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三冊24)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三冊24)                   第三冊卷41-卷60                              卷第四十六  釋摩訶衍品第十八                                                             問道人譯
 

答曰:此事可爾!但以眾生不知云何應薩婆若心布施義故,是故以四事分別其義。應薩婆若心者,以菩薩心,求佛薩婆若,作緣作念繫心。

(答:此事可以這樣!但因眾生不知為何應一切種智心布施的意思,所以用四事分別他的義理。應薩婆若心是,用菩薩心,求佛一切種智,作緣作念繫心。)

持是布施,欲得薩婆若果,不求今世因緣,名聞恩分等;亦不求後世轉輪聖王、天王富貴處;為度眾生故,不求涅槃,但欲具一切智等諸佛法;

(持此布施,欲得一切種智果,不求今世因緣,名聞恩分等;也不求後世轉輪聖王、天王富貴的地方;為了度眾生,不求涅槃,但想具足一切智等一切佛法;)

為盡一切眾生苦故,是名應薩婆若心。內、外物者,內名頭腦、骨髓、血肉等,難捨故在初說;外物者,國土、妻子、七寶、飲食等。共一切眾生者,是布施福德果報,與一切眾生共用;

(為了盡一切眾生的苦,是名應一切種智心。內、外物是,內指頭腦、骨髓、血肉等,因為難捨在初說;外物是指,國土、妻子、七寶、飲食等。共一切眾生是,此布施福德果報,與一切眾生共用;)

譬如大家種穀,與人共食。菩薩福德果報,一切眾生皆來依附;譬如好果樹,眾鳥歸集。迴向者,是福德邊,不求余報,但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譬如大家種穀,與人共食。菩薩福德果報,一切眾生都來依附;譬如好果樹,眾鳥歸集。迴向是指,此福德邊,不求余報,但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先言應薩婆若心,後言迴向,有何等異?

答曰:應薩婆若心,為起諸福德因緣;迴向者,不求余報,但求佛道。

(問:先說應一切種智心,後面說迴向,有什麼不同?)(答:應一切種智心,是起一切福德的因緣;迴向是,不求余報,但求佛道。)

複次,薩婆若相應心,為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施;如先義說薩婆若為主,一切功德皆為薩婆若。贊佛智慧有二種:一者、無上正智,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種智,名薩婆若。

(又,一切種智相應心,是為了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施的心;如前面的意思說一切種智為主,一切功德都是為了一切種智。贊佛智慧有二種:一、無上正智,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一切種智,名薩婆若。)

用無所得者,以般若波羅蜜心布施,順諸法實相而不虛誑。如是等說檀波羅蜜義。

(用無所得是指,用般若波羅蜜心布施,順一切法實相而不虛誑。象這樣等說布施波羅蜜的意思。)

問曰:屍羅波羅蜜則總一切戒法,譬如大海總攝眾流,所謂不飲酒、不過中食、不杖加眾生等。是事十善中不攝,何以但說十善?

(問:戒波羅蜜則總一切戒法,譬如大海總含眾流,所謂不飲酒、不過中食、不杖加眾生等。這些事十善中不包括,為什麼但說十善?)

答曰:佛總相說六波羅蜜,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不飲酒、不過中食,入不貪中;杖不加眾生等,入不瞋中;余隨義相從。戒名身業、口業七,善道所攝,十善道及初後。

(答:佛總相說六波羅蜜,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不飲酒、不過中食,入不貪中;杖不加眾生等,入不瞋中;餘下的隨義相從。戒是身業、口業七,善道所包括,十善道及初後。)

如發心欲殺,是時作方便惡口,鞭打、系縛、斫刺,乃至垂死,皆屬於初;死後剝皮、食啖、割截、歡喜,皆名後;奪命是本體;此三事和合,總名殺不善道。以是故知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

(如發心欲殺,這時作方便惡口,鞭打、系縛、斫刺,乃至垂死,都屬於開始;死後剝皮、食啖、割截、歡喜,都是後;奪命是本體;此三事和合,總名殺不善道。由此知說十善道,就包含了一切戒。)

複次,是菩薩生慈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布施利益眾生,隨其所須,皆給與之;持戒不惱眾生,不加諸苦,常施無畏。十善業道為根本,余者是不惱眾生遠因緣。

(又,這樣的菩薩生慈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布施利益眾生,隨其所須,都能給與他;持戒不惱眾生,不給眾生加各種苦,常施無畏。十善業道是根本,其餘的是不惱眾生的遠因緣。)

戒律為今世取涅槃故,淫慾雖不惱眾生,心系縛故為大罪。以是故,戒律,淫慾為初。白衣不殺戒在前,為求福德故。菩薩不求今世涅槃,於無量世中往返生死,修諸功德,十善為舊戒,余律儀為客。

(戒律是為了今世取涅槃,淫慾雖不惱眾生,因為心系縛而為大罪。所以,戒律,淫慾為初。為了求福德,在家人不殺戒在前。菩薩不求今世涅槃,於無量世中往返生死,修各種功德,十善為舊戒,其餘的律儀為客。)


複次,若佛出好世,則無此戒律;如釋迦文佛,雖在惡世,十二年中亦無此戒,以是故知是客。

(又,如果佛出現在好世,就沒有此戒律;如釋迦文佛,雖在惡世,十二年中也無此戒,所以知是客。)

複次,有二種戒:有佛時或有或無;十善,有佛無佛常有。

(又,有二種戒:有佛時或有或無;十善,有佛無佛常有。)

複次,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凈;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但說十善業道。亦自行,亦教他人,名為屍羅波羅蜜。

(又,戒律中的戒,雖然細微,懺悔就清凈;犯十善戒,雖然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殺畜生,雖然得悔,罪報猶不除。因為象這樣等種種因緣,但說十善業道。也自行,也教他人,名為戒波羅蜜。)

十善道,七事是戒,三為守護故,通名為屍羅波羅蜜。餘波羅蜜亦如是,隨義分別;如初品中六波羅蜜論義廣說。是經名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名舍離相;以是故,一切法中皆用無所得故。

(十善道,七事是戒,三為守護,通名為戒羅波羅蜜。其餘的波羅蜜也是這樣,隨義分別;如初品中六波羅蜜論義中廣說。此經名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舍離相;所以,一切法中都用『無所得故』。)

問曰:若用有所得集諸善法,猶尚為難,何況用無所得!

(問:如果用有所得集各種善法,猶尚為難,何況用無所得!)

答曰:若得是無所得智慧,是時能妨善行,或生邪疑;若不得是無所得智慧,是時無所妨,亦不生邪疑!佛亦不稱著心取相行諸善道。何以故?虛誑住世間,終歸於盡。

(答:如果得此無所得智慧,這時能妨善行,或生邪疑;如果不得此無所得智慧,這時無所妨,也不生邪疑!佛也不稱著心取相行各種善道。為什麼?虛誑住世間,終歸於盡。)

若著心修善,破者則易;若著空生悔,還失是道!譬如火起草中,得水則滅;若水中生火,則無物能滅。初習行著心取相菩薩,修福德,如草生火,易可得滅;

(如果著心修善,破他的人則易;如果著空生悔,還失此道!譬如火起草中,得水則滅;如果水中生火,則無物能滅。初習行著心取相的菩薩,修福德,如草生火,易可得滅;)

若體得實相菩薩,以大悲心行眾行,難可得破,如水中火,無能滅者。以是故,雖用無所得心行眾行,心亦不弱,不生疑悔,是名略說六波羅蜜義。廣說如初品中,一一波羅蜜皆具足。

(如果體得實相的菩薩,用大悲心行眾行,難可得破,如水中火,無能滅的人。所以,雖用無所得心行眾行,心也不弱,不生疑悔,這是略說六波羅蜜的意思。廣說如初品中,一一波羅蜜都具足。)

十八空者,六波羅蜜中說般若波羅蜜義,不著諸法。所以者何?以十八空故。十八空論議,如初品中,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十八空,當學般若波羅蜜。彼義,應此中廣說。

(十八空是指,在六波羅蜜中說般若波羅蜜的義理,不著一切法,為什麼?因為十八空。十八空的論議,如初品中,佛告訴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十八空,當學般若波羅蜜。十八空的意思,應在此中廣說。)

問曰:十八空,內空等後皆言非常非滅故,此義云何?

(問:十八空,內空等後面都說『非常非滅故』,這是什麼意思?)

答曰:若人不習此空,必墮二邊,若常、若滅。所以者何?若諸法實有,則無滅義,墮常中;如人出一舍,入一舍,眼雖不見,不名為無,諸法亦爾!從未來世入現在世,現在世入過去世,如是則不滅。

(答:如果人不習此空,必墮二邊,或常、或滅。為什麼?如果一切法實有,就沒有滅的道理,墮在常中;如人出一舍,入一舍,眼雖不見,不名為無,一切法也是這樣!從未來世入現在世,現在世入過去世,像這樣就不滅。)

行者以有為患,用空破有心,復貴空著於空者,則墮斷滅;以是故,行是空以破有,亦不著空。離是二邊,以中道行是十八空,以大悲心為度眾生;是故十八空後,皆言非常非滅,是名摩訶衍。

(修行的人認為有是毛病,用空破有心,又貴空著於空的人,就墮斷滅中;所以,行此空以破有,也不著空。離這二邊,用中道行此十八空,用大悲心為了度眾生;所以十八空後,都說非常非滅,這是大乘。)

若異此者,則是戲論狂人,於佛法中空無所得!如人於珍寶聚中取水精珠,眼見雖好,價無所直。

(如果與此不同,就是戲論狂人,於佛法中空無所得!如人於珍寶聚中取水精珠,眼見雖好,價無所直。)

問曰:若十八空已攝諸空,何以更說四空?

(問:如果十八空已包括各種空,為什麼再說四空?)

答曰:十八空中,現空盡攝。諸佛有二種說法:或初略後廣,或初廣後略。初略後廣,為解義故;初廣後略,為易持故。或為後會眾生略說其要,或以偈頌。

(答:十八空中,現空都包括了。一切佛有二種說法:或初略後廣,或初廣後略。初略後廣,是為了解義;初廣後略,是為了易持。或為後來與會的眾生略說其要,或用偈頌。)

今佛前廣說十八空,後略說四空相。法、法相空者,一切法中,法相不可得;如色中色相不可得。

(現在佛前面廣說十八空,後面略說四空相。法、法相空的意思是,一切法中,法相不可得;如色中色相不可得。)

複次,法中不生法故,名為法法空。無法、無法空者,無為法名無法。何以故?相不可得故。

(又,因為法中不生法,名為法法空。無法、無法空是指無為法空,無為法是無法,為什麼?因為相不可得。)

問曰:佛以三相說無為法,云何言無相?

(問:佛用三相說無為法,為什麼說無相?)

答曰:不然!破生故言無生,破住故言無住,破滅故言無滅,皆從生、住、滅邊有此名,更無別無生無滅法,是名無法、無法空。是義,如無為空中說。

(答:不是那樣!為了破生而說無生,破住而說無住,破滅而說無滅,都從生、住、滅邊有此名,更無別無生無滅法,這是無法、無法空。這個義理,如無為空中說的。)

自法、自法空者,自法名諸法自性,自性有二種:一者、如世間法,地堅性等;二者、聖人知如、法性、實際。此法空。所以者何?不由智見知故有二性空,如先說。

(自法、自法空的意思是,自法是指一切法的自性,自性有二:一、如世間法,地堅性等;二、聖人知道的如、法性、實際。這些法空。為什麼?不由智見知,所以有二種性空,如前面說的。)

問曰:如、法性、實際,無為法中已攝,何以復更說?

(問:如、法性、實際,無為法中已包括,為什麼又再說?)

答曰:觀時分別,說五眾實相,法性、如、實際;又非空智慧觀故令空,性自爾。

(答:觀時分別,說五蘊的實相,法性、如、實際;又不是空智慧觀而使它們空,性自然是那樣。)

問曰:如色,是自法;識,為他法。此中何以說:如、法性、實際,有佛、無佛常住,過是名為他法空?

(問:如色,是自法;識,為他法。此中為什麼說:如、法性、實際,有佛、無佛常住,過這些的法名為他法空?)

答曰:有人未善斷見結故,處處生著。是人聞是如、法性、實際,謂過是已,更有餘法,以是故說過如、法性、實際亦空。

(答:因為有人未善斷見結,處處生著。這樣的人聽到此如、法性、實際,認為過這些法後,更有其他的法,所以說過如、法性、實際也空。 )

推薦閱讀:

易傳》文白話解(彖上)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二冊21)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上)
陳益峰:郭璞之《葬書》白話註解(一)
白話圓覺經

TAG: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