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奧斯卡影帝,說不定就是他!
▲《至暗時刻》海報
還記得諾蘭執導的《敦刻爾克》嗎?它讓我們了解到了二戰那場大撤退,片末,背景音傳來的是丘吉爾振奮人心的演講。
▲《敦刻爾克》海報
今天,和《敦刻爾克》時間線近乎平行的電影《至暗時刻》(Darkest Hour)已經在中國內地上映,丘吉爾站到了舞台正中!
片中所描繪的內憂外患、政治角力,緊張程度和戲劇張力都絲毫不輸《敦刻爾克》。這一次儘管沒有炮火紛飛、屍橫遍野,但這位臨危受命的鐵血首相,同樣用洪荒之力,創造了一個本不可能發生的奇蹟。
該片於11月22日起在北美小範圍公映,在「爛番茄」上打分的85位影評人當中,有86%給出「紅番茄」,質量上乘。
其中最讓大眾眼前一亮的,要數主加里·奧德曼開掛式的表演!豆瓣有個評語如是說:「從他出現第一個鏡頭開始,Garry Oldman消失了,Winston Churchill復活了。」說不定一個不小心,我們就看了一部明年奧斯卡影帝得獎之作。
文 | 康斯坦 武迦君
演講叫人熱血沸騰,但首相也是普通人
電影以時任首相張伯倫被彈劾開場,工黨黨魁咄咄逼人地指責張伯倫的無能軟弱,背後的議員們也大聲附和,一邊揮舞著手中的稿紙一邊大喊「Aye」。
另一邊廂,德國納粹長驅直入比利時,法國也危在旦夕,整個歐洲岌岌可危。英國首相一職成了燙手山芋,而擺在眼前的爛攤子更是令人焦頭爛額。
▲被彈劾的張伯倫(羅納德·皮卡普飾)
當選首相的丘吉爾,在影片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被描述成政治上的「多餘之人」(unwanted man):因為1915年達達尼爾海峽之役的失利,他在黨內備受排擠,他的判斷力被人們調侃為「6歲小孩的水平」、「100個決策里只有4個是對的吧」;
前首相張伯倫和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都主張和平談判,不僅對納粹的入侵只做消極抵抗,還妄想通過談判保全英國的獨立和自由。
▲哈利法克斯子爵原先是接班張伯倫的第一人選
(斯蒂芬·迪蘭飾)
對於丘吉爾主戰的理念,內閣頑抗到底;國王也嫌棄他。還有被圍困在敦刻爾克的幾十萬英軍將士,潰不成軍、準備投降的比利時和法國,吝於援助的美國等等煩心事,丘吉爾內外交困、舉步維艱。
在重重困難之下,他最大的武器是演講,是他銳利如刀子的文字、鼓動人心的辭令。
▲丘吉爾(加里·奧德曼飾)最終贏得了國會議員的支持
但影片中,除了有「偉光正」這樣的傳記電影「標配」,還有丘吉爾人性的一面:
他不軟弱,但他脆弱還愛哭;
他大白天就喝酒,還抽雪茄成癮;
他待人刻薄嚴厲、一切以社稷為上,但對待妻兒,他是溫柔有愛的,偶爾還會說上些俏皮話撒嬌,把妹技術一流;
▲克萊曼·丘吉爾(左)由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飾演
而語言大師如他,卻不擅長對家人以外的人表達情感,所以當秘書為死去的兄長啜泣,他只能笨拙地遞上紙巾,無言以對;
學年輕人比勝利的「V字」手勢,卻不得要領地弄反了方向,末了還同秘書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大量細膩有趣的人物細節穿插在複雜而壓抑的政治戲中,讓整部電影的節奏張弛有度。加上還有議會內閣辯論、覲見國王等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文化細節,對觀眾來說也是獨特的觀影體驗。
加里·奧德曼神級演技,目標奧斯卡影帝!
此外,主演加里·奧德曼奉獻了神級演技,他全身上下、舉手投足沒有一丁點「加里·奧德曼」的痕迹,而是由內到外都成了丘吉爾本尊:
髮際線後移,臉部腫脹下垂,大腹便便地昂首闊步,還愛神氣地甩高手中的拐杖——奧德曼的這身「增肥裝」有他本人一半重量,化妝花了200多個小時。
還有那「丘吉爾式的口音」——並不僅僅是英式口音那麼簡單,丘吉爾還有點口吃和輕微的口齒不清,而老人家說話漏風、有懶音的特點,加里·奧德曼也詮釋出來了。
總而言之,你根本無法想像,這和《哈利·波特》中的小天狼星、諾蘭《蝙蝠俠》三部曲中的戈登警長、《這個殺手不太冷》里的變態警官,是同一個演員。
▲小天狼星 & 戈登警長 & 斯坦斯菲爾德
在心理活動的拿捏上,丘吉爾演講時激動人心的煽動力,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時的焦慮與脆弱,加里·奧德曼也把握得相當到位,讓人物形象顯得立體、鮮活。
外媒評價《至暗時刻》「平衡了一個偉大演說家截然不同的兩種個人瞬間——強大的公眾說服力與脆弱的自我懷疑」,相信在即將到來的奧斯卡頒獎禮中,加里·奧德曼絕對是種子選手。
古典精緻、細膩飽滿,內含彩蛋
《至暗時刻》是導演喬·賴特蟄伏數年後的回歸之作,此前他的代表作有《贖罪》、《安娜·卡列尼娜》、《傲慢與偏見》。
這一次,他再次將古典精緻、細膩飽滿的個人風格發揮到極致,而且相比於《贖罪》,在影像風格和表達手法上都更加成熟。
▲《贖罪》 & 《安娜·卡列尼娜》 & 《傲慢與偏見》
片中有好幾個丘吉爾的中遠景特寫,在狹窄的電梯內、在議會廳的正中心,他默默地低著頭沉思,他喪氣但還未失去反抗的力量,但他苦惱無奈……除了他自己,銀幕四周逐漸陷入黑暗,他的至暗時刻不斷蔓延;
在第一次全國演講時,演播廳被紅色燈光渲染,一片壓抑中,鏡頭定定地鎖住丘吉爾凝重的面龐。這些影像,十分入腦,為故事本身和人物塑造,都添色不少。
另外,還有兩個有趣的背景知識:
丘吉爾就任首相時,在位的英國國王為喬治六世,也就是《國王的演講》中科林·費斯飾演的克服口吃、發表「聖誕講話」的約克公爵,這裡則由本·門德爾森飾演;
▲兩個版本的喬治六世
不久前上映的《敦刻爾克》,也與《至暗時刻》有時間線上的重合。徵用民用船,把三十多萬士兵撤回英國本島的「發電機計劃」,正是丘吉爾的主意。相應地,在《敦刻爾克》結尾,士兵們在火車上時出現的畫外音,就是丘吉爾「我們將戰鬥到底」的演講原音。
▲《敦刻爾克》里的這一幕在《至暗時刻》里也有表現
作為一部傳記片,《至暗時刻》在中國內地也許不會大賣。
往前看,2012年上映的《國王的演講》,在中國僅收票房628.3萬;「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的傳記片《模仿遊戲》,由很有觀眾緣的本尼迪克特·康巴伯奇主演,中國票房也不過5255.6萬。
但應該強調的是,一部厚重、生動的傳記片,對中國內地的大銀幕是一個非常有必要的補充。
編輯助理:吳嘉駿
推薦閱讀:
※哥大法學院教授、時尚奧斯卡主席,教得好穿得好全球數她第一!
※第90屆奧斯卡觀察 | 向黑人低頭 為少數歌唱
※奧斯卡前,一波往屆撕殺,看看誰比自己主演的電影更drama
※《愛樂之城》致前任:很高興你來過,不遺憾你離開。
※盤點奧斯卡十大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