「破初關」是把「物質」相破了。密宗的「種子字」的「觀想」還是心念「太粗」了。(2)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根本無明」又叫「無始無明」,(「無始無明」不是從眾生的根塵識中來,這種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所以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這就是「緣起法」,也屬於「因果報應」的範圍 ——明空版主注)。 即人們沒有原因的迷惑(另外當知,我們還有一種「無明」叫「一念無明」,葉曼老師在此處提出一種叫「枝末無明」,可能就是這種「一念無明」——明空版主注)。 迷惑來時,要趕緊覺醒,「念起即覺」要能控制住這個無明,如果跟著無明轉,就是「造業輪轉」。「枝末無明」是「根本無明」生出來的。「根本無明」就是「沒有原因的無始無明,它也是「緣起法」。整個佛法中有如下幾種「緣起法」:業感緣起(小乘)、阿賴耶緣起(大乘《唯識》第八識中的染、凈)、如來藏緣起、法界緣起(即《華嚴經》中的「身內真如還遍外」,法界自他不二、主客不二、能所不二,有情和無情一體)。 孟子說「人性是善的」,對的。荀子說「人性是惡的」,也是對的。這就是阿賴耶緣起。《金剛經》是告訴我們幾個口訣,要記住。 34b:(1)無明起來後,在「三細」、「六粗」中,小乘菩薩要修的話,他就修這「三細相」。菩薩把「能、所」修的沒有了好難好難。【三細相(一念無明、能見、所見。即處於真心佛性之體的絕對狀態而沒有分別的時候,稱為「無明業相」;生起「主觀」稱為「能見相」;通過「能見相」對世界的反映稱為「境界相」——明空版主注)】 我們的生死有變易生死(「今日」是「昨日」之死亡)、分段生死(人肉身的死亡)兩種。「三細」本來是小乘菩薩的變易生死,到眾生那裡就變成有能、有所的「六粗」的「枝末無明」。(美國的文賢書院是1996年辦起來的)。【六粗相(依「境界相」生起染凈的分別,由此生出愛恨之心,為「智相」;因愛恨之心而生起苦樂的感受,稱為「相續相」;對苦樂等狀態生起執著,為「執取相」;由「執取相」而生起種種概念、觀念,如長壽、健康、生死相為「計名字相」;依概念、觀念而生起執著,造種種業,為「起業相」;因業緣而不得解脫,為「業系苦相」——明空版主注)」】 受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種」。然後,「無明」緣「行」,行動了,「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受,愛,執取,有了,生了,老死就是苦。「三細相」是小乘相,「六粗」是凡夫相。(2)眾生別業妄見一母之子各不相同也。每個人的業力不同(個業)(3)眾生同分妄見 例如,都是中國人等(共業)。(4)「見性」是第一個月亮,「見精」是第二個月亮,水中的倒影(萬法)是第三個月亮。 35a(戶外聽,未記錄) 3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