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生前,為何立下3份遺囑,他最擔心的,是什麼?
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箭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駕崩於長樂宮,享年六十二歲。葬於長陵(在今陝西咸陽),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
劉邦在生前,曾立下三份遺囑,分別是:
1. 「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史記·呂太后本紀》
2. 「易太子。」——《資治通鑒·卷第十二·漢紀四》
3. 呂后問高祖曰:陛下百歲之後,蕭相國既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史記·高祖本紀》
仔細揣摩高祖這三份遺囑,便會深刻體會,劉邦最擔心的,不外乎三個方面:江山、美人與用人。
第一份遺囑,「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被習慣稱為「白馬之盟」。 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與群臣以殺白馬方式訂立的盟約,此為古代盟誓的一種方式,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塗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約,而此盟約的內容是確保只有劉姓者可為王。由此可見,劉邦唯恐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拱手讓與非劉姓的外人。這「外人」既包括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現在功成名就的弟兄,也包括身邊虎視眈眈,居心叵測的呂后。
對於異姓王,劉邦坐穩江山不久,就著手剷除。先後消滅了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韓信曾經當面質問劉邦:「古人說的果然不錯,『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經平定,我這樣的人也早就該烹殺了。」劉邦無言以對。
對於呂后,非劉邦想防就防得了的。劉邦死後,大封異姓王的,正是他這位枕邊人。
第二份遺囑,「易太子」。當時的太子,是劉邦和呂后所生嫡長子劉盈,也即後來的漢孝惠帝。劉邦為何想廢他?首先有他自身的原因,在劉邦印象中,劉盈優柔寡斷,軟弱無能,非皇位理想人選。其次不是他的原因,而且因為其父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后所致。但這遺囑剛說出,就被張良等大臣強烈反對。特別太子太傅叔孫通,以秦朝趙高廢長(扶蘇)立幼(胡亥)致使秦朝短命而亡等作為前車之鑒,極力反對,並表示「陛下必欲廢適而立少,臣願先伏誅,以頸血污地!」弄得劉邦非常尷尬,連忙表示:「公罷矣,吾直戲耳」。其實這份遺囑,劉邦欲易太子於劉如意,目的不僅僅是江山社稷,更多的是擔心他歸天之後,自己美人的榮華富貴及身家性命。他知道呂后的毒辣與手段。因此才立這遺囑,沒想到被否了。事實證明,他的擔心不是多餘的。他死後,劉如意便被呂氏毒死,年僅15歲。其母戚姬,即劉邦的美人戚夫人結局更慘,被做成人彘。臨死前她發下毒誓:「願呂為鼠我為貓,生生世世食其肉。」可是有什麼用呢!
第三份遺囑,身後人事安排。從劉邦羅列出來的諸位相國之才,我們能深深體會到漢高祖對人才的高度洞悉,也更深刻體會了他自己親口說的「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以及韓信對他信服時說的一句話「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這兩句話的深刻含意。知人善用,是劉邦成大事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其過人之處。生前,良侯優將,環伺左右,自不必過慮,但駕崩之後,誰能擔此大任,輔佐後繼帝王?苟延殘喘之際他給呂后開了這份名單。還好,在他死後,呂雉照辦,繼續留用蕭何,蕭何死後,任命曹參為相,之後又陸續任命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周勃為太尉。可見此遺囑,呂后執行得還可以。
但是劉邦遺囑中,剷除異姓王,大封同姓王,留下了無盡的隱患。這些同姓王,擁兵自重,雄霸一方,漸漸與朝廷貌合神離,甚至一次次造反。漢文帝時,先後發生了濟北王和淮南王的叛變;而漢景帝時又發生了七國之亂。雖然這些叛亂最終皆被平定,漢景帝亦乘勝收回封國的官吏任免權,削弱了封國的實力。但是根源依然存在,王國威脅中央的問題,一直非常嚴重。直到漢武帝劉徹,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這一由來已久的棘手問題,才得到徹底解決。
同姓王問題解決了,那異姓王被禁絕了嗎?當然沒有。劉邦駕崩後,呂后要立諸呂為王,右丞相王陵反對,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卻認為呂后此舉並無不可,結果呂后便大封諸呂為王,呂氏的異姓諸侯王,直至呂后死後才被廢。公元8年,外戚王莽,偽托漢高祖遺命,即天子位,定國號「新」。王莽篡漢,至此,西漢滅亡。
推薦閱讀: